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叁、財務報表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叁、財務報表分析"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財務報表管理與運用

※吳松齡

壹、前言

基本上,財務會計之目的乃在於編製財務報表,以為協助財務報表之使用者或 閱聽者做出客觀、正確的決策。財務報表為一種財務資訊:評估一個企業的經營績 效與營運品質,乃依據財務報表的編制,將企業財務資訊予以彙總,以為表達特定 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財務報表(financial statements;簡稱 F/S)的主要功能在於報導『歷史性質』

的交易資料,而不是提供『未來性質』的預測資料。然而『決策』指的是財務報表 使用者對於『未來』是件之預測所採取的行動。由於決策須要能夠預測未來的資料 而不是歷史的資料,所於決策過程就應該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因此旅館中階主管與 投資人員為了解其旅館的經營績效與財務狀況,就有必要了解財務報表的內涵,如 此才能衡量與預測其旅館之『未來的財務結果』。

貳、財務會計的本質

一、財務會計的本質

財務會計(financial accounting)乃是一種資訊處理的程序,其涵蓋有辨識、

衡量、紀錄、分類、彙總、調整、結帳與溝通等八大功能,經由此八大功能之運作,

準備將某個特定企業在一個固定期間的可衡量經濟交易,製作成財務報表以提供給 報表使用者,以為幫助報表使用者做出客觀、正確之決策。至於財務會計的本質如 圖一所示。

一個特定企業,將自己在一個 (固定) 會計期間產生的所有可衡量經濟交易,

經過 (財務) 會計程序處理以後製作成財務報表,這就是實務上所謂的帳務處理或 作帳。所謂特定企業就是一個企業組織,該企業組織的經濟交易能夠被清楚而且獨 立的辨識出來。一個特定企業指獨資、合夥,以及公司三種不同型態的企業組織。

辨識、

衡量、

紀錄、

分類、

彙總、

調整、

結帳與 特定企業在

一個會計期 間產生的所 有可衡量之 經濟交易 

財務報表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

*保留盈餘表

幫助財務報 表之使用者 能夠做出客 觀、正確之 決策 

(2)

圖一:財務會計的本質 二、財務報表的使用者

(一)財務會計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財務報表,以滿足外部使用者 (External Users) 的需求。

通常包含四種外部使用者:

1、股東或打算購買股票的投資人。

2、債權人或打算將資金貸款給企業的投資人,例如銀行或債券投資人。

3、政府機構,例如法院、國稅局、各縣市政府等等。

4、其他民間團體,例如工會、公司員工、消基會等等。

(二)四種外部使用者為何會關心財務報表?

1、股票投資人希望藉由財務報表的幫助,了解企業的長短期獲利能力,

以決定是否購買或出售股票;

2、債權人希望從財務報表的內容,了解企業償債和支付利息的能力,以 決定是否貸款給企業。

3、政府為了保障股票投資人權益,通常會要求上市、上櫃、興櫃公司依 規定將財務報表公佈給社會大眾閱讀,以及要求繳交財物報表給國稅 局以為繳付有關稅金;金融銀行機構於貸款之前會要求企業提供財務 報表等。

4、公司員工(尤其主管職人員)會要求其任職企業公開財務報表,以了解 其任職企業是否有前途以為規劃其職業生涯參考,另外財務報表也是 公司實施現金或股票分紅、績效獎金、年終獎金、員工入股之依據。

三、財務報表的格式

(一)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通常包含下列四種不同性質的表格:損益表、保留 盈餘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二)損益表

1、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簡稱 I/S 表或 profit or loss statement;

簡稱 P/L 表) 是一種動態流量 (Flow) 觀念的財務報表,目的在於報導

(3)

一個特定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產生的收入與費用總金額與詳細金額 ,可以了解企業在每一個會計期間的營業成果與獲利能力。

2、淨利的衡量方法:

(1)資產負債表法(又稱資本維持法):

本期損益=期末淨值-期初淨值+分配股利-業主投資 (2)損益表法(又稱交易法):

本期損益=收入-費用+利得-損失 (三)資產負債表

1、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簡稱 B/S 表) 是一種靜態存量 (stock) 觀 念的財務報表,目的在於報導一個特定企業,在特定的一點時間 (注意:

不是一個會計期間),持有的資產 (assets)、負債 (liabilities) 與股 東權益 (stockholders equity) 總金額與詳細金額,以反應企業在該 特定時間點的財務狀況。

