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Copied!
1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張子樟 博士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從《4TEEN》到《6TEEN》論石田衣良小說 中的青春世代

研究生: 章嘉凌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2)
(3)
(4)

過程,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回味的。

在這段探索的旅途上,很欣慰有老師、同學的相伴,才能在徬徨 中走到這一步。

感謝張子樟老師一路上對我的提點與關心,杜明城老師及黃雅淳 老師的指正與建議,也讓我收穫良多。而這群一起挑戰極限並朝著夢 想前進的同學們更是此趟修練之行的重要支柱,因為有他們的鼓勵與 敦促,才能讓散漫成性我,咬緊牙關和他們一同畢業。

當然,最需要感謝的是這兩年來一肩扛下照顧家庭與孩子重責的 先生,因為有他的默默支持,我才得以圓夢。

謝謝你們!

(5)

i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從《4TEEN》到《6TEEN》論石田衣良小說 中的青春世代

作者:章嘉凌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當代的青少年書寫,從十八世紀德國的作家

歌德所著的《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 《維廉‧麥斯特的漫遊年代

》及《少年維特的煩惱》 、二十世紀美國作家沙林傑的《麥田捕手》都

成功的在作品中為當時的青春世代寫下專屬他們的美麗與哀愁風采。

日本新生代作家石田衣良以深刻描繪當代青少年面貌的《4TEEN

》獲二○○四年日本直木賞,爾後又為該書的四位主角寫下了《6TEEN

》 ,為青少年成長寫下一篇篇青春的物語。書中除了凸顯當代青少年所

面臨的問題與壓力外,同時也頌揚成長過程中友情的美麗與力量。

本論文一開始先就文本中的青少年與成長予以定義,進而以文本 分析的角度,解讀石田衣良筆下對於時下青少年形象的描述。並以心 理學的自我認同及依附理論的角度探討文本中所呈現的青少年煩惱,

與對友情的高度肯定。最後從讀者角度出發,探討文本中青少年的問 題意識,並肯定大眾文學為成長中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成長經驗,

鼓勵孩子藉由廣泛閱讀來尋求自我認同與編織成長的夢想。

關鍵詞:石田衣良、青少年成長、自我認同、友伴關係

(6)

ii

The Beauty and Sorrow of Teenagers:

Research on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in Ira Ishida's 4TEEN and 6TEEN

Author: Chang, Jialin Abstract

Every generation has unique juvenile literature, such as 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 and Wilhelm Meister's Journeyman Years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in the 18th-century Germany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 D. Salinger in the 20th-century United States. All those works succeeded in speaking up for the teenagers in that particular period of time.

Ira Ishida is a young Japanese novelist. In 2004, he won the Naoki Prize for 4TEEN which profoundly describes the culture of the modern teenagers in Japan. Following the 4 characters in 4TEEN, he then wrote 6TEEN and focuses on the same theme of the youth. The books deal with all kinds of the subjects of teenagers, including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life as well as the beauty and power of friendship.

The essay starts with the statements of the terms “teenager” and

“development.” It further analyses the works of Ira Ishida and his description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Based on the self-identity and attachment theory in psychology, the essay examin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eenagers and their tight connections to friendship. It aims to inspect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eena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 reader.

Popular iterature is acknowledged to provide wide ranges of experiences for the teenagers. Young people are also encouraged to seek self-identity and dreams by extensive reading.

Keywords: Ira Ishida, development of teenager, self-identity,

friendship

(7)

iii

目 次

第壹章 青春的起點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定義 ...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及限制 ... 15

第貳章 青春的軌跡 ... 17

第一節 成長小說的發展流變 ... 18

第二節 成長小說的青少年形象 ... 22

第參章 青春的樣貌 ... 26

第一節 《4TEEN》與《6TEEN》的靈魂人物... 27

第二節 《4TEEN》與《6TEEN》的迷惘心靈... 35

第三節 《4TEEN》與《6TEEN》的意義追尋... 45

第肆章 青春的迷惘 ... 58

第一節 面對自我的衝突 ... 59

第二節 面對環境的衝突 ... 68

第三節 面對時空的衝突 ... 77

(8)

iv

第伍章 青春的友誼 ... 80

第一節 青少年與友伴關係 ... 80

第二節 友情的美麗與共生 ... 84

第三節 友情的矛盾與困惑 ... 90

第陸章 青春的答案 ... 92

第一節 沒問題少年眼中的少年問題 ... 92

第二節 從小說中去經驗成長 ... 99

第三節 成長故事並未結束 ... 102

參考書目 ... 105

(9)

1

第壹章 青春的起點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最想回到哪段歲月呢?對多數人來說,青少年時期絕 對是首選。為什麼呢?因為年輕,所以有機會去做各式各樣的嘗試;因為年輕,

所以對人生與朋友有更多的想像與期待;也因為年輕,所以相信明天可以掌握在 自己的手中。

石田衣良(Ishida Ira)的作品《4TEEN》正是充滿這種青春的魅力,能將讀 者帶回自己的少年時代,想到當時一同成長的朋友,想到當時「強說愁」的感慨,

與對未來「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不確定感。雖然石田在作品中營造的「時空」

與台灣讀者真實成長背景大不相同,但從故事主人翁對人生及態度的看法及感受 中,已經驗證了美國評論者密克羅維茲(Gloria D. Miklowitz)的話:「每個年代 青少年的感受與夢想都相同,但問題相異。1」因此,筆者認為,石田衣良這些描 寫青春世代的作品,讓走過年少歲月的讀者,有了回味的機會。但筆者同時也好 奇著,這些作品對處在青春風華的少年讀者來說,又是否能產生意義與價值呢?

在一邊閱讀、一邊探尋的過程中,筆者在大江健三郎的一篇作品中,找到了 答案。

大江健三郎(Kenzaburō Ōe),榮獲諾貝爾殊榮的的日本文學大師,他的作品 的主要讀者都是成人,但在西元二○○○年後,他開始為孩子寫散文。〈為什麼孩 子要上學〉是他這一連串寫給孩子、甚至未來孩子的文章起點。這一篇文章的問 題核心,相信也是很多人在求學的過程中的疑惑,你或我都曾這樣問過:「孩子為

1 轉引自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二版,(台北:天衛文化,2007),

頁 278。

(10)

2

什麼要上學呢?」或是「為什麼我要上學呢?」關於這些問題,想必每個人心中 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不管為何,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傳承社會 的知識、價值與文化,並讓他們擁有足夠的技能,且融入社會中,換句話說,上 學是為了讓孩子成功「社會化」,幫助他們成為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不過,在大江 健三郎的故事中,筆者看到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因為戰爭的關係,大江健三郎一度是「拒學」的孩子,他無法接受老師在戰 前戰後的兩套說詞,也認為就算沒有上學,只要靠著自己對森林的認識,就能好 好的活下去。可是一場大病後,他開始回到學校上課,並因為母親的話,開始思 考上學的意義。

在教室裡或是運動場上的這些孩子們,是不是也也都經過媽媽們把那些 不能長大的孩子所見、所聽、所聞、所讀過的書、做過的事重述,讓他 們代替那些孩子繼續活下去呢?而這事的證據就是我們大家都繼承了同 樣的語言在說話。

而我們每個人不就是為了把這語言變成自己的東西,所以才到學校的嗎?

