• 沒有找到結果。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勢力競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勢力競奪"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

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

謝易達* 摘要 本研究除前言和結論外,分別從三個面向,以歷史研究法對研究主題進行論 述。旨在探尋中共和共產國際間過去的「僱傭」、「不對稱」的關係,為何會在

國共「抗日統一戰線」形成之後產生質變,而毛澤東等中共在地派領導人和共產

國際派、共產國際間的權力競奪態勢由為何,而共產國際、蘇聯最後放任毛澤東 採行延安整分的背景亦是討論的重點 。 關鍵字:共產國際、毛澤東、聯蔣抗日、延安整風 *慈濟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2)

14 論共產國際輿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Critique on privilege competition between Comintem (Communist

Intemational ) and Mao

Tse-仙ng

:From

United

with Chiang to

fight against Japan" to

Y

an-An rectification"

Hsien

Yi Ta

Abstract

Except for preface and conclusion

,

this study was to criticize three subjects

,

based on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First

, the relationships of employer-employee

and 臼ymme訂y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Comintern in the past.

Second

,

why

did the relationship change between KMT and Mainland China after

Anti-Japan

United Front being set up. Third

,

what kind of roles did Mao Tse-tung and other

new leaders ofMainland China play in that period.

Key words

:

Comintern

,

Mao Tse-tung

,

United with Chiang to against Japan

,

Y an-An rectification

(3)

宣、自 U 百 國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其原因是多重的,蘇聯希望中國對日抗戰, 解除日本在東方對它可能的威脅,中國共產黨則藉此悍衛其生存空間並博得民 意支持,國民黨政府則在國難當頭,輿論要求及急需「蘇援」的考量下,記取第 一次國共聯合戰線期間 (1921-1927)的錯誤經驗,以「編共而不容共」的原則 達成國共「共禦外侮」的新局面。而共產國際力促中共採行「聯蔣抗日」的民族

統一戰線,歸究其因,無非是「保衛蘇聯」的核心概念,是以,此一國共抗日民

族統一戰線形成後,在利益多元的矛盾下,各標的客體雖有合作抗日的共同目 標,但運作過程,卻充滿了競爭的態樣。 就共產國際和中共此一垂直的共棲結盟體而言,彼此都有「抗日」的目標, 但在方法、程度及後果的評量上,雙方的立場、思維完全不同。尤其是,中共駐 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王明、康生返華後,和中共中央領導人,就「聯蔣抗日」 與「抗日為先」等諸多議題,產生出許多的衝突。此時,中共新一代的領導人物,

隨著共產國際對中共「權力分量」的減弱及其權威領導的減少,毛澤東等「在地

派」逐漸取代「國際派」在中共黨內的領導權。此時,共產國際雖然企圖命令中 共奉行其「依附領導」的模式,但在主、客觀條件不足的情形下,最後只能放任 中共朝向「獨立自主」的路線發展 。

貳、共產國際主張「抗日為先」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共在挾北洛川召開了政治局擴大 會議 , 會議的主題是確定抗戰期間的政治路線和軍事方針。會中,毛澤東認為國 民黨的「反動」本質不會因對日抗戰而改變,國民黨的抗戰必定會失敗而投降於 日本 r

..

....中共不能迎合國民黨而必須保持自己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獨立性。」 此些論點,曾引起內部的質疑,周恩來認為,所謂的獨立性只能是相對的 r 中 共不應公開對抗南京的命令,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中共應積極抗戰,信守向國 民黨許下的精誠合作,共同爭取全勝的諾言。 」此外,周恩來和毛澤東等人,還 在「國民黨必定會投降於日本」 及「採行何種軍事戰略方針 J 有不同的意見2 。 宮j維開著,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一一從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國史館印行,民國八十 四年) .頁6 日 。 2 高華著 , 紅太陽是怎曆升起的一一延安警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胸 年) .頁 l 泣。

(4)

16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會後,新改組的中共中央軍委會,由於毛澤東正式搶任主席一職相關的爭議, 在毛澤東握有軍權的情況下,周恩來的立場亦漸軟化。 一 、 共產國際「兩個一切服從」指示 相對於中共內部,對統一戰線中的發展策略存有意見分歧,共產國際此時對 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立場卻非常清楚。共產國際認為,-國民黨的政府與軍 隊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體,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與政權,在組織上進 行合{井,接受國民黨蔣介石的軍事指揮。 J 和共產國際的立場一樣,王明極為「推崇蔣介石的抗日諾言 J 並認為中共 雖然在形式上 ,已經形成國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實質而論 ,由於未「交出政 權、軍隊和派人到國民黨那裡去做官 J 所謂的抗日合作還沒實踐,-抗日民族

統一戰線」並未形成5 。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毛澤東發表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 形勢和任務〉的報告,指稱共產黨的抗戰主張和國民黨現在的抗戰主張存有原則 差異,國民黨的「片面抗戰革命不完全。」在華北及江漸,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 規戰已經結束,國民黨的片面抗戰已表現不能持久,

...

