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之研究"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顏妙桂 博士.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 歷程之研究. 研究生: 洪敏貴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2 月.

(2)

(3) 謝誌 畫面還不時停留在第一次踏進師大校園,從學姐手上接下師大校樹「阿勃 勒」莢果,至今還保存在家中客廳書櫃直立著,做為進入師大就讀紀念。學習 路上回憶起來,是一步一腳印的成果,自認資質駑鈍,但也順利完成兩年課程 修滿學分。論文感謝指導教授幫助確認方向,朝著與工作業務相關的國際志工 做為論文方向開啟研究旅途,論文走走停停的旅程中,感謝指導教授不放棄的 關懷,以及辦公室同仁及長官的體諒,才得以完成論文,回想起無數個夜晚獨 立面對電腦挑燈夜戰的日子,也總算告一段落。感謝這段學習旅程曾協助過的 師長、同學、親友及貴人們。 首先,感謝妙桂老師願意擔任論文指導教授,是我入學後第一位接觸到的 老師,也或許造就這段緣份,感謝指導教授耐心指導,不厭其煩的指點論文方 向,懷念無數個在研究室相談甚歡的夜晚,喜歡聽著老師分享著國際志工服務 的經驗,讓我受益良多。感謝兩位口試委員詹昭能老師與柯澍馨老師,對本論 文細心指導,指正內容及邏輯的迷思,事前聯絡時在郵件及電話中給予鼓勵及 溫柔的祝福,也減輕不少壓力,再多的文字都難以表達心中感謝與感動。 接著,感謝在師大提攜我的教授們,常關心我們要幸福的雪梅老師、美麗 溫柔的若蘭老師、笑口常開心心相印的秀嫚老師及曾教導過的老師們,學習路 上我受益良多。 感謝學校長官前學務長黃世雄、前學務長方明營、竇春慧組長及簡玉惠組 長等一路上支持與提點;感謝夥伴秀琪、岱雅、蓓欣、亮偉、姍姍、小蛭等體 諒與包容,讓我能夠保有彈性空間,安心完成學業及論文,以及妤芳、虹吟、 小鈺、娟娟、昱遉、心瑋不斷鼓勵及催促著我,與您們分享甜美的果實。 感謝志賢學長、如玉學姐、毓容學姐、秋蓮學姐及嘉馨學姐,提點我論文 方向,也提供經驗分享,讓我在這條路上更加順利。. I.

(4) 感謝公領六的同學們,芝萱、玲玲、聖年、玉琪、靜怡、佳蓉、佳宛、美 齡、秋苹、佳婷、喬蘋、春輝、詠麟及柏婷,因為有您們豐富我的人生充實我 的生命,懷念一同上課大笑、焦慮趕報告及就算時間很少也要聚餐的日子,雖 然現在相聚時刻不多,一輩子的情誼已深植在我心。三人小組的我先畢業了, 把祝福傳遞給二位夥伴一定要堅持下去。 感謝好友小萍、宏德、文娸、佩君、秀慧、淑鎂,就算我忙到沒時間參加 聚會,仍對我不離不棄,還常常到店裡打屁聊天,不斷鼓勵及舒解我的壓力。 感謝成就我的論文研究參與者們,您們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沒有您們就沒 有這篇論文,在國際志工服務的旅途上,因為您們的故事讓這篇論文增添光釆, 也留下永遠的紀錄。在訪談過程中,一路陪伴著我的祖藝及歡歡,感謝您們分 擔我的苦惱,成就我的論文。感謝我的生命遇到泰北,開啟我的另一個人生。 最重要的是感謝我最愛的家人們,嘴上不說心裡總是關心的爸爸、怕我餓 著不斷進補的媽媽、最佳拍檔的姐姐及妹妹總是想辦法補償我無法陪伴家人的 時光,感謝您們一直以我為榮,成為我的背後支持力量,讓我沒有後顧之憂, 還有在就學期間陸續出生的妞妞、葉寶及葉二寶,增添家中不少歡笑聲也舒解 壓力,能順利完成學業,這份光榮與您們分享,我愛您們! 最後,我深信學習是持續的,結束這段過程,還要迎接下段目標,感謝成 就我這段旅程的人,因為有您們才有今天的我。. 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探討 內容包括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情境因素、動機調節以及持續參與服務過程中 遭遇的阻礙、困境,及志工豐富且獨特經歷之背後的意義與個人收穫與轉變。 為探討大學生生命故事的軌跡和脈絡,本研究以助人行為及自我決定理論 為基礎,採用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作為研究取向,邀請六位研究參與者,探 究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的相關意涵。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國際志願服務參與管道多元且重視「評估對方需求」、「行前訓練」及「彈 性面對困難與挑戰」。 二、助人行為決策歷程包含「主動觀察與同儕經驗」、「書籍與影像宣導」、 「看見自己的責任」、「具備正確服務態度」及「評估語文與經濟能力」。 三、助人行為情境因素包含「成長環境」、「家人認同度高」、「學校支持度 高」、「偶像崇拜正面影響」以及「領導者的特質」。 四、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內在調節程度高。 五、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有助於個人生涯發展。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針對大專院校、國際志願服務團隊及後續研究提出 若干建議。 關鍵字: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國際志願服務、基本心理需求、動機調節. III.

(6) IV.

(7)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tivation and helping behavior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and how the students influenced on their personal perspectives through ongoing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 The study gathered data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the frustrations and difficulties the student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service, the unique experiences from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personal growth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background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used Helping Behavior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y assum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as a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from 6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er. discovered th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f the helping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participated in diverse ways, giving importance to assessing the needs of the other party, undergoing pre-training, and being prepared to face challenges and unforeseen difficulties. 2. The deciding process of helping behavior in including active observation and peer experience, books and video propaganda, perception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possession the right attitude and assessment of language and financial capacities. 3.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andidates helping behavior including growth environment, family recognition, administration support, positive impact of celebrities and leadership qualities. 4. There will be continuation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ing.. V.

(8) 5. Participation in continuous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career. Based on the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to universities and volunteer service group, for further research were provided. . Key words: Volunteer service, Helping behavior,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Motivation self-regulation.. VI.

(9) 目 次 謝誌. .........................................................................................................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 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國際志願服務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 13. 第二節. 助人行為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 29. 第三節. 動機調節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 5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4.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66.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72.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 7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81. 第一節. 國際志願服務助人參與方式 .............................................................. 81. VII.

(10) 第二節. 助人行為情境因素 ............................................................................. 93. 第三節.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 ...........................................................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43. 第一節. 結論 ................................................................................................... 143. 第二節. 建議 ................................................................................................... 147.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 152. 參考文獻 ................................................................................................ 157 中文部分 ........................................................................................................... 157 西文部分 ........................................................................................................... 164. 附錄 ........................................................................................................ 167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 167.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 168 附錄三. 2009 至 2013 年青年志工績優團隊全國競賽優勝團隊名單 ........ 169. 附錄四. 前導性訪談大綱 ................................................................................ 173. 附錄五. 正式訪談大綱 .................................................................................... 175. 附錄六. 訪談札記 ............................................................................................ 177.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訪談逐字稿及詮釋文確認表 ........................................ 178. VIII.

(11) 表 次 表1. 2006 至 2013 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補助國際志工隊數及人次 ................... 26 . 表 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62  表 3 前導性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67 . IX.

