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

國際志願服務決策歷程及情境因素都克服的情況下,進而探討國際志願服 務者的動機調節歷程與持續參與對個人的影響,本節共分成探究國際志願服務 助人者的動機因素、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因素、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及持 續參與對個人的影響等四部分說明;其研究結果架構圖如圖10。

壹、 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動機因素

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動機值得深入探究其當初參與的本質,以下將 探究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動機構面包括起點於國內志願服務及國際志願服務 參與動機基於利己或以利他的角度參與,茲說明如下。

一、 國內志願服務為起點

動機有很多面向,往往可能是曾經有過的經驗來啟發自己,或不經意的一 個機會來臨,經由接觸不同層面來發掘生命的各種可能,更有研究指出參與非 營利組織之青年志工,探討海外服務對國際認知之影響,發現過去在國內累積 或曾經參與服務經驗也是志工投入海外服務的因素之一(林慧貞,2006;黃昱 富,2009)。透過國內服務所養成的經驗及態度建立大學生成為國際志願服務 者,延續著對服務的熱忱。

(一)國內服務累積經驗

從國內服務做起,並累積自己的能量,研究參與者A 經過國內服務的經驗,

對往後的服務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研究參與者C 與 F 則回想參加國際志願服務 前,因為曾在國內服務的訓練及經驗過程,讓他們在國外服務時,能夠較不害 怕上台教學,在與當地人互動的時候,能夠更大膽自信的展現自己。

主要是對團隊分工及雛型會比較有概念,對於要幫忙的事情,像是你為什麼要做 這件服務……(A20130707-1)

我參加小泰陽算是我第一個服務,像我參加七月史懷哲計畫,是我第一次上台跟 小朋友上課…。所以對之後去泰北,因為有經驗比較不會害怕。(C20140329-4) 那時候我先有國內的寒假營隊後,才有去國外的,雖然是去不一樣的地方做服務,

但還是要有一點點的基礎,…,我覺得有一些國內經驗是有幫助的。(F20140417-9)

10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歷程研究結果架構圖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

團隊成員自主性較高

勝任感提昇自信

團隊支持與認同產生歸屬感 貳、持續參與者具有

基本心理需求滿 足因素

國內志願服務為起點

國際志願服務以利他角度參與 國際志願服務動機基於利己 壹、助人行為動機因素

參、動機調節歷程

從無動機到內在調節的過程 決定一生志向

從外在動機到整合調節過程

特殊及難忘的助人經驗 初始動機維持在內在調節

樂於分享人生

成為有故事的人

尊重多元文化差異 肆、對個人的影響

價值觀改變學會珍惜

服務內化生命 拓展視野開啟未來

(二)延續對服務的熱忱

透過國內服務的經驗延續對服務的熱忱,研究參與者A 與 D 得知有國際志 願服務的機會時,都希望藉著此機會能夠擴展服務的格局,因此期望能持續將 服務帶出臺灣到國外參與,能夠看到更多元的面向。

在高一的時候,有自行組隊10-20人假日高雄市區圖書館志願服務進行整理分類書 籍及到旗津淨灘。因為在國內有做服務的關係,讓之後服務有概念,像是我想把 服務的格局在放大一點,希望到國外看到更多的東西。(A20130707-1)

我是去參與寒假國小做服務後,個人覺得這件事對我來說,服務跟在社團這件事 是有熱忱,我在參與這些活動過程中,我會覺得很自在,很開心,這些事情是我 喜歡做的,會有熱情而且是想做的。參加完國內服務後,心想如果可以去國外也 會想試試國外服務。(D20140402-1)

(三)態度大於經驗

研究參與者B 的團隊要求需要有國內服務的經驗,畢竟到當地服務會面到 臨時狀況的情況下,有著正確的理念及動機來參與較為合適;研究參與者F 認 為有些同學經驗較沒有這麼豐富,但他們的態度及理念正確,願意放下身段去 學習與融入服務的當地,才是最重要的。

以我們團來說要先有國內服務的經驗才能夠到國外服務。聽過很多要去當國際志 工的同學,出發點單純想去國外看看,想要去幫助別人的心卻是比較不足夠的。

(B20130613-2)

我覺得經驗不是最重要,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我個人覺得如果你有很多的經驗,

但你的態度是不正確的,那你的經驗也不是那麼的重要,但如果你真的很認真負 責願意學習的態度….雖然有些人可能沒有很多經驗,但他們的態度很正確。

(F20140417-9)

二、 國際志願服務參與動機基於利己

從國內服務開始做起,參與志願服務對大學生本身也存在一種價值,來肯 定自己被社會所需要,從踏入國際志願服務,大學生參與的動機,無法以單一

因素所能解釋,通常由不同的動機所組成,研究參與者的服務動機為趨向利己,

其說明如下。

(一)運用自身專長及看見他人苦難

本身是外語系的學生,對學習外語有興趣及一定的語言基礎的前提下,讓 研究參與者A 想結合自己的專長去國外做服務,可以從服務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進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不但利人又利己。

