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二) 教學經驗分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二) 教學經驗分享"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二)

教學經驗分享

基督書院 李卓恒

2022年6月17日

1

(2)

閱讀教學

推廣閱讀風氣,可以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態度。教師要提供可引發閱 讀興趣的環境,例如善用圖書館設施和社區語文活動,安排學生廣泛閱讀各類 讀物;提供適當輔導,包括尋找閱讀資源的途徑、適當運用閱讀策略以及如何 從閱讀中建構知識;要着重從閱讀中培養能力和樂趣,例如為學生組織導賞活 動,引領學生閱讀優秀的作品,提高閱讀的質量,避免要求學生做過多的書面 閱讀報告;要鼓勵學生分享閱讀的心得和感受,例如組織讀書會、舉辦讀書報 告會等。

(1) 培養理解、分析、感受、鑒賞等閱讀能力;

(2) 掌握閱讀策略;

(3) 樂於閱讀、勤於閱讀、認真閱讀,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面。

2

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21)

(3)

P.10

 中華文化

語文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培養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等語文能力時,

教師宜多選用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語文學習材料,寓文化學習於語文學習,

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同時認識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學習

3

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21)

(4)

P.26

以文言經典作品作為學生閱讀輸入的核心部分

課程提供「建議篇章」(包括公開考試的「指定考核作品」),推薦適合學生程度的 文言經典作品,作為他們閱讀輸入的核心部分。這些文言經典作品包含豐富的語 言、文學、文化底蘊,學生透過熟讀精思,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

掌握篇中文學、文化內涵,有助豐富語文積澱,培養品德情意和提升文化修養,也 有助拓寬視野和胸襟。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程,例如 增設文言經典單元或配合單元主題加入相關的篇章。

不過,這些「建議篇章」只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教師在規劃課程時,仍須因應學 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需要,配合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選用不同的學習材 料,包括白話和其他文言作品,進行教學。在設計教學時,教師應善用文言經典作 品,引導學生深入欣賞篇章,體會作者的用心,感受其中的文化思想特質,掌握行 文作法的精粹,從而提升語文素養,增強品德情意。教師並宜擬設不同的情境,讓 學生能遷移所學。

中華文化學習

4

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21)

(5)

P.8

細讀文本,提升閱讀深度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教師要引導學生細讀文本,仔細精讀一些蘊含豐富文學、文化內 涵的經典作品,含英咀華,涵泳細味,體會意蘊,汲取養份,以提高語文素養。教師宜讓 學生連繫知識和生活經驗,誘發感悟,引導賞析,對文本作深度和多角度閱讀;或進一步 結合多元化的學習材料,以篇帶篇、以篇帶書,並有機地連繫各範疇的學習。

P.9

大量而廣泛閱讀,積累語匯,培養語感

學習語文必須積累。語文能力是在對語文材料大量反復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過程中 形成的。學生必須透過廣泛閱讀,儲積語匯、句型,豐富知識,開拓思想。課堂上閱讀的 學習材料只佔學生所需閱讀量的極小部分,教師須善用校內和公共圖書館的資源,確保學 生大量而廣泛地閱讀,以此培養語感。教師宜設計活潑而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如閱讀報 告、口頭匯報、以讀者身份寫信給作者、代入作品中角色撰寫日記等,鼓勵學生分享閱讀 的心得和感受,但不宜千篇一律要求學生寫作閱讀報告,以免打擊閱讀興趣,加重功課負 擔。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閱讀不同的文本,亦宜於課堂內外安排多元的閱讀活動,以增加閱 讀趣味,豐富閱讀體會。

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

5

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21)

(6)

P.31 第四章學與教

(3) 重視閱讀,豐富積儲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教師須致力閱讀範疇學與教的規劃與實踐,讓學生有 足夠的閱讀經歷。教師要選取古今優秀作品,一方面讓學生大量閱讀,廣泛閱 讀,吸收和積累語言材料,豐富積儲;另一方面讓學生細讀文本,包括誦讀吟 詠優秀的篇章,感受、理解、賞析、評價作品,以培養語感和閱讀能力,並作 適量背誦,以深化體會。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不同的文本,還應在 課堂內外安排多元的閱讀活動,以增加閱讀趣味,豐富學習經歷。

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

6

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21)

(7)

白居易《與元九書》:

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

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時:時代、時局 事:生活

隨時而教、隨事而教、隨文而教

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

7

(8)

文本細讀 文化知識 跨科閱讀 別科知識 活動

曹丕《與吳質書》

王羲之《蘭亭集序》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魏晉風流 三曹:

建安七子 竹林七賢 小學:

一、正反同詞/反訓 二、錦心繡口四六文 三、上巳日

四、流觴曲水 大學:

一、君子以文會友 二、行樂須及春 三、死生亦大矣

蕭賀雄

《歷史回眸:2400萬 人喪生 鼠疫差點毀 了歐洲》(節錄)

與鼠疫有關的新聞

丁新豹

《香港歷史散步》

(節錄》

歐洲黑死病歷史 口罩來源

威尼斯嘉年華

薄伽丘《十日談》

魔笛吹魂——歐 洲童話故事《哈 默爾恩的吹笛人》

1894年香港鼠疫

延伸閱讀:

