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六章 結論 "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92

第六章 結論

從事水墨畫創作,我堅信「長期累積,偶然得之」這一藝術 原則,創意的過程,實質是對生活積累的一種提煉,現實生活中 那輕快或濃烈的色彩及其古樸的原始風情中,無不透露出人們對 生命、生存、生活更深層的體會,因此每次從外地采風回來,總 是抑制住情感的波瀾,非得畫出才感到一吐為快,這是一個愉快 的過程,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很難想像自己靠何種力量支撐繼續 創作,正是源於這種對生活的「吃進去」,通過自己作品再「吐 出來」的循環,我力求在健康的心態中,悉心營造一種純真的境 界,表達出真實的情感。

經過這次創作研究,對於水墨風景寫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茲 分述於後,以為檢討與總結:

一、 能師造化:

「搜盡奇峰打草稿」是石濤的一句名言。觀察大自然或畫一 些速寫回到畫室加工,畫成作品,這是中國畫通常的作畫方法。

誠然,中國山水靠一些程式作畫,但這些也是從自然中來的。有 些人完全脫離生活,去做畫或表現主觀的自我意識,這種東西是 有限的,它會枯竭,而大自然是活生生的,它會使你的畫裡永遠

(2)

93

充滿生機與活力。

二、 要有感受:

這種感受不是什麼純主觀的,心靈裡的什麼東西,這種感受 是客觀的反映,也就是觸景生情。對於生動的環境、色彩、構圖、

空間等關係的感覺,非常想表現它,在情感上達到情景交融,國 畫講究不但要形似還要神似,所謂神似就是有情、有味道,而不 是僅僅抄下外表的形體,古今中外感人至深的作品,無不反映出 對人、對自然的這種情感。

三、 認真觀察:

透過觀察才能對景物有更深刻的認識,但並不一定要把對 象抄下來,而是要認真觀察,進行強調和取捨,而且主要在能

「捨」。因為我們選擇畫某個地方已經是取了,現在是用捨來突 出感受,把干擾主要感受的東西捨掉,訓練整體的觀察和整體的 表現能力,才能使畫面達到一種更高的和諧。

四、 勤練技巧:

歷史上任何藝術大師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切成就是靠艱苦的 勞動換取來的,沒有捷徑可走。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基本功是 一切成績的基礎之一。雖然是台下的功夫不被人看見,但同樣和 台上演出一樣重要,藝術工作者為了使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藝術

(3)

94

具有高度感人的力量,不僅在早期要踏踏實實地治學,以後還要 結合創作,要求終生不息地磨練提高。

五、 勇於創新:

傳統中國繪畫強調筆墨技法以及氣韻生動,這幾乎是一千多 年來的最高指標,畫家在這種「理念規定」下打轉而不能自拔。

李可染說:「傳統要尊重,又要敢於突破。」(註 1),前人講各種 皴、擦、點、染、線描,都是規律的總結。但是,它同豐富的大 自然相比,同無限豐富的現實生活相比,這些規律的發現和總 結,又顯得太少了。例如,西方繪畫裡的色彩理論和造型觀念可 以提供水墨畫的正面創新,如能取其之長,補已之短,必能推陳 出新,走出傳統的束縳。

我非常欣賞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一句名言:

「我在世界上,世界在我身上。」只有進入這種狀態時,才有領 悟「道法自然」的條件,有「以道藏藝」「以藝藏道」的可能。

我國古代有句名言:「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大亦無限,小亦無 限的這種審視思維方式,進入物我血溶一體的狀態,才能與「道」

接通,復合為藝術的生命結構。因此,領悟了「道法自然」的真 諦,才能給水墨風景畫創作賦予有生命有意蘊的境界。

(4)

95

註釋

註 1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華正書局,1987 年),

頁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次數分配表中,從各組的次數最小一組,逐一向次數較大一組依序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IRB 編號 SE19403A-1 計畫主持人 陳周斌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創傷後成長的關係之追蹤研究 審查意見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說到地獄,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十八層地獄」,在我們現 實生活中比較接近的則有監獄、看守所,犯人都是身陷囹圄,枷鎖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隨機實驗是一種過程 (process),是一種不能確定預知會

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 5-17 歲兒童及青少年應在一星期內,累 積平均每天最少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