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萊」"

Copied!
2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明芬 教授. 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萊」. 研究生:許佳琪 撰 中華民國 一○二年一月.

(2) 誌謝詞 這篇論文可說是一個難產的過程,記得當時在聚焦題目與尋找研究參與者時下了 許多功夫。創造力!聽起來是多麼有趣呀!但是也是很抽象的概念。當初在聚焦題目 時,從個人創造力、內在創造力、深層創造力,到最後的群體創造力,歷經許多波折, 最後終於確定題目。 猶記得在某天下午接到明芬老師的電話,當時論文討論到一半時,忽然老師跟我 說: 「佳琪,妳要不要試試看去訪談魏德聖導演?」當時我心裡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 是:「怎麼可能!」但老師後來又說:「佳琪,妳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用妳的誠 意去感動他!」但也因為老師的這句話,開啟了這篇論文的契機。 雖然在論文寫作過程非常辛苦,但也因為這是自己深感興趣的題目,我常常會不 時地督促自己。每當沒有靈感的時候,便會想起導演與電影創作團隊的精神: 「要相信 自己。」 、 「完成每件事情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憑著這股信念與熱情,終於完成 這篇論文了。 在這過程中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首先我非常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李明芬老師,我從 老師身上不只是學到知識,也學到了精神與態度。她給予了我創造的勇氣,使我勇於 挑戰這篇論文。在我論文題目的聚焦與理論的理解,老師都會細心指導與指引方向, 並且不時地鼓勵我。這段時間跟著老師學習,也是我最大的收穫。我的口試委員,陳 昭儀老師與黃譯瑩老師,在百忙之中能蒞臨指導,並在口試的時候給予許多實用的建 議,讓我在研究方法上學到許多寶貴的知識與經驗。林金根老師能給予我一些論文的 啟發與研究上的建議,並且也願意撥空陪我去拜訪電影創作團隊的成員,心存感激。 還有系上的老師們,在系上學習的時期都會關心一下,令我感到非常溫暖。 我也非常感謝五位研究參與者,魏德聖導演、林慶台牧師、怡靜導演、鈞凱導演 與嬿妮導演,你們的精神讓我非常佩服!感謝你們在忙碌之際,能夠參與我的研究論 文。當我聽到你們願意接受訪問時,我內心非常地感動!也因為有你們的參與,讓這 篇論文更豐富。我也非常謝謝慶台牧師的助理-芃芃,妳人真的很 nice,感謝妳熱心 地幫忙,使我在訪問牧師的過程中非常順利! 另外,我很開心有著一群可愛的同學們,每當論文有問題時能夠互相討論與分享, 當論文寫到累的時候,還會一起聚餐和踏青,紓解壓力,讓我的研究生活多采多姿! 還有其他給予支持的同學和朋友,你們的鼓勵也是我前進的動力! 還有你,是我更要感謝的人!我的兩年半碩士生涯有了你的陪伴讓我不孤單,且 有時候不經意地你會帶給我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讓我的生命中充滿歡樂,一路上有 你的陪伴真好! 最後我非常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姊姊,感謝你們一路上的支持與關心,使我能 夠順利地完成論文,我愛你們! 許佳琪. 謹誌. 102 年 1 月.

(3) 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 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萊」 中文摘要 《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雖然於電影創作過程中遇到許多挑戰,但在臺灣 本土電影歷史上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電影創作團隊的強大信念與深刻召喚使他們 能夠持續投入創作,且這也使得他們能夠將內在深層的湧現轉化為創造性行動,因此, 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本研究旨在探討魏德聖導演和電影創作團隊如何透過集體的力 量,將不可能的任務化為可能呢? 在本研究裡,研究者採取 Otto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來探討電影創作團隊的集體 創作過程的五個階段,也就是共同發起、共同感知、共同在當下、共同創造與共同演 化。本研究之目的有兩方面:第一是探討《賽德克.巴萊》電影的創作過程,以供更 多臺灣本土的電影創作者參考。第二是探討《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在電影創 作過程裡是如何克服所面臨的重重困難,以供電影創作者與成人創造力工作者參考。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方法進行,邀請五位《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之核心 人物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並採取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與多元文本分析。 依研究結果歸納整理出本研究結論為: 一、電影創作團隊經歷 U 型旅程的五個階段並迴旋轉化。 二、《賽德克.巴萊》電影是一部融入群體生命的創作。 三、電影導演在電影創作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四、社會互動,包含生命貴人與團隊支持,影響著群體創造力,且社會也在電影 的成功裡扮演著守門人的角色。 本研究也對臺灣電影導演、電影創作團隊、成人創造力工作者與後續研究提出一 些建議。. 關鍵字:創作團隊、電影創作團隊、創造力、群體創造力.

(4) The Study on Team Creativity of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The “Bales” Who Ride on Their Life Rainbows. Abstract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of "Seediq Bale", though encountering many challenges in the course of film production, has set a great exampl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s local film industry. What supports the whole team’s persistent engagement is their strong belief and deep calling, which enables them to transform their emotional tension to creative tension and accordingly overcome numerous difficulties.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how the film director, Te-sheng Wei, and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turned an impossible mission into possibilities with collective power?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applied Otto Scharmer’s Theory U to probe into the collective creative process of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by its five stages, namely co-initiating, co-sensing, presensing, co-creating, and co-evolving.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One is to investigate the creativ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film "Seediq Bale" for more Taiwanese film-makers’ reference. The other is to uncover the many efforts expended on the film-making processes and how the team overcome the innumerabl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 for the film-makers’ and adult creativity workers’ reference. The study took the case-study approach, inviting 5 core members from the "Seediq Bale" creative team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It also adopted persiste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of multiple resourc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summarized as below: 1.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experienced the five stages of U-Journey with recursive transformation. 2. "Seediq Bale" is a collectively creative process with life engagement. 3. The director of the film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film production process . 4. Social interaction, including critical benefactors and teamship support, affects team creativity and plays the gatekeeping role of the film’s succes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aiwan’s film directors, film production team, adult creativity workers, and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further studies.. Keywords: the creative team,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creativity, team creativity.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電影創作團隊與創作歷程之研究 ..................................................................19 第二節 創造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26 第三節 群體創造力的定義與內涵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63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63 第二節 研究策略與架構 .............................................................................................67 第三節 研究設計 ........................................................................................................7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0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與研究倫理 .................................................................................93.

(6) 第四章 一群「巴萊」的生命彩虹旅程 ................................. 97 第一節 《賽德克.巴萊》的生命源起 ......................................................................97 第二節 啟程之旅 ......................................................................................................113 第三節 荊棘之路 ......................................................................................................129 第四節 未盡之路 ......................................................................................................158. 第五章 群體創造力之分析與討論 ....................................... 183 第一節 《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之 U 型歷程 ............................................183 第二節 個人與社會於群體創造力中扮演的角色 ....................................................21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2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227 第三節 研究省思 ......................................................................................................230. 參考文獻 .................................................................................... 233 【附錄一】故事大綱 ...................................................................... 244 【附錄二】參與研究同意書 ............................................................. 246 【附錄三】訪談日誌 ...................................................................... 247 【附錄四】訪談檢核與回饋函 .......................................................... 248.

(7) 附表目次 表 2-1 團 體 與 團 隊 的 差 異 ..........................................................20 表 2-2 創 造 力 相 關 因 素 整 理 .......................................................38 表 3-1 本 研 究 之 訪 談 問 題 表 .......................................................69 表 3-2 本 研 究 之 文 本 資 料 來 源 ...................................................71 表 3-3 《 賽 德 克 . 巴 萊 》 電 影 獎 項 與 榮 譽 .................................77 表 3-4 個 案 訪 談 對 象 一 覽 表 .......................................................80 表 3-5 本 研 究 之 詳 細 觀 察 表 .......................................................85 表 3-6 研 究 參 與 者 之 聯 絡 ..........................................................86 表 3-7 研 究 參 與 者 之 訪 談 資 料 ...................................................87.

