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現代主義藝術概念 後現代主義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後現代主義藝術概念 後現代主義 ("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後現代主義藝術概念

後現代主義 (Post Modernism) 是5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主要是美國)繼現代 主義之後前衛藝術思潮的總稱,又稱為後現代派。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

歐洲大陸(*法國)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非西方 世界的國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某些方面的極端發展

從表面上看,後現代主義是對二次大戰前的思潮和流派的否定。

其實它是把二次大戰前人們所熟悉的觀念重新加以選擇和評價,不同的是從無 所顧忌地表達個性變成冷酷的無個性,而且把原型大大地改變和誇張了,以至拋棄 了原先的內容。

發展狀況

1. 現代主義的崩裂

人們意識到「生存」已經面臨絕境,引發了對「進步」的迷思,於是那些歷史的、

傳統的、曾經經驗過的一切都逐漸再度被找回。

2. 知識純化的瓦解

60 年代以後的社會是科技整合的時代,多元化的社會 ,後現代藝術希望綜合 拉攏所有能夠蒐集到的意象、風格、技巧和歷史,然後再組成一拼貼式的整體。

3. 內在本質的放棄

在凡事講求效率的社會已少人有閒情逸趣坐下來品味藝術。人們重視事物的表象 而不再費心去思索更深層的意義。

4. 挪用或模擬的藝術

現代主義採取形式主義的觀點,要把藝術媒介簡化到只剩構成要素;後現代主 義則否定這樣的觀點,他意味著表面的模寫,欲將先前各種風格混合起來。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特徵

企圖突破審美範疇,從解構到重構

反對現代主義的呆板與平滑

現代主義傾向統一和簡潔 → 後現代主義趨向多樣和趣味

客觀世界

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與工業機械的結合

藝術平民化 普普藝術

一般認為是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藝術思潮是普普藝術(POP Art)。

初萌發於二十世紀50年代的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

普普為Popular 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1952~1955)

普普藝術的觀念

公眾創造的都市文明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

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

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漫畫做拼貼的組合 故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抽象表現主義的精粹,具象風格表現手法。

代表藝術家:漢彌爾敦、瓊斯、李奇登斯坦、西格爾。

普普藝術的支系

集合藝術(Assemblage Art)

偶發藝術(Happening Art)

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

人體藝術(Body Art)

環境藝術(Environmental Art)

(2)

普普藝術代表畫家

漢彌爾敦(Richard Hamilton,1922~),英國人,杜象學生,製作第一幅 普普作品《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變成如此的不同 如此的魅力 》(1956)。

沃霍(Andy Warhol,1930~87)

美國最具代表性普普畫家,重複日常生活常見的影像,著名作品《瑪麗蓮夢露》

(1967,美國科羅拉多州個人藏)。

集合藝術(

Assemblage Art)

發生於1950年代晚期,是大量生產物質過剩的破銅爛鐵時代的表現。大規模使用黏 貼法和物體藝術。

衛塞爾曼(T.Wesselmann,1931~ )的《澡盆拼貼第三號》(1963,科隆魯 特衛克博物館),在部份真實的衛浴設備中圖繪擺姿的人物。

集合藝術(Assemblage Art)代表畫家

奈佛遜(L.Nevelson,1900~),俄裔美籍女雕塑家的《皇家之潮第一號》拼 貼雕塑(1960,彩繪木頭拼貼,私人藏)

人體藝術(

Body Art)代表畫家

衍自偶發藝術和觀念藝術的藝術形式,它運用創作者本身或借助別人的身體作為 創作理念的媒介。

最有名的表現作品是在1961年,有位法國畫家克萊因(Yves Klein ,1928~

1962)的《人體測量》,他指揮全身塗滿顏料的裸體女模特兒在單色畫布上翻滾 人體藝術(Body Art)

