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史考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歷史考科"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4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

歷史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80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更正時,

應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非選擇題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在「答案卷」

上作答;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帶)。

˙未依規定畫記答案卡,致機器掃描無法辨識答案;

或未使用黑色墨水的筆書寫答案卷,致評閱人員無 法辨認機器掃描後之答案者,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 擔。

˙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2)

第 壹 部 分 : 選 擇 題 ( 占 8 0 分 ) 一 、 單 選 題 ( 占 6 8 分 )

說明:第1題至第34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2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 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一位美國總統發表就職演說:「即便合眾國不是個名符其實的政府,而是僅具契約性質的各州聯 合;但就算是一個契約,難道它可不經全體締約者的同意,就被取消嗎?……沒有一個州可僅依 自己的想法就合法脫離聯邦,……從憲法和法律的觀點,聯邦是不可分裂的。」這應是哪位總統?

(A)華盛頓 (B)傑佛遜 (C)林肯 (D)羅斯福

2. 某一市場人潮川流不息,好不熱鬧。市場中貨品分區買賣,應有盡有,如玉米、馬鈴薯、金銀 飾品、羽毛、棉衣、繡花斗蓬、巧克力,甚至奴隸。市場旁還搭有草棚,供人休息。這個市場 最可能是在:

(A)西元六世紀的拜占庭 (B)西元九世紀的巴格達 (C)西元十三世紀的麻六甲 (D)西元十六世紀的墨西哥

3. 某書記述一位外國人的中國經歷,書中提到該地使用紙幣、繁忙的運河以及泉州港;提到當時 南方人稱北方為「契丹」,北方人則稱南方人為「蠻子」;也發現該地的主要道路一邊鋪有石頭,

一邊不鋪石頭,因為「大汗的驛卒要騎在馬上跑得迅速,不能走石頭路」。這本書記述的最可能 是誰的經歷?

(A)佛僧鳩摩羅什 (B)商人馬可波羅 (C)傳教士利瑪竇 (D)使節馬戛爾尼 4. 1942年世界大戰方殷,某國已經開始在擘化戰後社會遠景,並委託專家研究。專家提出報告,

建議政府應改善人民生活,消滅「貧乏、無知、怠惰與病痛」,讓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能得到 妥善的照顧。戰後,這個建議也獲得實現。這個國家及其推行的政策是:

(A)英國,福利國家制度 (B)法國,自由法國運動 (C)美國,馬歇爾計畫 (D)蘇聯,五年經濟計畫

5. 清代官方文書記載:雍正年間,江蘇某地查出隱漏田畝十六萬畝,官方追回六萬畝;廣東一向 沒有土地調查資料,「田畝之欺隱頗多,富戶之慳吝更甚」;臺灣一般現象則是「種百畝之地,

不過報數畝之田」。官方之所以會有這些記載,最可能的原因是:

(A)鼓勵農業生產 (B)關心糧食供應 (C)重視政府稅收 (D)促進邊地開墾 6. 漢文帝因緹縈上書救父,感到殘傷身體的肉刑至為不德,令大臣商議改進,遂改為鞭打身體的

笞刑。《漢書.刑法志》記:「是後,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例如:斬左趾者,改笞五百;

劓(割鼻)者,改笞三百,「率多死」。史書所記,從肉刑改為笞刑,可以得到怎樣的理解?

(A)文帝慈愛百姓,理想得以實現 (B)文帝刻薄寡恩,執法甚為嚴苛 (C)文帝仁慈愷切,實際不符期待 (D)文帝個性剛愎,犯法者多冤死

7. 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是司馬昭,《晉書.韋曜傳》的「注」記有:「曜本名昭,史為晉諱改之。」

清代學者錢大昕說:「注家以為避晉為諱,予考書中段昭、董昭、胡昭、公孫昭、張昭、周昭輩 皆未追改,何獨於曜避之?」以下對錢大昕意見的說明,最合理的是:

(A)同意注家,並舉出證據 (B)不同意注家,並舉出反證 (C)同意注家,並詳加解釋 (D)不同意注家,並略作解釋

(3)

8. 1950、60年代,歐美社會出現一種新風潮:中、上層階級的年輕人,開始大量模仿、吸收都市 低層社會人們的行為或事物。社會上,青年男女的品味,快速湧現平民風格。以下最能說明當 時這種文化變遷現象的是:

(A)追逐明星成風、熱衷選美活動 (B)搖滾樂的興起、牛仔褲的流行 (C)電話取代書信、工作取代休閒 (D)素食主義成風、節育觀念普遍

9.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解散臺灣某一結社,依據的理由是:「這種以民族運動為中心,附帶 採行階級鬥爭的政治結社,若當局再予寬容,將違反我臺灣統治的根本方針,並有妨礙內臺融 和,甚至嚴重影響到維持本島統治之虞。」從理由內容來看,這最可能是解散下列哪個團體?

