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經貿關係對台灣總體經濟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經貿關係對台灣總體經濟之影響"

Copied!
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指導教授:劉子年博士. 兩岸經貿關係對台灣總體經濟之影響. 研究生:陳顗百撰. 中華民國一 0 六年六月.

(2)

(3) 致謝 當論文的進度寫到致謝,也就意味著碩士研究生涯即將結束,在這段時間的 學習經歷,想想完成這篇論文的過程,心中有著無限的感謝。當然首先感謝我的 父母親及姊姊,這兩年讓我專心就學,不用額外擔心經濟負擔所帶來的壓力,也 謝謝妹妹犧牲休假時間幫我校正格式。另外感謝空軍能提供公餘進修的機會,讓 我在業務任務之餘,能繼續升學。 此篇論文能順利的完成,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劉子年老師,不厭其煩 地協助我解決問題與困難,在寫作過程中的指導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助力,學生獲 益良多。還要感謝黃財源主任,在我就讀屏大前的學分班,讓我能夠繼續接軌進 入碩士班,也提供本論文諸多寶貴意見。謝謝特地前來屏大口試此篇論文的陳彥 銘教授及陳宗輝副教授,費心審視論文上的缺失,使本文免於疏漏。 最後要感謝我的同學們,在專業上互相指導與幫助,課堂上輕鬆的氣氛分散 了讀書的壓力。在這兩年除了知識上與實務上的提升,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 這群業界的同學,希望友誼長存,持續保鮮。終於可以說,報告完畢,謝謝指教!. I.

(4) 摘要 台灣是以出口為主要經濟來源之國家,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以來,國際 間就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各國在全球化後為了維持國家利益,紛紛在國際或區 域 間 簽 定貿易協定,出現不少由多國所組成之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與兩個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兩岸經貿交流至今已經非常密 切,台灣與中國大陸彼此是非常重要的貿易與投資伙伴。本研究旨在分析兩岸經 貿體制、貿易與投資關係會對台灣總體經濟造成何種影響及程度為何。 顯示台灣經濟現況製造業仍不脫代工模式,而且過度依賴中國大陸之經濟政 策,多數產品沒有自有品牌且國內投資不足,政府、民間投資雙雙收手,出口連 衰退,導致 GDP 成長動能不足,國內超額儲蓄嚴重,製造業出口不振,資金不願 進股市,游資往房地產流動,房價被抬高,貧富及世代差距擴大,徒增民怨。. 關鍵字: 總體經濟. II.

(5) Abstract Taiwan is the main source of economic exports of the country, since the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trade liberalization. After globalization, various countries have signed trade agreements at the international or regional level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A number of multi-country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and "free trade agreemen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have been very close so far.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re very important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system, trade and investment relations on Taiwan's overall economy, and sh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wan's econom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ill does not take the place of the foundry model, and over-concentrate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Most products do not have their own Domestic investment surplus, the expor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s not enough, the government, private investment both hands, exports even recession,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GDP growth kinetic energy, domestic excess savings, manufacturing exports sluggish, funds do not want into the stock market, floating capital flows to the real estat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the generation gap widened. The number of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as re-industrialized,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were adopted to attract factories that had left the country to set up factories, to create jobs and boost economic growth, and to optimize the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 Since the goal of the re-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is to satisfy domestic demand from domestic output, this will reduce demand for foreign goods, leading to further tighten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and fewer trul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ore than 70% of global trade), and therefore unable to create higher value-added and high-paying jobs, resulting in real people pay more than a decade of stagnation phenomenon. Taiwan is currently only a formal membership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Organization to participate in only two, WTO and APEC, APEC in the next few years become the only platform for Taiwan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ffairs. Keyword: Cross - Strait Economic. III.

(6) 目次 致謝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4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認識 WTO 及自由貿易 ......................................... 4 ECFA 與東亞經濟整合 ......................................... 5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臺灣的政經影響 ....................... 8 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對我總體經濟及產業之影響評估 ..........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3 第一節 研究範圍 .................................................. 13 第二節 分析方法 .................................................. 13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 14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及進出口成長率 ............................ 台灣的國民所得及失業率 .................................... 台灣與主要國家之市場占有率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執行情形 .................... 總體經濟及產業影響評估 ..................................... 15 18 19 21 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27 第二節 建議 ...................................................... 29 參考文獻 ......................................................... 30 一、中文文獻 ..................................................... 30 IV.

(7) 表次 表 4-1、近三年台灣進出口貿易國家(地區)統計 ......................... 14 表 4-2、我國對外貿易統計表 ......................................... 15 表 4-3、我國對各洲(地區)貿易統計 ................................... 17 表 4-4、國民所得統計 ............................................... 18 表 4-5、我國和主要貿易國家之失業率 ................................. 18 表 4-6、主要國家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佔有率 ........................... 19 表 4-7、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情形 ..................................... 21 表 4-8、我國自中國大陸進口情形 ..................................... 21 表 4-9、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兩岸總體經濟之影響 ....................... 22 表 4-10、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服務業之產值影響 .................... 23 表 4-11、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服務業之就業影響 .................... 24. V.

(8) 圖次 圖 1 研究流程圖 ..................................................... 3. V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國家,因此經濟仰賴著出口貿易。也由於台灣本身 最大之出口市場在中國大陸,現今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市場占台灣出口貿易的 40%,故兩岸經貿體制、貿易與投資關係相對重要。 兩岸經貿交流至今已經非常密切,台灣與大陸都是彼此非常重要的貿易與投 資伙伴,到底兩岸經濟交流對兩岸關係造成何種影響,程度如何,這正是本文所 要 研 究 的主題。另影響台灣經貿甚深的東協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成員國家,因台灣未加入區域整合,無法享有互利互惠的措施, 也反映出台灣經濟成長率及貿易利益下降之趨勢。東亞地區大部分區域內國家已 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台灣無法跟進在東亞地區被邊緣 化深深打擊台灣經濟貿易。此外,由於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是在全球化的範疇內 進行,也必然對國際關係產生衝擊,近十幾年來促進兩岸經濟整合最大的因素當 屬 2002 年兩岸共同加入 WTO。 WTO 為兩岸去除了許多國際上的經貿障礙,提供兩岸廠商合作良好的國際環 境。兩岸自加入 WTO 以來,雙方貿易金額成長 558%,台灣對大陸投資金額成長 90%。如果大陸沒有加入 WTO,台灣廠商不會至大陸投資設廠並從事外銷。雖然 WTO 不是兩岸間的協議,但對兩岸經貿整合的貢獻並不亞於雙邊經貿合作協議。 而加入 TPP 與 RCEP 則又是更深層的經貿自由化的追求,兩岸共同加入此兩個 FTA,將會是繼加入 WTO 後,兩岸經貿整合又一重大契機。兩岸廠商可藉此攜手 拓展美國、日本與東協市場,但若任何一方未參加,將使他方另尋合作夥伴,例 如中國大陸尋找韓國廠商、台灣尋找東協廠商等,而使兩岸連結弱化。 目前兩岸經貿整合已出現停滯現象,ECFA 是突破此一瓶頸的方法,若兩岸能 同時加入 TPP 與 RCEP,三股力量齊發,更能使兩岸啟動另一波的經濟合作熱潮。 1.

(10) 中國大陸目前雖傾向於加入 TPP,惟對美國的影響仍存疑慮,擔心加入後會受到 美國的支配。但對於 TPP 這項世界最大的貿易協定,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行政 命令退出 TPP。因此國內各界對 TPP 後續發展多有討論。本文將分析兩岸經貿交 流對於台灣、中國關係互動的啟示。. 2.

