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 的班級經營,牽動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師 的班級經營,牽動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關係"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班級是由教師、學生及環境所組成,教師是班級的領導人物,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而環境是提供施教的場所。近年來,由於社會急遽變遷,社會發展走向民主開放、自由 多元、資訊科技,對學校教育與班級組織產生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傳播媒體的普及、

電腦網路的發達,廣泛且快速流通的資訊不僅影響學生個人價值觀,同使也改變了傳統 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現代的教師已不再是傳統絕對權威的傳道、授業、解惑者。

在教師施教的教室中,開始產生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師生關係在逐漸升高的師生衝突 中日趨疏淡,班級內多元歧異的現象更趨複雜,教師的「班級經營」,成為現代教師深 感頭痛的問題,班級經營問題突顯教師的專業能力在這個新的時代面臨了新的挑戰,教 師如何因應新時代學習生態的轉變,採取全人化、多元化且適性化的班級經營方式,營 造有效的學習環境,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成為近年來學者重視的 議題。

班級經營是教師在施教歷程中,為了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與教育目標,使班級中各 種人、事、物的活動順利推展和互動,所執行的措施(鄭玉疊、郭慶發,1994)。教師 的班級經營,牽動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關係。而教學經營、常規管理、

學習環境佈置、班級氣氛、親師溝通、偏差行為輔導等,均屬班級經營的部分。國內目 前教師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有:「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 係之研究」(陳木金,1997)、「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 格之相關研究」(陳馨蘭,1998)「綜合高中教師信念與班級經營策略之相關研究」(林 詹田,2001)等,然而以音樂教師為對象,探究其班級經營之研究卻付之闕如。由於音 樂是一項專業的課程,除了培養學生基本的藝術知能,使學生發揮潛能,更重要的是藉 由音樂教育提升藝術休閒文化,因此,音樂課程中包含許多動態活動以及學生表演、欣 賞及創作的機會,音樂教師如何建立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進行,其

(2)

第一章 緒論

2

對於學生學習具有的影響與重要性不可忽視。故本論文以音樂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音 樂教師班級經營之現況與有效之班級經營策略,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教育成效是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產生,惟以往的教育,「教」重於「學」,

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而現代的教育,學與教並重,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生如何學習,

才能確定如何施教以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張春興,1996)。因此,瞭解學生的學習歷 程,可使教師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音樂教師接受專業訓練,具備專業知識與素養,

期許能啟發學生喜愛藝術的心,並樂於主動探索藝術,然而卻時常發現,由於學習生態 的改變,學生問題隨之多樣化,在隨時可能發生各種學生問題的教室中,實際教學與原 先的期望有所差距。有鑑於此,音樂教師應如何運用學生學習心理學知能,落實在教學 歷程中,了解學生需求,輔導並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培育健全人格,此為本研究動機之 二。

我國為順應世界潮流以增強國家競爭力,提出「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五大方向 中「帶好每位學生」與「提昇教育品質」為其中主要的兩項目標(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而班級經營主要目的,即在於提昇教育效率與品質,班級教育是學校 教育基礎,班級經營的成敗,直接影響學校的經營效能;由此可知班級經營研究的重要

(郭明德,2001)。如何有效運用學習心理學,解決班級經營問題,提昇教育品質,均 有賴班級經營與學習心理學之研究。綜合上述,本研究將針對音樂教師對學習心理學與 班級經營之認知及應用情形,探討對學生學習行為之影響,透過文獻探討與音樂教師班 級經營現況調查,提出有效之班級經營策略,並將研究結果提供音樂教師作為實施班級 經營以及提昇教學成效之參考。

(3)

第一章 緒論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擬達成以下研究目的:

一、 探討「學習心理學」「班級經營」與「學習行為」之意義、內涵及相關理論,

以作為研究之理論依據。

二、 探討班級經營、學習心理學與學生音樂學習行為互為影響之相關因素。

三、 探討音樂教師應具備之班級經營與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能。

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運用學習心理學,促使學生學習行為改變、能力提昇之 有效班級經營策略以供音樂教師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為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問題分述如下:

一、 瞭解「班級經營」「學習心理學」與「學習行為」之意義、內涵及相關理論。

二、 探討班級經營、學習心理學與音樂學習行為有何相關性?

三、 探討音樂教師班級經營之現況,並瞭解音樂教師需具備哪些班級經營與學習 心理學之相關知能?

四、 音樂教師如何有效運用學習心理學於班級經營,以增進教學效能?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班級經營(classroom management)

班級經營為教師遵循一定的準則,適當而有效的處理班級中人、事、物等各項業務,

以發揮教學效果,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吳清山,1990)。Edwards(1993)認為,班級 經營是指教師在班級裡運用的技能、如安排教室環境、建立與維持班規、處置不當行為、

督導學生活動、使用獎賞增強、營造良好師生關係及促進有效教學方法。本研究將「班 級經營」意義歸納為:教師為使班級中各項人、事、物的活動能順利推展,運用一些方

(4)

第一章 緒論

4

法或技巧,建立教室規則、佈置教室環境、督導學生活動、處理不當行為,進而營造良 好師生關係並維持一個有效率的學習環境,以達成教師有效教學與學生成功學習。

貳、學習行為(learning behavior)

依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學習」是指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後,致使其行為產生較為 持久改變的歷程或結果。個體行為改變的歷程是學習,個體行為改變的結果也是學習(張 春興,1992)「行為」是個體對環境所作出的反應與行動。狹義的行為指能被觀察到的 一切外在活動,廣義的行為則包含內在心理運作歷程(盧美貴,1980)。本研究將「學 習行為」意義歸納為一種包含心理與外顯行為的活動歷程,經此活動歷程,個體可獲得 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等持久的改變。

參、學習心理學(psychology of learning)

「心理學」已被現代心理學者界定為「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行為的改變是「學 習」的結果,預瞭解個體行為的真象,必須自學習的歷程觀察,因此學習心理學可界定 為:學習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獨立的一支,旨在研究個體在學習情境中,行為改變歷程的 科學(王克先,1987)。

肆、連續增強(continuous reinforcement)、間歇增強(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與 立即增強(immediate reinforcement)

個體每次正確反應後都能獲得增強物,則為「連續增強」「間歇增強」又分為固定 時距增強(每隔一段時間,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予以增強一次)、變動時距增強(增 強時間不固定)、固定比率增強(正確反應達到特定次數後予以增強)、變動比率增強(個 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增強物有時出現,有時則未出現)四種。「立即增強」則是在個體 正確反應後,立即出現增強物(張春興,199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要整理者:嘉義縣梅山國小 邱文嵐校長 臺南市進學國小 葉秀娥主任 臺南市億載國小 蔡惠娟老師

(一)學生中心:透過學生中心的方式促進學習 1.提供具體經驗和視覺方法研讀抽象概念與

每班教師員額編制符合國民中學 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 小學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二人。.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給予幼稚園彈性,讓其聘請有經驗的在職合格幼稚園教師、持有非幼兒教育學位的

(此計劃書以一間全日制、營辦每級 5 班全校共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