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刑法第305條之理論與實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刑法第305條之理論與實務"

Copied!
1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刑法第 305 條之理論與實務. 研究生:王舒俞 撰 指導教授:黃常仁 教授.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2)

(3) 刑法第 305 條之理論與實務 The Research of the Crime of Intimid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指導教授:黃常仁 教授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學生:王舒俞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刑事法組. 摘. 要. 有人類存在的地域,就免不了糾紛的燃起,交涉過程中不論是為了據 理力爭使自己獲得他人認同,或是其他心理、情緒因素引發的不滿,種種 情況都可能觸及或引發恐嚇犯罪的疑慮。 恐嚇他人於日常生活中每每經常上演,受恐嚇者接收惡害訊息,其後 續言行不免會受制於恐嚇行為的影響,但不能據此認為處罰恐嚇行為就是 在維護人類對外決定的自由。雖自由意志是人類活動不可或缺的核心基 礎,但安全感的保障更是享受自由之根本前提,故國家面對恐嚇行徑便有 必要運用刑法加以介入,以確保全體國民皆得享有此種權益。 刑法三○五條就是國家為保護國人安全感所加以設立之條文,為詳細 探究本罪,本文將以該條文為中心,以其歷史沿革為起點,切入觀察條文 的變動並且分析其立法理由,用以探討本罪修法的更動,究竟是帶來了什 麼樣的新契機,或是新法尚未解決舊法存在的問題,更進而衍生了其他新 疑慮。. i.

(4) 後續本文以刑法三○五條的構成要件加以分析,並佐以日本刑法第二 二二條脅迫罪作比較,以探討應如何解釋或應如何加以修法始較周全。而 該罪之不法要件中,不論於學說上或實務上,皆頗多論爭。客觀不法構成 要件部分,本文試著先說明比較恐嚇與警告、脅迫間的相異點,藉此建構 恐嚇行為的定義,並釐清實務和學界面對恐嚇行為的定義所引發的爭論。 其次,何種傳達方式始為本罪所要處罰的恐嚇行為呢?恐嚇行為的傳達態 樣甚多,有待歸納,並且在外揚言是否亦為本罪所要苛責的犯罪行為,又 無一致的看法,這些都必要於本文中一一解析。再者,亦須討論具備何種 能力、條件之人才能成為本罪有效的行為客體,以及分析法人可否成為恐 嚇危害安全罪行為客體的問題。次而,本罪條文中所增訂的「致生危害於 安全」究應做何等的解釋呢?此爭議一直是實務和學界論及本罪,不能忽 視的一大爭點。對它意義、性質的判斷,將嚴重地影響犯罪成立的認定。 因此,條文中「致生危害於安全」之規定,究竟係拖累犯罪判斷的絆腳石, 抑或真有其存在的意義價值,對此本文將試著作出較為中肯的看法。 前述肯認本罪在保護被恐嚇者生活上安全感的法益,那麼出於什麼樣 地恐嚇心態,將係本罪所要非難的呢?本文將在論及主觀不法構成要件部 分,討論開玩笑之戲言、好心提醒等遊走於恐嚇範疇的情況。 最後,關於刑法第三○五恐嚇危害安全罪的犯罪性質,此問題亦為兵 家必爭之處。本文在分析完本罪之構成要件後,便足以依此剖析本罪的犯 罪性質。. 關鍵詞:恐嚇危害安全罪、安全感、警告、致生危害於安全、惡害通知、 在外揚言、戲言。. ii.

(5) Abstract Area of human existence, the inevitable disputes arise, whether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ons is to argue that they have gained recognition of others, or other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factors lead to dissatisfaction, all sorts of conditions possibly touch or the initiation threat crime anxiety. Intimidation of others in daily life often performed again, by threatening harm those who received bad message by intimidating those who follow-up words and deeds will inevitably be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acts of intimidation, but not because of this intimidation is that punishment is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inner meaning of human performance freedom in the outside world. Although free will is essential to the core foundation of human activity, but to enjoy a sense of security prote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freedom, the stat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face of threatened criminal acts to be involved, to the exact security of all citizens can enjoy this kinds of interests. Criminal law 305 is the national sense of security to protect the people of the provisions to be set up for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this crime, this will be the provision for the center, from the Criminal law 305 history as a starting point, cut observe and analyze changes in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305 of the legislative grounds for amending the law of the change of this crime, whether it is what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perhaps the innovation not yet solved the problem which old method existed, further derivation other new anxieties. Follow-up article to the Criminal law 305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to be analyz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Japanese Criminal law 222 compared to explore how to interpret or amend the law to how it should be more comprehensive. But crime of constitutio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is crime, no matter in the theory or the practice, elements of part of the criminal objective,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ain more intimidation and a warning first, the coercion dissimilitude, take to construct the definition of acts of intimidation, and to clarify the practical and the academic definition of the face of intimidation caused controversy. Next, wha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fore this crime to be punished for threatening behavior? Threat behavior transmission condition type very many, to be summarized, and threatened out of this crime is also to blame for criminal acts, iii.

(6) nor the same view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resolve one by one in this article. Furthermore, what must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discuss the condition of the people in order to become effective behavior of the object of this crime, and legal analysis can become the object of intimidation crimes endangering safety issues. Times and, in this crime by the provision of updated "Sends lives the harm in safety," it should explain of what? This controversy has been the practice and academia discussed the crime, cannot ignore a major point of contention. Its significance,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offense was committed. Therefore, the provision "Sends lives to harm in safety" requirements, is actually implicates the crime judgment the stumbling obstacle, will have its existence significance value,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make more pertinent observations. Discussed earlier, the contents of this crime certainly those liv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threatened security of the interest protected by law, to intimidate you out of the mentality of what will be a crime to be to blame in this it? This article will addres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subjective lawless part of the discussion a joke the joke, kind reminders walk in the scope of intimidation. Finally, about the criminal law 305 intimidation nature of the crime of endangering safety, also a battleground place. This in analyzing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crime after the conten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revious basis, and then infer the nature of the crime of which explain the more should be done properly.. iv.

(7) 謝. 辭. 時空行走至今日,終於換我停下腳步,思考該如何編寫論文謝辭了。 研究所四年以來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儘管面對課業、國考、論文等多重人 生規劃的壓力,好在仍有一群共同激勵打氣的戰友們,驅使我積極地利用 有限的時間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在學校的日子是充實的,相較大學的群 體生活,研究所學到更多的獨立自主,更勇敢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這段日 子不是空轉的,而早已經很深刻地留在心底。 研二開始選修黃常仁教授的課程,老師在課堂上常引領我們以不同的 角度去思考問題,也廣納各種想法的奔馳。每當有同學向他請教問題,他 總是耐心地傾聽和講解,因為他說他不忍心扼殺每一顆熱情學習法律的 心,這是讓我欽佩的。當老師的學生是幸福的,老師支持每個學生對人生 階段的選擇,所以當我面臨每一次的抉擇,多謝有老師的扶持,才讓我無 後顧之憂。另外,還要感謝黃常仁教授、謝開平教授與許澤天教授擔任我 的口試委員,用心地提出許多很好的建言,並提醒我忽略的地方,這些寶 貴的意見都是論文可以順利完成的幕後推手。在此跟三位老師致謝,也祝 福老師們如意安康。 爸媽是我一生最感謝的人,支持我所有的決定和選擇,陪伴我渡過層 層關卡。謝謝爸媽全力鼓勵我唸法研。當初大學剛畢業,對自己的未來徬 徨、舉棋不定,是他們陪我ㄧ起渡過蛻變的過程,延續我對法律的興趣, 很慶幸地我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在高雄這幾年的求學過程中,好慶幸可以結識一群善良又上進的同學 們,一起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並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很珍惜,因為這是最 難得也最幸福的!另外,還要感謝一位老師,陳正根教授是我踏入高雄這 個陌生的地方,第一位認識的老師。法研一到研三的日子裡,在學校受到 老師很多的照顧,不論是學業、生涯規劃或其他事物,老師都給予很多的 建議和協助。即使最後一年回去台北的期間,偶然有機會遇到老師,他還 是很關心同學間的近況。每次跟這位溫暖的老師談話,心裡都倍感窩心。 陳老師對我而言,真是亦師亦友。 不知道是第幾個夜晚或假日,犧牲下班後的時間讓自己留在北檢撰寫 論文。下班後儘管再疲憊,我還是要求自己今天要達到怎樣的進度。那些 日子以來除了自己的堅持和毅力外,還要感謝很多人精神上的陪伴與物質 v.

