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鍵的七十一天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關鍵的七十一天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立 關鍵的七十一天. ‧ 國. 學.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 :陳翠蓮博士. 研究生 :阿部賢介. 2010 年 7 月.

(2) 謝辭. 能夠順利完成本論文,筆者在此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陳翠蓮所長。於碩士班的研修 課程中受到陳所長所開設「台灣政治史專題」的啟發,因而決定撰寫有關二次大戰結束 前後的台灣歷史。陳所長除了十分爽快地接受請求,擔任筆者的指導老師,並於百忙之 中熱誠地指導論文撰寫事宜之外,每一份報告、文章皆費心地為筆者修正中文,更慷慨 提供美國情報報告及私人日記等資料。能夠如此承蒙陳所長之諄諄教誨,在就讀於政大 台史所的過程中,實為最幸運之事。同時也要感謝黃富三教授與陳儀深教授兩位,願意. 政 治 大 的探討角度更為多元豐富。陳儀深教授在學位論文考試上也提供不少意見,並曾於政大 立 擔任筆者的口試委員。黃富三教授在學位論文考試上提供許多重要的意見,使得本論文. ‧ 國. 學. 台史所開設口述歷史專題,筆者在課程講述與實作經驗中體認到口述歷史的重要性,以 及口述訪談的技巧練習,並且獲得進行口述訪談的機會。. ‧. 除了陳所長之外,筆者有幸能夠會見許多珍貴資料的提供者。政大台文所曾士榮老 師除了給予筆者其著作之外,還提供筆者〈黃旺成日記〉以及許多建議。東京的台灣協. y. Nat. io. sit. 會齊藤毅理事長為筆者引介受訪者,並且提供其尊父所留下的私人文書。靜宜大學蘇瑤. n. al. er. 崇老師雖未曾謀面,但仍熱心地將其論文等郵寄給筆者,讓筆者能夠順利地整理既有研. i n U. v. 究。另外,也要感謝盧金水先生、中川義夫先生、吳正男先生、千々岩力先生、佐藤清. Ch. engchi. 子女士、五十嵐幸枝女士、吉武信子女士、小原キクエ女士、大場シゲ女士、鶴田幸子 女士、竹中信子女士樂意地接受筆者的訪談。可惜的是,因為筆者能力有限,本論文並 未充分參考訪談資料。然而透過口述訪談,卻也讓筆者更瞭解當時的狀況,於此再次致 上謝意。 就讀碩士班的過程中,筆者有機會參與一些讀書會的討論,獲得各種領域的知識, 同時也蒙受許多指導與鼓勵。在此誠摯地感謝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黃旺成日記解 讀班」的許雪姬所長及其他成員、 「台灣史讀書會」的陳計堯老師及其他成員、 「玩門讀 書會」的成員。當然也要感謝一路上互相鼓勵、討論的政大台史所的同學曾櫞璋、李鎧 揚、李璟芳、陳芷盈、陳柏棕、楊裴文、齊藤啟介、廖怡錚。尤其柏棕總是積極地提供.

(3) 口述訪談的機會與相關資料,怡錚也非常用心地為我修正中文,衷心地感謝你們。 在二年半的留學生活中,幸好獲得各方面的獎助及補助,才能夠順利完成碩士學 業。十分感謝財團法人平和中島財團長期二年之獎學金、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 財團法人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文學 院之獎助金,以及教育部之補助金。 最後,還是要感謝父母親,總是信任並支持我。希望本論文能夠關懷您們的故鄉- 台灣的歷史,並對開創台灣美好的未來有所貢獻。. 立. 政 治 大. 2010 年 8 月.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阿部賢介 敬上.

(4) 摘要. 1945 年 8 月 15 日二次大戰結束至 10 月 25 日台灣「光復」之間,台灣究竟屬於何 種狀態?過去戰後初期研究往往直接探討國民政府與台灣人之間的族群對立,以及二二 八事件發生之社會因素等課題,並未探討日本戰敗對台灣帶來的涵義及此 71 日的「真 空時期」。因此本論文將以戰爭結束前後至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前為觀察範圍,探索當時 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治 政 大 在,也對戰局趨勢並未持有正確的預見。因此台灣島內的台灣人於戰爭結束前並未有面 立 對日本戰敗,以及台灣歸還中華民國之心理準備,直至 1945 年 8 月 15 日戰爭結束,台. 戰爭結束前,在台灣總督府嚴密統制下,大部分台灣人無法獲知「開羅宣言」之存. ‧ 國. 學. 灣人依舊與日本的帝國主義政策聯繫著。戰爭結束當天,因為收聽廣播之環境相當有 限,透過「玉音放送」獲知戰爭結束及日本戰敗的人並不多,甚至有部分人士將之誤解. ‧. 為天皇激勵繼續作戰之宣傳。. Nat. sit. y. 然而透過台灣總督府之公告、媒體報導以及人人口耳相傳,日本戰敗之消息終究得. al. er. io. 以傳達至台灣島內。戰爭結束後,一方面日本統治最高機關的台灣總督府以及約 15-17. n. iv n C 日本當局逐漸失去威信,在治安、經濟方面皆出現惡化趨勢。在如此狀況下,台灣知識 hengchi U. 萬的日本軍仍然留駐台灣,掌控台灣社會;但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來台之消息遍及台灣,. 份子憑藉各自思想與做法,為台灣未來四處奔走。如林獻堂,採取較為慎重態度,一方 面與日本當局保持良好關係,一方面致力維持治安。吳新榮則對新時代懷有莫大期待, 著手於三青團之組織,積極地展開迎接「祖國」之事宜。然而當時台灣人對中國懷有的 「祖國認同」,並非具有現實經驗,也是未經理性思考的觀念。當他們實際與中國接觸 時,難免顯露陌生與失望之感。儘管如此,強烈的「祖國認同」仍舊支撐著台灣人擁護 中國的熱情。 以辜振甫、許丙為首的所謂「八‧一五獨立事件」,過去大部分研究皆認為其主因 為日本軍煽動,少數研究則否定日本軍之參與。本論文使用私人日記、回憶錄、新聞報.

(5) 導等的資料,再次探討此事件之相關人物的言行及背後因素,並認為此事件實為日本軍 與台灣人共謀的一場歷史事件。 台灣與日本、中國兩者之間的關係,無論於日治時期或戰爭結束後,皆對台灣命運 具有相當深刻之影響。發生於時代轉換之際的「八‧一五獨立事件」 ,恰好表現其一端。 透過本論文,筆者希望再度仔細探討台灣近代史的複雜性,以及對今日台灣境遇之影響。. 關鍵詞:真空時期、開羅宣言、祖國認同、安藤利吉、辜振甫、八‧一五獨立事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E OF TAIWAN HISTORY. A DISSERTATION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TAIWAN HISTORY.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The Key 7171-days Period. y. n. al. sit. io. around the end of W.W. II. er. Nat. -The Taiwan Society and Taiwanese Movement. Ch. engchi. i n U. v. Superadvisor: CHEN TSUITSUI-LIEN Author: Author: ABE KENSUKE. JULY 2010.

(7) ABSTRUCT. Between August 15, 1945-- the official end of World War II-- and October 25-- the date Taiwan underwent “retrocession” into China-- what wa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aiwan? Past post-war studies often discuss the ethical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native Taiwanese as well as the social reasons surrounding the the 2-28 Incident, but often fail to mention the meaning of Japan’s defeat for Taiwan and the 71-day “vacuum period” following the Japanese surrender. Therefore, the research period of this thesis is set between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akeover of Taiwan. It discusses Taiwanese society and the Taiwanese movement of this period.. 政 治 大. By the war’s end, most Taiwanese neither knew about the “Cairo Declarations,” due to the strict censorship of the Governor-General of Taiwan, nor could they foresee the results of the war. Consequently, most Taiwanese were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Japan’s defeat and Taiwan’s retrocession. Until the war was over on August 15, Taiwanese were completely subject to Japanese imperialist edicts. The day the war was over, because the broadcast system was so limited, few people heard news of Japan’s defeat through the “Jewel Voice Broadcast,” otherwise known as the “Gyokuon-hōsō.” Some people even mistook the broadcast as the emperor’s call to continue fighting..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But finally, news of Japan’s defeat spread throughout the island via the Governor-General’s notice, news media reports, and word of mouth. And while the Governor-General and between 150,000 and 170,000 Japanese troops stayed in Taiwan to control Taiwanese society, as news of approaching Chinese troops spread, the Japanese authority gradually lost prestige. Public order and the economy began to deteriorate. Under. Ch. engchi. i n U. v. such circumstances, the Taiwanese elite looked to their own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future running of Taiwan. For example, Lin Xiantang (林獻堂) conservatively maintained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Japanese authority on one hand, but on the other hand, devoted himself to protecting social order. Wu Xinrong (吳新榮), eagerly anticipating the coming new era, started to organize the Youth League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als, aggressively preparing for the welcome of the “Motherland.” Nevertheless, the “ancestral identity” that Taiwanese felt toward China was, at the time, an idea lacking both experiential and rational bases. Therefore, those Taiwanese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Chinese found it hard to avoid feelings of unfamiliarity and disappointment. However that may be, a strong idea of “ancestral identity” continued to prop up Taiwanese support and enthusiasm for China..

