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長故事並未結束

在文檔中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頁 110-117)

許靜文在《台灣青少年成長小說中反成長》中提出:「主流的青少年成長小說 多半都會提供一個正向的成長典範,為青少年指出光明和希望;『反成長』小說則 是真誠接納青少年成長中各種負面的情緒,不急於提供明確的指引。18

然而,處在青少年成長的負面情緒中,不急著尋求答案的徘徊,就不能算是 成長嗎?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青少年成長的衝突、矛盾與困惑都算是成長的過 程,這些成長雖可能是危機卻也是契機,如果沒有面臨這些危機如何能夠擁有新 的經驗去面對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呢?

廖咸浩曾說:

西方所謂的成長小說原指具有『成長意義的成長經驗之描述』,換言之,

即使描述成長,但主角在最後若沒有心理上的成長,還不能算真正的成 長小說。但這個定義沒有絕對的約束力,而且從當代思潮的眼光來看,

也顯得太「正經」了些。19

因此廖咸浩認為所有「描述成長經驗的小說,都是成長小說的範疇,而且事 實上,成長小說有一大部分都有強烈的『反成長』取向。20

在廖咸浩的觀點中,成長小說是:

一種現代性的體現,都有著成長與否的內在矛盾,都是對成人世界(他 們的世界(they-world)、常識世界(world of commonsense)等體制化、

18 許靜文,《台灣青少年小說中的反成長》(台北:秀威,2009),頁 204

19 廖咸浩,〈在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美麗新世紀》(台北:印刻,

2003)頁 65

20 同上。

103

正如賽門(Jeffery L. Sammons)所說的「成長小說中個人最後的成敗與是否 融入社會並不重要,即使主角是懷疑或否定成長的結果,仍然可以歸屬於成長小

23 Jeffrey L.Sammons,"The Bildungsroman for Nonspecialist : An Attempt at a Clarification", in James Hardin ed, Reflection and Action: Essays on the Bildungsroma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1, p. 41,轉引自戴華萱,〈台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頁 246

104

到了、經驗到了什麼?成長小說不該,也不會有休止符。

台灣導演易智言在二○○二年所執導的《藍色大門》中,也留下了同樣的成 長畫面。在電影的最後一幕,不確定自己將來是否會變成女同志的孟克柔與暗戀 孟克柔的少年張士豪各自騎著腳踏車一前、一後的穿梭在台北的街頭,陽光灑在 兩個青春少年、少女的身上,他們的人生旅程在前面開展,無法想像結局,也沒 有答案,當然也有無限可能。

成長小說的發展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因此筆者希望藉由論述石田衣良描繪出 的「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中,為將來的研究者提供一個思考成長小說主體的 可能發展,與當代文學作品中對青少年主體的態度是否能真實再現青少年的成長 意涵,並對青少年主體予以正面肯定,而非一味以成人觀點為之的教化意涵來分 析青少年成長小說作品。

另外,本論文也希望藉由研究石田衣良的作品作為開端,啟動書寫少年成長 空間的可能性,希望藉由筆者的分析及論述,提供國內創作者一個創作的角度與 想法:讓青春的書寫可以更溫柔寬待、更貼近心靈、引起青少年的的共鳴與認同,

讓他們一同經驗成長,為稍縱即逝的青春留下更多美麗的成長敘事。

105

參考書目

一、研究文本

石田衣良(Ishida Ira)著。劉華珍譯。《4TEEN 十四歲》。台北:尖端出版,2009 年。

──黃健育譯。《6TEEN 十六歲》。台北:尖端出版。2011 年

二、參考文本

石田衣良(Ishida Ira)著。常純敏譯。《池袋西口公園》。台北:木馬文化。2006 年。

──。鄭曉蘭譯。《美麗的孩子》。台北:角川書店。2004 年

三、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1995 年

王煥琛、柯華葳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1999 年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003 年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年。

李潼。《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台北:幼獅文化。1999 年

──。《李潼的兒童文學筆記,己卯兔年篇》。宜蘭:宜縣文化。2000 年 林良。《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天衛文化。1996 年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106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2007 年。二 版