(A)臺灣民眾黨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農民組合 (D)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10. 1916年起,臺灣總督府陸續調查臺灣民間信仰,並編寫《寺廟台帳》、《寺廟調查書》、《臺灣宗

教調查報告書》等資料。從時間點和資料內容判斷,總督府進行這項調查的主要動機應當是:

(A)為防止辛亥革命的思潮影響臺灣 (B)為防止類似噍吧哖事件再度發生 (C)為推行內地延長主義政策作準備 (D)為向臺灣民間推行日本的神道教

11. 交通工具往往也成為身分地位、權力和財富的表徵。南宋以來,官員開始坐轎子,以示其身分 的尊貴。從某一時期起,先是有舉人坐轎子,後來連監生乃至秀才也都坐轎子,因為他們都是 士大夫或富貴人家的子弟,顯示他們資產豐厚。這種風氣的出現應在何時?當時的社會經濟呈 現什麼景象?

(A)蒙元時期,安定已久,社會經濟發達 (B)明代初期,動亂之後,社會經濟不發達 (C)明代中期,安定已久,社會經濟發達 (D)清代初期,動亂之後,社會經濟不發達 12. 在中世紀歐洲,羅馬教廷與世俗政權的關係歷經變化,有合作也有衝突。當羅馬教宗的聲勢高

時,世俗君主常被迫向其屈服;但當世俗君主力量強大時,羅馬教宗甚至淪為君主的階下囚。

從十世紀末到十五世紀末,羅馬教宗相對於世俗君主,其權勢變化的趨勢,最符合下列哪個示 意圖?

(A) (B) (C) (D)

13. 印度在二次大戰後獨立建國,但建國初期內部仍面臨許多挑戰。當時一位加爾各答律師感嘆說:

「假設歐洲可以經由某種方式統一在一個政府之下,只有一個議會和一位總理。現在剝奪她四 分之三的財富,但留下全部人口。讓西班牙人講西班牙語,保加利亞人講保加利亞語;讓義大 利人不信任德國人,法國人怒沖沖對待英國人。你將得到什麼呢?對了,老兄,一個同現代印 度十分相似的東西。」從這位律師的角度,當時印度面臨的最大困境為何?

(A)財富分配不均 (B)國家認同缺乏 (C)民族信心喪失 (D)政府效率不足 14. 矢內原忠雄在《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提及:臺灣受限於自然條件,使西部沿海各港口在清

代均單獨與中國大陸對渡,形成各自獨立之經濟圈,臺灣島內市場被切割成若干區塊。日本領 臺後積極推動「資本主義的基礎工事」,強化臺灣對外聯繋能力和統一島內市場。在此,「資本 主義的基礎工事」應指:

(A)統一貨幣 (B)統一度量衡 (C)興建縱貫鐵路 (D)興建嘉南大圳

10 12 14 16 世紀

10 12 14 16 世紀

10 12 14 16 世紀

10 12 14 16 世紀

(4)

15. 清代小說《紅樓夢》不但文學造詣高,同時也留下許多觀察當時社會生活的材料。書中寫道:

賈敬熱衷追求神仙,卻因誤服丹砂喪命。死時,獨子賈珍出了遠門,家人只好作主,先請人將 遺體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賈珍回家後,再按服喪守孝之禮辦理後事。根據這段故事呈現的現象 推斷,下列說明何者最恰當?