(1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為蒐集自由貿易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相關文獻與資訊,然後 蒐集總體經濟指標和研究目的與研究範圍確立,再利用文獻探討的方法作資料分 析兩岸經濟合作關係所帶來之效益,最後得到結論與建議。. 蒐集自由貿易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相關文獻與資訊. 文獻回顧. 研究目的與研究範圍確立. 研究方法. 結論與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圖. 3.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認識 WTO 及自由貿易 WTO,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或世貿,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 負責監督成員經濟體之間各種貿易協議得到執行的一個國際組織,前身是 1948 年 起實施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秘書處。截至 2016 年 7 月 29 日,世界貿易組織共 有 164 個成員。 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是調解紛爭,加入 WTO 不算簽訂一種多邊貿易協議,但 其設置的入會門檻可以做為願意降低關稅、法律配合、參與國際貿易的門票,它 是貿易體制的組織基礎和法律基礎,是眾多貿易協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員貿易立 法的監督者,是就貿易提供解決爭端和進行談判的場所。該機構是當代最重要的 國際經濟組織之一,其成員間的貿易額占世界貿易額的絕大多數,被稱為「經濟 聯合國」 。世貿組織的宗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 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 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 維護環境。世貿組織的目標在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 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範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 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 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 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 FTA)是兩國或多國、以及與區 域貿易實體間所簽訂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目的在於促進經濟一體化,消除 貿易壁壘(例如關稅、貿易配額和優先順序別),允許貨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 動。這些協定夥伴國,會組成自由貿易區。來自協定夥伴國的貨物,可以獲得進 口稅和關稅減免優惠。 4.

(13) 無論在進口還是出口國,自由貿易協定均有助於簡化海關手續。當協議國間 存在不公平貿易慣例時,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協助貿易商進行補救。 近年來,各國間 FTA 條約簽訂頻繁,對 FTA 的議題也愈來愈重視,不再單純 以商品貿易為主,而是漸漸將目標放在服務業、投資、貿易便捷化、智慧財產權 與環保等項目開放,並同時強調密切經貿合作關係的建立(趙永祥,2011)。. 第二節 ECFA 與東亞經濟整合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已於 2010 年 6 月 29 日簽訂。大陸對台灣讓利甚多, 不但開放多項對台有利產品零關稅進口,並且對多項台灣敏感性產品同意不列入 早收清單中。但架構協定只是全面自由化協定的先期協定,依據 ECFA 的規定, 在簽署 ECFA 六個月內需進入全面自由化協定的洽簽。由於許多利益已在早期收 穫中實現,在談判全面自由化協定時,台灣可再獲得的利益將不多,反而需面對 開放原先不願開放的敏感性產品的問題,這表示台灣真正的挑戰是在後續全面自 由化協定洽簽時。 同時,ECFA 的簽訂已在東亞國家間掀起了一陣骨牌效應。一國與另一國簽訂 FTA,由於會產生貿易轉移效果,對第三國產生的影響以負面居多,故第三國多不 會給予 FTA 太多正面的評價。第三國將會尋求與簽約國一方或雙方簽訂 FTA 以為 因應,此即所謂 FTA 的骨牌效應。這種情形在 ECFA 中同樣發生,原本並無特殊 之處,但 ECFA 的骨牌效應卻會加速整體的東亞經濟整合的進程。 這波由 ECFA 引起的東亞國家洽簽 FTA 風潮將分為兩個路逕進行。一是某些 以大陸為主要市場,並與台灣有競爭關係的國家,例如日本與韓國,為了避免流 失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將會尋求與大陸簽訂 FTA。以韓國為例,自 2003 年開始, 大陸市場已取代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外銷市場,ECFA 的簽訂將增加台灣產品的競 爭力而威脅韓國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地位。韓國石化與電子產業均曾表達對 ECFA 的憂心。原本韓國對中國多次提出簽訂 FTA 的建議均不表興趣,主要是韓國一方 5.

(14) 面擔心與大陸簽訂 FTA 會損害國內產業,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韓國加諸大陸的平均 關稅高於大陸加諸韓國的關稅(韓國:7.29%,中國:4.5%) ,若兩國均降為零關 稅,韓國將承受較大的損失。在兩岸簽訂 ECFA 的提議出現後,韓國對中韓 FTA 的態度產生戲劇性的轉變。在 2009 年 10 月中日韓貿易部長會議時,韓國正式同 意與中國進行 FTA 的洽簽。 至於日本,台、日、韓出口大陸的產品的都是液晶面板等相互競爭的產品, 兩岸達成 ECFA 簽訂後,日本也出現應盡快和大陸簽署 FTA 的呼聲。ECFA 反而 成為加速促進中日韓 FTA 談判的推手。在實際行動上,三國於去年舉辦的中日韓 貿易部長會議中,已就明年上半年啟動「產官學 FTA 共同研究」達成共識,幾乎 與兩岸正要進行的 ECFA 談判相互角力。 另一個路徑是對於那些已經和大陸簽訂 FTA,但仍為了保有台灣市場,而尋 求與台灣建立 FTA 關係。東協國家(例如菲律賓與新加坡)即屬於此一類型。ECFA 的簽訂將威脅東協國家在大陸與台灣市場的地位,由於東協國家已與大陸簽訂 FTA 並已生效實施,故面對 ECFA 所能做的因應措施包括:第一,加速與大陸的 自由化腳步;第二,尋求與台灣簽訂 FTA,以降低其產品在台灣市場的衝擊。近 來菲律賓提出加入 ECFA 的建議,主要即是為了因應大陸產品在台灣市場對菲律 賓輸台產品所造成的威脅。然而,由於台灣市場規模較小,這類的動機較為薄弱。 第一個路徑最後可能會發展成涵蓋整個東亞的 FTA。由於中、日、韓已分別 與東協簽訂 FTA,若三國間的 FTA 又成功簽訂,那麼東亞的自由貿易整合則初步 完成(除了台灣尚未加入外) 。目前中日韓簽訂 FTA 的模式究竟採雙邊還是多邊仍 未決定,雖然三國簽訂一個多邊 FTA 的提議已被接受,但三國間的雙邊 FTA(中 韓與日韓)的進展似乎較為快速,將來以雙邊的方式進行的可能性較大。如此可 能會產生三國間不一定可以完全配對的情形,例如中日間的 FTA 就可能成為缺口。 若中日韓三國均以雙邊的方式完成 FTA 的簽訂,加上三國又均個別與東協簽 訂 FTA,在此情形下,在東亞就形成一個複雜的 FTA 網路,雖然東亞各國彼此間 6.

(15) 均可達到自由貿易,但因為各 FTA 的原產地、零關稅品項與其他規定的不同,將 造成義大利麵碗效應。故而,即使東亞以此一方式完成貿易自由化,仍應更進一 步建立一個整體的自由貿易區。 第二個路徑發展的結果最後可能形成另一個東協加一(東協加台灣) 。目前台 灣似乎無法以日本、韓國與大陸一樣的方式直接與東協整體簽訂 FTA,而需以雙 邊的方式個別與東協國家簽訂。東協國家已與中日韓三國簽訂 FTA,沒有理由不 與台灣簽訂。但東協有 10 個國家,台灣若分別與 10 個國家簽訂 FTA 不但曠日廢 時,並同樣會產生義大利麵碗效應(趙文衡,2010)。 台灣目前以正式會員身份參與的國際經貿組織僅有兩個,WTO 及 APEC。WTO 受阻於杜哈回合,可以預見相當一段期間內,多邊磋商機制很難取得進展。加上, 區域性的 FTA 或 RTA 台灣也缺乏實質著力點,連談判對象都很難設定。未來幾年 APEC 成為台灣唯一可以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的平台,政府當局應妥善規劃在 APEC 發言的寶貴機會。台灣身處 APEC 定義的亞太地區,APEC 二十一會員國包含了 RCEP 十六會員國當中的十二個,也含括了 TPP 參與第一階段談判的全部十二個 國家,實際涵蓋經濟體比 TPP 多了一倍,重要性不言可喻。目前由 APEC 內部發 起的巨型自由貿易協定是正在討論中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FTAAP 在 APEC 裡面發展的歷程,也是幾經轉折。加拿大在 2004 年提出原始 構想,美國 2006 年正式倡議,但沒有獲得中國支持,加上東亞區域主義興起,美 國轉而發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TPP)。2010 年 APEC 領袖 同意對 FTAAP 進行「共同策略性研究」(Collective Strategic Study, CSS)。以利 APEC 會員國未來在 FTAAP 相關議題上進一步的合作。2014 年是 APEC 中國年,中國大 陸一反過去立場,重提並支持 FTAAP 以與美國大力提倡的 TPP 相抗衡。希望籍推 動 FTAAP 儘早進入談判,攪亂美國在亞太地區 TPP 的佈局。事實上,2010 年以 後,FTAAP 的相關討論已不再是單純的經貿議題。由美、中兩國撰擬、即將完成 7.