我想不僅是國語、理科、算數,就連體操,也都是為了繼承死去孩子們 的語言所必須學習的東西!2

於是,大江健三郎開始理解了上學的真正意義,從拒學到接受上學,中間的 思考過程是有意義的,對大江健三郎來說,求學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如何出人頭 地,而是必須知道在自己之前的人,是如何生活的,讓他們生活經驗一代代的傳 下去,而這成了人活著與學習的真正意義。

筆者之所以會提到大江健三郎的這篇作品,正是因為他的疑惑──為什麼孩子

2 大江健三郎著,陳孟妹譯,《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台北:時報文化,2002),頁 8-9

(11)

3

要上學?與筆者的疑惑──閱讀青少年或成長經驗的書寫,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什 麼意義呢?其實答案是一樣的,那就是從經驗「前人」的經驗中去成長。不同的 是,閱讀青少年小說,是從小說家的創作故事中,去體驗人生、去尋找人活著的 意義與價值。

因此閱讀不只是打開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更提供了「提供樂趣」、「增進了解」

與「獲得資訊」的重要功能,特別是對於追求「自我」與「存在意義」的青少年 來說,所有以青少年為主角的作品,都是他們豐富人生旅程的寶貴經驗。這些過 程,就像是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為什麼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一書中所提到的:

年輕時,我們會賦予所讀的作品獨特的風味和意涵,就像所有作品一 樣……年輕時代的閱讀可能具有養成作用,因為它為我們未來的經驗提 供形式與外形,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處理方針、比較說法、分類系統、

價值等級、美的範例:這一切都在我們身上發生作用。……作品中含有 一種特殊的力量,它或許會被遺忘,不過卻在我們身上留下種子。3

雖然卡爾維諾強調的是閱讀「經典」的重要,但對於開始閱讀的孩子來說,

筆者認為從輕鬆容易入門的「大眾文學」作品著手,卻也是引領他們感受閱讀樂 趣的重要之門。不論是經典文學或是通俗作品,作者對於青春的描寫可以幫助成 長中的孩子們,在困頓且疑惑的青春歲月中帶來生命的為光。就像台灣作家簡媜 在二○○七年對中山女高的學生演講時所說的:

你們現在的年紀受限於生活經驗,因此對文學或是生活中其他主題的掌 握,有時也許會顯得力不從心。但是透過閱讀,可以幫助你去經驗各種

3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李桂蜜譯,《為什麼讀經典》,(台北:時報文化,2005)頁 2。

(12)

4

情感的樣貌。有些情感也許你已經經歷,所以對你來講刻骨銘心,非常 深刻;可是有些情感的原型,在你們現在的年紀還沒有經歷,就要透過 閱讀去感同身受。4

簡媜以自己走過的青春苦悶經驗來鼓勵年輕學子,透過閱讀與寫作來經驗、

開發各種不同的情感原型,這些體驗不但可用來療傷止痛,也會看到人性的光芒。

在狂飆的青少年階段,因為內心有巨大的苦悶,簡媜意外的透過閱讀與寫作的微 光引路,走出了迷霧般的青春,掩埋一些哀憤與傷悲,並對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 一些希望的亮光。

在文學當中,透過古往今來眾多巨大心靈的導引,確實能幫助自我從自 己那狹小且殘破的江湖恢復神魂。……你能夠關愛世界,關愛外在,也 能夠自我關愛,幫助自己的內心朝向這一生該去的地方紮營,你可以從 容地看自己被傷得多重,又恢復得多麼好。5

這些混雜著青春的苦悶與人生向陽的態度,正是青少年這時期最美麗的哀愁,

閱讀能夠說出他們心聲的作品,也正好可以為他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世界之窗,

而這正是閱讀小說、閱讀文學的價值所在。

生命是如此的短暫,沒有人可以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去經驗各式各樣的人 生,因此透過閱讀,成長中的孩子有機會去理解那些和他一樣走過青少年歲月的 作家們,有著怎樣的感覺、想訴說什麼樣的人生故事,在青少年階段會遇到哪些 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會採取什麼作法呢?

如果把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e Nsiala)對詩的解釋拿來與文學相

4 簡媜,〈不要和散文說再見〉,《聯合報》,E7 版。(2007.05.23)

5 同上。

(13)

5

類比的話,那麼他的觀點或許也可以放在青少年成長小說上,並解釋閱讀的意義 與價值。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詩學》(Ars Poetica)中這麼說:「詩是一種比 歷史更富哲學性、更嚴肅的藝術,因為詩傾向於表現帶普遍性的事,而歷史卻傾 向於記載具體事件。」6

亞里斯多德認為歷史因為是單一的、具體事件,所以並沒有普遍性,而詩的 表現則因為具有普遍性,而更讓人容易相信它的真實性。同樣屬於文學創作範疇 的青少年小說,也是如此,因為具有普遍性,所以不會因為杜撰而失去其真實性,

反而因為透過文學手法的表現,讓讀者更真實的體驗社會及人性的樣貌。

此外,張子樟在《少年小說大家讀》中也曾這樣說過:

小說作者通常思考細膩敏銳,觀察入微,對人性的了解比一般人深入用 心。他們洞察人的成長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成長的條件之一就是要『認 識世界』。……青少年的成長,往往得藉助多種力量,透過不同的表層 形式,力圖窺視生命深遠的特質。閱讀這種對客觀世界精微描寫的文字 是其中一種比較實際的力量。7

既然文學作品對成長中的孩子有其意義與價值,那文學作品中的「經驗」自 然值得成長中的孩子汲取與借鏡,因此促成筆者企圖從青少年成長小說中去探尋 時下青少年的樣貌及成長所帶來的美麗與哀愁。

至於筆者為什麼會選擇以石田衣良的作品來作為主要的分析文本,理由其實 很單純:一、石田衣良的作品易讀且精采,他以《4TEEN》獲得了日本文學大獎

6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注:《詩學》(台北:台灣商務,2001),頁 81。

7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二版,(台北:天衛文化,2007),頁 16-18

(14)

6

「直木賞8」的肯定,也讓他在日本文學創作界,有了一席之地;二、他的作品中,

經常描述處在不同情境、社會階層下的青少年,有《池袋西口公園》裡的少年偵 探與講義氣、爭面子的幫派少年;還有《美麗的孩子》裡誓言找出弟弟殺人真正 原因的哥哥、喜歡女裝的男孩及中性打扮的女孩。本論文的分析文本《4TEEN》

與《6TEEN》,便是在描寫四個少年成長的心路歷程,看他們如何與周遭的人、

事、物互動,如何從每一個單獨的事件中,發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以及友情的 可貴。

雖然,《4TEEN》與《6TEEN》的所設定的主要讀者並不是青少年,換句話 說,這並不是專為青少年而寫的青少年小說,但書中所描寫的確實是青少年的生 活與經歷,因此也算是兒童文學所要研究的範疇。就像張大春創作的《少年大頭 春的祕密週記》、侯文詠的《危險心靈》等,這些作品的預設讀者雖不是青少年,

而是一般大眾,但同樣的都是以青少年的成長為主要的故事主軸,因此仍可算是 青少年成長小說中的一類。

在確認分析文本與青少年的關係後,接下來筆者將分別在下文中及後續章節 中說明及定義:「何謂青少年?」、「什麼叫成長?」、「石田衣良筆下青少年的美麗 與哀愁」、「友伴對成長中的青少年有何影響」以及「青少年成長小說的意義與價 值」。

8 日本最富盛名大眾文學獎。其規則是一年兩屆(上半期為 12 月 1 日至翌年 5 月 31 日,下 半期為 6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只要期限內出版的書籍,不限類型,不拘篇幅長短,都 在遴選範圍內。每年一月初與七月初公佈入圍名單,當月中旬公佈得獎結果。由於是個不 限種類的大眾文學獎,因此歷年來有許多推理小說作加入圍或得獎。

(15)

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定義

一. 關於青少年:一個過渡與擺盪的形象

青少年是什麼呢?為什麼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總有許多的內在與外在衝突?