(8) 上的協助,才沒有驅趕或消耗我寫論文的鬥志。寫論文的日子裡,不論是 精神上或是物質方面的支持與幫助,我都得到了好多,並非兩字感謝就能 說足。謝謝高雄法研的亞杰、韋誠、晏瑄、家華,與國防法研的碩偉,還 有最不能遺忘的慶國學長,對於論文的程序和實質內容都不嫌麻煩地提供 很多的幫忙和建言。包含上列學長、同學外,還要一起謝謝陪伴我法研日 子的同學們,玫怡、婉禎、彥杰、頂新、碩元、欽育、偉銘、婉婷等等其 他法研同學,你們的好,筆墨難言。無法一一列舉與你們相處的美好時光, 但是這些燦爛的回憶,將永遠鑲嵌在我的心裡。 最後,要感謝臺北地檢署同事們對我的愛護。謝謝他們的成全,不但 包容我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回學校處理事務,更時常鼓勵我把學業完成。沒 有這些的體貼,就無法讓我如願以償地在法研的最後一年順利地披上碩士 袍。 我對法律的喜愛,無以言喻。碩士畢業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另一個旅 程的展開。希望自己往後能繼續付出自己所學,才不枉大家對我的期待。. 王 舒 俞 2011 年 7 月 5 日 於北檢. vi.

(9) 目. 錄. 摘 要............................................................................................................................................................. I 謝 辭........................................................................................................................ v 目 錄........................................................................................................................Ⅰ 實務見解索引..............................................................................................................Ⅴ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和範圍..................................................................................1 第三節 論文研究架構......................................................................................2 第二章 刑法第 305 條的歷史沿革......................................................................5 第一節 歷史沿革..............................................................................................5 一、 暫行新刑律.............................................................................5 二、 舊刑法....................................................................................5 三、 現行中華民國刑法................................................................5 第二節 立法理由評析......................................................................................6 一、 欲以「致生危害於安全」句來限制本罪的保護法益….....6 二、 修法將「脅迫」修正為「恐嚇」........................................6 三、 刪除加害其親屬相脅迫句....................................................7 第三節 刑法第 305 條和日本刑法第 222 條的關聯性..................................7 第四節 刑法第 305 條罪名的探討─兼論「單純恐嚇」與「不單純恐嚇」.9 一、 恐嚇罪.....................................................................................9 二、 單純恐嚇罪.............................................................................9 三、 恐嚇個人罪、恐嚇個人安全罪和恐嚇危害安全罪...........10 第五節 小結....................................................................................................11 第三章 本罪之法益保護觀................................................................................13 第一節 法益的判斷........................................................................................13 第一項 法益的定義................................................................................13 第二項 法益的功能................................................................................14 第三項 法益的判斷................................................................................14 一、 法益概念須和國家保護法及國家意識予以分開..............15 二、 法益概念必須和人類有所相關..........................................15 三、 法益概念不必和文化權益有關..........................................15 第二節 本罪所保護的法益............................................................................16 第一項 生命等五法益..............................................................................17 第二項 意思形成及意思活動..................................................................17 第三項 個人之意思自由..........................................................................17 I.

(10) 第四項 第五項 第六項. 免於恐懼之自由與生命等五法益..............................................18 個人生活上之安全感..................................................................18 各說評析與本文見解..................................................................18 一、 對第一說的評析..................................................................18 二、 對第二說的評析..................................................................18 三、 對第三說的評析..................................................................19 四、 對第四說的評析..................................................................19 五、 對第五說的評析及本文見解..............................................20 第三節 刑法第 151 條的法益保護................................................................21 第四章 本罪之不法行為....................................................................................23 第一節 「警告」、 「恐嚇」與「脅迫」........................................................23 第一項 警告的意義..................................................................................23 第一款 自然力所生的天災地變......................................................24 第二款 怪力亂神之預言或詛咒......................................................24 第三款 其他吉凶禍福的預測或懲罰..............................................25 第二項 恐嚇的意義..................................................................................25 第一款 刑法上以恐嚇為手段的犯罪與恐嚇程度..........................25 一、 強烈的恐嚇:刑法第二二一條、第二二四條、第二三一條 之一…………......................................................................26 二、 中度的恐嚇:刑法第三四六條..........................................26 三、 偏弱的恐嚇:刑法第一五一條、第三○五條....................26 第二款 恐嚇程度分類的評析..........................................................27 第三款 恐嚇的再定義......................................................................28 一、 具支配可能性......................................................................28 二、 須為不法之事?..................................................................29 三、 傳達惡害通知而其客觀上足以使人心生畏懼..................30 四、 未來惡害的告知..................................................................34 五、 決定自由受侵害..................................................................35 第三項 脅迫與恐嚇之區別....................................................................35 第四項 司法行政部刑事法律問題彙編 1226.......................................37 第二節 所謂「惡害通知」............................................................................40 第一項 加害內容....................................................................................40 第一款 例示制..................................................................................40 第二款 列舉制..................................................................................40 一、 限於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與財產......................40 二、 尚且包含與所列舉之利益具有同等保護之價值者..........41 第三款 本文見解..............................................................................41 第二項 恐嚇行為的方式........................................................................42 II.

(11) 第一款 恐嚇方式無限制..................................................................42 第二款 恐嚇名義的表示和謊稱......................................................42 第三項 恐嚇行為的展現........................................................................43 第一款 惡害內容的通知方式..........................................................43 一、 直接恐嚇與間接恐嚇..........................................................44 二、 「確定間接恐嚇」和「不確定間接恐嚇」......................44 第二款 實務與學界的看法─兼論「在外揚言」...........................45 一、 實務見解..............................................................................45 二、 學界......................................................................................46 第四項 惡害內容之加害對象─兼論暫行新刑律第三五七條.............48 第五項 論高等法院 75 年法律座談會彙編刑事類提案第 31 號........51 第六項 與刑法第 151 條之恐嚇內容相較............................................52 第三節 本罪之行為客體................................................................................53 第一項 「行為客體」與「加害對象」................................................53 第一款 行為客體..............................................................................53 第二款 行為客體與加害對象未必同一..........................................53 第二項 行為客體的特性........................................................................54 第三項 行為客體─自然人.....................................................................55 第一款 資格的認定..........................................................................55 一、 無限制說..............................................................................55 二、 有限制說..............................................................................56 第二款 本文見解..............................................................................56 第四項 行為客體─法人與非法人團體.................................................58 第一款 法人......................................................................................58 一、 肯定說..................................................................................59 二、 否定說..................................................................................59 三、 評析及本文見解..................................................................60 第二款 非法人團體..........................................................................62 一、 非法人團體的特定性..........................................................62 二、 非刑法第 305 條之行為客體..............................................62 第三款 恐嚇於法人或非法人團體相關的自然人..........................63 第五項 刑法第 151 條的行為客體........................................................64 第六項 非法人團體和公眾的交錯........................................................64 第五章 「致生危害於安全」的意義與性質....................................................67 第一節 意義....................................................................................................67 第一項 安全............................................................................................68 第一款 學界見解..............................................................................68 第二款 實務見解..............................................................................68 III.