潘恩(Gina Pane,法國人,1939~1990)的《靈魂》(1974,在巴黎斯特德 美術館做人體藝術創作時的照片),想透過對身體的探索,來尋求藝術的奧秘,她 用刀片割劃肚皮,試圖以此來抗議社會對日益猖獗的暴力活動的麻木不仁與無動於 衷。不僅藝術家本人要忍受疼痛的折磨,在場的觀眾也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潘恩 的作品也在不斷地探討兩性生活中女性的被動與男性的主動。

環境藝術(

Environmental Art)

也是由普普藝術加以發揚光大,他們對於「物體」的處置特別拿手,藝術作品變 成從各方面包圍了觀賞者的一個情景。

金霍玆(Edward Kienholz,1927~1994)的《生日》(1964,作者保存,視 覺藝術圖書館)

環境藝術(Environmental Art)

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 1929~),瑞典裔美國人,他常將某些物品 放大,做成立體。這種寫實風格是要給人一種實在感和可信賴感,讓人覺得藝術是 一種平平常常的東西。作品如《紐約大陸軍官》(1969)、《地板大漢堡》(1962,塗 彩帆布內填泡沫材料 1962 約 1.32 ×2.13m 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藝術畫廊)。

歐普藝術(OP)

西方二十世紀興起的藝術思潮

歐普就是 「Optical」的縮寫,即視覺效應。

正式使用這一名稱是在1965年,那時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眼睛的反應畫展,

展覽會上陳列出大量經過精心設計,按一定規律排列而成的波紋或幾何形畫面,造 成視知覺的運動感和閃爍感,使視神經在與畫面圖形的接觸中產生眩暈的光效應現 象和視覺的幻覺。

歐普藝術的觀念

用嚴謹的科學設計亦可激活視覺神經,通過視覺作用喚起並組合成視覺現象,

達到與傳統繪畫同樣動人的藝術體驗。

摒棄主題,代之以精確謹嚴的幾何圖形。其中很多作品被心理學家選作視知覺 實驗的測試資料。

歐普藝術的作品實際是靜止不動的,卻會在視網膜上造成移動的幻覺,甚至有

(3)

時令人眼花撩亂。

歐普藝術代表畫家

瓦沙雷利(V.Vasarely,1908~),生於匈牙利的法國畫家,著名作品《VP- 119》(1970,壓克力)。

萊利(B.Riley,1931~ )英國女畫家

代表作《瀑布第三號》(1967,英國國會羅曼美術館)。

阿納基威治(R.Anuszkiewicz,1930- )美國畫家

代表作《發光》(1965)。他所創色彩浸潤法與規整的幾何圖形對硬邊藝術曾 產生直接影響。

紐約畫派–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

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在紐約

也稱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塔希主義(Tachisme)。

50年代風靡美國畫壇並波及歐洲。

行動繪畫的名稱來自美國評論家H.羅森伯格在1952年對這種風格批評時提 出的,它是無形式的、即興的 、動感的、有生命力的、技巧自由的藝術,是用來刺激 觀察力,而非滿足傳統藝術欣賞的趣味性。

抽象表現主義豪放、粗獷、自由的畫風,反映美國人崇尚自由、勇於創新的精神,

卻也隱含現代人內心焦慮和苦悶的悲劇情調。

紐約畫派–行動繪畫代表畫家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56),美國行動繪畫(又名抽象表現主 義)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它作畫的過程是把畫布釘在地上,圍著畫布像踏舞步似 地走動,用棍棒蘸上油漆,任其在畫布上滴流。

代表作:《集中》(1952,紐約私人藏)

戴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以畫半抽象的女人聞名,用 混黑色的深濃的油彩畫出,筆觸粗略,似魯奧的作風。

代表作《女人第一號》(1950~1952,紐約現代美術館)。

克萊恩(Franz Kline, 1910-1962),書法式黑白作品最為有名。

柳橙外形》(1955,北卡羅那州美術館)

馬亨寧》(1956,紐約惠特尼博物館)