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到底對青少年有著怎樣的影響?古人說:「少年不識愁滋 味」那是因為剛脫離兒童時期的少年,對真實的人生與不確定的未來是想像多於 體驗,因此當走過青春的成年人再回首這段青春歲月時,總會感嘆當時的自己,

是多麼的樂觀。然而,對活在當下的青年人來說,看似無愁的歲月,卻也充滿著 對人生與未來待解的謎團,這些對家庭、友情與自我認同的情結,往往是成長的 挑戰,而期間所衍生出來的哀愁,正是青少年們所面臨的挑戰了。

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你是否願意回到青少年的階段呢?願意,是為了 什麼?不願意,又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青少年時期之所以讓多數人充滿美麗 與哀愁的回憶,是因為青少年這個階段,和人生其他階段相比,是非常短暫,往 往一眨眼就已成追憶了,可是這段美麗又短暫的時光,卻又相當重要,因為多數 人都是在這階段開始形塑自我的價值、社會意識、角色認同與人生的方向,也因 此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那麼,青少年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變數。

在進行文本中青少年形象分析與探究前,筆者想先定義本論文中所謂的青少 年到底意指著什麼?

在中文,「青少年」一詞的定義並不明顯,而且差異頗大。根據黃德祥的說 法,過去並沒有所謂的青少年一詞,他說:

在中文的古籍中,『少年』與『青年』是分開使用的。『少年』大多泛 指年幼、年少、年紀輕輕的人;『青年』被引用的較少,泛指年輕,處 於壯盛之年的人。從各辭書的解釋中也可以發現,所謂的青少年係指身

(16)

8

心加速發育至完全成熟的年輕人,年紀約為十二歲到二十五歲間,對於 青少年一詞的界定差異頗大。9

雖然在西方,青少年的概念起源也甚晚,是在十七世紀先有「兒童」概念之 後才出現的。

英文 adolescence(青少年)係由拉丁語 adolescere 一字衍化而來,ad 的 本意是「朝向」(toward)的意思,alesere 的本意是生長(to grow),

因此 adolescence 一詞包含兩個意義:即成長(to grow up)和發育成熟

(to grow to maturity),後來被用來代表即將成熟(to be mature)的年 輕人。此外,在英文中還有幾個和「青少年」一詞有關的名詞,如「青 春期」(puberty)通常表示個體長出陰毛、春情發動、性器官接近成熟 狀態,並且開始愛慕異性、具有生育能力的一個人生時期,偏重於對性 成熟的強調;「十來歲的人」(teenager),指的是年齡在 13 到 19 歲的 青少年;「年輕人」(youth)是指青春、活潑、血氣方剛、年輕有活力 的人;「年紀較輕的人」(the young people)比「年輕人」所指較年少 些,泛指年紀輕輕、比較沒有人生經驗、未成熟的人。10

本論文的主題「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之所以用 teenager 來取代中文的「青 少年」一詞便是想要強調此文企圖探索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層面。因為「teen」這 個字在古時後也被當成名詞使用,帶有悲哀、痛苦的意思11,換句話說,Teenager 此一名詞也暗喻著處在這個年紀的孩子,成長的過程總是伴隨著痛苦,這些痛苦

9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1998),頁 2-3。

10 同上。

11 英文字典可查出 teen 在古時候的意思,例如線上的 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中,對 teen 一詞的定義,就名詞來看,除了有青少年時期的意義外,也有悲哀、痛苦的意涵。

http://www.websters-online-dictionary.org/definitions/teen(搜尋日期:2012.05.11)

(17)

9

有可能來自於內在,因為對自己的期望、想像與真實的落差所帶來的差異,也有 可能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他的家庭、他的朋友、他的學校,甚至整個社會所 形成的無形壓力,這些由內到外所交織而成的壓力,將形成一個巨網,困住這些 成長中的青少年──「明天,我會變成怎樣的人呢?」、「我是為什麼而存在呢?」、

「如果我考不上明星學校,我這輩子會不會完蛋?」

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只會好奇:「我從哪裡來?」但到了青春期,這些成長 的孩子更迫切想要了解:「我生存的意義何在?」、「世界和我有什麼關係?」因此 這年紀的孩子一邊困惑著明天的道路不知會展向何方,一邊懷疑著自己存在的價 值、一邊朝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前進。

二. 關於成長:青少年小說的永恆命題

成長是什麼?從嬰兒變成兒童,是成長;從兒童邁向青少年,是成長;青少 年變成成年、成年再變成老年,其實都算是成長,人的一生是一連串不停歇的歷 程,也是物種的必然發展,換句話說,人就是連續不斷的成長。既然人的一生是 連續不斷的成長,那麼為何只有青少年時期有所謂的「成長小說」,而成人、老 人沒有特別的「成人成長小說」或是「老人成長小說」呢?筆者認為,那是因為 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成長」歷程中,青少年是特別明顯且有意義的階段,除了在 生理方面,開始有了明顯且急速的發展,除了有第二性癥與性衝動外;在心理方 面,也處在一個充滿許多問號與急著找到答案的階段,同時社會與朋友對他個人 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個階段不但和兒童及成人的成長歷程有很大的 不同,更往往是決定一個人要成為怎樣的人的重要關鍵時刻。

因此,本論文所關注的「成長」,便以青少年為主要的對象,而所要探討的 文本,也是描述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小說。

究竟什麼是「成長小說」呢?在西方,最早界定出成長小說基本模式的是十

(18)

10

九世紀初的德國哲學家狄爾西(Wilhelm Dilthey),他表示:「個體生命中的發展 進程被一一檢視,每個階段自有其內在價值,而同時也是進入更高層次發展的基 礎,在個體成熟和和諧的過程中,那些傾軋和衝突都是必經的成長標誌。12

另外,巴赫金(Mikhail Bakthin)也在《小說理論》中提到:「人的成長是 在真實的歷史中實現的,與歷史時間的必然性、圓滿性、它的未來,它的深刻的 時空體性質緊緊結合在一起。13」可見以青少年為主體所創作的成長小說,最關 切的就是個人和社會時空環境的互動關係。青少年如何在自我與社會環境的折衝 中,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的發現,這段過程就是成長。

誠如張子樟在《少年小說大家讀》中所提到的:「少年小說不論如何分類,

它的基調永遠是啟蒙與成長。14」,廖咸浩也在〈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 小說的流變〉一文中強調成長小說的意涵,他說:

西 方 所 謂 的 「 成 長 小 說 」 ( Bildungsroman 或 educational novel 或 apprenticeship novel 或 initiation novel),原指具有關於有『成長意義』

的成長經驗之描述」。換言之,即使描述成長,但主角在最後若沒有心 理上的「成長」,還不算真正的成長小說。15

這一段話凸顯出成長小說中,比起生理狀態的成熟發展,更為重視「心靈上 的成長」。這樣的心靈成長,不見得有助於現實的改變,但因為觀看的角度、思 考的方向有了轉變,因而所見到的人生風景也跟著有了變化,對青少年來說,這 就是成長,是他們邁向自己獨特人生所需要的眼光。

12 邱子寧著,〈啟蒙與成長──台灣青少年小說的界義及其發展〉,《兒童文學學刊》,vol16,

2006,頁 87-125

13 巴赫金著(Mikhail Bakthin),白春仁、曉和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小說理論》(石家 莊:河北教育,1998),頁 232

14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二版(台北:天衛文化,2007),頁 16-18

15 廖咸浩,〈在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美麗新世紀》(台北:印刻,

2003),頁65

(19)

11

三. 關於文本:石田衣良

16

與青少年文化

台灣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特別是青少年文化。雖然石田衣良的作品描寫的是 時下日本青少年的處境,然而這些青少年的樣貌對台灣讀者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青少年小說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寫實。以《4TEEN》得到直木賞的石 田衣良,其小說中對青少年的處境、心態、樣貌刻劃栩栩如生,就像是在現實生 活上演的一齣青春悲喜劇。

石田衣良(Ishida Ira)於一九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出生於東京下町江戶川 區,從小就喜歡看書。學生時代的石田平均一年看一千本書,閱讀量相當驚人,