(A)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風氣 (B)社會上儒釋道文化兼容並存 (C)尼姑社會地位已經高於道士 (D)儒家禮教地位低於釋道傳統 16. 表1為民國40年到70年間的統計資料,從表內的數字來看,甲、乙兩項分別應為:

表 1

40年度 50年度 60年度 70年度 甲 81.49% 96.00% 98.02% 99.76%

乙 38.60% 53.79% 80.85% 96.77%

(A)學齡男、女就學率 (B)稻米、蔗糖自給率 (C)電話、電視普及率 (D)住宅、汽車普及率

17. 十七世紀的歐洲宗教戰爭頻仍,新舊教之間的對立嚴重。當時日耳曼新教牧師托瑪修出版《論 旅行利弊四十二點》,宣稱旅行會帶回外國的壞思想,腐化我們的宗教。他尤其勸告年輕人切莫 到某些「危險的地區」去。托瑪修所說「危險的地區」應是:

(A)瑞士、法國 (B)法國、義大利 (C)義大利、荷蘭 (D)荷蘭、瑞士 18. 某一個軍事制度,軍隊由城邦公民組成。遇到外來侵略,城邦公民即放下犁頭,拿出自備武器,

穿上盔甲,由推舉出來的領袖率領上戰場。戰事結束後軍隊隨即解散,士兵回到各自工作崗位,

耕田的耕田,牧羊的牧羊。公民執干戈以衛城邦,是義務也是權利。這支公民軍隊最初只是為 保衛城邦,後來卻成為向外擴張的武力。這是何者的軍事制度?

(A)共和前期的羅馬 (B)隋唐時代的中國 (C)中世紀的法蘭西 (D)德川時代的日本 19. 《隋書.食貨志》記:「梁初,……交州、廣州之城全以金銀為貨。」又記:「(北)周時,河西

諸郡,或用西域金銀之錢,而官不禁。」根據上述兩段文字推斷,下列說明何者最為恰當?

(A)南北朝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發達 (B)南北朝時期,中國金銀產量可觀 (C)五代之時,中國對外貿易甚發達 (D)五代之時,中國金銀產量很可觀

20. 馬基維利《君王論》論及一則時事:1502年,公爵鮑吉亞佔領羅馬納一地,委任親信倭柯以高 壓手段統治該地。一年後,羅馬納果然從混亂狀態變得井然有序。但倭柯的殘酷手段卻激起人 民的憎恨,羅馬納再度陷入混亂,公爵的統治權岌岌可危。鮑吉亞遂斷然處決倭柯,並棄屍於 公共廣場,民怨遂得平息。根據馬基維利的理念,他會如何論斷此事?

(A)讚嘆鮑吉亞行事果斷,能以非常之手段維繫政權 (B)譴責鮑吉亞忘恩負義,竟為討好平民而殺害功臣 (C)表揚倭柯的愛國情操,願意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 (D)惋惜倭柯的盲目愚誠,忠心事主卻惹來殺身之禍

21. 有位人士回憶:「國際局勢逆轉,我們擔憂國家前途,因此我們辦雜誌、集結黨外力量,壯大聲 勢,期望藉由選舉,跟執政者要求自由、民主、人權,雖然最後我們失敗被逮捕,但經由公開 審判,國際及臺灣社會更了解臺灣的困境,加速日後臺灣的政治民主化。」這段回憶所指為何?

(A)二二八事件 (B)保釣運動 (C)退出聯合國 (D)美麗島事件

(5)

22. 十三世紀以後,東南亞島嶼地區的人民,經由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人的媒介,逐漸接受了 伊斯蘭信仰。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人等最主要是以何種方式傳播伊斯蘭教?

(A)透過貿易接觸 (B)藉由軍事征服 (C)倚賴外交壓力 (D)利用物質引誘 23. 史家比較兩支清軍──綠營與淮軍,認為各有利弊。如曰:(甲)「營官皆選補,士皆土著,兵

非將有,為國家之軍隊。」(乙)「上下一體,有如父兄之與子弟,委任專而事權一,形成一利 害團體,人人肯出死力。」(丙)「國家的武力變為私人的武力。」(丁)「官不久任,兵為世業,

訓練不施,心志不固,每遇徵調,臨時抽選,臨時命將,團結不堅,指揮不靈。」請選出正確 的配對:

(A)綠營的利為甲,弊為丙 (B)綠營的利為乙,弊為丁 (C)淮軍的利為甲,弊為丁 (D)淮軍的利為乙,弊為丙

24.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常被列為十八世紀的「開明專制」君主,但他的政策並非都符合啟蒙精 神。以下是他的四項政策:(甲)裁示「從今以後,每個人都將依照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乙)

