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政治知識的範圍 Easton &amp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壹、政治知識的範圍 Easton &amp"

Copied!
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基本概念與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藉由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相關文獻探討,來了解政治知識與政治 態度之內涵及影響高中生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相關因素。全章共分為三節:第 一節為政治知識的內涵;第二節為政治態度的內涵;第三節為政治知識與政治態 度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政治知識的內涵

本節主要分為三個部份。首為政治知識的範圍及高中學生應具備的政治知 識;次為高中生主要政治教材之比較;最後再將本節作一小結。

壹、政治知識的範圍

Easton & Hess (1970) 從政治系統的觀點,提出政治學的學習內容須包含認 知、態度與價值。因此政治教育的內涵應涵蓋知識、技能與態度和程序價值等層 次,其中的政治知識關係著民主參與的技能和對民主價值的信守。公民若缺乏政 治知識的基礎,即不可能儲備、建立,亦無法培養願意且能有效參與民主決策過 程的現代公民。因此身為現代民主社會的公民,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政治知識,

才能適當運作其擁有的權利與義務(另參見王浩博,1992;張雪君,1995)。

何種政治知識是高中學生所應學習的範圍呢?

(2)

Stradling(1976) 認為學生應具備的政治知識區分為兩大類:

1.命題知識:包括權利結構、接受決策與排解爭議的例行方式及替代方式 與手段、資源的來源與分配方式、分配資源的替代方式、主要的政治議 題與爭議、政策與目的或價值的提倡者及提倡的理由。

2.實際的政治知識與理解力:包括對政治爭議問題之本質與成因的理解、

理解政治爭議問題對自身及其所屬團體的影響、理解政治爭議問題對他 人及其所屬團體的影響、如何在所處的政治系統中影響決策過程的知識

、基本政治概念的了解(如衝突、決策、權力、國際組織、公民投票、

公民權、規則與法律)、如何獲得自已所缺乏資訊的知識等。

Ranney(1993) 在政治學入門一書中,認為學生應了解的政治知識包括:

1.政治與人類生活。

2.政府與統治。

3.政治心理學與政治社會學及政治文化。

4.現代政治意識型態。

5.民主與專制。

6.民意與政治溝通。

7.選舉過程與投票行為。

8.政黨與政黨制度。

9.立法過程。

10 行政過程。

11.法律與司法過程。

12.人權。

13.國際政治。

14.追求和平。

(3)

Wangen(1987) 認為:欲培養學生參與公共政策之決策和施行的能力,應具備 的政治知識包括:

1.各級政府和法律的原理原則。

2.不同政治、法律及經濟體系的比較分析。

3.民主價值和態度的傳遞過程和個體與團體如何被政治社會化。

4.正式和非正式的政治團體、政府及法律制度的運作。

5.決策過程。

6.政府和政治過程的現實與價值,及其兩者如何能調和一致。

7.個體與團體處於各種政治活動領域中之行為表現。

8.國際的、世界的政治組織關係和運作。

董秀蘭(1995a)認為具有政治素養的公民,首先對下列主要政治面向具有一 定程度的瞭解:

1.各級政府和法律的原理原則。

2.不同政治、法律和經濟體系的比較分析。

3.民主價值和態度的傳遞過程或個體與團體如何被政治社會化。

4.正式和非正式的政治團體、政府及非法律制度的運作。

5.決策過程,特別是立法、行政、司法等權威當局用以約束政治社群成員 的決策過程。

6.政府和政治過程的實然與應然,以及此二者如何調和一致。

7.個體與團體處於各種政治活動領域中的行為表現。

8.國際的、世界的政治組織關係和運作。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政治知識的範圍非常的廣泛,且學者們的看法亦不盡相 同。但是政治教育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方式,學校亦是政治社會化的一個重要媒

(4)

確的政治態度、價值觀與政治技能,使受教者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而基本的 政治知識則是公民適當運作其權利、義務的基礎。

貳、高中生主要政治教材之比較

現今高中之政治教育內容包括在社會科中的「公民類科」1中,其課程安排為:

第一學年上「三民主義」,共分上、下兩冊,每週授課二節;第二、三學年上「公 民」,共計有四冊,每週授課二節;第二學年上「現代社會」,共分上、下兩冊,

每週授課二節;三科皆列為必修科目。本研究根據三種教材的主要內容,將高中 政治教材主要放在高中公民課程的第三冊,內容以「政治」及「國際關係」為中 心。

根據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四年公佈之「高級中學公民課程標準」,高級中學公 民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公民素養,使其具有國家意識,成為健全的現 代公民。其分項目標如下:

壹、增進現代公民應具備有關社會、文化、法律、政治與經濟的知識和能力。

貳、發展道德判斷知能,陶冶健全品格。

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茲將民國 84 年制訂的現行高中公民科教材大綱,內容、分項概念及活動示例,

整理表列如下:

1 高中公民類科包括:「公民」「三民主義」及「現代社會」等科目。

(5)

表2-1-1:民國84年高中公民科教材大綱整理表

單元 內 容 分項概念 活動示例

社會化與 心理調適

社會化與人格發展。

高中階段的心理調適。

人生目標與生涯規劃。

座談:高中生應如何充實自己 的生活。

參觀與座談:如何利用學校的 圖書館。

社會

社會與國家。

社會的組織與結構。

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我國當前的社會問題與因應之 道。

討論會:青少年誤入歧途的原 因與預防之道。

視聽教學:觀賞有關青少年問 題的視聽媒體。

1.

文化

文化的概念與組成。

次文化與文化多元主義。

我國現階段的文化建設。

中華文化與世界思潮。

辯論會: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 生活方式是否衝突。

參觀:學校附近的古蹟或文化 機構。

(6)

道德

道德與社會生活。

我國傳統的道德觀。

現代社會的道德特色與道德價 值。

我 們 需 要 特 別 加 強 的 道 德 素 養 — 公德心。

生活檢討:實踐「國民生活須 知的檢討」。

專題講演:公共倫理與現代生 活。

2.