雖然在閱讀過程中,他領略到了「文學」的魅力,但畢業於日本成蹊大學經濟系 的他,並沒有馬上投入文學創作的領域,他也不像一般的大學畢業生一樣,一畢 業就進入公司上班,過著一般朝九晚五的生活。

在石田衣良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發現他以真實街景為舞台來描繪青少年主人 公變異的成長,青春期的苦澀空洞一直都是他所關注的焦點,其實和他個人的成 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二十幾歲的他,曾有一段時間因為情緒低落,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長期不出 門,後來經過自我訓練,才逐漸適應社會。或許因為有這樣的一段經歷,所以他 的作品才會如此翔實描繪出一些拒絕與社會發生關係、懼怕上學、厭食等深受現 代心理疾病困擾的人物,而且因為理解成長的苦痛,所以就算他作品裡的主人翁 大多身處困頓的環境,但並不全然的絕望,而且始終透過友伴而有被溫柔對待的 可能與對未來的希望。

克服心理障礙,重回社會人群的石田衣良,在三十歲以前做過許多不同的工 作,有保全人員、鐵路工人、家庭老師等,三十歲以後在廣告公司任職,正式結 束青春放浪的生活,成為一名靠文字維生的廣告文案工作者,但固定的上班工作

16 作者生平引自新井一二三〈石田衣良的世界〉及曾志成〈作家貴公子〉載於《池袋西口 公園》(台北:木馬文化,2006)頁 3-10

(20)

12

似乎不太適合他,因此最後他還是選擇離開,成了接案的 SOHO 族。

當他成功靠文字維生後,他年輕時那段靠肉體勞動的與心靈折衝的烙印並沒 有消失,中年以後的石田衣良,在三十七歲某天開始動筆寫小說,雖然他在某次 受訪中曾說是受了女性雜誌(CREA)星座算命的影響,才決定要成為一名小說家,

但從他的作品中,不難發現他成名的作品都有著緬懷自己的那段憂患青春期的味 道。

從決定開始創作小說那一天開始,石田衣良便開始調查各文學新人獎的投稿 規定和截稿日期,並且有計畫的埋頭進行寫作。同年,他就以《池袋西口公園》

獲得當年的「All 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17,正式出道。

雖然石田衣良以推理小說在文壇闖出名聲,但因為之前的生活體驗相當多樣 化,加上他經濟學歷背景,因此他的創作題材相當多元,同時作品中也關切社會 經濟議題,以及處在這個急遽變化的現代空間下的人們,所面臨的壓力與生活困 境。其中,他對青少年的處境描繪,更是受到文壇與讀者的矚目與肯定。

在二○○一年出版的《娼年》一書中,石田衣良就曾經如此透露:「要是誰 說自己二十歲時活得非常快樂,這種人的話絕不可相信!18」。或許因為石田衣 良自己深刻的體驗到成長並非是一件順遂的事,因此他更能同理與描寫出青少年 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來自社會、心理與家庭──的壓力與束縛,也了解在這 樣一個探索與破繭的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的哀愁與困境。但正如他在作品中展現 的勇氣與溫熱一樣,這一切的考驗,都將讓人找到持續行走的方向,而等我們長 大成人之後再重新回頭看這段時光,才會發現一路上的坑坑洞洞,都是生命旅程 的美麗印記。

正因為石田衣良有過豐富且多樣的生活經歷,因此他的創作非常多元,不過

17 此獎是從1962年起,以雜誌《ALL 讀物》為名,由文藝春秋社舉辦的短篇推理小說新人 獎。此獎項由於歷史悠久,評選嚴謹,得獎作品兼具口碑與讀者喜好,與日本其他短篇 小說獎項相比,較具公信力。國內較為熟知的赤川次郎、西村京太郎、宮部美幸、與石 田衣良皆獲頒過此獎。

18 同註 13,頁 8

(21)

13

在他的作品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對青少年身心處境的描寫了。

他的成名作《池袋西口公園》以一九九○年後日本的經濟不景氣及落寞的池 袋地區為時空背景,一群看不到未來希望,過著無為日子的青少年為主要角色。

其中的主要角色真島誠整天在池袋街頭閒晃,帶領讀者看到此地區每一個角落裡 弱勢族群的辛苦掙扎,用血汗交織出生活面貌的片段:外地移民的小孩如何出賣 自己身體卻仍無法賺得家裡溫飽;不同幫派的青少年如何化干戈為玉帛,回歸池 袋的平靜狀態;屢屢遭受莫名毆打的遊民,如何能夠重新自在地安穩生活等。《池 袋西口公園》最大的魅力在於作者以寬容、溫暖的筆調描寫這群年輕人,雖然這 群人沒有人是健康、幸福的,但是他們卻在幫助老年人、殘障及小孩的經歷中,

磨練出堅強面對生命考驗的勇氣。小說一面經營黑暗灰色小說的架構,一面又營 造出社會與人情小說的味道,讓人驚嘆石田衣良的文筆。

《美麗的孩子》則是敘說著在表面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學校、家庭生活一夕 改變的十四歲少年,秉持著能夠為弟弟做些什麼的初衷,單獨奮鬥想要知道弟弟 為何殺害九歲女孩的動機,而揭發出另一個變異的真相。在哥哥努力追查真相的 過程中,他感受到社會與傳播媒體對於殺人犯的冷酷無情,但卻也因為友情力量 的支撐與對家人的關愛,讓他能夠擁有探索真相的勇氣。石田衣良在該書中,不 但對現代媒體所造成的傷害與人際間的疏離提出質疑,也反諷現代父母對於只在 乎孩子成績這件事提出控訴,並讓主人翁在這灰色的世界中,燃起抬頭挺胸、面 對生命風暴的勇氣。

至於他獲得第一二九屆直木賞的作品《4TEEN》,故事描述四個少年(國中 生)探索成長世界的各種可能,他們都有自己所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雇用援交 妹讓早衰症的朋友獲得短暫開心與自信,經歷父喪後重新振作找回自己的價值,

與遭受家暴已婚婦女交往,或是想辦法去理解拒絕上學的女同學等等。雖然這些 主角所面對、關照的都不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但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所面臨的 生命困境與思考的歷程都有著青春的困惑與迷惘。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和主要

(22)

14

角色一起摸索下一步人生的方向的閱讀過程中,很容易讓讀者投身其中,找尋自 己成長的影子。

由於石田衣良在《4TEEN》中對國中生的形象描繪深刻,因此該文本除了有 小說的版本外,在日本同時還改編成漫畫及電視劇,可見該文本受讀者歡迎的程 度。或許是回應眾多讀者的期待,也或許是作者想要見證這四位主人翁的成長歷 程,因此他於二○○九年再度以相同的角色出版了《6TEEN》,延續《4TEEN》

的主要角色(已經變成了高中生),讓他們的生命有了續篇,也和讀者一起見證青 少年的成長樣貌。

從《4TEEN》到《6TEEN》,雖然主角是平凡的國中生和高中生,但是從他 們和周遭同學的互動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下,石田衣良企圖讓我們看到時下青少年 的樣貌:生病、霸凌、厭食、離家、家暴、性別認同、父與子、母與女、對性、

對死亡、對人生的好奇與質疑,透過不同的人物角色,拼貼出時下都會青少年的 樣貌。因此,本論文將以《4TEEN》與《6TEEN》這兩本相隔六年的作品(在台 灣分別為二○○六、二○一一年出版),企圖探索──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23)

15

第三節 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及限制

隨著全球化及數位化的影響,國與國的邊界正在消失,這同時也透露出一個 現象,雖然每個國家的青少年各有各自的成長背景及文化,但不論哪一個世代、

哪一個國家裡的青少年,其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被認同,並在追求認同的過程中,

發現自己的意義與價值。本論文企圖從石田衣良筆下的《4TEEN》與《6TEEN》

中,歸納並分析處在現代多元文化下的青少年,複雜難解的認同危機與存在意義,

並從文本分析與青少年的認同、社會變遷及讀者反應理論中,拼湊出屬於成長的 美麗與哀愁。

以下是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說明:

一、從青少年成長小說研究中,定義成長小說並拼湊出青少年成長困境與認 同論述。

二、從現代社會青少年形象中勾勒出成長小說書寫的青春面貌,並以文本分 析的角度疏理石田衣良作品中的青春樣貌。

三、藉由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的認同理論及後續學者所提出 的研究中,探討石田衣良作品的青春話題,與成長的美麗與哀愁。

四、從心理學家 Bowlby 的依附理論出發,探討文本中青少年友伴關係。

五、最後本論文企圖透過石田衣良的作品,來解釋青少年成長小說中的「經 驗」對青少年成長所帶來的意義。

本論文的文本作者石田衣良是日本當代的通俗小說作家,以《池袋西口公園》

系列為台灣讀者所熟知,該系列以描寫幫派少年為主,但作品刻劃現代少年對人 生及未來的虛無感。

國內研究石田衣良的相關文獻也以他的推理小說作品《池袋西口公園》系列 為主,分別是劉育汝的《推理小說中的青少年世界──以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

(24)

16

園系列為例》及陳淑連的《推理小中的青少年問題研究──以石田衣良之《池袋 西口公園》為例。研究的重心放在文本中的青少年問題及次文化的現象,然而本 論文主要探討的《4TEEN》與《6TEEN》則是他以四位國高中生友誼為基礎所撰 寫出的,刻劃時下青少年的青春風華,用另一個觀點來呈現青少年問題。因此本 論文將將透過他的作品和書中的主人翁一起去思考、探索,屬於當代青少年的迷 惘與困惑、勇敢與追尋,試著了解何謂青春的美麗與哀愁。

筆者相信在青少年的成長旅途上不一定要「脫軌」或「叛逆」演出才能彰顯 成長的意義與價值,有時候,朋友甚至是作家筆下的經歷,正好可以帶領我們「經 驗」一趟啟蒙之旅,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口與答案。

由於分析文本的原著為日語,而筆者所選用的版本是台灣尖端出版社所翻譯 的文本,因此在理解上可能有語言翻譯及文化上的落差。其次,在傳播科技無遠 弗屆的今日,台灣其實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特別是時下青少年的次文化,更是大 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因此跨文化間的差異,並不會對分析文本造成太大的影響,

故也不會在本論文中予以討論。

(25)

17

第貳章 青春的軌跡

早在十八世紀,德國大文豪歌德(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於一七九五 年所寫的《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就被認為是 成長小說初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歌德的這部作品充分展現出成長小說最初的、

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

雖然《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被普遍視為最初的成長小說代表,但不可 忽略的是歌德在二十五歲以青少年心情所寫下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則呈現了另一種成長小說的典型。這部作品以書信體的格式 道盡青少年這個時期對於愛與自我的追尋與矛盾,以及對於生命的疑惑。此外,

二十世紀時,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在《麥田 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中直白道盡青少年面對生命及生活的叨叨絮絮,

這些作品未曾被歸納在青少年成長小說中,但其中年輕主人翁的形象卻深刻地活 在世人心中,並成為了青少年的成長寫照。

換句話說,在這些描繪青少年成長的中外文學作品中,有些雖然未曾以青少 年小說的文類出版,但其刻劃的青少年處境卻深植人心,足以證明,就算不是被 歸 類為青少年小說的作品,只要能夠引起青少年讀者的共鳴,或是能夠勾起成人讀 者回憶起青春的片段的作品,都可以被視為是一部「成長」小說。

從這些經典文學、當代文學中,我們可以探尋到許多青少年主人翁的外在形 象、社會處境及心理困境,雖然時空有所差異,但這些經典文學中的青少年,至 今仍讓同屬於青春世代的青少年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時代所累積的青少年文本越來越多後,時下對這些作品討論與對話的文獻 也就越來越多,有的文獻以社會面向來論述文本中的青少年的形象,有的則關注 文本中青少年所面臨的衝突與成長,或是從家庭、學校、朋友等不同人際層面,

(26)

18

分析文本中青少年的友伴關係及可能的影響。

第一節 成長小說的發展流變

一般都認為「成長小說」源自十八世紀的德國,因為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 這百年內的代表作品,在文學史上都有個特殊的名稱──修養小說或發展小說

(Entwic-klungsroman)。它們不像許多英國和法國小說那樣,描繪出一幅廣大的 社會圖像,或是單純的故事敘述,而是多半在表達一個人在內心的發展與外界的 遭遇中間所演化出來的歷史。1

上文中所說的「修養」,其實是在講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例如生活周遭的社會 是如何阻礙或助長了個人的發展。這種含有成長與啟蒙意涵的小說,即是現代被 稱之為成長小說的前身。而且,這類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作 者盡量把他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與觀察寫在這類的小說裡,一部分好像是作者本 人的經歷,一部分是作者的理想。」2

廖弦浩認為,當時之所以會有「修養」小說的出現,是因為理性主義思潮正 盛,普遍認為成長和啟蒙就是走出未成年的的狀態,並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 應 運 這 思 潮 而 出 現 的 第 一 本 描 寫 少 年 成 長 經 驗 為 主 的 作 品 , 就 是 伏 爾 泰

(François-Marie Arouet)的《憨弟德》(Candide)。但究竟為什麼會從當時開始 出現成長小說呢?莫瑞堤(Franco Moretti)提出了他的想法:

在十八世紀初,關鍵的轉變不只對少年的再思考。在所謂的『雙重革命』

的夢境與夢魘中,歐洲幾乎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落入了『現代

1 馮至、姚可昆譯,〈前言〉,《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台北:光復書局,1998)

頁 11-12

2 同上。

(27)

19

性』中,但卻沒有現代性的相關文化。因此假如『少年』的意象獲得的 中樞性的象徵地位,同時『成長小說』的『大敘事』也逐漸成形,這並 不完全是因為歐洲必須給少年一個意義,而是為了給現代性一個意義。3

因此廖咸浩認為,少年之所以能代表現代性,正因為它同時象徵了現代性的 兩個互相衝突的層面:「尚未成人」以及「終將成人。4」換句話說,青少年正是 介於兒童與成人的一個過渡階段,因此同時具有兒童的浪漫、理想以及成人的理 性與規律,而這兩者間的衝突,正是現代性本身所具有的矛盾象徵。這種矛盾的 象徵,也正是筆者意欲在本論文中探討的主題——青少年的美麗與哀愁。

雖然成長小說的原意是以教育之名,行啟蒙之實,然而成長小說的通篇卻都 有一個基調,那就是一開始都以少年的純真眼光,來對僵化的體制與不合理提出 質疑,「特別是在浪漫主義開始醞釀的新古典末期,更能讓人嗅出其強烈的反體制 氣質。5」因此繼《憨弟德》後,另一位浪漫時期的重要作家歌德也寫出了三部關 於成長的小說,主人翁分別是維特和維廉。

「維廉‧麥斯特」系列共分成兩部,分別是《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和《維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Wilhelm Meisters Wanderjahre),

這兩部是典型的成長小說,並加入了「美學教育」的理想,算是比較正面的成長,

但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中,主人翁因為要求覺得絕對的誠懇與真實,最後不得 不以自殺了結自己的生命,以維護自己的絕對標準。

楊照在〈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臺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一文中曾 提到,西方的成長小說一開始充滿了理想的教育典範,但歷經「啟蒙時代」與「法 國大革命」後,這股理想慢慢瓦解了,成長小說分化出幾股支流:

3 轉引自廖咸浩,〈在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美麗新世紀》(台北:

印刻,2003),頁 66

4 同上,頁 67

5 同上,頁 68

(28)