一、《世說新語》

二、北溟魚《孤 獨的風度》

歷史散步:

「醫道」——

太平山街的滄海 桑田

跨課程閱讀——文章合為時而讀之【學在瘟疫蔓延時】

《論語.先進》

8

(9)

隨時:疫情流行

隨文:曹丕《與吳質書》

隨事:生離死別,哀樂無端

曹植《說瘟氣》:

「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

或覆族而喪。」

東漢末年人口約5650萬,經歷了大規模的瘟疫,僅僅幾十年後,

全國人口僅存1600餘萬,銳減達四分之三。

卻是舊時相識

《與吳質書》背景

曹丕整理亡友文章時,睹物思人,感慨激動,不能自已,於建安二十四年寫下 這篇「文情交至」的文章。

9

(10)

建安七子:

孔融、阮瑀、王粲、陳琳、徐幹、應瑒、劉楨 文化知識——魏晉風流

竹林七賢:

山濤、嵇康、阮籍、劉伶、向秀、王戎、阮咸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陳王)

10

(11)

(1) 二月三日(有版本作「三月三日」),丕白:

(2) 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 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 勞結。

(3) 昔年疾疫(建安二十二年),親故多離其災,徐、

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遊處,行則連 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 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

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

「鬼錄」。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

可復道哉?

隨時:疫情流行

隨文:曹丕《與吳質書》(選段)

隨事:生離死別,哀樂無端

文化知識——文化節日 二月二日 花朝節

三月三日 上巳節

文化知識——正反同詞/反訓 歲月易得;多離其災

舉一反三:亂、受、鬻、奉 文本細讀

睹物思人,哀悼情切 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11

(12)

(4)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 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 者矣。著《中論》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詞義典雅,

足傳於後,此子為不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 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間者歷覽諸子之 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

微為繁富。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

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仲宣獨自善於辭 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於所善,古人無以遠過。

昔伯牙絕弦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

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俊也,今 之存者,已不逮矣。後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 下不及見也。

隨時:疫情流行

隨文:曹丕《與吳質書》(選段)

隨事:生離死別,哀樂無端 文化知識——名與字

字偉長 字德璉 字孔璋 字公幹 字元瑜 字仲宣

七子獨欠哪一位?

徐幹 應瑒 陳琳 劉楨 阮瑀 王粲

12

(13)

隨時:疫情流行

隨事:生離死別;哀樂無端

13

(5) 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 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 未白頭耳。光武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 歲,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與之齊 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

假日月之光,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 復得為昔日遊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

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6)頃何以自娛?頗覆有所述造不?東望於邑,

裁書敍心。丕白。

隨文:曹丕《與吳質書》(選段)

文化知識——名與字 自稱用「丕」

價值教育 把握當下 珍惜情誼

(14)

隨時:疫情流行

隨文:王羲之《蘭亭集序》

隨事:生離死別,哀樂無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三月三日,

上巳節),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 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 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 暢敍幽情。是日(三月三日)也,天朗氣清,惠 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 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對讀《論語.先進.侍坐》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文化知識——三月三日 上巳節

修禊,源於周代的一種古老習俗,即農 曆三月上旬「巳日」這一天,到水邊嬉 遊,以消除不祥,叫做「修褉」。人們 相約郊遊踏青,到水邊沐浴、洗濯,藉 以除災去邪,古俗稱之為「祓禊」。後 文人飲酒賦詩的集會,也稱為修禊。

流觴曲水——文人雅會

14

(15)

隨時:疫情流行

隨文:王羲之《蘭亭集序》

隨事:生離死別;哀樂無端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 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 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 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 事遷,感慨繫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 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 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 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 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 列敍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文化知識

君子以文會友

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 熱,仰而賦詩……撰其遺文,都為 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列敍 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 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 將有感於斯文。

王戎: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文本細讀

哀樂無端,悅生惡死 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15

(16)

16

Google Classroom

4D同學,這短片本來是為中五級文學班拍攝的,也是 我第一次拍片。作為你們的中文老師,也把這條短片 送給你們。文學必須扣緊現實,能回應「當下」……

拍攝短片,幫助學生梳理

《與吳質書》、《蘭亭集序》

學習任務:

請學生觀看短片,結合閱讀書籍所得,然後寫出個人感悟。

(17)

有人說:「晉人向外發現了自然,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 」

《世說新語》記錄了魏晉名士的逸聞趣事和玄言清談,是他們與自然 的物我兩忘,也是對現實的逃避與磨合。魯迅說是「一部名士底教科 書。」它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 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豆萁之爭 驢鳴送葬

小時了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推動閱讀經典

17

(18)

(一)閱讀彙報題目:魯迅說《世說新語》是「名士底教科書。」

以下三人,你認為誰是「名士中的名士」?(不少於 1000字)

嵇康 阮籍 謝安

(二)作文:以「想不到一場疫症,令我對 有另一番體會」作 首句,續寫文章。

學生的反思

18

(19)