(12) 第三款 本文看法..............................................................................69 第二項 危害............................................................................................71 第三項 小結............................................................................................72 第二節 性質....................................................................................................73 第一項 不法構成要件要素....................................................................73 第二項 客觀處罰條件............................................................................74 第三項 本文見解....................................................................................74 第一款 評析客觀處罰條件說..........................................................74 第二款 評析不法構成要件要素說..................................................75 第三節 刑法第 151 條之「致生危害於安全」............................................76 第六章 主觀要件................................................................................................77 第一節 故意恐嚇............................................................................................77 第一項 本罪僅處罰故意犯....................................................................77 第二項 故意之射程範圍........................................................................77 第三項 故意的態樣................................................................................77 第二節 故意的認定........................................................................................78 一、 嚴格認定故意─嚴肅、認真的恐嚇...................................78 二、 惡意說─善意非恐嚇...........................................................79 三、 客觀的認定故意─欠缺社會相當.......................................79 四、 本文見解..............................................................................80 第七章 本罪之犯罪性質....................................................................................83 第一節 犯罪性質的分類................................................................................83 第一項 單純舉動犯和結果犯................................................................83 第二項 實害犯與危險犯........................................................................84 第二節 實務與學界見解................................................................................85 第一項 結果犯........................................................................................85 第二項 實害犯........................................................................................85 第三項 具體危險犯................................................................................86 第四項 兼具危險犯與實害犯................................................................86 第五項 本文見解....................................................................................87 第八章 結論........................................................................................................89 參 考 文 獻................................................................................................................Ⅰ 實 務 見 解................................................................................................................Ⅴ. IV.

(13) 實務見解索引 一、最高法院裁判、決議 最高法院 26 年渝非字第 15 號判例............................................................................69 最高法院 52 年台上字第 751 號判例..........................................................................30 最高法院 27 年 4 月 17 日民刑事庭總會決議...........................................................68 最高法院 94 年度易字第 1830 號判決.......................................................................32 最高法院 86 年台上第 7656 號判決……………………………………………..…..71 最高法院 86 年台上字第 4021 號判決………………………………….…………..71 最高法院 79 年台上字第 5023 號判決……………………………………….……..26 二、高等法院裁判、座談會 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上易字第 2802 號判決………………………………..….…28 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上易字第 1671 號判決……………………………..…….…45 臺灣高等法院 98 年度上易字第 3015 號刑事判決…………………………………45 臺灣高等法院 98 年度上易字第 520 號刑事判決………………………….………46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98 年度上易字第 1498 號刑事判決……………………...85 臺灣高等法院 97 年上易字第 1039 號判決………………………………………...51 臺灣高等法院 96 年度上易字第 2948 號刑事判決………………………………...85 臺灣高等法院 96 年度上易字第 2481 號刑事判決………………………………...85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上易字第 1891 號判決……………………………………..….51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上易字第 1434 號判決……………………………………...45 臺灣高等法院 94 年上易字第 1582 號判決……………………..……………….…69 臺灣高等法院 92 年度上易字第 1781 號判決………………………………………44 臺灣高等法院 90 年度上易字第 2455 號刑事判決………………………………...86 臺灣高等法院 75 年法律座談會彙編刑事類提案第 31 號………………………...51 地方法院裁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7 年度易字第 1003 號刑事判決………………..…………….8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6 年度易字第 2414 號刑事判決……………………..……….85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94 年度易字第 312 號判決………………………………….…79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 92 年度易字第 487 號判決………………………………….…45 日本法院判決 大阪高判昭 61 年 12 月 16 日(判時 1232.160) ……………………………………..63. V.

(14)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觀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望之即能知曉本條是在處罰以恐 嚇行為危害他人安全的犯罪。生活中話語的傳達、行動的表現,常與本罪 密切相關。有時基於玩笑嘲弄之意,宣稱關於他人安全的疑慮問題;有時 則出於關心,而釋出善意的提醒對方可能忽略之處;更有為了達到某些效 果或目的,以威嚇的方式作為手段以遂目的的完成。種種情況皆常見於生 活中,且採取手段、行為客體、惡害通知的內容與行為人主觀上的不同等 等,都會影響本罪的判斷。 然而本罪判斷過程中有許多關卡要處理,而不是以一有威嚇他人內心 的行為出現,刑法就應發揮效用。並且在每個關卡中都是無法一語帶過, 便可認定犯罪的成立與否,而極需擁有該罪自己的判斷標準,否則在未深 究其犯罪內涵的情況下,一有恐嚇行為就施予本罪刑罰,將有動輒得咎濫 用刑罰之嫌。 現行法和舊法間出現了某些局部性的更動。刪除以親屬作為恐嚇內容 欲加害的標的、增加致生危害於安全句以限縮本罪的適用、以及將本於條 文上的脅迫更動為恐嚇。此等用語上的變動不僅僅只是文字上的變化,其 同時影響了犯罪上的判斷。加害對象的限縮與放寬之間是否妥當。致生危 害於安全又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另外,脅迫和恐嚇本為不同的行為手段, 如此變更又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本罪所產生的疑問不僅於此,還有更多 問題有待釐清,本文欲透過此文一一在本罪犯罪的判斷過程參閱學說和實 務界的看法,來說明各方見解的想法與態度,期望能為本罪求得較適切的 解釋。. 第二節. 研究方法和範圍. 本文以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為主幹,先分析新舊法的歷史 沿革,透過其立法理由的說明,嘗試了解整個條文的脈動。之後亦在各個 部份提出學說和實務見解的看法加入討論。再者,又因恐嚇危害安全罪和 恐嚇公眾罪兩者同樣使用恐嚇行為作為實行態樣,儘管行為客體、保護法 益等有所不同,惟其仍具比較上的意義,故本文以為納入刑法第一五一條 1.

(16) 恐嚇公眾罪亦有討論的價值。另外,日本刑法第二二二條脅迫罪,因條文 的體例面,與我國恐嚇危害安全罪同樣係在保護個人內心層面的安全感, 故本文以為討論此立法例有本質上的意義。 論至本文第四章關於本罪不法構成要件的同時,因該章所論及的問題 點甚多,故本文分別依據各疑點的需求,以各種方式去突顯、說明本罪之 不法構成要件。就如論及恐嚇時,不可避免的我們應將為刑法犯罪所不處 罰的警告行為納入探討,以了解兩者間的差異所在。又因暫行新刑律本以 脅迫字眼說明本罪行為,故更有必要去討論脅迫和恐嚇間的差異所在。再 者,又如關於行為客體和加害內容兩者,基於兩者意義本非全然相等,又 於本罪中亦可常見行為客體和加害內容分離的情形,故有待了解意義後將 之區別釐清之。因此,關於本文種種問題,都以類此之各種解釋方法,以 穩固其定義、性質、判斷標準後,並以刑法第一五一條恐嚇危害安全罪、 日本刑法第二二二條脅迫罪,還有我國的學說和實務見解去建構整個論述 過程。. 第三節. 論文研究架構. 本論文一共八個章節。第一章在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和目的、方法和 範圍。第二章是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的歷史沿革。藉由新舊法 比較和立法理由的參照,分析修法前後的差異點。此外,刑法第三○五條 之罪名素有不同的稱呼,何者較為妥當,亦有透過論述先行確定的必要。 其次,刑法上有單純恐嚇與不單純恐嚇的犯罪。其係何意,尚須探討。 另外,第三章討論到本罪的保護法益。要判斷刑法各罪的法益,尚須 有一套依循標準存在。學說上有說明針對刑法法益的判斷做出深入的說 明,雖恐難一概作為各罪保護法益的判斷準則,但該等判斷原則並非恣意 所設,故其所舉之認定判斷標準尚有依循的必要,仍於認定犯罪保護法益 時具相當的參考價值。至於,在判斷恐嚇危害安全罪的保護法益,實務和 學界皆無一致的見解。恐嚇危害安全罪在保護何種法益,係破壞他人之生 命等法益,還是懲罰行為人破壞他人意思形成、意思活動的法益,亦或僅 在維護他人免於恐懼的安寧感?眾說紛紜之下亦不能遮掩本罪真正在保護 何種人類的重要法益。 本文第四章是關於本罪的不法行為。首先,先區分警告、恐嚇與脅迫 的意義,指出之間相異點,並藉以分析出恐嚇行為的意義。關於恐嚇行為 的展現,個案中行為人傳達惡害內容的態樣甚多,本為以為應先對傳達方 2.