20

一個支流是保留了成長過程中對舊有規約的反叛、不安,可是卻少掉了 正面「成長」的結果結論。於是小說忠實,甚至熱烈的表達少年的困惑、

憤怒、迷惘與沮喪,可是卻提不出一個超越這一切「完整成長」的答案 或結論……第二種變形是將成長小說的規模大幅縮小,不再講求完整的 教育過程,不必交代少年經驗的起點與終點,也不必隱含一套了不起的 文明論在小說背後,而是擷取少年成長中的若干事件,靈光乍現的給予 少年深遠開悟啟示,讓他突然領會到成人世界一些神聖或汙穢,因太神 聖或太汙穢而無法明言明說的事物……第三大類型則是將教育、啟蒙的 經驗,予以範限,不再是談所有人的教育成長,而是專注挖掘藝術家的 少年經驗,用藝術家特殊的早熟敏感,來閱讀僵化、荒謬、庸俗的成人 環境。6

根據楊照所說的西方成長小說第一種支流,有歐陸地區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Fyodor Dostoevsky)的《少年》(The Adolescent)、屠格涅夫(Lvan Turgenve)

《父與子》(Fathers and Sons)為代表;在美國則是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頑 童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的

《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等。第二種支流則像是喬伊斯(James Joyce)

的《都柏林人》(Dubliners),追求意義瞬間的美學表現,至於第三類成長小說,

也可以說是「藝術家小說」,代表作品有喬伊斯的《一個年輕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7。除了楊照在文中提到的經典作品外,十九 世紀還有許多描寫成長經驗的文學作品,例如英國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的《孤雛淚》(Oliver Twist)與《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夏綠蒂‧勃

6 楊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臺灣成長小說的悲劇傾向〉,《夢與灰燼──戰後文 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頁 201-202

7 同上。

(29)

21

朗黛(Charlotte Brontë)的《簡愛》(Jane Eyre)及她的妹妹愛蜜莉‧勃朗黛(Emily Brontë)的《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及阿爾考特(Louisa Alcott)的《小 婦人》(Little Women)等,這些成功刻劃青少年成長經驗的文學作品,都讓當時 及現在的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形塑這些年輕讀者面對青春及生命的想像。

隨著時空的變化演進,西方描寫青少年成長的經驗的文學作品也越來越多元,

像是錢柏斯(Aidan Chambers)《在我墳上起舞》(Dance on my grave)、布倫(Judy Blume)的《神啊,您在嗎?》(Are You There God?It's me, Margaret.)等也為當 代少年面對社會與自我、家庭的衝突,留下一篇篇動人的作品。

在這一部部隨著時間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在書寫、出版的最初並不一 定是設定給青少年閱讀,但卻能引起讀者共鳴,讓讀者從角色中尋得認同,甚至 藉由反思過程,解決成長中關於心理、感情、家庭、及社會、理想上的問題。

不過,在日本並沒有前文所提及的「成長小說」或是「啟蒙小說」的理論或 概念,其國內比較風行的與青少年次文化有關的小說型態,在台灣被稱為輕小說

(Light Novel),其書寫風格與本文要探討的成長小說意涵不同,因此並不作為文 獻研究所討論的範圍內。至於本論文所論述的石田衣良作品雖然屬於大眾文學的 範疇,但因為其主角為國、高中生,而且故事主人翁也以青少年為主,和前述所 提及的歐美成長小說的主角同為成長歷程的描述,因此本論文將石田衣良的作品 視為成長小說的作品來分析。

(30)

22

第二節 成長小說的青少年形象

青少年該是怎樣的形象呢?我們對青少年族群的了解,可能是來自街上三三 兩兩的孩子,有的可能低著頭一邊看書、一邊趕路,有的可能幾個好朋友聚在一 起大聲喧嘩,有的可能騎著摩托車呼嘯而去,有多種人就有多少種樣貌──隔壁鄰 居的孩子與叔伯阿姨的孩子可能展現出來的氣質、個性都大不相同。但是,透過 媒體的報導,我們似乎又對青少年有一個統整的想像:喔!那些新新人類、他們 都是草莓族,講兩句就翻臉、一天到晚聚在一起吵吵鬧鬧、服裝老是標新立異等 等,這些印象來自哪裡呢?很多的部份來自媒體,報章雜誌及電視,給了我們這 樣的青少年形象。

然而青少年們在想些什麼?他們的困擾與憧憬又是什麼呢?對於青少年內心 世界的了解則得透過文學小說及學術研究了。

有關青少年形象的討論,文化研究學者何柏第(Hebdige)認為,從維多利亞 時代以來,青少年的形象一直被視為沉默的一群,是一個「問題」,他們的本質是 失序的,因此必須用教育方式來糾正他們的偏差行為。一九二○年代後,青少年 開始出現在社會學研究的研究領域中,直到一九五○到一九六○年代,在美國社 會科學研究中被廣泛討論。在這段期間內,青少年的形象呈現出兩種形貌,一將 青少年時期視為「痛苦的過渡時期」,一種則是越軌的青少年,因而「問題青少年」

(youth as trouble)成為青年的一種形象。

另一種青少年形象──「享樂青少年」(youth as fun)則是商品與消費社會息 息相關。「享樂青少年」的形象來自於廣告中,他們被塑造成為一個具有品味與消 費習性,同質性極高的「teenager」。同樣是以根源於消費市場的另一種新的青少 年形象,則是將上述兩種形象合而為一這樣的形象,是超越總族、階級與性別的。

何柏第所指陳的青少年形象,目的是為凸顯青少年的多種樣貌,這些樣貌一

(31)

23

方面來自學術領域的空間,一方面來自消費空間。這些青少年的形象可以說是相 互調合的,也可以說是混淆的,它們是一個「破碎的圖像」。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青少年的形象可說是介於監視(surveillance)與躲避監視之間,他們是隱沒在光 亮之下的(hiding in the light)。8

何柏第提出的是當代社會文化的研究觀點,而且主力放在傳播媒體所傳達的 青少年形象,雖然和傳播媒體一樣,文學小說也是再現社會真實的一種表現,但 其所傳達的青少年形象也是一種觀看青少年的方式。

文學如何觀看青少年呢?從過去到現在,描述青少年的小說大多會用「問題」

的角度進行書寫。張子樟在《少年小說大家讀》中針對青少年小說中的問題提出 下面的說法:

問題小說是從當代寫實主義(contemporary realism)衍生出來的,而當 代寫實主義依然不脫社會寫實主義(social realism)的精神,作品主軸 經常經終於當前的社會事件,例如酒精中毒、種族問題、貧窮和無家可 歸等。當代寫實主義作品論及孩童歡樂有趣的生活,但也描寫他們辛酸 及不快樂的日子,如虐待與忽略、同儕問題、父母離婚對孩童的影響、

藥物濫用、肢體與精神的殘障、理想的幻滅與疏離等。問題小說對這些 問題一向最感興趣。9

大陸學者芮渝萍在《美國成長小說研究》一書中也曾指出:「成長問題作為一

8 Hebdige, D.(1988), ‘Hiding in the light : youth surveillanve and fell into two distinct’. In Hebdige, D. Hiding in the light : on Images and things, New York :Routledge, pp17-36,轉引自 張淑綺,《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2000),

頁 37

9 張子樟著,《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二版》(台北:天衛文化,2007),

頁 278

(32)

24

個文學主題,在西方文學史上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也具有悠久的傳統。10」 因此當美國作家沙林傑(J.D. Salinger)於一九五一年發表《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中,以一個即將被退學的且憤世嫉俗的十五歲少年霍爾頓的 角度,書寫他對現實社會所提出的消極反抗的形象時,幾乎成了當下青少年的「形 象代表」。而面對叛逆的孩子,成人則會以「智慧長者」的面貌,規勸像霍爾這樣 的孩子,要認同成人世界給予的安排,就像書中長者多李安尼對霍爾頓所說的:

你受教育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現自己的心智尺寸,以及什麼對你心 智的尺寸而言是合身的,什麼是不合身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 發心裡有數,知道像你這樣尺寸的心智應該穿上什麼樣的思想外衣。主 要是,這可以免得你浪費時間試穿一些對你不合身、不搭調的思想外衣。

11

這種青少年陰暗面的描寫是否就能代表時下青少年的形象呢?雖然透過閱讀,

青少年可以碰觸不同的生活面貌與角度,能讓「青少年在面對抉擇時,能有所慎 思、有所警惕。12」但是如果過於偏重青少年問題面的展現,對於大多數被模糊 化的青少年面貌,卻因為被議題化而忽略了。

凸顯青少年的成長議題是否一定要「問題化」青少年的形象呢?