,-全面抗戰還沒有來, 這是一個...危機嚴重的過渡期。 J 毛澤東認為,盧溝橋事變以後,中共黨內的主要危險傾向,是「右傾機會

主義,即投降主義。」所以提出,-在黨內,反對階級對階級的投降主義。 J 在

其認知中,所謂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存有三個集團:右翼集團是大地主和大資 產家,這是民族投降主義的大本營,-他們之間,許多人已經是漢奸,親日派」 「加入統一戰線是被迫和勉強的, ...從此戰線中分離出去為期不遠。 J ,-我們 的任務是堅決地反對民族投降主義 J 左冀集團是共產黨率領的群眾,包括「無 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 。 J ,-我們的任務是擴大和鞏固這個集團; 中間集團是民族資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成員的屬性未定,-我們的任務, 是爭取中間集團的進步和轉變 。 J 毛澤東除了反對階級的投降主義外 , 為了避

免「使所有的中國人變為亡國奴 J

,-全國

反對民族對民族的投降主義

J

3 宋曉明主編,中共黨建史1921-1949 (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 1996 年) ,頁 2960 4宋曉明主編 中共黨建史 1921-1949 (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 1996 年) ,頁 296 。 5向青編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d:

'

1988 年) ,頁 225-226 。 6毛澤東, (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 ,至還夏墨畫,卷二(北京 ﹒ 人民出版 社, 1991 年) ,頁 387-390。 7毛澤東, (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 ,重童車選盞,卷二 ,頁 391-395 0 8毛澤東. (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 . 重童車還差,卷二 ,頁 395-396 。

(5)

明顯得知,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對國民黨全面抗戰的決心和信心都 不足 ,並對其「革命性不足」頗為擔心,這和共產國際給國民黨政府的評價頗有 落差 。 為了讓中共「積極地參加到民族解放鬥爭中,卻不會有被淹沒的疑慮 。 」 深受共產國際、史大林信任,且和季米特洛夫關係良好的王明,便成了貫徹共產 國際中國政策的最佳人選。 為了提升王明的地位,在其返華前,史大林給予接見並授與指示。史大林 要王明回國 r 貫徹共產國際的指示和蘇聯的外交政策,進一步搞好與蔣介石的 統一戰線,使中國共產黨真正服從國際的需要。」史大林並提出 r 有關指示中 共獨立發展,與國民黨爭奪領導權和進行鬥爭的言論,都應束之高閣,不用理會

它 J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明帶著共產國際的指示和信任,乘坐蘇制 軍用飛機抵達延安機場,毛澤東在歡迎會上,以〈飲水思源〉為題,稱呼王明是

「喜從天降」的「神仙」 lO

不久,王明便在共產國際「

切經過統

一戰線,一

切服從統一戰線」的總策略下 11 對中共中央的相關路線進行改造。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至十四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了政治局會議,也

就是史稱的「十

月會議」上,王明做了《如何繼續全國抗戰和爭取抗日勝利呢?

>

的發言 ,會中,除了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外,對中共中央「自洛川會議以來黨中 央在統一戰線中的路線 J 進行了批評12 。 此外, 王明在會中的某些論明和中共中央的領導人的見解實有不同,王明 「認為國民黨是抗戰的領導者 J ' r 否認共產黨在抗戰中的領導作用和抗日民族 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原則 。 J r 把自己的行動限於國民黨蔣介石的允許範圍 J

「反對放手發動和武裝群眾 J

r 反對游擊戰爭及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l

3

王明此時的身份 ,無疑扮演了「斯大林的代言人 J 相關的論點,以「兩 個一切服從」為核心,忠實了宣達了共產國際的「聖旨」 l4; 此外,在中共中央 政治局委員的改選中,王明在史大林的認可下,主導了相關人事的佈局,終結張 聞天的「總書記職 J '決定不設黨的總負責人。另外 ,在新組成的書記處成員裹,

王明

、陳

、康生

等「

國際派 J

以五分之

的優勢,壓制了張聞天、毛澤東的

「在地派 J

取得中共黨務的相對優勢

9毛澤東, (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 ,重違墓墨畫,卷二 , 頁 334-335。 10姜愛風著,豆盤盟主星(四 )11 :重慶出蜘社, 1998 年) ,頁177。 11曹軍著,毛澤東思想與共產國際關係研究(映西:快西人民出發!吐, 1996 年) ,頁 91 0 12李濤編著,在總書記崗位上的張聞天(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側年) ,頁 349-352。 13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 年) ,頁 162-163 。 14高華著,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一一延安移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339-340 。

(6)

18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二 、 王明右傾路線的形成與挑戰 事實上,王明和毛澤東的意見分歧,主要存在於如何「兼顧黨的利益和統 一戰線的需要 J 在這些具體方案上;毛澤東等「在地派 J 以四萬中共紅軍與 國民黨二百萬政府軍「合作 J 共同反對日本此一民族敵人 15 心中難免會害怕 被「溶共 J 而要求「獨立自主 J 相對的,王明等「國際派」則認為 r 中國 共產黨的力量還小,不起決定作用,抗戰還要依靠國民黨。 」 l6 。基此,主張「一 切經過統一戰線 J 軍事上,則要求「統一指揮、統一紀律、統一供給、統一武 裝、統一作戰」等五大訴求 17 。

一九

三八

年二月

十七日至

三月一日

,中共中央在王明的要求下,召開了

政治局會議。會上,王明繼續堅持其十二月會議上所提出的主張,在「保衛大武 漢、軍事統一及游擊戰」等眾多議題上和毛澤東的意見多有不同。毛澤東為了不

讓王明「在外界無組織、無紀律地發表意見 J

主張「王明留在延安 J

但毛的

提議並沒有獲得多數支持悶。 王明在會上發表了《三月政治局會議的總結〉文章 ,進一步發展了他在一 九三七年十二月中的論點,根據學者的歸納,其主張如下 19 一 、否認共產黨與 國民黨的原則分歧和本質區別; 二 、否認共產黨在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獨立地位; 三、不重視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游擊戰爭的作用。王明主張對日戰爭 r 確 定和普遍地實行以運動戰為主,配合陣地戰,輔之以游擊戰的戰略方針。」此外, 王明主張要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聯合全中國的軍隊,共同擔負保衛國防的抗日 軍,其條件是: (一)統一的指揮; (二)統一編制; (三)統一武裝; (四)統一紀律; (五) 統一待遇; (六)統一作戰計劃; (七)統一作戰行動泊。 王明的上述論理,雖然並沒有形成中共內部的正式決議,卻也產生了極大 的影響訕。尤其,王明在「十二月會議」以後的言行,對中共中央「在地派」而 Il楊奎松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 頁 71-72。 1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呂瑞華、于慶祥等著 r 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對共產國際 消極影響的抵制與清理 J '俄共祕指與中國革命史研究(哈爾潰: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 , 頁 496 。 17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郭德宏主編,共產國際、蘇聯與中國革命關係研究述評(北 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6 年) , 頁 2100 18曹英著,紅色檔案系列之二一一中共早期誼導人活動紀實(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9 年) ,頁 450-451 。 19高光原、曹軍著,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概要(峽西:恢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頁 238剖0。 由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三月政治會議的總結)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 936-1938) ,冊十一(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年) , 頁446-447 。 21 李超鋼、李江編寫,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北京:新華出勵吐, 1991 年) ,頁 44 。