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1),英國人,受畢卡索影響開始作畫,

無師自通。透過繪畫的構圖和色彩,細膩地描繪生與死的痛苦與奧祕。畫面常出現 一些怪誕的、痙攣的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以反映受二次大戰折磨的眾生苦相。1975 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畫,轟動一時。

代表作《躺著的婦人》(1961,倫敦泰德畫廊)、《教皇英諾森十世變體畫》

(將委拉斯貴茲原作變形,以錯位的五官、誇張的表情、扭曲的造形凸顯現代西方 人的異化心態)。

照相寫實主義(Photographic Art)

二十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藝術流派,又名超級寫實主義。其主要特徵是 利用攝影成果作客觀、逼真的描繪。

根據現代哲學中的距離論的觀念,認為傳統的寫實是基於作者的主觀意識,觀 眾了解的可能性較小,若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的作品常常把對象放大 5~10 倍,

改變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學和心理效果。具有嚴峻和冷漠感 的形象,能傳達出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照相機)來觀察和反映,則 能為更多的觀眾所了解,傳達的範圍也就更普遍。

照相寫實主義冷漠和無人情味,並且為商業廣告開闢出一條新的途徑。

硬邊藝術(Hard Edge)

產生於50年代中期,試圖用幾何圖形或有清晰邊緣的造型,創造一種新風格和 當時流行的抽象表現派相抗衡。他們拋棄抽象表現派常用的色彩明暗對比和有立

(4)

體空間的畫面效果,代之以重視色相對比和平面感的大色塊。

阿伯斯(Josef Albers, 1888~1976),德國畫家兼設計家,畢業於包浩斯 學院,後來移居美國,任教於黑山學院和耶魯大學,創作一系列《向正方形致敬》

的作品。

極限藝術(

Minimal Art)

50年代以美國為中心的藝術流派,源出於抽象表現主義,有人翻譯為「最小派 藝術」,又因它只是純粹的視覺刺激和心理震蕩,因此也稱作A、B、C藝術。

極限藝術家力圖將造形語言精鍊化、純粹化,將抽象表現主義中依然存在的圖式、

形象或空間,減少到最小的基本的基本幾何形、最精純無比的原色,空間壓縮到 最低限的二次元平面形式。

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

60年代初發端於美國,中期以後流布歐洲及世界各地。它排除傳統藝術的造型性 認為真正的藝術作品並不是由藝術家創作的物質形態,而是概念(concept)和 理念(idea)的組合。因此照片、教科書、地圖、圖表、錄音帶、錄影帶,乃至於藝 術家的身體都被用作觀念藝術的傳達媒介,但提倡「觀念藝術」的人認為,「藝術 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最後做出來的 copy,而是藝術家在創作時的意圖與思考方 式。」觀念藝術的極致是沒有物件的,所以主要在於表現觀念形成、發展和變異的 過程

柯史士(Joseph Kosuth,1945~),美國人,作品如《椅子第一號和第三 號》(1965,紐約現代美術館),內容是一張真的椅子和一幅椅子的照片,以及 一張影印自字典對椅子定義的說明文。

地景藝術(Earth Art,Land Art)

因厭煩現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標準化的工業文明,主張返回自然,他們對極限藝術 表示不滿,認為那是現代文明墮落的標記,只有像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 築、美洲的古墓、中國禪宗石寺塔才是人類文明的象徵,才具有人與自然親密無 間的關係。他們常以挖掘填淹工程形式出現,並用泥土、砂石、木材等天然物品當 素材。

克里斯多(Javacheff Christo,1935~)、《峽谷帷幔》(1970-85,美國科 羅拉多州)

八十年代以來的藝術潮流

有人認為極限、觀念、地景等藝術是現代藝術的極致,還不算真正是後現代主義 精神。到了七十年代末,現代主義的反幻想、反文學性、反敘述性,以致於形式即 內容的論調,才明顯轉變成敘述的、裝飾的、象徵的、浪漫的、表現的,以致於主 觀意象的引用皆成為新藝術的標準語法,這時才真正合乎後現代主義的精神。八 十年代以來繪畫派別相當多,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