(16) 的 CSS 第九章,預期將可以見到更多美、中兩大陣營的角力痕跡。 目前 APEC 對於 TPP 及 RCEP 採取開放態度,認為都是可以借道通往 FTAAP 的路徑。不管將來亞太整合的路徑是哪一個,APEC 都會是亞太各界領袖交換意 見,彼此協商、互相合作極為重要的一個平台。因此,在 WTO 談判停滯期間,新 政府應特別珍視 APEC 作為亞太外交經貿官員以及領袖對話的平台,審慎規劃如 何透過 APEC 每年各種不同層級的論壇對話機會,跟亞太各國建立互信、友好與 合作的經貿實質關係。 去年 8 月初剛結束的第 3 次 APEC 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 3)就是一個很好的 開端,蔡總統新任命的三位台灣企業界代表,高志尚(義美食品)、詹宏志(PChome)、 駱怡君(工業銀行),代表台灣企業界跟來自 21 個 APEC 會員經濟體的企業領袖在 跨領域議題上,進行意見交流,共同為亞太投資、貿易自由化及經濟發展的願景 規劃,提供經驗、心力與智慧。 未來不論是參與 TPP 或是 RCEP 的談判,台灣應具有更完善的策略思維與安 排,藉由先行規劃的 APEC 論壇議題,與各國代表進行實質、有深度的交流,必 定有助於創造正面、良好的鋪陳效益。特別是,積極投入 APEC 的經貿合作論壇, 也跟小英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方向一致、精神吻合。目標都是要為台灣的 產業開路,將台灣製造的產品用最有利的貿易條件,銷售到全球各地,為台灣創 新產業,創造最高附加價值(林建甫、葉基仁,2016)。. 第三節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臺灣的政經影響 我國迄今簽訂最具意義的 FTA 當屬兩岸的 ECFA。但自 2010 年 9 月生效至今, ECFA 對我國的助益並不顯著。在貿易方面,ECFA 簽訂後我國在 2011 年出口大陸 的數額僅成長 9.1%,2012 年比 2010 年更僅成長 4.9%。 反而 ECFA 的簽訂造成台灣資本大量外流至中國大陸。由於對外直接投資的 8.

(17) 實現歷時較長,廠商常須及早卡位,故在 2010 年 ECFA 談判過程中已出現大量投 資外移的情形,該年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的金額還創下歷史新高,達 146 億美元, 較前一年成長 104.6%。出走中國大陸的產業主要集中在與 ECFA 早收清單直接或 間接相關的產業,包括機械、金屬製品、汽車、紡織等產業。其中汽車及零組件 成長還高達 217.7%。僅簽 ECFA 無法對台灣產生實質幫助,甚至會造成產業出走 的看法。在全球化貿易與生產複雜連結與分工的作用下,如果兩岸各自與其他國 家達成開放的數目越多、範圍越廣,那麼兩岸間貿易自由化能為彼此帶來的整體 效益就愈大,反之則越小。ECFA 的案例似乎證實了此一論述(趙文衡,2013)。 現今國際上有幾個重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洽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包 括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由中國大陸主導的中日韓 FTA;以及由東協主導, 涵蓋整個東亞、印度、澳洲與紐西蘭的區域全面夥伴經濟關係(RCEP)。在這幾個 對國際經貿影響深遠的巨型 FTA 即將成形之際,我國仍受困於台星與台紐 FTA 洽 簽而毫無進展。兩岸在這方面尚未達到共識,彼此間的互信迄未建立,大陸仍擔 心台灣會運用 FTA 的簽訂追求國際上的主權認同。為了建立互信,現階段大陸可 以協助台灣加入大陸已經簽訂或是正在洽簽的 FTA,前者包括大陸與東協的 FTA, 台灣加入後可擴展為兩岸-東協 FTA;後者包括中日韓 FTA,台灣加入後即可擴展 成東北亞 FTA。 由於台灣已與大陸簽訂 ECFA,若東協加一亦成立,那麼台灣融入東亞經濟整 合的關鍵就在與日本韓國的 FTA。若台灣成功的與日本及韓國簽訂 FTA,那麼台 灣就完成融入東亞經濟整合的程序,亦不必擔心在東亞會被邊緣化。據報載,大 陸對於台灣簽訂 FTA 有兩個限制:一為與台灣簽訂 FTA 的國家必須已經與大陸簽 訂 FTA,另一為台灣不能與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大國簽訂 FTA。兩個條件 的限制使得台灣無法與日韓簽訂。在此限制下,台灣在東亞地區最好的狀況僅能 與大陸及東協國家簽訂 FTA,至此則無法更進一步加入東亞整合,最後仍然被孤 立在整體東亞整合之外。 9.

(18) 大陸與東協國家(新加坡除外)均為開發中國家,發展程度與人均所得均不 如台灣。台灣與這些國家強化貿易與投資關係雖然可以降低成本與拓展國際市 場,但卻無助於技術提昇,並且會受到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影響,拉低我國薪資水 準。事實上,要減緩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影響在目前國際經濟環境並不難,由於許 多國家均與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建立自由貿易關係,彼此可以抵銷在薪資水準上 的影響。特別是台灣,台灣發展程度位於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之間,與開發中國 家建立自由貿易關係雖然會拉低薪資水準,但只要同時與已開發國家進行自由貿 易,就會抵銷此一影響。但若報載正確,大陸幾乎完全限制我國與已開發國家建 立自由貿易關係,使得我國較難避免受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影響。當然,拉低薪資 水準也不一定會如想像般糟,原因是與開發中國家貿易尚可享受價格低廉的產 品,可以彌補薪資上的損失,使得購買力不致下降。這就是過去幾十年來美國的 情形(趙文衡,2013)。. 第四節 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對我總體經濟及產業之 影響評估 過去半世紀以來,臺灣從傳統農業社會快速走過工業化,進入以服務業為主, 並以創新帶動成長的已開發經濟。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推手,就是持續的 對外開放,以及為因應開放所進行的內部改革與產業調整。 開放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最大差別在於對市場的影響完全不同。商品市場 開放後,進口商品會取代國產品,進而影響國內生產、產值及就業。但服務市場 開放後,外資在國內若新設企業,會有新增產值與新的就業,若投資國內現有企 業,就業機會仍留在國內。外國投資人通常會帶來新理念或經營方式,如果因而 擴大市場規模,更有利本地經濟。這是為什麼全球對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均持高 10.