(17) 式做出歸納,才能清楚了解恐嚇行為的該當,並進而分析「在外揚言」能 否撇除於恐嚇危害安全罪的範圍。 接續以上所言,本罪的行為客體的認定亦不容忽視。在論及行為客體 時,須先行區分恐嚇對象與加害對象之分。實際個案上兩者皆表彰不同的 概念,其指涉對象時而重疊時而相異,不能誤判混淆。特別於對象相異的 個案中,以他人的利害關係作為恐嚇的內容時,兩者間的關係深淺將影響 犯罪成立的判斷。因此關此觀念係務必釐清的。再者,本罪行為客體的該 當是否應做限制。若有限制的必要,又有無考量其年齡、識別能力等客觀 因素為標準而認定。此外,自然人本可成為本罪行為客體當屬無誤,惟法 人和非法人團體是否該當,學說上向有爭議。又恐嚇的對象是否足以特定, 將影響刑法第三○五條和刑法第一五一條的切割。其模糊地帶有待後述論 清。 第五章係關於「致生危害於安全」的定位。其中「安全」究竟應作如 何之解釋,學說、實務上皆有不同的主張,應解讀為他人生命等法益的安 全,還是另有其他說法,在分析完意義、性質後,此疑慮都會得到妥善的 處理。 討論完本罪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之後,第六章進入本罪的主觀要件。關 於本罪故意的認定該如何判斷,僅探求行為人本身的主觀意思恐無法正確 地判斷,此部分的看法不一而足,仍有待討論分析。又恐嚇和戲言、戲謔、 出於良善之促使提高警覺等行為的差別何在,應否一概認定其為主觀要件 的欠缺,還是都落入該當本罪的選擇,關此判斷有必要釐清本罪主觀要件 的判斷標準為何,而後據此標準套入個案逕行判斷。 最後,本文第七章在分析刑法第三○五條的犯罪性質。關於本罪的犯 罪性質看法甚多,目前學界和實務上既無統一見解,亦無多數推崇的看法 可供探討。然而,判斷犯罪性質有賴以前述章節的分析討論為依據。因此, 承續各章節討論的結論,本文就可據以確立恐嚇危害安全罪的犯罪性質。 最後,本文第八章係就整個論文作最終的結論,於此表示本文對刑法第三 ○五條的研究結果。. 3.

(18) 4.

(19) 第二章 刑法第 305 條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歷史沿革. 刑法恐嚇危害安全罪之歷史沿革,於暫行新刑律、舊刑法和現行刑法 均設有明文規定。. 一、 暫行新刑律 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十日頒行之暫行新刑律對於恐嚇行為即訂有規範。 該法第三五七條規定: 「對人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相 脅迫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百圓以下罰金,以加害其親屬相 脅迫者,亦同。」. 二、 舊刑法 嗣後舊刑法於中華民國十七年九月一日施行,將恐嚇危害安全罪做了 較大幅度的修正。其規定於舊刑法第三一九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 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三百圓以下罰金。」此次修正與暫行新刑律相較甚有不同。其中,刪 除了加害對象僅含被恐嚇者與其親屬之規定。該條文文字上的刪減將擴大 本罪成立的可能性,是否妥當有待商榷。另外,「脅迫」更替為「恐嚇」, 文字上的變更係導因為何亦須探究。另外,參照此次修正立法理由的說明, 「致生危害於安全」之增設係在迎合本罪欲保護之法益,似認為若要該當 本罪,需以個案中被恐嚇者個人安全上的法益確實遭受侵害為要。然而此 處所指之法益究竟為何,係急需釐清的,此部分將於後述一一論述。以上 關於此次修正之修減、添加和變更,種種所衍生之疑問,將於本文後續分 別論述說明之。. 三、 現行中華民國刑法 現行有效之中華民國刑法,係於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一月一日所訂定。 5.

(20) 恐嚇危害安全罪規定於本部刑法第三○五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 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此規定相較於舊刑法對恐嚇危害安全罪的規定, 幾無不同。現行刑法第三○五條除了條號排序上的不同,以及罰金單位的 更動兩者,除此之外並無其他撼動性的修正,故不致於影響恐嚇危害安全 罪於犯罪論中成立與否的判斷,因此非本文所要關注之點。. 第二節. 立法理由評析. 恐嚇危害安全罪的歷史沿革中,於就屬暫行新刑律第三五七條變更為 舊刑法第三一九條的變動最大。此次修正,亦連帶地影響著現行刑法對本 罪的闡釋,因此舊刑法的立法理由實有分析的價值。舊刑法第三一九條的 立法理由謂: 「查第二次修正案理由謂本條之罪其侵害之法益,為個人之安 全,故本案加入致生危害於安全句,以示限制。原案第三百五十七條,用 脅迫字樣,按脅迫指有所挾而強迫之謂,本案規定於前條,故於本條改為 恐嚇二字,使有區別。又本條之行為,不必對於本人施以恐嚇,罪亦成立, 蓋無論直接、間接恐嚇,若致危害安全者,即構成本罪。原案規定以對於 本人或本人之親屬為限,未能包舉,故本條擬刪去原案加害其親屬相脅迫 句。」從此立法理由中,或可歸納出三點主題討論:. 一、 欲以「致生危害於安全」句來限制本罪的保護法益 本罪的保護法益究竟為何?是否為立法理由所述之個人安全?又所謂 安全又係何者?此為立法理由漏未詳細說明的,都有待商榷。由於對於致 生危害於安全的定位和作用都有待爭議的情況下,單憑此不明確的文句, 是否能有效限制本罪的保護法益實有可議。如此增訂的良窳,將於第四章 「致生危害於安全」的意義與性質中討論之。. 二、 修法將「脅迫」修正為「恐嚇」 其修正理由要旨為,脅迫行為已於強制罪有所規範,應與恐嚇行為有 所區別,故分別規定於相異條號。因此本罪條文文字由「脅迫」更換為「恐 嚇」的目的在於,確立將本罪設定為專為處罰恐嚇行為之專門條文。如此 說法實際上似是而非,應仔細探究恐嚇危害安全罪的立法源起,剖析「脅 6.