(7)

言,無疑是一種「目無中央」的表現。王明可以不經過延安的同意,即以中共中 央或中共領導人的名義發表各種宣言、聲明及談話。猶有進者,王明的強勢作為, 似有超越「第一中央」的地位,甚至,可以否認延安中共中央書記處的權威性泣。 在地方黨組織上,其本人除了掌控了長江局外;以領導群眾游擊戰爭,創造新根 據地為主要任務的北方局和指揮新四軍及東南各省內黨部組織的東南分局,亦分

別由「國際派」人士,楊尚見及項英出任領導人

23 。

由於王明在中共黨內外聲勢雄厚,逐漸引起毛澤東、張聞天的不安泊,希望 能削弱其聲勢,提高自己的地位。 一九三八年三月會議後 ,張聞天對「王明右傾」錯誤,進行了鬥爭;其表 現在:一、堅持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二、堅持抗日戰爭是持久戰的觀點; 三 、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反對王明無組織、無紀律;四、主張「重在發

動群泉 J

反對單純保衛擴大武漢的方針詣。

王明回國後挑起的中共黨內權力改組的糾紛 ,很快就經由前往莫斯科做情 勢匯報工作的任粥時,傳達給蘇聯及共產國際高層。共產國際領導人對王明:一、 是否有企圖把自己的意見當成中共中央的意見傾向;二 、王明是否在中共黨內結 黨成派;三、王明和毛澤東雙方關係是否交惡等議題上十分關切,會主動向任粥 時提出詢問26 。一九三八年四月十四日,任喝時向共產國際報告了中國抗日戰爭 的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任務,並於五月十七日作了補充報告27 他認為 r 中共 的任務是擴大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組織領導抗日的游擊戰爭,開展抗日群眾 運動,鞏固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領導力量 J .關於國共合作問題,任搞時指出 r 主

要障礙與困難來自國民黨,它懼怕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企圖削弱共產黨」訝。

一九三八年六月一日,共產國際主席團根據中共代表團的報告做出決議, 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要堅持統一戰線中 ,共產黨在政治上 ,

組織上的獨立性

n一

八年七月,季米特洛夫接見了即將返華的王檬祥,

指出 r 應該承認,毛澤東同志是中國革命實際鬥爭中產生出來的領袖,請告訴 22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 920-19印)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 頁 426-427 。 自蔡國裕著,中共黨史一一延安時期,冊二 (台北- 國史館印行,民國七十九年) .頁 231-232。 2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頁 518-523。 25李濤編著,在總書記崗位上的張聞天,頁 362-370 。 站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920-19ω) .頁 428-429 。 27楊雲若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紀事(]919-1943)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勵吐. 1983 年) • 頁 128 。 胡劉宗堯著,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史論(四 }II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8 年) .頁 197 。 四曹軍著 r 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的系統形成與共產國際一一兼論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共 產國際的關係 J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北京) .期五 (1995 年) .頁 13。

(8)

20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王明,不要競爭了。」到令人不解的是,王明當初是銜命於共產國際、-蘇聯高層 來華,宣傳及監督執行其中國政策;於令,為何對王明表現出如此冷淡呢?學者 楊奎松指出 r 這和王明的保護傘,前共產國際東方部負責人,米夫的倒臺及被 肅反有關訕。」此外,根據黃修榮教授的分析,共產國際和蘇聯轉向支持毛澤東, 和「王明右傾投降主義影響下的地區,抗戰局面遲遲不能打開,各項工作進展遲 緩有關。」而在華北的八路軍,到了一九三八年十月,據稱已從三萬多人發展到 十五萬人以上32 兩者相較,從現實面而言,毛澤東受到支持是可理解的 。 王明獲知王穆祥回國並帶來共產國際的重要指示後, 一方面要求中共中央 到武漢召開六屆六中全會;另一方面則函告王穆祥,請他速赴武漢與他單獨會談

33 。但顯然

,王明的努力並沒有效果;

八年九月

十九日至十一月六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了擴大六屆六中全會 r 毛澤東正式向王明攤牌34 0 J 王檬祥在會上作了報告,並傳達了共產國際和季米特洛夫的五點指示:一 、 關於國際對中共黨路線的估計; 二 、關於國共合作與統一戰線問題;三、關於援 助問題;四、關於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問題;五、關於黨內問題 。 其中,在關於國共合作與統一問題上,共產國際指示中共要在發展與鞏固 統一戰線的任務中:一、「誠意擁蔣,擁護國民政府 J 但不要忘記加緊對親日 派的鬥爭。二、在鞏固國共合作上, r 要中共黨員在政府與軍隊中起模範作用 J 從政治、工作上去影響國民黨,也就是透過「上層活動,使國民黨同情我們。」 並指出,國共兩黨主要的共同敵人是日本,今天任何一個黨派去抗日都是無法取 勝的。三、中共在國民政府部門內,軍事及國防可以參加,其它「以不參加國民 政府是對的。」四、中共提出擁護三民主義是正確的,如此才能完成抗戰的任務 35 在關於黨內問題上,王穆祥傳達了季米特洛夫的指示 r一 、今天中共在 全國得公開存在,在群眾中有很大的威信,黨在公開活動中是可能影響國民黨 的 。二 、今天日寇特別很巧妙的挑撥破壞黨內的團結,如製造什麼周恩來與毛澤 東的衝突。 三 、今天的環境中,中共主要負責人很難在一地,因此更容易發生問 題。在領導機關中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領導機關中要有親密團結的空 到周圍全、郭德宏著,主盟堡(安徽:安徽人民出臨社, 1998 年) , 頁 187。 II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 1920- 凹的,頁 429 0 32黃修榮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冊下(台北:中共中央黨校出盼吐, 1989 年) ,頁 283-284 。 H朱仲麗著 r 王釋祥傳達共產國際重要指示的前前後後 J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北京) ,期三 0997 年) ,頁 30-31 。 "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冊上(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 87 年) ,頁 359 0 封黃修榮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闢係史,冊下,頁285 。