(8) 附圖目次 圖 2-1 創 造 力 的 成 分 架 構 ..........................................................30 圖 2-2 Csikszentmihalyi 的 創 造 力 系 統 模 式 .................................33 圖 2-3 Gardner 創 造 力 的 互 動 觀 點 ...............................................34 圖 2-4 創 造 力 發 展 的 系 統 模 式 ...................................................36 圖 2-5 U 路 徑 的 五 個 主 要 運 動 ....................................................47 圖 3-1 個 案 研 究 設 計 基 本 類 型 ...................................................65 圖 3-2 訪 談 運 用 模 式 架 構 圖 .......................................................69 圖 3-3 研 究 架 構 圖 .....................................................................73 圖 3-4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參 與 者 關 係 圖 ............................................79 圖 3-5 研 究 流 程 圖 .....................................................................89 圖 5-1 U 型 理 論 之 共 同 發 起 歷 程 圖 ........................................... 184 圖 5-2 電 影 創 作 團 隊 之 共 同 發 起 歷 程 圖 ................................... 191 圖 5-3 U 型 理 論 之 共 同 感 知 歷 程 圖 ........................................... 193 圖 5-4 電 影 創 作 團 隊 之 共 同 感 知 歷 程 圖 ................................... 199 圖 5-5 U 型 理 論 之 共 同 在 當 下 歷 程 圖 ....................................... 200 圖 5-6 電 影 創 作 團 隊 之 共 同 在 當 下 歷 程 圖 ............................... 205 圖 5-7 U 型 理 論 之 共 同 創 造 歷 程 圖 ........................................... 206 圖 5-8 電 影 創 作 團 隊 之 共 同 創 造 歷 程 圖 ................................... 208 圖 5-9 U 型 理 論 之 共 同 演 化 歷 程 圖 ........................................... 209 圖 5-10 電 影 創 作 團 隊 之 共 同 演 化 歷 程 圖 ................................. 211 圖 5-11 U 型 理 論 之 群 體 創 造 力 圖 ............................................. 212 圖 5-12 電 影 創 作 團 隊 之 群 體 創 造 力 圖 ..................................... 222.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將針對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與問題 、名詞解釋等 方面進行闡述說明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壹、臺灣電影產業的發展與現況 電影產業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一旦成功,可帶動相關文創產業,如唱片 、 書籍出版業等, 甚至包括其他周邊文化產業的振興 。 每個國家的電影都能夠彰 顯其文化特色與獨特性 ,不同的文化故事本身就是獨特的 , 一部電影常常因為 其獨特的味道而吸引人 ,可見電影產業仍有它的發展契機 。 而電影產業能從最 小的增加成本從外國市場獲利 ,其具有高度的產業延伸性 , 被視為隱藏著無限 的商機及附加價值的產業, 因此各國都相爭發展電影產業 。 提到電影 , 通常會想到美國好萊塢電影, 然而 ,美國 好萊塢 電影 並非自始 一直在全世界獨具龍頭地位 。 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 世界電影市場是由法國 、 美國與義大利主導 。而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由於戰爭使歐洲各個電 影生產國因為經濟傷害而遭到重挫 , 美國電影才迅速填補了世界電影市場的短 暫真空(魏玓,1999) 。由於美國未受到戰爭波及,是其電影工業得以繼續運作 的重要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 , 以好萊塢為主的美國電影霸權得以建立 。 而後又 因為美國電影工業因為有效的發行策略與網絡 ,而得以維持電影霸權地位, 並 攻占著世界每一處的電影市場 ,在臺灣也不例外。 綜觀 臺灣 電影 發 展 可 發現 到 , 臺灣 電 影 的 起起 落落 非常 戲 劇化 , 從 1968 年曾經有 189 部影片上映,接著一路跌到 2001 年,只剩下 17 部( 陳儒修,2011) 。 而造成臺灣電影的衰落可能原因, 包含美國好萊塢電影充斥臺灣電影市場、 有 線電視的普及、電影產業結構產生問題等( 梁宏志,2001;盧非易,2003)。在 1970 年代由於政治考量,攏絡香港電影,港片開始侵吞國片市場,臺灣電影委 靡不振, 臺灣電影工業更因為投資資金銳減, 電影製作人才不足 ,導致電影工 業急速萎縮(張娟芬、盧慧文、彭懋龍,1995) 。在 1980 年代開放外片 進 口後 , 1.

(10) 臺灣自製的國片 ( 指臺灣國產自製電 影) 就受到嚴重打擊 。 好萊塢電影擁有豐 富的資源 、 票房保證的大卡司 、耗資 高額 的製作成本 等眾多因素 ,這使得臺灣 自行製作 、 發行與映演的自製國片 , 幾乎很難擠進排行榜中 。國片得在市場的 夾縫中求生存, 不是得避開好萊塢電影的旺季 ,在好萊塢電影青黃不接的淡季 上陣 ,才能爭取到通路商的注意, 要不就端出截然不同的菜色上場, 吸引不同 觀影族群的青睞 ( 李亞梅, 2007)。 值得注意的是, 同時臺灣電影開始強調藝術、 個人主義及意識型態、 貼近 社會寫實面等塑造出與商業電影大相逕庭的風格。 當時具代表性電影特之即是 成本較低 、 強調導演個人風格 、紀錄 臺灣 歷史或當代文化現等於樂性偏低的 小 眾電影, 此時期稱為臺灣電影新浪潮時代 。侯孝賢導演與楊德昌 導演是此時期 著名的指標人物,1986 年侯孝賢執導的《 童年往事 》在柏林影展的「青年導演 獎」首次獲得國際影評聯盟評審獎,到了 1989 年,侯孝賢的《 悲情城市 》獲得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 楊德昌則於 1986 年與 1991 年分別完成《 恐怖分 子》及《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兩部電影皆為金馬獎最佳影片,其中《 牿嶺街 少年殺人事件》 被日本 「電影旬報 」 選為年度電影獎的最佳外國導演 。 其後到 了 2000 年,楊德昌導演的《 一一 》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的殊榮,是臺灣導演 的第一人 , 及該年度無數國際影展的最佳影片或最佳外語片獎。 雖然他們在國 際上廣獲好評及肯定。 到了 2000 年 後,臺灣 電影出現新局面,例 如李安導演以好萊塢技術應用於 武俠片的《 臥虎藏龍 》 ,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他可說是為臺灣電影走出一 條有別於侯孝賢與楊德昌的道路; 蔡明亮導演的《 愛情萬歲》、《河流 》、《洞 》 分別在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坎城影展得獎;陳國富導演的《 雙瞳 》,是臺灣 第一部採用好萊塢製作模式的電影 , 除了有澳洲團隊製作驚悚特效畫面 ,還包 含臺灣、 香港與好萊塢三地演技派演員, 具有國際合資與合作的指標意義, 並 為臺灣電影帶出另一種可能性( 陳儒修,2011) 。雖然臺灣電影至各地世界影展 闖出一條路來, 並於知名國際影展頻頻得獎, 但歷經時間考驗, 這類新電影仍 不敵好萊塢商業電影, 臺灣的電影市場景氣仍是一片低迷 。 本土電影 逐漸失去優勢 ,臺灣的獨立片商開始依賴政府頒發的「 國片製作 輔導金」 為主要的拍片資金來源, 小成本的製作前提下, 電影類型逐漸走向藝 術導向,愈趨小眾化,與主流市場漸行漸遠(李天鐸,2006)。為求謹慎,願意 投資拍攝 臺灣電影的片商總是將影片的資金規模控制在一千萬上下, 這使得投 資風險降至最低,卻無形中限制了臺灣電影可能發展的面貌(李亞梅,2007)。 2.

(11) 這也使 得國 片製 作成 本越 來越 低 , 願意 高 額投資 國片 的導 演並 不多 , 而 2003 年也是臺灣電影最低靡的一年 ,整個國片市場呈現愁雲慘霧的情況。 臺灣電影儼然成了一種內外夾擊的局面, 電影觀眾嚴重流失 、信任度與關 注度的大幅降低 、 投入與產出的惡性循環 ,再加上好萊塢電影對華語市場的進 一步擴張 , 都顯示著不樂觀的前景 。 政府為了振興電影產業建構及鋪設完整之 電影產業發展環境 ,行政院自 2003 年起已將電影政策列入 「 挑戰 2008: 國家 發展重點計畫 」中,而後文建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電影產列入其範疇之一 , 極具正面意義, 亦表示政府欲積極振作與輔導臺灣電影產業的決心。 臺灣電影呈現一片死寂,直到 2008 年由魏德聖導演 以 五千五百萬元成本製 作的臺灣本土電影 《海角七號 》上映 ,票房開低走高 ,一路攀升 。看 「 海角 」 變成全民運動,最後 12 月下片時,以 五點三億元的總成績強攻臺 灣影史賣座 季 軍, 僅次於 《鐵達尼號 》與 《 阿凡達 》的票房紀錄 , 成為臺 灣史上最賣座的國 片。 自《 海角七號 》之後, 國人開始重新正視臺灣電影, 片商與觀眾對臺灣電 影重拾信心。接著陸續有多部國片的口碑與票房備受肯定,諸如《囧男孩 》 、 《九 降風 》、2010 年的《艋舺》、《父後七日》、2011 年的《 機排英雄 》、《那些年,我 們一起追的女孩 》、《賽德克 . 巴萊 》、2012 年 《陣頭》、《愛》、《痞子英雄首部 曲: 全面開戰》 等 。 在 2000 年後臺灣電影處於整體電影市場的弱勢,但反而在此時期有更多的 積極投入者 。聞天祥(2009) 更指出, 2008 年臺灣電影出現了大批 新銳導演 , 包含魏德聖 、鈕承澤、 鄭芬芬 、周美玲、 陳懷恩、 鄭有傑 、 林書宇、 林育賢 、 鍾孟宏等人,這批導演以親切易懂的敘事模式,適時加入商業元素與行銷包裝。 雖然在 2008 年《 海角七號》票房成功之後,並沒有像當時過度樂觀的想像, 讓臺灣電影觀眾從此回籠看國片, 或帶來臺灣電影的復興 。 在好萊塢文化長期 對臺灣觀眾根深柢固的觀影習慣塑造 、與文化殖民作用未曾稍減 ,以及在臺灣 政府對電影製作 、 發行 、映演 ,缺乏輔導金之外的整套補助和鼓勵之制度性作 為等這些條件不曾改變的情況下, 「海角熱 」終究是一個短暫的節慶和幻影。臺 灣電影製作仍難以像韓國那樣 ,群體 地為 臺灣打造出一個真正光輝燦爛 、可長 可久的臺灣電影榮景(郭力昕,2008) 。但到了 2011 年,聞天祥( 2012)指 出 , 臺灣電影 市場佔有率直逼百分之二十 (2001 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這樣的總體 表現是個大躍進。 且陳儒修 (2011) 也指出, 這些國片票房成績可以證明臺灣 電影是有臺灣本土市場的,且 2012 年的臺灣電影票房都非常亮眼,其中《 那些 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投資 報酬率超過百分之三百 ,掀起了一波投資臺灣電 3.