制訂「猶太人基礎條例」,將猶太人列為社會最底層。(丙)廢除刑求、放寬嚴刑峻罰。(丁)耗 費鉅資、擴充軍隊。這些政策中,哪兩項最能展現「啟蒙運動」的精神?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25.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布魯尼在給學生的一封信中,如此勸誡:「你應當致力於兩個方面,

首先是語言……其次,要熟悉人情世故,這是人文學的含意,因為它使人完美,能贏得讚美。

為此,你的知識要廣,要內容多樣,並且有豐富的切身經驗。凡能有助於你成名的,一樣也不 要遺漏。」這段話呈現的人文主義者的人生理想是:

(A)進入學院之中,努力鑽研語言學 (B)退居山林與自然為伍,不問世事 (C)知所進退,認清現實利害以保身 (D)通情達理,學而能用以追求聲名

26. 「在清朝,『熟番』的定義是『歸附納餉』,餉是丁餉,也就是人頭稅;還要負擔很多公差。『熟 番』的收入有限,丁餉、公差往往難以負荷,為了紓解困境,往往就把草埔、鹿場賣給漢人。」

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

(A)清廷對臺灣「熟番」的定義 (B)清廷對「熟番」的治理政策 (C)「熟番」差役及稅賦的變遷 (D)「熟番」土地權流失的原因 27. 中國歷史上「縣」最早出現於何時?請依所列資料加以判定。

資料一、《漢書.地理志》:「(秦)併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為郡縣。」

資料二、《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晉師破白狄,胥臣有功,「襄公命(令)先茅之縣賞胥臣。」

杜預注:「先茅絕後(嗣),故取其縣以賞胥臣。」

(A)春秋之時 (B)戰國之時 (C)秦滅六國之後 (D)漢帝國建立時 28. 十六世紀時,歐洲物價長期、普遍的上漲,史家稱之為「物價革命」。時人分析其原因,多認為

是商人獨佔物資、政府大量發行劣質錢幣所造成。但法國學者波丁(1530-96)考察經濟情況,

反駁上述看法。他主張歐洲物價上漲有一更重要因素,而他的見解也獲得後世很多史家認同。

波丁主張的更重要因素應是:

(A)資本主義景氣循環的自然現象 (B)歐洲氣候異常導致農產品歉收 (C)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歐洲市場 (D)君王與中產階級以此對抗貴族

(6)

29. 某國一位官員紀錄他在中國的見聞時,寫下了許多評語,包括:「中國士兵對機械工藝一無所 知」、「中國民眾聽見船上的炮聲,嚇得魂飛魄散,令人懷疑火藥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他 後來歷任該國開普敦總督府秘書長及海軍部次長,也曾派人前往北極,企圖尋找通往亞洲的新 航路。這位官員最可能是:

(A)十四世紀波斯派往中國的官員 (B)十六世紀鄂圖曼帝國派遣官員 (C)十八世紀英國派遣的特使團員 (D)二十世紀德國在中國軍事顧問

30. 八世紀時,拜占庭帝國內部發生「聖像崇拜」的爭議,支持和反對崇拜聖像者各持立場,雙方 相持不下。以下是兩種觀點:

甲:「我們供奉聖像,讓人民可以透過聖像學習基督教精神,並且激發他們的宗教熱情。」

乙:「許多未受教育者把聖像當成神聖本身,他們混淆了形象與形象所代表事物的差別。」

比較兩則引文內容,可以推斷兩者對聖像崇拜的立場是:

(A)甲、乙皆支持 (B)甲、乙皆反對 (C)甲支持、乙反對 (D)甲反對、乙支持 31. 1914年,歐戰爆發,中國與「某國」發生外交衝突,為解決衝突,1915年,「某國」提出若干

要求,諸如:山東及其沿海土地與各島嶼,不得租借割讓與他國;旅順、大連灣,南滿、安奉 兩鐵路租借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將來漢冶萍公司,作為合辦事業,屬於該公司各礦附近礦 山,未經公司同意,不得准公司以外的人開採。這裡的「某國」應指:

(A)德國 (B)俄國 (C)英國 (D)日本 32. 圖1顯示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非洲某一歷史發展的

過程。圖中長線條與箭頭表示此一發展的路徑與方向。

證諸史實,這一幅地圖應是在說明:

(A)基督教的傳播 (B)班圖人的遷徙 (C)農業起源與擴散 (D)迦納帝國的擴張

33. 1920年代初,第三國際派曾在爪哇從事共產活動的馬林 到中國。馬林在桂林會見孫中山,相談甚歡。適逢香港 發生反帝國主義的海員大罷工,孫中山表明支持,馬林 認為雙方有合作基礎。他也理解中共當時只有黨員數百

人,而國民黨有徒眾數十萬,但組織鬆散,容易操控。不過,孫中山已表明不容許國民黨之外 另造革命中心。根據這些觀察,馬林向當時中共總書記陳獨秀,提出怎樣的建議?

