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教學法在不同能力組合方式下對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同教學法在不同能力組合方式下對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壹、緒論

一、問題背景 檢視國內現行班級教學體制,教師較不能顧及每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此情境之下,亦 難達成因材施教的目標。然而在體育課程中要營造有效及有趣的學習環境,必須仰賴於體育 教師精心的設計與規劃,透過周嚴的數據評估、需求了解、與教學策略的安排,方能進一步 提高學習效能與教學目標。 顯然地,教學是一種多元變化的歷程,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採取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與策略均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研究者建議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與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可能最具教學效益。其中,丁惠琪(2000) 指出合作學習雖不同於其他教學法,但它並不拒絕使用其他的教學方法,而精熟學習法是其 中之一。趙明毅(2005)也指出精熟學習與合作學習在教學上仍存有許多不同之處,但對教 師在整體教學策略上的幫助具有正面效果。因此過去研究指出,精熟學習結合合作學習的教 學策略有助於引導不同能力學習者對技能層面及情境認知上有正面的學習效果(Guskey, 1990;Mevarech & Susak, 1993)。所謂精熟學習是一種建構技能分類層級的教學模式, 主要教學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精熟層級後,再進入新的學習單元(Slavin,1987)。 回顧文獻發現,學校廣泛地實施精熟學習法於體育技能教學中,學生在「回饋-校正」的精熟 學習策略學習下,將能漸漸發展出自我回饋、自我校正的學習技能,而主動尋求同儕及教師 協助,以克服自己的學習困難和問題(Guskey,1990)。根據過去研究結果證實,精熟學習法

應用於體育教學中對技能的學習顯著優於傳統式教學(Blakemore, Hilton & Pellett, 1992., Cury et al., 2002.,曹健仲。1996;鄭金昌,1997)。此外,透過精熟學習教學法對體操跳馬、 單槓與雙槓的教學情形做研究分析,結果發現,精熟學習組的學生在動作技巧上的表現多得 到高分有優於控制組(Mao, 1997)。Dorsel 與 Salinsky(1990)應用精熟學習、知覺效益及

欣然學習等3 種學習方法對提升高爾夫球技巧方法比較,結果發現,三種教學方法或許並非

哪一種為最重要的方法,但精熟學習法可能是對技巧練習是最有貢獻的方法。

而在合作學習方面,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老師以異質分組方式, 將不同能力、性別、社經背景的學生組合在一起,藉由小組成員彼此支援、分工合作,以增 進個人的學習成效,並達成團體的共同目標(Slavin,1985)。另外,Jonhson 和 Jonhson(1993) 強調合作學習包含五大要素,分別為: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提昇個人績效責任、注重小組 學習歷程、加強社交技巧及面對面的互動關係等層面效應下,更能有效完成小組的共同任務。 易言之,在合作學習情境下,所強調人際溝通和社會技巧的培養,均可激發個人的學習動機, 更有助於所有學習者的參與表現機會,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過去研究證實,在合作學 習的教學過程中,藉由同學彼此的鼓勵,相互解釋、說明、教導以及示範等互動關係,更容 易達成目標,及增進小組學習效率(Hooper, 1992;Jonhson & Jonhson, 1993;黃清雲,1999)。

(3)

Jonhson,2004.,許正傳,2006;龔雅慈,2007;徐岳聖,2008)。然而 Mevarech(1985) 認為,合作學習法相較於精熟學習法缺乏一套系統性的診斷模式來提供給每個人在技能學習 表現上做出正確的回饋,並讓每位學習者皆能得到精熟的學習。鑑此,為能充分發揮精熟學 習與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有必要進一步瞭解此兩種教學法的結合運用於體育教學對學生技 能學習成效的影響,是值得再繼續深入剖析的議題。 本研究主要以壁球反手拍動作技能教學為例,然而壁球教學包含全身協調性動作是屬於 較複雜的運動技能,在訊息的提供過程中,教師是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經常給予外 在回饋的來源。基此,本研究企圖嚐試以精熟學習理論並結合Jonhson 和 Jonhson(1993) 強調合作學習包含五大要素,探討不同教學法在不同能力組合方式下對學生動作技能品質表 現與學習成效的影響。同時本研究之結果期盼能提供給壁球教練或體育教師在教學或訓練時 的參考模式,亦為本研究主要的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一)膫解不同教學法對動作技能品質表現上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教學法對不同能力組合學生在技能學習成效上的交互影響。 三、名詞解釋 (一)合作學習(Cooperation Learning) 所謂合作學習主要根據學生在前測時技能得分能力的高低來進行分組,各組成員分 派一職務,小組成員各司其職,高能力者協助低能力者,共同完全小組的任務目標。本 研究以Jonhson & Jonhson(1993)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提昇個人績效責任、注重小 組學習歷程、加強社交技巧及促進面對面的互動關係為主要的教學模式。 (二)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 所謂精熟學習的定義,即是教學前的預測驗→界定教學目標→分解成學習單元→單 元→每單元小組教學→簡短的診斷性測驗→回饋與修正→補救教學克服學習困難→完成 精熟程度(毛連塭與陳麗華,1987)。 (三)異質性(Heterogeneous) 本實驗所謂異質性合作學習為高能力學生與低能力學生共同學習組成,一起參與學 習的過程(Jonhson & Jonhson, 1993)。

(四)同質性(Homogeneous)

學生以相同能力的群體組合,共同參與學習過程(Jonhson & Jonhson, 1993)。 (五)技能表現品質(Performance Quality)

(4)
(5)
(6)
(7)
(8)
(9)
(10)
(11)
(12)