(21) 1. 迫」與「恐嚇」的意義,並且瞭解本罪係要保護何種法益才是正辦 。至於, 以脅迫方式實行動盪人心之危害心靈安全上行為,此等行為能否仍論以恐 嚇危害安全罪,此點亦有論證上的價值。. 三、 刪除加害其親屬相脅迫句 立法理由認為本罪的行為客體若僅以本人或本人之親屬為限,保護的 法益持有者限於該等人所擁有者,其處罰範圍太過狹隘,不能徹底保障此 等行為客體以外之人。為了包舉對其他法益持有者為恐嚇行為之人入以本 罪,而有必要刪除加害其親屬相脅迫句。 究竟限以親屬和本人為加害內容之對象是否妥當?當初對行為客體設 限的原因和目的係有所本的,並非恣意之舉。捨棄此考量,而放寬本罪行 為客體的範圍,將帶來判別行為客體的界定困難,亦即可否以加害不相干 2 第三人之生命、身體……等等,用以恐嚇被恐嚇人 的問題。但仍有學說認 為本法刪除加害其親屬相脅迫句,係因恐嚇尊親屬,其情雖屬可惡,亦可 3 於量刑時斟酌之,而無另設加重規定之必要,故予刪除,而使本法從之 。 此見解雖可依據恐嚇行為的客體不同,而於量刑時做科刑上的取捨,但未 解決行為客體認定之問題。亦即,僅限於親屬固然係明確之舉,但以此為 限是否將肇致刑法無法保護那些以親屬以外之人的利益為內容相威脅的行 為,即包含過窄之嫌。再者,現行刑法中恐嚇安全罪對於恐嚇內容加害對 象的限制已不復存在,此又可能使本罪涵蓋過寬。究竟暫行新刑律之設限 4 有理還是目前刑法的規定為佳呢?孰優孰劣,待至後方逕行論述 。. 第三節. 刑法第 305 條和日本刑法第 222 條的關聯性 5. 若觀日本刑法第二二二條脅迫罪 的條文編排,會發現此外國法條與我 1. 關於「脅迫」和「恐嚇」的意義和區別,請參第四章第一節。 黃常仁,「滄桑舊法」─論所謂「恐嚇危害安全罪」 (刑法第 305 條) ,台灣法學雜誌,第 142 期,頁 47。 3 周冶平,刑法各論,頁 710。 4 請參閱本文第四章第二節第四項「惡害內容之加害對象─兼論暫行新刑律第 357 條」。 5 刑法第 222 条(脅迫): 「Ⅰ、生命、身体、自由、名誉又は財産に対し害を加える旨を告知して人を脅迫した者は、2年以 下の懲役又は 30 万円以下の罰金に処する。Ⅱ、親族の生命、身体、自由、名誉又は財産に対し害を 加える旨を告知して人を脅迫した者も、前項と同様とする。 」 日本刑法第 222 條: 「Ⅰ、告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而脅迫他人者,處兩年以下懲役或三十萬日圓 2. 7.

(22) 國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於體例上相似度極高。兩者皆是以他人 之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為惡害內容,以其不利事項作為威 脅他人的犯罪行為。假若僅論犯罪成立的判斷要素,兩國法相異處有三, 一在於,日本法係以「脅迫」用語說明該罪行為,而我國法則係以「恐嚇」 用語表達之。另一不同點則是,我國設有「致生危害於安全」以限縮本罪 成立的判斷,此為日本法所無。最後,我國將恐嚇內容可能加害的對象未 劃出任何限制,舉凡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作為恐嚇 內容都可該當本罪。因此若照條文的文字解釋,恐嚇內容中表達將加害之 對象可能是被恐嚇者自身,亦可以是被恐嚇者以外之第三人;反觀日本法 則對此設限於本人與本人之親屬。據上所論,我們能否就此認定日本刑法 第二二二條脅迫罪可成為我國刑法之恐嚇危害安全罪的比較法呢? 日本刑法不論是脅迫罪與強要罪,皆係以「脅迫」用語作為行為手段 侵害他人法益,而我國強制罪與恐嚇危害安全罪則分別以「強暴脅迫」和 「恐嚇」來說明二罪之行為方式。但若從保護法益觀之。刑法係在規範侵 害法益的犯罪行為,而各罪中分別設有其欲保護之法益存在。參閱日本刑 法的條文規定,其中關於以脅迫犯罪章的罪名共有兩種。其分別規定於日 本刑法第二二二條脅迫罪和第二二三條強要罪。兩者皆以「脅迫」為行為 手段侵害他人自由法益。惟前者係在保障被恐嚇者個人之安心感、安全感, 6 後者則係以意思決定和意思實現的自由之侵害為保護法益 。關於兩罪的保 護法益,若參照我國刑法之相關規定,其便可對應於我國刑法第三○四條 強制罪和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 甚而,雖我國目前有效刑法規定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與日本法 第二二二條看似非完全重合,惟若參照我國舊法暫行新刑律的規定,關於 條文上的規定可說是完全吻合。這係由於暫行新刑律的訂立係於西元一九 ○六年由日本學者岡田朝太郎所主筆,至一九○八年而完成的法典,由於 7 其內容大多仿自日本舊刑法 ,故與舊法之暫行新刑律對於恐嚇行為之規範 如出一轍,同樣係承襲日本法的概念以訂定之規定。雖然暫行新刑律使用 「脅迫」作為本罪的行為手段用語,而後舊刑法立法理由中認為,於我國 法中「脅迫」與「恐嚇」兩者係不同概念,而修正本罪法條,此亦不影響 我們對日本刑法的參閱價值和判斷,這是因為日本刑法並無清楚地將恐嚇 及脅迫作區分,故仍維持對以威嚇侵害他人生活上安全感的犯罪,於條文 中使用脅迫字眼作為該罪的行為手段。綜上所述,本文以為仍可推論日本 刑法之脅迫罪即與本國恐嚇危害安全罪相當,故該立法例可作為比較法上. 6 7. 以下罰金。Ⅱ、告知加害親人之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而脅迫他人者,亦同。」 前田雅英,刑法各論講義,頁 77、8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頁 107-108。 8.

(23) 的對照條文。. 第四節. 刑法第 305 條罪名的探討─兼論「單純恐嚇」與 「不單純恐嚇」. 刑法犯罪成立上的判斷,有賴條文上構成要件的解釋與個案事實的涵 攝,故罪名用語上的不同並不影響犯罪的認定。然而罪名往往能彰顯各罪 的核心所在,亦具備使人一望即知的功效,能與他罪做適當明顯的區別, 故關於罪名的討論係有一定實益存在。 8. 刑法第三○五條的罪名並無統一用語,有稱「恐嚇罪」 、「恐嚇個人 9 10 11 12 「恐嚇個人安全罪」 、 「單純恐嚇罪」 以及「恐嚇危害安全罪」 。 罪」 、 以上名稱皆可表明本罪在處罰行為人的恐嚇行為。何者較妥當,本文試圖 分析於下: 一、 恐嚇罪 刑法上使用恐嚇用語的犯罪甚多,僅稱恐嚇罪,只能窺出本罪在處罰 恐嚇行為,容易與刑法一五ㄧ條恐嚇公眾罪、第三四六條恐嚇取財得利罪 混為一談。為使單純觀看該三條罪名即能清楚區分之,似不宜採用過於鬆 散的用語。. 二、 單純恐嚇罪 學說上有將刑法第三○五條的犯罪定名為「單純恐嚇罪」 。而認單純恐 嚇,係指行為人之行為別無目的,非圖得財產利益,非圖得性的支配權, 13 只單純發出要脅,使被害人驚懼不定,這是破壞他人免於恐懼的自由 。若 將本罪罪名訂為「單純恐嚇罪」 ,那麼「不單純恐嚇罪」所指的又係何者? 任何一種名詞的存在,若同時可推演出與其正反相對的另一名稱,則命名 8. 周冶平,同註 3,頁 709;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下冊),頁 1051。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冊),頁 158。 10 甘添貴,刑法各論(上),頁 135。 11 蔡墩銘,刑法總論,頁 111;梁恒昌,刑法各論,頁 361;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文化出版,頁 2-52; 12 黃常仁,同註 2,頁 45;曾淑瑜,刑法分則實例研習─個人法益之保護,頁 389;盧映潔,刑法分則 頁 524;趙琛,刑法分則實用(下冊),頁 732;韓忠謨,刑法各論,頁 374。 13 林東茂,同註 12,頁 2-52。 9. 9.

