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西兒歌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西兒歌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慶華 博士

中西兒歌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

研究生: 陳詩昀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3)
(4)

謝 誌

 

        兩年就這樣過了,經過小論文發表,學位論文也在每天忙忙碌碌,家裡、小 學、研究所這三個地點來來回回中完成了,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這過程中,當 然一定要先謝謝周老師的指導,從小論文要擴展到學位論文,老師不僅給予論文 方向,在我遇到瓶頸時候,他還要在這麼滿檔的行程中擠出時間跟我討論,教我 如何解決,在提論文計畫之前,為了校稿,從早上九點開始一直到凌晨一點才完 工,只求希望我能將最好的呈現;七月三日,老師剛從臺北回來,就要幫我、瑞 齡、振源三個人作最後的校改,那天晚上,大家又忙到凌晨兩點,心中不禁對老 師感到敬佩,您怎麼會有這般的體力和意志力呢?老師真是鐵人啊!真的太謝謝 周老師了!還要謝謝最後口考的兩位委員,歐崇敬教授以及王萬象教授,謝謝您 們花時間看完我的論文,還給予這麼多寶貴的意見,讓我的論文可以再更上一層 樓。 

        再來要謝謝新生國小,因為進修的關係,教務處、教學組還給予排課的方便,

學校老師也會關心我的論文進度,讓我也可以提醒自己不可以將進度拖延;還要 感謝研究所的同學們瑞齡、欣怡、韻雅,謝謝你們與我分享生活瑣事,聽我發牢 騷;也要謝謝振源,你總能成為我們宣洩怨氣的對象;謝謝所辦提供資源,謝謝 影印機,你真的辛苦了! 

        最後,要謝謝爸媽給的支持,每次為了趕論文很晚回家,都要讓你們擔心;

這篇研究的產出實屬不易,要感謝的人太多,因為有你們的幫忙、鼓勵和支持,

才可以讓我順利畢業,千言萬語都化成一句,謝謝! 

     

      陳詩昀    99.7.14 

(5)

I

中西兒歌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

陳詩昀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摘要

兒歌是孩子們的詩,也是陪伴孩子長大的文學作品,不論是在哪一個國家都 是如此。曲調是一首歌的骨幹,而歌詞則是一首歌的靈魂及血肉,在本研究將以 形式風格、審美類型、文化背景來比較中西兒歌。兒歌歌詞除了抒情寫實,在語 文教學上也能利用來讓學生熟悉國語、鄉土語、英語;而在語言功能外,我們還 可以深入探討歌詞的文化象徵,讓我們可以了解自身文化、西方文化,並從中比 較中西兒歌的差異,也藉此為欣賞不同的文化之美。而從歌詞中,我們也可以從 韻律和輕重音探討它們的節奏以及和樂特徵,進而掌握歌詞中的審美類型,並將 其運用在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說話、作文教學上。

關鍵詞:兒歌、中西兒歌、形式風格、審美類型、文化象徵

(6)

II

The comparison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nursery rhymes and teach at language classes.

Shr-Yun Chen

Abstract

Nursery rhymes are the poems for children, and also the literary works that keep company with children,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The tune is the bone of a song, and the lyrics are the souls.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ursery rhymes will be compared by form styles, esthetic sens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lyrics of nursery rhymes not only shows feelings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Chinese class, English class, and dialects.

Besides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education, we could discuss the cultural symbols to make us get familiar with our cultures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also coul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cultures. From the lyrics, we could analyze their tempos and styles by rhythms and syllables. Therefore, we could know about the esthetic styles and take them into reading, talking, and writing classes.

Key words: nursery rhymes, Chinese and English nursery rhymes,

form styles, esthetic sense, cultural symbol

(7)

III

目次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兒歌………14

第二節 中西兒歌………19

第三節 兒歌與語文教育………24

第三章 兒歌的界定

………28

第一節 兒歌與童謠………28

第二節 兒歌的性質………34

第三節 兒歌的功能………39

第四章 中西兒歌的形式風格的比較

………53

第一節 中西兒歌的取材………53

第二節 中西兒歌的意象運用………62

第三節 中西兒歌的旋律節奏安排………70

第四節 中西兒歌的和樂特徵………75

第五章 中西兒歌的審美特徵差異透視

………81

第一節 審美類型………81

第二節 中西兒歌的崇高審美特徵的差異………83

第三節 中西兒歌的優美審美特徵的差異………87

第四節 中西兒歌的基進審美特徵的差異………93

(8)

IV

第六章 中西兒歌的文化背景差異發微

………98

第一節 文化類型………98

第二節 中西兒歌的文化背景差異實況………102

第三節 中西兒歌的文化背景差異解析………107

第七章 相關成果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

………111

第一節 在閱讀欣賞教學上運用的方向………111

第二節 在說話表演教學上運用的方向………122

第三節 在寫作創新教學上運用的方向………132

第八章 結論

………139

第一節 要點的回顧………139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146

參考文獻

………148

(9)

V

表次

表 2-1-1 論文名稱、關鍵字為兒歌的相關研究………15

表 2-1-2 論文名稱、關鍵字為童謠的相關研究………16

表 2-1-3 關鍵字為兒歌的相關研究………17

表 2-2-1 關鍵字為兒歌或英語的相關文獻………19

表 2-3-1 兒歌與語文教育相關的研究………24

表 3-1-1 兒歌與童謠的差異………32

表 3-2-1 兒歌與童詩的差異………35

表 3-2-2 各家談兒歌的特質………36

表 3-2-3 兒歌性質表………36

表 3-3-1 兒歌分類表………40

表 4-1-1 兒歌取材分類表………53

表 4-1-2 中國兒歌取材分類表………54

表 4-1-3 英文兒歌取材分類表………55

表 4-2-1 中國兒歌裡的比喻與象徵………68

表 4-2-2 西方兒歌裡的比喻和象徵………69

表 4-4-1 中西兒歌韻文和樂特徵………80

表 5-1-1 審美類型………82

表 5-4-1〈艾麗絲夢遊奇境記〉催眠歌和〈古怪歌〉、〈聽我唱個顛倒歌〉 比較………97

表 6-1-1 三大文化系統特色………100

表 6-2-1〈外婆橋〉與 Hush Little Baby 的比較………102

表 6-2-2〈小小羊兒要回家〉與 Mary Had a Little Lamb 比較………105

表 6-2-3 中西動物類兒歌比較………106

(10)

VI

表 7-1-1 九年一貫國語文領域課程目標………111

表 7-1-1 中西兒歌在閱讀欣賞教學上運用的教學活動設計………121

表 7-2-1 中西兒歌在說話表演教學上運用的教學活動設計………131

表 7-3-1 中西兒歌運用在寫作創新教學活動設計………138

(11)

VII

圖次

1-2-1 文化五個次系統圖………8

1-2-2 兒歌比較系統圖………9

1-3-1 本研究理論建構圖示………13

4-3-1 〈虹彩妹妹〉旋律曲線圖………71

4-3-2 Mary Had a Little Lamb 旋律曲線圖………72

4-3-3 Ten Little Babies 旋律曲線圖………72

4-3-4〈點仔膠〉旋律曲線圖………73

6-1-1 三大文化次系統關係圖………99

6-3-1 創造觀型文化五個次系統圖………107

6-3-2 氣化觀型文化五個次系統圖………108

(12)

VIII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從會聽歌開始,就特別去注意那首歌的歌詞。去年,就讀教所,要準備發表 小論文,還在思考研究什麼主題,突然想到自己很感興趣的歌詞,歌詞也與語文 教育非常有關係,就像現在很多升高中的基測、升大學的學測中的國文試題,也 都會採用幾首有名流行歌的歌詞,例如周杰倫的〈七里香〉,由方文山做的詞,就 放進了國文試題中考驗考生們歌詞中的修辭技巧。有了歌詞這個念頭,便去請教 老師,小論文的研究主題為歌詞是否可行,老師馬上就說可以,也提供我幾個思 考方向,是流行歌的歌詞?還是民歌?抑或是兒歌?在老師的建議下,便選擇了 研究兒歌的歌詞,從兒歌的歌詞中去探討背後的情意表徵及文化意涵,當時的題 目就定為〈兒歌歌詞的文化象徵〉。小論文中我選了幾首中西的兒歌,討論它們的 背景,以及它們是在何種文化下的產物,也做了一些基本的比較。發表完小論文 時,因為教授的建議與肯定,更使我覺得這是個值得研究的題目,還有擴大研究 的空間。