法律

法律與社會秩序。

我國憲法的制定與演變。

民、刑法的基本概念。

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法律。

調解與糾紛處理。

參觀或邀約講演:瞭解學校附 近的法院、律師事務所、警察 機關、或調查局等單位的工作 情形。

視聽教學:觀賞有關訴訟程式 的視聽媒體。

專題講演:青少年法律常識。

演習:交通指揮或交通事故的 應變措施。

政治

政府體制。

政治文化。

政黨、壓力團體與民意。

選舉。

兩岸關係演變概況。

我國政治發展的過去與未來。

模擬:政見發表會。

討論會:如何改善選舉風氣。

模擬:鄉鎮民代表會或縣市議 會開會狀況。

視聽教學:觀賞有關我國政治 建設成就的視聽媒體。

3.

國際關係

認識國際社會。

我國的外交現況。

增進我國的國際地位。

座談會:國民外交面面觀。

分組報告:認識重要的國際組 織。

(7)

經濟

經濟的基本概念。

經濟制度的類型。

政府經濟功能。

經濟價值與經濟倫理。

個人基本理財觀念。

我國對外貿易狀況。

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展望。

座談會:儲蓄與保險。

參觀:銀行或稅務機關。

分組報告:成功的企業家。

視聽教學:觀賞有關我國經濟 建設成就的媒體。

4.

世界展望

環境保護與地球生態。

區域合作。

世界和平。

討論會: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工 作。

視聽教學:觀賞有關環境保護 或區域合作計劃的視聽媒體。

資料來源:郭嘉惠(2004),《戰後臺灣高中公民教育之研究-析論公民科政治教 材之變革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121-122頁。

(8)

其中在第三冊的教材綱要,內容涵蓋了:(一)政治部分:包括政府體制、政 治文化、政黨與壓力團體及民意、選舉;(二)國際關係:包括認識國際社會、我 國的外交現況、增進我國的國際地位。在八大單元2中,佔了四分之一,比起以往 在份量上多了許多。內容方面:「政治文化」、「兩岸關係演變概況」、「我國 的外交現況」、「增進我國的國際地位」等,都是新的單元內容。而「政府體制」、

「我國政治發展的過去與未來」的份量也都增加了。(郭嘉惠,2004:82)

自從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以來,整個社會朝向開放、民主、多元的方向前進。

在教育方面,要求改革的聲浪不斷,隨著國內教改的腳步日益加快、大學學管道 日趨多元化、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在1996年6月,教育部宣佈自88學年度(1999年)

起高級中學教科書全面開放,高級中學教科書制度亦由統編制走向審定制,由以 往教科書皆由國立編譯館編輯,到現在由民間書商編輯教科書,經國立編譯館審 查通過後發行3,因此目前在高中教科書的市場上,呈現了「百家爭鳴」的場面。

玆因研究者將研究對象界定於基隆市的兩所國立高中,因此以下將就兩所國立高 中高三公民科教科書所採用的版本(龍騰版與南一版)內容作為比較,如表2-1-2。

2 「八大單元」包含了社會、文化、道德、法律、政治、國際關係、經濟及世界展望。

3 教科書由民間書商編輯,經過國立編譯館審查通過後發行,稱為「審定本」。

(9)

表2-1-2 高級中學公民科教科書龍騰版與南一版第三冊單元內容比較(一)

龍騰版

(林有土等, 2003)

南一版

(黃人傑、鄧毓浩等,2003)

第一課

民主模特兒:先進國家的政治體制

第一課

政治與生活

第二課

量身來定做:我國的政府體制

第二課

政府體制

第三課

政治的養分:政治文化

第三課

政治文化

第四課

民主的價值:自由與人權

第四課

政黨與壓力團體

第五課

參與的管道:政黨、壓力團體與民意

第五課

民意與決策

單元內容

第六課

人民做頭家:選舉

第六課

選舉和參與

(10)

第七課

回首來時路:我國的政治發展

第七課

我國的政治發展

第八課

恩怨何時了:兩岸關係的演變

第八課 兩岸關係 第九課

地球村公民:認識國際社會

第九課

我國的外交與國際地位 第十課

德不孤必有鄰:我國的外交處境

第十課

認識國際社會 頁數 162頁 149頁

學者:

林有土、張秀雄、溫明忠、洪泉湖、

李琪明

教師:

徐建國、陳世昌、施立菁、謝麗玲

學者:

黃人傑、鄧毓浩、張樹倫、

黃惟饒、蕭揚基 教師:

陳素秋、章玉琴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1)

表2-1-3 高級中學公民科教科書龍騰版與南一版第三冊單元內容比較(二)

單元 概念

龍騰版

(林有土等,2003)

南一版

(黃人傑、鄧毓浩等,2003)

政治與生活

單元:政治與生活 1.政治的定義 2.政治與個人生活

3.民主政治的公民生活準則

政府體制

單元:

民主模特兒:先進國家的政府體制 1.國會主治的內閣制

2.元首實權的總統制 3.並轡馳騁的雙首長制

單元:

量身來訂做:我國的政府體制 1.中央政府體制與運作

2.職權獨立的中央機關 3.地方政府與制度

單元:政府體制 1.內閣制的運作方式 2.總統制的運作方式 3.雙首長制的運作方式 4.我國的政府體制

(12)

政治文化

單元:

政治的養分:政治文化 1.政治文化的基本概念 2.政治文化的形成與傳遞 3.我國政治文化的省思

單元:政治文化 1.什麼是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形成因素 3.政治文化的類型 4.當前我國的政治文化

政黨、利益團體

單元:

參與的管道:

政黨、壓力團體與民意 1.政黨與民主政治 2.壓力團體與民主政治 3.民意與民主政治

單元:政黨與壓力團體 1.政黨的意義與功能 2.政黨的類型與運作 3.壓力團體的意義與功能 4.壓力團體對決策的影響

民意

單元:民意與決策

1.民意的意義、成因與重要性 2.探求民意的管道

3.民意對決策的影響 4.決策者對民意的影響

(13)

選舉

單元:

人民做頭家:選舉 1.選舉與民主 2.選舉制度 3.我國的選舉

單元:選舉和參與

1.民主政治中人民的政治參與 2.自由選舉的內涵與投票資格 3.選舉制度

4.我國的選舉

自由、人權

單元:

民主的價值:自由與人權 1.自由與人權的意義與發展 2.當代自由與人權的內涵

3.民主政治對自由與人權的保障

我國政治發展

單元:

回首來時路:我國的政治發展 1.政治發展的過程

2.政治發展的動力

3.政治發展的成果與展望

單元:我國的政治發展 1.我國政治發展的歷程

2.影響我國政治發展的主要因素 3.我國政治發展的成就

4.我國政治發展未來的展望

(14)

兩岸關係

單元:

恩怨何時了:兩岸關係的演變 1.回首歷史:兩岸關係的回顧 2.把握現在:兩岸關係的現況 3.開創未來:兩岸關係的展望

單元:兩岸關係 1.兩岸分裂分治的史實 2.兩岸關係的發展

3.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 4.兩岸關係的未來

國際社會認識

單元名稱:

地球村公民:認識國際社會 1.國家間的互動:衝突與合作 2.國際組織:溝通的橋樑

3.地球村公民:認識現勢與展望未來

單元名稱:認識國際社會 1.國際關係的本質

2.國際組織的建立 3.國際現勢的演變 4.國際社會的展望

國際地位外交

單元名稱:

德不孤必有鄰:我國的外交處境 1.我國的外交處境

2.我國的外交主張:務實外交 3.國際地位的提升:總體外交

單元名稱:

我國的外交與國際地位 1.中華民國外交之回顧 2.我國外交局勢之逆轉 3.務實外交的努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5)

由以上兩種不同版本高三公民科教科書的比較可以得知:龍騰版版本在政治 與生活、民意及國際地位的部分未提及;而南一版版本則缺乏自由與人權部分的 說明。儘管如此,兩者的編輯皆依照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四年公佈的「高級中學公 民課程標準」之課程大綱,在編排上雖有不同但在內容上並無太大的差別。

參、小結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政治知識的範圍非常的廣泛,但在這廣泛且精深的政治 知識內涵中,本研究依據高中三年級學生主要政治知識來源的高中公民科第三冊 教科書之單元內容,就高中生應具備之政治知識,以政府體制、自由與人權、政 黨與選舉及國際關係等四個方面的政治知識製作「高中生政治知識問卷」,以探 討高三學生之政治知識並了解基隆市兩所國立高中三年級學生所具備政治知識之 現況。

一、政府體制:包括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及我國的政府體制,如五 院及總統的職權。

二、自由與人權:諸如消極人權、積極人權、新興人權之種類及權利救濟 之途徑等。

三、政黨與選舉:包括政黨的分類(一黨制、兩黨制及多黨制)、我國的 政黨、選舉制度(多數決制、比例代表制、混合制)及我國的選舉項目等。

四、國際關係:包含兩岸關係、國際組織、國際情勢及我國的外交主張等。

(16)

第二節 政治態度的內涵

本節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為政治態度的意義及構成成分;次為政治社會化

的意義;最後歸結到本研究所欲探討之政治態度加以陳述。

壹、 政治態度的意義及構成成分

一、政治態度的意義

在對政治態度定義之前,要先明瞭學者們對「態度」的定義。對於態度的定 義,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主張,但一般均認為G.W.Allport 對態度的說法較具涵蓋 性。G. W. Allport (1935)認為:「態度是心智或神經的準備狀態。態度係由經 驗所組成,它指導或動態地影響個人所面對的所有有關的對象與情境之反應。」

(陳文俊,1983:4)

依據Allport 的界說,說明態度概念的幾點特性(轉引自陳文俊,1983:4-5):

1.態度是個人的內在心理狀態。態度不是外顯行為,只是個人的反應傾 向。個人的內在心理狀態,無法從事直接的觀察,只能由個人的言行推 知。

2.態度是經由經驗而習得。個人所持的態度,並非出自本能的反應,主要 是他的後天之經驗所養成。個人的一生經驗太多,無法一一枚舉,社會

(17)

心理學家乃建構態度的概念,以為個人所有經驗的綜合。

3.態度是有組織的系統。「組織」指態度是由若干構成部分所構成,此稱 為態度的構成成份(components of attitudes)」。一般認為態度的構成成份 有三:即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認知是態度的認知成分(congitive component) ;情感是態度的感情或評價成分(affective or evaluative component);行為傾向是態度行為性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

4.態度必有取向的對象或相對應的目標。態度的取向對象,包括環境中所 有的人、事及物。態度的取向對象若是政治情境中的人、事及物,就叫 政治態度。

5.態度是個人的反應準備。個人面對某一情境時,他的反應方式,決定於 他對該情境的態度。

由此可知,態度是個人從經驗中習得在人、事、物之情境刺激下,心理所持 的看法及行為傾向;而政治態度可視為個人對政治系統中人、事、物的情境刺激 下,心理所持的看法及行為傾向。

二、政治態度的構成成分

Allport 認為政治態度是由政治認知、政治情感與政治行為傾向三部分所構 成,茲將其分述如下:

(18)

(一)政治態度的認知成分:簡稱為政治認知(political cognition)。是指 一個人對政治對象的信仰、認識及知識。換言之,它是對於政治對象的 事實與實際之觀察。而政治認知中的信仰,未必等於實際,他只是代表 一種觀察實際的方式(Manheim,1975:15)。亦即信仰代表一個人對自 然與社會環境的描述,及對生活環境的一種知覺。就是這一類的描述與 知覺,構成個人對態度對象下價值判斷的依據。

(二)政治態度的情感成分:簡稱為政治情感(political affection)。即個 人表達出對政治對象的喜、惡、支持、反對、同意、不同意等反應,也 就是對政治對象做價值判斷。

(三)政治態度的行為成分:簡稱為政治行動傾向(political action tendencies)。是指個人對政治對象的意向(intention)亦即個人對政治 對象可能的反應傾向。