(12) 圖 次 圖 1 助人行為的動機 ................................................................................................ 32  圖 2 同理心-利他行為理論 .................................................................................... 33  圖 3 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的決策歷程 ................................................................ 36  圖 4 動機影響歷程 .................................................................................................... 48  圖 5 不同動機、調節類型之自我決定連續圖 ........................................................ 52  圖 6 研究程序圖 ........................................................................................................ 71  圖 7 國際志願服務助人參與方式研究結果架構圖 ................................................ 82  圖 8 助人行為決策歷程研究結果架構圖 ................................................................ 94  圖 9 助人行為情境因素研究結果架構圖 .............................................................. 100  圖 10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研究結果架構圖 ............................................ 111 . 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之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本章分 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第二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三節為研究目的與問 題;第四節為名詞解釋;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大專院校重視國際化交流頻繁的時代,國際志願服務活動備受矚目,本節 討論從擴展大學生國際視野為重要趨勢,以及政府鼓勵青年參與國際志願服務, 和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背景,以說明本研究背景。. 壹、 擴展大學生國際視野成為高等教育之重要趨勢 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正面臨諸多壓力挑戰,如在全球化浪潮下,培養的 人才須具有國際觀與能力以與世界各大學競爭,故在政府、學校及非營利組織 無不極力推動國際志願服務,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擴展自己的國際視野。 美國《新聞周刊》2005 年底報導,訴求跨出自我的角度,「我」的世代已 退位,今後將是「我們」的世代(Me to We),吹響朝向世界公民而努力的號 角。而臺灣在 2010 年「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所發表「學生成 功學習」宣言中提到,促進學生成功學習要件包括,培養青年學生瞭解與欣賞 多元的文化及人與人的差異、具備全球視野、社會責任、公民責任等。 前哈佛校長德瑞克.伯克認為大學要幫助正值人生階段的可塑期青年成長, 在面對 21 世紀的來臨,大學教育不只培育學生獲得知識外,更應培育學生習得 寫作表達及溝通、思辨、道德推理、迎接多元化生活、履行公民責任、迎接全 球化社會、廣泛的興趣以及就業等八項能力,其中全球化的部份是新發展出來 的教育目標,而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的培養是幫助學生了解 並適應以後將面對的全球化下不同社會環境。學校必須透過適當的課程及課外 活動學習,讓學生習得不同的文化,培養學生寬容、尊重他人的態度,並養成 1.

(14) 學生專注傾聽、同理他人價值觀、了解自己、欣賞他人的能力(張善楠譯,2008)。 因此,大學教育應加強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能力,以充分準備其應具備國際觀。 隨著 21 世紀的到來,志願服務(Volunteer Service)已成為新世紀另一股 重要的思流。而聯合國於 1985 年訂定每年的 12 月 5 日為國際志願服務日,在 1997 年 11 月 20 日第 52 屆會議中通過 2001 年為「國際志工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 IYV),國際志工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Volunteer Effort, IAVE)在 2001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 16 屆世界志工大會上,全球 志工宣言指出,「志工是公民社會的基石」。在這個持續變遷的全球化時代, 世界越來越小,各國互相依存越來越大,也愈來愈複雜。 2012 年 2 月遠見雜誌提到「鼓勵孩子服務,在服務中成長」,學生至國外 服務後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因為體驗過當地資源的匱乏,理解自己在臺灣有 多幸福,學生學習態度更積極主動、樂於分享助人的道理。具備關懷社會的能 力,是世界公民的特質;且因應社會型態改變,加上小家庭和少子現象,現代 大學生自幼備受父母呵護,導致年輕一代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對於這批從小衣 食無缺、被保護在象牙塔裡的年輕人,更需要透過服務培養同理心與社會關懷。 總之,理想的世界公民,要能夠對他人利害與需要感同身受的素養,因此 當大學生能在面對多變化的情境當下運用同理心,也正發展理想世界公民的正 向價值觀(Falk, 2000)。要成為一個世界公民,具備全球化的觀點已是趨勢,且 透過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可以培養學生關懷、尊重他人等態度,學生在參與服務 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從與人的互動產生對事物不同的觀點,更能提升個 人的公民素養。. 2.

(15) 貳、 推動青年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為政府之重要政策 自 2001 年臺灣公布「志願服務法」,內政部 2001 年頒布「祥和計畫」為 激勵社會大眾秉持施比受更有福,給予比取得更快樂的理念,擁抱志工情,展 現天使心,胸懷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之德操,並發揮助人最樂、服務最榮的精 神;積極散播志願服務種子,踴躍投入志願服務行列,共同為拓展社會福利工 作及增進社會祥和而奉獻心力。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為持續鼓勵青年積極參與國際志願服務、關心國際社會、 及關懷本土發展,特規劃推動「台灣小飛俠計畫」,透過「區域和平志工團」 的成立,積極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建構政策推動機制,並由教育、文化、健 康、社區、環境、科技等六大服務面向,推展國內及國際志願服務的多元服務 方案。 這些青年志工參與措施,可強化有意願參與志願服務工作之青年,亦創造 青年主動投入志願服務有利的環境,藉由青年參與增進臺灣與世界其他國家人 民間之相互瞭解及交流,以激發青年志工對國際化社會之使命感、責任感,履 行世界公民與地球村成員義務。 為鼓勵國內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磨練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與技 術能力,並藉以增進臺灣與其他國家人民間相互瞭解及交流,培養學生對國際 社會人文關懷之使命感、責任感,拓展國際視野履行世界公民之義務,政府分 別於 2006 年特訂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要點」及 2007 年設置「台灣青年國際志願服務隊補助要點」,以補助學生參與國際服務,為 讓各校順利推動國際志願服務業務及提供大學生從事國際志願服務應注意事項, 並於 2013 年分別印製「學校推動國際志工須知手冊」及「青年從事國際志工注 意事項手冊」;此外,在政策推動下,許多大學生亦參與非營利組織所規劃的 國際志願服務,更有不少大學生經過參與非營利組織所籌劃的國際志願服務後,. 3.

(16) 隔年自行在校內組隊到國外服務的團隊也成長了不少。 教育部近年來鼓勵大專校院以推動志願服務為開端,主要積極推動並落實 「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從服務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的需求與認識 多元族群,使學生除能運用所學服務社會,還能在反思中建構新思維,學會正 確判斷與評價。各大專校院在推動國際志願服務時,更不少團隊以服務學習為 精神來推動;大學生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後,研究也顯示了學生的成長及增廣 見聞;如陳巧蓁(2009)認為國際志工們於服務結束後,不僅止於對那些他們 所見所聞的問題感興趣,而是真的能關心服務地區所發生的問題,在回臺灣之 後持續對於受服務者進行關懷,為下一次服務做更多的學習與計畫。賈大齡 (2010)研究中發現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經驗,讓研究參與者更加堅定其未來 助人的信念,無形中提昇其公民責任與參與的效能。. 參、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成為一股新力量 現在台灣的大專院校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下,學術也趨於開放和多元 性。學校除提供一般的學習課程外,必須提供更多元、有意義的生活經驗,以 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興趣,開啟其生活視野、促進其生涯發展,而學校的 學生社團及各項課外活動推動,正是提供大學生豐富生活經驗和多元智慧學習 的最佳方式(李燕美,2004)。 在現代社會,大學生透過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是成為全球公民社會一份子的 最佳途徑,拓展國際視野為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利用志願服務經驗累積正面 的能量是重要的關鍵,且大學生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 供服務時的態度、內容及品質都會有直接的影響,而熱衷服務的大學生所組成 的團隊對非營利組織的長期經營與成就有著深遠的影響。 台灣小飛俠計畫推動下,搭建青年志工供需媒合平台,引領青年團隊進駐 服務,引導青年由一次志工往終身志工之志業發展。. 4.