歌曲有很多種,流行歌、民歌、愛國歌曲,還有兒歌,每種歌曲都有它不同 的影響力,有人在流行歌曲中找到撫慰;有人在民歌中找到青春已逝的時光;有 人則因為愛國歌曲而振奮不已。那麼兒童?最早接觸的歌曲類型必定是兒歌,兒 歌環繞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兒歌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基礎的音樂,語文的趣味;也 可以認識到不同民族的生活。例如我們小時候唱過的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 來〉:「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細又長呀,好像那樹上 的彎月亮,你的眉毛細又長呀,好像那樹上的彎月亮」。(魔鏡歌詞網,2010)從 蓋頭兩個字,可以知道他們的傳統服裝和我們的不太相同,他們的頭上有戴各式 各樣的花帽,從這一小段文字也可以學習到形容女孩子五官的文字,同時也具文 學價值。

(14)

兒歌,是我們從小到大最早接觸的音樂性作品,也是文學性作品,幾首琅琅 上口的兒歌,例如〈三輪車〉:「三輪車,跑的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 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陳正治,1985:82 引)還有〈潑水歌〉:「昨天我打從 你門前過,你正提著水桶往外潑,潑在我的皮鞋上,路上的行人笑啊笑呵呵,你 什麼話也沒有對我說,你只是瞇著眼睛望著我,嚕啦啦嚕啦啦嚕啦嚕啦哩,嚕啦 嚕啦嚕啦嚕啦哩,嚕啦嚕啦哩~」(魔鏡歌詞網,2010),就連現在也很難忘這些歌 詞。除了平常的哼哼唱唱外,就文學的角度而言,這些兒歌無形之中對我們也產 生了影響。小學時我們會學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這些詩的格律中,很重要的概 念就是押韻,我們早在小時候唱兒歌時,就已經唱過了。就拿前面提過的〈三輪 車〉,押ㄞ韻,如快、塊、怪;〈潑水歌〉,押ㄛ韻,如過、潑、說、我。如果老師 在詩句教學上,與兒歌作一個連結,或是拿小朋友熟悉的兒歌來舉例,相信學生 在舊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新事物,會更容易內化,形成長期記憶,久久不忘。兒歌 在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兒歌的朗讀及吟唱,可以讓學生學 習到語氣的不同,也因為搭配著音樂,更能使學童在學習說話時讓語句更流暢的 表達,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中國傳統兒歌選》中,作者蔣風在致臺 版讀者中寫道:

兒歌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可吟可誦的簡短詩歌,也是每個人童年時代 最早接觸的文學作品。孩子們從牙牙學語的時候起,便偎在媽媽的懷裡跟

著媽媽吟唱兒歌了。其實,當孩子呱呱墜地之後不久,躺在搖籃裡時,年 輕的媽媽用悠揚徐緩的聲調,滿蘊著深情,輕輕地哼唱的搖籃曲,就已聆 聽這種最具樸素美的兒歌了。兒歌伴隨著媽媽的奶汁,一滴滴流進孩子的 心田,在琅琅上口的兒歌聲中長大。兒歌發展著孩子的思維,培養著孩子 的美感,擴大了孩子的視野,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估量的 作用。」(蔣風,1992:13)

(15)

就文化的角度而言,相關的產物十分繁多,舉凡一個國家的風俗民情、飲食 習慣、民族性等,都可以代表該國的文化。而兒歌是特別貼近我們平時生活或貼 近兒童生活的,從兒歌的歌詞來探究背後的審美類型、文化象徵,是很有價值的。

依我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以兒歌為關鍵字搜尋,限定的條件為論文名稱和 關鍵詞的部分,搜尋到的資料數有 40 筆,相關的研究有《海峽兩岸當代創作兒歌 研究》、《臺灣當代兒歌研究》、《臺灣囝仔歌創作研究》、《兒歌圖畫結合部首歸類 識字教學對識字困難學童學習成效個案之研究》、《馮輝岳的客語兒歌研究及其在 教學上的運用》等等。目前在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搜尋到的兒歌相關的論文大致可 以分成四大類:第一類為論者的兒歌研究,如《潘木人兒歌作品研究》、《黃貴潮 的兒歌研究》、《馮輝岳的兒歌修辭研究》等;第二類則為附屬在兒童文學的研究 中,如《馬景賢兒童文學創作研究》、《陳正治兒童文學創作研究》等;第三類則 以兒歌為主,探討如何在教學上運用,如《故事性兒歌及其在國小語文教學上的 應用》、《多媒體兒歌對國小低年級智障伴隨語障學生詞彙教學成效之研究》、

《動物兒歌融入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研究》等;第四類為單純研究兒歌,如《臺灣 當代兒歌研究》、《臺灣囝仔歌研究》、《臺灣地區福佬與客家童謠比較研究》等。

從以上相關研究看來,幾乎沒有將中西兒歌拿來比較的學術論文,因此更確定中 西兒歌的比較是非常值得我作為研究的題目。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在課堂上反覆帶領學生練習英文單字和句型,讓他們更熟悉的方式就是吟唱 兒歌,他們配合著輕快的音樂,反覆出現的句子。自然而然達到這課的教學目標。

可是除了課本上的教材內容,還需要多點延伸,國小英語能力指標中,第七項文 化與習俗的部分:C-0-5 能從多元文化觀點,了解並尊重不同的文化及習俗。在教 學上運用到兒歌的機會很多。不過,在課堂上教學生吟唱兒歌是讓學生熟練,對 於教學者的我,希望能深入探討這看似簡單,琅琅上口的兒歌,其實深藏很豐富 的學問。本研究希望透過中西兒歌的形式風格比較,分析二者的意象運用、節奏 安排,並且比較中西兒歌的和樂特徵,來以便自己和其他人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下 的兒歌音樂的特性,雖然不同但又為何容易讓人琅琅上口。再者,透過美學方法,

賞析兒歌的歌詞,欣賞歌詞中的審美特徵,是優美?還是崇高?中西兒歌各偏向 那一種類型較多?希望藉著這個部分,在教學上可以帶領學生欣賞歌詞之美,提 升個人審美的層次。在本研究的第六章,是討論中西兒歌背景的差異。我們知道,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每個文化下的產物也不相同,不過就文化類型來說,

世界可以分成三大類型系統:氣化觀型文化、創造觀型文化、緣起觀型文化。(周 慶華,2004a)每個文化底下的作品都可以找出它共同的特點。當然,文化是個抽 象的名詞,我們可以透過文學作品來對於龐大的文化窺伺一二;也期盼透過中西 兒歌的比較,自己對於中西的文化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且將其成果帶入以後 的教學中。

二、研究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研究需要用到一些相應的方法,包括現象主義方法、

比較文學方法、美學方法、文化學方法和社會學方法等。

(一)現象主義方法:

(17)

呈現的形式(而不依它的本質)而為我們認知的對象;而這跟只能間接認知的本 體相對立﹝布魯格(W.H. Burgger),1989:63﹞。一種是現象主義的現象觀,它指 的是「凡是一切出現者,一切顯示於意識者,無論他的方式如何」(趙雅博,

1990:311)。後面這種凡是顯示於意識中或為意識所及的對象都稱為現象的說法,

特別常見。如「文學現象,意指在寫作的現實環境中展現的觀念辯證和文學趨勢 以及跟作品互相滲透的歷史語境或文化地形」(林燿德主編,1993:導論 30~31)、

「(文學現象)包括一切關於文學的人、事和作品」及其「彼此之間互動的複雜關 係」(李瑞騰,1991:43)等等所提及的現象,都指這種狀況。而現象學的方法的現 象觀則不然,它是特指「一個實在的存有物(如認識者自身的內在行為)或本質 地把握到的對象」(布魯格,1989:63)。雖然有人認為現象學方法中的「現象學有 兩層涵義:顯現和顯現物,又稱為意識活動和意識對象。現象學方法的口號是『回 溯到事物本身中』。意思是要人們透過直接的認識去把握到事物的本質。因而現象 學方法不是一套內容固定的學說,而是一種透過『直接的認識』描述現象的研究 方法」(王海山主編,1998:10)。簡單的說,現象學、觀念論、現象主義三者看似 相似,卻是有些許的不同。本研究的第二章文獻探討,將利用現象主義的方法,