由上述可知:政治態度具有認知、情感及行動傾向三種成份,然而三種成份 並非各向獨立或不相聯繫;相對地,三種成份間或多或少具有一致性及相互協調 的關係。因為態度本身是由經驗習得,如果三種成份之間失去完整性,個人就有 一種求取一致性的壓力,重新調整態度的構成成份,以維持態度的完整性4。本研 究中之政治態度認知成份已編有政治知識測驗,因此本研究之「政治態度」偏向 於情感成分與行動傾向成份。

4引自陳文俊(1981),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台北:資訊教育推廣中心基金 會。

(19)

貳、政治社會化的意義

從Allport 對政治態度的界定,可以瞭解政治態度並非一出生即擁有,而是經 由一連串不斷的學習,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周遭的環境與媒介而得來的經 驗,組織起來對政治目標或政治情境所產生的反應。這種形成政治態度的過程,

稱為「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最早是在1959 年由社會心理學家海門(Hyman)及政治學家白魯 恂(Lucian, W. Pye)所提出,主要研究個人政治態度與行為根源的發展。他們強 調學習過程的重要性,並認為個人的社會化是指一個人透過各種社會機構的媒介

,學習符合其社會地位的各種行為模式(陳義彥,1977:139)。

自此概念提出後,這領域的研究如雨後春筍,使政治社會化研究成為政治科 學中的顯學,但是由於各家的研究重點不同,對政治社會化所作的界定也就有所 不同。根據 Easton 的定義,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個人獲得政治行為定向及行為模式 的發展過程,此一「政治認知」與「政治行為」乃指一個人對政治性事件問題,

所持有的一般性固定反應方式,此一發展過程是長期而累進的過程,更為動態的 過程。Hess and Torney 認為政治社會化是社會團體或機構教導幼年成員或新進成 員有關的價值、態度與行為;Langton 認為政治社會化係指社會把政治文化由上一 代傳遞給下一代的過程,也是個人經由社會不同機構學習與政治有關的態度與行 為,他特別說明政治文化包括了政治態度、政治知識與政治評價,政治社會化主 要機構以家庭、朋儕團體、學校、大眾傳播、成人團體等為主要的媒介(林家誠,

1989:3-4)。

F.I.Greenstein (1968:551)曾對政治社會化下了這樣的定義,他認為:「關於

(20)

政治社會化的一個廣義暸解,它涵蓋人生各種階段中的一切政治學習,不論正式 的或非正式的,計劃的或非計劃的,都概括在其中。換言之,此種政治學習,不 僅包括明顯的政治學習,而且非政治性的學習,如有關政治的社會態度之學習及 有關政治人格特質之獲取,只要具有影響政治行為的作用,也都包括在內。」(易 君博,1970:2)

馬起華認為:政治社會化是經由社會化媒介而使個人發展其政治人格,亦即 學習政治生活、感情、態度、知能、動機、習慣、價值、信仰、規範、判斷,及 使社會傳播其政治文化的一種歷程。即政治社會化就是政治學習(political learning)。政治學習就是學習適應政治生活,準備成為政治動物或政治人(馬起 華, 1977:26-27)。林嘉誠(1989:5)則指出,就個體層次而言,政治社會化 係個人學習政治知識、政治價值、政治規範、政治行為能力、政治角色扮演、孕 育政治心態的過程;由總體層次而言,係各種既存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組織,將既 存的或計畫的政治規範、政治價值觀、政治行為模式,傳遞給所有政治成員,尤 其是政治心態尚未定型的新生代政治成員。

由上述可知,各家學說對政治社會化的認知是相當分歧的。陳義彥(1977:

140)指出,雖然各派學說互異,但他們共同承認的部份,有以下兩個要點:

(一)承認政治社會化是學習政治上的知識、認知、價值與行為。

(二)政治社會化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長期的學習而得。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態度的形成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林嘉誠(1989:167)為政 治社會化對政治態度的形成,提供如下的說明:

1.何種政治社會化機構 (agent) 對政治態度的形成具有影響力;家庭、學 校、大眾媒體、政府、同儕團體、政黨、外來文化等被視為最主要的機

(21)

構,這些機構的傳播類型和政治態度的形成有關。

2.政治社會化方式與政治態度形成之間的關係,有計劃、正式的、顯性的 政治社會化方式,與非計劃、非正式的政治社會化方式。

3.政治態度何時開始不變。

4.各種不同的次團體、次文化,對於政治態度的形成有何影響,如種族、

地域、宗教信仰、社會階層的不同,對政治態度的形成的影響。

5.從事泛文化的比較研究,找出各國政治社會化過程不同,是否影響政治 態度。

總而言之,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態度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政治社會化就 是個人獲取政治態度與價值的發展過程(陳文俊,1993:14)。」也可以說政治社會 化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政治文化得以傳遞,以期建立個人的政治態度(彭瀧森,

1985:23-24)。

參、政治態度的內涵

關於政治態度的類型區分,學者各有不同的看法。林嘉誠(1989)以政治態度的 取向對象將政治態度的類型區分為兩大類:

1.特定性的政治態度:指對某一政策、人物的態度,例如對政府官員的信

(22)

任態度或對特定公共政策的評估。

2.綜合性的政治態度:指綜合對一些政策、人物、原則等態度,例如對整 體公共政策的態度。

特定性的政治態度具有時效性,缺乏長久的解釋力,像是總統選舉的候選人 支持態度;而綜合性的政治態度的研究成果通常是代表社會中一部分人的政治態 度,也常被視為一國政治文化的心理取向的微觀。綜合性的政治態度則以民主態 度、政治功效意識、公民責任、政治信任感、政治疏離感等較常被引用(林嘉誠,

1989;石之瑜,1999)。

W. A. Rosenbaum(1975)則建構了較具體、可實証研究、甚至量化的政治態度 的定義,如表2-2-1。

(23)

表2-2-1主要政治態度的操作性定義(Rosenbaum,1975:9)