(19) 度開放、歡迎態度。 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是在對等基礎上相互開放市場。從已簽署的雙方承 諾表來看,我方開放 64 項中,低於我 WTO 承諾的有 23 項,相同者 22 項,超過 WTO(即 WTO+)者 19 項。反觀陸方開放 80 項中,低於香港 CEPA 的有 14 項, 相同者 46 項,超過者 20 項。因此,就談判結果來看,堪稱允當。 在這基礎上,中華經濟研究院模擬結果,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可讓:1.臺灣服務 業總產值增加約 4 億美元(成長 0.11%),就業增加約 1.2 萬人(成長 0.16%);2. 臺灣服務業輸出大陸總值約增加 4.02 億美元(成長 37.2%) ,大陸服務業輸出臺灣 總值約增加 0.92 億美元(成長 9.08%)。 臺灣出口增加值與成長率都比大陸高出三倍以上,約四與一之比。我方獲益 雖明顯大於對方,但增值仍均不顯著,主要是雙方開放程度仍相對有限。 鑒於兩岸關係特殊,國人對陸資及陸人來臺,難免會有較多的疑慮。因此政 府也會特別注意陸資及陸人來臺後的作為,要求確實遵守臺灣相關法令,避免發 生壟斷市場、違反消費者保護規定、或涉入我未開放市場,以及其他不法情事。 兩岸歷時 2 年餘之密集會商,終於在 2010 年 6 月 21 日簽署「海峽兩岸服務 貿易協議」,成為 ECFA 簽訂後完成的後續協議之一。對促進兩岸經貿正常化,我 國下一階段洽簽區域性複邊經貿協議,如 RCEP、TPP,以及其他雙邊經貿協議等, 有其重大意義。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本 102 年 7 月 15 日「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 評估報告」 (完整報告詳如附錄一)結果顯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後,估 計將使我國對中國大陸服務輸出值約增加 4.02 億美元(成長 37.2%);相對於此, 自中國大陸的服務業輸入值增加約 9,200 萬美元(成長 9.08%)。 在產值及就業需求之效益上,服貿協議對我國服務業產值具正向成長效益, 估計總產值將增加約 3.9 億至 4.28 億美元,成長幅度平均介於 0.10 至 0.11%間。 其中商品買賣業的產值增加最多,約可增加 1.35 億至 1.43 億美元之間(成長 0.17 11.

(20) %),而空運業產值估計約成長 0.55%,產值增加約 3,500 萬美元左右,成長幅度 最大。 至於對就業需求之影響方面,服貿協議對我國服務業就業亦有正向效益。服 務 業 總 就業人數估計約可增加 11,380 至 11, 923 人,總就業成長幅度約為 0.15~0.16%。 總體而言,估計將使我國總體實質 GDP 增加 9,700 萬至 1.34 億美元,增加率 介於 0.025~0.034%之間。. 12.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敘述台灣與中國大陸間之經貿交流對台灣整體經濟成長率、進出口成 長率、失業率的經濟概況之影響並進行比較,其二,針對簽屬 ECFA 對台灣貿易 進出口及產業比重所造成之影響及簽署之條例對台灣之影響利弊作分析比較,其 三,在亞太的競合關係、再次透過檢視近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台美關係的發展, 探討兩岸經貿交流對於台、中關係之互動。. 第二節 分析方法 本研究研究方法為蒐集自由貿易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相關文獻與資訊, 然後蒐集總體經濟指標和經濟成長率、進出口成長率、失業率等經濟概況,再利 用文獻研究的方法作資料分析兩岸經濟合作關係所帶來之效益,另外也對台灣簽 屬 ECFA 前後年間的貿易進出口作分析比較。. 13.

(22)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以下資料來源於行政院主計總處、經濟部國貿局、中央銀行及本研究作整理, 並以統計資料作分析探討,瞭解台灣與中國大陸間之經濟貿易交流、台灣經濟成 長率、進出口成長率、市占率、失業率等經濟概況,接著進行比較,對於簽署 ECFA 對台灣貿易進出口及產業比重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簽署之條例對台灣之影響利弊作 分析比較,瞭解並對未來的簽定作評估。. 表 4-1、近三年台灣進出口貿易國家(地區)統計 總額 年份. 單位:億美元;%. 出口. 進口. 國家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1,795.2. 29.8. 8.5. 1,285.3. 40.2. 6.0. 509.9. 18.1. 15.2. 670.1. 11.1. 8.2. 351.1. 11.0. 7.6. 300.4. 10.7. 5.7. 1,592.7. 30.5. -11.3. 1,125.4. 39.4. -12.4. 467.3. 19.7. -8.3. 647.0. 12.4. -3.4. 345.4. 11.3. -1.6. 292.0. 10.5. -2.8. 993.7. 30.2. -7.0. 699.0. 38.8. -7.8. 294.6. 19.8. -5.2. 245.8. 12.5. -5.2. 131.3. 12.1. -9.7. 114.5. 13.0. 0.6. 中國大陸 2014. (含香港) 美國 中國大陸. 2015. (含香港) 美國 中國大陸. 2016. (含香港) 美國.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 表 4-1 為台灣與美國及中國大陸間的進出口市場貿易總額,由表 4-1 可知,中 國大陸含香港占台灣貿易比重為 30.5%、美國占台灣貿易總額比重為 12.4%,比較 美國與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的進出口比重檢視,在出口的部分占台灣出口總額 39.4%的比重,表示台灣出口貿易有將近 4 成是和中國大陸來往,對其依賴極深。 台灣屬於出口導向國家,出口貿易為國家之主要收入來源,中國大陸和香港 14.

(23) 在出口部分占了台灣出口總額近四成比重,而美國則占台灣出口總額約一成的比 重,很明顯的對於台灣出口來說,中國大陸對本國出口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第一節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及進出口成長率 表 4-2 為我國對外貿易統計表, 2015 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為 5,090.0 億美 元,衰退 13.4%;出口值為 2,803.8 億美元,減少 10.6%;進口值為 2,286.2 億 美元,衰退 16.6%;出超 517.7 億美元,再創歷年新高,較 2014 年增加約 122 億 美元,成長 30.7%。2015 年我國貿易表現疲弱,出、進口跌幅皆超過兩位數,主 要係因全球市場經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處於低檔、中國大陸供應鏈自主化與電 子產品去庫存等因素,影響我國出口動能。 到 2016 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則為 5,112 億 8 千萬美元,較 2015 年下滑 2.2%, 其中出口 2,803 億美元,減少 1.7%,進口 2,308 億 9 千萬美元,減少 2.9%,累計 出超 495 億 1 千萬美元,較上年增加 2.9%。由於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各國需 求減緩、供應鏈調整、國際油價大跌、鋼鐵產能過剩、保護主義盛行等因素,使 2016 年上半年我國出口表現不理想,所幸自 7 月起受惠於國際電子產品需求增溫, 國際油價止跌回穩,我國出口轉為正成長,並逐月擴大,呈現穩健成長態勢。. 表 4-2、我國對外貿易統計表 貿易總額. 出口. 單位:億美元;%. 進口. 出(入)超. 年.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2009. 3,780.4. -23.8. 2,036.7. -20.3. 1,743.7. -27.5. 293.0. 93.0. 2010. 5,258.3. 39.1. 2,746.0. 34.8. 2,512.3. 44.1. 233.6. -20.3. 2011. 5,896.9. 12.1. 3,082.5. 12.3. 2,814.3. 12.0. 268.2. 14.8. 2012. 5,716.5. -3.1. 3,011.8. -2.3. 2,704.7. -3.9. 307.1. 14.5. 15.