就如以上敘述,現象主義方法運用在文本分析上,對於一切關於文學的人、事和 作品及其彼此複雜的互動關係產生作用,對其起意識作用。我將收集有關兒歌相 關的論述,加以整理、分析和批判,希望將其他人沒有研究到的部分,自己可以 作個補充。

(二)比較文學方法:是評估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具有的影響 / 對比的情況(價值)的方法。(周慶華,2004a : 143)中西兒歌有取材、意象運用、

旋律節奏安排及和樂特徵等形式風格的差異,必須用比較文學方法來進行對比,

才能知道彼此之間質距的因緣。而這將在第四章加以運用。此外第三章先處理兒 歌的界定,也可以被包涵,所以一併列在這種方法下來看待。

(三)美學方法:是評估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具有的美感成分

(價值)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形成,大體上是緣於相對認知取向和規範取向兩種

(18)

方法論類型來說的審美取向這一種方法論類型所有的欲求。所謂審美取向的方法 論類型,是說相關的語文研究會從某些特定的形式結構來進行論斷。(周慶華,

2004a:133)本研究的第五章將以美學方法來處理中西兒歌的審美特徵差異的問 題,例如兒歌歌詞中的審美特徵是屬於前現代的模象美還是現代的造象美或是後 現代的語言遊戲美?再細分的話,前現代模象美又分成優美、崇高、悲壯,現代 造象美又分成滑稽、怪誕,後現代語言遊戲美又分成諧擬和拼貼。(同上,138)在 賞析中西兒歌歌詞時,也會依此審美類型來分析和歸類。例如臺語有一首傳唱度 很高的搖籃曲〈搖子歌〉,歌詞如下:

搖子歌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搖子日落山,抱子金金看,你是我心肝,驚你受風寒。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一點親骨肉,愈看愈心適,暝時搖伊睏,天光抱來惜。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同是一樣子,那有兩心情,查甫也著疼,查某也著晟。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細漢土腳爬,大漢欲讀冊,為子款學費,責任是咱的。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畢業做大事,拖磨無外久,查甫娶新婦,查某嫁丈夫。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痛子像黃金,晟子消責任,養到恁嫁娶,我才會放心。

(陳正治,1985:26 引)

這首歌是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創作的歌曲,那時臺灣人每天面對躲空襲 的恐懼,也目睹許多生離死別的悲劇。呂泉生作這首歌時,小孩也剛出世,對於 生死感觸甚多,所以寫下這首歌。歌詞包含了從嬰兒、成年、婚嫁的三個階段,

父母對子女的愛心,在這首歌中表露無遺。這首歌的歌詞的內容應屬於審美類型

(19)

整,內容是敘述父母對於孩子成長中不同階段的期望,情感層層推進,非常和諧 和圓滿。

(四)文化學方法:是評估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的文化特徵(價 值)的方法。(周慶華,2004a:120)古今中外對於文化的定義和解釋很多,十八 世紀七○年代,泰勒(E.B.Tylor)重新為文化下定義,說文化是一種複雜叢結的群體;

這種複雜叢結的群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其他人所 獲得的才能和習慣。(殷海光,1979:31)而在沈清松的《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 文化的衝擊與展望》中則整理了一個外來且經他增補的文化定義:文化是一個歷 史性的生活團體(也就是它的成員在時間中共同成長發展的團體)表現它的創造 力的歷程和結果的整體,當中包含了終極信仰、觀念系統、規範系統、表現系統 和行動系統等。這個定義包含幾個要素:1.文化是由一個歷史性的生活團體所產 生;2.文化是一個歷史性的生活團體表現它的創造力的歷程和結果;3.一個歷史性 的生活團體的創造力必須經由終極信仰、觀念系統、規範系統、表現系統和行動 系統等五部分來表現,並在這五部分中經歷所謂潛能和實現、傳承和創新的歷程。

文化在此地被看成一個大系統,而底下再分五個次系統。這五個次系統的內涵分 別如下:終極信仰是指一個歷史性的生活團體成員,由於對人生和世界的究竟意 義的終極關懷,而將自己生命所投向的最後根基;觀念系統是指一個歷史性的生 活團體成員,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並由此而產生一套認知體系和一套延續並 發展他的認知體系的方法,如神話、傳說等。規範系統是指一個歷史性的生活團 體成員,依據他的終極信仰和自己對自身及對世界的了解(就是觀念系統)而制 定的一套行為規範,並依據這些規範而產生一套行為模式,如倫理、道德等等。

表現系統是指用一種感性的方式來表現該團體的終極信仰、觀念系統和規範系統 等,因而產生了各種文學和藝術作品;行動系統是指一個歷史性的生活團體的成 員,對於自然和人群所採取的開發和管理的全套辦法,如自然技術和管理技術。(沈 清松,1986:24~29)這特別有方便統攝材料的作用而可以沿用;並且該五個次系統 可以整編為下列關係圖:

(20)

文化

終極信仰

觀念系統

規範系統

表現系統…………行動系統

圖 1-2-1 文化五個次系統圖(周慶華,2007:184)

所謂文化學方法所預設的文化學內涵,就是上述的文化觀及其實踐為研究對象所 展開的學問。此研究的第六章中西兒歌的文化背景差異,將以文化學方法來分析,

並以文化五個次系統圖來加以說明。例子如,〈小小羊兒要回家〉這首兒歌和西方 的 Mary had a little lamb,利用文化學來分析,分析圖如下:

小小羊兒要回家 Mary had a little lamb

紅紅的太陽下山啦 Mary had a little lamb Little lamb, little lamb 咿呀嘿呀嘿 Mary had a little lamb Its fleece was white as snow 成群的羊兒回家啦 And everywhere that Mary went Mary went, Mary went 咿呀嘿呀嘿 Everywhere that Mary went, the lamb was sure to go

小小羊兒跟著媽 It followed her to school one day School one day, school one day 有白有黑也有花 It followed her to school one day,That was against the rule 你們可曾吃飽啊 It made the children laugh and play Laugh and play, laugh and play 天色已暗啦 It made the children laugh and play To see a lamb at school 星星也亮啦 Why does the lamb love Mary so, Mary so, Mary so?

小小羊兒跟著媽 Why does the lamb love Mary so? The eager children cry

不要怕不要怕 Why, Mary loves the lamb, you know lamb you know, lamb you know 我把燈火點著啦 Mary loves the lamb, you know, The teacher did reply

(21)

氣化觀型文化 創造觀型文化 終極信仰 (道) 終極信仰(上帝)

觀念系統(重人倫) 觀念系統(重哲學、科學)

規範系統(強調親疏遠近) 規範系統(強調互不侵犯)

表現系統(兒歌)...行動系統(勞心勞力) 表現系統(兒歌)…行動系統(制衡、役使萬物)

圖 1-2-2 兒歌比較系統圖

〈小小羊兒要回家〉中看得到母愛,也有傳統文化所規範的男主外、女主內,

符合觀念系統裡的重人倫;Mary had a little lamb 歌詞中可以感受得到線性思維的邏 輯性,而人「各有所部屬」彼此互不侵犯,且對動物有支配權而在行動系統上帶 著役使動物的意味。

(五)社會學方法:原是指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雖然該社會現象也都要以 語文形式存在或創發為語文形式才可被掌握),但在這裡是特指研究語文現象或以 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內蘊的社會背景的方法。(周慶華,2004a : 87)本研究第七 章要處理前幾章的研究成果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看它怎麼運用在具體教學情境 中的閱讀欣賞教學、說話表演教學和寫作創新教學等而可以發揮改善現況的效果。

各種研究方法都有它的功能和侷限,而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是希望可以藉著 不同的觀點去探討文本、理出頭緒和重建脈絡,而產生出不同的火花。

(2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範圍主要是第三章至第七章,第三章先界定兒歌,兒歌與童謠到底 有何不同?兒歌的性質以及兒歌的功能,兒歌對於孩子甚至對於我們成人,會有 著怎樣的影響力?第四章是比較中西兒歌的形式風格,中西兒歌的取材,中西兒 歌的內容有哪幾種類型?從哪些方面來作為兒歌的材料?中西兒歌的意象運用,

