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沒問題少年眼中的少年問題

在文檔中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頁 100-107)

石田衣良的成名代表作是《池袋西口公園》系列,他在作品中以水果店的少 年為偵探角色,描述一群生活在社會邊緣的青少年,他們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裡,

被貼上「幫派」少年的不良份子。但在本論文討論的主要文本《4TEEN》與《6TEEN》

中,石田衣良以不同的書寫青少年的角度,企圖為青少年發聲:成人看青少年的 成長,總是試圖以「問題」面來凸顯,那由青少年來看的話,那些問題有多嚴重 呢?

阿讓的自傷行為(跳樓),師長等成人通常會從事件的結果去解讀行為產生的 原因,就如同一般報章媒體在發現學生跳樓時,大多是套用固定的思考模式去解 讀:功課壓力?感情問題?家庭因素?當然這些都可能是促成孩子產生衝動跳樓

93

的行為,然而若是站在同儕的角度,或是他自己的心裡想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或許說問題和「大人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在〈十六歲的訣別〉中,阿讓為了讓自己的生命留下意義,毛遂自薦的邀請 電視台來拍他的紀錄片:一個癌症少年對抗病魔以及見證友情的可貴。然而導演 不但追問阿讓跳樓事件,也尖銳的觸及阿大的家庭關係,與殺父疑雲,紀錄片的 導演宮原小姐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這群孩子,為了拍出有話題性的作品,尖銳的 將焦點鎖定在青春的「問題」上:「宮原小姐不愧是導演,她不屈不撓地試圖迫近 青春的苦惱。1」然而這是大人「觀看」的方式,一如在本論文第二章第二節中提 到的描述青少年的小說大多會用「問題」的角度進行書寫,而不會去考慮孩子的 感受。

因此石田衣良選擇用哲郎的角度來解釋阿讓的自傷行為,避免標籤化青少年 的行為,這給了成人另一個「觀看」的視角,也給了閱讀此文本的青少年讀者一 個「安慰」,理解青少年的行為有不同的觀點,有時候,成人應該從他們的角度來 看,聽聽青少年真的想要說什麼:

──十幾歲的苦惱真的有那麼容易理解嗎?……因為有煩惱,所以跳樓。

因為有煩惱,所以離家出走。事情應該沒有那麼簡單才對。

──宮原小姐從剛才開始就一直逼問我們感到痛苦的部份,不過真相只 存在於這些部分而已嗎?大家想看的節目裡只有痛苦、悲傷,以及很多 很多的淚水嗎?2

哲郎對導演/成人所提出的質疑,其實也是本論文所關注的焦點,關切青春 期的孩子如何看待大人眼中的問題。除了阿讓自傷事件外,在《4TEEN》與《6TEEN》

1 石田衣良著,黃健育譯,《6TEEN》(台北:尖端,2011),頁 286

2 同上,頁 286-287

94 Hebdige, D. Hiding in the light : on Images and things(New York :Routledge) , pp. 17-36,轉引 自張淑綺,《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2000),頁 37

95

思,非問題的青少年也是真實的一種存在,在小說、真實世界中,並非只有「問 題」青少年。

張子樟在〈談問題小說中的問題〉中提出:

少年小說只有寫問題青少年的故事嗎?寫好孩子的故事就不吸引人嗎?

美國少年小說家亞雪兒(Sandy Asher)提出另一個寫作空間。她把她的 作品集中在好孩子身上,寫他們的家庭與友情,寫「他們」學會處理悲 傷、孤獨、恐懼、嫉妒、憤怒、挫折、惶恐、愛——與缺乏愛——因為 好孩子必須處理這些(情緒)。4

是的,雖然《池袋西口公園》以青少年推理小說的面貌登場,也以帶出青少 年問題小說的話題成功讓石田衣良成為描寫青少年問題的小說家,然而他獲得直 木賞青睞的大作則是一反《池袋西口公園》凸顯青少年問題的主要作法,反而以 普通的中產階級的眼光來看周遭的朋友,透過他的見、聞、思以及和朋友的互動,

以敘述青春成長過程的《4TEEN》一書,驗證了書寫青少年成長經驗的作品,不 一定要將焦點鎖定在「問題」上,而是如何去描述、刻畫、經營這段帶有美麗與 哀愁的成長經驗,才是最難能可貴的,也是最能彰顯青春的意義與價值。張子樟 也說:「問題大小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只要它的確暴露現實社會值得人們關心的一 角,能擴大讀者經驗、拓寬讀者心靈,就是優秀的作品。5

然而小說中的問題固然有大有小,就算敘事者沒有面臨「大問題」,但是小說 的基調必然會有「問題」的存在:

4 張子樟著,《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二版,(台北:天衛文化,2007),

頁 297-298

5 同註 4。

96

美國作家羅克威爾(F. A. Rockwell)在談問題一文中說:「小說寫作一 切都依問題而定——你所呈現人物的外型與品格,你所應用的格調,發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裡就曾簡短的指出:「現代青少年要讀關於青少年 的故事7。」

因此現在的青少年成長小說,已經和早期偏向浪漫主義的兒童文學作品有所 不同,關於這一點,美國學者多內森(Kenneth L. Donelson)在其名著《當代青 少年文學》(Literature for Today's Young Adults)一書的修訂版中,就特別提到問 題的改變。他在該書第一板中,問題少年小說中的三個「性」問題是:強暴、同 性戀、和導致懷孕的婚前性行為,二、三版增加了疾病、亂倫和虐童,第五版更 討論了擔任父母角色的青少年(teenagers as parents)8。多內森的每次修訂,都增 加了新的問題,也反映了隨著時代變遷,每一個世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所要面對 與解決的問題。

6 同上,頁 277-278

7 約翰‧洛威‧楊森(John Rowe Townsend)著,謝瑤玲譯,《英語兒童文學史綱》(WRITTEN 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天衛文化,

2003),頁 286

8 同註 4,頁 279

97

在石田衣良的作品中,「問題」當然和其所存在的日本社會真實有很大的關聯,

從援交、厭食、拒絕、霸凌、逃家、未婚生子、家暴、同性戀、雙性╱變性、性 體驗、小爸爸╱小媽媽等問題,都在這兩部青春小說中呈現,而這些問題不只是 日本的青少年問題,其實放諸世界,不論歐美或是台灣的青少年也正面臨著這些 問題的困擾,差別在於描寫這些青少年成長的小說,如何呈現?怎麼呈現?呈現 了多少?

台灣其實也不乏值得青少年閱讀,書寫青春成長經驗的大眾文學作品,例如,

從一九八六年吳祥輝的《拒絕聯考的小子》到一九九二年張大春的《大頭春的生 活週記》、二○○一年侯文詠的《危險心靈》等,台灣文壇持續都有作家以「過來 人」的身分撰寫屬於他們世代的青春故事。

李潼也曾說過:「不以作家的『標籤色彩』選讀作品,而以作品的性質來分類,

取樣的範圍便擴大,視野更寬闊。比如向來沒被貼上少年小說作家標籤的小野、

張大春、張曼娟、楊照、朱天心、袁哲生的若干作品,便非常適合少年閱讀。9」 這些書寫青春成長的作品也能部分反映出當代台灣社會裡青少年的想法與困境。

然,台灣的青春書寫樣貌被關注、被著墨的重點大多還是放在控訴升學壓力、家 庭與生活困境及情感挫折,對於現代社會多樣的少年問題著墨較少,像石田衣良 在《4TEEN》與《6TEEN》中所關懷的援交、同志、雙性別、厭食等問題的書寫 與關懷則顯得較為貧乏,著實可惜。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在書寫青春成長的作品中,石田衣良雖然點出了青少 年所見、所聞及所惑,但他筆下的這群青少年就算面臨了不同的成長困境,卻在

「心態」上沒有出現偏差,就算有,也能很快藉由友情的力量而走回正軌。這種

「正向」的書寫方式來描繪青春,也曾被批評太過理想、太過美好,但筆者認為 這未嘗不是壞事。正如李潼在《少年小說創作坊》中所說的:

9 李潼著,《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台北:幼獅文化,1999),頁 261-262

98

人對醜惡的免疫力,如同人對真善美的感受,在經驗之上有認知,兩者 之上還有人之所以為人的人性。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性是堅毅且脆弱 的,在人生初階的少年兒童時期,格外需要護持與鼓舞。不幸生長在離 亂家庭、紛擾社會的孩子,需要這傳揚美善來支持和撫慰;幸福的孩子 何嘗不需要它的靜定和溫暖去行走人生?10

畢竟成長的過程與體驗本來就是非常私人化,而非普遍化的,如果能在閱讀 的過程中,讓青少年讀者感受到多一點溫暖與同理,在他們困惑迷惘的時候,提 供出口,並給予友情美好的想像與期待,不正是小說所提供的功能之一嗎?

可惜的是,雖然筆者認為石田衣良的作品和台灣諸多描寫青春成長歷程的大 眾文學作品一樣,都值得推薦給成長中的青少年閱讀,而不單單只是寫給成人讀 者作為緬懷青春悲喜的紀念。這些作品的閱讀群眾可以更為寬廣的,如能讓青少 年的孩子有機會多接觸與閱讀,或許就能提供成長中孩子一個了解自己處境與困 惑的認同與接受。

在下節中,筆者將對於閱讀青春小說所找到的答案,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

10 同註 9,頁 72

99

在文檔中 Teenager 的美麗與哀愁 (頁 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