2、資產負債表用來評估企業流動性、償債能力及財務彈性。

(1)流動性指的是接近現金的程度。

(2)償債能力指的是償還負債的能力。

(3)財務彈性指的是企業改變現金流量的能力。

3、股東權益的內容

(1)股本:股東投入之資本。

(2)資本公積:包括股票溢價、資產重估增值、庫藏股交易及長期投資 權益法調整等非營業結果所產生之權益。

(3)保留盈餘:歷年盈餘之累積。

(4)長期投資未實現跌價損失

(5)庫藏股票:公司買回已發行之股票。

(6)累積換算調整數:轉換幣別時所產生之匯率調整。

(四)保留盈餘表

1、保留盈餘表(statement of retained earnings,簡稱 Stmt of R/E)是 一種「動態流量」的財務報表,目的在於報導一個特定企業,在一個會 計期間保留盈餘金額的變動。

2、公司歷年未發還給股東的「盈餘累積」稱為保留盈餘,其所有權屬於全

(4)

體股東。因此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如果「保留盈餘增加」,將「增加股 東權益」。

3、 保留盈餘表常見之變動項目如下:現金增資、本期純益或純損、提撥法 定盈餘公積、提撥特別盈餘公積、分配現金股利、董監酬勞及員工紅利、分 配股票股利、前期損益調整或直接列於業主權益之項目。

(五)現金流量表

1、現金流量表 (statement of cash flows,簡稱 SCF) 是一種「動態流 量」的財務報表,目的在於報導一個特定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因 為營業、投資,以及財務這三種活動,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現金變動。

2、現金流量表在於報導企業在特定期間現金及約當現金流量之資訊。

3、現金流量表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營業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

四、財務報表編製的重點

財務報表乃為企業組織提供給外部使用者的財務資料,並非企業內部自用 的報表,所以在製作財務報表之時,必須力求整潔美觀,同時每一個報表依定 包含兩個主要部份:表頭(heading)以及報表內容。編製財務報表應遵行之規定 如下:

(一)表頭一定要揭示三項資料:作帳主體的企業名稱、報表名稱、報表涵蓋之 會計期間。

1、資產負債表(B/S 表)乃為靜態存量,其報導一點時間之財務資料。

2、其他報表(如:損益表、保留盈餘表、現金流量表)乃為動態存量,其報 導一段時間之財務資料。

(二)編製財務報表時,應注意如下重點事項:

1、報表上每個數字欄位之第一個數字,與劃雙橫線數字的前面必須加上 『$』,以代表貨幣單位之符號。

2、報表內所有金額數字,每逢三個位數必須加一個『撇』,也就是千位數 右邊應加一撇(百萬位數右邊也加一撇),以加速閱讀者/使用者快速瞭 解此些數字所代表之金額。

3、金額數字如果代表相減(或相反方向)之概念時,必須在該數字加上括 號,已表示該金額為反方向或負方向走勢之金額。

4、報表上完成某些金額之小計(subtotal)以後,必須在最後數字底下劃

(5)

一條橫線(即單橫線);而報表在某個數字下面劃下雙橫線時,乃是表 示平衡(balance)、總計(total)、或表示一個財務項目之報導已告結 束。

5、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特性:不管在什麼時候編製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 表的資產總額恆等於負債總額加上股東權益總額。

(三)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1、主要來源:如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The Securities & Exchange

Commission;SEC)、會計程序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CAP)、會計原則委員會(The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APB)、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等。

2、次要來源:依據產業通行的方法為基礎,也就是使用相同產業大家所通 行的會計處理程序與方法。

3、其他來源:如美國會計師協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Public Accountants;AICPA)、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管理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IMA)。

五、財務報導

(一)財務報導則是除了財務報表之外,尚包括財務預測、年報、公開說明書、

營業額公告、新聞稿等財務資訊。

(二)財務報表附註之揭露

1、提供更多資訊給財務報表的使用者。

2、財務報表附註通常包含下列項目:公司沿革、重要會計政策之彙總說 明、會計原則變動之理由及影響、重要會計科目之說明、關係人交易、

質押或抵押之資產、重大承諾及或有事項、重大之災害損失、重大之 期後事項、其他應揭露事項。

叁、財務報表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觀念 (一)財務分析之目的

(6)

1、財務報表的功能在於幫助決策者從事數量化的分析之後,評估財務報表內 各項財務科目/項目之品質,以預測企業未來的各種財務結果,所以財務(報 表)分析為財務報表之內部使用者與外部使用者,所必須執行之工作。

2、外部使用者從事財務(報表)分析之目的如下:

(1)預測與評估企業之未來的流動能力(liquidity),流動能力指的是企業對 短期負債(如:利息費用、應付帳款等)的償債能力,以及偶發性現金需求 的調度能力。流動能力不足將無法償付短期債務,或滿足甌發性現金需 求,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週轉不靈、退票、債權人逼債行動、甚至破產/

倒閉情事發生。

(2)預測與評估企業之未來的長期償債能力(solvency),長期償債能力指的 是企業對於長期負債(如:銀行之長期貸款、長期應付債券等)的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不足將增加企業負擔、減低企業之獲利能力、甚至導致 破產/倒閉情事發生。

(3)預測與評估企業之未來的獲利能力(profitability),獲利能力指的是企 業是否能夠有效使用現有資產,並於未來能夠創造更多的淨資產,以回 饋股東更多的投資報酬。企業有良好的獲利能力,將增加長短期償債能 力,減輕利息負擔,而長期獲利不佳之企業則免不了被迫退出營運舞台 之命運。

(二)財務分析之基本步驟

基本上,一般所謂的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實務界被稱之為經營分析或企業 診斷。經營分析之步驟,可依序包括如下數項:

1、攸關資料之搜集(如:公司相關負責部門、銀行公會、公開說明書等途 徑蒐集之)。

2、資料之整理重編,以適合財務分析之使用。

3、資料之分析比較(如選用:比率分析、比較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

4、分析結果之研判(如:參考理論、行業特性、組織規模等基礎)。

5、最終報告之撰擬。

二、常用之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常用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有:水平分析(horizontal analysis)、垂直分析 (vertical analysis)、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等三類。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對

(7)

於上市/上櫃/興櫃公司之財務報導,常被指定用為揭露企業的財務比率,如下表所 示:

財務分析項目 計算公式 診斷說明 股東權益

或淨值 (%)

=股東權益淨額÷

資產總額

愈高愈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上為 佳。

占 資 產 比 率

負債(%) =負債總額÷資產 總額

比率愈小為佳,平均業界水準之下 為佳。

財 務 結 構

長期資金佔固 定資產比率(%)

=(股東權益淨額

+長期負債)÷固定 資產淨額

比率低於 100 時,表示基礎薄弱。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流動 負債

銀行家認為至少以 80%~100%為 適當

,較大為佳。通常旅館業為 150%

以上。

償 債 能 力

速動比率(%) =速動資產(=流 動資產-存貨-預 付款項)÷流動負債

一般認為大於 200%為佳,通常旅 館業為以 100 以下為過低,150 剛 好,180 為優。

應收帳款週轉 率(次)

=銷貨淨額÷平均 應收帳款餘額

週轉次數以較多為佳,每週轉一次 所需日數以較小為宜,通常製旅館 業 45~50 次。

平均收現日數 (天)

=365 天÷應收帳款 週轉率

天數愈低越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下 為佳。

存貨週轉率 (次)

=銷貨成本÷平均 存貨額餘額

視製造所需時間而定,以較快為 宜,通常以能應付銷售數量需要為 合度。

應付帳款週轉 率(次)

=銷貨成本÷平均 應付帳款

比率愈大表示付款條件愈有利 經

營 能 力

平均銷貨天數 (天)

=365 天÷存貨週轉 率

週轉愈快表示資金的使用愈經 濟,故平均銷貨天數愈低愈好。

(8)

固定資產週轉 率(次)

=銷貨淨額÷固定 資產淨額

週轉愈快表示資金的使用愈經 濟,故週轉率數字愈大愈好。

總資產週轉率 (次)

=銷貨淨額÷資產 總額

週轉愈快表示資金的使用愈經 濟,故週轉率數字愈大愈好。

資產報酬率(%) =﹝(稅後損益+

利息費用×(1-稅 率)﹞÷平均資產總 額

愈高愈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上為 佳。

股東權益報酬 率(%)

=稅後損益÷平均 股東權益淨額

愈高愈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上為 佳。

營業利 益(%)

=營業損益÷實收 資本額

比率高表示資本週轉快,銷貨擴張 迅速、比率低表示銷貨過少,資本 不足。

占實 收資 本比

稅前純 益(%)

=稅前損益÷實收 資本額

比率愈大愈好。

純益率(%) =稅後損益÷銷貨 淨額

愈大愈好,通常旅館業 15~25%為 佳。

獲 利 能 力

每股盈餘(元/

股)