(24) 2013. 5,753.3. 0.6. 3,054.4. 1.4. 2,698.9. -0.2. 355.4. 15.7. 2014. 5,879.7. 2.2. 3,137.5. 2.7. 2,742.1. 1.6. 395.4. 11.2. 2015. 5,225.6. -13.2. 2,853.8. -10.6. 2,372.2. -15.6. 481.7. 25.5. 2016. 5,112.8. -2.2. 2,803.9. -1.7. 2,308.9. 2.9. 495.1. 2.9.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 就我國主要貿易夥伴觀察,2016 年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大陸 (含香港)、 東南亞國協(10 國)、美國、日本、歐盟(28 國),此五大貿易夥伴占我國貿易總額 的比重達 78.4%。 在 2016 年就出口地區觀察,第 1 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含香港),占我國出 口比重 39.0%,出口金額較去年衰退 12.4%;第 2 大出口市場為東南亞國協(10 國),占我國出口比重 18.2%,金額較去年衰退 14.5%;第 3 大出口市場為美國, 占我國出口比重 12.2%,金額較去年衰退 1.8 %;歐盟跟日本為我國第 4 和第 5 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分別衰退 10.5%與 3.2%,對歐洲出口減少 10.5%,占整體 出口比重 8.5%。 我國 2016 年的出口衰退主要來自亞洲新興市場與歐洲市場,亞洲新興市場 是因為經濟成長趨緩,進而影響我國對其出口;歐洲則因為尚未自歐債危機中完 全恢復,加上難民湧入,影響經濟復甦力道,因此衝擊我國對歐洲出口。 在主要出口貨品上,2016 年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最大出口項目為電子零組 件,出口金額 928 億 3 千萬美元,較 104 年增加 8.1%,占整體出口比重 33.1%; 其次為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金額 301 億 9 千萬美元,減少 0.9%,占整體出口比 重為 10.7%;第 3 大為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金額 245 億 4 千萬美元,減少 3.7%, 占整體出口比重為 8.8%。. 16.

(25) 表 4-3、我國對各洲(地區)貿易統計. 單位:億美元;%. 占我國貿易總額/出/. 2016 年. 增減比率 進口 比重. 國別 出口. 進口. 出(入). 總額 金額. 日本. 579.7. 出(入) 總額. 192.7. 金額 387.0. 出口. 進口. 總額. 出口. 進口. 超 -194.3. 超 11.4. 6.9. 16.9. -5.9. -3.2. -7.2. -10.8. 中國大陸 1,548.7. 1,092.5. 456.2. 636.3. 30.4. 39.0. 20.0. -11.2. -12.4. -8.3. -15.1. 韓國. 255.9. 125.6. 130.3. -4.7. 5.0. 4.5. 5.7. -6.9. -1.0. -11.9. -77.6. 印度. 48.1. 29.3. 18.8. 10.5. 0.9. 1.0. 0.8. -18.6. -14.3. -24.5. 11.7. 792.5. 509.3. 283.2. 226.1. 15.6. 18.2. 12.4. -15.4. -14.5. -17.0. -11.1. 美國. 606.6. 342.5. 264.1. 78.4. 11.9. 12.2. 11.6. -2.6. -1.8. -3.7. 5.2. 歐盟(28 國). 464.8. 237.3. 227.5. 9.8. 9.1. 8.5. 10.0. -8.8. -10.5. -6.9. -52.4. 總計. 5,090.0. 2,803.8. 2,286.2. 517.6. 100. 100. 100. -13.4. -10.6. -16.6. 30.9. (含香港). 東南亞國協 (10). 就進口面觀察,2016 年我國第 1 大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含香港), 占我國 進口比重 20.0%,進口金額較去年衰退 8.3%;第 2 大進口來源為日本,占我國 進口比重 16.9%,進口金額較去年下滑 7.2%;第 3 大進口來源為東南亞國協(10 國),占我國進口比重 12.4%,進口金額衰退 17.0%,美國跟歐盟為我國第 4 和 第 5 大進口來源,進口金額分別衰退 3.7%與 6.9%。前 5 大進口來源中,我國 自東協十國的進口下滑幅度最大,此可能是因為我國自東協進口產品中,礦物燃 料占一定比重,而在國際油價處於低檔的影響下,我國自東協進口貿易出現顯著 下滑。 在主要進口貨品上,2016 年我國第 1 大進口產品為礦產品,進口金額 420 億 1 千萬美元,較 2015 年成長 9.6%,占整體進口比重 18.2%;其次電子零組件,進 17.

(26) 口金額 351 億 8 千萬美元,減少 15.4%,占整體進口比重 15.2%;居進口第 3 位為 機械,進口金額 286 億 3 千萬美元,成長 19.3%,占整體進口比重 12.4%。. 第二節 台灣的國民所得及失業率 表 4-4、國民所得統計. 年度. 名目國內生產. 平均每人. 名目國民所得. 平均每人. 名目國民所. 毛額 GDP. GDP. 毛額 GNI. GNI. 得 NI. (百萬美元). (美元). (百萬美元). (美元). (百萬美元). 人口. 平均每人所 得(美元). 101 年. 23,270,367. 495,845. 21,308. 511,179. 21,967. 421,779. 18,125. 102 年. 23,344,670. 511,614. 21,916. 525,851. 22,526. 440,559. 18,872. 103 年. 23,303,635. 530,519. 22,668. 546,013. 23,330. 461,605. 19,724. 104 年. 23,462,914. 525,196. 22,384. 542,711. 23,131. 458,475. 19,540. 105 年. 23,515,945. 528,866. 22,945. 547,224. 23,277. 458,838. 19,352.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表 4-4 為台灣近年來國內生產毛額及國民平均所得,由國家的國民所得大概可 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我國在 104 年~105 年之間的國內生產毛額約增加 36 億 7 千萬美元,國民平均所得成長幅度約為當年每人增加 561 美元,國民所得毛額當 年則約增加 45 億 1 千 3 百萬美元,平均每人所得則當年度每人薪資約減少 188 美 元。. 表 4-5、我國和主要貿易國家之失業率 年度. 台灣. 美國. 香港.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2013 年. 4.2%. 7.4%. 3.4%. 4.0%. 1.9%. 3.1%. 2014 年. 4.0%. 6.2%. 3.3%. 3.6%. 2.0%. 3.5%. 18.

(27) 2015 年. 3.8%. 5.3%. 3.3%. 3.4%. 1.9%. 3.6%. 2016 年. 3.9%. 4.8%. 3.4%. 3.0%. 2.2%. 3.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統計」 附 註:1.香港失業率係 3 個月(當月與前 2 個月)的平均值。 2.各國均為季節調整後資料。 3.新加坡整體失業率係含外籍就業者在內之全體失業率。. 表 4-5 為台灣和主要進出口貿易國家的失業率比較,到 2016 年國家統計排名 依序為美國(4.8%)、台灣(3.9%)、韓國(3.7%)、香港(3.4%)、日本(3.0)最後則為新加 坡(2.2%),由表 4-5 顯示台灣失業率位居第二,相較於主要貿易對手國的日本及韓 國失業率均低於台灣的失業率 3.9%有平均 0.4%以上的幅度,未來恐導致台灣的國 民所得減少影響到經濟成長率。. 第三節 台灣與主要國家之市場占有率 表 4-6、主要國家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佔有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韓國. 9.9%. 9.3%. 9.2%. 9.4%. 9.7%. 10.9%. 10.4%. 台灣. 8.3%. 7.2%. 7.3%. 8.0%. 7.8%. 9.0%. 9.2%. 美國. 7.3%. 6.8%. 7.0%. 7.5%. 7.8%. 9.0%. 8.7%. 日本. 12.6%. 11.2%. 9.8%. 8.3%. 8.3%. 8.9%. 9.5%. 新加坡. 1.8%. 1.6%. 1.6%. 1.5%. 1.6%. 1.6%. 1.6%. 印尼. 1.5%. 1.8%. 1.8%. 1.6%. 1.3%. 1.2%. 1.4%.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海關。. 表 4-6 為台灣與主要國家在中國大陸進口之市場率,2010 年在中國大陸進口 市場占有率的排名為日本(12.6%)、韓國(9.9%)、台灣(8.3%)、美國(7.3%)、新加坡 (1.8%)、印尼(1.5%),台灣位居第三位,而到了 2016 年的排名為韓國(10.4%)、日 19.