(12) 影的熱潮;《賽德克.巴萊 》以高達七億的製片成本,充分說明臺灣電影人具有 宏觀視野 , 足以完成這種具有史詩氣魄的歷史鉅片 。 雖然臺灣電影環境看似轉向樂觀, 但臺灣電影尚未建立工業體系 ,在臺灣 拍電影仍有一些現實條件, 包含資金與人才問題。 例如魏德聖導演在進行《 賽 德克 .巴萊 》電影創作 時, 最大的問 題就是資金, 甚至面臨是否停拍的抉擇 ; 在人才問題方面 , 因為臺灣電影人才因惡劣環境而產生人才斷層 ,因此魏德聖 導演遠遠聘用日本與韓國團隊 。即使臺灣電影慢慢起飛, 目前在臺灣進行電影 創作仍是有一些限 制。 聞天祥( 2012) 指出,在 2011 年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發起《10+10》 邀請十位資深導演與十位新銳導演 , 以「 臺灣特有 」 為主題 ,每人各拍攝五分 鐘短片,集合成一百分鐘的電影,並於 2011 年金馬影展開幕首映。金馬執委會 在邀請這些導演時 ,每位導演 都全力 以赴 ,並承先啟後展現了接棒的實力。 這 二十部短片 也反映出臺灣電影放眼華語影壇最可貴的特質 , 也說明了臺灣電影 為何從沒在惡劣的環境中消失 。. 貳、電影創作團隊成長茁壯 Bennis 與 Biederman( 1998)於其所著《 七個天才團隊的故事》 (Organiing Genius︰The Secrets of Creative Collaboration)一書中,提到迪士尼電影團隊不 畏環境的惡劣, 不斷地追求卓越, 也不時地鼓勵創意 ,有著共同的目標 ,從事 創作 。電影是一個龐大的分工體系 , 製片 、攝影、 燈光、 美術、 音樂 、 錄音 、 梳化妝、 剪接、 沖印等 ,各司其職 , 導演猶如掌舵者 ,指揮整個團隊往目標前 進並完成任務(唐明珠,2008) 。對電影工作者來說,電影創作是屬於以專業分 工為主的方式進行 ,鮮少有電影公司能夠包辦所有製作工程 。一部電影的完成 是從電影製作公司開始有發想 ,並經多方面的評估 , 才將工作外包給各個專業 公司 ,例如 :攝影 、服裝、 道具、 演員、 製片處理 、 音效處理等 ,都需要由各 個專業團隊來處理 。因此, 一部電影的創作並不只是導演的功勞 ,而是所有團 隊成員的心血結晶 ,而這樣的電影創作團隊模式也愈來愈趨成熟 。 臺灣電影基本上無工業可言 , 許多技術人才不是流失 ,或是因為經費限制 與拍攝時間壓縮,讓整個攝製工作需花時間取得共識才能開工( 唐明珠,2008) 。 過去 幾十 年臺灣電影一直是「 小資本手工業」 ,產製過程以導演個人為中心,導 演寫完劇本 ,開始找資金、 演員、 籌備開拍、 完成後製、 進行宣傳, 整個流程 4.

(13) 走完後才開始進入第二部作 品的創意發想 ,電影籌備時間太長, 往往要二到三 年才完成一部作品,產量太慢、太少(滕淑芬,2009)。因此,臺灣電影創作團 隊的分工尚不明確,但是到了 陳國富導演 所執導的《 雙瞳》 ,情況有些改變。 《雙 瞳》 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投資 ,並召集了澳 洲技術團隊, 演員也橫跨了 臺灣 、香港與好萊塢, 具有國際合 製與合 作的意義 。 而之後陸續有跨國合製的 電影出現 , 例如 《 曖昧》、《霓虹心 》、《一頁臺北》、《白銀帝國》 等。 而魏德聖 導演的《 賽德克 . 巴萊 》也納入了日本美術團隊與韓國特效團隊 ,期許有更專 業的團隊分工; 李安導演的電影創作團隊 屬於國際 團隊, 來自幾十個國家, 每 次進行 電影 創作 時 , 都有 專業 人員 進行 各 自專業 領域 的籌 劃 與 工作 。 而 2012 年,李安導演執導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旅程 》電影創作團隊裡,集結了華人 菁英 ,並且 吸引國際一流特效團隊投資。 從以上可知 ,臺灣電影創作團隊也 漸 漸邁 向跨國合作的模式進行 , 且也逐漸成長茁壯。. 參、電影人才培育與創造力的關係 在 2006 年初,一些專業技術人才流失衝擊著臺灣電影環境,許多資深優秀 的電影專業人才因為缺少工作機會而紛紛轉到香港或中國自謀生路, 如今需要 找這些人才的時候,因為製作費而很難請得起( 唐明珠,2008) 。在電影專業人 才方面需要培育一些新人, 但又因為先前拍片量少 , 而無法累積經驗 , 出現了 人才斷層 。 在「 電影產業振興計畫 」 裡也 指出 ,臺灣電影產業面臨了創作人才 的缺乏。 由於人才斷層 、訓練不足 、 創意缺乏 ,致使本土電影產品內容逐漸貧 乏, 有待建立高原創性 、高優質性 、 高度市場性暨世界行銷性的 「高創意優質 內容 」創意人才之專業培訓及激勵機制, 另因長期未著力於國際及國內市場行 銷專業人才之培訓 ,致形成產銷脫節現象 ,妨礙我國電影產業的永續發展( 臺 灣電影網 ,2004)。 電影所產生的附加價值使得各國都對電影投入相當大的心力 ,而現今處於 數位科技發達的時代, 電影為創意結合高科技的內容產業 , 亦即電影創作是創 造力的展現 ,一部電影的完成是電影創作團隊共同集思廣益的發想與創造性行 動。 雖然後來有幾部電影陸續傳出亮麗的票房佳績 , 但臺灣電影仍需要展現創 意突破困境 ,因此 ,電影創作人才培育需要具有創造力的培養。 創造力對個人與社會而言非常重要 , 就個人層面而言 ,於生活中所遇到的 問題常需要透過創造力解決;就社會層面而言,創造力可以帶動新的科學發現、 5.

(14) 藝術運動 、 發明與社會活動等 (Sternberg & Lubart, 1996)。除了在 「電影產業 旗艦計畫 」 中強調加強電影創意及基 礎編劇人才之獎勵及培養, 及建立人才資 料庫及媒合機制外,創造力教育也有提供相關人才培育。例 如陳昭儀、吳武典 、 陳智臣(2005)指出,2001 年教育部為具體貫徹行政院知識經濟方案「檢討現 行教育體系,加強創新及再學習能力之培養 」暨行政院第六次全國科技會議「培 養具創造力之人才 」等議題 , 以創造力與創新能力之培育為國家發展之重要關 鍵, 並撰寫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與提出創造力教育中程計畫(91-94 年度 )。 教育部(2002)發布了「 創造力教育白皮書 」 ,指出社會正處於一個以腦力決勝 負的知識經濟時代 ,而未來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礎能 力之一即是創新思考能力 , 因此政府將創造力之培育成為教育工作之推動重點,以打造創造力國度 (Republic of Creativity)為願景。而後也陸續推動創造力教育相關計畫,如「 創 造力 教 育 中程 發 展 計畫 」、「 創造 力 教 育先 導型 發 展 計畫 中 程 綱要 計 畫 ( 95-98 年度 )」等。 創造力教育期許個人有自我創造的意識, 勇於創新 、 冒險 、 與超越, 以開 闊的思維和自在的態度展現獨特、 新奇和有趣的個人色彩 。 而綜合多位學者的 觀點,最常被提到具有創造性的人格特質為充滿好奇心、有幽默感、興趣廣泛 、 喜愛冒險並接受挑戰、能堅持並有毅力、能忍受挫折、能肯定自我等(洪榮昭 , 1998;陳昭儀,2003;葉玉珠,2006;Sternberg & Lubart, 1995;Amabile, 1997)。 這對臺灣電影人才培育具有重大啟示,因為在臺灣電影環境不若其他國家優 渥,在臺灣進行 電影創作時,常受到許多環境限制,例如資金、技術、人才 等 。 故臺灣電影工作者需能具有冒險精神,勇於挑戰與創新,以開闊思維突破挑戰, 並能堅持到最後 , 需具有這些創造性的人格特質, 因此, 電影產業人才應能 培 養具備創造力, 以突破電影環境上的挑戰 。. 肆、電影創作與群體創造力的關聯 在探討電影創作 的創造力相關議題時 ,可以探討創造性產品 、創造過程 , 但卻很少從創造力的根源來探討。 電影創作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活動, 電影創作 者藉由電影創作來開創新事物,甚至是價值。但問題是,他們的行為來自哪裡? 我們能夠觀察到電影創作者所做的事情, 以及完成事情的過程, 但卻無法看到 這些創造行為的源頭, 而這些源頭恰恰是創造和變革的根基所在 。美國存在主 義大師 May 曾提過創造力的根源是原魔 (daimonic),是一股強的能量 , 由自 6.