(8) Regarding the “8-15 Taiwanese Independence Incident,” which Gu Zhenfu (辜振甫) and Xu Bing (許丙) allegedly masterminded, most past studies consider this an intrigue stirred up by Japanese troops, while a smaller number of studies completely deny Japanese involvement. This dissertation uses private diaries, memoirs and news reports to examine the words and deeds of the players, and the background reasons for the incident, finding it to be an historical event in which Japanese troops and the Taiwanese elite conspired together. Whether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or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nd Taiwan and China both have significant meanings for Taiwan’s fate. Occurring at the juncture of two political rules, the “8-15 Taiwanese Independence Incident” neatly reveals this point. Through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hopes to examine in greater detail the complexity of Taiwan’s recent history and the effect this history has had on Taiwan’s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立. 政 治 大. Key words: vacuum period, Cairo Declaration, “ancestral identity”, Rikichi Ando (安藤利吉), Gu Zhenfu (辜振甫), 8-15 Taiwanese Independence Incident.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5. 第三節. 資料運用. ‧‧‧‧‧‧‧‧‧‧‧‧‧‧‧‧‧‧ 11.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15. 戰爭末期台灣人之動向與展望. ‧‧‧‧‧‧‧‧‧ 27. 「玉音放送」與戰爭結束 ‧‧‧‧‧‧‧‧‧‧‧‧ 39. y. sit. n. a. er. 戰爭結束後之台灣社會 ‧‧‧‧‧‧‧‧‧‧‧‧‧‧‧ 45. io. 第三章. ‧‧‧‧‧‧‧‧‧ 18. Nat. 第三節. 戰爭結束前台灣與國際社會. ‧. 第二節. 學. 第一節. 立.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 17. ‧ 國. 第二章. 政 治 大. v. 第一節. l C 戰爭結束後之治安狀況. ‧‧‧‧‧‧‧‧‧‧‧‧ 47 ni. 第二節. 戰爭結束後之經濟狀況. ‧‧‧‧‧‧‧‧‧‧‧‧ 55. 第三節. 戰爭結束後之日本當局. ‧‧‧‧‧‧‧‧‧‧‧‧ 65. 第四章 第一節. hengchi U. 戰爭結束後的台灣人之動向. ‧‧‧‧‧‧‧‧‧‧‧‧ 72. 戰爭結束之歡喜 -8 月 15 日至 9 月中旬台灣人之動向. ‧‧‧‧‧‧‧‧‧‧‧‧‧‧‧‧‧‧‧‧‧‧‧‧‧‧‧ 72.

(10) 第二節. 聽見「祖國」來臨之腳步. -9 月中旬後台灣人之動向. ‧‧‧‧‧‧‧‧‧‧‧‧‧‧‧‧‧‧‧‧‧‧‧‧‧‧‧‧‧ 81 第三節. 台灣人之意願?日本軍之煽動?-探討「八‧一五獨立事. 件」 ‧‧‧‧‧‧‧‧‧‧‧‧‧‧‧‧‧‧‧‧‧‧‧‧‧‧‧ 98 第五章. 結論. ‧‧‧‧‧‧‧‧‧‧‧‧‧‧‧‧‧‧‧‧‧‧111. 附錄. ‧‧‧‧‧‧‧‧‧‧‧‧‧‧‧‧‧‧‧‧‧‧‧‧‧‧‧116. 政 治 大. 參考書目 ‧‧‧‧‧‧‧‧‧‧‧‧‧‧‧‧‧‧‧‧‧‧‧‧‧‧‧122. 學. ‧ 國. 立. 圖次. ‧‧‧‧‧‧‧‧‧‧‧‧‧‧‧ 22. sit. y. Nat. 圖 2-2 「開羅宣言」傳單(日文版). ‧‧‧‧‧‧‧‧‧‧‧‧‧‧‧ 22. ‧. 圖 2-1 「開羅宣言」傳單(中文版). n. al. er. io. 圖 4-1 10 月 10 日前後出現於太平町一丁目(大稻埕地區)之青天白日旗 ‧‧ 89. Ch. engchi. i n U. v. 表次. 表 3-1 台灣銀行發行銀行券金額. ‧‧‧‧‧‧‧‧‧‧‧‧‧‧‧ 58. 表 3-2 各銀行存款儲金及放款金額. ‧‧‧‧‧‧‧‧‧‧‧‧‧‧‧ 59. 表 3-3 1945 年 10 月 15 日至 25 日台北之物價變動 表 4-1 「八‧一五獨立事件」相關年表. ‧‧‧‧‧‧‧‧‧ 62. ‧‧‧‧‧‧‧‧‧‧‧‧ 99.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學術上關於台灣史由前近代至近代的時間推演,多以政權轉換作為時期劃分的主 體,即為荷西時期(1624-1661) 、鄭氏時期(1661-1683)、清治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 ‧. (1895-1945)、戰後時期(1945-)。1此時代區分為歷史敘述以及學術研究提供一個十分. sit. y. Nat. 便利的框架,使研究者易於進行歷史讀物的編纂或是歷史事件的整理。然而,立基於此. io. er. 明確清晰的分期架構之上,將歷史準確地斷裂、分割,卻可能出現視野上的盲點,亦即 容易忽略在時期變遷之間發生的歷史事件。其重要性也因其位置上的曖昧難辨而被模糊. n. al. Ch. i n U. v. 焦點或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較難認定其在歷史脈絡上的內涵。有鑑於此,針對清治. engchi. 末期至日治初期之交的「台灣民主國」歷史,已受到不少學者的注目,成果豐碩。2但 是在台灣史上下一場政權移轉的階段,也就是日治時期至戰後時期的研究卻是寥寥無 * 本論文曾獲台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與教育部人文領域人才培育國際交流計畫之補助。在 此向台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及教育部敬謹表達感謝之意。 1 除此類常見的分期之外,部分學術著作在各個時期裡亦從更細緻的觀點描繪時間上的斷面,例如 清治時期的開港前後,或者日治時期的武官總督時期與文官時期等,但是大體上並不會跳脫出以政 權遞嬗作為分期的框架之外。參見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台灣史》 (台北:吳南圖書出版,2002) 。 薛化元編著, 《臺灣開發史》 (台北:三民書局,2006) 。筆者所就讀的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其資格考的科目也依此框架區分。另外,在此筆者將沿用在近來台灣史著作上常見,且筆者認為妥 當、中立的時期名稱。 2 黃昭堂,《台湾民主国の研究》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5) 。黃秀政,《台灣割讓乙未抗日運 動》 (台北:台灣商務,1992) 。吳密察, 〈1895 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 ,收編於《台灣史論文精 選(下)》 (台北:玉山社出版,1996) 。 -1-.

(12)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幾。有關戰後初期的研究,多數著重於描述台灣人對脫離日本殖民地支配、回到祖國懷 抱感到歡喜,瘋狂地歡迎從中國大陸來台接收的國民黨官員及中國軍隊。更多研究則是 略過這段轉換期,直接探討 1945 年 10 月 25 日後陳儀政府在台灣的施政,以迄 1947 年 二二八事件的爆發。 自日本天皇透過「玉音放送」宣告接受「波茨坦宣言」的 1945 年 8 月 15 日起,至 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陳儀長官正式接受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兼台灣總督安 藤利吉之投降的 1945 年 10 月 25 日止,於此 71 日的時間,究竟在台灣史上被歸類為哪 個時期?日治時期或戰後時期?雖然日本軍已經戰敗,但新的政府尚未出現。生活在如. 政 治 大 抱持何種感情?台灣近代文學作家吳濁流在其著作中,以「政治真空狀態」一詞形容為 立 此「無政府狀態」之下的台灣人民對台灣的未來擁有什麼樣的想法?對中國與日本又是. ‧ 國. 學. 期 71 日的政治空窗階段。3作者說明此期間由「三民主義青年團」負責維持治安,「一 絲不亂地把真空狀態平安渡過」,並且敘述當時台灣人的心理是「一種對日本人的示. ‧. 威」,其意思即:台灣人經過了 50 年與日本人的「道德競爭」,而台灣人已經能夠自力 掌控良好的社會,此時期的治安展示了其「道德競爭」的成果。4雖然吳濁流描述此時. y. Nat. n. al. er. io. 及台灣人應有所影響。. sit. 期為「真空」時期,但是筆者認為日本的戰敗與台灣未來的不確定性,對當時台灣社會. i n U. v. 在日從事台灣史研究的先驅者戴國煇亦理直氣壯地寫到:. Ch. engchi. 自從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支配之桎梏被解放的台灣,原本有可選擇三種年號的可 能性。第一種是台灣零年或元年、第二種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第三種是一九四 五年。‧‧‧但,在台灣沒有獨力構想台灣零年的設想,亦沒有其主體。5 3. (東京:社会思想社,1972) 吳濁流,〈無花果〉 ,氏著《夜明け前の台湾­植民地からの告発》 ,頁 ) ,頁 141、152。 150、 《台灣連翹》 (台北:草根出版,1995[1987] 4 吳濁流,〈無花果〉 ,頁 150。另外,許雪姬也指出: 「這段時期台人的表現,實是台人歷經被殖民 統治後,一旦自己可以統治時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情操,有人說是「新樂園」時期」 ,並肯定三民主 義青年團的勢力(許雪姬,《愛、希望與和平-二二八事件在高雄》 (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00),頁 23-24) 。 5 (東京:三省堂,1996) 戴國煇,《台湾という名のヤヌス》 ,頁 15-17。 -2-.

