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及限制

在文檔中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頁 23-26)

隨著全球化及數位化的影響,國與國的邊界正在消失,這同時也透露出一個 現象,雖然每個國家的青少年各有各自的成長背景及文化,但不論哪一個世代、

哪一個國家裡的青少年,其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被認同,並在追求認同的過程中,

發現自己的意義與價值。本論文企圖從石田衣良筆下的《4TEEN》與《6TEEN》

中,歸納並分析處在現代多元文化下的青少年,複雜難解的認同危機與存在意義,

並從文本分析與青少年的認同、社會變遷及讀者反應理論中,拼湊出屬於成長的 美麗與哀愁。

以下是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說明:

一、從青少年成長小說研究中,定義成長小說並拼湊出青少年成長困境與認 同論述。

二、從現代社會青少年形象中勾勒出成長小說書寫的青春面貌,並以文本分 析的角度疏理石田衣良作品中的青春樣貌。

三、藉由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的認同理論及後續學者所提出 的研究中,探討石田衣良作品的青春話題,與成長的美麗與哀愁。

四、從心理學家 Bowlby 的依附理論出發,探討文本中青少年友伴關係。

五、最後本論文企圖透過石田衣良的作品,來解釋青少年成長小說中的「經 驗」對青少年成長所帶來的意義。

本論文的文本作者石田衣良是日本當代的通俗小說作家,以《池袋西口公園》

系列為台灣讀者所熟知,該系列以描寫幫派少年為主,但作品刻劃現代少年對人 生及未來的虛無感。

國內研究石田衣良的相關文獻也以他的推理小說作品《池袋西口公園》系列 為主,分別是劉育汝的《推理小說中的青少年世界──以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

16

園系列為例》及陳淑連的《推理小中的青少年問題研究──以石田衣良之《池袋 西口公園》為例。研究的重心放在文本中的青少年問題及次文化的現象,然而本 論文主要探討的《4TEEN》與《6TEEN》則是他以四位國高中生友誼為基礎所撰 寫出的,刻劃時下青少年的青春風華,用另一個觀點來呈現青少年問題。因此本 論文將將透過他的作品和書中的主人翁一起去思考、探索,屬於當代青少年的迷 惘與困惑、勇敢與追尋,試著了解何謂青春的美麗與哀愁。

筆者相信在青少年的成長旅途上不一定要「脫軌」或「叛逆」演出才能彰顯 成長的意義與價值,有時候,朋友甚至是作家筆下的經歷,正好可以帶領我們「經 驗」一趟啟蒙之旅,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口與答案。

由於分析文本的原著為日語,而筆者所選用的版本是台灣尖端出版社所翻譯 的文本,因此在理解上可能有語言翻譯及文化上的落差。其次,在傳播科技無遠 弗屆的今日,台灣其實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特別是時下青少年的次文化,更是大 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因此跨文化間的差異,並不會對分析文本造成太大的影響,

故也不會在本論文中予以討論。

17

第貳章 青春的軌跡

早在十八世紀,德國大文豪歌德(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於一七九五 年所寫的《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就被認為是 成長小說初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歌德的這部作品充分展現出成長小說最初的、

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

雖然《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被普遍視為最初的成長小說代表,但不可 忽略的是歌德在二十五歲以青少年心情所寫下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則呈現了另一種成長小說的典型。這部作品以書信體的格式 道盡青少年這個時期對於愛與自我的追尋與矛盾,以及對於生命的疑惑。此外,

二十世紀時,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在《麥田 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中直白道盡青少年面對生命及生活的叨叨絮絮,

這些作品未曾被歸納在青少年成長小說中,但其中年輕主人翁的形象卻深刻地活 在世人心中,並成為了青少年的成長寫照。

換句話說,在這些描繪青少年成長的中外文學作品中,有些雖然未曾以青少 年小說的文類出版,但其刻劃的青少年處境卻深植人心,足以證明,就算不是被 歸 類為青少年小說的作品,只要能夠引起青少年讀者的共鳴,或是能夠勾起成人讀 者回憶起青春的片段的作品,都可以被視為是一部「成長」小說。

從這些經典文學、當代文學中,我們可以探尋到許多青少年主人翁的外在形 象、社會處境及心理困境,雖然時空有所差異,但這些經典文學中的青少年,至 今仍讓同屬於青春世代的青少年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時代所累積的青少年文本越來越多後,時下對這些作品討論與對話的文獻 也就越來越多,有的文獻以社會面向來論述文本中的青少年的形象,有的則關注 文本中青少年所面臨的衝突與成長,或是從家庭、學校、朋友等不同人際層面,

18

分析文本中青少年的友伴關係及可能的影響。

在文檔中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頁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