(24) 者勢必有說明定此名的用意於何。而不可恣意於罪名中摻入文字而不詳加 描述。學說上定本罪為「單純恐嚇罪」者,大多漏未說明「不單純恐嚇罪」 係指何罪。更無表示「單純」與「不單純」之間的區別展現係為了何種目 的而使然。其中又僅有一位學說見解表示,刑法第一五一條的恐嚇公眾罪 14 為單純恐嚇罪之特別規定 。或許從此段話在嘗試說明恐嚇公眾罪即為「不 單純恐嚇罪」。但我們仍不能據以推知單純與不單純判斷的基準點究竟為 何,又如此區分又有何本質上的意義存在。 本文認為於刑法各罪的比較分析中,關於因恐嚇行為而使法益受侵害 者,共計有刑法第一五一條的恐嚇公眾罪、第三四六條的恐嚇取財罪得利 和刑法第三○五條此三種類型的犯罪。若認為刑法第三○五條為「單純恐 嚇罪」,能否將其他兩罪歸為「不單純恐嚇罪」? 第三四六條的恐嚇取財得利罪和刑法第三○五條的犯罪,兩者皆係以 15 確定或可得確定之人 為行為客體。然前者除了以恐嚇行為侵害他人生活上 的安全感外,更涉及財產法益之侵害。再者,恐嚇公眾罪係以公眾為對象 16 進行恐嚇行為。其行為客體為不特定多數人 ,故該罪係在保護不特定多數 人生活上的安全感。恐嚇公眾罪和刑法第三○五條的犯罪最大的不同點在 於,係以特定或不特定之人(公眾)為行為客體。此相異點將影響法益持有 者的認定。 若將刑法第三○五條之罪命為單純恐嚇罪,則單純恐嚇與不單純恐嚇 間的界分點究竟在於,恐嚇行為外更為他種法益的侵害,抑或係以恐嚇的 行為客體之特定與否做為區別標準無從得知。因此,本文認為本罪的罪名 若採用單純恐嚇罪,又不能說明與其相對的不單純恐嚇罪究指為何,故此 罪名亦為不妥。. 三、 恐嚇個人罪、恐嚇個人安全罪和恐嚇危害安全罪 「恐嚇個人罪」 、 「恐嚇個人安全罪」以及「恐嚇危害安全罪」三罪名, 自其形式上觀之,前兩者皆明示以個人為恐嚇客體,後者罪名雖無如此表 示,但亦強調恐嚇需已達危害被恐嚇者生活上的安全感的程度始得成罪。 又後者罪名亦為學說多數所採,故本文以為應以「恐嚇危害安全罪」做為 本罪罪名較為妥當。 14 15 16. 蔡墩銘,同註 11,頁 619。 甘添貴,同註 10,頁 135。 蔡墩銘,同註 11,頁 619。 10.

(25) 第五節. 小結. 關於刑法犯罪的論述,立定於現今有效條文據以論述固然重要,追本 溯源的功夫亦不可少。因為法條的歷史沿革代表著條文的成長與脈動,表 彰著立法者與修法者對該法條的態度。欲完整了解刑法各罪條文,勢必應 回溯至舊條文查看。恐嚇危害安全罪條文變動較大的係界於暫行新刑律轉 變至舊刑法之際,若觀暫行新刑律當初的立法背景,由於擬定時牽涉日本 學者的加入,因此制定出的法條莫不存在日本法的影子。觀日本刑法第二 二二條脅迫罪即與我國暫行新刑律的恐嚇危害安全罪有諸多相似之處,於 是當論及我國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日本刑法第二二二條脅迫 罪就有參考的價值存在。因此,本章揭曉了恐嚇危害安全罪歷史沿革的地 位所在,提出了新舊法的相異處,並先點出法條變動所引發的思考點,另 外也點說明了日本刑法脅迫罪與我國法的淵源所在,以遂於在後述的說明 中分析恐嚇危害安全罪的制定與修正何者對本罪較為妥當。 另外,有關本罪的罪名,我們可以看到各有不同的稱呼。雖然相異的 稱呼對於我們在犯罪成立的判斷上並不會造成實質上的影響,惟本文還是 希冀在罪名上求一個統一的稱呼。除期盼該罪名能使任何人一望即能曉得 該罪要處罰何種犯罪外,更杜絕使用不明確或易使人質疑的詞語作為犯罪 罪名。因此,相較之下本文以為「恐嚇危害安全罪」在所有稱呼中較為適 當。. 11.

(26) 12.

(27) 第三章 本罪之法益保護觀 第一節. 法益的判斷. 第一項. 法益的定義. 現實生活中充斥著各種生活利益,然而不是每一種生活利益都能以法 律加以保護。假使某種利益具備重要的抽象價值,在社會上又有其他特別 17 意義,就得以享有法律之保護 ,而稱為「法益」。而排除於法律規範的利 益者,則不能稱為法益,即無法規得以保護。 關於各種法益的保護,不全然都以刑法加以規範,行政法有行政法意 18 義的法益,刑法亦不例外 。某法益若存在刑事意義的法益時,我們就應透 過刑法加以保護。惟何種法益具備獨立的刑事意義,而為刑法所要保護的 呢?須視該等法益的侵害,是否已達到非動用刑法,就無法確實保障之。 若某法益的維護,能使用刑法以外的制裁規範予以達到,則該等法益即非 刑法意義的法益概念。因此我們為了維護刑法的最後手段性,並不能輕易 地以刑法對該等不法行為加以苛責。職是之故,刑法較行政法或其他法規, 19 係在維繫特別重要及特別有價值的權益 。簡言之,所謂「刑法上的法益」, 20 是指值得經由刑法加以保護之有價值的生活權益 。又法益並非一成不變 的,其亦會因時代情況之變遷及各國社會之需要,而於刑法中增減、取捨 21 法益保護的項目或範圍 。譬如,對刑法第二三九條通姦罪的取捨,便是隨 著社會觀念的更動而引發的問題。 22. 學界有認為某些保護法益是附麗於行為客體加以體現的 ,透過犯罪人 對具體之行為客體的侵害,得以推論該等抽象之法益亦同時失卻保護。譬 如:刑法第二七一條普通殺人罪,其行為人殺害某自然人時,就可確定該 17. 黃常仁,刑法總論:邏輯分析與體系論證,頁 3。 相較於其他法規規制,刑法是以最嚴厲的法律效果處罰最嚴重的不法行為,關於該等刑罰法律效果, 除可剝奪或限制受判決者人的財產與人身自由外,甚至亦可剝奪其生命,其強制性、痛苦性與殺傷性相 當驚人。因此,若有不法行為還能有效地以刑法以外之其他制裁方式加以苛責時,就不能動用刑法的法 律效果。反之,當只有使用刑法上的刑罰或保安處分作為犯罪的法律效果,使得有效制裁犯罪者,才可 使用之,此即刑法的最後手段性。參閱林山田,同註 7,頁 60-62、64。 19 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頁 4。 20 高金桂,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頁 39。 21 蔡墩銘,同註 11,頁 95-96。 22 柯耀程,刑法構成要件解析,頁 52-53。. 18. 13.

(28) 自然人的生命法益亦受剝奪。然而,管見以為此種看法大抵適用於部份刑 法犯罪尚存在行為客體之情形。假使特定犯罪中並無行為客體,恐難據此 認定犯罪的保護法益。例如:刑法第二三九條通姦罪的情形。於是,以行 為客體作為判斷該罪保護法益的標準並非不可行,惟此依據僅能適用於部 分犯罪中。至於那些不存在行為客體的刑法犯罪,本文以為仍可依照犯罪 者的行為究竟侵害了何等生活利益,且該等生活利益是否具重要的抽象價 值,並且以刑法規制該種行為有無逸脫刑法的最後手段性,來認定犯罪的 保護法益。. 第二項. 法益的功能. 法益的功能甚多,學說上有認為法益係刑法解釋的輔助工具,為刑法 23 各罪規範目的的標竿。因此,法益可在各罪中作為目的解釋的工具 ,使不 法構成要件的解釋圍繞著該罪保護法益之維護。另外,學界上有主張,法 益的功能有二種:一為,決定刑罰必要性之有無;另一則為,處罰規定的 24 合理性 。視所侵害的法益為何,而決定是否動用刑罰,此為刑罰必要性的 功能;而關於合理性部分,則係針對刑法中法定刑的刑度而言。法定刑的 輕重必須和法益,保持其合理的相當關係。易言之,除了按照保護法益的 25 位階,如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等等,而作合理適當地規範 ,亦 須考量法益受侵害方式、程度等,作合理刑罰的規範,以避免刑事立法產 生了不合理法定刑的規定。. 第三項. 法益的判斷 26. 刑法的規範目的乃在於保護法益 ,因此在刑法中不允許有條文找不到 其保護的法益。否則將可能造成刑法的濫用,而使刑罰淪為無刑法目的之 工具,或落為政治下的附屬地位,因此明確地界定刑法意義的法益概念, 27 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 本國學界有認為關於法益的判斷,應秉持著幾項界定原則。脫離該等 原則之法益即使呈現在刑法中,亦不能肯定其為刑法各罪的保護法益。就 23 24 25 26 27. 高金桂,同註 20,頁 45。 陳志龍,同註 19,頁 2、3。 陳志龍,同註 19,頁 3。 林山田,同註 7,頁 57。 陳志龍,同註 19,頁 3、4。 14.