(17) 臺灣各大專校院推動國際志願服務,並將其納入服務學習中,從服務過程 中,學習是一個將整個社會資源轉變為學習場域的教學方法,其在增進學生學 習、培養公民能力、未來就業準備及認知、心理社會發展方面,皆具有一定的 促進效果(黃玉,2000) 大專校院的國際志願服務計畫,過去大多是由學生社團自行籌組,或藉由 學校透過宗教組織協助辦理(張有恒、陳明國,2012)。自 2004 年,教育部 頒布「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補助要點」後,全國各大專校院便陸續展開國 際志願服務計畫,各校規劃的期程為二週至一至二個月,讓大學生透過參與國 際服務的模式,從過程中獲取經驗學習,拓展大學生國際視野,並提升其自我 學習的機會。 黃玉在 2001 年「服務學習座談會」中指出,服務學習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持 續參與」,只有以長期且持續性的參與服務經驗,服務學習的功效才得以發揮。 又陳韻婷(2009)研究兩年來實際參與緬甸海外服務者,於服務過後省思與統 整發現,服務過程中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服務動機會因外在情境與個人的內在 認知,而有所改變,亦建議可放寬研究「持續服務的意圖」,為參與者帶來良 好的學習效果,或是促進終身投入社會服務活動。 綜合上述,大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是改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學生因此 可以擁有自信、創意,可以其專長及熱情,投入志願服務邁向國際,成為一股 世界新力量,培養理想世界公民,進而在參與服務過程中產生各種變化,從中 建立新觀點。. 5.

(18)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自2012年起帶領學生團隊到泰北地區從事華語文教學志願服務,大 學生在到達後發現自己準備的教案不足,發現華文教育教學與想像的不一樣。 有大學生受挫後要提昇個人教學技巧及能力決定加強教師修習專業領域;有些 學生因此有隔年不會持續參加的心態,也有學生抱持著去海外看看的心態,認 為曾經走過這段旅程體會過就可以了;相對之下,更有學生看見自己能力不足 的地方,願意重新學習並增加自己的能力,回到臺灣後努力的往能夠增加及訓 練自己教學技巧等能力的方向前進,並承諾自己明年還要回到泰北地區持續協 助當地華文教學教育。 研究者參加許多國際志工的分享及表揚會中,也發現很多學校在推動國際 志願服務的學生能願意承諾明年持續參與服務時,也對他們秉持的相同信念與 價值感到敬佩,為何會持續在同一領域中貢獻一己之力?也令人感到興趣。這 些助人者在決策參與歷程為何?影響的情境因素為何?初始與持續參與動機調 節的改變為何?持續參與服務的助人行為的經驗,對大學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 響及變化?研究者也希望針對這樣的議題去做探討。 針對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影響行為情境因素、動機調節情形及持續 參與的生命故事,分述研究動機如下。. 壹、 瞭解大學生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情境因素 高等教育在推動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期望大學生在參與服務後,能持續去 關懷社會事務,然大學生能否持續助人行為的因素仍是值得探討之處。如環境 的特性影響於其成員的典型特質,或是學生在某一情境的共同特質,像年齡、 社經背景、教育成就、能力水準等情境變項都表示為此環境產生團體的特徵(黃 玉,2003)。除了團體中同儕的特質會影響志工助人行為的產生外,其中還有 阻礙參與服務因素,像校園氛圍、家庭支持度、對團隊認同及團隊中的模範角. 6.

(19) 色都可能是阻礙參與的情境因素。 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不僅要面臨文化上的差異、生活方式不同的衝擊及學 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在過程中也會挫折。因此,國際志願服務不是像在臺 灣寒、暑假到國中小學去辦理營隊活動容易,從參與的過程去挑戰所面臨的種 種問題,大學生也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累積許多的經驗。當克服了許多影響助 人行為產生的情境因素,則助人行為也會持續發生。 為瞭解哪些情境會影響助人者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探討 國際志願服務者曾經歷的情境因素,並做為研究者實務工作參考,此為研究動 機之一。. 貳、 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情形 研究者目前的工作業務之一,為輔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因此有機 會帶領學生赴泰北擔任志工,尤其從泰北光復高中副校長陳述的故事中,研究 者對於大學生從事國際服務時所產生助人行為,及何種原因能持續參與服務的 動機及心路歷程感興趣。故事中提到一位在大學時期隨著非營利組織到泰北參 加國際志願服務隊,第一次接觸後就深愛上泰北,於是隔年在自己的學校組織 一群志工團隊,開始帶領學弟妹每年暑假到泰北做華文教育教學服務,一直持 續到畢業後仍關心著也履行服務承諾,甚至,在結婚時還回到泰北僑校宴客。 研究者更想瞭解這助人者是基於何種動機引發持續對該地的關懷,這位助人者 所帶領的團隊,近年來更榮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頒發區域和平志工績優團隊獎 項,這位助人者在此團隊中更扮演著楷模者的角色,隨時的關心著服務的情況, 此其中的歷程及堅持過程,是值得探究的議題。 近年來國際志願服務盛行,許多大學生投入是基於「想到國外看看」、「出 國比較便宜」等利已助人動機(陳雅莉,2011);儘管如此從事志願服務性質 也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也見到更多大學生有意願投入國際服務,以及臺灣國. 7.

(20) 際志願服務隊數量增長;此外,更有用心針對當地需求策劃服務內容,持續投 入當初所參與的服務,這樣的助人者動機是值得探究的,而持續參與的動機是 否產生變化及調節,以維持續參與動力的來源,也成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二。 大學生在決定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前需要經過許多決策歷程,每一個歷程都 在評估自己是否能勝任此工作,有許多的未知數在考驗著參與者。. 參、 研究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之方式及個人的影響 當所有的因素都一一克服後,就下定決心持續幫助,而當中的過程對大學 生的影響甚多,如廖一儒(2004)提及參與志願服務當志工過程中,對自己的 價值感有較高的評價時,人際互動的歸屬感及滿足感也相對提高,進而透過反 省及整合自己的經驗後,從中瞭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達到自我肯定與自我 實現。 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過程中,能親自去感受在當地的情境、人群、文化所 帶來的體會及內在改變,參與者應當要受到相當程度的訓練及能力的情況下, 才能夠以最適當的方式去幫助他人。包括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計畫都應該要 有詳盡的規劃,且符合受服務者的需求及同意下,才能夠去執行,志工在參與 服務時的阻礙減少情況下,才能持續參與志願服務。 教育重要的理念之一從經驗中學習,學習者運用親身體驗的過程去建構技 能、知識以及價值觀。隨著志願服務概念的拓展,近幾年來,有更多自願性的 志願服務者相繼投入公益的行列,進行沒有酬勞的服務活動,志願服務團體或 機構必須藉著培訓與考核,使志工的利他動機更加強並形成服務的主導力量。 以經驗學習為基礎,從服務中學習並建構服務者自身的經驗成長,其中的參與 動機及過程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從相關文獻中發現有關國際志工服務的 研究,大多以個案或團體為主軸去訪談及分析(尤雅音,2009;李欣樺,2009; 何亞竹,2012;洪玉雪,2008;高如玉,2012;陳雅莉,2011;張慧君,2014)。. 8.

(21) 正因國際志願服務近年來逐漸被大眾重視,而國際志工的推展對青年品格、 價值觀、自我實現、世界公民觀有所助益(王新閔,2007;何亞竹,2012;洪 玉雪,2008;高如玉,2012;陳俞諺,2008;陳巧蓁,2009),且從事志工服 務對於大學生「人生態度」及「自我實現」兩方面有所啟發(陳俞諺,2008)。 而自我實現歷程是一種「歷程轉變」與「延續影響」的現象,不僅是人與人、 人與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過程,也是人長期的與內在的自己作拔河,而這 些過程中的阻礙與突破如何在青年志工身上轉化為持續奮鬥的戰鬥力,是需要 長時間的深入探討(陳俞諺,2008)。另一方面目前以大學國際志願服務隊為 對象的研究數量相對地稀少,所以探究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因此希望探究多年來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且具有良好績效的志工團隊 的大學生,經由訪談方式瞭解其動機調節後持續參與對個人的影響歷程,此為 研究動機之三。. 9.