新意象繪畫 新表現主義 新浪潮繪畫 新抽象藝術 新意象繪畫

新意象繪畫(New Image)以非傳統的創造性手法,創作出偏愛形式與內容處 於某種搖擺不定的平衡狀態的作品,並以意象為其繪畫的特色,具有敘述的性質 但僅止於暗喻而不直述。

代表畫家有

詹尼(Neil Jenmey,1945~)的作品《淹沒與挖掘》(1969,壓克力,布 58×58㏑,作者藏),善用視覺與文學艱鉅的雙關語。

蘇珊羅森堡(Susan Rothenberg,1945~),她以具有詩意的靈魂去揭示 形象,平面性的畫面中隱含三維立體感,如《艙熱症》(1976,德州華茲堡市現代 美術館)、《弄破橘子》(1989-90,德州華茲堡市現代美術館)、《櫻桃核》

(5)

(1989-90,德州華茲堡市現代美術館)。

費謝爾(Eric Fischl,1948~)的《壞男孩》(1981,油畫167.5 x 244 cm,蘇黎世私人藏),窺淫癖、亂倫的暗示,令人有不安之感。

新表現主義

新表現主義(New Expressionism)帶有很強的表現主義色彩,以譏諷和扭曲 為出發點,喜用搬弄的手法,將自我的變質表現生命精神的變貌,令人沈鬱在被 抑悶的呻吟和吶喊中。例如有:

德國的巴塞利玆(Georg Baselite,1938~)的《食橘者 Ⅱ 》(1981,私人 藏),以顛倒的形式展示作品成名,飽滿純熟的色彩與遒勁有力的自由筆觸亦是 其特色。

美國的塞拉(David Salle,1952~)的《燃燒的叢林》(1982,倫敦沙奇 藏),把一些不相關的事物搬到畫面上,令人頭暈目眩,但有驚人的氣勢、平衡的 獨立性風格。

施拿柏(Julian Schnabel,1951~)的《地理課》(絲絨畫,1980)。

新浪潮繪畫

新浪潮繪畫(New Wave)此派畫家又稱「塗鴉畫家」,全在龐克音樂和都市大 眾文化中長大,他們以原始的、本能的、赤裸裸的傾吐那 些從廣告、連環畫、搖滾 樂及影視節目中傾倒出來的大雜燴形象。例如:

孔巴斯(Robert Combas)的《作品》。

哈林(Keith Haring,1958~90)的《最好的伙伴》(1990)、全世界對抗 愛滋病》(1990)等,用一種具有可供公眾交流潛力的表意符號語言作畫。

新抽象藝術

80年代中期,一種新的、獨立的非寫實性的藝術得到振興,它叫「新抽象藝術」,

也帶有復古和模仿的性質,並意味著時髦的、傷感的、機會主義的循環意識。例如:

莫里(Elizabeth Murray,1940~ )的《鑰匙孔》(1982)、《回味無窮》

1983,洛杉磯愛得華‧布羅依達基金會),她的畫法是常將畫板砸碎成畫片,

然後拼貼在畫布上;或是用顏色把一堆雜亂的東西聯繫在一起。

霍奇金(Howard Hodgkin,1932~ )的《Granthester 》(1975,倫 敦私人藏),是以那比派的圓點和馬蒂斯的黑色平面配合畫框,組合成立體包廂般 的空間。村上隆