(15) 身而來,也是心靈運作的原動力(彭仁郁譯,2001) ,原魔 是個人內在創造生產 的動能, 是一種深層內在的動能。 依據以 上的看法 , 創造力 就是從個人或群 體 的內在湧現 ,並強調探尋自我的意義。 美國聖塔費研究院 (Santa Fe Institue) 的經濟學家 Arthur 指出,一切影響深遠的創新,都是基於向內探索的旅程,直 到引出心靈深處的領悟,而這種內在旅程是一切創造力的核心( 汪芸譯,2006) 。 因此 ,人本身是創造力的關鍵 ,一個人越是深刻地探究自己的生命經驗 ,他所 做出的反應與思想就越具獨特性, 由其是那些深刻地探索自我的人們 , 隨時不 斷與自己連結。 人既然是創造力的關鍵 ,當一群人能夠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在創作裡, 則群 體所創造出來的 能量與 效果是 相當驚人的 ,且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對群體而言格 外具有意義。Senge、Scharmer、Jaworski 和 Flowers 四人經由訪談與深度匯談 彙整 U 型理論, 主要為深入探討個人深層內在的修為 ,而後 Scharmer( 2007) 進一步出版 《U 型理論》(Theory-U: Leading 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 一 書, 於書中深入探討自然湧現階段的奧秘 ,並強調 群體的概念。 故從以上可得 知, U 型理論除了強調內在深層創造的概念外 ,也強調群體 的力量。 群體經由 內在所展現的創造力, 不僅能夠了解 自我 ,並從事自己所愛的工作外 , 追尋生 命中的最高目標,這也豐富了生命內涵。Osho 說過,生命本身沒有意義,生命 是一個創造出意義的機會。意義需要被創造出來,只有創造出來才會找到它(李 舒潔譯, 2001)。而 創造力的展現其實就與 U 型理論的階段歷程有異曲同工之 妙,都是強調 群體 深層內在的突破與轉折,從感知到自然湧現,再到實現階段 , 尤其這種從內在根源所引起的創造力展現 ,其效果是相當驚人的 。 另一方面 , 未來性也是 U 型理論中所強調的重要概念 ,人都有兩個自我 , 第一個自我是過去旅途的結果 ;第二個自我是走進未來時能夠成為的個人或團 體, 那裡蘊含著最大的未來潛能(Scharmer, 2009)。群體 在從事創造活動時 , 應能夠放棄小我 , 以利大我的湧現 , 亦即能從最大的未來可能性進行探索。 當 創造力能夠引導自我轉向未來時, 其創造動能將難以估量 。 綜上所述 , 當電影創作者在從事創造活動時, 除了能夠與 群體內在根源相 互連結, 甚至能夠追尋到生命 中的 最高目標, 並能引導群體 轉向未來 。 那麼 一 部電影的完成, 不只是僅止於完成而已, 而是能夠 為未來 創造出無限的 價值 , 並對電影界開展出新希望, 進而達成永續性。 小結以上四 點討論,長期受到西方好萊塢大片掛帥的國片市場,直到 2008 年《 海角七號》 為臺灣電影 帶來了希望與 信心 ,陸 續有愈來愈多的導演 開始 拍 7.

(16) 片, 許多國片也 創下不錯的票房。 一部電影的完成並非只是導演一人的功勞 , 而是集結了眾人的力量 ,團隊成員各司其職, 一同努力完成電影夢。 然而由於 國內的電影環境資源不及歐美豐厚 , 若要 拍攝大型 成本的 電影, 勢必 會 有些 挑 戰與困難 。 尤其是耗資高達七億成本的《 賽德克. 巴萊》 更是如此, 魏德聖導 演與 《賽德克. 巴萊》 電影創作團隊 如何在這情況下 透過 群體的力量來 化危機 為轉機, 化不可能為可能呢 ? 這樣的創造性歷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因此 本研究有其探討的重要背景意義。. 8.

(17)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壹、深受創造力學術觀念的啟發 最近幾年 , 研究者發現到無論是在研討會 、演講、 期刊, 或是雜誌, 有愈 來愈多關於創造力的議題,但所探討的面向都不太一樣。就像 Csikszentmihalyi (1996) 與 Starko(2001) 所 認為 的 ,創造力 就像瞎子摸象一樣 ,它 是如此地 複雜 、龐大 ,如 渾沌一樣, 摸不著邊際 。 Mayer 指出 , 大多數創造力的相關研究多以產品來看創造力 (李乙明 、 李 淑貞譯,2005),在過去,書本上總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創造力,且創造力 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為我們所感受 、所體悟 ,但研究者仍對創造力感 到非常 地困惑。 直到後來 ,在碩士班二年級的時候, 修讀 「 成人創造力發展研究」 這 門課程後 , 研究者才恍然大悟 ,創造力是生活的一部分, 並融入每個人的生命 中, 創造力就是生命的展現 。 在課堂上, 老師都會鼓勵同學用心發覺自己, 不 斷地探索和瞭解自己, 赫然發現到 , 班上每位同學都非常有創造力, 且他們的 創造力都是從探索個人內在生命開始, 並且再一次又一次地慢慢湧現出來。 Sternberg 與 Lubart 從創造力相關文獻中,整理出一些創造力研究的取 向 , 其中在創造力研究的神秘取向 ,他們認為許多人覺得 創造力 像愛 一樣 , 是一種 精神過程(李 乙明、李淑貞譯,2005),換言之,創造力可以說是一種與心靈觸 動的過程。這就與 May 於《 創造的勇氣 》 ( The Courage to Create) ( 傅佩 榮 譯 , 2001)一書中所說的: 「藝術家不是具有明顯意圖的道德家,他所關心的只是如 何傾聽及表達自己生命內部的景觀 。 」每個人的生命是獨特的, 許多創造的靈 感與 元素 都是由探索自我生命中而湧現出來的。政大廣告系陳文玲教授( 2006) 於《 越旅行越裡面- 結構一條人尋找自己的創意途徑 》一書中提到: 「探索自我 的本身就是創造的活動 ,在創造的過程中 ,一個人不得不持續逼近自我 ,以自 我的生命作為創造藍圖 ,這個創發自我的結果並不止於個人 ,還及於外界。 」 陳文玲將追尋創造力比喻為一趟旅行 ,她花了六年的時間 , 發現到只要勇於傾 聽內心的夢想與欲望, 每個人都能找到源源不絕的創造力泉源。 因此 , 創造力 是藏於自身的內心深處 ,需要透過生命經驗的湧現 。 研究者這時才真正明白 , 原來創造力超越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 創造力是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 。. 9.