(2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節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目的;第二部分根據研究目的提 出本研究問題。. 壹、 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的背景與動機,研究者欲探討大學生透過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 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遭遇的阻礙及困境及對個人之影響,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方式。 二、探討影響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情境因素。 三、探究大學生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情形及影響。. 貳、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 一、瞭解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方式為何? 二、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為何? 三、分析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及對個人的影響為何?. 10.

(2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者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本 節解釋名詞有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國際志願服務、基本心理需求及動機調節 等,說明如下。. 壹、 志願服務(Volunteer service) 我國自民國 2001 年公布「志願服務法」第三條明定「志願服務」係指:「民 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與知識、體能、勞力、 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增 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本研究所指志願服務指個人在自由意志 下,所選擇願意從事利他、互助且不求回饋的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活動。. 貳、 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 助人行為指在別人有急難或需要幫忙的情況之下,個人出於自願予以援手, 且不附帶任何回報條件。助人行為常被歸納在利社會行為中,廣義的定義泛指 能夠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力的行為;狹義的定義則指一種能夠增進他人利益的 行為稱之,如助人、奉獻、合作及利他行為等均屬之(張春興,2006)。助人 行為則包含於利社會行為中,也是主要的表現之一。與利他行為稍有不同,後 者含有助人之外附帶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意義(張春興,2006)。本研究探 討助人行為指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者,乃是出於自願且不帶任何回報者屬之。. 參、 國際志願服務(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我國推展國際志願服務包括國際志工年的推動及發布志願服務法,開啟對 海外服務的熱潮。Sherraden, Stringham, Sow and McBride (2006) 指出,國際志 願服務定義為是跨越民族、國家與任何外在形式的界限,在異地從事一些工作 (陳巧蓁,2009);以有組織性的參與,不以獲取報酬的提供服務,以促進對. 11.

(24) 國際了解和服務,提供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救濟。國際志願服務期間包括短期 (約 1 至 8 週),中期(3 至 6 個月),或長期持續時間(6 個月以上)。 本研究所指國際志願服務,是由研究參與者自行參與校外非營利組織所籌劃 的國際志工團隊,或由大學生自組團隊赴海外參與及投入國際服務活動稱之。. 肆、 基本心理需求(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自我決定理論主張個體為使需求獲得滿足,則會引發行為動機,透過行動 來滿足自己的需求(Deci & Ryan, 2000: 227)。換言之,外在情境若能滿足個體基 本心理需求,則有助於動機內化,使得行為獲得正向的結果;Deci 與 Ryan (2002) 認為人類的基本心理需求包含自主、勝任及歸屬感等,本研究探討自主性、勝 任感及歸屬感如何提昇大學生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情形。. 伍、 動機調節(Motivation self-regulation)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動機,依據 Deci 與 Ryan 根據個體自我決定的 程度形成不同的動機型態,動機調節乃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的主張而來。自我決 定理論(Ryan & Deci, 2002)認為個體受到社會脈絡的影響,有主動內化與整合價 值的能力,因此主張動機非固定不變,個體會因社會脈絡的影響而調節動機, 動機調節類型依行為品質自我決定程度由低至高分別為無調節、外在調節、內 攝調節、認同調節、整合調節及內在調節;本研究探討當基本心理需求獲得滿 足時,大學生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動機調節情況。.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者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本 章依據國內外相關文獻,透過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的結果,作為本研究的理論 依據,共分為三節探討理論基礎,並針對相關議題文獻作深入探究。第一節探 討國際志願服務意涵及其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助人行為理論及其相關研究;第 三節為自我決定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第一節 國際志願服務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回顧臺灣推展國際志願服務的歷史,包括國際志工年的推動,以及發 布志願服務法,開啟對海外服務的熱潮,特別是近年來許多非營利組織及大專 校院,組隊參與國際救援或協助開發中國家的志願服務工作。主要內容分為四 個部分,即志願服務的發展、意涵,以及國際志願服務理念、種類、需求評估、 困境及相關研究等。. 壹、 志願服務的發展 志願服務在我國的推展自古有之,見之於史實的有家族互助的「義莊」、 糧食互助的「社倉」、人際互助的「鄉約」、經濟互助的「錢會」,民間團體 的修橋、舖路、興學、濟貧等,都是志願服務的具體表現,可謂均源自於人類 慈善互助的情感(陳武雄,1997)。包括社會福利領域運用志願服務者提供服 務,也有很長一段歷史,各種不同型態的志願服務,扮演社會功能維繫的角色, 例如:早期的造橋舖路、賑米救濟災民等善行。儘管經過了許多世代變遷,到 了現在這個資訊發達的世代,志願服務仍是維繫著人與人、社區與社區、政府 與民間單位及國家與國家間關係的重要一環。以下將我國志願服務的發展分為 幾個階段說明(林勝義,2006;曾華源、曾騰光,2003;蔡漢賢,2004、2008):. 13.

(26) 一、萌芽期 早期的志願服務是基於宗教信仰來提供服務,在我國志願服務與佛教有關, 其佛教「悲田勝敬田」的觀念,就是強調對弱者的佈施(劉淑芬,2001)。故 傳統的助人服務雖有其溫情面,可惜是扶助多而協助其自立少;如今隨著科技 與經濟的發展,已轉變為張老師、救國團服務員及生命線服務等型式(蔡漢賢, 2004)。以救國團為例,於 1952 年建立志願服務體系,將志工分為輔導幹部和 服務員兩種,並強調志工為社會參與、亦是人才培育的方式。1965 年,政府提 倡社區發展工作以來,志願服務會大量運用在協助社區發展的推動上;1971 年, 中國國民黨成立「義務服務工作團」,並陸續在各縣市地區成立民眾服務站, 作為國民黨服務民眾的據點,當時的志願服務難免會有政治色彩在內。同時, 開始運用社會熱心人士及大專學生參與社區發展、法院觀護工作(林勝義, 2006)。. 二、倡導期 政府結合民間力量,協助推動社會福利工作,自 1981 年起陸續訂定與志願 服務相關法規做有系統的整合,1982 年 8 月 5 日「臺北市志願服務協會」成立, 它是全國第一個以「志願服務」為名稱,正式依照人民團體有關法令規定向主 管機關(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組織立案的志願服務團體(呂朝賢,2002)。 自 1984 年起配合每年 12 月 5 日「國際志工日」,首創志願服務楷模「金舵獎」 選拔與表揚。而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臺灣分會在 1983 年成立展愛隊;由此可 知,志願服務是靠著政府及民間的配合能陸續開展,政府機關是推動志願服務 的主體,民間的社會福利機構不多(林勝義,2006),大多是傾向於輔助性質。. 三、發展期 1990 年代臺灣的志願服務由原先辦理的內政、文化及環保等部門,逐漸擴. 14.