畫家簡介

作品特色

作品介紹

村上隆簡介

1962年出生於東京

1993年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

2002年

1.舉辦「Kaikai Kiki」個展。

2.「超級扁平」(Superflat)的美國巡迴藝術展,得到極佳的好評與廣大的迴響。

3.與 Louis Vuitton 合作,並量身製作動畫短片「SUPERFLAT MONOGRAM」。

童話味十足、色彩繽紛的設計 結合批判社會現象的手法

DOB是日本一部漫畫裡主角的口頭禪加上日本方言混合出來的,意思是「為什 麼」,這其實是村上隆在研究藝術時經常提出的問句,也是生活在多變混亂世代的 我們經常問的句子,DOB其實是一個不斷在問為什麼的形象,是村上隆自己,也 是我們所有的人。

(6)

蘑菇是村上隆心裡一個默默看著這世界起落的象徵物體,常被畫成骷髏形狀的 蘑菇雲在日本人眼中代表戰爭、死亡和失敗。

Superflat---扁平的深度(村上隆)

對大眾文化的反諷與利用

破除大眾藝術與純藝術的界線

尋找藝術與商業融合的可能性

村上隆+MARC JACOBS=卡哇依X天馬行空

村 上 隆 為 2003 春 夏 的 LOUIS VUITTON 創 造 了 令 人 驚 奇 的 新 MONOGRAM:其中最受歡迎的「櫻花包」--CHERRY BLOSSOM,用粉嫩的櫻花 花瓣和開心笑臉贏得所有女人的心。

使用 33 色套色印刷取代之前的三色印刷,讓原本典雅穩重的 MONOGRAM 變得輕盈而五彩繽紛。

限量發售的 EYE LOVE MONOGRAM 則用了村上隆的漂浮眼睛,而且四個 款式各擁有一個別具意義的名字—

EYE NEED YOU」EYE DARE YOU」EYE LOVE YOU」EYE MISS YOU」

今年最有話題性的櫻桃包 logo,依然由村上隆先生設計,風評依舊是兩極化。

有人認為村上隆的設計是為了古典精緻的精品注入了活力,更是製造了搶購收藏的 風潮;也有人認為這麼鮮豔的色彩破壞了 LV 包包原本高雅的感覺,甚至有人批評 像是在包包上貼了小孩的貼紙一樣格格不入。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的嫩天堂

奈良美智,一九五九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

德國杜塞多夫藝術學院畢業,為日本現代美術界極具影響力的畫家。

除了舉辦過多次個人展,並且已出版多部圖文作品︰《Nobody Knows》、

Lullaby Supermarket》等,帶有自剖色彩的《小星星通信》為其最近創作,全書 以繁複多元的編排形式,呈現內在視野與創作養成。

藝術的世界其實好玩就好玩在一直有想像不到的東西跑出來,像奈良美智樣子 的畫家,他當然代表了某一種重要的典型,他的人生跟那一個種族密切的關連,跟 他所處那一個時代密切的關連,那他的畫可能讓很多人聯想到其它自身的處境,在 那個時代裡面,要怎麼樣掙脫出來的種種努力,都會留下痕跡...

日本漫畫的文化背景

死亡、情色與活潑、天真的極端美學

死亡、情色、暴力,對立於活潑、可愛、天真這兩類極端美學,代表了日本戰後 面對世界與自身的兩種處世態度都體現了當時日本藝術界某種自我反省及建構的美 學傾向。

不過自一九七五年越戰結束之後,日本年輕人的世界觀已有所不同,對於急欲 參與國際事務並擺脫戰爭陰影的日本人而言,悲慟的歷史已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 是資本主義、全球市場經濟以及流行文化的席捲。

當時在日本念高中的奈良美智雖算不上是「憤怒青年」,但透過搖滾樂與越戰 讓他第一次有了全球性視野。

一九七八年上大學後獨自赴歐洲進行三次對他影響重大的旅行,在因緣巧合之 下進入德國杜塞多夫藝術學院進修並持續周遊歐洲各國,這一連串帶有漂鳥精神的 旅行經驗,不但打開其眼界,也豐富了他對事物的細膩觀察,對日後創作助益頗大。