項目 定義

政治認同 國籍的認同、國籍之外,有否其他國家認同、對其他政治單位的 感情和介入

政治信任 參與民間自由團體情形、願與各種團體合作的程度、對各種不同 團體的評價

對政府的態度 相信現行政府的合法性與否、對主要政治職位和政權符號的感情 和評價、參與支持或反對政府的政治活動

體系規則 政治意見應如何表達、政治權利義務的概念和界定、政府應如何 作決策、對持歧異政治意見的態度

政府效能 是否相信政府注意並反映人民的意見、是否真正重視人民的活動 和參與、是否相信政治革新的可能性

政治參與 投票和其他政治性活動的頻率、認識政治事件及對個人的影響、

對一般政治性事物的興趣

輸入和輸出體系 對政策措施的滿意程度、對政治需求運作情況的知識、相信政策 輸入和輸出的效能

綜合以上可知政治學者對於政治態度研究的層面非常廣泛,如公民責任感、

政治疏離感、政治功效意識等。本研究僅就國家認同、政治信任感、政治效能感 與公民參與態度等四項政治態度加以陳述。

一、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所指涉的是:國家成員對國家領土、人民、主 權與政府的基本信念、歸屬感及忠誠程度。因此,政治學者大多肯定它是現代國

(24)

政治效能感(莊金看,1981;彭懷恩,2002)。

Almond & Verba 認為這種態度是個人對政治系統整體的一般化感情,包括這 個「國家」的優點和成就等等,並稱之為「系統情感」(system affect)5。胡佛(1998:

17)認為:國家是由人形成的共同體,共同體的形成是基於國民之間相互的接納與 融合,而在特殊的環境及某種共同的意願與目的下,結合成一個「大我」的共同 體。在大我中,我屬於共同體,共同體屬於我,且唯有我與大我的結合,生命才 富有意義與尊嚴。就這樣產生了國家的認同與國家意識。

人民不僅身居某國境之內,或只是它法定上的公民,而且在心理上也應具有 國民的意識,把自己所屬的國家當成永久的家鄉,這種認同,不以國家強弱貧富 為先決條件。大體上,歷史悠久、種族宗教統一,或憲政基礎穩固的國家,其人 民對國家的認同感當無問題。在新興國家、政治動亂地區等,易發生國家認同的 問題(江炳倫,1983)。

陳文俊(1997:46)認為:族群特質分裂社會並形成族群團體,群族特質也造會 造成國家認同的分裂,衍生國家認同的問題。定義上,政治認同指:「個人歸屬 群體的意識」。群體可指涉任何的社會單元,例如:家庭、學校、鄰里、社群;

因此,對國家的認同是個人將自身定位在某一國體(polity)之中,並對該國體產生 心理上的歸屬感情。

H. T. Reynolds(1974:59)指出:到了就學年齡的兒童,即有國家認同的觀念。

因此高中學生對於國家認同的觀念已有一定程度的取向。因為歷史的因素使得國 家認同一直是台灣的重大社會分歧,實際上,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都面臨同樣的問 題。不過,台灣國家認同問題有其特殊性,因牽涉到日本殖民統治的經驗、國民

5 轉引自張民澍譯(1996)Gabriel A. Almond & Sidney Verba(1963)著:Civiv Culture。台北:五 南。

(25)

黨先前統治的方式與結果,以及兩岸關係的互動等(轉引自胡佛,1998:229)。C. W.

Anderson 認為,移民社會為了抗拒來自母國的壓迫,往往形成一種民族主義,台 灣就是這一種型態(轉引自石之瑜、黃競涓,2001:74)。吳乃德 (1993) 指出,

每個人對國家的選擇,同時受到兩種力量的牽引,一個是情感的,將國家視為終 極價值;另一個是理性的:對國家的選擇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

因此,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可區分為二類:1.族群認同:中國人和台灣人;2.

國家選擇:統一和獨立。江宜樺 (1998) 認為:國家認同應以憲政制度為核心,儘 管族群因素與歷史因素也是構成國家認同的條件;每一個個別公民有權利選擇所 欲認同的國家,而不認為每個人生下來就從屬於一個民族,必須永遠認同於此民 族,或是代表此民族的國家。

二、政治信任感

「政治信任感」(sense of political trust) 係指對政府官員、政府決策,甚至是 對政治結構、政治規範的信任態度。政治系統6會產生令人滿意的產品,即使人們 不加以關心留意;換句話,沒有人民的努力,仍將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施政作為;

所以信任當局,表示不用留心或監督當局,人們相信自己的利益將會得到當局的 關照(林嘉誠,1989;陳文俊,1997)。而政治信任感是政治系統賴以生存的基礎之 一,有學者將政治信任感視為一種相信政治領導人物能依據某些規範性的期待,

6 伊士頓(David Easton)提出政治系統理論,他指出政治系統是一個動態模型,它和環境之間 的關係,呈現以下三種作用力如:輸入(需求與支持)與輸出(決策與行動)以及回饋(feedback)。

當輸入進入政治系統之後,透過政治系統的轉換即成輸出,而輸出在環境中發生影響後,亦可回饋 形成新的輸入成份,如此一來政治行為就形成輸入→輸出→回饋三種作用力交互影響的狀態,並且 永不止息地的進行下去。

(26)

如:誠信、能力、平等、效能等(周添城等,1996)。

Almond & Verba (1963) 認為政治信任感是對政府的輸出情感。大多數的人民 對中央政府的決策過程並不太關心,但對地方基層行政人員的評價,像是警察、

法院、稅務人員等,卻相當重視,也影響到整個政府的滿意度。

胡佛(1998)認為政治信任感是政治成員對政治系統的決策與效能的態度。對一 般民眾來說,政府的效能常表現在公務人員的能力、操守與服務態度上。人民對 執政官員與公共政策的信任與否,往往決定了人民對執政政府的支持程度,一般 人民對執政政府的支持程度,最容易在選舉期間表現出來。此外,在集會、結社 高度自由的國度,人民的各種政治參與行為也可以顯示對執政政府的信任程度,