為何要討論意象?意象是什麼?意象,簡單地說就是將客觀物象透過創作者主觀 的情感、體悟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用另一種說法,就是寓「意」於「象」,以外 在物象表達內心情意的意思。意象最常在詩中被討論,那麼兒歌是兒童的詩,存 在於兒歌中的意象又有哪些?在第四章裡還需討論中西兒歌的旋律節奏,還有它 們是如何搭配音樂的特性。第五章將討論到中西兒歌的審美特徵,中西兒歌中的 崇高、優美、基進是如何表現的?第六章為中西兒歌的文化背景差異,先討論文 化類型,再以相似的兒歌來比較它們的文化背景,是怎樣的文化背景才會有這樣 的兒歌產生?綜合以上的研究內容,再延伸到語文教學上,第七章則是利用研究 成果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運用在閱讀欣賞教學、說話表演教學以及寫作創新教 學上。

本研究的主題是中西兒歌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以上已經說明比 較的範圍,及希望落實在語文教學上的領域,而中西兒歌這個部分也需要界定範 圍。「中」指的是海峽兩岸現代的兒歌,而「西」指的是英美語文的兒歌。為何以 這兩部分作為研究的範圍?這可以從歷史和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先從英語開始談 起,在十八、十九世紀,英國海運發達,幾乎五大洲都有他們的殖民地,英皇統 御下的領土約站地球的四分之一,號稱「日不落國」,遠在南半球的澳洲,亞洲有 香港、印度……等,非洲有甘比亞、奈及利亞、埃及等國,在美國獨立之前,也 是受英國統治。只要是殖民地,一定要學習統治國家的語言,就像當初日本統治

(23)

臺灣,也得接受日本教育,取日本名字,學習日語;從語言開始同化,就等於控 制了殖民地人民的思想。縱使現在已經沒有殖民地了,但是當時留下的殖民觀念 仍然存在於國家內部,延至今日,英文便成了國際的語言;而且美國獨立後,國 力日漸茁壯,成為民族的大熔爐,要跟美國有文化上和商業貿易的交流,勢必得 用英語溝通。現在國內小學的語文課程中,從三年級開始就把英文列入正式課程,

也是為了提升學童的競爭力,能與世界接軌。英國《經濟學家》最近發表的一篇 文章就把英語稱作「語言帝國」。因為在世界 60 多億人口中,3.8 億人的母語是英 語,這些國家主要包括英國、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此外,

世界上有大約 2.5 億人的第二語言是英語,10 億人在學英語,20 億人接觸英語。

據預測,到 2050 年,世界一半人口的英語將達到熟練程度。(劉燕青,2002)因 為上述的原因,英語是具有代表性及指標性的,所以我選擇以英語兒歌作為研究 範圍,其他如歐洲國家的兒歌,同樣是創造觀型文化下的產物,與英語兒歌屬於 文化中內部的差異,所以我僅以英語兒歌作為西方兒歌的代表。而「中」,是選擇 以海峽兩岸的兒歌為主,縱使現在臺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處於一種尷尬的階段,

就歷史上來看,我們還是血緣相連的,由於國共內戰,蔣介石率軍播遷來臺,因 為政治的理念不同,所以分裂了;但即使分裂,我們還擁有共同的語言,還能互 相溝通,商業貿易、學術交流、旅遊等,也是來往的非常頻繁。為何沒有選擇其 他國家的兒歌?一來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二來是就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全球有 60 億人口,有十三億的人使用華語,其中有十億就在中國大陸地區,我們臺灣地 區也是使用華語,所以就比例來說,選擇以海峽兩岸的現代兒歌來作為研究範圍,

是具有代表性的。臺灣除了國語外,還有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的方言兒歌,

我選擇較多人說的閩南語的兒歌為研究的對象。對於中國古代的兒歌,由於我個 人目前時間心力有限,所以就留待以後再來作深入研究。

二、研究限制

(24)

中西兒歌的比較研究的焦點在於大方向的文化類型以及審美類型的比較,對 於細微的部分,例如兒歌的傳播方面:兒歌是如何被人們接受,古時候可能是由 人們口耳相傳,而今日可以透過很多的管道來傳播,市面上的音樂 CD,早期還是 以錄音帶為主,種類琳瑯滿目,加上現在科技發達,很多人會將兒歌搭配動畫來 播出,在網路上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搜尋到你想要知道的兒歌,甚至還會有其他 的延伸活動可供利用,因為時間和心力有限,就沒有列入研究的範圍。還有兒歌 的創作方面,在教學上會利用熟悉的兒歌曲調,例如〈兩隻老虎〉、〈小星星〉,如 此耳熟能詳的曲調,填入課程中需要的字句,讓學生練習,不過這都僅止於課堂 上的創作,沒辦法像早期的兒歌那麼有代表性,兒歌的創作涉及學術涵養,還有 心理學的層面,礙於時間和自身的能力,就沒有將這方面列入研究範圍。以上這 些都可能影響中西兒歌的領受和進一步差異的察覺,現在無力兼顧卻無妨有心人 加入研究的行列。

為了顯示本研究所能討論的和不便討論的,就將本研究的理論建構圖列出:

(25)

念 中西兒歌、語文教學 (概念一)

定 中西兒歌的形式風格、中西兒歌的審美特徵、

中西兒歌的文化背景(概念二)

理 論 建

構 命 中西兒歌有形式風格上的不同(命題一)

建 中西兒歌有審美特徵上的差異 (命題二)

中西兒歌各有文化背景的制約(命題三)

命 本研究的成果,可運用在閱讀欣賞教學上 (演繹一)

演 本研究的成果,可運用在說話表演教學上 (演繹二)

本研究的成果,可運用在寫作創新教學上 (演繹三)

圖 1-3-1 本研究理論建構圖示

凡是不在此理論架構內的課題[包括所涉及的概念、命題和演繹等為理論建構所 需的成分(周慶華,2004a:329)],基本上都會成為本研究的限制所在;要別為 探討,就得俟諸異日了。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歌

本節主要探討的是兒歌,並針對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析。於 2009 年 10 月,在全國博碩士論文網(ETDS)以「兒歌」這個關鍵詞組搜尋,模式設定在「精 確」,查詢的條件為「論文名稱」及「關鍵詞」,搜尋到的資料有 40 筆,在第一章 第一節的研究動機中有提到。我將這 40 筆資料大致分成四類,整理成表格如下:

類型 論文名稱

論者的兒歌研究

《潘人木兒歌作品研究》、《黃貴潮的兒歌研究》、《馮輝岳的 兒歌修辭研究》、《施福珍的臺灣囝仔歌研究》、《施福珍兒歌 研究》、《謝武彰兒歌研究》、《王金選閩南語兒歌研究》(計 7 篇)

附屬在兒童文學中 的研究

《馬景賢兒童文學創作研究》、《陳正治兒童文學創作研 究》、《林良的兒童文學研究》、《周伯陽與兒童文學》、《馬景 賢兒童文學創作研究》、《陳正治兒童文學創作研究》、《中國 兒童文學研究》、《方素珍兒童文學創作研究》、《劉正盛及其 兒童文學研究》(計 9 篇)

將兒歌運用在教學 上的研究

《故事性兒歌及其在國小語文教學上的應用》、《多媒體兒歌 對國小低年級智障伴隨語障學生詞彙教學成效之研究》、《動 物兒歌融入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研究》、《兒歌結合字卡教學方 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兒童認字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兒 歌統整幼稚園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英文兒歌律動實施國小 二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 觀察與分析研究》、《動物兒歌融入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研 究》、《一位幼稚園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以臺語兒歌為媒介》、《電腦化兒歌識字教學對國小學習 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教師信念與音樂智能對兒 歌韻文教學之影響》、《客家兒歌及童謠應用於教學之行動研 究──以宜蘭一所國小社團教學為例》、《應用兒歌於鄉土語 言教學之研究──以閩南語為例》、《運用兒歌融入一年級國 語科實施修辭教學之研究──以臺北縣永定國小一年級為

(27)

例》(計 15 篇)

純粹兒歌研究

《國小藝術與人文教科書兒歌修辭之研究》、《幼稚園教材研 究-探討主教材中兒歌的內容與形式》、《兒歌音樂性研究》、

《兒歌的韻律研究》、《海峽兩岸當代創作兒歌研究

(1945——2000)》、《臺灣當代兒歌研究(1945——1995)》、

《臺灣地區福佬與客家童謠比較研究》、《多元智慧的兒歌創 作教學研究》、《臺灣囝仔歌創作研究》(計 9 篇)