(13) 第一章 緒論. 但是筆者認為,在「真空時期」裡,無論台灣人民是沉溺於脫離殖民統治的狂喜氣氛, 抑或是積極準備歡迎「祖國」的工作,甚至點燃重建台灣的理想,其中都應有自主性的 思考與行動,不可能約六百萬的台灣人在如此百廢待舉的時期,白白地度過兩個多月的 時間。換言之,缺乏主題性的解釋易使人忽略這段歷史中台灣人複雜的思維與動向,而 將之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另外,充分利用日記資料探討台灣民族意識的曾士榮則主張,日治末期台灣民族意 識受到影響的因素不只是台灣總督府推動的「皇民化政策」,還包含戰爭體制下台灣人. 政 治 大 束抑或日本戰敗為台灣民族意識帶來什麼樣的轉折與契機。 立. 民在現實與認同上的曲折糾葛和搖擺掙扎。6本論文承繼曾文的觀點,試圖探討戰爭結. ‧ 國. 學. 促使筆者關注此一時期的直接契機為「八‧一五獨立事件」 。7雖然中國政府之軍事 法庭裁定事件為日軍從中煽動的結果,但其真相仍舊未明。在此值得思考的問題是:. ‧. 「八‧一五獨立事件」是否能與「台灣民主國」等同,將之視為政權轉換時期的代表性 事件?筆者深知兩者在其歷史性涵義和台灣民族主義的關聯性上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無. y. Nat. io. sit. 論「八‧一五獨立事件」與台灣人民自主意識的強度有多少關聯,筆者認為其背後的社. n. al. er. 會環境與思維脈絡仍舊值得深入探討。. i n U. v. 以《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抵抗と弾圧》 8一書為著名的台灣史研究者許世楷曾經親. Ch. engchi. 口告訴筆者撰寫該書的動機:他認為當時「抵抗」為台灣人唯一自主性的行為,因此決 定以台灣人的抵抗為主題。囿於史料的闕如,筆者無法論斷「八‧一五獨立事件」為台 灣人自主性的行為,但是作為本文的契機,希望重現其事件背景之下的台灣社會與台灣 6. 參見 Shih-jung Tzeng, From Hō Hōnto Jin to Bensheng Ren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 Chapter 2 &3. 7 或「辜振甫台灣獨立事件」 。此案發生於 1945 年 8 月 22 日,一群台灣仕紳至台灣總督府請求安藤 利吉總督協助台灣獨立,不過卻為安藤總督勸阻,隨即不了了之。但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台灣 後,於 1946 年 2 月召喚相關人士十數人,最後拘留辜振甫、許丙、林熊祥、徐坤泉與簡朗山五人並 起訴於軍事法庭,後於 1947 年 7 月警備司令部戰犯軍事法庭判斷被告受部分日軍煽動,謀議台灣獨 立,而判決辜振甫 2 年 2 個月有期徒刑,許丙、林熊祥 2 人 1 年 10 個月有期徒刑,其餘全部無罪開 釋。關於事件之詳盡與其爭議性,將於第四章第三節詳述。 8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1)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の台湾: 抵抗と弾圧》 。 -3-.

(14)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人動態。 台灣民族主義的議題自 1980 年代台灣自由化後,逐漸地在台灣史領域生根茁壯, 引入各界理論相互激盪,其中區辨「他者」的存在為民族主義當中非常重要之因素。9在 「真空時期」,台灣人如何在複雜的愛恨糾葛與想像中區別「我者」與「他者」?半個 世紀以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不可逆的位階,始終纏繞著日本人與台灣人之間的關係, 但是日本戰敗之後,統治/被統治關係瞬間崩解,此時台灣人對日本人採取哪種態度? 台灣人是否出現明顯的報復行動或同情表現?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呈現出怎樣的互動 消長關係?甚至台灣人究竟是與日本同為「戰敗國民」,還是歸屬於中國同為「戰勝國. 政 治 大 將更進一步探討當時台灣人的政治認同。 立. 民」?本論文試圖檢討戰爭結束或日本的戰敗對台、日人民互動關係所帶來的影響,並. ‧ 國. 學. 日本戰敗、國府接收前約兩個月的時空中台灣人的動向,與陳儀政府接收後統治的 成敗,其中隱含哪些連續性或斷裂性?從戰後到二二八事件之間,台灣人的政治認同是. ‧. 否出現變化?以上皆是目前值得去探索、梳理與討論的重要議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n U. v. 張茂桂,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入於張茂桂等,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台北:業強,1993), 頁 233-277。張茂桂、吳忻怡, 〈關於民族與族群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收入於林佳龍、鄭永年編, 《民 族主義與兩岸關係》 (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 ,頁 187-219。王甫昌,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群學出版,2003) 。 -4-.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關於日治時期至戰後時期,多數既有研究較為將其重點置於台灣「光復」至二二八 事件期間,台灣人如何從「回到祖國擁抱」之歡欣陷落到「對祖國憤怒、失望」的問題。 換言之,過去台灣戰後初期的歷史研究偏重於探求二二八事件原因的時空追溯,幾乎未 論及戰爭結束本身以及轉換時期的社會狀況與認同問題。因此本文著眼於二次大戰前後 台灣人對台灣、中國、日本的認同問題。. 政 治 大. 做為專論戰爭結束前後時期的研究,蘇瑤崇曾經利用大量台灣總督府、第十方面軍 10. 立. 、外務省等日本官方檔案,探討戰爭結束後發生的各種事件。《最後的台灣總督府-. ‧ 國. 學. 1944-1946 終戰資料集》11收編鈴木茂夫先生為其著作《台湾処分 1945 年》12而蒐集之資 料。 《台湾処分 1945 年》是鈴木茂夫利用台灣總督府及台灣軍的史料寫的半紀實小說,. ‧. 雖然並非純學術性的著作,但是作者基於龐大的歷史資料,透過多樣的角度描述終戰前. sit. y. Nat. 後糾葛複雜的台灣社會。《最後的台灣總督府》所收入的史料包括日本官方資料,如台. io. er. 灣總督府警務局所記錄之 1945 年 8 月 15 日終戰前後台灣社會狀況,以及在台日本人與 台灣人動向文件〈大詔渙發後ニ於ケル島内治安状況竝警察措置〉(第一報至第三報,. n. al. Ch. i n U. v. 1945 年 8 月-9 月)、外務省管理局總務部南方課所記錄之終戰後與中國當局之連絡內容. engchi. 以及終戰前後台灣社會狀況的文件〈臺灣ノ現況〉(1946 年 2 月 10 日)、終戰時行政機 構狀態以及台灣社會狀況的文件〈臺灣關係〉(1946 年 3 月 10 日)、臺灣總督府殘務整 理事務所做的最後報告、記錄終戰後台灣社會狀況、日本人的處境以及台灣人動向的文 件〈臺灣統治終末報告書〉 (1946 年 4 月) ;個人資料則包含最後一任台灣總督安藤利吉. 10. 原稱台灣軍。台灣軍於 1942 年 3 月 22 日依據大陸命第九七二號命令被列為戰鬥序列。1944 年隨 著部隊增強,改稱第十方面軍。關於台灣軍、第十方面軍,參見劉鳳翰,《日軍在台灣:一八九五 年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 (台北:國史館,1997)及安藤正編, 《あゝ台湾軍:その 想い出と記録》 (東京:台湾会,1983) 。 11 蘇瑤崇主編, 《最後的台灣總督府-1944-1946 終戰資料集》(台中:晨星出版,2004) 。 12 鈴木茂夫, 《台湾処分一九四五年》(東京:同時代社,2002)。 -5-.

(16)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遺書以及其自殺之始末報告。此外,該書尚收編 1944 年 10 月台灣大空襲時台灣軍電報 及台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之三男杜祖健之回憶錄。 蘇瑤崇所編的另一本資料集《台灣終戰事務處理資料集》 ,13收入了台灣協會、防衛 省防衛研究所圖書館、以及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所藏之資料。其中,收藏於台灣協會內之 資料,如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記錄關於 1944 年 10 月 12 日至 1945 年 8 月 10 日台灣空襲所 造成之損害狀況文件〈臺灣空襲概況〉,以及有關終戰後金融狀況的文件〈大詔渙發後 ニ於ケル島内経済情勢〉(1945 年 8 月 22 日)。收藏於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圖書館內資料 乃由原第十方面軍參謀西浦節三中佐與安藤正少佐執筆,經由參謀長諫山春樹檢閱後,. 政 治 大 於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的資料有《ポツダム宣言受諾関係》(波茨坦宣言受諾關係)、《朝 立. 彙編於厚生省引揚援護局史料室存檔之《第十方面軍復原史資料》 (1955 年 8 月) 。收藏. ‧ 國. 學. 海終連總務部長の報告書集錄》與《舊日本外地情況》。該書大幅補充《最後的台灣總 督》所編入之資料,更進一步對終戰時期台灣社會狀況有所描述,其中也記載台灣人、. ‧. 中國人、日本人之間的特殊關係,一方面緊張,另一方面親睦。. 蘇瑤崇在〈《最後的台灣總督府》資料集介紹-兼論 1945-1946 年台灣現代史的幾個. y. Nat. io. sit. 重要問題〉14一文,運用鈴木茂夫所蒐集的史料,針對「辜振甫謀議台灣獨立案」及「黃. n. al. er. 金賄賂疑案」15等 8 月 15 日之後有關台灣知識分子及台灣總督府高官的重大事件進行分. i n U. v. 析,企圖推翻以往普遍認知的終戰後台灣社會,提出迥異於過去的看法。又,〈「終戰」. Ch. engchi. 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16一文更進一步探索上述「獨立案件」 ,同時亦論 及當時台灣的經濟、治安等台灣社會狀況之轉變。綜合上述,蘇瑤崇的研究以過去較少 注目的日本官方檔案為史料基礎,針對「真空時期」的台灣社會進行概觀性的考察。然 而其論述中,幾乎未採台灣人留存的相關記錄。以探求台灣人動向與社會作為主題而 13. 蘇瑤崇, 《台灣終戰事務處理資料集》(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7) 。 蘇瑤崇, 〈 《最後的台灣總督府》資料集介紹-兼論 1945-1946 年台灣現代史的幾個重要問題〉 , 《台 灣風物》,54 卷 1 期(2004 年 1 月) ,頁 127-152。 15 最後台灣總督安藤利吉,為了戰後台灣處理的行事之便,將原本充作日軍菲律賓第十四方面軍購 買糧食之用的大批黃金,挪用於賄賂美軍中校艾文思的案件。 16 蘇瑤崇, 〈 「終戰」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 ,《國史館學術集刊》 ,13 期(2007 年 9 月) ,頁 45-87。 14. -6-.