(9)

氣。 」季米特洛夫還特別囑咐 r 在中國,抗日統一戰線是中國人民抗日的關鍵, 而中共的團結叉是統一戰線的關鍵。統一戰線的勝利是靠黨的一致與領導者間的 團結 。 」 36

九三

八年十

月五日,毛澤東在會上發表了〈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問

題} ;強調,為了長期合作,統一戰線中的各黨派實行互助互讓是必需的,但「應 該是積極而非消極的」 。 為了更好的一躍而後退,是「列寧主義 J 但把讓步看 作純消極的東西,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所許可的。「我們的讓步、退守、防禦或 停頓,不論是向同盟者或向敵人,都是整個革命政策的一部分,是積極的。」並

提出,要反對過去發生在陳獨秀、張國熹等人身上的失敗主義

37 。

在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上,毛澤東承認 r 用長期合作支持長期戰爭,也 就是使階級鬥爭服從於今天抗日的民族鬥爭,這是統一戰線的根本原則。 」但是, 唯有堅持黨派和階級一定限度的權力,這才有利於合作。此外, r 在民族鬥爭中, 階級鬥爭是以民族鬥爭的形式出現的,這種形式,表現了兩者的一致性。一方面, 階級的政治經濟要求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以不破裂合作為條件;叉一方面,一切 階級鬥爭的要求都應以民族鬥爭的需要(為著抗日)為出發點。這樣便把統一戰

線中的統

性和獨立性、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一致起來了。」

38

在「一切經過

統一戰線」的主張上,毛澤東認為這個口號是錯的,是做不到的,是滑稽的。「我

們的方針是統一

戰線中的獨立自主,既統一叉獨立

39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雖然以糾正王明「新投降主義」為主要議題咱,但 在考量了其和共產國際的淵源;毛澤東在報告中,雖然對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和 張國黨違背黨紀、分裂中央的行為大肆批判,對於王明則未點名過錯。 會後,毛 澤東決定撤消長江局,並分別派任劉少奇、周恩來、項英等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 、 南方局、東南局的領導工作,毛澤東在全黨的領袖地位,逐漸形塑而成。 參、共產國際與中共的矛盾 王明在抗日統一戰線中,要求中共只論聯合,不談鬥爭的政策,在中共六 屆六中全會上,引起毛澤東等人的批判;可是在《政治決議案〉中 ,依然存有「一

切服從抗戰利益,

一切為抗戰勝利,

一切為著抗日民族統

戰線,抗日民族統一

論黃修榮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冊下,頁 285-286 。 37毛澤東, (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 ,至還車還蠱,卷二 ,頁 537-538。 "毛澤東, (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 ,重違里還盞,卷二 ,頁 538-5390 39毛澤東, (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 ,重重重還差,卷二 ,頁 539-540 。 叫劉宗堯著 ,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史論,頁201 0

(10)

22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戰線高於一切」的政治口號叫 ,該決議文,並未全然反映毛澤東所發表的反對「右 傾投降主義」的內容,顯示,毛澤東此時在黨內依然受制於不同意見的制肘,無

法實施其所謂「獨立自主」路線。而國民黨南京政府依然是蘇共、共產國際心目

中,所認定的抗日統一戰線中的主體,中共中央沒有條件和必要,在此階段取代

為了幫助國民黨南京政府積極抗日,蘇聯政府從一九三七年十月起,援助 的軍火、物資陸續抵華42 。 此外,蘇聯領導人並決定,以「易貨貸款」的方式, 援助中國抗日 43 。 與此同時,中共的根據地及兵力亦大幅成長料,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共勢力的 發展雖有隱憂;但是,基於「俄國尚能遠道給予軍火援助,自希共黨亦能推誠合 作,共同維護抗日陣營的團結。」是以,對中共的發展「多方優容」 45 。然而, 彼此間的結構性矛盾,已經透過零星的軍事衝突表現出來了 。 一 、院南「新四軍」事件的衝突 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戰大戰全面爆發。蘇聯雖 然早已和德國在同年八月二十三日,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可是,在希特勒揮兵 西進,建立全球霸權的軍事戰略下,德蘇戰爭實難避免。 在此背景下,蘇聯政府 為了避免東西兩線作戰的窘境發生,加強國民政府對日抗戰的能力,便成為「保 衛蘇聯」的最佳利器。共產國際此時的任務,便是約束中共中央,保持國共抗日 民族統一戰線的持續運作,讓蘇聯可以集中戰力對付德國 。至於'國共之間的分 歧,並不是第一考量的重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阻礙日本對蘇聯的可能進攻,共產國際及蘇聯此時對 於國民政府的影響力更加看重,希望中共中央能落實「只講聯合,不講鬥爭」的 妥協政策。共產國際及蘇聯為何要將援助「到蔣介石那襄去,而不是到中國紅軍 中去呢? J r 照理,中國共產黨人要比蔣介石對我們來說更親近些。 ...援助應 該給他們... 0 J 這是因為,史大林採行了現實主義觀點,認為中共不應該取代 國民黨 r 第一 、援助中國共產黨會使人覺得向一個與之保持外交關係的國家輸 出革命;第二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人階級還太扉弱 ,還不能成為反侵略鬥爭的 領導者,到底需要多長時間,還很難說:第三 、帝國主義不能容忍中國共產黨取 41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中央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0936-1938) ,冊 十一(北京 ﹒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年) , 頁 755 。 "黃修榮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冊下 , 頁 3∞。 吋羅志剛著,中蘇外交關係研究 1931-1945 (武漢:武漢大學出儡吐, 1999 年) , 頁 131-134。 "呂士朋、劉超聽合著,史園里拉車,冊下(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八十三年) ,頁 178-179 。 '1張玉法著,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八十一年) ,頁 402-4徊。