(29) 28. 此,說明如下 。. 一、 法益概念須和國家保護法及國家意識予以分開。純粹以刑法的觀點 而為法益概念範圍的界定。 此原則是在說明,法益與政治決定、政策或經濟、財政上的考慮 無關。不應容許基於政治學或經濟學上的因素來處理法益的概念。否 則現實利益的交換或政策面的搖擺,將使法益概念捉摸不定,並且易 讓刑法成為統治者的控制工具。刑法有其獨立之目的,係在確保人類 社會長久以來所承認的一些權益。任意參入其他似是而非的判斷因 素,不但可能無法發揮刑法保障個人權益的功能,恐怕會脫離法益保 護的初衷,而將法益的認定上流落於集權思想的意識型態之考慮,使 政策左右司法的發展。 二、 法益概念必須和人類有所相關 刑法係對人類的行為予以非難,進而產生制裁的法律效果。由於 該等行為對法益造成損害,就有賴刑法發動,以確實維護行為客體的 法益。故刑法上法益的判斷,須出於與人類有關的行為。假設法益的 概念逸脫人類行為,就可能遭到執法者或司法者的濫用,甚至發生刑 事司法恣意的弊端,因此不允許法益的概念隨著非人類的行為因素加 以認定。 三、 法益概念不必和文化權益有關 文化是多元的,其發源地、歷史演進、宗教信仰等等變動因素, 都影響該文化參與者的想法與決定,亦影響著文化參與者對異於己類 者文化的看法。每個人對於文化的評價和解讀都是因人而異的,若允 許法益與文化權益產生掛鉤,將會因為個人主觀上對同樣文化的解讀 有所不同,而導致正負兩極不同評價的結論產生。並且可能因此產生 刑法特別優厚某種文化,恣意以部份文化權益作為保護法益的問題。 取捨法益若是流於恣意,據此形成的刑法條文將失卻其保護必要性, 因此,刑法法益概念的判斷上,不能引據文化權益作為法益取捨的因 素。. 28. 陳志龍,同註 19,頁 37-71。 15.

(30) 據上所論,本文以為該等判斷原則,只是在明確界定並排除不受法令 保護的生活利益,與承認法益不能脫離人類而據之認定,並不在提出法益 的判斷方式。因此,本文以為各罪的法益認定,不能完全以上述標準進行 認定。 於法令尚未存在的遠古時期,不能否認某些人類生活利益欠缺保護的 必要。例如:生命、身體、自由等等。法令的產生就是在維護此等利益, 規範他人不得任意侵害此種利益,法益便由此而生。於是,我們可以說法 益是先於實定法而存在。隨著時代的演進,某些生活利益愈顯重要,其一 但具備重要的抽象價值,國家就有義務維繫人類的此種生活利益。保護法 益係刑法上各種犯罪立法意旨或立法精神之所在,當我們確定某種法益有 以法規保護的必要時,關於其犯罪構成要件之解釋、罪數之認定,以及法 29 益位階之表彰 ,都應以該法益為依歸進行判斷。於是,本文以為刑法各罪 的條文,於立法時都存在該法所要保護的法益,進而以此法益為中心,據 以草擬應該用何種法律條文有效維護該等人類生活利益。職故,理想狀態 的法令應是我們可由該條文文字,進而得出該條在保護怎樣的法益。. 第二節. 本罪所保護的法益. 自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的法律條文中觀之,不免會有一時 半刻的以為本罪的保護法益應是法條中所載之生命、身體、自由、名譽或 財產。然而,恐嚇行為真的會撼動到他人的該等法益嗎?於此似有疑問。 其次,若觀察舊刑法第三一九條的立法理由,其又單純地以「本條之罪其 侵害之法益,為個人安全」 ,來說明本罪保護法益,本文以為此種說法恐有 不妥當之處。其一,認定本罪法益為個人安全,並未說明導因為何,就驟 下定論,其說理並不能使人信服。其二,刑法各罪大抵在維護人類的各種 安全不受侵擾。譬如:刑法第二七一條在維護個人的生命安全、第二七七 條則在穩固個人的身體安全等等。若斷言個人安全就是本罪的保護法益, 既不夠明確,亦可能遭各罪駕空。因此,我們不能依據立法理由的說明判 斷本罪的保護法益,而應依照條文去做解釋,綜合的參照條文,來界定本 罪的保護法益。 再者,若考量現實個案的情況,恐嚇行為往往會使他人憂心忡忡,而 此種生活狀態安全感的維繫,其價值性與重要程度,究竟有無以刑法加以 29. 甘添貴,同註 10,頁 4;高金桂,同註 20,頁 39。 16.

(31) 保護的必要嗎?還是恐嚇真正會侵害的不是以上所言,還有其他重要的人 類生活利益,此點本文有待討論。有關本罪的保護法益,學界與實務上的 見解並無一致。就此,分析說明如下。. 第一項. 生命等五法益30. 此說認為條文稱「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係指 行為人以加害該等法益為其內容或標的為限者而言。因此「生命、身體、 自由、名譽、財產」該五法益,就是本條所要保護的法益。又此五者屬於 列舉性規定,而非例示性規定,因此,五者以外之法益,即不在本罪規範 保護之列。. 第二項. 意思形成及意思活動31. 學界有認為恐嚇罪的具體保護法益在於個人內在的意思形成與意思活 動的自由,經由意思形成與意思活動的保護宣示,外顯為個人社會生活之 精神上安全領域的存在。又本說判斷被恐嚇者之法益有無受干擾,是依照 行為人所使用的表現方法為判斷基礎。必須依照個別案例事實加以斟酌, 就一般生活經驗而言,即係判斷會不會使被恐嚇者產生心理恐懼,以及被 恐嚇者知悉可能。. 第三項. 個人之意思自由 32. 學說上有主張,本罪在保護個人之意思自由,申言之,即人之意思不 受與本人意思無關之外部不法強制或妨害,故非必為意思形成之自由及意 思決定之自由,乃泛指人之意思寧靜及人之意思和平之狀態,或意思自由 之內容。. 30 31 32. 王振興,刑法分則實用(增訂本第三冊),253 頁。曾淑瑜,同註 12,頁 389。 李聖傑,嗆聲-惡害通知的思考,15 頁。 周冶平,同註 3,頁 710。 17.