石田衣良從幫派少年轉而書寫「校園成長小說」的作品中,降低了「問題」

的音量,轉而用「普通人」、「友情」的溫暖角度重新予以青少年新的形象塑造,

並提供不一樣的觀看方式,在讀者面前展現了另一種、非問題的青少年形象,同 時也提醒著我們,就算是沒問題的青少年,他們也會發現屬於青春世代的問題,

10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頁 3

11 沙林傑(J.D. Salinger)著,施咸榮、祈怡瑋譯,《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

(台北:麥田,2007),頁 254

12 同上,頁 15

(33)

25

但問題的重心、問題的重點和大人眼光是不一樣的。

因此,本論文取材的作品雖然是通俗小說,但因為其對青少年成長的身心描 述深刻且令人動容,而且切入的觀點又是從青少年自身出發,因此,本論文也會 將分析的視角擺在青少年自身上,用青少年成長的心理歷程來分析小說中主角們 所面臨的困境,為青春的迷惘與困惑尋找另一種觀點與解釋。

(34)

26

第參章 青春的樣貌

對小說來說,人物就像是形成架構的點,每個人物的點與點間,構成敘事的 軸線,也就是形成情節的安排。因此人物可以說是小說最重要的因素,這也可以 說是所有小說理論家的共識1

中國文學家巴金曾這樣說:「……一部優秀作品的標誌,總是能夠給讀者留 下一、兩個教人掩卷不忘的人物形象。中外古今名作所以能流傳久遠,就在它的 人物形象,以及對當時生活的深刻描寫,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2

方祖燊在《小說結構》一書中也強調人物的重要,他說:「沒有人物就沒有小 說,沒有生動的人物描寫,小說註定就要失敗。3」可見,人物對小說的重要性。

而石田衣良在《4TEEN》與《6TEEN》兩書中,描繪了現代青少年的人物形象,

並透過四個主人翁(特別是主述者哲郎)的視野,刻劃處在社會變遷下的都會青 少年樣貌。

在此兩部作品中,石田衣良延續他在《池袋西口公園》系列中對邊緣少年、

少女的關懷,透過普通中產階級、家庭關係正常的少年的心和眼,在《4TEEN》

與《6TEEN》詮釋早衰症的少年、厭食症的少女、自殺未遂的學生、同性戀的少 年、雙性別的孩子等成長中青少年的處境與困境,這些看似特殊卻彷彿就生活在 你我周遭的青少年,可說是時下青春世代的寫照。

1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頁 140

2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1994),頁 63

3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1995),頁 334

(35)

27

第一節 《4TEEN》與《6TEEN》的靈魂人物

一. 追尋存在意義的中產階級少年 ──哲郎

北川哲郎是《4TEEN》、《6TEEN》兩書的主角之一,也是主述、旁觀者,

更是作者的化身,透過北川哲郎的獨白,替青少年的孩子對成長意義、人生價值 提出反思。在《4TEEN》中,當因為厭食而輟學的女孩留美奈問:「北川,你有 夢想嗎?」他無言以對。

「我也不知道,應該就在某個地方吧!不過,我來沒找到。」

會有找到的一天嗎?我覺得一陣不安,沈默不語。4

在石田衣良的作品中,出生中產階級家庭的哲郎是最「沒問題」的青少年,

經濟情況中上、家庭關係正常,甚至功課雖然普普通通,但也沒有因為成績而出 現國中生常見的升學壓力,換言之,就像是一般人——我跟阿大、直人還有淳不 同,是個一無是處(沒有體重沒有生病也沒有腦袋)的普通十四歲男生5——石田 衣良安排哲郎用一般人的成長背景來代言、揣摩大多數人的成長歷程,筆者認為 很有說服力。

石田衣良的作品和第二章所論述的西方成長小說特色有很大的不同,根據鄭 樹森的說法,「成長小說」是長篇體裁,可從孩童時期開始寫,歷經少年、青年 一直到二十出頭,成長、離家,經過社會的階段結束6。但石田衣良書寫的方式不 不全以連續的成長歷程為敘事主軸,而是以主角與其他不同人物互動所發生的單 一事件來拼湊書寫。其中,哲郎的成長體驗很少來自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

而是與朋友有關。從朋友的經歷中,哲郎彷彿也共同歷經了這段成長的歷程,並

4 石田衣良,〈月之草〉,《4TEEN》(台北:尖端,2009),頁 49

5 同上,〈十五歲的旅程〉,頁 216

6 引自鄭樹森之言,取自〈尋找書寫的潛力與脈絡──「世界華人『成長小說』徵文決審會 議記錄」〉,《幼獅文藝》第 510 期,1996.6,頁 4-24

(36)

28

藉由獨白與述述,石田衣良透過哲郎的眼睛(觀察)和心(思考),和讀者一起 成長。因此讀者可以透過哲郎的獨白,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並把哲郎對於人生意 義的探尋也當作是自己的一種探尋,為自己的存在,找尋意義。

例如,哲郎喜歡騎腳踏車,甚至在騎車的過程中,會想到自己「存在」的意 義。當患有早衰症的直人一邊騎著腳踏車,一邊說:「學校和生病都好像做夢一 樣,現在騎在風裡才是真的。」時,哲郎則用獨白的方式帶出:我想起之前老爸 推薦我看的一本書。我騎著腳踏車,所以我才存在。其實書裡真正的意義再簡單 不過。笛卡爾在他的作品裡寫得更簡單7。短短的兩句話帶出了國中生對笛卡爾

(René Descartes)主張的單純想法──我思,故我在。

懷疑本身呈現出一個完全無可非議的確實性的真實:要懷疑,要夢想,

要受騙,我就必須存在。懷疑本身證明:我,作為能思維的自覺的東西 而存在。我思故我在這個命題是真實的,只要我在思考這個命題時,這 個命題總是真實的。8

事實上,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探尋並不僅是青少年成長階段的疑惑,也是人終 生所追尋的答案之一。石田衣良在文本中透過哲郎的思緒,用笛卡爾的觀點暗示 讀者,青少年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透過他的想像與思考。

走過了《4TEEN》來到《6TEEN》,哲郎還是依舊在探尋著人的存在意義與 價值。他在〈秋天的長椅〉一開場便以一連串的獨白,延續他對存在的探尋,並 告訴讀者,這個追尋沒有答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更多的想法與疑惑。

──什麼東西是高中生有,而國中生沒有的呢?

7 同上,〈煙火大會的夜晚〉頁 137

8 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著,羅達仁譯,《西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

1998),頁 433

(37)

29

──這個社會裡有我安身立命的容身之處嗎?