張春興。《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書局。1984 年 許靜文。《台灣青少年小說中的反成長》。台北:秀威。2009 年

游喚。〈政治小說策略及其解讀〉,收錄於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

東大圖書。1995 年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書局。1994 年。

楊佳嫻。《台灣成長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 年。

廖咸浩。《美麗新世紀》。台北:印刻出版,2003 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 年。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1994 年。

四、譯著(依作者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Aristote, Nsiala(亞里斯多德)。陳中梅譯注。《詩學》(Ars Poetica)。台北:台灣 商務。2001 年

Bakhtin, Mikhail Mikhailovich(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小說理論》(白春 仁、曉和譯),石家莊:河北教育。1998 年。

Calvino, Italo(伊塔羅‧卡爾維諾)。李桂蜜譯。《為什麼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台北:時報文化。2005 年。

Eco, Umberto(安貝托‧艾柯)。《悠遊小說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

台北:時報文化。2000 年。

Erikson, Erich H, Erikson, Joan M & Kivnick, Helen Q(艾瑞克‧艾瑞克森、瓊‧艾 瑞克森、海倫‧克夫尼克)。周伶利譯。林美珍審閱。《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

107

台北:張老師文化。2006 年

Kenzaburō Ōe(大江健三郎)。《為什麼孩子要上學》(自分の木の下で)。台北:時 報文化。2002 年。

Kindlon, Dan、Thompson, Michale(丹‧今德倫、麥可‧湯普森)。吳書榆譯。《該 隱 的 封 印── 揭 開 男 孩 世 界 的 殘 忍 文 化 》 (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台北:商周出版。2000 年

Schultz, Duane、Schultz, Sydney Ellen。陳正文等譯,丁興詳校閱。《人格理論》

(Theories of Personality)。台北:楊智文化。1999 年

Townsend, John Rowe(約翰‧洛威‧楊森)。謝瑤玲譯。《英語兒童文學史綱》

WRITTEN 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天衛文化。2003 年。

Windelband, Wilhelm(文德爾班)。羅達仁譯,《西洋哲學史》(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台北:臺灣商務。1998 年。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包康寧。《台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2011 年。

周怡敏。《走出暗夜——一個懼學症孩子家長的敘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 心理輔導研究所。2004 年。

姜秀惠。《青少年經歷失落事件的因應行為與生命意義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生 死學研究所。2010 年。

范寶珍。《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2008 年

張淑綺。《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108

2000 年。

許麗美。《國中生同儕關係、自我傷害行為與生命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2009 年。

陳良甫。《當遊民遇上社會企業──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及其影響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2010 年。

陳姵君。《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2008 年。

陳淑連。《推理小中的青少年問題研究──以石田衣良之《池袋西口公園》為例》。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9 年。

曾育齡。《大學生身體意象與戀愛關係相關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 科學研究所。2004 年。

劉育汝。《推理小說中的青少年世界──以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為例》。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9 年。

鄭培蒂著。《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兒童對童話中的友誼概念之詮釋》。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2006 年。

蕭燕婷。《同志青少年人際互動的主觀知覺與因應》。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2003 年。

戴華萱。《台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 系。2007 年。

六、期刊(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李雪莉。〈啟動對學習的熱情──青春煉成金〉,《天下雜誌─2008 年教育特刊》。台 北:天下雜誌。2008 年 11 月。

邱子寧。〈啟蒙與成長──台灣青少年小說的界義及其發展〉,《兒童文學學刊》第

109

16 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6 年 11 月。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的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 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 卷,3 期。2005 年。

鄭樹森。〈尋找書寫的潛力與脈絡──「世界華人『成長小說』徵文決審會議記錄」〉。

《幼獅文藝》。第 510 期。1996 年 6 月。

簡媜。〈不要和散文說再見〉。《聯合報》。E7 版。2007 年 5 月 23 日

七、網路資料

http://www. websters-online -dictionary. org/definitions/teen(搜尋日期:2012.05.11)

在文檔中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頁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