1999)。當學生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及技能學習後未達精熟標準者,可透過多次形成性診 斷後,教師可立即發現低能力學習者的學習障礙,而產生立即性的回饋,在此種機制下 教師可依學生學習各別差異進而設計補救的教材,以改善動作技能準確性與技能知識流 程的認知,並讓低能力學習者迅速跟上小組整體的運作(Blakemore, Hilton & Pellett, 1992., Guskey, 1990;黃暐睿,2000)。反觀傳統學習主要採大班制教學,並以個別教 學為輔。由於小組內皆為同質性,組間內能力水準不齊,除了知識來自教師外,對於技 能成就水準較低之學習者必須自我練習,組內同儕間較沒有互動學習的機會,完全屬於 個人成就為主。此外本研究結果也發現有良好的動作技能品質表現對技能學習成效有正 面的影響效果。 本研究發現對於不同能力組合小組對技能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經事後比較分析發 現,在精熟合作學習的教學情境下,無論是高能力「同質性」或高低能力「異質性」均 有顯著優於低能力「同質性」(F=7.54),本研究結果也支撐過去的文獻(Mevarech., 1985., 趙明毅,2005;黃朝嘉,2009)。可能解釋的因素,例如:高低能力「異質性」在合作 學習情境下,低能力學生由於得到高能力同伴的協助而增強其技能的效習效果,高能力 學生在指導低能力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其學習成效,更能藉著解說動作技能學習內容要點 來加強技能知識的建構與組織能力的強化(Johnson & Johnson, 1993)。反觀,低能力

(13)
(14)

曹健仲(1996)。排球正面高手傳球應用精熟學習法之實驗研究。中原學報,24(2),61-75。 陳運家(1992)。壁球進階。香港:耶力米出版社。 陳麗華(1990)。精熟學習的發展與運作。淡江學報,28,115-143。 黃暐睿(2000)。建構式教學與精熟學習法對國小學童體育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屏師體育, 5,136-154。 黃清雲(1999)。學習能力與組合方式對學生學習成就與互動行為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 (1),59-69。 黃清雲(1999)。合作學習與楷摸示範對運動技能學習成效極態度之影響研究。人文及社會 科學彙刊,10(2),63-66。 黃朝家(2009)。同儕教導訓練模式在精熟學習與合作學習情境下對高爾夫球推桿技能學習 成效之研究。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宏勳(2010)。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策略融入體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創造力與動作技 能的影響。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鄭金昌(1997)。傳統教學與精熟學習應用在於體育教學效果之比較 - 以排球鉤腕發球為例。 體育學報,23,97-107。 鄭金昌(2003)。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及學習反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明毅(2005)。精熟學習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大學生的技能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研究。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玉坤(2002)第一級壁球教練課程教學講義。香港:香港壁球總會。 龔雅慈(2007)。理解式教學法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羽球運動技能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Blakemore, L., ilton, H.G., arrison, J.M., ellet, T.L., resch, J.(1992). Comparison of student taught basketball skill using mastery learning and non-mastery method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loom, B.S.(1986). Learning for mastery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5)

physical education setting.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Missoula Mont, 95 (1), 233-244. Dyson, B., Griffin, L. L., & Hastie, P. (2004). Sport education, Tactical gam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considerations. Quest, 56, 226-240.

Fuchs, L., Fucks, D., & Tindal. (1986). Effects of mastery learning procedural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79(5), 286-291.

Guskey, T.R., & Gates, S. (1986).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mastery learning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classroom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3(8), 73-80. Harrison, J.M.,Preece, L.A.,Blakemore, C.L.,Richards, R.P.,Wilkison, C.,Felligham, G.W.

(1999). Effects of tow instructional models skill teaching and mastery learning on skill development﹑knowledge﹑self efficacy and game play in volleyball.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Champaign, l19, 34-57.

Hooper, S. (1992). Effects of peer interaction during computer-base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5(3), 180-189. Johnson, D.W., & Johnson, R.T. (1993).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feedback in

technology-based instruction. In Dempsey, J., & Sales, G.C. (Ed.), Interactive

instruction and feedback.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2004). Cooperation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D. H.

Jonassse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pp.785-811).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han, J.(1993). Learn Squash in a Weekend. Dorling Kindersley.

Mao, L.(1997). Application of mastery learning in gymnastics teaching. Sports science

Beijing, 17(6), 27 - 30.

Slavin, R.E. (1987). Mastery learning reconsidered.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57(2), 175-213.

Schmidt, R. A., & Wrisberg, C. A. (2000). 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數據

表 2  三種教學內容一覽表  內容 精熟合作學習 精   熟  學  習  傳   統  學  習  第二週 異質性教學,握拍、拉拍、 垂直控球練習、小組相互教 學、小組討論 混合分組教學,握拍、拉拍、垂直控球練習、個人學習 大班制教學,握拍、拉拍、垂直控球練習、個人學習 第三週 形成性評量,握拍、拉拍、 垂直控球,未達精熟者個別 教學 形成性評量,握拍、拉拍、垂直控球,未達精熟者個別教學 形成性評量,握拍、拉拍、垂直控球,未達精熟者統一教學 第四週 異 質 性 分 組 、 對 牆 擊球 練 習、反手拍揮
表 4  不同教學法與不同能力組合學生技能學習成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值  事後比較 A(教學方法)      7.34  2  3.67    5.77*  1>3  B(不同能力)      9.59  2  4.79    7.54*  1>3,2>3  A*B      2.04  4    .51    .80  誤差   131.66  207    .63  總和   3040.00  216      *p<.05  一、討論  (一)不同教學法對技能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 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

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強調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 不同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通過分組設計,再延伸至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