(17) 第一章 緒論. 言,未免有本末倒置之感。除此之外,作者雖然廣蒐日方檔案,卻未對資料的性質進行 說明,顯然在史料批判(text critique)方面仍有未盡之處。筆者認為台灣總督府及台灣 軍等殖民地官僚的記錄與資料,往往對不利於殖民地統治之事實或現象進行粉飾抑或刻 意忽略,甚至自我誇讚統治台灣五十年之成果。例如在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報告裡,觀察 到終戰後台灣的治安仍然保持穩定,便推斷其原因是台灣軍以其武備為背景依然發揮尊 嚴,更認為是因為台灣人「對日本統治抱持思慕及愛惜」,自以為是「領台五十年的成 果」。或者得知一些台灣人對將來中國統治感到不安而企圖獨立運動,又自誇其「證明 五十年來治政的成果」,甚至「一旦台灣確定歸屬於中國,並且中國方面展開解放台灣. 政 治 大 島人)卻急速地疏離於日本」 、 「希望本島統治的恩澤與道義性永久地被銘記於島民的心 立 的宣傳,雖然(日本統治)帶來今日繁榮與社會福利,以及文化經濟水準的提高,(本. ‧ 國. 學. 裡」等自傲的態度。17筆者認為,即使是當時仍然掌控台灣社會的台灣總督府所留下來 的史料,還是只能單方面地把握台灣社會狀況,或者含有偏向的觀察。雖然如此,蘇瑤. ‧. 崇將部分日方史料集結成冊,為後繼研究者在資料蒐集上提供不少的便利性,實為一大 貢獻。本論文除參酌蘇氏編纂之資料集外,加上如後述筆者本身蒐集的史料,以期更周. y. Nat. io. sit. 全地掌握日本方面之相關史料。. n. al. er. 陳翠蓮的研究課題主要集中於日治時期 1920 年代至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前後之間. i n U. v. 的政治運動及台灣社會。《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一九二0~一九五0》18一書,透過日. Ch. engchi. 記、報章、官方檔案等豐富史料,追溯日治時期至戰後時期台灣人的政治運動及政治認 同。其中在第五章以謝春木、黃(陳)旺成、吳濁流、鍾理和赴中國大陸後撰寫的見聞 記、報紙連載、小說之分析,探討親身體驗中國實況的台灣人對中國的印象與「祖國」 情懷之間的糾葛。於此,作者拋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台灣人若能有機會早些識得 中國實況,就不會滿懷祖國憧憬,也不致落得身心創傷。果真是如此嗎?」19而作者提. 17. 蘇瑤崇, 《最後的台灣總督府-1944-1946 終戰資料集》 ,頁 129-30、147。另外台灣軍報告裡也出 現同樣的態度。蘇瑤崇, 《台灣終戰事務處理資料集》 ,頁 100-101、109-110、274。 18 陳翠蓮,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一九二0~一九五0》 (台北:遠流出版,2008)。 19 陳翠蓮,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一九二0~一九五0》,頁 180。 -7-.

(18)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出否定的結論。上述 4 位台灣人雖然在中國目睹其落後的生活水準、卑鄙的道德感以及 飽受中國人對台灣人的歧視,但是他們始終對「祖國」抱持同情、肯定及寄望的態度。 雖然於戰爭結束前能夠擁有如此「中國經驗」的台灣人屬於少數,其體驗對台灣社會的 影響應有侷限,但是他們對「祖國」的印象與認知,卻彷彿預言戰爭結束後熱烈歡迎「祖 國」的一般台灣人,以「祖國」 、 「同胞」的情緣上、觀念上的理解接受一切。同書第六 章則以林獻堂、吳新榮、葉盛吉日記等史料為文本,以世代差異為觀察焦點,分析台灣 知識人在戰爭時期的因應態度與國族認同傾向。文本中明確地顯現 3 位台灣人面對日本 戰時政策之際,在其態度與行動上出現世代的差異。分別為迴避當局的施壓、虛與委蛇. 政 治 大 榮、以及由完全傾向於日本認同到掙扎日台雙重認同之間的葉盛吉。作者充分地發揮日 立. 地配合當局政策的林獻堂、一方面關切中國局勢,一方面覺悟與日本共同命運的吳新. ‧ 國. 學. 記史料價值,探討三者的政治認同,並且十分清楚地描述世代間的差距。此研究對於筆 者探討戰爭結束前台灣人政治認同的曖昧性、不確定性之議題有相當大的啟發。. ‧. 陳翠蓮另外一書《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20,雖然其焦點 在於以派系鬥爭詮釋二二八事件的另一面向,但是作者也花費不少篇幅整理「光復」前. y. Nat. io. sit. 後的台灣社會及台灣人(本省人)、半山分子、外省人之政治動向。其中關於戰爭結束. n. al. er. 不久「軍統系」的張士德來台籌備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以及謝雪紅、楊. i n U. v. 逵等左翼分子的政治活動等等,戰爭結束前後的政治動向,也是筆者所關注的重點之. Ch. engchi. 一。但是作者對於政治動向的詮釋,主要置於其研究焦點二二八事件的前景之下進行論 述,對於筆者較為關注的戰爭結束及日本戰敗對台灣人的影響,作者並未深入探討。不 過,整體而言,陳翠蓮既有研究對筆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與啟發,尤其在其史料運用及 分析上,皆值得借鏡學習。 如同陳翠蓮的研究,何義麟《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 ス》21一書也在二二八事件的前景之下,針對戰爭結束前後的台灣政治動向進行研究。 作者認為在日治時期,尤其 1920-1930 年代蓬勃發展的台灣政治運動中活躍的知識分子 20 21. 陳翠蓮, 《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1995)。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3)。 何義麟, 《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 -8-.

(19) 第一章 緒論. 及各種組織,與二二八事件中要求自治的本省人組織之間存在尚未被探討的「失落之環」 (missing ling),並試圖探求日治時期與戰後時期之間台灣政治的歷史推演以及其中之 斷裂性與連接性。另外作者以「族群性的政治化」為切入點,探討「台灣人」 、 「本省人」 等族群性被政治化的過程。作者整理戰爭結束前後的媒體(報紙、雜誌)、政治團體並 探討它們所扮演的政治角色。但是其研究範圍僅止於政治層次,並未論及政治運動與台 灣社會的互動與連結。但將其與陳翠蓮的派系對立研究相互參酌,使筆者能夠更深入瞭 解當時的政治氣氛。何義麟另外一書《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 ,22則探 討「台灣人意識」形成的過程,其經過的轉折與對今日台灣住民的族群意識,也有想要. 政 治 大 許雪姬〈台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 一文,透過 立. 打破政權作為時代區隔的意圖。其中作者對戰爭末期的媒體狀況也進行詳細的探討。 23. ‧ 國. 學. 當時國內外 8 位台灣人(林獻堂、黃旺成、黃繼圖、吳新榮、吳鴻麒、楊基振、楊英風、 吳平城)的日記,探討戰爭結束前後一個月台灣人的處境。作者充分地利用日記裡記主. ‧. 對局勢的觀察與情緒,描述台灣人在戰爭結束前日益激烈的空襲中,缺乏食糧的艱苦生 活、1945 年 8 月 15 日得知戰爭結束時的反映,以及戰爭結束後記主對局勢的認知及行. y. Nat. io. sit. 動。作者更進一步地對記主的心情與行動加以分類,顯示當時台灣人的多樣性。其利用. n. al. er. 未刊出的日記史料,並且將日記內容十分清楚地分類、整理,對本論文具有相當大的參. i n U. v. 考價值。但是研究範圍並未涵蓋筆者所關注「真空時期」的全貌,其研究對象也限於記. Ch. engchi. 主的環境與個人生活,無法完全顯示台灣社會狀況。. 同樣,透過日記的分析,曾士榮《From Hō Hōnto Jin to Bensheng Ren》一書皆在探討 24. 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變遷。 作者利用黃旺成與吳新榮之日記,觀察他們內面的心理變化, 即為在日治時期做為近代性的日本認同與做為民族情感的漢族認同之掙扎,以及戰爭時 期與日本共同面對英、美、中等敵人之經驗,再到戰爭結束後觀念上的「祖國」與實際. 22. 何義麟, 《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 (台北:稻鄉出版,2006) 。 許雪姬, 〈台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 〉 , 《台灣文學學報》 ,第 13 期(2008 年 12 月),頁 151-178。 24 Shih-jung Tzeng, From Hō Hōnto Jin to Bensheng Ren. 23. -9-.

