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自2012年起帶領學生團隊到泰北地區從事華語文教學志願服務,大 學生在到達後發現自己準備的教案不足,發現華文教育教學與想像的不一樣。

有大學生受挫後要提昇個人教學技巧及能力決定加強教師修習專業領域;有些 學生因此有隔年不會持續參加的心態,也有學生抱持著去海外看看的心態,認 為曾經走過這段旅程體會過就可以了;相對之下,更有學生看見自己能力不足 的地方,願意重新學習並增加自己的能力,回到臺灣後努力的往能夠增加及訓 練自己教學技巧等能力的方向前進,並承諾自己明年還要回到泰北地區持續協 助當地華文教學教育。

研究者參加許多國際志工的分享及表揚會中,也發現很多學校在推動國際 志願服務的學生能願意承諾明年持續參與服務時,也對他們秉持的相同信念與 價值感到敬佩,為何會持續在同一領域中貢獻一己之力?也令人感到興趣。這 些助人者在決策參與歷程為何?影響的情境因素為何?初始與持續參與動機調 節的改變為何?持續參與服務的助人行為的經驗,對大學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 響及變化?研究者也希望針對這樣的議題去做探討。

針對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者的影響行為情境因素、動機調節情形及持續 參與的生命故事,分述研究動機如下。

壹、 瞭解大學生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情境因素

高等教育在推動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期望大學生在參與服務後,能持續去 關懷社會事務,然大學生能否持續助人行為的因素仍是值得探討之處。如環境 的特性影響於其成員的典型特質,或是學生在某一情境的共同特質,像年齡、

社經背景、教育成就、能力水準等情境變項都表示為此環境產生團體的特徵(黃 玉,2003)。除了團體中同儕的特質會影響志工助人行為的產生外,其中還有 阻礙參與服務因素,像校園氛圍、家庭支持度、對團隊認同及團隊中的模範角

色都可能是阻礙參與的情境因素。

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不僅要面臨文化上的差異、生活方式不同的衝擊及學 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在過程中也會挫折。因此,國際志願服務不是像在臺 灣寒、暑假到國中小學去辦理營隊活動容易,從參與的過程去挑戰所面臨的種 種問題,大學生也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累積許多的經驗。當克服了許多影響助 人行為產生的情境因素,則助人行為也會持續發生。

為瞭解哪些情境會影響助人者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探討 國際志願服務者曾經歷的情境因素,並做為研究者實務工作參考,此為研究動 機之一。

貳、 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動機調節情形

研究者目前的工作業務之一,為輔導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因此有機 會帶領學生赴泰北擔任志工,尤其從泰北光復高中副校長陳述的故事中,研究 者對於大學生從事國際服務時所產生助人行為,及何種原因能持續參與服務的 動機及心路歷程感興趣。故事中提到一位在大學時期隨著非營利組織到泰北參 加國際志願服務隊,第一次接觸後就深愛上泰北,於是隔年在自己的學校組織 一群志工團隊,開始帶領學弟妹每年暑假到泰北做華文教育教學服務,一直持 續到畢業後仍關心著也履行服務承諾,甚至,在結婚時還回到泰北僑校宴客。

研究者更想瞭解這助人者是基於何種動機引發持續對該地的關懷,這位助人者 所帶領的團隊,近年來更榮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頒發區域和平志工績優團隊獎 項,這位助人者在此團隊中更扮演著楷模者的角色,隨時的關心著服務的情況,

此其中的歷程及堅持過程,是值得探究的議題。

近年來國際志願服務盛行,許多大學生投入是基於「想到國外看看」、「出 國比較便宜」等利已助人動機(陳雅莉,2011);儘管如此從事志願服務性質 也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也見到更多大學生有意願投入國際服務,以及臺灣國

際志願服務隊數量增長;此外,更有用心針對當地需求策劃服務內容,持續投 入當初所參與的服務,這樣的助人者動機是值得探究的,而持續參與的動機是 否產生變化及調節,以維持續參與動力的來源,也成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二。

大學生在決定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前需要經過許多決策歷程,每一個歷程都 在評估自己是否能勝任此工作,有許多的未知數在考驗著參與者。

參、 研究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之方式及個人的影響

當所有的因素都一一克服後,就下定決心持續幫助,而當中的過程對大學 生的影響甚多,如廖一儒(2004)提及參與志願服務當志工過程中,對自己的 價值感有較高的評價時,人際互動的歸屬感及滿足感也相對提高,進而透過反 省及整合自己的經驗後,從中瞭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達到自我肯定與自我 實現。

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過程中,能親自去感受在當地的情境、人群、文化所 帶來的體會及內在改變,參與者應當要受到相當程度的訓練及能力的情況下,

才能夠以最適當的方式去幫助他人。包括在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計畫都應該要 有詳盡的規劃,且符合受服務者的需求及同意下,才能夠去執行,志工在參與 服務時的阻礙減少情況下,才能持續參與志願服務。

教育重要的理念之一從經驗中學習,學習者運用親身體驗的過程去建構技 能、知識以及價值觀。隨著志願服務概念的拓展,近幾年來,有更多自願性的 志願服務者相繼投入公益的行列,進行沒有酬勞的服務活動,志願服務團體或 機構必須藉著培訓與考核,使志工的利他動機更加強並形成服務的主導力量。

以經驗學習為基礎,從服務中學習並建構服務者自身的經驗成長,其中的參與 動機及過程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從相關文獻中發現有關國際志工服務的 研究,大多以個案或團體為主軸去訪談及分析(尤雅音,2009;李欣樺,2009;

何亞竹,2012;洪玉雪,2008;高如玉,2012;陳雅莉,2011;張慧君,2014)。

正因國際志願服務近年來逐漸被大眾重視,而國際志工的推展對青年品格、

價值觀、自我實現、世界公民觀有所助益(王新閔,2007;何亞竹,2012;洪 玉雪,2008;高如玉,2012;陳俞諺,2008;陳巧蓁,2009),且從事志工服 務對於大學生「人生態度」及「自我實現」兩方面有所啟發(陳俞諺,2008)。

而自我實現歷程是一種「歷程轉變」與「延續影響」的現象,不僅是人與人、

人與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過程,也是人長期的與內在的自己作拔河,而這 些過程中的阻礙與突破如何在青年志工身上轉化為持續奮鬥的戰鬥力,是需要 長時間的深入探討(陳俞諺,2008)。另一方面目前以大學國際志願服務隊為 對象的研究數量相對地稀少,所以探究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因此希望探究多年來持續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且具有良好績效的志工團隊 的大學生,經由訪談方式瞭解其動機調節後持續參與對個人的影響歷程,此為 研究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