(28) 本(9.5)、台灣(9.2%)、美國(8.7%)、新加坡(1.6%)、印尼(1.4%),台灣雖仍然位居第 三,但對於日本及韓國對中國大陸市場之競爭激烈,台灣產業在中國大陸的市場 面臨強勁對手的威脅。 2010~2014 年,日本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由原本 12.6%降至 8.3%,韓 國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由 9.9%降至 9.7%,美國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 由 7.3%升至 7.8%,新加坡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由 1.8%降至 1.6%,印尼在 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由 1.5%先升後降至 1.3%,台灣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 率則是由 8.3%降至 7.8%,與台灣最大競爭對手韓國差了 1.9%的市占率。由此期 間看來,各國對中國大陸的市占率均是衰退的,但即使韓國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 占有率降至 9.7%,卻成為中國大陸的第一大進口國家。各國家都急於想在中國大 陸的廣大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相互競爭可以與中國大陸經濟貿易的機會,而簽署 FTA 將是最快的捷徑。 在 2010 年簽訂 ECFA 時台灣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為 8.3%,但隔年 2011 年實施起,由於協議還在談判的原因,簽署內容無法立即生效,當年市場占有率 下衰至 7.2%,但在談判及部分策略實施下,台灣在中國大陸的經濟貿易活動漸漸 有了進展,到了 2013 年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更是攀升至 8.0%,不過 2013 年中到 2014 年的服務貿易停滯僵局,使得服務貿易簽訂出現遲滯落後,影響兩岸 間的經濟貿易活動。當中國大陸與台灣簽屬 ECFA 時,同時也會與其他國家簽屬 FTA,其他國家藉由此瓜分市場占有率與中國大陸建立更良好的經濟貿易活動,台 灣若不突破現況,將會損失優勢。. 20.

(29) 第四節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執行情形 表 4-7、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情形 項目. 全部貨品. 單位:億美元;%. 早期收穫貨品. 年度. 出口值. 成長率. 出口值. 成長率. 關稅金額. 100 年. 852.44. 9.36. 179.92. 18.18. 1.34. 101 年. 826.67. -3.02. 185.78. 3.26. 5.70. 102 年. 841.22. 1.76. 205.52. 10.60. 7.18. 103 年. 847.38. 0.73. 210.66. -. 8.28. 104 年. 734.10. -13.37. 190.10. -9.76. 8.37. 104 年 1-11 月. 675.85. -13.24. 175.47. -9.50. 7.72. 105 年 1-11 月. 665.80. -1.49. 171.54 -2.24 估計累積減免關稅金額. 8.31 39.18. 資料來源:財政部關務署. 表 4-8、我國自中國大陸進口情形 項目 年度. 100 年. 全部貨品 進口值. 440.95. 單位:億美元;%. 早期收穫貨品. 成長率(%). 進口值. 成長率(%). 已核准適 用優惠關 稅金額. 減免關 稅金額. 21.62. 50.54. 27.95. 10.36. 0.23 0.54. 101 年. 414.31. -6.04. 48.92. -3.21. 14.28. 102 年. 433.45. 4.62. 49.77. 1.74. 15.9. 103 年. 492.54. 13.63. 54.51. -. 19.74. 0.82. 104 年. 452.66. -8.10. 52.93. -2.90. 23.00. 0.84. 104 年 1-11 月. 415.18. -8.10. 48.58. -2.84. 21.40. 0.78. 105 年 1-11 月. 402.50. -3.05. 16.51. 0.69. 43.70 -10.05 估計累積減免關稅金額. 0.64. 3.76. 資料來源:財政部關務署 註:我方自中國大陸全部貨品出/進口值依據財政部 105 年 1 月公布「一般貿易制度」統計制表, 另由於目前財政部僅提供 103 年及 104 年兩年 11 位碼貨品的追溯資料,爰 103 年/104 年早期收穫 貨品(稅則編號 8 碼)出/進口值係「一般貿易制度」統計,100 年至 102 年出/進口值為舊制之統計。. 表 4-7、4-8 為我國對中國大陸之進口及出口情形,由此記錄明顯看出自 103 21.

(30) 年服務貿易爆發爭議,因而導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存查爭議與太陽花學運的發 生,也使該協議在台灣社會造成廣泛的爭議和討論,而此協定被擱置,間接影響 進/出口表現。. 第五節 總體經濟及產業影響評估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完整 報告詳如附錄一)其中如表 4-9 結果顯示,在調降服務業約當關稅設算市場開放並 考量誘發陸資來台效益下,估計我國總體實質 GDP 將可增加 9,700 萬至 1.34 億美 元,增加率介於 0.025~0.034%之間。對兩岸服務業的進出口貿易之影響部分,估 計台灣服務業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出口值成長約 4.02 億美元(37.2%)。相對而言, 自中國大陸的服務業進口值增加約 9,200 萬美元(9.08%),顯示對我國服務業進 口影響相對有限。 至於我國對外之服務業總出口部分,可望增加約 3.78 億美元(1.61%),顯示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有助於提升我國服務業之總出口。而在總進口方面,則因我 國對陸方開放幅度不大,進口成長幅度相對較小,總進口約增加 6,100 至 6,300 萬 美元之間(0.30%)。. 表 4-9、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兩岸總體經濟之影響. 實質 GDP 變化 兩岸服務業貿易 變化. 單位:百萬美元;%. 初始值. 變化值*. 變化%*. 台灣. 394.587. 97~134. 0.025~0.034. 中國大陸. 3.509.068. 123. 0.004. 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 1.080. 40.181~40.188. 37.19~37.20. 台灣自中國大陸進口. 1.011. 91.70~91.78. 9.07~9.08. 台灣總出口. 23.539. 377~378. 1.60~1.61. 中國大陸總出口. 116.844. 93. 0.08. 台灣總進口. 20.851. 61~63. 0.29~0.30. 中國大陸總進口. 100.528. 218. 0.22. 服務業出口變化. 服務業進口變化 22.

(31) 表 4-10、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服務業之產值影響 (按變化%高低排序) 產業分類. 初值*. 單位:百萬美元、% 變化值*. 變化%. 空中運輸. 6,355.77. 34.7~35.14. 0.55~0.55. 運輸倉儲業. 18,741.95. 62.19~63.62. 0.33 ~0.34. 水上運輸. 3,291.19. 6.22~6.34. 0.19 ~0.19. 商品買賣. 84,719.55. 134.9~143.16. 0.16 ~0.17. 工商服務. 35,707.14. 52.18~56.09. 0.15 ~0.16. 通訊服務. 11,228.22. 12.99~14.06. 0.12 ~0.13. 娛樂及其他服務. 24,232.85. 22.63~24.55. 0.09 ~0.10. 營造工程. 37,154.19. 23.11~30.96. 0.06 ~0.08. 住宅服務. 34,609.75. 15.32~20.34. 0.04 ~0.06. 金融服務. 36,809.95. 12.26~15.88. 0.03 ~0.04. 保險. 11,586.73. 2.03~2.98. 0.02 ~0.03. 12.27~15.34. 0.02 ~0.02 0.10 ~0.11(平均). 公共行政、教育醫療及其他服務 71,320.98 合計/平均 375,758.27. 390.8~428.49. 資料來源: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 註 1:表中各產業所對應之行業分類,詳見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附表一。本 表之產業排序,係依據變化率高低,由高至低排列。 註*:下界(保守)值為單獨考慮服務業市場開放(降稅)效果,上界(樂觀)值為納入陸資來台效 益。. 表 4-10 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服務業產業之影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我國 服務業產值具正向成長效益,估計將增加約 3.9 億至 4.28 億美元,成長幅度平均 介於 0.10 至 0.11%間。 其中以變化百分比來看,受惠於兩岸服務往來更加頻繁,有助空中運輸服務 業發展,產值估計約成長 0.55%,增加約 3,500 萬美元左右,成長幅度變化最大。 其次是運輸倉儲業,開放後產值約增加 6,400 萬美元,估計約成長 0.33 至 0.34%。 再以變化值大小來看,以商品買賣業的產值成長最多,約可增加 1.35 億至 1.43 億 美元之間(0.17%成長率),其次是運輸倉儲業(約增加 6,200-6,400 萬美元), 工商服務業則排名第三,產值約增加 5,200-5,600 萬美元。總體而言,兩岸服務貿 易協議對我國各服務產業的總產值均具有正向效果。 23.