表 2-1-1:論文名稱、關鍵字為兒歌的相關研究

根據上表,可歸納出將兒歌運用在教學上的研究數量最多,其次是附屬在兒 童文學中的研究和純粹兒歌研究,最少的則是論者的兒歌研究。由於一般人會將 兒歌和童謠視為相同(這個問題會在本研究的第三章作個界定),於是我再以「童 謠」關鍵字搜尋,設定條件同樣為「論文名稱」和「關鍵字」,顯示的資料量是 39 筆,其中不乏和上面重複的研究,如《兒歌的韻律研究》、《海峽兩岸當代創作兒歌 研究》、《兒歌音樂性研究》、《臺灣地區福佬與客家童謠比較研究》、《臺灣閩南語童謠 之研究》、《臺灣囝仔歌創作研究》、《周伯陽與兒童文學》等。這 39 筆的研究類型,

我將其分成五大類,和兒歌有些許不同,整理表格如下:

類型 論文名稱

鄉土語童謠研究

《臺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臺灣客家與閩南童 謠的比較與分析: 以隱喻及認知結構為中心的探討》、《排灣族傳 統童謠研究》、《客家兒歌及童謠應用於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宜 蘭一所國小社團教學為例》、《當代臺灣布農族童謠的文化傳承問 題研究》、《臺灣地區客家童謠之研究》、《臺灣地區福佬與客家童 謠比較研究》、《臺灣閩南語童謠之研究》、《臺灣閩南語諺謠研 究》、《臺灣囝仔歌創作研究》、《臺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計 11 篇)

(28)

童謠與教學結合研 究

《童謠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音素覺知及記憶之研究》、《幼兒客 家語音韻覺識訓練課程發展、實施與評估之研究》、《兒童臺語說 唱教學研究》、《二年級級任老師運用英語童謠教學之成效研究》、

《英文童謠教學對國小英語補救教學效能之研究》、《歌唱遊戲融 入臺灣福佬童謠對兒童音樂學習興趣與成就之影響》、《運用韻文 增進國小學童英語音韻覺識能力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應用資訊 科技於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生童謠韻文教學之研究》、《以英文童謠 教學提升國小學童尾韻覺識發展之研究》、《嬰兒音樂教案設計與 實務教學分析研究》、《童謠教學對幼兒聲韻覺識影響之研究》、《臺 灣遊戲童謠在國小多元文化音樂課程中之研究與應用》、《運用多 元智慧理論在國小英文童謠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德國民謠探討 音樂與地理之統整教學》、《多元文化態度與音樂偏好--以族群為 面向之桃園縣國小學童調查研究》(計 15 篇)

地區性童謠研究

《饒平客家說唱音樂之研究》、《馬祖童謠研究──以二00一至 二00三採集為例》、《桃竹苗客家童謠之研究》(計 3 篇)

純粹童謠(兒歌)

研究

《兒歌的韻律研究》、《遊戲童謠之研究》、《海峽兩岸當代創作兒 歌研究(1945~2000)》、《臺灣育囡仔歌歌謠研究》、《兒歌音樂性研 究》、《中國古代童謠研究》(計 6 篇)

論者與童謠研究

《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林沈默與臺灣囡仔 詩》、《簡上仁與臺灣囝仔歌》、《周伯陽與兒童文學》(計 4 篇)

表 2-1-2:論文名稱、關鍵字為童謠的相關研究

根據上表,跟兒歌相關研究相似的是與教學作連結的研究為最多,以地區性 的童謠研究為最少。從這兩個表看來,鮮少看到比較性的研究(除了《臺灣地區 福佬與客家童謠比較研究》僅止於系統內的比較探討),所以我的研究應該會是個 新的突破。

本節將以純粹兒歌研究這一項中的《兒歌韻律研究》,還有另外在 google scholar 搜尋引擎中,同樣以「兒歌」為關鍵字中找到的〈兒歌內容分析〉和〈兒 歌童謠創作研究〉,這 3 筆研究來作個探討。選擇這 3 筆的原因,是因為這 3 筆都

(29)

的第四章第三、四節旋律節奏安排以及和樂特徵有相關;〈兒歌內容分析〉和我的 第五章中西兒歌審美特徵類型可以做個連結;〈兒歌童謠創作研究〉是我研究裡所 沒有的。不過在第七章相關成果運用在語文教學上,期盼它能有所助益。以下是 我將這 3 筆文獻的資料整理成表格如下:

關鍵字:兒歌 研究者 學校 年份

《兒歌的韻律研究》 李金青 臺東大學語文教育

研究所 2009

〈兒歌內容分析〉 洪慧如 《國教學報》,14 2002

〈兒歌童謠創作研究〉 許瑛珍 《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學報》,17-1 2004 表 2-1-3:關鍵字為兒歌的相關研究

李金青的《兒歌的韻律研究》是從語音學的角度來分析兒歌中的押韻、節奏,

全篇分成五章,主要內容在於第三章兒歌的韻律和第四章兒歌的節奏設計:原則 與方法,旨在探討兒歌的韻律,透過音樂符號來設計兒歌的唱唸節奏,並找出兒 歌唱唸節奏設計的方法和原則。(李金青,2009)此研究有詳細分析兒歌的韻律形 式,並且將兒童詩中的用韻帶給人的感覺製成表格,讓人一目了然;此外,還將 兒歌押韻形式分類,分成兩大類:句末押韻和句首句尾同時押韻,並將這兩類細 分,句末押韻的兒歌還分成一韻到底和換韻押韻,句首和句尾同時押韻分成句首 句尾分押不同的韻、句首句尾押相同的韻、句首句尾交互押韻,分類得很詳細,

也讓我發現原來兒歌的韻律有這麼多的變化,不同的韻給人不同的感覺。此篇只 有五章,篇幅不大,著重在韻律和節奏的歸納,雖然在第五章有結論與建議一項,

有對教學者的建議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但不是著墨非常多。雖然此篇的歸納 功夫很好,可是如果能將兒歌運用在教學上的例子舉出,應該是會更完整。再者,

本篇並沒有將兒歌和童謠作個界定,而且裡面用來分析的兒歌是以能入樂為主?

還是兒童詩歌也算?因為我看到這二者都有包含在內,所以如果再加以界定範圍

(30)

會更清楚。我的研究中會在第三章界定兒歌與童謠,也會在第七章中探討如何利 用兒歌運用在語文教學,期盼能將先進的研究再作個補強。

洪慧如〈兒歌內容分析〉,剛看到這篇的名稱,本以為是著重在兒歌歌詞內容 的分析或賞析,但是此篇較著重在將幼稚園裡小班和大班所使用的兒歌,將它們 的分布情況作分類,光分類的表格就佔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研究者依照兒歌的內 容分成知識歌、遊戲歌、生活歌、催眠歌、職業歌、逗趣歌、勸勉歌、抒情歌、

故事歌、問答歌九大類,當然知識歌包括了自然歌、植物歌、動物歌、色彩歌等 等;而且此篇指的兒歌是專門為幼稚園設計,給幼兒在園內進行唸誦的兒歌。這 些分類對於我們研究兒歌的人來說,給了很好的資源,每一類的歌都有解說和範 例,但是在文獻探討中的第四節兒歌賞析的方向,只分成內容方面和形式方面,

內文寫道:「當看到一首兒歌,從文句裡,或清楚的標題裡,先看它是屬於哪一性 質的兒歌,對作者要表達的內容,當有較明確的認識。其次,可以從兒歌言內、

言外之意來欣賞它的意旨。有的兒歌意旨可以從字面上看出,有些就得再深入分 析、研究、歸納,悟出隱藏起來的含意。」(洪慧如,2002)方向給得很好,可是 只舉了一首日據時代的臺語兒歌為例,顯得有點單薄,如果再加強敘述其他兒歌 的言外之意或者時空背景,內容應該會更豐富。在我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將會賞析 兒歌的審美類型以及文化背景差異,應該可以替兒歌內容賞析方面作個補充。