學於範文邊上——歌詩合為事而讀之【師生情】

文本細讀 文化知識 跨科閱讀 延伸閱讀 活動

韓愈《師說》

《論語‧先進》

師生情誼(父子倫)

同門情誼(兄弟倫、朋友 倫)

重溫「上巳節」

呼「名」稱「字」

束脩之禮

萬世師表——孔子教學 孔顏樂處

M.J.哭別 KOBE 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豐子愷《憶丏師》

《豐子愷漫畫選繹》

余光中

《文章與前額並高》

《雅舍小品》

寫作練習:

命題寫作- 記述一位你 敬愛的老師,

並抒發你對他/ 她的感情

材料寫作- 就豐子愷漫 畫,寫下個人 感悟

19

(20)

隨文:韓愈《師說》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

《師說》中的「師道」指「從師的傳統」;但也流露韓愈對李蟠的欣賞。

世界上還有一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寫書評或介紹。他們有 一種業餘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他們不慌不忙地瀏覽。每到有什麼意見,他們隨手 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寫一個問號或感歎號,像中國舊書上的眉批,外國書裡 的Marginalia。這種零星隨感並非他們對於整部書的結論。因為是隨時批識,先後 也許彼此矛盾,說話過火。他們也懶得去理會。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序》

20

(21)

賢哉,回也!

•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 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 惜乎,吾見其(回)進,未見其止也。

• 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

孔顏樂處

•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住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 慟而誰為!」

•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21

孔子與顏回,成為美談

(22)

《師 說》總結,預備《論語‧先進》

學習任務:

(一)請學生聆聽香港電台文化節目《講東講西》:

「尊師重道」( 2020年2月4日;長度:2小時)

(二)除孔子和顏回外,找一對你會讚好的師生,用不超過 150字 寫出你欣賞他們的原因。

22

(23)

除孔子和顏回外,找一對你會讚好的師生,用不超過150字寫出你欣賞他們的原因。

孔子與子路 胡適與傅斯年

霍爾比齊與艾撒克.巴羅 葉問與李小龍

23

(24)

風流儒雅亦吾師

豐子愷《悼丏師》

余光中《文章與前額並高》

24

(25)

隨文:《論語.先進》

隨事:為人稱道的師生情誼

邢昺:「《先進》論弟子賢人之行。」

朱熹:「《先進》多評弟子賢否。」

三、掌握孔子因材施教及啟發教育

《論語.先進》特色:

一、多記師生感情及同學情誼(學校生活)

二、《論語》少有的長篇記述——《侍坐章》

25

(26)

文化知識 束脩禮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束髮修飾(十五歲)

一束肉乾

26

(27)

文化知識 名與字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 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仁.論孝.論君子》)

名以別體,字以表德

成年禮——扣連婚姻文化

《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女子許嫁,笄而字。」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待字閨中

隨文而教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

未入於室也。」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27

(28)

精讀——隨《論語‧先進》看文化 舉隅

《論語.先進》: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民與人有別:

《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左傳.曹劌論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論語.先進》: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 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舉隅

《論語.先進》: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28

(29)

學生自行整理課文 分組彙報

人物形象文化點:名與字師生情友情 孔子形象文化點:孔子的教學

文化點:上巳節為國以禮

29

(30)

師生情

愛之深,責之切

30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論語‧先進》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 可也。」《論語‧先進》

及左公下廠獄……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揹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脱矣。史前 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眥;目光如炬,怒日:

「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 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 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 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31)

孔子教學

先了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 先愛學生,才願意教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禮記.曲禮》: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侍坐章》四子,誰學得最多? 顏淵問「仁」,越問越「發」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31

(32)

建議篇章中之文化學習——歌詩合為事而味之【友情】

文本細讀 文化知識 延伸閱讀 活動

《莊子.逍遙遊》

《莊子》記莊子與惠施 交往五則

一、魚樂辯 二、鼓盆而歌 三、鴟嚇鵷鶵 四、無情辯 五、運斤成風

儒與道:

有用與無用 君子之交:

君子和而不同 嵇康與山濤 蘇軾與王安石

士為知己者死——

知己:

《論語.學而》

《廉頗藺相如列傳》

《出師表》

高山流水 管鮑之交

嵇康《與山巨濤絕交書》

寫作練習:

命題寫作 - 論知己

- 記述你與知己發 生的事情,並抒 發個人體會

32

(33)

總結:閱讀教學與中華文化學習

文本細讀 文化知識 增潤閱讀 其他學習材料

十二篇指定學習 材料

教育局建議篇章 校本選用篇章

中西文化比較 文化內核

仕與隱——儒與道 儒家入世

道家出世

廣泛閱讀,以篇帶書,

尚友文豪,推動閱讀。

生活中見文化 引薦大師:

大師說唐宋 大師談儒道

善用考材作為學習 材料,例如:

《列子‧說符》

魯迅《二十四孝圖》

《孔子家語‧六本》

《孝經‧諫諍篇》

韓非《五蠹》

《史記‧孔子世家》

李翱《命解》

劉熙載《海鷗》

《說苑‧立節》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