例如參加抗議性活動表明對政府決策的不滿,或撰寫文章以表明對政策的支持(林 嘉誠,1989)。

三、政治效能感

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與政治犬儒主義7(political cynicism)是探討 政治態度的研究中最常探討的兩個概念(Craig, Niemi & Silver,1990)。其中,政 治效能感的概念首度由 Campbell, Gurin & Miller(1954)提出,其定義為「個人 認為其政治行動對於政治過程有一定或能有所影響的感覺,亦即個人認為履行公 民責任(civic duties)是值得的。它是一種感覺,認為政治與社會的改變是有可能 的,而身為一公民可以扮演相當的角色來促成這樣的改變。」

7所謂「政治犬儒主義」(political cynicism)是指對政治、政府制度或政治家缺乏信任與信心,與

「公共信心」(public confidence)是相反詞(Schenck-Hamlin, Procter & Rumsey, 2000)。

(27)

Newhagen(1994)表示,政治效能感是探討個人與政治系統關係的中心概念,

主要是用以瞭解選民是否認為自己是政治系統的一份子,自己是否有能力參與或 影響政治過程。Tan (1981)指出,政治效能感包含規範、心理感覺和行為,根據心 理學的觀點,「政治效能感是一公民認為自己能影響政治多寡的一種感覺。」

而在國內,學者對政治效能感(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一詞有不同的翻譯,

如「政治功效意識」(胡佛,1998a;林嘉誠,1989;徐菁穗,1996;吳重禮、湯 京平和黃紀,2000)、「政治功效感」(郭秋永,1991)、「政治效能感」(黃 秀端,1995;張卿卿,2002a)、「政治效力感」(何思因,1994)等,本文則採 用黃秀端與張卿卿兩學者所使用的「政治效能感」,來探討高三學生的政治態度。

林嘉誠(1989)認為,所謂的「政治效能感」是指政治成員對政治系統中輸 入、轉換的態度,即個人認為它的政治行動對於政治過程有一定的感覺,此種感 覺與個人自信心、過去的政治經驗、對政府官員的評估有關。吳重禮等人(2000)

指出,「政治效能感」是一項重要的心理成分,是個人整體價值觀念與信仰系統 中關鍵的一環。一般認為,人民表示關心政治事務,相信自己的參與是有意義的,

才會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公民有這種意識,代表他自認為是政治系統一份子,有 能力參與或影響政治過程,他才會感覺到行使公民權利是有價值的,因而會促使 他扮演積極公民的角色。所以,政治效能感是扮演公民角色的重要條件也是政治 參與的心理準備(江炳倫,1983;陳文俊,2000)。

外國學者Balch(1974)認為政治效能感是一個「多元面向」(multidi mensional)

的概念,包括「內在效能感」(internal efficacy)或稱之為「輸入功效」(input efficacy),和「外在效能感」(external efficacy)或稱之為「輸出功效」(output efficacy),前者指個人相信自己擁有能力能夠瞭解政治事務、認知政治過程的全

(28)

反應與重視的程度。

Abramson & Aldrich(1982)將政治效能感之定義清楚的解釋,所謂的內在效 能感(internal efficacy)是指個人能夠應付政治系統的能力,亦為個人相信自己是 有能力來參與政治,而外在效能感(external efficacy)則是一種察覺政治功能的能 力,亦是民眾相信政府是會考慮民眾需要的,外在政治效能感與內在政治效能感 兩者是正向相關。R. E. Lane (1959) 亦認為政治效能感強的人,不但積極改變政治 環境,更願傳播自己對政治事務的看法,並且在政治過程中傾向採取積極的行動。

有了這種感覺,個人才能體會到行使其公民權有價值,才會積極地參與政治。

總而言之,政治效能感是由「政府具有回應性」與「認為自己有能力影響政 府」兩大要素所形成的,因此,政治效能感低落也意味著兩種意涵:一是整個政 治系統根本不具有回應性,故任何人皆無法自系統中獲得回應,另一則是雖然政 治系統對某些人的投入有所回應,但個人卻無法影響政府(Coleman & Davis, 1976)。大體而言,政治效能感愈高者,個人政治參與的程度愈高。政治效能感 的意涵與「政治疏離感」8(political alienation)成反向關係,若多數公民的政治效 能感愈高,則遵守當權者所制訂和實施法規的意願愈高,因此,政治體系政治基 礎的「正當性」就益形穩固(吳重禮等人,2000)。

本研究所欲討論的即是高中學生的政治效能感與其政治知識是否呈現相關?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其政治效能感是否有所不同?從而檢視身為國家未來主人 翁的青少年學生對政府的觀感,並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影響政府的決策。

8 「政治疏離感」(sense of political alienation)的定義即個人感覺到他對所處的政治系統、政治過程 與自我政治角色,有無力感、無規範感、孤立感與自我疏遠感(林嘉誠,1989)。

(29)

四、公民參與態度

公民參與態度與政治態度有相關,因此研究者參考學者對政治態度構成成份 之研究,亦將公民參與態度分成認知、情感以及行為傾向三個成份來加以探討:

(一)公民參與態度的認知成份:公民參與態度的認知成份,是指個人 對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認識,所形成一種持久的知識與信仰。認知成份中 的信仰,不必等於實際,它代表一個人對自然與社會環境的描述,他對生 活環境的知覺。就是這一類的描述與知覺,構成個人對態度對象下價值判 斷的依據。

(二)公民參與態度的情感成份:公民參與態度的情感成份,是指個人對 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喜好評價與支不支持或同不同意等價值反應。

(三)公民參與態度的行為傾向成份:公民參與態度的行為傾向成份,是 指個人在特定情境下為達成政治或非政治目標所可能採取的行動取向,

也是有關於個人對公共事務所可能產生的反應傾向。

洪泉湖(1998:295-296)認為公民政治參與應有的態度為:

1.公民意識:亦即自己能自覺到自己是一個「公民」,自己對政治乃至任 何公共事務都有一份權利,也有一份責任,因此他必須去參與,以便影 響公共決策。而且,他相信他有這份政治效能。

2.理性自治:基於上項之「認知」,公民應具有相當充分的知識,因此他 應可做理性思考,並根據理性達成自我管理。

(30)