(18) 除此之外,在這門課中讀到了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Scharmer( 2009)於 《U 型理論 》一書中指出, 人們要清楚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以及人們 在採取個人或群體 行動時的內在根 源是什麼。 因此 , 人們應該能觀省感知, 並 尋求與湧現更高的未來作連結的可能行動。在 U 型理論中,除了指出創造的根 源與核心外 ,也強調群體與未來性 的概念 。群體在創造的過程中 ,並非只是創 造出一個產品而已 ,而是群體 能夠共同經歷內在深層的湧現 ,並且在創造出產 品後 ,並非代表著結束 ,而是能夠開創出新的可能性 。 由於相關學術研究與課堂上的啟發 , 使研究者對群體 創造力 這項議題有著 深厚的興趣 ,尤其是對 電影創作團隊 而言 ,電影創作是必須要由群體一起完成 的, 在創作 過程中 ,電影工作者如何 群體 發自內心由衷地投入、 揮灑熱情, 並 能因應挑戰與困境,進 而完成一部電影,甚至之後對自身及群體產生深遠影響。 群體 創造力 在此議題上更具實用性與價值性, 這也構成了本研究的研究動機 。. 貳、深受《賽德克.巴萊》電影導演與其創作團隊的感召 研究者最先注意到 魏德聖導演 是在 2008 年的《 海角七號》,當研究者坐在 電影院裡欣賞這部電影時, 是交雜著歡笑與感動的淚水, 全劇幾乎毫無冷場 , 整部電影呈現出真誠的態度 , 運用道地的語言和民俗風情 , 並以誠懇的態度 與 觀眾 進行 情感互動 。這也讓所有觀眾意識到, 原來我們是多麼需要自己的故事 和語言。 在 魏德聖導演的兩部電影作品《 海角七號 》 與《 賽德克 .巴萊 》中都 有彩 虹的出現。 魏德聖導演曾說過 , 在《 海角七號 》 裡, 彩虹代表著族群共存 共榮的和諧 ,當七種不同顏色能夠彼此尊重, 互相共存, 就會成為美麗和諧的 七色彩虹 ; 但如果七種顏色互不相讓 ,就會混合成為一抹黑色的汙水 ; 在《 賽 德克 .巴萊 》中 , 彩虹代表著是一種信仰 ,是賽德克人成為真正的人後 ,死後 能回歸見到祖靈 GAYA,這也是他們自稱自己為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每 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彩虹, 雖然彩虹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 , 但共同點就是要做 對的事情 、 好的事情, 最後依循著那道彩虹並 綻放光芒。 研究者在一次觀看《賽德克.巴萊 》電影紀錄片時,發現其 在拍攝過程 中 , 不僅都要上山下海 ,甚至為了拍片而不慎感染疾病和受傷 , 且團隊於電影創作 過程中常因為現實的困境與挑戰而感到煎熬。 而後 , 研究者也相繼閱讀 《賽德 克. 巴萊 》 幕後創作的相關書籍, 從中看到魏德聖導演帶領一群熱血的電影工 作者從事電影創作 ,在這創作過程中的艱辛, 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 且在拍攝 10.

(19) 過程中, 有些工作人員選擇離去, 但有些工作人員仍堅守下去, 並追隨著魏德 聖導演, 那是一種多麼強大的信念 。 研究者有時不禁問自己, 「如果我是 魏德聖導演,我會為了夢想而這麼努力 嗎? 為何 魏德聖導演能夠堅持下去呢 ?是有什麼樣的信念支持他 ?」 魏德聖導 演為了夢想 ,願意賭上自己的一生 , 他最後卻能完成這件全天下認為不可能的 事情 。 《賽德克 . 巴萊 》 是臺灣電影史上最大製作規模的電影, 也因為臺灣電影 資源有限 , 要製作如此大規模電影勢必較辛苦 ,而同時也受到大家的質疑, 但 是魏德聖導演仍相信, 當《 賽德克 . 巴萊 》完成, 代表著臺灣電影有一種新的 可能性。 除此之外 ,在電影創作過程中, 面臨到資金調度問題、 團隊成員的離 去、 天氣的陰晴不定造成拍攝不易等 ,魏德聖導演 和其團隊成員是如何面對這 樣的挑戰困境並產生創造性行為呢 ? 研究者深深地受到魏德聖導演與其團隊感 動, 並認為如此精采的團隊是很值得探究的, 也因此選擇 《 賽德克. 巴萊》 電 影創作團隊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 參、《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值得探究 現今處在多元複雜的社會, 人們容易因為外在事物而蒙蔽了自己的內心 。 就從事電影 工作這件事而言 , 其對每位電影工作者的意義不同, 有的人認為電 影是賺錢營利的工具, 並以追逐金錢與名利為樂; 有 的人認為拍電影是一種實 現夢想的途徑, 甚至是自我實現的追求, 當電影創作 是向個人內在的追求, 則 更具有意義 ,也就是說 ,對電影工作者來說, 拍電影可以說是自我生命實現的 歷程 。Piirto 認為生命是創造的過程 , 創 造力可在任何階段中出現 , 生命的過 程本身可視為創造力, 創造力不僅僅是短暫的片刻 , 而是畢生的 ;創造力也是 逐漸開展的( 陳昭儀、陳琦、張素華譯,1995) 。創造力不僅可以豐富人的生命 , 也使人的生命有意義。 魏德聖導演 曾說過 ,他希望透過電影 ,讓所有人認識這片土地, 而說令人 感動的故事 ,是他一直想做的 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 魏德聖導演 看 了《 霧 社事件》 的漫畫 , 當時看完的感覺就是熱血沸騰, 認為這樣美好的故事應該讓 人看到, 因而決定拍成電影 。 於是一開始先拍五分鐘的短片 ,計畫小額籌款 , 籌到一千萬就開拍 ,但當時臺灣國片市場跌到谷底 , 導致募款不順利 , 只好暫 時擱下劇本 ,先去拍攝 《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 也以五點三億元的票房創下 11.

(20) 臺灣有史以來國片最高賣座紀錄,因此,魏德聖導演 於 2009 年決定正式開拍《 賽 德克.巴萊》,完成當初的夢想。然而,在圓《賽德克.巴萊》夢 的過程中,面 臨到許多挑戰與困難,甚至 還 傳出停拍的消息。或許有些人會認為《 海角七號》 是個奇蹟,奇蹟不會再出現第二次,但魏德聖導演卻認為: 「所以,我更要拍《 賽 德克.巴萊》 ,我希望帶給更多人信心和勇氣,知道臺灣可以用更大的規模拍電 影( 引自彭蕙仙,2011)。」電影是一群人一起做的美好事情,有些人 認為這群 人是在做不可能的事, 但是最後他們卻完成了全天下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並 將 不可能化為可能 。 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或信仰支持他們繼續往前走呢 ? 他們的 內在深層的信念 是如何轉折與突破呢 ?這對其是否更具正面性意義? 電影創作 團隊是如何透過他們生命內在的湧現 ,群體產生創造性行為 ?其所能提升的創 造力動能將難以估量, 此也顯見此研究議題的重要性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 探 究電影創作 團隊如何群體轉化 ,這樣的研究對於電影創作團隊在未來如何提高 自我人生價值, 以及對於現今學界所關注創造力相關的實證研究 ,其重要性自 然難能可貴 。. 肆、豐富國內創造力研究的內涵 創造力的概念是多元且複雜的,要完整地詮釋創造力似乎較不容易。Mayer 指出,大多數創造力的相關研究多以產品來看創造力(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5) 。而研究者搜尋創造力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到,近年創造力研究議題所探討 的範圍相當廣泛 , 包含 文化創意產業個案研究 、藝術家創作分析 、團隊與組織 創造力、 教師與教學創造力 、 學童創造力與創意人物等。 雖然有 些研究是在 探 討團隊創造力, 但研究 領域 多 以商管領域或是教育領域為主 ,鮮少以文化創意 產業中的電影創作領域探討 。 近幾年來, 電影創作團隊逐漸成長茁壯 , 許多電 影創作團隊開始朝 著跨國合作的模式進行 ,在這種群體合作的情況下 , 鮮少研 究是針對電影創作團隊 進行實證性研究。 研究者搜尋國內相關研究, 僅有一篇 是探討電影創作團隊的創造力 ,即廖書楷 (2003) 以創新管理者的觀點來探 討 電影創作團隊領導者特色、 團隊運作方式與創作過程 。然而 ,廖書楷 是 以創新 管理者的角度來探討電影創造力, 本研究希望能夠從群體的觀點來探討電影創 作團隊的群體創造力, 以豐富 創造力研究 的內涵。 而研究者綜觀創造力理論中,認為 Scharmer(2009)的 U 型理論很適合詮 釋群體創造力的概念,雖然目前 U 型理論的實證研究中多半應用於領導 與靈性 12.