透過旅行與創作逃遁殘酷的現實世界

雖然奈良美智大部分作品中充滿了可愛人物與粉嫩色彩,但隱藏在甜美夢幻的 外表下,仍可感受到一股淡淡失落的姿態,在遁入這個被再造的虛擬天堂同時,不 但宣示了現世的「無聊感」,也同時代表著現實世界的「大失落」從奈良美智的作品 中也許感受不到太多入世情懷,而以某種嬉皮式的生活看待世界。

誰都想在這個殘酷現實世界中遁走他方,不像地球人口吻而比較像外星人語氣

(7)

的奈良美智,以可愛娃兒營造的嫩天堂,正提供我們一個自現實逃逸的出口與想像。

面對恐怖分子神出鬼沒的地球,可愛還是比邪惡來得令人容易忘卻這個殘酷世界本 身。嫩天堂不是假象,而是一種夢想,或可說是某種心理治療,以喚回每人心中那 不曾復返的歡樂童年吧!

Kids-adult

保持一種希望用小孩子看世界的方法

奈良常以孩童形象,提出關於人生的永恆質疑,如:「人何以為人」、「快樂童 年真能造就快樂的大人嗎?」他筆下的兒童,一個個好像革命份子,隨時準備以瘦 小身軀揭開這個虛偽、壓抑、充滿陰謀的世界。 這正是奈良作品何以如此動人的原 因吧!他或許沒有給我們任何答案,但卻那麼強而有力,逼使每個人去面對最原始、

內在的自己。

以自己年幼時的記憶和現在的經歷獲得靈感,寄託在小孩的形象身上,表現對抗傳 統和權威的獨特作品,筆下的小女孩總是散發著一股不可思議的氛圍。

其作品包括漫畫及動畫,筆下的人物,臉上眼尾上吊、不懷好意的雙眼其實才 是他作品的特色,那種眼中流露出不友善的神情,同時又身處在寂寥、深受大眾喜 愛,也在國際間獲得注目,許多作品更被美術館購入成為日本近代美術的典藏品。

他所畫的這些圖像已經衍生成為很多如在煙灰缸、茶杯、T恤、電腦滑鼠的墊板 上面都可以看得到的各式各樣的東西,他畫這些娃娃看起來有點心情不好、醜或者 邪惡的小女孩。

【將藝術推向大眾】

跟他們距離近很多,不再是那麼遙遠在羅浮宮或者故宮博物院裡面的東西,可 是一定也有人因為對奈良美智產生了好奇心去買他的作品來看,大概很多人都很難 解釋「這樣子就可以變成國際聞名的大畫家?那是誰畫不出這種東西來呢?」所謂 高檔跟所謂低俗的藝術之間的關係,奈良美智就把界線模糊,看法是越模糊、越曖 昧、越尷尬,會產生更有趣的事情,現在的時代不再都是放在高檔藝術館裡頭的嚴 肅作品,現在也不是這個世界了。

專賣專奈良美智、村上隆、等插畫家商品在東京獨樹一格,像日幣一個 1575 6090 元不等的奈良美智狗狗玩偶,上市已來賣出十萬隻,日幣 26250 元的村 上隆花花足球也衝上一萬只,都是粉絲們的最愛。東京的藝術家非常樂於作品商品 化,像奈良美智的狗狗玩偶,當初就是因為奈良開展時,發現一般民眾無力購買畫 作而推出,方便「參展者能帶著回憶回家」,目前到店採購的,絕大多數是看到商 品會嚷著「卡哇伊」的女學生或OL,藝術品因而成為很很生活事。