3.主動積極:現代公民要扮演主動、積極參與公務的角色。

4.合群性:民主政治雖然強調「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但因政治是管理眾 人之事,無論參與過程中的討論或表決、組黨或結社、示威或遊行等等 無不需要多數人的合作與支持,乃能有成。因此,現代公民也必須有合 群、服從多數的精神。

5.開放寬容:現代的民主社會,是多元價值的開放社會,不同的族群、階 層、黨派、性別、宗教等,均可能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利益,身為現 代公民,必須開放心胸、包容各種不同的說法與價值觀。尤其是對弱勢 者,更應秉持「尊重少數」之原則,特別加以照顧,而不能一昧地以「多 數決定」來打壓異己。

6.公共精神:即對公共事務充滿關心,對社會充滿關懷,常願以犧牲之精 神,為民眾解決公共問題。

7.法治精神:亦即知法守法。不過,此處要特別強調的是,不但人民應該 守法,而且政府也應該守法,政府如果為了公共利益而不得不犧牲一部 分人民之權利,也應依法定程序為之,並設法給予合理之補償,以求公 道。至於政黨、政治人物之守法,則更是人民守法之表率。

8.其他:如追求平等精神、具有反省批判觀念、具有鄉土情懷和國際視野、

具有未來觀、具有責任感等等,也是現代公民的應有態度。

董秀蘭(1998:13)在探討政治教育的內涵時,認為公民政治參與應有的態

(31)

度包括:

1.願意關心並參與政治事務。

2.願意對政治事務與訊息採取批判的態度。

3.願意陳述採取某些特定論點或行動的理由,並期望他人的解釋和回應。

4.尊重形塑及抱持政治意見的各種論點。

5.樂意接受不同於己的論點和主張,以促成自己政治態度和價值的改變。

6.以公平的價值作為判斷和決策的標準(例如:不在意結果對自己本身是 否有利)。

7.對各種政治抉擇(目標、方法、價值、夥伴、群體)之選擇自由加以重 視。

8.對不同理念、信仰、價值和利益的寬容。

本研究將學者的意見加以歸納,認為公民參與態度的內涵應包括下列四項:

(一)公共事務態度:即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基本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

包括:尊重他人、容忍異己、主動參與公共事務、支持民主生活方式等。

(二)社會關懷態度:即具有關懷社會,視公民本身為社會的一份子之基 本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包括:重視人權、對弱勢團體照顧、尊重差 異、主動關懷、公共服務等。

(三)社會責任態度:即具有將參與公共事務視為公民的責任之認知,情 感與行為傾向,包括:納稅、守法、參與、公民責任感等。

(32)

括:自我批判和反省的能力、公開討論與理性對話、關心時事等。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將公民參與態度定義為:當態度的對象指涉公共事 務的參與,如對公民活動、政治參與、社區計畫的決策與執行等有關公民在參與 公共事務方面所抱持的態度,稱為「公民參與態度」。若一個公民能具有參與公 共事務的基本認知,並且主動關懷社會,甚至將參與公共事務視為本身所應負有 的責任,多關心時事的發展,則此一公民便具有積極的公民參與態度。若一社群 中的公民均具有積極的公民參與態度,這對凝聚一個強而有力的共同體,是有相 當大的助益(Barber, 1984)。

(33)

第三節 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歸納國內外有關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進而提供本研究 高中生個人背景變項之探討,以了解高中生個人背景變項與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 之間的關係。

以下茲將國內外近幾年以來有關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就作者、

年代、研究方法與工具、研究對象、研究變項與研究結果整理及摘要說明如下,

並藉以了解影響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因素,進而提供本研究中影響高三學生政 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個人背景變項。

壹、國內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西元 1971~2004 年)

(一)袁頌西(1971)使用「兒童政治態度調查表」,以問卷調查的方式,

針對台北市二至六年級國小兒童,以年級、居住地區、父母職業及教育程度、省 籍,進行對政治權威人物的認知與敬愛、對政府結構與政治歷程之認知與評價及 對政治群體之認知與評價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在認知定向方面:隨著年級增高而增高;外省籍較本省籍關注政治問 題;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達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居住地則無顯著差異。

2.在態度方面:傾向積極與支持;但是不同省籍、家庭社經地位差異達顯 著水準;不同性別、居住地差異則未達顯著水準。

(二)袁頌西(1974)使用「政治功效意識量表」,以問卷調查的方式,

(34)

針對台北市景美地區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學生,以年級(年齡)、性別、籍貫、

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進行教養方式、政治功效 感、人格結構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政治功效意識依年級增高而偏低,國中、國小學生有顯著差異。

2.性別、籍貫、父母的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地位不是影響其政治功效感的 絕對因素。

(三)Wilson 1974(盛杏湲譯,1986)使用自編問卷,以訪談觀察及問卷 調查的方式,針對台灣、香港、唐人街、美國的三、五、七年級的男女孩童,以 年級、地區組別、性別為背景變項,進行態度取向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情境因素對行為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2.由於心理及情境的交互作用,會對行為傾向加以增強或削弱。

3.與行為有關的態度,會因年齡及不同的學習環境,而對孩童的內化有不 同的影響,故不同社會系統的成員會有不同的政治態度傾向。

(四)行政院研考會(1980)以「公民教育認知測驗、公民品德與價值問 卷、公民教育實施成效評量表、公民教育實施現況調查表」為研究工具,對國小 六年級、國中三年級及高中三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性別、學校所在地、

家長職業及家長教育程度進行政治、文化、社會、道德、法律、經濟的認知測驗,

測驗結果發現如下:

1.在政治認知方面:男生顯著高於女生;縣轄市鎮學生優於鄉村學生;家 長教育程度大學以上者顯著高於家長教育程度為初中、小學者。

2.影響學生行為與態度的來源,依序為:父母、老師、兄弟姊妹、教科書、

(35)