──就算隨便混進一所大學,然後勉強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擠進一間公司,

我又真的有辦法工作嗎?畢竟我沒有想做的工作,也沒有喜歡的工作。

雖然對某種職業懷有些許憧憬,不過那工作做起來似乎很辛苦的樣子。9

筆者在本論文的第一章介紹作者石田衣良時提過,石田衣良年輕時候曾有段 離群索居的歲月,也曾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來企圖尋找自己的定位與價值,這些 自我探尋的過程,正是一種探索自己存在意義的歷程,作者似乎想藉由哲郎抒發 年輕時自己對生命與存在價值的疑惑,以及走過那段歲月後,他對青春的想法與 對青少年的建議。

二. 在升學壓力下尋找自我價值的菁英 ──淳

日本和台灣一樣,成長中的孩子都得面臨沈重的升學壓力,而我們求學的階 段,也經常會遇到那些功課很好的同學,念書、考試永遠難不倒他們。這些功課 好的孩子,往往是很多同學爸媽心目中的好孩子,但這些孩子對於自己又是怎樣 的想法呢?石田衣良透過另一個會讀書的角色──淳來幫他們說話。

當淳和好友交換彼此祕密的時候,他如此說道:

——我的祕密大概是,為什麼我老是冷冰冰的吧!

——我知道我很會念書。不管有沒有考試,我都覺得學習本身就很有趣。

不過,我常常在想,事情會不會太順利了點,這種時候,我會覺得自己 像個騙子。

9 石田衣良,〈秋天的長椅〉,《6TEEN》,(台北:尖端,2011),頁 175

(38)

30

——這樣下去,我會考進不錯的高中或大學,進入一流的公司工作,我 的人生充滿了別人的稱讚。而我在哪裡呢?我是不是欺騙了周圍的人在 過生活呢?有時候想著想著還會失眠哩。

——沒錯,每個人都會因為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感到開心吧!我的頭 腦好,應該是父母親的遺傳,我的興趣就是念書。反正我已經知道,自 己會無聊過一生了。10

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的聰明學生的煩惱,其實大同小異。李潼在《夏日鷺鷥 林》一書中,所創造的主角俊甫也是一名資優生,他的煩惱和淳如出一轍。台灣 少年俊甫的父母都是高知識、高收入份子,家裡沒有經濟壓力,不用愁吃也不需 愁穿,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念書。這對資優生的他來說並不是一件苦差事──

「那麼簡單的課本,一看就懂、一讀就通,偏有人拚死拚活的當一回事捧著。」11 正因為讀書、考試對他來說是輕而易舉,因此他也會擔心自己就這麼無聊的過了 一生:「我覺得再這樣讀下去,有點無聊,是在浪費生命。當世界毀滅了,讀這麼 多書,又能怎樣?」12

不論是日本的淳或是台灣的俊甫,對他們來說,尋找生命的意義會是其成長 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當淳到了十六歲的時候,他用厭煩 的口氣說著:「一流大學畢業後進大公司,接著努力工作,變得比別人稍微了不起 一點,拿到比別人稍微多一點的薪水,最後死去。在這樣的過程之中,我真的存 在過嗎?一直忍耐再忍耐,然後不知不覺地死去,這就是所謂的活著嗎?13」在 本書中,作者無意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問題。筆者認為,小說家藉由提出問題,

是提供讀者思考的空間,並藉由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弩力去找尋自己的答案。

10 同註 4,〈十五歲的旅程〉頁 270

11 李潼,《夏日鷺鷥林》。(台北:小魯,2010),頁 23

12 同上,頁 24

13 同註 9,頁 190

(39)

31

三. 患有特殊疾病活在當下的富家少年 ──直人

《4TEEN》的開場便是直人住院,三個好友一同前去探病,並一起討論要送 直人一個難忘的生日禮物為梗,帶出直人患有特別的、罕見的「早衰症」。早衰 症並非作者杜撰的疾病,而是在一八八六年被發現,全名為早年衰老症候群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的罕見先天遺傳性疾病。患者身體的老 化過程十分快速。石田衣良在書中也透過哲郎、阿大和淳去圖書館查證的過程,

告訴讀者真的有這種疾病的存在。根據二○一二年五月七日中央社的報導,該疾 病的患者平均壽命約為十三歲,存活最久者不過二十六歲,目前全球累積只有七 十多例報告,像是日本、美國、英國、中國等地都陸續出現患者,但台灣目前並 沒有相關病例傳出。

——淳把其中一張影印資料拿給我看。一個圖表,冷漠的標題寫著「存 活曲線」。

——十五歲以後開始下滑的曲線,進入二十歲仍然持續下降,三十歲的 曲線幾乎像直接往水潭墜落的瀑布。14

筆者認為作者之所以在《4TEEN》、《6TEEN》裡安排直人這樣的角色,其 實有其特殊的意義──是作者刻意凸顯的「類型」。

一般求學過程中,周遭同學可能會碰到的疾病有千百種,像是糖尿病、心臟 病或是癌症等等,但上述這些疾病的罹病機率都比「早衰症」來得普及些,為何 石田衣良要在這群好友中加入了一個患有「早衰症」的少年角色呢?筆者認為此 一角色和作者意欲傳達的「成長」主題有密切的關係——他希望透過直人的極速

14 同註 4,頁 21

(40)

32

成長/老化,來暗喻青春歲月的稍縱即逝,提醒讀者們珍惜年輕歲月。

「生命是如此的短暫」,這對青春正盛的孩子來說,是難以體會的,因為他 們才十幾歲,人生正要開始。但對於一個早衰症的孩子來說,生命可就不是這麼 一回事了。早衰症的直人提醒著讀者:「不知道大家聽不聽得見地球每天自轉時,

發出的轟隆轟隆的聲音。我最怕那種聲音了。因為我的地球自轉速度,比大家快 三倍。這些話我從來沒跟爸媽說過。15

雖然相較於哲郎、淳或是下文要介紹的阿大來說,直人的角色設定較為不真 實,但卻代表著成長的悲哀,是青春一去不復返的哀愁。不過也正因為有有直人 這樣的角色存在,更能凸顯作者想要帶出的成長意涵,並讓讀者意會「Seize the Day」16(活在當下)的重要。

四. 困在家暴與殺父陰影下的慘澹少年 ──阿大

在石田衣良的人物安排中,阿大的角色相當立體:高胖的外型、心裡想的、

嘴巴講的都和性還有食物有關;說話經常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做事莽撞,但對朋 友講義氣;家庭經濟不佳,穿著過季的平價服飾;有個愛喝酒,動不動就打人的 爸爸……這樣的孩子,彷彿經常就在生活周遭中出現。

社會的經濟結構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歷程,阿大功課不像淳那麼好,家 庭經濟更是四個角色中最差的一個,「阿大的媽媽負責養家,他爸爸的工作不太 穩定,而且不管有沒有工作,每天都在喝酒。」不管大街小巷,肯定有這種一大 早就開始大吼大叫、怒氣逼人的傢伙。17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父子間的衝 突成了阿大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困境與難題。於是在某天,阿大不滿父親又喝得醉

15 同註 4,〈十五歲的旅程〉頁 269

16 引自電影 Dead Poet Society(台譯「春風化雨」),1990 年在台灣上映,羅賓威廉斯主演)

中的經典台詞," Seize the day!!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意思為「活在當下,讓你的 生命不凡!」

17 同註 4,〈天空色的腳踏車〉,頁 186-18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has been well-known that, if △ABC is a plane triangle, then there exists a unique point P (known as the Fermat point of the triangle △ABC) in the same plane such that it

To proceed, we construct a t-motive M S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t has the GP property and its “periods”Ψ S (θ) from rigid analytic trivialization generate also the field K S ,

use past tense to describe the features and life of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e.g., Socrates was a philosopher. He was the teacher of Plato. He emphasized ethics and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terms in this Code of Aid and abide by such requirements as promulgated in circulars and instructions issued by the

As each school has its unique school context, including its organisation of the JS and SS curriculum, experience in conducting PL, self-directed learning atmosphere,

In contrast, much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tends to be static and fragmented, ultimately promoting alienation and suffering (Neves, 2009 as cited in Mahmoudi S.,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ork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school and her maintenance agent(s) to rectify defect(s) as identified in routine and regular inspections. Examples of works

In light of the unique context and different student needs in every school, and the common goal of foster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the EDB has been encouraging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