(32) 表 4-11、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服務業之就業影響 (按變化數高低排序) 就業數初值*. 商品買賣. 單位:人、% 變化數*. 變化%. 2,467,274. 5,138 ~5,282. 0.21~0.21. 公共行政、教育醫療及其他服務 2,497,388. 2,160 ~2,350. 0.09~0.09. 運輸倉儲業. 276,875. 1,111 ~1,132. 0.4~0.41. 工商服務. 509,182. 989 ~1,018. 0.19~0.20. 娛樂及其他服務. 608,278. 904~944. 0.15~0.16. 營造工程. 420,412. 494~590. 0.12~0.14. 金融服務. 283,214. 209~222. 0.07~0.08. 通訊服務. 97,611. 153 ~155. 0.16~0.16. 保險. 228,401. 140 ~150. 0.06~0.07. 空中運輸. 11,441. 70~70. 0.061~0.61. 水上運輸. 5,587. 12~12. 合計. 7,405,663. 11,380 ~11,923. 0.22~0.21 0.15~0.16(平均). 資料來源: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 註 *:本表之產業排序,係依據就業變化數高低,由高至低排列。就業初值依據主計總處之產業關 聯雇用表推估。 **下界(保守)值為單獨考慮服務業市場開放(降稅)效果,上界(樂觀)值為納入陸資來台效益. 表 4-11 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服務就業之影響,在就業方面,兩岸服務貿易 協議對我國服務業就業亦有正向效益。服務業總就業人數估計約可增加 11,380 至 11923 人,總就業成長幅度約為 0.15~0.16%。其中以就業人數變化觀察,商品買賣 業的就業人數成長最多,約可增加 5 千多人的就業需求。其次如公共行政、教育 醫療及其他服務業,就業需求亦可增加 2 千餘人以上。再如運輸倉儲業、工商服 務業等,其就業需求亦可望增加超過千人以上。 現階段兩岸經貿往來仍有部分的管制,若採取「一步到位」的 FTA 模式,對 台灣產業的衝擊較大,若以「堆積木」之方式採特定議題逐一協商處理,將因其 他 WTO 會員要求適用「最惠國待遇原則」,雙邊自由化的優惠待遇無法由兩岸獨 享,以未來「貿易自由化」與「經濟合作」為目標所簽署的架構協定,已有國際 先例,如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均曾採類似作法,具有 WTO 合法性,符合 GATT 24.

(33) 第 24 條、GATS 第 5 條,故所簽署之有關市場進入的優惠措施,具有排除其他 WTO 會員國適用的好處。況且若能在架構協議中納入商品(如受到東協加一衝擊 者)以及服務貿易的早期收穫條款,部分產業得以提早享受 FTA 的好處。 依據前述評估結果,以調降服務業約當關稅設算的市場開放與考量陸資來台 效益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評估結果可彙整如下: 1.. 總體面:估計將使我國總體實質 GDP 增加 9,700 萬至 1.34 億美元,增加率約 為 0.025~0.034%之間。. 2.. 服務業進出口貿易變化 (1) 兩岸服務業進出口: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值成長約 4.02 億美元(37.2%)。 自中國大陸的服務業進口值增加約 9,200 萬美元(9.08%),對我國服務 業進口影響相對有限。 (2) 我國服務業總出口部分:我國服務業總出口可望增加約 3.78 億美元 (1.61%),顯示本協議之市場開放,亦可帶動我國服務業之總出口。而 在總進口方面,則因我國對陸方開放幅度不大,進口成長幅度相對較小, 總進口約增加 6,100 至 6,300 萬美元之間 (0.30%)。. 3.. 對我國服務產業之影響 (1). 本協議對我國服務業產值具正向成長效益。服務業總產值估計將增加約 3.9 億至 4.28 億美元,成長幅度平均介於 0.10 至 0.11%間。. (2). 以變化率觀察:空中運輸服務業產值增估計約成長 0.55%,約 3,500 萬美 元左右,成長幅度高。其次是運輸倉儲業,開放後產值約增加 6,400 萬美 元,估計約成長 0.33 至 0.34%。. (3). 以變化值大小觀察:商品買賣業的產值成長最高,約可增加 1.35 億至 1.43 億美元之間(0.17%成長率),其次是運輸倉儲業(約增加 6,200-6,400 萬美元),工商服務業則排名第三,產值約增加 5,200-5,600 萬美元。總 體而言,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我國各服務產業的總產值均具有正向效果。 25.

(34) 4.. 對服務業就業之影響 (1).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我國服務業就業亦有正向效益。服務業總就業人數 估計約可增加 11,380 至 11,923 人,總就業成長幅度約為 0.15~0.16%。. (2). 就業人數增加數來看,商品買賣業的就業人數成長最多,約可增加 5 千 多人的就業需求。其次如公共行政、教育醫療及其他服務業,就業人數 亦可增加 2 千餘人以上。再如運輸倉儲業、工商服務業等,其就業需求 亦可望增加超過千人以上。. 總體而言,對於以上之評估結果,雖均為正面效益,但效益幅度不甚顯著。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之經濟影響評估報告是以兩岸服務貿 易協議之實際開放程度,作為推估基礎,然因兩岸目前相互開放之程度仍相對有 限,特別是我國對中國大陸開放程度上,仍有相當多部門尚未給予等同於外資之 待遇;而陸方之承諾亦仍有若干限制,效益亦自然難以彰顯。對此,仍有待兩岸 於未來持續透過協商,降低貿易障礙。 展望未來,在歐美國家開啟「新工業革命」、數位新經濟崛起、中國大陸本 土供應鏈成形等趨勢下,臺灣過去擅長的精實生產、效率競爭模式,已漸漸無法 扮演經濟成長的引擎。為此,政府刻推動「亞洲‧矽谷」、「生技醫藥」、「智 慧機械」、「綠能科技」、「國防產業」、「新農業」等產業創新計畫,以在地 需求為起點,善用地區優勢,並透過各項配套措施,結合中央與地方、國內與國 外的資金、技術及人才,完善臺灣創新生態體系,並協助廠商由生產單一零組件、 模組或產品,升級為軟硬系統整合之整體解決方案,以帶動整體產業創新轉型, 為經濟成長注入新動能。. 26.

(3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臺灣有政界和民間商業人士對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持正面看法。他們主張,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對臺灣實則有利,因中國大陸開放給臺灣的產業項目均高於 世界貿易組織協議的開放程度,並且允許中國大陸的企業與企業主來臺,有助於 增加臺灣的就業機會、改善臺灣勞工的勞動條件、處境以及待遇,增加臺灣服務 業的良性競爭。而允許臺灣企業登陸部署中國大陸的服務產業,則打開自由貿易 的機會之窗。 反對論述則主要反對的質疑聲音是來自擔憂中國大陸資金進來炒高本地房地 產、香港特區化、大多數反對的聲音擔心中國幹部及老闆進來對臺灣人做管理、 即將畢業的臺灣學生認為服貿將高度增加他們未來創業的門檻、印刷出版業、物 流業、倉儲業認為他們會不敵大型陸資削價競爭、美髮師認為他們會只能待在中 資連鎖美髮沙龍工作、一些媒體記者認為他們也會失業、一些聲音指稱大陸人會 把家眷帶來臺灣長住,就像國府 1949 年遷台一樣,嚴重增加台灣貧富差距。 在反服貿等一連串兩岸協議之檢討中,大陸當局可能會檢討為何給台灣優 惠,這當然與台灣普遍對大陸的認知心態有關,與受利益者的對象感受有關,與 兩岸實力發展更有著密切的聯繫;台灣社會反中心態瀰漫是不爭的事實,許多來 台陸客充分感受到,那麼大陸應該如何因應,台灣統獨與國家認同的更加鞏固與 明確,大陸當局又會如何解讀,這些是否都會影響到大陸對台政策可能在作法與 策略上會有一番變化,在在值得台灣方面的高度留意。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兩岸服務貿易的談判及協議部分,針對數據變化作分析, 另也蒐集諸多學者之文獻探討,了解各個學者思維及見解,並利用在經濟部國際 貿易局之統計資料再彙整成表,蒐集重要國家對台貿易比重、經濟成長率、市占 率、進出口成長率、失業率等總體經濟指標檢視歷年與各重要國家自由貿易發展 27.