朋友同學、親中的長輩、報刊雜誌及電視廣播。

(五)余霖(1985)使用「自編青少年公民教育調查問卷」,以內容分析 法及問卷調查法,針對國中三年級學生,以學校因素(公私立、校別、學校氣氛、

社團經驗、班級幹部經驗、班級氣氛、對訓育活動之喜好)、個人因素(性別、籍 貫、父母信仰、父母學歷、教科書),進行政治社會化成效(認知、情感、評價、

行為傾向)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影響國中學生政治社會化有利的學校因素為對訓育活動之喜好、學校氣 氛、班級幹部經驗、班級氣氛、社團經驗;個人因素在性別及父母學歷 有顯著差異,而籍貫不是重要因素。

2.民主信念方面:總得分為 2.85 分,差強人意;私立學校優於公立學校;

男生優於女生;父母教育程度越高,民主信念量表的得分越高。

3.政府認知聯想方面:以政治領袖為首位。

(六)廖仁智(1986)使用「國小兒童對國家政治符號之態度問卷」,以 問卷調查法,針對台北及花蓮國小五、六年級兒童,以學校、年級、性別、地區、

籍貫、家長學歷、家長職業為背景變項,進行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政治符號的 認知能力、對國家政治符號的態度、意見調查)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在知識方面:整體而言,認知普遍很高。高學歷的家長優於中、低學歷;

六年級高於五年級;台北高於花蓮;皆達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籍貫、

家長職業則無顯著差異。

2.在態度方面:整體而言很積極,差異均很小。

3.知識與態度部分呈顯著低相關。

(36)

高雄地區國小四、六年級及國中二年級學生,以父母教養態度、個人背景(性別、

年級、社經地位、省籍、教師領導方式),進行政治社會化態度傾向之研究,研究 結果發現:

1.角色行為態度:依據普遍性價值參照,發展出高度自我中心傾向,價值 參照與態度傾向間相關達顯著水準。

2.不同父母教養方式、年級、教師領導方式有顯著差異;而性別、社經 地位、省籍在學生的政治社會態度傾向上無顯著差異;個體認知發展是 政治社會化角色行為態度傾向的關鍵因素。

(八)Liao (1989)以「政治功效感--Easton & Dennis(1976);個人政治 態度參與量表--Smoit(1973)」為研究工具,使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台北國中學生,

以居住地、年級、家庭大小、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職業收入,進行政治功效感 與政治參與態度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在政治功效感方面:居住地有差異,城市高於城郊;年級越高,政治 功效感越強;家庭大小、宗教信仰、父母教育程度高低、家庭收入高低 均有差異。但在性別方面則無顯著差異。

2.在政治參與態度方面:居住地有差異,城市高於城郊;年級越高,政治 參與態度越強;性別方面,女生高於男生;父母教育程度高者較教育程 度低者較強;而家庭大小亦有顯著差異。

3.整體而言,政治功效感趨於平穩;政治參與態度傾向輕度正向。

(九)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1)以「國民小學社會科知能評量 測驗」,對台灣省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經濟、政治、社會、法律、地理及歷史知

(37)

能」測驗。測驗結果如下:

1.在政治學方面:國家類有 85% 的通過率;政治類均達 85%;民主類只 有在多數決和表達己見兩個子類得到 85% 之通過率。

2.在法律學方面:團體生活規範有 89% 的通過率;親屬關係、基本權利 義務和其他生活規範則達 85% 之通過率。

(十)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2)以「國民小學社會科知能評量 測驗」,對台灣省國小六年級學生以地區、縣市為背景變項,進行「經濟、政治、

社會、法律、地理及歷史知能」測驗。測驗結果如下:

1.政治方面:以政府類題的表現最差,且在不及格的各題中:專制與民主 政府、我國的中央政府組織,皆是課本教材,但是學生的學習情形並不 是很好。在地區方面:北中南區皆優於東區;院轄市優於省轄市及縣轄 市;有 46.8% 的學生對學過的題目未達及格。

2.法律方面:北區優於南區;縣市並無顯著差異。多數學生均具有法律概 念。

(十一)余鎮遠(1993)使用「自編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問卷」,以 問卷調查法,針對國中學生,以性別、學校所在地、收看晚間新聞的次數、家庭 社經地位、法律知識來源,進行法律知識與法治態度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法律知識方面:女生優於男生;高雄市及台北市的學生優於台灣省的學 生;高、中社經地位的學生優於低社經地位者;大半、有些時候、很少 收看新聞者優於每天從不看新聞者。

(38)

高、中社經地位的學生優於低社經地位者;大半、有些時候、很少收看 新聞者優於每天從不看新聞者。

3.法律知識與法律態度成正相關。

(十二)張秀雄(1993)使用「自編國中學生民主法治態度問卷」,以問 卷調查法,針對高中職學生,以性別、年級、民主政治知識、法治知識、民主法 治教材、班會活動、民主法治活動、社團活動、師生互動關係、教師民主風度、

學生互動行為、學校所在地、學校類別,進行民主政治態度與法治態度之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

1.民主法治知識:高中優於高職學生;公立學校優於私立學校;民主政治 知識與民主政治態度有正相關;法律知識與民主政治態度和法治態度有 顯著正相關;男女生無顯著差異;男生法律知識高於女生;高年級優於 低年級學生,年級不同法律知識無顯著差異;都市高於鄉村。

2.民主法治態度方面:高中優於高職學生;公立學校優於私立學校;民主 態度男生比女生佳,但守法態度女生比男生佳;參加社團比沒參加社團 的學生佳;高年級學生民主法治態度高於低年級,但法治態度低於低年 級;都市學校優於鄉鎮學校;以民主方式決定社團事務、選舉幹部及班 級活動程度高之學生表現較佳。

(十三)廖添富(1993)使用「自編法治功效意識量表」「政治參與量表」

,以問卷調查法,針對台北市國中學生,以住所、性別、年級、家庭結構、兄弟 姐妹數、宗教信仰、家庭收入、家長教育程度、家長職業為家庭社會化背景變項,

進行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參與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1.政治功效意識:居住市區學生高於住在市郊的學生;高年級學生高於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校長、學校行政主戶及「統一登入系統」學校行政戶口可按右上方的「

俄羅斯政府於 2020 年 7

俄羅斯政府於 2020 年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兒童的支援 兒童發展 範疇範疇 範圍範圍..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