許瑛珍〈兒歌童謠創作研究〉,是發表在國北師的學報裡,篇幅看來應該屬於 小論文,分成四個大項目:(一)兒歌童謠在幼兒教育上的意義;(二)兒歌童謠 的特質;(三)創作方法;(四)結論。篇幅雖不長,可是在創作方法裡寫的很仔 細,創作有分成創作的條件和方法,如果在課堂上運用的話,應該是需要和音樂 課相互配合;在附錄裡,也有將一位林老師的創作兒歌的過程記錄下來,除了相 關的審美類型和文化類型等尚未觸及,其餘算是滿完整的。(許瑛珍,2004)我的 研究除了會參考本篇外,也希望能將兒歌的創作帶入語文教學中。

(31)

第二節 中西兒歌

上一節已經整理出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以兒歌搜尋的結果,是沒有關於 中西兒歌比較的論文,在此僅以單研究中國兒歌或研究英文兒歌的論文來探討,

並且作一點分析比較。以下是本節要分析的兩篇論文:

關鍵字:兒歌、英語 研究者 學校 年份

Analysis of the Songs in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國小英語課本之歌曲 教材分析》

劉貞儀 南臺科技大學應

用英語研究所 2006

《兒歌的音樂性研究》 林淑珍 臺東大學兒童文

學研究所 2003 表 2-2-1 關鍵字為兒歌或英語的相關文獻

當中劉貞儀的《國小英語課本之歌曲教材分析》,英文篇名為 Analysis of the Songs in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除了摘要外,其餘都是用英語書寫而

成。上述兩篇研究都和音樂性有關,在本研究第四章中西兒歌形式風格的比較中 的第三和第四節中,要探討的是中西兒歌的旋律安排和和樂特徵。就我個人教學 的經驗,在英語課本裡的歌曲,每一課結束都有一首歌曲教唱,很多都是利用耳 熟能詳的兒歌曲調,填入該課的重要句型,例如在 Hello! Darbie!第一冊 Lesson 3 What color is it?裡,用我們很熟悉的〈兩隻老虎〉,也就是英語兒歌裡的 Are you sleeping? 的曲調,套入了本課主要句型,歌詞如下:

What color is it?

What color is it? What color is it?

It is red, it is red.

It’s red, Darbie. It’s red, Darbie.

Look, it’s here. Look, it’s here.

(32)

(陳純音主編,2009:36)

學生在習唱時,因為已經熟悉了原有的曲調,所以學習的時間可以縮短;而歌詞 要配合節拍,學生在唱的時候也會注意到單字的發音及音節,可以對於學習目標 更加強化。劉貞儀此篇主要調查分析國小英語教科書歌曲內容的與形式特色、出 版商提供的教具,以及教師手冊中歌曲相關的教學活動。研究對象為 14 套英文教 材系列,共包括 379 首英文歌曲、84 本教師手冊、14 個出版商。主要的發現為:

(一) 歌曲主題方面,九年一貫課程標準提供的 40 個主題中,大多都有被 採用設計在 14 套國小英語教材系列中,唯「有趣的人物」、「性別平等」、「人權」

與「科技」沒有被採用。各教材在主題選用及用字難易度編排上也各有特色。

(Fourteen series adopted most of 40 themes in NYICG except the issues of “famous or interesting people," “gender equality," “human

right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二) 超過 99%的歌曲與該所屬單元內容相關;大部分歌詞的用字都在 1200 單字表中,由於某些教學目的,有 261 個單字 1200 單字表的字彙編寫入歌曲中。

(More than 99% of the songs had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s they belonged to. The majority of songs were composed of words in 1200 wordlist attached in the NYICG.)

(三)只有 Coco & Momo Series,English Now Series,和 Woody & Me Series 有依據學習階段由易到難編排歌曲的字彙。大部分歌曲的相異比例計算(Type Token Ratio,簡稱 TTR)都介於 0.11 到 0.30 之間,有 9 個系列中的歌曲 TTR 越 高,歌曲數越少。

(Only three series complied the singing materials from easy to difficult level of Type-Token Ratio ranged from 0.11 to 0.30.)

(四) 379 首的歌曲形式都適合兒童學習英文,大部分的歌唱速度都比說話 慢,所以歌曲的內容都有重複字彙或句型;約 99.5%的歌詞有押韻,由童聲演唱的

(33)

比例最高(45%)。

[The forms of the 379 songs were suitable for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Most of the songs had a slower rate than the normal speech; 100%

of the songs had some repeated vocabulary and specific structures; 99.5%

of the songs were rhymed, and the songs sung by children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45%)]

(五) 約 99.2%的歌曲編排在該單元的最末部分,也就是大部分歌曲具有複 習前面所學內容的功能。

(Ninety-nine point two of the songs were put in the end of sections in the textbooks; which meant that the most songs in the elementary textbooks served the function of review.)

(六) 歌詞頁、歌曲演唱光碟及圖卡是歌曲教學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具。Darbie Teach Me Series 和 Woody & Me Series 擁有最多種的教具(7 種);Super Cool Series 只有 3 種教具。各系列提供的教具各有不同。

(The lyrics pages, audio CDs and picture cards were the most common and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equipment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There was difference among 14 series in terms of teaching aids supplement.)

(七) 為了因應教唱活動的時間長度,約一半的教師手冊給予彈性的歌曲教 唱時間;另一半則清楚提供教學的時間。

(In terms of the length for singing activities, almost half of the teacher's manuals offered the flexibility in so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other half of another half of the 14 series provided exact of length for singing activities to teachers.)

(八) 在 379 個教學計畫中,納入了所有文獻中所提倡的聽說讀寫活動,發 音練習最常見(279 首 / 78.3%),文化的部分最少(10 首 / 2.6%)。

[In terms of the four-skills activities, the pronunciation practice

(34)

activities was most used(279 首 / 78.3%)in 14 series, while the least was the culture learning activity (10 首 / 2.6%.)]

(九)教師手冊的教學步驟說明有詳細與簡要兩種方式,所有系列在手冊上 仍不盡完善,內容仍需加強以期發揮其最大功能。(劉貞儀,2006)

(The explanations and instructions in teacher's manuals of 14 series were presented in two main styles: detailed or brief.)

以上為劉貞儀的研究發現,有很多項目是整理歌曲比例為主,其實並沒有特 別研究歌曲和歌詞的和樂特徵。就研究名稱來說,是可以再將課本中的兒歌和歌 曲的搭配適當與否作探討。而這一點,希望在我的研究中會有更新的發現。此外,

在上述第八項的研究發現中提到,關於文化的教學活動佔最少的比例。其實在每 一冊中都會有一個文化節慶教學的單元,不過和歌曲所佔的比例來說,少了許多。

換句話說,學生接觸歌曲的機會比接觸到文化的機會要來的少,編者倘若能在歌 曲中加入些許文化的元素,學生在學習一首歌曲就不只單純的形式學習,還有更 深層的內涵。在劉貞儀的研究中整理了很多相關音樂與語文習得的資料,是可以 供本研究來作為參考。

相較於劉貞儀的研究,林淑珍的《兒歌的音樂性研究》顯得較完整,尤其是 第二章語言、音樂和音律,談到了語言和音樂及音律這三者的關係。林淑珍在整 理資料部分做的相當全面,不但從歷史的資料來看,也從音樂的角度來看,探討 這三者的關係;其中還提到了「音樂,起源於語言」,所以可以知道語言有其韻律 性,才可造就音樂的產生。該研究中的第三章為兒歌的音樂性要點,第一節是中 國詩歌的音樂性表現,可以為我的中國兒歌的和樂特徵和旋律安排的討論奠基;

第五章現代兒歌的音樂性,也帶出了現在許多論者創作的兒歌,如馮輝岳、潘人 木等人的兒歌,而且每一章都會有個小結,讓讀者可以更清楚知道重點。(林淑珍,

2003)雖然她的研究只有六章,但是篇幅達兩百多頁,相當有份量。

整體來說,這兩篇都提到了音樂和語言的關係,不論是中文文獻或英語文獻

(35)

內容著實有很大的幫助,只是少了中西的對比,因此後來研究者開闢新的視域。

(36)

第三節 兒歌與語文教育

從本章第一節所帶出的可以看到,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跟兒歌或童謠相 關的論文研究方面,將兒歌或童謠運用在教學上的研究數量最多,而實際運用在 語文教學上的也不少:在表 2-1-1 可以看到 15 篇中約佔了七篇是運用在語文教學 上的研究,在表 2-1-2 大約有四篇,其餘的研究都和音樂相關性較高,畢竟兒歌是 結合音樂和文學而成的作品。本節將以三篇和語文教育相關的研究來作探討,以 下是這三篇的資料一覽表:

關鍵字:兒歌、語文教育 研究者 學校 年份

《兒歌結合字卡教學方案 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兒 童認字學習成效之研究》

林婉瑜 臺北市教育大學身

心障礙教育研究所 2005

《以英文兒歌律動實施國 小二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

行動研究》

藍正發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兒童英語教育系碩

士班

2005

《故事性兒歌及其在國小

語文教學上的應用》 林仙姝 臺南大學語教系碩

士班 2006

表 2-3-1:兒歌與語文教育相關的研究

《兒歌結合字卡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兒童認字學習成效之研 究》,此篇認為認字是知識攝取的一項重要技能,他透過兒歌結合字卡教學的方 案介入來幫助學習障礙的兒童認字。為何選擇兒歌來配合字卡認字?研究者認 為,音樂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溫和不具威脅性的溝通工具,小朋友可以 經由兒歌學習到新的事物,從舊經驗出發,藉著歌詞內容,認識未知的事物,而 且學習吟唱兒歌的過程中,學生最先接觸到的就是歌詞,在這過程中可以提升語 文能力的發展與字彙的認識。這項研究屬於行動研究,研究者在教學上因應自己 的需要而做的一項實驗。(林婉瑜,2005)我覺得這是一項好的研究,因為學習 障礙的學童有些認知能力跟不上班上的其他同學,如果老師又找不到方法來帶領

(37)

他,可能就會造成他學習路上的陰影,所以研究者以兒歌結合字卡的方式帶領學 生認字,在引起動機方面,是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而且研究者對於歌詞的看 重和本研究有相似處,雖然運用的方向不同,但此研究可供第七章運用兒歌在語 文教學上的參考。

《以英文兒歌律動實施國小二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此篇的目的 是探究英文兒歌律動用於補救教學對學童學習的影響以及學習成效,也探討國小 英語教師在實施英文兒歌律動補救教學時,會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和上述的研究 同屬於行動研究,都事先訂下一個目標,進行研究和教學方法,再來看看成效如 何;內容談到了很多兒歌與多元智慧的關係,有語文智慧、邏輯數學、空間智慧、

肢體動覺、人際智慧、內省智慧、人際觀察等,經由他的分析,可以知道兒歌是 可以激發學生的多元智慧的。他也分別針對不同的智慧選了適合的兒歌,例如在 語文智慧方面,他選擇的兒歌是 star light, star bright、Mary had a little lamb 這 兩首,因為這兩首兒歌的詞彙豐富,重複性也高,旋律優美,有詩歌的意境;star light, star bright 可以讓小朋友對夜深人靜時注視著天空中的閃耀星星和彎彎的月 亮,產生無限想像審美空間,在經過聯想更能激發出其內心深處的想像力。所以 藉由兒歌教學,可將學生的語文潛力激發出來,對學童的聽說讀寫都會有助益。

(藍正發,2005:55)在邏輯數學方面,他選擇了 Five little monkeys、Ten little Indians,這兩首兒歌都是以數字為主軸,很適合低年級的小朋友練習數數,也有 簡單的運算概念。例如 Five little monkeys 的歌詞:

Five little monkeys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One fell off 

    And bumped his head      Mama called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said, "That's what you get for jumping on the bed!" 

(38)

    Repeat for 4, 3, and 2 monkeys. Then: 

    One little monkey jumping on the bed      HE fell off 

    And bumped his head      Mama called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said, "KEEP THOSE MONKEYS OFF THAT BED!!!".

(黃朝萍編,2004:38)

意思是,五隻猴子在床上跳啊跳,其中一隻摔下床,撞到了頭,猴媽媽打電話給 醫生,醫生說:「這就是在床上跳啊跳的下場!」接下來重複四、三、二;然後 最後一隻猴子在床上跳啊跳,牠又摔下來了,媽媽打給醫生,醫生說:「讓那些 猴子遠離那張床!」這首歌從五到一,讓學生可練習簡單的減法,也因為內容有 趣,學生更能夠琅琅上口。從這項研究中,我可以參考其選擇兒歌的方式,因為 兒歌與多元智能結合,使我在分析兒歌有一個新的方向。本篇探討理論的篇幅很 多,相較之下,實際補救教學的篇幅卻佔不多,雖然教學方案和流程很完整,卻 讓人感覺有點頭重腳輕;不過內容裡選擇的英文兒歌也是可以供我作為中西兒歌 比較時的參考。

故事性兒歌及其在國小語文教學上的應用》,本篇以兒歌歌詞的屬性來分 類,以故事性的兒歌來作研究,將故事性的兒歌運用在語文教學上,可供我的研 究第七章作為參考。此項研究中界定了兒歌及故事性兒歌,以及用目前小學裡最 常用到的三個版本(康軒版、南一版、翰林版)的國語教科書裡的故事性兒歌的 分布情形作個歸納,再對各版本的故事性兒歌的主題內容、修辭來作分析。(林 仙姝,2006)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故事性的兒歌定義為何?在定義中,她也整理了兒 歌的分類,因其功用的不同而分成十類:搖籃歌、遊戲歌、故事歌、滑稽歌、口 技歌、娛情歌、知識歌、對口歌、歌辭歌、勸勉歌等。本項研究聚焦在故事歌的 部分,故事性的兒歌的定義,是將「兒歌」和「兒童故事」二者的定義相加總而 來,此篇下的定義為:採用兒童故事為內容,以兒歌的形式來表現,具有正面意 義的兒歌,稱為故事性兒歌。(同上,2006:40)哪些兒歌又屬於故事性兒歌?例

(39)

如,我們臺灣學童小時候都會唱的〈點仔膠〉:

點仔膠

點仔膠(柏油),

黏到腳,

叫阿爸,

買猪腳,

猪腳塊仔滾爛爛,

餓鬼囝仔流嘴涎(口水)。

(宋筱蕙,1994:64~65 引)

這首兒歌,描寫一個完整的事件,利用故事的情節,吸引小朋友,是頗能啟發小 朋友思考的兒歌。研究者將故事性的兒歌運用在範文教學、作文教學、閩南語教 學上。在範文教學和作文教學上,研究者也有舉出實際運用的例子。這篇研究實 屬完整,對於賞析歌詞以及第七章將兒歌運用在語文教學上是很好的範作。

雖然如此,上述的研究取向都少了異系統的兒歌的對比無法提供更多的資源 而對相關的語文教學有「豐富多采」上的助益。

(40)

第三章 兒歌的界定

第一節 兒歌與童謠

(一)兒歌意義概述

現在一般人,總是將「兒童歌謠」、「兒歌」、「童謠」等名稱混淆使用,甚至 選擇其中一個名稱來代表。在第二章第一節提到,我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以 兒歌和童謠這兩個關鍵字來搜尋文獻的資料量是差不多的,其中在 google scholar 以 nursery rhyme 和 mother goose 資料量可達上萬筆。從資料量可以想見一般人對 於兒歌和童謠的名詞仍有模糊不清的地帶。但是在周作人的《兒歌之研究》一書 中說「兒歌大要分為前後兩級:一曰母歌;一曰兒戲。母歌者,兒未能言,母與 兒戲,歌以侑之,與後之兒自戲自歌異。」「兒戲者,兒童自戲自歌之詞。然兒童 聞母歌而識之,則亦自歌之。」朱介凡也說「兒歌是孩子們的歌謠,憑著孩子們 的趣味,或因於生活的感受,或因循小天使們心靈的嬉戲,遣詞造句,順口搭白,

說著說著,唱著唱著,就形成了一首歌。長短不定,句式不定,結構也都不一定。

高興怎樣說唱就怎樣說唱。」而蔡尚志認為兒歌的特質有六項:「平淺易懂的內容,

自然流利的音韻,短俏生動的語句,兒童熟悉的背景,充滿遊戲的情趣,千奇百 怪的幻想。」林武憲認為兒歌的特質有四項:「音樂性、教育性、趣味性、平易性。」

而童謠多是政治性的預測、諷刺,不以歌唱方式存在,是耳語式的流傳,最主要 的差別,童謠很少關涉兒童生活。(林文寶等,1996:54 引)綜合以上的見解,兒 歌有以下幾個特質:

1. 趣味性

兒童朗誦兒歌,主要是為了得到快樂,因此趣味是兒歌中很重要的特 質。如

(41)

火金姑 火金姑來吃茶 火金姑,來吃茶;

茶燒燒,吃香蕉;

香蕉冷冷吃龍眼;

龍眼要剝殼,換來吃藍茇;

藍茇仔全全籽,害阮吃一下落嘴齒。

(簡上仁,1983:202)

這首兒歌上下句的連接是採用頂真修辭法,念起來順口,而且變換事物快速,

趣味性高。

2.淺易性

兒歌的內容淺顯,語言口語化,篇幅短小,在兒童文學中屬於淺易的作 品。如:

量詞歌 一頭牛,兩匹馬,

五頭肥猪一群鴨,

千棵桃樹萬朵花,

我家小院一幅畫。

(鄭光中,1988:51)

兒歌的內容淺顯,適合兒童的生活經驗、思想、程度和興趣,文句口語化,

形式短小,適合兒童朗誦。

3.音樂性

兒歌是詩歌體的一種,講究音韻和節奏,因此具有音樂性,容易琅琅上口,

容易記憶。如:

(42)

小松鼠

小松鼠,大尾巴, 搖一搖,嘩啦啦!

大尾巴,小松鼠,晃一晃,呼嚕嚕。

小松鼠,尾巴大。小松鼠,大尾巴。

(林武憲,1989:6)

這首兒歌的字數整齊,每三個字停頓一次。有自然的節奏美。而且句型結構 相似,唸起來很順口,有反覆疊誦般的美。全首兒歌均押韻,第一段押ㄚ韻,第 二段押ㄨ韻,第三段押ㄚ韻,押韻的兒歌唸起來有音韻美。

4.實用性

兒歌大都是敘述一件事或描述一個事物的特徵,偏重實用而少抒情,因此與 兒童詩不太一樣。如:

香蕉 香蕉像什麼?

香蕉像一條船。

兩頭尖尖,

船身彎彎。

香蕉像什麼?

香蕉像滑梯。

這邊高高,

那邊低低。

(陳正治,1985:152 引)

這首〈香蕉〉是林良所作,寫的是香蕉外表形狀,屬於植物介紹,重實用性。

5.文學性

兒歌是文學作品,因此也講究多樣的表現特性。如:

(43)

爬樹 爬樹爬得高,

跌下像年糕;

爬樹爬得低,

跌下像田雞。

(陳正治,1985:16 引)

這首兒歌採用兩個譬喻的複句組成,篇幅雖然短小,但是形式完整,內容豐 富有趣,以符合文學作品的要求。(林文寶等,1996:55~64)

(二)童謠意義概述

1.「童謠並非兒歌」‚是近代部分民俗學者的看法。因為童謠的前身是民謠,

創作的目的並非完全為了兒童。

2. 是成人為了助長議論的聲勢,擴大批判的效果,以達到諷諫的目的,而教兒 童唸唱一些民謠(可能與政治相關,或是反映社會現象……等等),並鼓勵兒童到處傳 唱,兒童聽慣了成人們的唸唱,不免引發他們的好奇心,雖不明瞭箇中的意思,也 情不自禁地模仿成人的口氣和神態,似懂非懂的唸唱起來,從此流傳於兒童的口耳 之間,成為現今所謂的──童謠。

3.「童謠」是保留了民謠中有關政治性題材以外的部分,純粹歌詠一般描述成 人的生活、情感、禍福、成敗、規諫、觀念、意識、道德、見解等等的歌謠‚不同 於「兒歌」是歌詠與兒童生活相關的歌謠。

有關童謠的特徵,包括:

1.童謠所表現的口氣是屬於成人的,於其中的感情意識或觀點上,處處可見成人 對童謠的影響。

2.童謠裡也深含著機智、慧黠、無奈的諷諫風格。

3.語調令人覺得調皮而雋永,不乏絃外之音。

4.詞意多疑模稜,令人猜疑。

(44)

5.童謠可反映時代情況。

在陳正治《兒歌的理論與賞析》中,有指出學者談到兒歌和童謠是不同的,

但是也有講到兒歌與童謠意義相同,只是名稱不同。(陳正治,2007:4)像前面 提到的朱介凡,他認為兒歌與童謠不同,並舉了一首東漢末年,流傳在京師的童 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說千里草是「董」字,十日卜是「卓」

字。它影射「董卓」,屬於政治性的預測,諷刺,跟兒童生活沒關係,是童謠,不 是兒歌。(朱介凡,1977:8-10)

馮輝岳贊成朱自清在《中國歌謠》一書裡的主張:「占驗及政治的童謠,只是 童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馮輝岳,1989:76)認為童謠的範圍不應該 只限制在政治性。他又從字面上探討,引《爾雅》上說:「徒歌謂之謠。」及楊蔭 深說:「歌,可作歌曲解,也可作徒歌解。」(同上,43-45)兒歌和童謠的不同,

可以簡單整理成下表:

文類

功用

兒歌 童謠

目的 讓孩子得到快樂 反映社會現象

時代性 較低 較高

與兒童生活相關性 較高 較低

音樂性 有完整的音韻旋律

重視口語、韻律節奏,

徒歌不唱 表 3-1-1 兒歌和童謠的差異

雖然如此,有人卻認為:「兒歌和童謠,是同一種事物的不同名稱,其實都是

『小孩子唸的歌兒』,就好像『花生』和『土豆』,都是同樣的東西,只是說法不 同而已」。(林武憲,1989)從以上的說法來看,後一種的理由較充分。例如古代

(45)

因此,我們不必把「童謠」限定在政治性預測這一小範圍內,說童謠和兒歌不同。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把童謠和兒歌當同義詞。例如陳子實編,大中國圖書出版的

《北平童謠選集》;朱天民編,商務出版的《各省童謠集》,內容都是兒歌。而朱 介凡編的《中國兒歌》也收了政治性的兒歌,如 134 頁的東北兒歌:「中國骨頭外 國肉,八國聯軍把你揍,俄大鼻是你親娘舅。」135 頁的浙江兒歌:「田要少,屋 要小,子弟不要考,免得殺,免得絞,免得商鞅跑。」民國初年,周作人在〈兒 歌之研究〉一文中說:「兒歌者,兒童歌謳之詞,古言童謠。」由以上推論及證據 看來,我們可以下個結論:童謠就是兒歌;兒歌就是童謠。(陳正治,2007:5)

這麼多的專書都討論到了兒歌與童謠的定義,縱使過去認為兒歌與童謠不盡 相同,因為兒歌具有趣味性、音樂性、文學性、淺易性、實用性,和童謠原有的 特質是不太一樣的,童謠在古時候是用來諷諫政治,成人教導小孩唸唱而成的,

也能反映時代情況。不過我覺得陳正治在《兒歌的理論與賞析》裡的談法很精闢,

說《各省童謠集》,雖然標題是童謠集,但是內容都是兒歌;朱介凡的《中國兒歌》, 標題雖然是兒歌,裡頭也收錄的有政治性的兒歌,或許應該稱為童謠,所以現在 對於兒歌和童謠的界線或許沒那麼清楚。(陳正治,2007:5)

數據

表 6-2-2〈小小羊兒要回家〉與 Mary Had a Little Lamb 比較
表 6-2-3 中西動物類兒歌比較
圖 6-3-2 氣化觀型文化五個次系統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ak Brownian motion of order k, the kth Wiener chaos, kth time-space Wiener chaos,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Shen Hui was one of Huineng's students, he had great contribution to setting of Huineng's position as the Sixth Patriarch of Chan School and enlarging the influence of South Sect

experiences in choral speaking, and to see a short segment of their performance at the School Speech Day... Drama Festival and In-school Drama Shows HPCCSS has a tradition

In a good school, one works

• For parents who wish to apply for Central Allocation only, they should submit the application form with all originals and copies of the supporting documents to School

• For parents who wish to apply for Central Allocation only, they should submit the application form with all originals and copies of the supporting documents to School

Starting from the 2012/13 school year, schools may use the surplus of the EOEBG for the payment of statutory holidays/annual leave arising from the following types of specific

Like regular full-time teachers, regular part-time teachers within the approved teaching establishment are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under the Code of Aid for Aided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