(20)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上的中國之落差,種種有關時代推進與政局態勢的變化都左右他們的政治認同。尤其作 者特別關注台灣人的自稱,如何由日治時期之「本島人」轉換到戰後初期「本省人」名 稱的出現。作者的研究十分清楚地顯示當時台灣人如何在與「他者」之間的關係上建立 台灣人的政治認同。雖然作者在文中並未引用上述何義麟之研究,但曾氏之書或許能被 認為是何氏廣泛討論之中的個案研究。不過作者僅以政治認同為主軸進行探討,並未深 入討論當時他們的日常生活及社會狀況。 另外,Douglas L. Fix〈解讀數據 殖民地台灣的族群性、暴力與戰時動員〉一文針 對戰爭結束後發生的暴力、掠奪事件進行研究。25作者基於戰爭結束後由台灣總督府警. 政 治 大 的刑事案件。此三份報告在蘇瑤崇所編輯的資料集中未被收編,其資料性非常可貴,能 立. 務局以及台灣憲兵司令部所記錄關於台灣治安狀況的三份報告書,統計戰爭結束後發生. ‧ 國. 學. 夠補充或佐證蘇瑤崇的研究成績。但是其研究的重點在於事件爆發之件數及地點,針對 事件內容與其背景較少探討。. ‧. 曾健民對戰後初期研究有《1945 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26、 《台灣一九四六‧動盪的曙光:二二八前的台灣》27及《一九四五‧光復新聲:台灣光. y. Nat. io. sit. 復詩文集》28。但是其著作除了帶有濃厚的政治意識之外,文中未附註解也是缺憾之一,. n. al. er. 因此除了未表明文獻來源之外,其正確性亦無從稽考,無法視為純粹史學研究。. Ch. engchi. 25. i n U. v. 費德廉(Douglas L. Fix), 〈解讀數據 殖民地台灣的族群性、暴力與戰時動員〉 ,若林正丈、吳密 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東亞歷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 349-386。 26 曾健民, 《1945 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 (台北:聯經出版,2005) 。 27 曾健民, 《台灣一九四六‧動盪的曙光:二二八前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2007)。 28 曾健民編著, 《一九四五‧光復新聲:台灣光復詩文集》 (台北:INK 印刻出版,2005) 。 - 10 -.

(21)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資料運用. 本論文使用的主要資料包括官方檔案(內含軍事檔案)、報章、日記、回憶錄以及 口述歷史。以下就各項資料進行說明。 官方檔案分為中文、日文及英文。中文檔案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29《台 灣省警備總司令部週年工作概況報告書》、30〈台灣省軍事接收總報告書〉31等,由上述. 治 政 大 則有台灣總督府與第十方面軍留下的各種檔案,包括前述蘇瑤崇的資料集所收編的 〈台 立 灣統治終末報告書〉、 〈大詔渙發後二於ケル島內經濟情勢〉等報告書、電報等,以及厚. 中文資料,能夠瞭解國民政府於 1945 年 10 月 25 日正式接收前的準備工作。日文方面. ‧ 國. 學. 生省復員局與引揚援護局於戰爭結束後彙編的資料,包括〈台灣方面關係部隊戰史資料〉、 〈台灣方面軍關係戰史資料〉、〈台灣方面作戰記錄〉等資料。32透過上述日文資料,能. ‧. 夠掌握當時台灣的治安、經濟等狀況,以及日本當局在政治及軍事策略上的思維與行. Nat. sit. y. 動。然而,戰爭結束後的台灣局勢,不單只是受到中、日兩國的影響,當時作為同盟國. er. io. 之龍頭,左右著國際情勢的美國也針對台灣狀況作出報告,如美軍機關所記錄的〈Latest. al. iv n C FORMOSA(TAIWAN)〉 , 以及台灣領事館所記錄的〈Current h e n g c h i U Public Opinion in Formosa〉 n. Information on Port Facilities, Airfields, Industries, Railroads, and Highways〉、33〈A Report on 34. 35. 29. 台灣省政府網站提供《台灣省行政長官公報》檢索系統(http://www.tpg.gov.tw/)。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編,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週年工作概況報告書》 (1946) ,此份報告書收藏於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31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編,〈台灣省軍事接收總報告書〉,收編於陳雲林編,《館藏民國 台灣檔案彙編 56 冊》(北京:九州出版,2007) 。 32 以上 3 份資料皆收藏於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33 Headquarters, U.S. Forces, China Theater (以下譯稱「美國中國戰區軍」 ), “-FORMOSA- LATEST INFORMATION OF PORT FACILITIES, AIRFIELDS, INDUSTRIES, RAILROADS AND HIGWAYS” (以下簡稱”Latest Information”). (RG331, Box785-15, in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1945. 8. 27). 34 Strategic Service Unit ( 以 下 簡 稱 SSU), “A REPORT ON FORMOSA (TAIWAN) JAPANESE INTELLIGENCE and RELATED SUBJECTS”(以下簡稱“Report on Formosa”), (RG59, Department of State Decimal File 1945-1949, Box7385, in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1946. 1. 30), 15. SSU 前身為 OSS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 於 1942 年 6 月成立,並二次大戰時期在世 30. - 11 -.

(22)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等。即使美國方面的資料也難免摻有主觀意識,但做為第三者,美國情報機關於戰爭結 束不久對台灣知識分子及在台日本軍進行調查,其資料價值相當可貴,有助於觀察當時 台灣知識分子及在台日本軍之動向。 報章資料有《台灣新報》 、 《民報》 、 《台灣新生報》等報紙,以及《新新》 、 《政經報》 等「光復」前後發刊的雜誌。其中《台灣新報》於 1944 年 4 月 1 日,為了節省物資, 將全台六家報紙-即為《台灣日日新報》 、 《興南新聞》 、 《台灣新聞》 、 《台灣日報》 、 《高 雄新報》 、 《東台灣新報》合併為一家,出刊至台灣「光復」前夕的 1945 年 10 月 24 日。 該報紙為戰爭結束時在台灣唯一的報紙,並且橫跨戰爭結束前後的兩個階段,恰與本論. 政 治 大 運用《台灣新報》的原因,或許在於其報紙名稱並非如同《台灣日日新報》般地廣為研 立 文所關注的時間焦點相互契合,實為本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之一。而過去研究較少. ‧ 國. 學. 究者所知曉,也尚未建構檢索資料庫之故。36. 除官方記錄與公開的報章雜誌之外,筆者也大量運用私人的日記與回憶錄作為論證. ‧. 之參考。雖然目前學界對於日記及回憶錄的可信度與否仍有所爭議,但筆者認為,若能 將之與各類檔案,文獻相互參酌比對,則私人日記與回憶錄之內容將能為歷史研究構築. y. Nat. io. sit. 出更生動豐富的圖像,因此也有學者指出其史料價值甚至超越官方資料。37本論文所參. er. 考的日記記主(diarist)38分為台灣人與日本人,台灣人方面包括林獻堂、39黃旺成、40吳. al. n. iv n C 界各地從事情報工作,於 1945 年 10 月 1 日 OSS 解散並同時成立 SSU。OSS 官員搶先中國軍隊一步, h e n g c h i UH. Kerr, Formosa Betrayed (Upland: 早已於 1945 年 9 月 10 日登陸基隆,著手蒐集政治情報(George. Taiwan Publishing, 1992[1965]), 69-70.)。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陳翠蓮所長提供此份資料。 George H, Kerr 至 R. L. Hatt 中校之報告,”Current public opinion in Formosa” (RG331, Officials of Occupied Territories Formosa), Box2058, in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1945. 11. 29). 36 《台灣新報》保存狀況並不佳,尤其 1945 年 7 月後缺號許多。除了各圖書館收藏其縮影資料之外, 五南圖書出版社出版的《台灣日日新報》影印本中亦收藏《台灣新報》 ,版面較為清晰。另外,因 《台灣新報》為各地 6 家報社合併而成立,存有各地方版本。筆者目前所發現的有本社版、台中版、 台南版以及高澎版。 37 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 50 週年紀念論文集(上冊) 》 (台北:中央研 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 ,頁 。 38 「記主」指的是日記的撰寫者。此詞彙用法為筆者仿效許雪姬所襲用吉成勇編,《日本「日記」 総覧》 (東京:新人物往來社,1994)的用法(許雪姬, 〈台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 記如是說「終戰」〉 ,頁 154) 。 39 林獻堂日記始於 1927 年,止於 1955 年,其中 1928 年、1936 年軼缺。目前已出版至 1945 年。林 獻堂著,許雪姬編註, 《灌園先生日記(一)-(十七) 》(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中央研 35. - 12 -.