我本身是英語系,每個人都很希望走出臺灣,可以運用自己英語的優勢及特質,

可以利用自己的專長,像我還可以結合志願服務的興趣及專長,每個人的方向不 同,對我來說,因為高中有參與志願服務的經驗,所以大學還是會想參加志工,

在兩者結合之下,就是我想要參加的原因。(A20130707-4)

大學生透過他人分享服務當地的情況,讓聆聽者產生側隱之心,研究參與 者F 在聽完學長姐的分享後,覺得看到他人苦難的情形,有義務要伸出援手來 救助他們,當自己有機會可以參與時,則會願意選擇到國外去服務他人。

一開始我在參與前都只是聽分享,就覺得那邊經濟落後的地方,就覺得是很需要 幫忙的,一開始是這樣想的。(F20140417-36)

(二)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展視野

國際志願服務團隊在召募新成員時,常會以現有的志工群來向外召募,邀 請他的朋友或同學來參與甄選,經由朋友或同學的介紹來提昇參與的意願;研 究參與者B 與 D 在學長姐及朋友的推薦下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且認為可以到國外 體驗,看看不同的世界,能拓展自身視野外,又可以幫助他人,是個很不錯的 經驗,研究參與者以利於自己的角度來參與服務。

因為第一次出國…有認識曾去擔任國際志工的學長姐,而且國際志工會甄選由學 長姐面試,想要去參加的動機是希望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發生什麼事情,以 及我自己能否可以有能力切入的點去幫忙他們當地。(B20130613-1)

我是想說在學習的階段,希望可以嘗試不同的東西,因為我現在學的是機械工程 系,…當初是希望可以試試看及體驗,朋友就先介紹這樣活動可以出國去陪小朋

友。我好像沒有特別為了什麼,只是覺得如果能去國外服務好像也不錯,拓展視 野,嘗試不一樣的服務。(D20140402-1)

三、 國際志願服務以利他角度參與

志願服務以利己的方式參與外,更有研究參與者對幫助他人及團體有認同,

產生同理心認為當別人得到滿足時,自己也可以獲得滿足,是在基於自由進行 選擇,不求回報的情況下參與,是屬於「利他」行為,以下說明大學生參與國 際志願服務以利他的動機的情況如下。

(一)曾受到他人幫忙後學習付出

在生命的經驗曾受到他人幫助,將這份關懷的心再回饋其他人身上,研究 參與者E 在國中升學壓力時,曾受到國中老師的關懷及協助課業,並告訴自己 當自己有能力時,也要能主動地幫助對方,學習付出;基於這樣的理念下,在 大學時期當有國際志願服務機會時,主動選擇參與付出自己的心力。

第一次服務的想法是高中,源自於國中老師的幫忙,雖然那時候是國中生好像不 能夠做什麼服務,但有想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服務。後來當社長,慢慢的也因為 社團的經驗被選上國際志工的團員,大二升大三的時候是第一次參加國際志工。

(E20140405-1)

(二)基於最單純的想法

接受他人服務後轉而回饋給他人,用最單純的信念來參與服務,研究參與 者C 當初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時,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覺得是件對的事,那就 去參與。志願服務若能用最單純的心去觀察事物,去體恤別人,服務他人;從 中敞開自己的感受,就能用更多的心來容納所看到的事物。

我只是想說反正暑假也沒事,在聽完學長姐的分享後就想去看看,…當下只是覺 得說暑假在家我應該也不會看書吧,就一直玩電腦,就會覺得與其這樣,不如去 做一點對的事或好的事情,基於這樣的想法去參加。(C20140329-2)

貳、 持續參與者具有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因素

探討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基於多元的動機因素後,接著本研究所訪談的研究 參與者平均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均達二年以上,為瞭解大學生持續參與的內涵,

研究者以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論,當大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其自 主、勝任及歸屬感滿足時,則會促進持續參與的動力來探討其要素,茲說明如 下。

一、 團隊成員自主性較高

當大學生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能在服務過程中有其獨立性和自主性,能夠 自由地支配言行,在團隊中有許多決定的機會,必能提昇大學生的自信及持續 參與的動力。

(一)自主決定帶來成就

能夠在服務中找到熱忱與動力,研究參與者D 與 E 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 籌備期間,把它當作是件很開心的事情,能照著自己想做的方式進行,也能夠

能夠在服務中找到熱忱與動力,研究參與者D 與 E 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 籌備期間,把它當作是件很開心的事情,能照著自己想做的方式進行,也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