(21) 議題中, 且也是以個人探討為主, 尚未有群體探討的研究 。 U 型理論強調共同 (co-)的概念,一個群體 進行創造性行動時會 歷經著五種歷程,包含共同發起 (co-initiating)、共同感知(co-sensing)、共同在當下(presensing)、共同創造 (co-creating) 與共同演化 (co-evolving), 因此 研究者 認為若要探討電影創作 團隊的群體創造力 ,可以以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作為本研究之研究 架構 。另 一方面, U 型理論也有深層創造的概念 ,Scharmer(2009) 指出創造可以分成 淺層創造 與深層創造, 淺層創造即是看到目標就馬上去做 , 是一種下載式的行 為, 其創造的能量較小 ;反之 ,深層創造即是歷經不斷地深層省思、 感知、 湧 現, 其創造出來的能量很大 , 而對於現今的電影創作團隊而言, 面臨著受限的 電影環境 , 必須要歷經深層創造, 才能慢慢突破。 此外, U 型理論也強調未來 性的概念 , 在臺灣電影創作環境裡 , 電影並非拍完就結束 , 而是能夠對後續電 影環境產生影響,甚至促使個人或團隊產生蛻變。基於上述,研究者認為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很適合詮釋電影創作團隊的群體創造力 。 綜上所述,基於電影創作團隊的群體創造力研究在創造力相關研究的缺 乏, 為了進一步了解電影創作團隊的群體 創造力的展現, 研究者希望透過實證 研究的發現與結果 ,並 針對 《 賽德克 .巴萊》 電影創作團隊 ,期望能從他們的 故事中為 眾多電影工作者點亮創造力 明燈 ,並藉此從他們身上學習典範 ,以 對 創造力研究有所貢獻。 小結以上四點, 由於研究者 發現在看完魏德聖導演 的作品 , 以及相關書籍 報導,深深 地 受到 魏德聖導演 及其團隊的精神感動,也決定以《賽德克.巴萊 》 電影創作 團隊作 為 本研究之 研究參與者。 而在眾多創造力相關研究中 , 鮮少探 討電影創作團隊的群體創造力。而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強調 群體 創造的概念, 而電影創作本來就是一群人 一起創作 ,而 《賽德克 . 巴萊 》 電影創作團隊從夢 想到實踐的路途艱辛, 是有一 股精神 能量 與信念支持著整個團隊 ,以展開創造 性行動, 且 電影的下檔並不代表著結束, 而是 為臺灣電影 界 帶來 了新的視角 , 展開新的局面,這與 U 型理論所強調的未來性有異曲同工之妙。故 研究者希望 以 《 賽德 克 . 巴 萊 》 電影 創 作 團 隊 作為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參 與 者 , 並 以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輔以其他相關創造力理論來 探討其群體 創 造力 ,進而對成人教育界與創造力研究領域做一貢獻 。. 13.

(2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擬以 Scharmer 所建構的 U 型理論 (共 同發起、 共同感知 、共同在當下、 共同創造與 共同演化) 作為本研究之架構 , 並輔以其他相關創造力理論 探討電影 創作 團隊 之群體 創造力 。以下將說明本研 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的主要 目的 如下 : 一、. 探討《 賽德克.巴萊 》電影 之 創作歷程,並了解其於 臺灣電影中的. 地位及角色 ,以 作為臺灣本土電影 創作 之參考 。 二、. 探討《 賽德克.巴萊 》電影 突破重重門檻的過程,以供電影創作者. 及成人創造力工作者之 參考 。. 貳、研究問題 為了達到本研究之目的 ,研究問題如下 : 1-1 《賽德克 . 巴萊 》 電影 的創作 緣起與歷程為何 ? 1-2 《 賽德克 . 巴萊 》 電 影對 《 賽 德克 . 巴 萊 》 電影創作 團隊 的核 心人物 而言 ,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 2-1 《 賽德克 . 巴萊 》 電 影創作團 隊如何 穿 越 重重 困境與 挑 戰 , 深 入創作 的泉源 ? 2-2 《賽德克 . 巴萊 》 電影創作團隊如何創造及轉化其 群體創作 ?. 14.

(2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壹、創作團隊(the creative team) 現今社會多元複雜 ,且又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由於個人創造力有限度 , 若能以團隊方式組成,則可產生相加相乘的效果。團隊(team)與團體(group) 的概念不同 ,團體只是代表一群產生關係和互動的人 ;團隊則是有著共同目標 和承諾, 共同相互負責 。 創作 (create) 與創造 ( create)的英文都是一樣的 , 且均屬於動詞 , 故是 一種動作 。 根據教育部辭典 , 創作是特指不是模仿 、 出於己意的創造 , 多指文 學、 藝術等作品的創造而言 。 創作團隊含有創造的概念, 因此, 創作可以說是在文學與藝術領域面所創 造出來的作品。 而本研究所指的創作團隊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團隊 , 且成員間具有認同感, 互為共同體 ,並能 群體 創作 , 最後完成一部作品 。. 貳、電影創作團隊(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創作與創造的差異在於其分屬於不同領域 ,創作多指文學與藝術領域 ; 創 造則沒特別限定 。 而本研究是以電影創作團隊為主 , 電影屬於八大藝術之一 , 因此研究者將本研究的研究團隊定義為電影創作團隊 。 電影創作團隊係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團隊 , 並一起完成一部電影 的創作。 其中, 電影創作團隊的成員包含電影工作人員( 導演、 導演組 、攝影 組、 燈光組 、服裝組等 )與演員, 因為沒有這群人的話, 電影是很難完成的 , 少一個人都不行。因此,本研究所指電影創作團隊就包含電影工作人員與演員。 本研究的電影創作團隊專指由魏德聖導演 領導的《 賽德克.巴萊 》 (Seediq Bale)電影創作團隊,《賽德克.巴萊 》電影分 成上下兩部,即《賽德克.巴萊 (上 ):太陽旗 》與 《賽德克. 巴萊( 下):彩虹橋 》,並於 2011 年 9 月起於臺 灣各地陸續上映 。 這部電影從最初發想、 史料彙整 、 劇本企劃, 到拍攝後製完 成, 前後超過 12 個年度 , 最後歷經多重突破, 以完成這部電影。. 15.

(24) 參、創造力(creativity) 創造力的定義隨著理論基礎的演化而改變 ,各個學者對創造力的相關理論 與定義所切入的角度與面向不同, 因此對創造力的定義或有眾多紛紜的說法 。 Rhode(1961)綜合多篇文獻而提出創造力的四種研究取向 , 即 4P,分別是個 體 ( Person)、 歷程 ( Process)、環 境 ( Place) 及產 品 ( Product)。創造力 的產 生是取決於多重因素的匯合 , 並以多元取向的觀點探討之 , 同時著重各相關領 域知識與社會脈絡的影響 。有關匯合取向的創造力觀點有 : Amabile 的脈絡觀 點、Sternberg 與 Lubart 的投資觀點、Csikszentmihalyi 的創造力系統觀點、Gardner 的互動觀點 ,與葉玉珠的創造力生態互動觀點等, 這些匯合取向的創造力觀點 多強調創造力的互動與發展 。 在本研究中 ,電影創作團隊在進行 《賽德克. 巴 萊》 創作時 ,難免會受限於臺灣電影環境 ,且在合作的時候 ,也會影響到創造 力的產出 , 因此 , 電影創作團隊在創作歷程是一種動態發展的歷程, 彼此交互 影響。因此,可以得知創造力的研究角度是很多元的。而研究者基於研究目的 , 對創造 力的 定義 為 :「 創造力 是以 個人 知 識領域 為基 礎 , 解決問 題為 導向 的能 力, 並且在創造歷程中 ,對事物抱持高度的專注與投入的精神, 並結合敏覺 、 流暢 、變通 、獨創 、精進的特性, 以新穎 、獨特的方式解決問題 。」. 肆、群體創造力(team creativity) 人本身是創造力的關鍵 ,當一群人從事創造行為時 , 尤其歷經深層轉化而 產生的創造,其力量相當大的。Scharmer( 2009)的 U 型 理論提出 U 型理論有 五個歷程 : 共同發起、 共同感知、 共同在當下 、共同創造與共同演化 。 團隊宛如一群探險者,從事 U 型旅程的旅行。在 共同發起歷程是指個人遭 遇到一個啟示、 觀點或感動後 ,便開始受到自己內在聲音的感召 ,便尋找志同 道合的伙伴組成團隊, 共同激發團隊目的 ;共同感知歷程是指群體以開放的思 維體察事物 ,並且 慢慢將心靈打開 , 將注意力的焦點從事物的外部轉向內部的 根源,並慢慢進入到 U 型旅程的底部;共同在當下歷程,群體會感受到創造力 的湧現和源源不絕的能量, 也會逐漸認識到大我為何 ,以及使命感。 在共同創 造歷程, 群體會開始建立共同 願景 , 並不斷地調整與修正 , 慢慢朝著最高目標 邁進 ;在共同演化歷程 ,群體會產生外在與內在的收穫, 外在如產品產出, 內 在如團隊蛻變, 漸漸地這些收穫會從團隊周遭慢慢影響, 甚至其影響力會擴大 到全世界 , 具體展現新理想境界氣象。 16.

(25) 當一個團隊群體歷經這五個歷程轉化後, 其所創造出來的效果與價值是相 當深遠的。因此,本研究是以 Scharmer(2009)的 U 型理論作為群體創造力的 理論基礎 , 並輔以相關的創造力理論分析詮釋 ,以完整體現電影創作團隊之群 體創造力 。. 17.