(23) 第一章 緒論 43 44 45 46 新榮、41吳鴻麒、42杜潘芳格; 日本人則有塩見俊二、 池田敏雄、 宮崎隆造 。近年許. 多人物日記陸續出版,隨之出現以日記為主題的研究成果,加深台灣史研究的深度與廣 度。47做為歷史研究的史料,日記的價值在於其書寫當下通常屬於私密而非公開的性質, 並且在事發當時便被記載,因此透過日記分析,較能掌握記主於當下內心真正的想法與 感受,以及當時的局勢。48雖然已出現以日記為文本的既有研究,探討二次大戰前後的 台灣社會及台灣人之政治認同,但是筆者透過親自閱讀,試圖以不同角度進行解釋並剖 析記主的處境及心情。 回憶錄方面包括已在台、日出版的回憶錄。台灣人的回憶錄有葉榮鐘、49陳逸松、50. 政 治 大 筆者透過現任台灣協會理事長的齊藤毅先生,有幸翻閱其父親,時任台灣總督府官房局 立. 呂泉生、51鍾逸人等,52日本人的回憶錄則有原台灣總督府官吏、在台日本軍人等。另外,. ‧ 國. 學. 人事課長齊藤茂留下的寶貴資料,包括戰爭結束後連日召開的局部長級會議之筆記,以 及隨行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成田一郎於 1945 年 9 月 20 日前往東京後,有關日本內地與. ‧. n. al. er. io. sit. y. Nat.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2010)。 〈黃旺成先生日記〉 (未刊本) 。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曾士榮老師提供此份資料。 41 吳新榮於 1923 年開始寫日記,但目前僅留存 1933 至 1967 年,目前全部出版。吳新榮著,張良澤 主編, 《吳新榮日記全集 1-11》 (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2008) 。 42 〈吳鴻麒日記〉 ,未刊本。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陳翠蓮所長提供此份資料。 43 杜潘芳格著,下村作次郎編, 《フォルモサ少女の日記》 (東京:総和社,2000) 。杜潘芳格為現代 女詩人,1927 年生於新竹新埔,客家人。戰爭結束當時擔任新埔國民學校訓導。1945 年杜潘芳格尚 未結婚,因此本文將她稱呼為潘芳格。 44 (高知:高知新聞,1979) 《秘録・終戦直後の台湾》 塩見俊二, 。塩見俊二為台灣總督府高級官員, 擔任財務局主計課長,戰爭結束時適在東京出差,於 9 月 9 日搭乘陸軍軍用機返回台灣。 45 池田敏雄, 〈敗戰日記 Ⅰ、Ⅱ〉 , 《台湾近現代史研究》(第 4 號,1982 年 10 月) 。池田敏雄於戰 爭結束前從事台灣民俗研究,創刊《台灣民俗》。戰爭結束當時從軍於屏東,其敗戰日記為池田復 員前夕的 1945 年 9 月至回歸日本的 1947 年 5 月。 46 (東京:原書房,1967) 宮崎隆造, 《敗戦外史―台湾引揚者の記録―》 。宮崎原為台灣拓殖株式會 社社員。 47 許雪姬, 〈台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 〉 ,頁 155。 48 許雪姬, 〈台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 〉,頁 155。陳翠蓮, 《台灣 人的抵抗與認同 一九二0~一九五0》 (台北:遠流出版,2008) ,頁 227。但是曾士榮指出,在西 洋世界,19 世紀前日記已屬於半私半公的性質。中國也早有出版著名或富翁人物的日記(Shih-jung Tzeng, From From Hō Hōnto Jin to Bensheng Ren. - )。筆者也曾與東海大學陳計堯教授討論此問題。實際 上,池田敏雄的《敗戰日記》即為池田本人有意出版而經過整理的遺稿。 49 葉榮鐘著,李南衡編, 《台灣人物羣像》 (台北:帕米爾,1985) 。 50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 《陳逸松回憶錄》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51 陳郁秀、孫芝君, 《呂泉生的音樂人生》 (台北:遠流出版,2005),頁 150。 52 鍾逸人, 《辛酸六十年(上)-狂風暴雨一小舟》 (台北:前衛出版,2009)。 40. Ch. engchi. - 13 -. i n U. v.

(24)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台灣之間往來的電報等。此份以往未被發現之資料,分裝於二十幾個大信封,收藏於台 53 灣協會,於本文中將之稱為《齊藤茂文書》。. 此外,有感於時間流逝與耆老之凋零,筆者希望為經歷日治時期之長者留下歷史記 錄,因而向 4 位台灣人,以及 8 位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灣生)進行口述訪談。雖然本 論文並未將訪談記錄作為論述之主要資料,但是筆者認為訪談記錄多少能佐證文獻資 料,豐富研究之取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3. i n U. v. 筆者於 2010 年 6 月拜訪台灣協會,適逢齊藤毅理事長著手整理《齊藤茂文書》之際。除此之外, 齊藤毅理事長曾為筆者介紹幾位在日台灣耆老及灣生。在此向齊藤毅理事長敬謹表達感謝之意。 - 14 -.

(25)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論文架構 論文架構. 本論文除了緒論與結論外,共分為三章。為了探討戰爭結束當下之台灣人感受,必 須瞭解戰爭結束前台灣人對世界情勢、戰局趨勢的認知與想法。因此第二章探討台灣人 對「開羅宣言」的認知程度,亦即生活在台灣島的台灣人在戰爭結束前究竟知不知道美、 英、中三國曾在開羅召開會議,發表「開羅宣言」 ,對戰爭結束後的台灣歸屬達成共識? 其次檢討台灣人是否預測日本戰敗。於戰爭末期,台灣連日受到同盟軍的空襲,加上菲. 政 治 大. 律賓、沖繩相繼失守等消息也傳達至台灣。當然若以後見之明觀看戰局,日本即將吞下. 立. 敗國之跡已顯露無遺,然而當時台灣人如何觀看戰爭局勢,是否預測日本的戰敗?最後. ‧ 國. 學. 探討台灣人收聽「玉音放送」之狀況。台灣人如何得知戰爭結束及日本戰敗?一般而言, 將 1945 年 8 月 15 日正午「玉音放送」視為日本正式向人民宣達接受「波茨坦宣言」之. ‧. 消息,然而當時在台灣島內究竟有多少人能收聽廣播?即使親耳聆聽「玉音放送」,又. sit. y. Nat. 有多少人能瞭解其意旨?. io. er. 而當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佈投降後,台灣社會出現哪些變化?第三章分為治安 狀態、經濟狀況以及台灣總督府、第十方面軍等日本當局之情況進行討論。戰爭結束後. n. al. Ch. i n U. v. 的治安狀況,大致保持平靜的狀態,並未發生重大之事件。然而細看民間一般刑事案件,. engchi. 發現除了台灣人對日本人的報復事件之外,也發生日本人及外國人的犯罪,並且出現公 然違背法紀之現象,顯然地方社會也呈現治安不穩之跡象。其次探討經濟狀況。戰爭結 束後,一時之間豐饒物資大量回流市場,但是長期以來受制於嚴密戰時體制與統制經濟 下的人民,因著戰爭結束及日本統治結束之狂喜,揮霍浪費,不久後再度跌入物資匱乏 之深淵。流通貨幣增加之問題也於此時發生。最後,說明日本當局之心態與作為。台灣 總督府在戰爭結束當下依舊正常運作,行使其行政權與司法權,但是自 9 月中旬後,逐 漸失去其權威。在台日本軍也以維持治安之名義重新編制部隊,有意保持其勢力。對照 台灣社會狀況與日本當局的對策,能夠顯示出台灣的社會秩序與日本統治權威的消長關 - 15 -.

(26)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係,也浮現出國民政府接收前存在的社會問題,以及日本當局在善後處理之方針。 那麼,戰爭結束當下台灣人抱持著什麼想法?第四章試圖探討在未能預設或是有所 準備的狀態下接受日本戰敗的台灣人,對於日本的戰敗及台灣的未來抱持著何種感知, 採取哪些行動。戰爭結束後 1 個月,台灣人之動向較為平靜,並未顯示希望激進地脫離 日本統治、仰賴「祖國」之傾向。自 9 月中旬街坊巷弄間出現台灣即將「光復」之風聲, 隨之轉變的是台灣人開始積極吸收中國知識,準備迎接「祖國」來臨。然而台灣人以心 目中「祖國認同」所構築出的「祖國」與實際上的中國相距甚遠,在「光復」前台灣人 已經體驗到此兩者之差距,即便如此,台灣人仍然相信只要回至「祖國」懷抱,台灣人. 政 治 大 何解釋?做為此時期台灣人與日本當局動向之事例,筆者在此試圖深入討論「八‧一五 立. 便能獲得自由,實現自主之目標。在如此狀況下發生的「八‧一五獨立事件」,應被如. ‧ 國. 學. 獨立事件」。. 最後以下說明在本文使用名詞之涵義;. ‧. (1) 戰爭結束:指播送「玉音放送」的 1945 年 8 月 15 日。雖然筆者深知二次大戰的結 束日期仍存有爭議,54然而在台灣的大多數人得知「戰爭結束」或「日本戰敗」之. y. Nat. io. sit. 消息應於 1945 年 8 月 15 日之後。另外「終戰」以及「戰敗」或「戰勝」等詞彙也. n. al. er. 仍有爭議,55因此本文採用較為純粹意指現象的「戰爭結束」。. i n U. v. (2) 台灣人:指二次大戰結束前,從中國大陸移居至台灣及澎湖地區之住民,包括閩南. Ch. engchi. 系及客家系。簡言之,戰爭結束前被指稱為「本島人」之住民。除非特別解釋,否 則原住民的狀況不在討論範疇之內。因為筆者能力有限,本論文僅處理當時居住於 台灣之台灣人。 (3) 台灣:為了撰寫及閱讀便利,一律使用「台」字。. 54 55. (東京:筑摩書房,2005) 參見佐藤卓己, 《八月十五日の神話-終戦記念日のメディア学》 。 (第 109 號,1995 年 5 月) , 《国際政治》 北岡伸一, 〈終戦外交と戦後構想〉 ,頁 1-2。 - 16 -.