(11)

代蔣介石。」峭 在史大林心中,由於國民政府得到蘇聯和英、美盟國的援助 r 蔣介石即 使不能打退日本的侵略,也能長期拖住它 。 」 47是以,不論毛澤東此時表達中共 取代國民黨,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角色,有多麼強烈的願望;在史大 林及共產國際眼中 r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人階級, ...還顯得太弱。」 咱

九四一年

月四日至十

日,發生了院南「新四軍事件」 h 毛澤東在事

件發生後,明確的指出,新四軍的失敗,是「抗戰以來一部份領導同志,只知片 面的聯合而不要鬥爭、不要獨立自主的政策」造成的,是「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 誤」助。針對,此一「有與我黨破裂決心」的計劃'毛澤東認為,現在是該思考 「如{可推翻蔣介石統治問題 J r 我們決不能怕破裂,否則就會犯嚴重錯誤。」 51 針對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打算在政治、軍事上,對國民黨政府採取攻 勢的政策,季米特洛夫早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就曾發電報給毛澤東 r 認為 分裂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您不應該以分裂為目標。」 52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季米特洛夫再次來電,對毛澤東的政策不以為然 ,指出 r 不要主動破裂國民黨 關係,以免上親日派的當。」 53 中共中央在考量了共產國際的立場,以及軍事力量的不足,放棄了在軍事 層面上和國民黨政府做正面對抗;可是,從《毛澤東等關於院南事變後新四軍行 動方針> .以及《中央關於目前時局的決定〉等後續決議中,可以發現中共中央, 認為對「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資級,應有政策上的變動,即由一打一 拉政策,改變完全孤立他的政策,在黨內外儘量揭破他的反動陽謀。」 M而「他 使我黨、我軍及全國人民,除了和他完全對立以外,沒有其它路走,因此,破裂 的責任完全在蔣介石方面。」 55此些決議案,說明了中共中央的政治立場,也向 共產國際表達「國共走向分裂是不可免的。」 ,.黃修榮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吏,冊下,頁 290-292。 47楊雲若著,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紀事0919-1943) .頁 137-138 。 峙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0920-19印) .頁 458。 "蔡國裕著﹒中共黨史一一延安時期,冊二 ,頁 319-324。 到楊奎松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頁 118。 51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0920-19ω) .頁 461-462。 5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 (季米特洛夫致毛澤東的電幸的,共產國際有關中 國革命的文獻資料0936-1943) .輯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如年) .頁鉤。 53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0920-19印) .頁 462 。 54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毛澤東等關於院南事變後新四軍行動方針的指示) .中共中央文件選 集0939-1940) .冊十二 (北京 : 中共中央黨校出臨社. 1991 年) .頁 24-25 。

55

(關於目前時局的決定)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0939-1940) .冊十二 ,頁 26-30。

(12)

24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共產國際對華政策的推動,從蘇聯外交利益的需求出發,是正當、合理的 。 而「保衛蘇聯 J 此一核心概念的實踐,更為首要工作。是以,蘇聯政府在新四 軍事件後,雖然在輿論上譴責了國民黨,也會透過管道向其暗示 I 繼續內戰有 可能導致蘇聯方面,停止援助 。」 但是,為了避免和國民黨關係的惡化,並沒有 宣佈支持中國共產黨或是停止對國民黨的援助兒。 二 、共產國際對中共影響力的鬆動 一九四一年四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對《蘇日中立條約〉發表的意見,中共 中央不僅沒有指出,此約是有損中國利益的;還認為57 I一 、這是蘇聯外交政 策的叉一次偉大勝利。這個條約的意義,首先在於鞏固了蘇聯東面的和平,保證 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安全發展。而蘇聯的這種和平與發展,也即是全世界勞動人民 與被壓迫民族的利益。 二 、蘇日條約使蘇聯的國際地位極大的提高了,蘇聯無論 在東方在西方都增大了他的發言權,這對於一切反動派都是不利的,而對於一切 愛好和平的人民與被壓迫民族則都是有利的。三 、蘇日條約沒有限制 ,蘇聯援助 中國進行獨立的正義對日抗戰。 四、蘇日申明互不侵犯滿洲與外蒙 。五 、在蘇日

條約之後,中國必須堅定抗戰、團結、進步

三大方

。」

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蘇戰爭爆發前 I 毛澤東對史大林所做的 一切友善態度皆出於一個目的,利用斯大林的威望加強自己在中共中央的地 位 J 史大林則認為 I 只要毛澤東在涉及蘇聯等問題上與莫斯科立場一致 J 對於毛澤東在中共黨內掘起和掌握黨機器,是樂觀其成的58 。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蘇戰爭爆發,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 , 在季 米特洛夫的召集下,召開了擴大會議。 會中,針對德蘇戰爭爆發後的世界新局勢 進行了討論,並制定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政治方針和任務。會議認為 I 基於' 戰爭的解放性質和蘇聯在戰爭中的作用,要求各國共產黨廣泛開展援助蘇聯的運 動,組織大規模反法西斯古領和奴役的民族解放運動。當務之急是要全面地支援 蘇聯,打敗法西斯主義,爭取各國人民的自由 。」 所以,共產國際執委會向世界 各共黨支部,提出「為抵抗德國法西斯主義,保衛各國被奴役的人民和支援蘇聯 持西南交通大學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研究室編寫, 朱玲、張先智主編, 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 國盔皇監,頁 238。 l7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中國共產黨對蘇日中立條約發表意見>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冊十三 Ut 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年) .頁 75-77。 到高警著,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一一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218-219