(32) 第四項. 免於恐懼之自由與生命等五法益33. 此說表明本罪之保護法益,為個人之意思決定,亦即個人免於恐懼之 自由,除此之外,本說上表示本罪的保護法益同時兼及個人生命、身體、 自由、名譽及財產等之安全。. 第五項. 個人生活上之安全感34. 該說表示,個人私生活應能保持安謐之狀態,亦即個人因受法律秩序 之保障而發生安全感,無慮暴力威脅或其他不法干擾,實為其重要利益之 所在。安謐狀態又可分為日常生活之安全平穩與私生活秘密之保持。而單 純恐嚇罪是處罰行為人對個人日常生活之安全平穩之妨害。採此見解者亦 有自立法理由中導出此結論。亦即其表示舊刑法第三一九條的立法理由中 提及「本條之罪其侵害之法益,為個人之安全」 ,故認為立法理由所稱之「個 人之安全」 ,其真意當係指「個人之安全感」因恐嚇而遭到破壞或危險,就 為本罪所要保護的法益。. 第六項. 各說評析與本文見解. 一、 對第一說的評析 第一說見解認為本罪的行為人係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 產為標的。然而,恐嚇行為果真會使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 產受到侵害嗎?恐嚇的實行至多也僅會使他人心生畏懼而已,故此五項法 益會因恐嚇而受侵害是難以想像的。因此,第一說見解係誤將條文中所提 及的五種恐嚇內容當作本罪的保護法益。. 二、 對第二說的評析 第二說見解認為本罪的法益係個人內在的意思形成與意思活動的自 由。若能確保此法益不受侵害,就能維護個人精神層面的安全。然而,意 33. 甘添貴,同註 10,頁 135。 韓忠謨,同註 12,374-375 頁;許澤天,論恐嚇個人罪-德國法的啟發,頁 432;黃榮堅,悲情姐妹 花,頁 15;前田雅英,同註 6,頁 78;山中敬一,刑法各論Ⅰ,頁 113。. 34. 18.

(33) 思是否自由是個人內在心理狀態的問題,本無法以科學加以證明,更遑論 要以刑法加以保護。所以意思形成自由,應非本罪所要保護的法益。再者, 意思活動自由,應是關於個人將其意思表現於外,得依自己意思,而任意 移動身體的自由,即人身行動不受拘束的自由。然而,管見以為恐嚇行為, 直接破壞的應是個人內心安全的感覺,而意思活動自由會因此受限,僅是 受恐嚇者於缺乏安全感受後,可能影響所及的標的,故似不能認為意思活 動自由為本罪所要保護法益,故本文不贊同此說見解。. 三、 對第三說的評析 第三說見解表明本罪在維護個人意思的自由,不允許外來的不法強制或 妨害。此說所指的意思自由究竟內涵為何?該說否定其為意思形成的範 疇,亦不認為其應歸屬為意思決定自由,而將其解釋為意思的寧靜、和平 的保障。此說雖認保護法益是意思之寧靜狀態,但不能以此認為本罪在確 保個人生活上安心領域的維持。對於個人擁有免於外界不當干預個人意思 之自由的法益,姑且只能以為該法益係指個人意思判斷過程中不受逾越社 會相當性的干擾,而此種法益應稱為個人之決定自由,並不可作其他法益 之解。 又本罪的法益是個人之決定自由嗎?關於決定自由,簡言之即擁有意 思能力者得依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對外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表達出來。儘管 決定過程中受到外界或多或少的干擾,但外力的影響係在所難免的,因此 我們不處罰那些合於社會相當性的外界牽動。於此種情況下仍認為行為人 的決定自由是未受侵害的。 回歸本罪的法益判斷,一如否定活動自由為本罪法益的看法,本文亦 認為行為人的恐嚇行為,真正破壞的是被恐嚇者日常生活中能享有安心平 穩的生活利益。至於決定自由的侵害,尚有刑法第三○四條強制罪能保護, 而與本罪法益無關。因此本文以為,亦不得以第三說之個人意思自由當作 本罪的保護法益。. 四、 對第四說的評析 該說主張法條中所列之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亦可稱為係 本罪的保護法益。此等對本罪法益的解釋,與第一說看法一樣,犯了以恐 嚇內容當作保護法益的謬誤。另外,本說所認恐嚇危害安全罪尚在維護「個 19.

(34) 人之意思決定,亦即個人免於恐懼之自由」 ,此段話與同時提及決定自由與 個人生活上的安全感兩法益,似混淆二法益的意義,而將兩法益間劃上等 號之嫌。此種說法亦使本文無法窺出本說欲表達本罪的保護法益究係何 者,亦不敢率然對此說的看法驟下定論。. 五、 對第五說的評析及本文見解 個人私生活應能保持安謐之狀態,亦即個人因受法律秩序之保障而發 生安全感,無慮暴力威脅或其他不法干擾,實為其重要利益之所在,並且 毫無疑問地,此種人類生活利益亦是先於法令而存在,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關於個人私生活的安謐狀態的內涵亦可於下列兩方面見之,一為日常生活 之安全平穩,另一則為私生活秘密之保持,而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 35 全罪所維護的就是一般人生活之安全平穩狀態 。 本文以為每個人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一旦遭到恐嚇,終日處於誠惶 誠恐、戒慎恐懼的狀態,會使人心神安寧受到嚴重的侵害。因而,維持個 人私生活的安謐,使其時時處於安全平穩的生活狀態,是本罪所要保護的 宗旨。觀刑法第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的法律條文,亦可領略到任何人 面對他人以惡害相加據以告知,不免會影響其日常生活的安穩感,於是此 利益的破壞應為本罪所欲保護的法益。進而,刑法面對那些恣意干擾他人 心理上安全感的恐嚇行為人,就應以本罪繩之。於是乎,本文對第五說的 見解甚表贊同,亦即本罪的保護法益應係指個人日常生活之安全平穩之狀 態。 最後,尚須一提的是,採本說看法之見解,學界有引舊刑法第三一九 條的立法理由說明本罪的保護法益。其認為「本條之罪其侵害之法益,為 個人之安全」 ,故以為此處所稱之「個人之安全」應解為「個人之安全感」。 管見以為此說作如此解釋並不妥當。因為本罪立法理由中僅說明,恐嚇危 害安全罪其侵害的法益為個人之安全,卻未進一步解讀此處之「安全」係 何所指、應做如何之解讀。因此,本文以為此說看法,引述立法理由的說 法欲據以認定本罪的保護法益,其立論基礎稍有不完備之闕漏,仍有追加 充實其理由的可能。. 35. 韓忠謨,同註 12,頁 374-376。 20.

(35) 第三節. 刑法第 151 條的法益保護. 論及刑法第一五一條恐嚇公眾罪的保護法益時,有些學說認為應係「社 36 會公眾之安全法益」 ,然其未說明所謂此處之「安全」究指何者,係公眾 的生命、身體、財產等法益不受侵害的維護,還是說明別種法益的確保, 自此本文無法隨意臆測之。 另外,學說上亦對本罪法益有其他說法,有認為本罪之保護法益為「公 37 38 共生活秩序之安全」 ,又有主張應係「公共安寧狀態」 ,此二者是相異 的法益嗎?或者兩者之間所指的還是同一種法益的維持?. 關於此疑問,學說上有認為公眾生活上之安全感實係公共秩序之安寧 39 與和平狀態之所繫 。因此本文亦以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平穩運作的同時, 亦係在保障公眾對於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印象。若無法維繫此狀態,使公 眾失去心寧上的安全感,將會使得不特定公眾內心產生恐慌,影響群眾對 社會秩序的一貫信賴。因此,社會生活秩序的利益和公眾對法秩序的信賴 感是密切相關無法拆解的。不論稱本罪的保護法益係「公共生活秩序之安 全」,抑或「公共安寧狀態」,皆可視為指涉同樣一種法益,亦即公眾生活 上的安全感。. 36 37 38 39. 褚劍鴻,同註 8,頁 1051;周冶平,同註 3,頁 712。 林山田,同註 9,頁 153。 周冶平,刑法概要,頁 161。 黃常仁,同註 2,頁 51。 21.

(36)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f the play incorporates the use of (a) flashbacks to an earlier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aracters (not the main focus of the play, but perhaps the

How does drama help to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Forms 2-6,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elf-expression by participating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Matrix model recursive formulation of 1/N expansion: all information encoded in spectral curve ⇒ generates topological string amplitudes... This is what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