(A)聯合東南亞共產黨,在莫斯科的指揮下,奪取香港 (B)遊說國民黨,共同加入以蘇聯為首的國際反帝聯盟 (C)與國民黨合作,以對等的地位,組成抗日統一戰線 (D)中共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認同反帝反軍閥

34. 1945年7月,同盟國領袖在柏林近郊舉行波茨坦會議。在會議期間,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出現了,

英國參謀部長因此記下:「我們已經不再需要蘇聯參與對日戰爭了……因為我們手裡已握有籌 碼,足以替代蘇聯的力量了。」文中所說的「我們」以及「籌碼」分別是指:

(A)英、美兩國;坦克 (B)英、中兩國;原子彈 (C)英、法兩國;坦克 (D)英、美兩國;原子彈

圖 1

(7)

二 、 多 選 題 ( 占 1 2 分 )

說明:第35題至第38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 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 對者,得3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8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6分;答錯多於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35. 以下兩段資料是學界對清代臺灣社會發展的辯論:

資料一:清代臺灣移民心態上仍認同中國大陸祖籍,臺灣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延伸。但隨著時間 推移,移民在地緣意識上逐漸認同臺灣本土,社會群體也產生改變,新的血緣和地緣 團體形成。

資料二:清代臺灣社會的發展,在政策上傾向於以學習中國各省的社會形態為目標,期能轉變成 與中國本部完全相同的社會,並強調中華民族向邊陲地區擴展融合、趨於一體的過程。

下列哪些說法正確?

(A)兩者都是在討論臺灣社會變遷的模式 (B)兩者都認為清代臺灣社會是土著化的過程 (C)兩者都認為清代臺灣社會是內地化的過程 (D)資料一是土著化過程,資料二是內地化過程 (E)資料一是內地化過程,資料二是土著化過程

36. 下列兩段資料論及某一時代的政治運作:

資料一:「藝(太)祖有約,藏於太廟:不誅大臣言官,違者不祥。故七帝相襲未嘗輒易。」

資料二:「太祖不殺大臣及言官之密約所造成之家法,於有 一代歷史影響甚鉅。」

請仔細閱讀,選出妥當的選項:

(A)兩段資料所述是關於有「宋」一代 (B)兩段資料所述是關於有「明」一代 (C)兩段資料均為該時代的史家所寫 (D)影響之一是家法嚴,士人不敢議政 (E)影響之一是培養士人批評時政的精神

37.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盟軍佔領日本,佔領策略是「非軍事化」與「民主化」。1945年10月起,盟 軍最高司令部發起一波波改造運動,目的是粉碎日本原來的權威式統治,將其改造為民主社會 。 下列盟軍最高司令部發布的措施中,哪些與推動日本社會的「民主化」最為相關?

(A)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 (B)釋放監獄中所有的政治犯 (C)解除日本的軍事武裝力量 (D)鼓勵工會組織與罷工活動 (E)開放各種公民權利給女性

38. 甲:「發生在1871年的『統一』與其說是德國民族主義發展的結果或表現,倒不如說是普魯士 實行擴張主義、對非普魯士地區實行殖民化、並與被排斥在外的奧地利競爭的一種形式。」

乙:「俾斯麥是個徹頭徹尾的普魯士人,他對普魯士的認同高過對德國統一的渴望。只不過他 心裡明白,普魯士若要以強權姿態迎向未來,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國這個民族國家的領導 人。對俾斯麥而言,德國統一其實只是普魯士在歐洲立足的前提。」

以上是兩位史家對於德國統一的看法。下列哪些說法為宜?