(26) 18.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成四節 , 第一節在探討電影創作團隊與創作歷程之 研究 ;第 二節 在探討創造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探討 群體 創造力的定義與意涵 。. 第一節 電影創作團隊與創作歷程之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電影創作團隊 與 創作歷程之意涵 及相 關研究 。. 壹、電影創作團隊與創作歷程之意涵 一、電影創作團隊之意涵 吳思華在賴聲川(2006) 《創意學 》一書中的序提到,創意的團隊或社群是 必須要經營的, 只有用心經營的創新社群 ,才能滋養創意的氛圍 。在社群或團 隊中 ,每個人可以提供不同的點子互相分享和激盪 , 甚至可以形塑出一個讓大 家感到美好的理想願景 ,讓更多的創意不斷地擴散 。 一部電影的完成需要集結 眾人之力 , 並做好團隊分工 。 而在環境受限的臺灣電影環境中進行電影創作 , 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與挑戰 ,需要團隊成員共同激發的創意以突破困境, 因 此, 電影創作更彰顯出團隊的重要性 。以下分別進行團隊 、 創作團隊與電影創 作團隊的定義。. (一). 團隊的定義. Leonard 與 Swap 對團隊作定義: 「團隊是由兩個或更多的人所組成,以允 許某種程度的互動,並具有團隊認同感( 施貞夙譯,2000)。」Robbins( 2001) 也指出: 「團隊是彼此依賴的個人所組成的正式團體,共同完成某項工 作 目標 , 並產生正面的綜效 。」 以上對團隊提出清楚的定義 , 然而 , 當研究者在搜尋相 關文獻中卻發現到,有些國外文獻將團體(group)和團隊(team)未清楚地加 以區分。 Katzenbach 與 Smith(1993)將團體與團隊作了更進一步地釐清, 如 表 2-1。 19.

(28) 表 2-1 團體與團隊的差異 構面. 團 體( group). 團 隊( team). 領導者. 有一位 正式 的領 導者。. 領導者 是由 團隊 成員輪 流擔 任。. 成員責 任. 只擔負 個人 的成 敗責任 。. 同時擔負個人成敗及團隊成敗的 責任。. 目標. 團體目 標與 組織 使命相 同。. 團隊有 自身 的特 殊目標 。. 工作成 果. 注重個 人工 作努 力成果 。. 注重團 隊群 體的 工作努 力成 果。. 會議過 程. 著重有 效率 的會 議。. 著重鼓 勵每 個人 參與討 論,充 分溝 通,並 一起 解決 問題的 會議 。. 績效評 估. 以個人 表現 為依 據。. 以群體 工作 為成 果為衡 量的 依據 。. 工作方 式. 經過討 論決 策後,授權 個人進 行任. 經過討 論決 策後,大 家共 同完 成任. 務。. 務。. 資 料來 源:Katzenbach & Smith(1993). Discipline of Teams. Business Review, 71(2),. 114.. 從以上可以得知 , 團體和團隊的本質仍有差異的: 團體只是代表一群產生 關係和互 動的人 ; 團隊則是有著共同目標和承諾, 共同相互負責 。本研究所指 的團隊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所組成的團隊, 成員間具有認同感 , 並能共 同完成目標 。. (二). 創作團隊的定義. 創作的英文是 create,與創造是 一樣的。根據教育部辭典:「創作是特指不 是模仿、 出於己意的創造, 多指文學 、藝術等作品的創造而言。 」因此 ,創造 (create) 的領域較多元 ; 創作 (create) 多指文學與藝術領域。 而本研究 創作 團隊是進行電影 《 賽德克. 巴萊》 的創作 ,電影是八大藝術之一 ,故研究者將 《賽德克 . 巴萊 》 視為創作 。 創作 含有創造的 概念, 但是領域是指文學 、藝術方面 ,因此 ,可以說是在 文學藝術領域所創造出來的作品。 而本研究所指的創作團隊是由兩個或兩個以 上的人組成團隊 , 且成員間具有認同感, 互為共同體 ,並能 群體 創作 完成一部 作品 。. 20.

(29) (三). 電影創作團隊的意涵. 電影是一個龐大的分工體系 , 製片 、 攝影 、燈光、 美術、 音樂、 錄音 、 梳 化妝、剪接、沖印等,各司其職,導演指揮整個團隊往目標前進並完成任務( 唐 明珠,2008)。電影行銷宣傳與創作,需要一個合作無間的團隊,擬訂計畫,切 實執行, 絕非一個單一影片的電影創作者可以輕鬆駕馭的 ( 李亞梅, 2007)。 電影創作團隊係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團隊 , 並且 一起完成一部電 影的創作 。 其中 , 電影創作團隊的成員有 許多 ,包含電影工作人員( 導演、 導 演組 、攝影組、 燈光組 、服裝組等 ) 與演員, 若沒有這群人 ,則一部電影是很 難完成的 。 因此 , 本研究所指電影創作團隊是指《 賽德克 . 巴萊 》電影的工作 人員與演員 。 臺灣目前電影創作是以專案的方式進行, 即電影創作結束後馬上 解散 。 其 中電影創作團隊組成包含製片組、 導演組 、美術組與攝影燈光組 。其中製片組 包含製片 、 監製等 ,是一部電影參與時間最長且參與程度最深的角色 ; 導演組 包含導演 、 副導演 、助理導演與場記等。 主要工作期間為開發期到後製期; 美 術組包含演員服裝 、梳妝、 布景與道具等 ,並負責傳達導演的藝術理念 ;攝影 燈光組包含攝影指導、攝影師、燈光師、燈光助理等,負責操作機器攝影方面 。. 二、電影創作歷程 本研究所指的創作歷程即電影創作的過程 ,一般而言 ,電影創作過程包含 前製( pre-production) 、製作( production)與後製(post-production)三階段( 李 祐寧 ,2000)。 將說明如下 :. (一) 前製階段 前製階段也就是準備階段, 在此階段 的工作包含尋找題材 、 完成劇本 、 進 行企劃、 尋找資金投入 等, 當開發期完成後, 便是前製期 , 前製期的重點在於 計畫電影拍攝的戲節, 包含 製作預算 、選角、 勘景 、 排定拍攝進度、 後製工作 規劃 等。 前製計畫做得越周詳 ,電影的拍攝就會越順利。. 21.

(30) (二). 製作階段. 亦即拍攝階段, 也是是電影產業中最繁雜的部分, 此階段 主要是依照前製 時期所排定的拍攝進度進行 , 在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 例 如天氣問題、演員生病等。等電影拍攝完成後( 即殺青) ,整個電影製作流程便 進行到後製階段 。. (三). 後期製作階段. 當所有拍攝完畢後,會有一些零碎的鏡頭片斷,此時必須要 將影像、音效 、 音樂等各元素組合成一部完整的電影。雖然完成了一部電影,但任務尚未結束, 電影還需要經過上映與發行,除了可以在一般戲院上映外,也可透過電視、 VCD、DVD 等媒體觀看,甚至在看完電影後,許多人也會購買電影的相關產品。. 貳、電影創作團隊與創作歷程的相關研究 國內有關 「 電影創作者 」或 「 電影創作團隊」 的研究 並不多 ,大部分都是 針對電影創作者或電影創作團隊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 。以電影創作團隊為研究 參與者的有廖書楷(2003)、黃振軒( 2008)與梁筌壹(2010)三 篇:其中 廖書 楷( 2003) 從創新管理的觀點 ,採用個案研究法, 瞭解舞蹈與電影創作團隊 領 導者特色 、 團隊運作方式與創作過程 ;黃振軒 (2008)針對影響電影內容製作 品質的代表性製作團隊成員進一步分析, 探究電影製作公司在電影開拍前, 可 能影響進行出資決策的關鍵性因素;梁筌壹( 2010)以華語電影合製片《 赤壁 》 為個案, 分析這部電影從產製 、發行、 行銷與映演等環節的跨國合作情形。 林杏鴻( 1999) 與藍書璇( 2004) 都 是針對女性導演為研究參與者進行研 究: 其中林杏鴻 (1999)針對臺灣女導演的產生, 其在電影工業中的生存, 以 及相關作品呈現進行研究; 藍書璇 (2004)則是探討女性紀錄片導演在紀錄片 產製與映演環境中 ,可能遭遇的兩難 、挫折、 堅持 、 自我調適; 也探討可能獲 得的支持 、 機會 、 影響力與造成的改變, 並同時也深入探討紀錄片女導演如何 在現今臺灣 紀錄片環境中追尋性別意識與工作身分認同。 另外 ,也有針對電影創作者個人為對象的研究 ,例如 :林保成( 1998) 則 是透過十二部新生代導演的電影錄影帶觀察為主, 而輔以電影理論的分析, 以 呈現這一批新生代導演的創作挑戰與美學方向 ;盧 泓 (2005)以七年級導演為 22.