(27) 第二章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第二章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台灣在日本統治下,除去初期武裝反抗的發動,並未主動與其他國家發生軍事衝. 治 政 大日日本海海戰前夕,日本當局 俄戰爭時期(1904 年 2 月-1905 年 9 月),1905 年 4 月 13 立 以敕令第 133 號於澎湖島馬公要港區域內及其沿海發佈戒嚴令。 同年 5 月 13 日以敕令. 突,然而隨著日本的對外交涉,身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被捲入戰爭體制之漩渦。早於日. 56. ‧ 國. 學. 第 160 號於台灣全島發佈戒嚴令。57此外,在台灣各地為日軍舉辦「戰勝祝賀會」。58同 樣於一次大戰時(1914 年 7 月-1918 年 11 月) ,也以舉旗遊行及燈籠遊行等形式進行「戰. ‧. 勝祝賀會」。由此可見,台灣早於日俄戰爭時期便被編入戰爭的體制之內,儘管戰火遠. Nat. sit. y. 於千里之外,仍須配合日本國內的軍事決策,並營造舉國上下同享勝利歡愉的情境氛圍。. er. io. 以 1937 年 7 月爆發的中日戰爭為契,台灣人再次被捲入日本的戰時體制。然而相. al. n. iv n C 灣,直至 1945 年 8 月戰爭結束前,不再只是帝國內部遙遠的旁觀者,親赴戰場協力日 hengchi U 較於一次世界大戰只於消息通達及歡慶勝利等形式上的關連,此次進入戰時體制後的台. 本軍的軍事行動,甚至成為戰區之一部分,都使得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身 處於兵馬倥傯的時代之下,台灣人對戰局及戰爭結束後的未來,抱持何種態度?採取什 麼樣的行為?以下試圖探討戰爭末期台灣社會的狀況及台灣人的動向。. 56 57 58. 《台灣總督府報》,第 1735 號(1905 年 4 月 25 日) 。 《台灣總督府報》,第 1748 號(1905 年 5 月 15 日) 。 《台灣日日新報》 (1904 年 2 月 13 日,第 5 版、2 月 14 日,第 5 版、1905 年 1 月 7 日,第 5 版)。 - 17 -.

(28)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第一節. 戰爭結束前台灣與 戰爭結束前台灣與國際社會 前台灣與國際社會. 1937 年 7 月 7 日盧溝橋事件爆發後不久,為了支援被派遣至華中、華南地帶台灣軍 的補給部隊,日本當局開始徵雇台灣籍軍屬及看護婦(護士)。此後隨著戰局的擴大, 日本當局在台灣實施一連串的徵集軍兵制度,即為「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2 年 4 月)、「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 年 8 月)及「徵兵制度」(1945 年 1 月)。59然而當 日本在戰爭局勢上漸次轉趨敗退,戰火也無可避免地延燒至台灣島內。日本軍在南洋戰 區失去重要據點之後,台灣被納入盟軍空襲範圍。早於 1943 年 4 月報紙上即出現「空. 政 治 大. 襲必至」 (必有敵軍空襲)的警句,同年後半便開始美軍對台灣島的空襲。60尤其住居於. 立. 台北、新竹、台南、高雄等大城市或位於軍事基地的住民,幾乎每天聽到空襲警報便逃. ‧ 國. 學. 入防空洞,或者乾脆「疏開」(疏散)到鄉下。如此被迫每日躲避空襲的生活,直至戰 爭結束前夕才停止。. ‧. 1943 年末,當台灣社會正籠罩在同盟軍空襲的戰爭陰影之時,同盟國的「三巨頭」. sit. y. Nat. 美、英、中(當時報導都將國民政府指稱為重慶,以下統一為中國或中華民國)在埃及. io. er. 開羅召開會議,並於會議結束後公佈「開羅宣言」61,表示此次戰爭之宗旨。其中申論 戰爭結束後領土移轉的部分如下:.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中略)三國之 宗旨,在奪得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 59. 周婉窈, 〈日本在臺軍事動員與臺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 ,收編於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 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 (台北:允晨文化,2003) ,頁 131-142。台灣總督府編, 《台灣統治概要》 (台北:台灣總督府,1945) ,頁 71-73。筆者外祖母(台灣人)亦於 1943 年擔任香港陸軍醫院看護 婦,後來轉任廣州陸軍醫院。阿部賢介訪談、記錄,〈康黃文玲女士口述訪談〉 ,未刊本。 60 ,《台灣日日新報》 (1943 年 4 月 9 日,夕刊第 2 版) 〈空襲は必ずある〉 。 〈時局防空必攜敵は狙 《台灣日日新報》(1943 年 9 月 9 日,第 2 版) つてる 空襲は必須の情勢だ〉, 。 61 筆者十分瞭解「開羅宣言」此名稱及其法理效力仍然具有爭議性,並非支持「開羅宣言」即為確 定現在的台灣地位之文書(薛化元編著, 《台灣地位關係文書》 (台北:日創社文化,2007) ,頁 45-46) 。 即便如此,亦不能否認在日本投降時依據的「波茨坦宣言」中被重申的「開羅宣言」,於戰爭結束 當時具有某種程度的規範性質。本文僅擬探討在戰爭末期「開羅宣言」與台灣社會的關係。為了利 便,本文採取添加括號的「開羅宣言」之名稱。 - 18 -.

(29) 第二章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州台灣澎湖羣島等,歸還 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 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獨立。62. 眾所周知,「開羅宣言」在日本投降所依據的「波茨坦宣言」中也被重新申論,而成為 今日中華民國領有台灣依據的「標準檔案」 。63然而「開羅宣言」公告之後,究竟能有多 大比例的台灣人得以獲得並知悉「開羅宣言」的內容?換言之,當時有多少台灣人能夠 獲悉如果日本戰敗,台灣便將被歸還中華民國?此問題涉及到戰爭結束時台灣人對台灣. 政 治 大 首先檢討當時報紙針對「開羅宣言」的報導。發佈「開羅宣言」的開羅會談日期為 立. 歸屬採取何種態度,因此必須釐清在戰爭結束前「開羅宣言」在台灣的影響。. ‧ 國. 學. 1943 年 11 月 22 日至 27 日。雖然「開羅宣言」上的日期為 11 月 27 日,但是發佈日期 則為翌月的 12 月 1 日。當時在台灣最大規模的報社《台灣日日新報》,於同年 12 月 2. ‧. 日將開羅會談與其後召開的德黑蘭會談並列報導。其標題為「不能期待的兩場會談」 (期 待されぬ兩會談),認為此兩場會談僅止於形式上確認前回會談,亦即莫斯科會談所發. y. Nat. io. sit. 表的「莫斯科宣言」(1943 年 11 月 1 日)。報導中表示,兩場會談勉強值得注意之處僅. n. al. er. 為以下三點:1.四國(美、英、中、蘇)表示積極的態度,試圖打破戰局的困境;2.讓. i n U. v. 蔣介石參與會談,以利宣傳反軸心國的團結;3.不得不分為美、英、中的開羅會談與德. Ch. engchi. 黑蘭會談,表示長期以來四國之間無法隱藏的利益糾葛。64但是本篇報導尚未包括會議 65. 內容,只交代會議的「公報」擬於 12 月 4 日之前發佈。 英國報紙 The Times(泰晤士 66. 報)同樣於 12 月 2 日報導開羅會談,但泰晤士報同時也記載「開羅宣言」全文。. 62. 《中央日報》 (1943 年 12 月 3 日) 。 薛化元編著, 《台灣地位關係文書》 ,頁 45-46。但是近年來強力主張在戰爭結束後台灣被歸還於中 華民國的學者,則不再強調「開羅宣言」或「波茨坦宣言」的效力,代之強調「先占原則」或 1952 年締結的「華日和平條約」 (丘宏達,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的法律地位〉 , 《法令月刊》52 卷 2 期 (2001 年 2 月) 。林滿紅, 〈中日和約 早確立台灣地位〉 ,《聯合報》 (2009 年 9 月 23 日) ) 64 《台灣日日新報》 (1943 年 12 月 2 日晚報,第 1 版)。 65 《台灣日日新報》 (1943 年 12 月 2 日晚報,第 1 版)。 66 The Times(1943 年 12 月 2 日,第 4 版)。 63. - 19 -.

(30)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台灣日日新報》報導「開羅宣言」內容的是翌日 12 月 3 日晚報,然而其內容與 泰晤士報的記載大相逕庭。首先此則報導的標題為〈極力地向重慶諂媚〉(重慶へ媚態 の限り),嚴厲批判「開羅宣言」(原文為「カイロ公報」)目的僅是在於美、英雙方藉 由利益誘惑將中國留在反軸心陣容,企圖阻礙「大東亞共榮圈」建設。除此之外,文中 雖然論及該宣言明示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但將之視為宣傳性的標語。67翌日《台灣日 日新報》繼續刊載幾則有關開羅會談以及「開羅宣言」之新聞。其中〈開羅會談之公報〉 , 述及「開羅宣言」的內容,卻與 12 月 2 日泰晤士的報導截然不同。宣言內容被歸納為 兩項:日本軍的無條件投降、陷害日本為三等國。其他同日報紙的論調也將「開羅宣言」. 政 治 大 之內容較為具體,報導同盟國進行戰爭之目的為奪取日本獲得的領土,但其新獲領土的 立. 視為對日宣傳的國際宣言與對中之外交交涉。雖然日本內地的報導比起《台灣日日新報》. ‧ 國. 學. 解釋為「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政府所獲得的太平洋上島嶼」,對於台灣、朝鮮以及滿 州的處理方針卻隻字未提。68. ‧. 無庸贅言,「開羅宣言」日後在「波茨坦宣言」中也被引用,成為戰爭結束初期對 日處理的基本方針,然而其內容並非上述《台灣日日新報》所報導的日本無條件投降與. y. Nat. io. sit. 陷害日本降為三等國之論述,而是宣示此戰爭目的及戰爭結束後日本領土的處理方針。. n. al. er. 「開羅宣言」發佈之後,日本外務省蒐集美、英、中、德、瑞典、瑞士、芬、西、羅馬. i n U. v. 尼亞、阿根廷等國家報紙,分析各國對「開羅宣言」的論調。其中與日本同盟的德國納. Ch. engchi. 粹黨機關報紙 Völkischer Beobachter 及阿根廷主要報紙均提及「開羅宣言」明示「使日 本回歸到一八九五年的地位」或「將日本拉回日清戰爭前(一八九五年)的地位」 。69換 言之,雖然日本當局掌握並分析「開羅宣言」的內容,但是卻將之刻意曲解。或許是顧 及國內士氣與國家尊嚴,而必須遏止對日不利的國際宣言;抑或是深怕其宣言將掀起殖 民地解放運動的浪潮,因而加以粉飾,甚至反向利用使之成為團結軍民,反抗美、英、. 67. 《台灣日日新報》 (1943 年 12 月 3 日,晚刊第 1 版)。 《讀賣新聞》 (1943 年 12 月 2 日,晚刊第 1 版) 。 69 外 務省 編,〈大 東亜 戦争関 係一 件/情報 蒐集関係 〉, 外 務省外 交 史料官 收 藏,參照 號碼 B02032457600。 68. - 20 -.