(27) 展到勞工、青年輔導及學校教育等領域,並成立全國性志工組織(蔡漢賢,2008) 。 尤其 1995 年內政部為激勵社會大眾秉持「助人最樂,服務最榮」的精神,並鼓 勵踴躍投入志願服務行列,特訂定「廣結志工拓展社會福利工作-祥和計畫」, 並自 7 月 1 日起實施。自 2000 年開始,臺灣各級學校相繼推動勞作教育、服務 課程及公共服務教育等措施,讓學生在勞動服務或社區服務的過程,獲得服務 經驗,體會學習的意義,並自 2000 年 11 月修正為服務學習。由此可見 1992 年至 2000 年期間是我國志願服務發展時期,此階段除民間外,政府對於志願服 務的議題,亦逐漸重視。 在志願服務法未通過前,我國對志願服務領域還不明確(蔡漢賢,2008) 從 2000 年開始,外部有聯合國推動國際志工年的風潮,內部有陳水扁總統宣示 「志工臺灣」的政策,以實際行動參與志願服務工作(林勝義,2006)。2001 年配合「國際志工年」推動,我國制訂了「志願服務法」公布施行,有關志工 相關機構權責、教育訓練及權利義務,還有法律責任及相關保障等都有明文規 定,為我國志願服務推展轉捩點。在「志願服務法」公布施行後,有賴政府的 主導,以及民間的配合,志願服務工作日漸上了軌道,並輔于青年各項志願服 務補助計畫等(呂朝賢,2002)。從民間非營利組織招募、籌組義工開始,政 府部門及各縣市政府也漸漸有屬於自己的志工團隊,而學校為推動學生參與社 會服務,關懷社會議題,從志願服務開始走向服務學習的階段。 臺灣在近年來參與志願服務層面擴大,種類也更多樣化;政府機關也擴大 採用志工並推動志願服務方案,提供一般民眾參與增加服務項目。社會各層面 提供許多機會讓民眾及學生能有機會參與各項服務,更要重視服務品質;志願 服務不是提供免費人力,更要加強培訓及甄選,讓服務品質得以提昇。在「志 願服務法」中;強調要運用志工專長,讓服務更有其正當性外,也要保障被服 務者的權益,因此志工服務及運用機構之倫理也被強調(林勝義,2006)。「志 願服務法」第 24 條提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派遺志工前往國外從事志願服務工 15.

(28) 作,其服務計畫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備查,也適用該法規定,目的 在促使臺灣的志願服務能與國際發展接軌。 近年來也有許多非營利組織,如中華藝文資源發展協會、願景青年行動網 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ICYE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 流協會及環宇國際文教基金會,及各大專校院學生組隊去參與國際救援或協助 開發中國家的志願服務工作,顯見國際志願服務已成為發展趨勢。. 貳、 志願服務的意涵 志願服務法將「志願服務」定義為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 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 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Cnaan(1996)指出,志願服務的意涵可歸納成四大組成要素,分別為自由選 擇、報酬、結構、預期受益對象,每個要素有不同等級程度的區分,不同組合 以及所指的服務範疇也不一樣。換句話說,志願服務的「志」是「志在為他人、 社會公益,而非個人利益」(引自曾華源、曾騰光,2003)。 茲將志願服務的定義歸納如下三類(陳武雄,2001;曾華源、曾騰光,2003; 林勝義,2006):. 一、志願服務是一種助人的美德及福利活動 早期在西方,志願服務精神與基督教有關,特別是為宗教而戰的志願軍。 在中國志願服務則與佛教有關,佛教「悲田勝敬田」的觀念,就是強調對弱勢 者的佈施(劉淑芬,2001),較著重在強調利他的美德。另國內外學者對志願 服務的定義,常常從強化個人內在奉獻心理和對社會有利的角度,如 Levin 認 為志願服務是指人們出於自由奉獻、沒有報酬志願服務組織,從事各類型社會 福利活動,包括教育、家庭、兒童福利、心理衛生、休閒育樂、社區發展及住 宅與都市更新等方面的工作。可見志願服務是自願付出時間及才能上的捐贈,. 16.

(29) 在無直接的財務報酬下,去進行服務的傳遞或任務的完成。包括公眾參與對其 他人進行服務的直接傳遞,以及一個廣泛的非正式的幫助活動(引自曾華源、 曾騰光,2003)。 臺灣省社會處「志願服務手冊」於 1988 年對志願服務的定義:「是出於己 願,本著不求報償及人類互助美德,利用餘財、餘力、餘時來表達對社會的愛 意,對同胞的關懷,提供精神與物質兼有的服務。」陸光(1994)認為各國推 動社會福利工作主要力量的來自志願服務,意指民間為增加社會福址而自願提 供的不計報酬的各項服務。 總之,參與志願服務是貢獻個人一己之力,本著個人單純意願與興趣來表 達對社會的關懷。. 二、志願服務是組織性的利他行為 Heiderich (1991)指出,許多人視志願服務者為一群人願意貢獻個人時間、 精力,而不為酬勞地為他人做事。若以人本、社會連帶、關懷、公共利益及慈 善為基礎下定義時,一種出於自發意志,純為助人利他的奉獻工作認為是志願 服務;它是導自志工內心的善良與溫柔,秉持簡單、清楚、可行、明確、實際 的願景和使命,透過學習、參與和付出,為群體創造最大且最有效益的非正式 社會支持網絡;而 Smith (1982)認為志願服務者是指貢獻時間在各個領域直接 幫助他人的人,相信這些活動對他人有益,同時也可以滿足自己(引自陳武雄, 2001)。 志願服務自發、不求回報的精神,隨著時代及社會不斷發展仍未改變,其 定義擴展到以組織型態提供不計酬勞的服務,則不包括個人自發性的行動,如 美國社會工作協助認為一群人不計酬勞,追求公共利益,本著自我選擇與意願 而結合,稱之為志願團體,而參與這類團體工作者,稱為志願服務(陳武雄, 1997)。. 17.

(30) 以上的各學者的觀點反映了隨著社會時代的開放,志願服務者願意自發性 的參與服務,自己選擇適當且認同的非營利組織參與,且相信參與服務對他人 是有助益的。. 三、志願服務是基於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行為 此觀點強調從社會責任的價值觀作為社會參與的角度分析志願服務的本質, 此概念與民主社會發展之本質接軌,如 Ellis 與 Noyes(1978)將志願服務者定 義為「是對被認識的需要採取行動,本著一種社會責任而非關心金錢利益的態 度,是超乎個人物質所需而從事的活動。」(引自曾華源等人,2003) 另從生命價值及人性的角度解釋志願服務這項助人的工作,強調志願服務 是生命價值的肯定、社會連帶的責任、是人間真愛的表示,人性至善的發揚及 自我理想的實現(陳武雄,2001)。 志願服務是個人無拘無束,無酬地為社會大眾或志願服務組織提供服務, 並致力於各種社會福利活動,且對於社會責任與態度的行動方式,是付出不求 回報的(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Levy (2001)認為志願服務是「一 個人在有酬工作之外,願意奉獻時間、才能、精力給他人與社會,而不要求報 酬,相信志願服務除對他人及社會有利外,並可獲得自我心理上的滿足感。」 (引自曾華源等人,2003)。 根據上述對志願服務定義,志願服務的前提是發自內心的奉獻,不為報酬, 且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沒有酬償,志工在服務過程所獲得的經驗與成長 卻是金錢難以買到。. 參、 國際志願服務的意涵 教育部於 2006 年正式發布「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要 點」,而我國大學生國際志工團服務的發展與現況,自 2006 年首次開放青年志 工自組團隊參與服務。國際志願服務在全球化之下是一個重要和不斷增長的議. 18.