(A)甲認為不應把民族主義當作德國統一的最主要因素 (B)乙認為俾斯麥的統一德國理想高於普魯士意識 (C)甲和乙都肯定普魯士自始至終追求德國統一之說法

(D)就「德國統一與普魯士利益無法分開」這點,兩種看法互相支持 (E)就「德國統一與普魯士利益無法分開」這點,兩種看法相互衝突

(8)

第 貳 部 分 : 非 選 擇 題 ( 占 2 0 分 )

說明:共有四大題,每大題包含若干子題。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於題號欄 標明大題號(一、二、……)與子題號(1、2、……),違者將酌予扣分。作 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每一子題配分標 於題末。

一、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每與諸將言及五省沿海人民移徙內地,嘆曰:『吾欲留此數莖(根)髮,累及桑梓人民!且以 數千里膏腴魚鹽之地、百萬億眾生靈,一旦委而棄之,將以為得計乎?徒殃民而已!吾若不 決志東征,苟徇(順從)諸將意,株守各島,豈不笑吾英雄為其束縛?今當馳令各處,收沿 海之殘民,移我東土,開闢草萊,以相助耕種,養精蓄銳。俟有釁隙(等其發生內變),整甲 而西,恢復迎駕,未為晚也。』」

1.文獻中的「吾」應是指誰?(2 分)

2.文中提及「五省沿海人民移徙內地」,主要是因為當時政府頒布了什麼命令所致?(2 分)

3.「收沿海之殘民,移我東土」,對當時東土的發展有何意義?(2 分)

二、下文是學者有關明清法律發展的敘述:

清代法律基本上沿襲明律,律文一成不變,亦不再修訂。但兩朝因時制宜,隨時加上「例」, 以應需要:有的是皇帝下旨為條例,有的是官員條奏,經議決纂為條例。明成化元年(1465)

遼東巡撫曾上奏:「大明律乃一代定法,而決斷(判案的)武臣獨舍律用例,武臣益縱蕩不檢

(隨意判決,難以約束),請一切用律。」但此建議始終未能實行。至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部議更明確規定:「既有定例,則用例不用律。」遂成為定制。

仔細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這位明代巡撫,對「律」與「例」的主張為何?(2 分)

2.從明到清在法律運作上,「例」的援用是增加或減少?(1 分)如何判斷?(請根據文中資 料指出一項具體證據)(1 分)

3.明清時代既有「律」作為「定法」,何以又出現使用「例」的現象?(2 分)

三、以下兩則有關1832年英國改革法案的評論,分別出自當時兩份報紙:

資料一:「人民的勝利得到確保……由於這個法案,一套古老、強韌而腐敗的制度受到致命一擊。」

資料二:「惠格黨人知道舊的制度無法再延續,遂希望建立另一套儘可能與舊法相似的制度。他 們制訂法案,只在為貴族和鄉紳階級,贏得另一個強大新興階級的支持,作為自己的 奧援。」

根據資料內容和歷史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兩份資料評論的「改革法案」,其主要內容為何?(2 分)

2.資料二「另一個強大新興階級」,所指為何?(2 分)

四、西元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帝國會議中,對某事件申明他的立場,以防止此一 事件繼續延燒,衝擊帝國內部的安寧。他以堅決的語氣宣示:「很明顯,當一位孤立的兄弟發 表與整個基督教相反的言論時,他的話是謬論,否則千年、甚至更久以來的基督教就成了謬誤。

因此,我決心以我的王國、領地、朋友,以及我的身體、鮮血和靈魂去鬥爭。」請問:

1.文中這位遭到指責的「孤立的兄弟」最可能是誰?(2 分)

2.這位兄弟發表了什麼「謬論」而受到譴責?(2 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項具監評人員 資格者之證書經撤銷或 廢止後,其不得再參加 該職類級別監評人員資 格培訓。.

[r]

[r]

考生只能攜帶或使用 5

有考生認為閱讀能力中的長答題難以取得高分,細察原因,在於他們的答案沒有緊扣題

第五條 考生必須按編定座號入座,並應立即檢查答案卷(卡)、座位及准考證 3

各位小文豪們,歡迎你將自己寫的「心得分享區」答案拍照或打成 Word 檔寄到徵稿信箱,也可以直接掃描下方的 QR Code 圖檔,連結至

參考答案:位於九龍城聖山(即宋王台公園附近)的考古現場,發現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方形古井及 大批文物,專家相信這是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