去年當代藝術館展覽---虛擬的愛

奈良美智的作品很有趣,會場裡還架設了一間他的工作室還原木屋,房間裡放 著輕鬆的音樂,沿著牆壁擺著一排啤酒瓶,地上散落著煙蒂,很像真的走到藝術家 工作場所的感覺。

宮崎駿

1. 1941年生於東京文京區。

2. 曾參與製作的作品有「太陽王子華倫斯的冒險」「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

「神隱少女」等。

3. 作品為以小孩為題材的動畫 宮崎峻的觀點

科技文明進步,宮崎駿很擔心現代的孩子忘了傳統的生活方式。

他的卡通越受歡迎,內心就越矛盾,這表示孩子會花更多時間觀賞。

他擔心孩童離現實越來越遠,不接近自然,也不學習打理日常生活。

他喜歡大自然 ,也常透過其動畫傳達人與大自然間的關係。

他的動畫電影是給孩子看的,讓他們有快樂童年。

宮崎峻電影的魅力

宮崎峻的電影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讓你去感動及反省某些隨成長而遺忘的特質,

甚至藉此對比出成人世界的缺憾。

(8)

宮崎駿的動畫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把他的純潔思想表達出來,感動了所有 觀眾。

螢火蟲之墓

在他筆下所描述的這一對兄妹,在盟軍空襲下的神戶,以他們短暫的生命和悲 慘的際遇,唱出了殘酷戰爭之下人類的悲歌。

風之谷

高度產業文明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空間?

天空之城

隱含生命延續之意。

顯現宮崎駿深愛大樹的情懷,唯有與自然共生存的人才能「活下去」。

龍貓

內容極其溫馨感人,對於數十年前日本農村生活的描繪相當細膩,暗中強調自 然與人之間和諧共存的關係

魔女宅急便

如鳥兒般飛行是許多人的夢想,本片將這個夢藉由魔女琪琪實現了。

魔女在眾人心中似乎是無所不能的,作者卻顛覆了這個觀點。

琪琪只會飛行的魔法,又如普通人般帶有點小迷糊,但琪琪有顆善良的心。琪 琪在送快遞的同時,也傳達了愛心!

神隱少女

繁複的工業產物不再出現,只剩下鍋爐與火車,這是否象徵著步入晚年的宮崎 駿,內心深處嚮往的是與自然共處,敬神惜物的精神觀呢?

對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省思,以及千尋這個小女孩如何出發找到一個嶄 新自我的故事……

幾米

幾米小檔案

目前擁有15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並賣出美、德、法、希臘、韓、日、泰等多國版 權。

為什麼叫做幾米?

幾米為什麼會畫插畫並且開始繪本創作?

幾米的創作靈感是從哪裡來的?

幾米的創作量很豐富,大概多久可以做一本書?

生病的經驗對幾米的創作有沒有影響?

1998 年

《森林裡的秘密》SECRETS IN THE FOREST

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微笑的魚》THE SMILING FISH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 1999 年

《向左走‧向右走》SEPARATE WAYS

誠品年度推薦選書、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

《聽幾米唱歌》LOOK, WHERE JIMMY'S HEART GOES 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

《月亮忘記了》MOON FORGETS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黑白異境-Notebook》WONDER LAND

《森林唱遊》SINGING IN THE FOREST 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A GARDEN IN MY HEART 2001年

(9)

《地下鐵》SOUND OF COLORS

《照相本子》THE MOMENTS

《1.2.3.木頭人》BLINKING SECONDS 2002年

《布瓜的世界》

2003 年

《幸運兒》

《你們我們他們》

2004年

《又寂寞又美好開始》

《開始》

《履歷表》

2005 年

《小蝴蝶小披風》

人生總有許多巧合,兩條平行線也會有交會的一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美國許多城市也有少數族裔的社區存在,如 黑人區、唐人街、義大利人區,這種少數族

所樹立起的旗幟。許多被歸類 為存在主義的學者,根本反對 這個稱呼。存在主義以外的學

米羅於 1983 年 12 月 25 日在 Majorca 逝世,享年 90

定義問題 統整資訊 概念圖【行動版】.

Franco, Eli, “Meditation and Metaphysics on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in South Asian Buddhism.” In Yogic Perception, Meditation an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ness, edited by

唯物主義 階級鬥爭 社會革命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