(31) 題;發展在國際間急難援助或人道主義救援等,以促進國際間的交流(Sherraden et al, 2006)。發展出國家與國家間跨界國際合作之趨勢,各國人民在世界上有 了活動的舞台,將原本國家關注的議題,跨場域、跨國界、跨文化與跨族群地 提升到世界的層次討論,並設法解決之。像是環境保護的議題,藉由國際志工 實際的公民參與行動,能正向提升參與者自身之世界公民觀(陳巧蓁,2009)。 隨著臺灣日益國際化的程度,以及積極與國際接軌的政府施政方針,顯示 志願服務之推動已由國內漸漸走向國外,並拓展大學生的國際視野,更結合學 校、非營利組織及政府三方共同合作,大力推展國際志願服務。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自 1991 年起推動青年參與志工服務,於 2001 年加入國 際「全球青年服務日」(Global Youth Service Day)活動,積極鼓勵青年關心 國際社會,關懷本土發展,成立「區域和平志工團」,召喚國內青年在臺灣與 國際間積極參與扶貧、濟弱、永續發展等志工服務(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4)。 張利安、賴樹盛(2007)認為臺灣青年志工前往海外從事國際服務,早期可追 溯至民間團體辦理志工派遣活動,直至後來公部門資源的投入及大眾媒體之傳 播,逐漸擴散到學校社團或個人行動。 賴樹盛(2008)指出,近年來臺灣青年選擇利用寒暑假期間,或者是工作 轉換跑道之餘,參與海外公益服務活動,體驗相對於臺灣低度發展地區之文化 經驗,在臺灣已形成出走的另類風潮,稱為國際志工或公益旅行。. 肆、 國際志願服務理由及效能 近年來各大學校院鼓勵大學生踴躍參與社會服務,從中培養學生具有服務 觀及全球公民素養的青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更推廣大學生自組團隊到世界各 地服務,獲得績優徵選出的團隊還可以選派參與國際志工協會世界大會暨青年 論壇。教育部也隨之推展各項志工計畫,於 2006 年開始補助大專校院組成國際 志願服務團,於暑假時赴世界各地展開志工服務。可見高等教育培育臺灣青年. 19.

(32) 擁有國際視野是趨勢,而政府、教育單位及非營利組織紛紛規劃許多海外服務 的機會,更編製國際志願服務手冊提供學校及大學生參考,近年來所推動的服 務學習也培養並帶領學生走向全球化的國際關懷能力。 國際志願服務參與趨勢發展已不可避免,對於推動國際志願服務理由與功 能可分述如下:. 一、培養具國際觀的青年領袖 在日益國際化社會及地球村經濟的時代,社會問題已沒有國界,如環境污 染、傳染病、不平等的教育機會。陳德華(2005)分析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 要課題,其中一項則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不足問題」;然而,從世界互賴 的關係來看,不同文化與國家間的合作結果是互惠的,國際志願服務所提供之 學習情境除能幫助開展世界公民的價值觀之外,亦能幫助開展國際志工們自身 之批判思考的能力(陳巧蓁,2009)。透過國際志願服務使學生學習具國際觀 並能與不同文化的人共事,以培養未來關心本土及國際問題的領導菁英的世界 公民。. 二、啟發多元文化的敏覺力 臺灣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人口已朝著多元文化社會發展,學生經常需要 接觸不同的族群,大專校院利用設計發展方案、課外活動及學習環境來推動多 元文化教育,讓服務者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人及文化,從中學習重要不同的 族群與文化(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而陳巧蓁(2009)探究大學生對 於國際視野的開展具有更深入的理解與尊重,於異國的多元文化學習,國際志工 產生跨文化跨族群理解並學會尊重,國際志願服務開拓國際志工不同面向的視野 與觀察。對異文化的好奇與探索,異國的新鮮感促使大學生對海外服務躍躍欲. 試,都有助於視野的開拓(王新閔,2007;洪玉雪,2008;賴樹盛,2008;黃 昱富,2009;簡鈺青,2008)。. 20.

(33) 大學生透過國際志願服務學習的經驗,有助於覺察自己的價值觀未必與他 人相似,從而對一些政策及方案會考慮融合不同的價值,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 求,並學習和諧共處。. 三、擴展學生海外學習經驗廣度 現代的大學生需要了解其他國家及文化,知道更多國際事務。因此,如何 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建構出一套知識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面對未來國際問 題和機會刻不容緩(蔡志賢,2011)。另有王新閔(2007)研究結果,國際志 工在服務中的學習歷程,包含人際互動與學習的收穫。透過志願服務的經驗可 以充分接觸地主國的文化,與國外不同社經地位及年齡團體的人有共事的機會, 使學生獲得廣泛經驗得以深入瞭解地主國文化。. 四、重塑學生人生方向與價值觀 當前學生日益傾向「利己主義」及「唯物主義」時,各大學校院積極導入 志願服務方案,提供學生一個實作場域,透過實際參與、體驗及內化的過程, 逐漸影響及修正其價值觀與行為,有效建立學生的自我價值體系及培養學生的 多元視野(蔡志賢,2011)。國際志願服務成為一個匯集各方力量的管道,大 家可以集合起來共同建立人道價值、跨文化溝通技巧、倡導公民行動、融合理 論與實務、實現機構使命。. 五、提升愛國榮譽感 大學生帶著他們獨特的文化背景到國外服務,往往受到服務對象的崇拜與 喜愛,因此對被服務對象影響很深;學生到國外是學習者,同時也為他人貢獻 自己的能力、技巧及創意,在國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自己的國家和學校,所以 令人留下印象。 透過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方式,除了有助於學生的個人發展及領導力養成外, 對於人生方向及價值觀都會有所改變。因此,藉由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 21.

(34) 方式,可幫助學生察覺國際發展的演變、豐富經驗的廣度,以及他國文化的多 元性,在參與過程中提升自我的國際觀與文化學習,更增加自我對多元文化的 覺察與認知能力。. 伍、 國際性志願服務的種類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能透過參與學校規劃、非營利組織或自行組團等 方式,比起以往有更多元的機會參與國際性的服務。過去家庭經濟許可的大學 生,可以透過遊學、留學或是交換學生的方式,來達到探索世界與國際接軌的 目的,另一種認識世界、參與世界的管道,則現在是利用從事國際志願服務的 方式(張瓊齡,2007)。尤其教育部特別鼓勵大學生透過不同的模式,從事國 際志願服務,鼓勵各級學校學生除在課業學習外,提供提昇外語能力的機會, 從參與國際服務或交流活動中,用來檢視專業學習或體現生活,全球化的機會 也能拓展國際視野,增進對國際化社會之責任與使命感,促進臺灣與其他國家 人民之間的瞭解及形象。目前大學生從事短期國際志願服務的類型分析如下(張 瓊齡,2007;洪玉雪,2008;賈大齡,2010;高如玉,2012):. 一、國內非營利組織規劃自辦的行程 大學生可透過國內許多非營利組織徵選國際志工的機會,參與者無需涉及 行程安排,只需通過甄選即可參加,雖然需要自費且費用較高,若主辦單位有 爭取到其它補助機會,團員就可減少費用支付,如伊甸基金會的海外志工遊學 團、中華藝文資源發展協會 aCARD 志工團等。. 二、學校老師或校內行政單位安排 大學生在校園內有許多機會,來取得相關單位所提供之服務機會,藉由學 校熱心教師或校內承辦單位如課指組、服務學習中心等,透過自行規劃的行程, 前往海外服務或舉辦營隊帶領的活動,通常學校用公開徵選並部分補助,再由 透過募款及補助的方式,學生自費額也較為便宜,如:臺灣師範大學緬麗伊甸 22.