(13)

而鬥爭的國際統

戰線」的口號

"。

除此之外,德蘇戰爭爆發後,日軍在中國東北地區舉行了大規模演習,將 關東軍由十一個師增為二十個師,總兵力從四十萬人增加到七十萬人。 由於德日 簽有軍事同盟條約,蘇聯擔心日方破壞《蘇日中立條約〉的承諾,從東線進攻蘇 聯而和德國連線作戰。所以從一九四一年初至一九四三年,莫斯科方面曾多次發 電報給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要求「中共在防止日軍進攻蘇聯問題上與蘇軍協調行 動 。」 ω 然而,斯大林發現,已經在中共中央掌握實權的毛澤東,對此些來自莫斯 科的指示陽奉陰違,共產國際要求 r 中共抽調若平旅或團擺在長城附近牽制日 軍 J 設法「切斷北平、張家口 、包頭的鐵路交通,突破日本軍隊向這些地區集

結」的指示“,毛澤東對其採行了模糊解釋。基於「敵我軍事技術、裝備懸殊太

遠...我們在軍事上的配合作恐不很大。」目前「只能實行廣泛的游擊戰爭,與 日冠熬時間的長期鬥爭的方針,而不採取孤注一擲。」位很明顯的,毛澤東認為, 就算蘇日戰爭爆發 r 我之方針仍無變吏,政治上仍是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與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上在武器未改變仍是與敵人無時間的,不冒險也不消極 的長期戰爭 。 」 63 毛澤東和中共的態度,讓共產國際和蘇聯十分不滿,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七 日季米特洛夫致電中共中央,對其近來的政策,提出質問 r 在法西斯德國進攻 蘇聯的情況下,中共究竟準備採取什麼措施在中國戰場上積極從軍事上打擊日 軍,從而使日本不可能進犯蘇聯? J 個並認為,中共對國民黨政府的態度,亦需 檢討;國共關係緊張,勢必會防礙中國抗日,有利日本進攻。 由於毛澤東抵制共產國際的指示,使得雙方的關係陷入緊張。為了因應此 變化, 一九四二年五月,共產國際和蘇聯派出弗拉基米洛夫以共產國際聯絡員、 蘇軍情報組和塔斯社記者的身份,常駐延安。希望,藉此對中共中央施壓及監督, 以便中國軍隊能在日蘇戰爭爆發後,迅速的配合蘇軍對日作戰。 在此背景下,季米特洛夫於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寫信給毛澤東,以目 前形勢迫切,要求 r 中國共產黨採取一切辦法儘可能改善同蔣介石的關係和鞏 "王靜著 r 毛澤東與蘇聯和共產國際在『保衛蘇聯』問題上的分歧 J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北 京) .期六(1995 年) . 頁訕。 船高華著 ,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一一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219 。 61高華著,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 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219 。 62高光原、曹軍著 ,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概要,頁 245 0 日劉宗堯著,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史論,頁2的 。 加郭德宏主編,共產國際、蘇聯與中國革命的關係研究述評(北京:中共黨史出勵吐• 1996 年)

頁 233 。

(14)

26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固抗日統一戰線。 J '信中,對周恩來等中共駐重慶代表團成員,組織反蔣團體, 表示無法接受,並要求「執行堅定不渝的旨在改善共產黨同蔣介石和國民黨關係 的政策,從我們方面避免一切可能使關係緊張化的因素,務必直接同蔣介石把有 爭論的問題談清並努力妥善解決 。 」 65 肆、延安整風和中共獨立自主路線的形成 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由於蘇聯及史大林的支持,成為中共中央 的最高領袖。王明的「右傾投降」路線及政治地位,不再是主流;然而,毛澤東 並不以此自滿,他將目標遠放於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以來的政治路線改造函。尤其 是,消除史大林及共產國際在中共內部的響想力,建立以其為核心的一元化領導 和權威。

為了徹底打敗王明和其它黨內國際派勢力,鏟除中共黨內根深蒂固對斯大林

的崇拜現象,毛澤東歸納出中共黨內過去「歷次左傾和右傾錯誤 J 是由於「指 導思想、」的分歧和錯誤所造成的。所以,從一九四二年春起,在黨內開展了「整 風運動 J 希望藉由 I 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分, 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J 來實現黨內思想、政治上的統一和行動的一致的。而 此一整風運動的主軸是放在「主觀主義的兩種形式一一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中,

叉特別突出反對教條主義。」“

一、毛澤東訴求「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為了能夠不受黨內不同意見的牽制 I 找到政治上制敵於死命的武器」帥, 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J 做為其論戰及理論的核心。事實上,毛澤東 早在一九三0年五月,即發表了《反對本本主義> '指出「我們說上級領導機關 的指示是正確的,決不單是因為它出於上級領導機關,而是它的內容是適合於鬥 爭中客觀和主觀情勢的,是鬥爭所需要的。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和審察,一 味盲目執行,這種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是不對的。」 70文中,毛 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 (季米特洛夫致毛澤東的信) ,共產國際有關中國 革命的艾獻資料,輯三,頁 51 。 師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冊上,頁 3ω-361 0 67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編主編,中共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 年) , 頁 197-198 。 曲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中央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0936-1938) ,冊 十一,頁 248 。 的高攀著,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一一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178-183 。 袖毛澤東, (反對本本主義) ,重違車還蠱,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頁 111 0