(36) 的經濟情況與變化。 根據台灣陸委會的估計,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台灣對大陸出口佔台灣 總出口的比例)不斷地增加,從 1993 年起,大陸已經成為台灣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僅次於美國。台灣對大陸供給的依賴度(台灣從大陸進口佔台灣總進口的比例) 只有 4.4%。整體而言,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台灣與大陸的雙邊貿易佔台灣 總貿易的比例)為 10.8%,大陸對台灣的進口依賴度為 11.2%,出口依賴度為 2.5%。 從 1992 年起,台灣已經成為大陸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僅次於日本。整體而言,大 陸對台灣的貿易依賴度為 6.6%。 除了貿易互賴之外,全球經濟在金融互賴方面更是顯著。香港、美國、日本、 新加坡、韓國、及英屬中美洲,對台灣及大陸均有大量的投資。1998 年底,這六 個地區對台灣總共投資 239 億美元,相當於台灣獲得直接外資的 73%。1999 年, 香港、美國、日本、台灣、新加坡、維京群島、及韓國為大陸的前七大外資來源, 總共投資 2,622 億美元,佔大陸累計實際外資金額的 85%。此外,有價證券的國際 金融往來更是頻繁、密切。1999 年底,每天有 1 兆 5 千億美元在全世界以電子通 訊的方式流動;然而,1999 年整年的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只有 8650 億美元。 大量的經貿往來已使兩岸逐漸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對於兩岸關係與台、中、 美三邊關係均有深遠的影響。1995 年 7 月,僅僅大陸宣佈要在台海試射飛彈,台 灣股市在一天之內的下跌幅度便高達 4.2%。在 1995 年下半年,台灣股市總共下跌 20%,台幣貶值達 10%,根據台灣中央經濟研究所的估計,在 1995 年台海危機時, 台灣政府總共挹注 237 億美元穩定外匯市場與大眾信心。在 1996 年初大陸飛彈演 習時,資本外逃台灣的外匯有大約 50 至 150 億美元,台灣的股市下跌 9%左右。 台灣中央銀行在大選前一個星期為穩定股市而投入將近 30 億美元。. 28.

(37) 第二節 建議 事實上,兩岸最重要的經濟互賴是金融互賴。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不僅造成兩 岸貿易依賴,同時也對大陸經濟發展產生不小貢獻。兩岸貿易的中斷或在大陸台 商經濟活動受到影響,都會對大陸的經濟發展產生衝擊。 在大陸資本市場仍然未開放的情形下,兩岸緊張對目前大陸股市的影響是非 常突出的,顯示兩岸經貿關係之緊密依賴。目前,大陸多位著名的台灣問題與國 際問題研究學者都注意到,兩岸衝突將對大陸的金融市場已經造成不小的損害。 因此,他們認為,經濟一體化將有助於兩岸的領導人採取較為溫和、穩定的政策, 甚至兩岸領導人連發言都必須非常小心。 之前在台灣此起彼落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與街頭抗爭中,大陸可能關注到 的是台灣社會運動的勃興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造成兩岸政策受挫,可能會使兩 岸和平關係發展的大勢受到阻礙。 兩岸經貿關係自由化與經濟合作是解決台灣經濟困境的一線契機,推動兩岸 經貿關係之逐步自由化與經濟合作,雖非解決國內經濟困境的唯一策略,但卻是 有效的途徑,貿易自由化可促進資源的有效分配,對雙方的福利水準皆有提升的 作用,可將兩岸過去因經貿限制而產生的「斷鏈」,再行串接起來,可強化台灣 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加強台灣在中高科技領域的轉軌突圍,且蓄積中長期創 新發展的動能,提供台灣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展望未來,無論與中國大陸是否進一步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皆會影響台灣部 分產業,政府必須做出應變措施應對受影響之產業以及協助輔導轉型,藉以持續 提升競爭力,降低失業率,提供就業機會及協助人口就業、產業轉型或發展創新 產業,創造與其他國家異質性及獨特性的產品及服務。另外,由數據分析了解台 灣在進出口方面對中國大陸依賴極深,進出口貿易容易受中國大陸的政策或制度 影響,也期待能進一步與他國積極拓展合作關係,減少對中國大陸之依賴性。. 29.

(3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大陸官方呼籲維持金融穩定(1999 年 5 月 22 日)。中國時報。 王 謙(2011)。中國發展對台灣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中華經濟研究院(1997)。兩岸經濟情勢分析。取自 http://www.ndc.gov.tw/content.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1)。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取自 http://www.teco-hk.org/fp.asp 林 建 甫 、 葉 基 仁 (2016) 。 蔡 總 統 的 經 濟 戰 略 與 策 略 演 繹 。 取 自 http://www.tier.org.tw/achievements/pec3010.aspx?GUID=8b7a3dd0-f615-4ec5-9 676-5fb9391a4f4e 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對我總體經濟及產業之影響評估。取自 http://www.ecfa.org.tw/ATSImpactAssessment.aspx 兩岸產業在全球市占趨勢比較(2014)。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77,3-1。 香港股市指數下跌將近 300 點(1999 年 5 月 12 日)。自由時報。 高長(2002)。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市:五南。 郭文政(1997)。我國對外投資狀況檢討及未來展望。經濟前瞻,54(11),88-92。 崔凱茹(2014)。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服務貿易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 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市。 童 振 源 (2002) 。 兩 岸 經 貿 對 兩 岸 關 係 互 動 的 影 響 。 取 自 http://www.globalpes.com/Crossstrait/wtoandtaiwanchina.htm 童振源(2011)。兩岸經濟全球分工與互賴。全球工商,702,152-160。 趙 文 衡 (2014) 。 兩 岸 應 共 同 加 入. TPP. 與. RCEP 。 取 自. http://www.globalpes.com/Crossstrait/wtoandtaiwanchina.htm 鄭漢良、朱建陵(2001)。大陸盛傳中共將軍演,深圳、上海股市重挫。台經月刊, 33-10,101-113。 30.

(39) 鄧玉英(2012)。台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台灣國際研究季刊,8-3,141-163。 劉佩修(2000)。央行:資金匯大陸 約 700 億美元。工商時報,277,30-32。. 31.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然而義國多年來經濟表現疲弱導致政府債台高築,2008 金融風暴後爆發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雖在初期對義國經濟 影響不深(2010 年及 2011

加拿大屬於已開發國家,是全球第 16 大經濟體,2018 年國 內生產毛額(GDP)達 2 兆 634 億加元。加拿大是經濟合作

稅則號別變更標準:指生產貨品所使用的非原產材料 在締約一方或雙方領域內加工,因而使貨品之稅則號 別發生;換言之

根據ADB於2019年12月公布的亞洲經濟展望補充報告,將2019年東南亞經濟成長率調降為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出口商或生產商可在貨 物出口報關之日起 90 天內申請補發 ECFA 原產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二零零三年六月份發表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世界總體經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