(35) 園國際志工服務隊及清華大學尼泊爾國際志工團等。. 三、由學長姐發起 剛開始可能由學校代為接洽或規劃,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後,組織及架構 已趨於完整後,參與者後來自願成立團體帶領學弟妹並持續運作及籌備服務計 畫,以延續服務的方式傳承給下一屆,如:台北教育大學國北小泰陽服務隊及 台中教育大學國際志工社等。. 四、自行規劃行程結合海外非營利組織據點 由大學生自行規劃行程,且得到國內非營利組織及其海外分會的後援,其 參與者可以需透過與國內外非營利組織聯繫服務地區需求,根據需求自行規劃 服務行程,通常該組織的海外分會或工作站會提供在地接待或協助,需自行負 擔食宿費用,倘若有爭取到經費補助或贊助,大學生則可以負擔較少的費用。 大學生除可自行了解服務需求與內容,行前訓練也由大學生自行安排,如臺北 醫學大學非洲醫療服務團及印度加爾各答的垂死之家。. 五、透過學校僑生的牽引並運用僑生熟悉僑居地的優勢 就讀大學院校的僑生來自各國,本身的資源性足夠,透過僑生自行規劃行 程前往僑居地服務,由僑生聯繫行程及服務內容,相對語言障礙及文化隔閡較 無問題,參與者自行向其他單位或團體募款相關經費來源。如:元智大學國際 志工海外僑校服務團及臺灣大學再見家鄉服務隊。. 六、參與交換機構的安排 需有相對國家的學生來台交換,才有前往的機會,往往不能自由選擇要去 的國家,需遷就名額與時間的長短,且需自行負擔費用。如:外交部辦理國際 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教育部青年署遴選青少年赴以色列參加第六屆國際環境青 年領袖會議等。. 23.

(36) 總之,從事國際志工倘若對國際志願服務情況不甚清楚時,通常會先行參 與或結合非營利組織所規劃的行程。近年來,有不少大專校院自行聯繫及規劃 行程組團帶學生至海外進行服務,若能結合學生專長配合當地服務地區的需求 時,則服務內容會更為切合,而志工之專長也得以發揮。. 陸、 國際志願服務需求評估 有感於大學生志願服務體驗活動風氣盛行下,政府推動大專校院組成國際 志願服務團,大學生運用所學專長與知識技能,提供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需求服 務,以激發大學生對國際社會之使命感、責任感,得以在別人的需求上看見自 己的責任,但未準備好的國際志願服務團隊卻可能給服務地造成困擾,因此, 服務前需做好行前的訓練及需求評估。 台灣立報(2013)曾報導旅遊公司創辦人帕琵寫道國際志願服務認知不足, 對當地來說可能造成傷害,從事海外服務的大學生常忽略無法說當地語言,也 不算具有能服務技能和經驗,以及對當地生活情況也不是非常了解情況下,更 應具備良好的態度與認知,以鼓勵大學生從「服務」 ,轉而學習如何服務。更顯 示出國際志願服務團隊如何在出隊前,先透過前人的經驗或相關資料的收集, 讓每個團員先行建立起基本認知,並進行評估當地服務需求以召募適合的團員 加入,減少對當地的服務傷害。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大學生不僅是考量語言學 習上的問題,規劃服務方案應評估下列幾點要項(徐明、邱筱琪,2008): 一、選擇海外姐妹校、邦交國或與學校有合作關係的學校或機構做為團隊 國際志願服務地點。 二、依據團隊所規劃的服務時間長短來決定服務計畫與目標,進行服務方 案的需求評估。 三、提供參與大學生適當和充足的行前訓練和準備。. 24.

(37) 進而在建構國際志願服務團隊時,必先獲得受服務地區或單位的認同及同 意後,討論其服務需求,或從前人所留下的資料及檔案,從中取得對當地的基 本瞭解及文化背景等資訊,再由團隊討論後設計服務方案。高如玉(2012)研 究指出在泰北地區四年多深刻的體認及觀察,與泰北地區僑校合作的服務計畫, 需透過歷年國際志願服務團隊的傳承及累積的資料,由雙方齊力建構相互合作 關係,以期為改變當地教育環境而努力。 另有何亞竹(2012)研究發現國際志願服務需要更多彈性處理事情的方式, 以尊重及包容團員差異性與當地多元文化,分享彼此的信念與價值觀,得以在 服務結束後延續著彼此的友誼。 此外,國際志願服務可透過多元管道參與,在各校、非營利組織及社團推 動下,使得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成為一股風潮,因為看見對方需求才能有服務的 機會,從事志願服務需著重對方需求,評估如何提供符合對方需求服務內容, 進而達到服務目標。. 柒、 參與國際志工可能面臨的困境 國際志願服務在近年來已成為社會的一股新興趨勢與熱潮,跳脫了以往到 落後國家提供人道援助的觀念,讓有志到國外做服務的大學生,在更多元化的 選擇下,利用做好事之餘,也省下國外旅行的費用。 根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補助統計,每年投入國際志工或稱海外僑校志工的 大學生,在近年來以倍數成長,由下表 1 可知 2006 至 2013 年共有 947 個團隊 11,139 位青年志工獲得教育部補助(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4)。. 25.

(38) 表1 2006 至 2013 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補助國際志工隊數及人次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項 目. 臺灣青 隊 年國際 數 志工服 人次 務隊 國際志 隊數 工海外 僑校服 人次 務隊. 46. 73. 83. 84. 106. 118. 176. 111. 434. 721. 973. 1,490. 1,448. 1,597. 1,984. 1,879. -. 5. 15. 26. 20. 27. 29. 28. -. 16. 43. 75. 110. 100. 160. 109. 資料來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4) 。 「青年國際參與及服務成果」報告。2014 年4月24日,取自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716423/...。 然而國際志工的場域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團隊中共事的成員看似熟悉卻又 陌生,往往在有限的時間不僅要學習適應環境,還要接納團隊成員的差異性, 還要面對語言及生活條件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隨時都可能影響並挑戰參與之 學生,有關國際志願服務可能會面臨之困境。綜合相關研究,發現如經費問題、 語言障礙、文化背景、團體互動及生活適應,未符合期待等問題,詳如下列所 述(賈大齡,2010;賴樹盛,2008;Jackson, 2007;李燕美,2004)。. 一、經費募集不易 為鼓勵國內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教育部與前行政院青年輔導 委員會(現已併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分別在 2006 年和 2007 年制定「大專 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要點」、「臺灣青年國際志願服務隊補助要點」, 但於 2012 年教育部補助經費暫停,許多團隊申請經費時少了一個來源;以學校 自組團隊來說,活動相關經費通常是利用申請政府、學校及各組織補助案,或 是以參加競賽方式來募集經費,如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區域和平志工團績優團 隊」競賽獎金等,或是以贊助、義賣當地的特產募款的方式來籌措經費,通常 26.

(39) 參與者都需自費一部分,若參與校外非營利組織所規劃完整的國際服務行程者, 費用則都較昂貴,並非一般學生可以負擔的起。研究者在籌劃過程中,曾遇到 平日熱心參與服務的學生,有意願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但卻礙於家庭經濟考量 或打工的關係,無法參與,對弱勢學生來說,更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 二、 語言不通及文化背景不熟悉 志願服務者不一定有能力去提供援助,或將技能和知識轉移到當地最需要 的地方,當地人的文化與志願服務者不同,且面對巨大的文化和語言障礙,這 都是最基本的問題。當參與服務者本身在有限的生活經驗和專業技能,以事務 性操作考量僅為了完成服務活動而服務,反而失去了與當地互動、向當地學習、 對自我省思的服務學習本質(賴樹盛,2008)。換言之,當大學生本身被侷限 在現有的知識與技能時,以較狹隘的思考方式去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反而無法 放開心胸去接受及學習當地不論是文化脈絡、待人處事及思想方面等許多事物, 就失去許多能增進自己國際視野的機會。. 三、 設備缺乏 由於服務地區資源較為缺乏,無法像在國內一樣使用線上或e化的教學設 備,部分器材如電腦、投影機及麥克風等,都必須於行前籌備時準備齊全,才 能讓所準備的教學內容或服務規劃達到效果;且還有運送問題,如有電腦要送 到服務地區時,為節省旅費都需要將其拆解,到當地在進行組裝,但有些地區 或許在送達之前就是有很多的問題及細節需要處理,才能順利的運送到當地。. 四、與服務地區聯繫不易 在出團服務前,都需要先取得該地區服務對象的同意,並聯繫相關服務內 容,是要在事前用電話或電子郵件密集的做溝通聯繫,有時一來一往的信件會 擔誤許多準備時間,且往往變化很大,以至於實際到服務場域發現計畫永遠趕 不上變化,也考驗大學生國際志工的隨機應變能力。 27.