(15)

澤東對共產國際以上級的絕對權威,對中共思想政治上進行節制,表露出不滿71 更對「穿上馬克思主義外衣 ,拿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來騙人」的共產國際代表或

國際派人士,迷惑及干預中共黨內事務,表示無奈

所謂 r!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J 其提出的時機,正值抗日時期,毛澤東訴 諸民族主義此一旗幟,完全契合中共黨員的心態,因而加深了其論調的正當性及

影響力。早在

三八年

十月十

日至十四日,毛澤東在中共擴大六屆六中全會

上,就曾發表了《論新階段〉的報告,除了強調在當前的統一戰線問題上,必須 持續「左傾關門主義」及「右傾投降主義」的兩條路線鬥爭外;在談到〈學習〉 此一議題上 ,開門見山提出,不應該將馬克思、恩格思 、斯大林的理論「當作教 條 J r 不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字母 ,而是學習他們觀察間與解決問題的 立場與辦法 。」 72 在上述的認知下,毛澤東主張每個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會有自己 的發展法則和民族特點。 「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但馬克思主義 必須通過民族形式才能實現。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其體的馬克思主義。 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 用到中國真體環境的具體鬥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成為偉大的中華民族 之一部分而與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 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 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極待了解並極須 解決的任務 。 」 73所以「洋八股必須廢止... ,教條主義必須休息 。」 然而 r 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 J 這個較完整,精 確的提法,是毛澤東在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寫的《共產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 的。他總結了中共創黨以來的鬥爭經驗;分三個階段進行闡述: 「第一階段是中共幼年時期,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 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都懂得不多,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 實踐還沒有完整的、統一的了解,中共那時還不善於將馬克思列寧的理論和中國 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第二階段,即土地革命戰爭階段,由於有了第一階段的經驗, 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進一步了 解,由於我們的幹部更多地領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學會了將馬克思列寧 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我們黨就能夠進行了勝利的十年土地革命 71高光原 、曹軍著,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概耍,頁 247-248 。 72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論新階段)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0936-1938) .冊十一,頁 656-658 。 73中共中央檔案館編. (論新階段) .中共中央艾件選集0936-1938) .冊十一,頁 658-659 。

(16)

28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鬥爭。 在這階段,黨開闊了人民政權的道路,因此也就學會了治國安民的藝術 。 黨創造了堅強的武裝部隊,因此也學會了戰爭的藝術 。 然而,一部分同志在這個 偉大鬥爭中跌下了或跌下過機會主義的泥坑,這仍然是因為他們不去虛心領會過 去的經驗,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 不了解,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沒有統一的了解而來的 。 在第三階段,即抗日戰爭的階段,憑著過去兩個革命階段中的經驗,憑藉著組織 力量和武裝力量和在全國人民中很高的政治信仰,由於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 和中國革命的實踐更加深入、更加統一的理解,不但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而且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 然而,大批的新黨員、新幹部還沒有足夠的革命的 經驗,他們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之完全統一的理解,還 相距很遠 。 」 74 毛澤東深知,中共內部存在「不能依照中國革命的利益和需求來考量問題,

味地照莫斯科的指示或模式去做 J

在凡

必稱希臘」的思維模式下,必

然會產生理論與實際脫軌的現象,進而危害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利益75 。雖然, 清除中共內部「國際派」目無一切的傲氣和教條主義的慣習,對希望權威定於一 尊的毛澤東而言 ,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事。 但是 ,基於中國黨和共產國際蘇聯闊的 微妙層級關係'如何不挑戰上級的權威性,叉能維持自己的獨立性,相關論理的 建構和進而統一全黨思想,便成為其重要的前置工作 。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日至十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於延安召開了政治局擴大 會議,毛澤東正式向「國際派」攤牌76 希望藉由重新解釋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 五年的中共歷史,根本消滅其合法及權威性基石,逼王明、博古等人下台。在公 開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兩條路線鬥爭下,經由與會者的表態支持,出 現了毛澤東所企盼的一面倒局面,博古、張聞天都被逼得「自承錯誤 J 王明也 在不久後,以「宣佈有病 J 退出政治局會議,從此不再對中共重大決策起任何 用 。 此次的會議表明 r 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控制力已基本喪失 J 在中共黨務 發展史上,曾經具主導作用的國際派也已經失去功能,甚至瓦解 。 是以 r 毛澤 東的下一步是乘勝前進, 全面肅清王明等國際派在黨內的影響,在全黨搞臭王 明、博古,徹底改造中共的面貌。 」 η n廖蓋陸著,攻擊與鬥爭一一毛澤東黑梧的發展與延續, (台北 :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9

年) , 頁的6-658。 7l楊奎松著 ,毛澤東興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頁119-l21 。 76高攀著,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一一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280-295 。 持高警著,紅太陽是怎歷升起的一一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294羽5 。

(17)

二、去「教條化、經

驗主義」的鬥爭

毛澤東在中共黨內實行「思想淨空 J 鼓吹「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的同 時,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季米特洛夫亦曾來電,就毛澤東先前對院南新四軍的 不妥協立場,和對德蘇戰爭爆發後,就援蘇議題上的「冷靜 J '提出嚴厲的批評 。 可是,中共當今的發展規模,可說是「羽翼豐滿」 78 。 無論是政治、組織、軍事、 財政皆能獨立自主;實際上,並不太需要蘇聯的援助。況且,蘇聯內部正陷入「衛 國戰爭」的窘狀,無暇且無法介入中共黨內事務 。 至於擁有權威指導權的共產國 際,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蘇戰爭爆發後,為了落實其擴大反法西統一 戰線的策略,積極向世界各國示好;而大幅簡化其組織機構,不再鼓動及援助無 產階級革命,對世界各共黨支部的影響力逐漸消失。 一九四二年五月,共產國際和聯共(布)黨派出彼德 ﹒弗拉基米洛夫,以 共產國際駐中共中央聯絡員和軍事記者的身份,前往延安;他對毛澤東「反對教 條主義的談話」以及「中共開展的整風運動 J 認為「極不正常 J 對共產國際