(31) 第二章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中的戰爭宣傳。同年 12 月 11 日《台灣日日新報》刊載〈誰淪落為三流國〉(孰れが三 流國に顛落か),再度批評同盟國陣營的陰謀,更進一步帶著諷刺的語氣表示,其會議 的召開正明白地暴露出同盟國陣營的脆弱與即將崩潰的危機,因此最後究竟是誰會淪落 至三等國的地步,其結論不言而喻。70 日本當局對「開羅宣言」不僅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甚至對內宣傳其為敵國的陰謀 論述,表示與會三國藉以早日結束戰爭避免崩解的慘況,如此一來,「開羅宣言」不僅 成為對日情勢不利的緩頰,更進一步地激起同仇敵愾之心理。在此值得注意且深思的 是,正因為日本當局採取上述的扭曲解釋與軍事宣傳,台灣人幾乎無法及時獲知「開羅. 政 治 大 當然同盟國陣營方面也不能坐視,積極對外宣傳「開羅宣言」的真實內容並試圖傳 立. 宣言」的正確內容,更遑論日本戰敗後台灣歸還中華民國,此等重要的消息。. ‧ 國. 學. 達給台灣人。據資料,美軍自 1944 年 10 月的台灣沖航空戰前後,開始在台灣上空撒下 記載「開羅宣言」的傳單。傳單有兩種,一種以中文(白話文)撰寫、另外一種以日文. ‧. 撰寫(參見圖 2-1 與 2-2)。7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0. i n U. v. 《台灣日日新報》 (1943 年 12 月 11 日,第 1 版)。其他報紙如《台灣日報》 、 《興南新聞》 、 《高雄 、 《東台灣新聞》的論調也與《台灣日日新報》相同( 《台灣日報》 (1943 年 12 月 2 日,第 1 新報》 版、同日晚報,第 1 版、3 日,第 1 版、同日晚報,第 1 版) ; 《興南新聞》 (1943 年 12 月 2 日,第 1 版、3 日晚報,第 1 版) ; 《高雄新報》 (1943 年 12 月 3 日,第 1 版、4 日,第 1 版) ; 《東台灣新聞》 (1943 年 12 月 3 日,第 1 版) ) 。但僅台中的《台灣新聞》之「開羅公報」報導中,記載「三國的 戰爭目的為(中略)奪取 1892 年(按:應為 1894 年或 1895 年) (日清戰爭)以來日本政府獲得或 合併的領土」 (《台灣新聞》 (1943 年 12 月 3 日,第 1 版、12 月 4 日,第 2 版) 。即使如此,相較於 《台灣日日新報》 , 《台灣新聞》的發行量與發行區域應有其局限性。至於為何僅《台灣新聞》能夠 記載較為接近原意的「開羅宣言」內容,仍待商榷。 71 《宣伝謀略ビラで読む、日中.太平洋戦争 : 空を舞う紙の爆弾「伝単」図錄》 (東 一ノ瀬俊也, 京:柏書房,2008) ,頁 128-129。富沢繁, 《台湾終戦秘史》 (東京:いずみ出版,1984) ,頁 62-63。 《宣伝謀略》解釋撒下此傳單的時間為 1943 年至 1944 年,但是日文版傳單中寫道「兩年前於埃及 的開羅召開會談···」 ,加之美軍 1944 年 10 月台灣沖航空戰勝利之後才掌控台灣地區的制空權,因此 如《台湾終戦秘史》的解釋,美軍撒下此傳單應為 1944 年末到 1945 年期間。 - 21 -.

(32) 二次大戰結束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 2-1 「開羅宣言」傳單(中文版). 圖 2-2「開羅宣言」傳單(日文版). Nat. sit. y. (資料來源:一ノ瀬俊也, 《宣伝謀略ビラで読む、日中.太平洋戦争 : 空を舞う紙の. er. io. 爆弾「伝単」図錄》,頁 128-129。). al. n. iv n C 兩者均以象徵和平的白鴿嘴銜「開羅宣言」飛來的圖樣作為傳單背景,內容上則幾 hengchi U 乎相同。但是中文版的日期使用「大中華民國」的年號,日文版則使用昭和、大正的日 本年號。另外,中文版將中華民國指稱為「大中華民國」,日文版則將之指稱為「支那 共和國」。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為以下三點。首先,開羅會談出席者的順序以蔣主席 為第一位,文中又使用「大中華民國」誇飾中國的名稱。雖然傳單上並未具體地以文字 表明,但是在遣詞立意上不免有誘導之嫌,其目的顯然為使台灣人認知戰爭結束後將由 「祖國」前來解放台灣,長久以來被日本所竊取之台灣將重回「祖國」懷抱,並防止台 灣人協力於日本的軍事行動。其次,對照前述《台灣日日新報》在台灣處理方針上之省. - 22 -.

(33) 第二章 戰爭末期之台灣社會與台灣人. 略,此傳單按照「開羅宣言」原文明示東北四省、台灣及澎湖將歸還中華民國。第三, 傳單以中文與日文兩種語言書寫,表示同盟國可能已注意到台灣島內語言環境,經過將 近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新生代的台灣人以日文作為書寫及溝通之主要工具的情形並不少 見。因此若要向台灣人施以書面宣傳的手段,中、日文並行將是最為全面的作法。或者 如一ノ瀬俊也所解釋,同盟國散佈中、日版本的傳單,使日本人覺察此舉宣傳動作可能 動搖台灣人民對日本的服從與效忠。72如此一來,日、台之間的信賴關係受到挑戰,日 本人對台灣人的猜疑與提防將嚴重加深。簡言之,同盟國的傳單策略對日、台雙方皆有 其效果。一方面希望傳達「開羅宣言」的實際內容,並以台灣人知悉歸還「祖國」之決. 政 治 大. 議;另一方面也對日本人施以心理戰,企圖離間日、台人的關係。. 立. ‧ 國. 學. 然而此傳單的宣傳究竟在台灣發揮多少效果?是否如預期般成功地將同盟國擬解 放台灣的決議傳達給台灣人?當時台灣總督府對同盟軍撒下的傳單採取嚴厲取締的對. ‧. 策,禁止人民碰觸傳單,如果撿到傳單,便必須向派出所或憲兵隊報告。據《台湾終戦 秘史》 ,當時廣播新聞呼籲聽眾: 「撿到美軍所散佈的傳單必須立刻將之燒毀抑或向警察. y. Nat. io. sit. 報告。傳單上的內容是美軍所製造的謠言,切勿相信。也勿告訴別人。」美軍撒下傳單. n. al. er. 後,憲兵或警察會即刻趕到現場回收傳單。除此之外,之後幾天警察也會在附近街庄進. i n U. v. 行數天查訪,調查有無瞞藏傳單的住民。73《台灣新報》也 1945 年 2 月初報導:「近來. Ch. engchi. 敵軍為了粉碎我們的戰意,挑撥軍民關係,散佈謀略傳單,但招致島民的冷笑。」74同 年 4 月總督府發佈府令第 67 號,規定撿到同盟軍撒下的傳單必須立刻向警察官吏報告, 違反者得被處徒刑一年以下或科處 200 圓以下。75報紙也呼應台灣總督府的取締方針, 呼籲「敵機撒下的傳單/撿到立刻報告/偷懶就被罰」(敵機の撒いたビラ/拾ったら. 72. 《宣伝謀略ビラで読む、日中.太平洋戦争 : 空を舞う紙の爆弾「伝単」図錄》,頁 一ノ瀬俊也, 128-129。 73 富沢繁,《台湾終戦秘史》 ,頁 62-63。 74 《台灣新報 南部版》 (1945 年 2 月 5 日,第 1 版) 。 75 《台灣總督府官報》 (第 941 號,1945 年 4 月 3 日) 。 - 23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課程分為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進步的科技 對台灣看世界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及來講好聽話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西元 1624 年至西元 1633 年台灣海峽海盜橫行,中國帆船過來台灣的並不 多,同一時間,荷蘭人又因「濱田彌兵衛」事件與在台灣貿易的日本商人發生衝 突,導致在西元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通識課程 課名請勿 重複,例 如:籃球 或台灣歷

國立 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館、臺北 市立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