(40) 五、 服務過程與計劃不符 國際服務不像在國內志願服務,因交通便利及溝通方便,所以在協調相關 服務聯繫上,比較能符合當初設計的需求及內容;但國際志願服務則常是到了 當地後,才發現與自己準備的有落差。如 Jackson(2007)研究指出,學生抵達瓜 達拉哈拉在所安排的服務機構時發現,與學生在出國前對服務的想像完全不同, 陌生和迷惘的情緒則伴隨而來;剛開始時,渴望有學校行政人員來指引他們, 告訴他們要做什麽、怎麼做,若未得到指引,就會感到挫折。經過一段時間, 參與者已能輕鬆且持續至服務地點工作,當自在度提高,學生對自我服務的滿 意度也增加了(賈大齡,2010)。 以研究者帶領學生至泰北僑校服務的經驗,出發前學生滿懷期待及做足準 備要去為高中生做數學教學,但到出發前一週卻被告知已有數學老師所以不需 要做數學教學,則改由教導當地小學生華文,因落差所帶來的挫折及衝突充滿 心中,透過團體的反思,並在師長的引導下,化解困惑並找到志工的意義。 從相關文獻中發現,經費來源仍是學生考量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主要因素 之一,雖然前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為鼓勵青年參與國際志工,訂定「大專校 院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要點」,但隨著教育部於 2013 年內部組織改革後,補 助經費來源可能相對的受到影響;再者就是學生本身所具備的能力及特質,是 否符合當地服務地區或團隊的需求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其他的因境亦是本研 究中所討論大學生能否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所要探究的議題。 正如李燕美(2004)所言服務過程中會提供學生克服困境的機會,若學生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產生成就感,而為自己的貢獻感到驕傲。對國際志願 服務者來說,除考量參與的方式、種類、需求評估,以及克服困境後參與服務 所產生的助人行為,其背後的參與動機亦是考量的要素,以下將探討助人行為 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8.

(41) 第二節 助人行為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本研究為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其助人行為的內涵,本節探討助人 行為的意涵及決策歷程,最後是參與過程中的情境因素,說明如下。. 壹、 助人行為的意涵 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與觀察實際的助人行為,較常使用助人一辭(陳皎眉、 王叢桂、孫蒨如,2006)。在發展心理學領域,以捐錢或分享等主題較多,因 此利社會被使用的頻率較高。依廣義的定義泛指能夠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力的 行為之利社會行為。狹義的定義則指利社會行為是一種能夠增進他人利益的行 為,如助人、奉獻、合作、利他行為等均屬之(張春興,2006)。 在名詞的運用上,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常與利他(altruism) 混為一談(Eisenberg, 1989;Spodek, 1993),亦有學者將前二者與助人行為 (helping behavior)交替應用(Bar-Tal, 1982)。1970 年代之後,利他行為與利社 會行為常互通使用,兩者的意義在使用上似沒有區別(朱國明,2007)。助人 行為(helping behavior)含概在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般以 他人利益或對他人有利的行為為主要目的(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 Bar-Tal(1998)將利他行為定義為謀求他人的利益,而有意圖且自願的行為, 並不期待外在報酬;此定義包含五個要素,包括是出於自願的、有意圖及不期 待外在酬賞,目的為使他人獲得利益為終極目標。 若將利社會行為、利他行為與助人行為三者互相比較(Bar-Tal, 1982;蘇 清守,1990;林維芬,1991) ,共同點為:一、皆為利他的正向社會性行為;二、 道德行為的表現包含在其中;三、利他行為表現均有明顯的存在。 利他行為(Altruism)是一種更特殊的助人行為,專門指稱純粹只求有利 於他人,但不期望自己能從中獲利的正向社會行為(李政賢譯,2009) 。助人行 為指在別人有急難或需要幫忙的情況之下,個人出於自願予以援手,且不附帶. 29.

(42) 任何回報條件,此行為稱助人行為。助人行為與利他行為稍有不同,後者含有 助人之外附帶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意義(張春興,2006) 。助人行為普遍被認 為是維繫人際和諧、促進社會安樂的要素,也是現今大學推動品德教育及服務 學習期盼養成的行為。 綜合上述,本研究從廣義來看志願服務、利他、利社會及助人行為,這些 名詞是可以交替應用的。. 貳、 助人行為的動機 Shaffer(1994)則將利他行為分為動機定義與行為定義,其差別在於前者將 焦點放在個體的動機、意圖,個體需有「為人不為己」的想法才算是利他表現; 而後者只看個體的行為結果,只要個體表現出有利於他人的行為,不管其動機 為何,皆為利他表現(引自林翠湄譯,1995)。 利社會行為中所提到的助人行為動機,從社會心理學中演化論、社會交換 理論、同理心與利他行為及負面情緒解除理論討論動機可能產生的方式。. 一、動機定義 動機(motivation)是由拉丁文 mover 發展而來的,代表著引起動作、激動 或移動的意思,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某一個目標進行的內在 歷程,來維持已引起的活動(張春興,2006)。 引起動機對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張愛卿(2002)認為具備正確的學習 動機,才會嚴謹認真,學習動力才會源源不斷。要激發和培養學習動機,首先 要了解動機的內涵和形成歷程。在動機的內部起因與外部因素中間,存在著一 個重要的因素,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後,賦予行為目的性和方向性,使行為 動機達到某種適宜的程度,從而激發行為去努力實現目標(鄧永琦,2005)。 當個人需求未滿足時,會產生不安的緊張狀態,驅使個體朝向環境中有關的刺 激或目標有所行動。當需求得到滿足,內在心理不安的狀況解除,個體才會停. 30.

(43) 止活動(曾華源、曾騰光,2003)。當個人行為受到動機的影響,其志工參與 動機會影響服務的內容,以及參與者本身的成就及滿足感。 楊蓓(1992)則提出動機是個人行動的原動力,其產生因素多與個人的經 驗背景、價值觀及當時環境的刺激因子相關聯,其亦間接的影響事後的參與成 效。Maslow(1971)則認為,動機的來源是由於某些需求未被滿足,這些需求可 能是來自生理方面,或稱之為一種驅力,它們普遍存在於人類的特質中並有遺 傳性。 有些人會將助人行為歸因於無私的動機,像是「那是應該要做的事」或「讓 我在這裡是有道理的」。可見,各人對解讀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都是不盡相同 的,並有學者針對助人行為的動機相關理論基礎來進行探究。. 二、助人行為動機理論 我國早期傳統慈善事業是以個人情感出發、不定期的助人行為,其精神在 於關心社會,透過社會參與及付出的過程來解決社會問題。隨著社會變遷的影 響,志工的參與動機和行為表現已出現變化,過去認為志願服務是慈善、利他 的,目前在民主社會中,志願服務已不是單純的慈善行為,所以對於志工決定 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應再多做瞭解。 本研究從社會心理學中社會交換理論、同理心與利他行為及負面情緒解除 理論共分三個部分討論產生助人行為動機的可能方式,並依據上述動機理論加 入國際志願服務動機,如圖 1。.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