(31) 對象 ,並透過紀錄片的方式探討臺灣電影產業長年低迷的原因, 以及七年級導 演對電影產業付出的努力的過程 ; 蔡國顯 (2011)透過訪談郭南宏、 萬仁、 張 毅、 吳念真 、蔡明亮、 魏德聖六位國片導演, 探討國片導演的執導經驗及其創 作歷程之研究 ;鄭淳予( 2011)透過訪談新銳國片導演 ,將導演視為行動者 , 切割其主觀心態與客觀條件兩面向 , 一來呈現他們因什麼樣的主客觀處境而在 產業間流動 、或發動行動; 二來參照臺灣電影產業發展史 , 解釋新銳導演群起 的原因, 以及對臺灣電影帶來的反饋。 從以上研究可以 歸納到 國內電影創作者或電影創作團隊的研究方向分成三 種, 第一種 研究方向是以電影創作者如何在臺灣電影市場低迷的環境中進行創 作,且在創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挑戰為何(林保成,1998;林杏鴻,1999; 藍書璇,2005;盧泓,2005;蔡國顯,2011;鄭淳予,2011),且 研究參與者 多 半是當時的新銳導演, 從這些研究可以瞭解到 臺灣電影創作 環境的變遷 ,且也 發現由於現實環境受到種種條件限制 ,要在臺灣進行電影創作是不太容易的 ; 第二種研究方向 則是關於電影製作 面 ,包含跨國製作 、行銷 、出資決策等( 黃 振軒,2008;梁筌壹,2010) ;第三種研究方向是以創新管理觀點來看電影創作 團隊電影作品產出的歷程(廖書楷,2003)。其中,廖書楷( 2003)的研究與本 研究相關 , 均是探討電影創作團隊的創造歷程 ,待於後段詳述之 。 另外 ,國內有關 以 魏德聖導演或其團隊為 研究參與者 ,或相關主題的 研究 僅有 3 篇, 且均與其所執導的 《海角七號 》有關, 盧建安 (2009)採深入訪談 方式 ,訪談 《海角七號 》導演魏德聖及其他三位業內電影工作者 ,以了解我國 電影產業資金挹注管道的問題 ;顧君美(2010)採質性研究方式以搜集資料及 訪談 ,以 《 海角七號》 為對象 ,探索一個無權無勢又無錢無名的導演魏德聖 , 如何透過社會關係網絡取得鑲嵌於其中的社會資本 , 拍出一部耗資五千萬的電 影, 進入發行市場在缺人氣的 、規模小的 臺灣 國片市場賣出五億三千多萬台幣 的票房。 以上兩篇研究均以魏德聖導演執導的 《海角七號 》 為研究參與者, 且 關注焦點為電影產業與社會網絡。 賴英泰 (2012) 是以魏德聖導演執導的《 海 角七號》與《 賽德克.巴萊》為研究參與者,使用 Norman Fairclough 的批判論 述分析理論來檢視臺灣電影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所呈現的論述方式與認同方式的 發展與轉變。關於《 賽德克.巴萊 》的相關研究,多以其歷史、文化研究 為 主 , 而沒有電影的相關研究 ,雖然賴英泰 (2012) 有以 《賽德克. 巴萊 》 電影為 研 究參與者,但是是以電影文本為主,而非以電影創作團隊為 研究參與者。因此 , 23.

(32) 目前尚無研究是以 《賽德克 . 巴萊 》 電影創作團隊為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是以 《賽德克 . 巴萊 》 電影創作團隊為 研究參與者 進行 群體創造力研究。 雖然與電影創作歷程的相關研究有許多, 但多半是探討電影創作者個人的 創作歷程 , 然而 , 本研究是以團隊為對象 ,強調群體 的創造 ,因此, 在這些研 究當中, 是以電影創作團隊的創作歷程僅有廖書楷 (2003) 的研究, 他以創新 管理者的觀點來探討電影創作團隊領導者特色 、團隊運作方式與創作過程, 其 研究結果如下: 1.. 對於團隊領導者的觀察 (1). 創意團隊領導者多成長於矛盾的環境之中 。. (2). 創造性人物具有高度的內在動機,並且勇於 選擇與眾不同的道 路前進。. (3). 創意團隊領導者具有矛盾的特質。. (4). 出色的創意團隊領導者具備多樣專長,並藉此與不同功能的專 業人員進行整合 。. (5). 出色的創意團隊領導者願意賦予成員創作空間,讓團隊成員貢 獻更多的創意, 以培育全創作主義的團隊 。. 2.. 創意團隊之啟發 (1). 創意團隊 成員組成具有多樣性較有助於團隊創意成果的發揮。. (2). 團隊成員的聘僱多採用過去已經合作過的成員 。. (3). 團隊成員過去合作經驗與其參與創意過程的程度有所關聯 。. (4). 創意團隊決策權與知識權相結合。. (5). 創意團隊偏重的決策方式,除了以理性為主之外,還側重以洞 察與實行為主的決策模式。. 3.. (6). 傑出的創意團隊具有雙領導的傾向 。. (7). 創意團隊內具有中階管理者扮演語言轉譯及聯絡溝通的角色。. (8). 實驗和原型試製作為溝通對話的橋樑與載具。. (9). 創意團隊透過作中學及師徒制進行技能與知識傳承 。. 對創意過程的啟示 (1). 出色的創意團隊,其創作題材之選擇多具獨創性,並與自身生 活經驗與社會環境相結合。. (2). 在專案正式展開前的事前計劃 ,有助於專案的進行 。 24.

(33) 廖書楷( 2003) 研究與本研究不同的地方在於 :第一 ,就出發角度而言 , 廖書楷(2003)是從創新管理的角度出發,並著重團隊互動與創作過程的關係 ; 本研究是從 群體 的角度出發 , 並以 Scharmer 的 U 型理論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架 構及其他相關創造力理論來探討電影創作團隊 群體 創造的歷程; 第二 , 在創作 歷程方面 , 廖書楷 (2003) 強調外在產品 (電影) 創作過程 ,而本研究是較 強 調電影創作團隊如何群體深入創作源頭 , 突破重重困境與挑戰完成電影 。. 參、小結 電影創作並非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 , 還需要集結眾人之力 組成團隊, 每個 人各司其職 ,一同完成電影創作。 本研究所探討的電影創作團隊是魏德聖導 演 所帶領的《 賽德克.巴萊 》電影創作團隊,希望能藉由 U 型理論與其他相關的 創造力理論 來探討 電影創作團隊於電影創作歷程中的 群體創造力 。因此 ,研究 者在進行群體創造力探討時 , 會特別強調 「群體」 的概念 , 以及電影創作團隊 如何集體突破挑戰 ,最後完成一部電影 。. 25.

(34) 第二節 創造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談到創造力你會想到什麼呢?對一般人來說,有人認為創造力是很神祕 的, 只有天才才會擁有的一種能力 , 有人則認為創造力是只有孩童才擁有的能 力。 事實上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創造力, 只是擁有的程度不同而已, 有 人擁有 較高的創造力, 有的人擁有的創造力並不多, 人不可能是完全沒有創造力的 。 在 1950 年代以前 ,有關創造力的研究非常少, 直到 Guildford 出任美國心 理學會理事長之際 ,呼籲學者應多重 視創造力的研究之後 , 創造力研究才逐漸 開始萌芽(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到,有關創造力的研 究和論文 , 近年來逐漸地增加 。 從大部分的文獻中,可以發現到有許多與創造力相類似的詞彙,例如: 「創 造( Create)」、「創造力(Creativit y)」與「 創造性( Creative)」。在對創造力進 行研究之前 ,實在有必須要對這些詞語做進一步的釐清。 這些詞彙可以說是以 詞性來做區分:「創造」 是一個動詞, 表示一種 「動作 」或 「 活動」;「創造力 」 是一個名詞 ,著重在「 能力 」 上, 例如我們常說一個人很有創造力, 表示他的 創造能力很高; 而 「創造性 」 則是形容詞 ,著重在 「 特質 」 的研究。 另外, 還 有跟創造力很像的一個概念-創意,兩者英文都是 creativity,但事實上,兩者還 是有些差異 。以下首先 釐清 創造力 的相關概念 ,接著探討創造力的定義 ,以及 創造力的理論。. 壹、創造力的定義與相關概念 一、創造力的定義 創造力的定義隨著理論基礎的演化而改變 ,各個學者對創造力的相關理論 與定義不斷地進行創造 ,因此我們從浩瀚的文獻中會發現到 ,各個學者對創造 力的說法都不太相同。舉例來說,Guilford(1977)認為創造力包含流暢力、變 通力、獨創力、敏覺力和 精進力等五種能力;Maslow( 1959)認為創造力就是 一種求 自我實 現的 能力 , 它是 隨時 都表現 在日常 生活中 的 ; Torrance( 1962) 認為創造力是對問題形成新假設, 修正或重新考驗該假設 , 以解決問題 ,也就 是說,創造力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Sternberg 與 Lubart(1995)認為創造力 是一種具有新穎性與適當性的產品 。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are highly encouraged to read the above, which covers the fundamentals of film study (i.e. the fictional, dramatic and cinematic aspects) and explains

This film was created by Into Film, an organisation that uses film and media production to develop skills in young people in the UK.?. Demonstration 2

The short film “My Shoes” has been chosen to illustrate and highlight different areas of cinematography (e.g. the use of music, camera shots, angles and movements, editing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Wells’ classic novel War of the Worlds, first published in 1898, described aliens as violent creatures and planned on invading the Earth. In 1938, the American actor and film

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同學針對交換生或訪問學生的規劃有幾種類 型:(1) 選擇未來行將深造的國家與學校; (2) 選擇一個可以累積壯遊行 旅的大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