進行了

系列的匯報工作

"。然

而,此舉並無阻礙毛澤東將其「馬克思主義的中

國化」思潮,從「實習轉為整頓」的普遍整風階級助 。 中共全黨整風是從一九四二年春天開始,毛澤東等人為了能順利及有效落 實黨員的思想改造,從一九四二年二月份的《整頓黨的作風〉開始,到四月份止, 共發表了二十二個文件。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領導,中共中央成立了以毛澤東為 首的總學習委員會,在延安進行了一場全黨一致性的整風運動帥,而此一整風運 動的內容和任務是 r 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 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 」 中共學者高光厚、曹軍認為 r 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革命同共產國際關 係史上的重要階段,延安整風連動是反對共產國際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蘇聯 經驗模式化和把共產國際決議神經化的思想鬥爭,是全面清理王明影響的思想解 放運動,由於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才使全黨在思想上組織上比較好的擺脫了以

王明為代表的共產國際的消極影響」位。在對日抗戰統一戰線形成後的運作上,

共產國際、蘇聯和毛澤東,在軍事及政治戰略上,可說是相互矛盾,對毛澤東而 78楊奎松著,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 920-19ω) ,頁485-486。 79郭德宏主編,共產國際、蘇聯與中國革命的關係研究述評,頁 238-2390 的電建輝著 ,從陳獨秀到毛澤東一一中共六任領袖新視角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8 年) , 頁447-451 0 81廣東省高等院校〈中國共產黨簡史講義}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講義(廣東:廣東人民出版 社, 1980 年) , 頁2∞。

(18)

30 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謝易達 言,對日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主義的「解放」戰爭 , 還包括了「反對國民黨反動 勢力的武裝鬥爭J 也就是實現社會革命的戰略終極目標的。 是以,斯大林「希 望毛將他們的全部兵力都用出來打日本人 J 無疑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對 日抗戰,對中共而言,只是階段性任務 r 如何積蓄力量,而不是過早失去力量 J ' 才是考量的重點 。 所以毛澤東等人在延安整風期間,所撰寫的文章雖然沒有出現反蘇和反馬 克思主義的言論,可是在彼德﹒弗拉基米洛夫等共產國際人士心中,延安整風的 目的,是要「助長民族自大感和反蘇情緒 J 而且是一種對「蘇聯、馬克思、列 寧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公開厭惡。」個季米特洛夫更指陳,延安整風是「反對周恩 來和王明的運動,這在政治上是錯誤的。 J r一部份黨的幹部中滋長了對蘇聯不 友好的情緒,這也使我不安 。」 85 不管,毛澤東等人實施延安整風的原始動機為何?但是,審視整個運動內 容和任務,是以「整頓三風」為要冒。也就是,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 股來整頓學風、黨風、文風。雖然整個重點,還是擺在和「教條主義 J r 宗派主

義」兩者間的鬥爭,也就是「去蘇化、去共產國際化」身上

但也說明,為何毛

澤東等人在

九四

年九月政治局擴大會議後,已經完成了鬥垮王明等國際派的

「上層革命」了,為何還要發動此

一「下層革命 J

對黨員

、幹部上進行思想改

造;其背後目的,就是要全面肅清黨內王明等俄式馬列主義的基礎和影響,確立 自己的「至尊地位」 師 ,擺脫蘇聯、共產國際的平預 。 歷史證明,延安整風對中

共「去蘇化、去共產國際化 J '有絕對的效果,對日後「獨立自主」黨務的運作,

開展了新契機 。 伍、結論 國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運作如同國共反帝統一戰線時期一樣,共產國際 依然從實力原則,選擇國民黨作為抗日的核心'王明秉承其意,要求共產黨一切 服從、 一切通過統一戰線,其目的無非是在減輕蘇聯東線對日作戰的壓力。 和第一次國共統一戰線期間不同,中國共產黨在所謂的土地革命時期,於 鄉間蘇維埃區域內,已有武裝的割據基礎, 共赴國難宣言發表後 ,中共黨軍雖然 82高光原 、曹軍著, 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概耍,頁 246-247。 由 (西班牙)費爾南多﹒克勞T原著,廖東、王寧編譯,共產國際、斯大林與中國革命(北京: 求實出Ii&吐, 1982年) ,頁 33-34 。 制向青編著 ,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稿, 頁 246。 85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 (季米特洛夫就中國共產黨黨內形勢致毛澤東的 信) ,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艾獻資料0936-1943) ,輯三 ,頁 61-62。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摘要 蔣同學分享去年透過扶輪社國際交換學生計畫,到巴西 10

全球競合力:參與國際生態學校認證的 過程中,體認國際間競爭與合作的實際 運作情形。.

近年來,隨著全球政經環境快速改變,尤以東協經濟整 合在 1999 年形成自由貿易區後,更積極以東協+N 模式進 行整合,東協加中國大陸、東協加日本與東協加韓國等東協

淨 FDI 流入對塞國而言代表經濟發展持續動能與國際競爭力。2019 年 FDI 淨流 入達歷史新高 36 億歐元,惟 2020 年僅 29 億歐元,約占 GDP 6.2%,倘扣除該年度

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的會員國數 目正以驚人的速度持續成長,2007 年日本靜岡舉辦的國際技能競賽 中將有

於下一屆國際技能競賽或國際展能 節職業技能競賽舉辦日前,得檢具相

四、考量國際技能組織及 國際技能組織亞洲分 會於全體理事會議決 議技能競賽分青年組 及青少年組辦理,爰 一百零七年假阿布達

商業競爭力:2020 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世界競 爭力排名(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將比利時列為 63 個受評比經濟體中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