=(稅後淨利-特 別股股利)÷加權平 均已發行股數

愈大愈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上為 佳。

營運槓桿度 =(營業收入淨額

-變動營業成本及 費用)÷營業利益

愈大愈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上為 佳。

槓 桿 度

財務槓桿度 =營業利益÷(營業 利益-利息費用)

愈大愈好,平均業界水準之上為 佳。

肆、旅館中階主管需了解財務報表的內涵

因為旅館業乃是投資大而回收慢的行業、高財務槓桿行業、投資報酬率低的行 業,旅館的中階主管基於是服務顧客的關鍵樞紐,而且也是扮演承上啟下之角色,

所以旅館的中階主管就有必要認識財務報表,以及應具有管理與運用財務報表之能

(9)

力。

旅館的中階主管除了要了解財務報表之編制程序,與主要的四大財務報表(即: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保留盈餘表、現金流量表)所應具有之格式、公認之會計原則、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與採用判讀基準。另外更應懂得如何運用與管理財務報表,以 為提高經營績效,以及不斷創造顧客價值,以吸引更多顧客前來消費與舊顧客高回 流率,則是旅館的中階主管學習財務會計的最重要目的。

旅館的中階主管應了解其任職之旅館之經營績效與公司價值之內含有:

1、為自己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免得任職到快退休之時,其任職的旅館卻發 生了延遲發放薪資、拖欠廠商貨款而遭到查封財產、現金周轉失靈或倒 閉之困境。

2、為任職的旅館規劃激勵獎賞制度,以為激發所屬員工的任職熱情、服務 品質,提高顧客滿意度,創造更高的顧客價值。

3、了解任職旅館的經營瓶頸與異常缺失所在,及早擬定改進與矯正預防措 施,導正任職旅館經營與管理策略與行動方案。

4、了解任職旅館的營運績效、財務狀況、經營體質,並能向高階經營管理 階層提出診斷與改進建議,進而形塑參與經營之企業文化。

5、了解任職旅館的營運績效、財務狀況、經營體質之後,對於加入經營行 列及入股經營的決策應該會是較為明確。

6、了解財務報表所呈現之意涵與價值,中階主管能夠依據財務(報表)分析 之結果做出客觀、正確之管理方面之決策。

7、利用財務(報表)分析技術,協助經營階層順利說服投資者同意參與其旅 館之投資經營決策。

五、結論與建議

旅館業乃是不折不扣的營利事業、服務事業,旅館經營之目的,在於賺取最大 的經濟利潤,並且希望能夠獲得其企業之永續經營。因此旅館經營管理者必須診斷 其企業經營之流動能力、獲利能力與償債能力是否良好?是否在業界水準之上?因為 這些關鍵績效指標乃是旅館經營之基本面(Fundamental),不但是旅館的經營者、高 階層管理者、中階主管,以及投資者所關注之焦點,同時更是全體任職員工為穩定 其收入與工作所要關心的議題。

旅館業乃是投資大而回收慢的行業、高財務槓桿行業、投資報酬率低的行業,

(10)

所以有人說:(1)旅館業之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率約 70~80%;(2)負債與股東權益比 率約 65%vs35%,或 50%vs50%;(3) 旅館業應採取利潤中心制度以提高經營績效,如 客房部毛利益約為 80~90%,餐飲部營業毛利益約為 50%~60%。為了使旅館經營得有 效率與效能,高的獲利能力與充沛的償債能力,乃是成功經營旅館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中階主管就需要在經營與管理技能提升之外,更應確實培植財務報表管理與運 用之知識、技術與經驗,如此才能在這個數位化優質服務,以及講究顧客、員工、

股東、廠商、與社會滿意的時代裡,創造出高顧客價值與企業價值的競爭優勢,進 而維持旅館的永續經營基石。

※作者(吳松齡)簡介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修平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經營學系兼任講師★客 委會台灣客家特色商品設計輔導計畫★國家文官培訓所訓練講座★文建會創意產業專案中心經營 輔導顧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創業家圓夢坊資深顧問師★勞委會多元就 業開發計畫諮詢輔導委員/創意行銷計畫競賽指導業師★聯穎經營管理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參考書目

1、吳松齡著(2010),企業診斷(第一版),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公司。

2、吳嘉勳著(2010),會計學概要(第一版),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3、林有志著(2005),中級會計學(第一版),台中市:滄海書局。

4、俞海琴譯(2009),Stephen A. Ross 等著,財務管理(第二版),台北市:華泰 文化事業公司。

5、殷乃平著(2005),財務管理(第一版),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公司。

6、馬嘉應、張力合著(2009),會計學導論(第三版),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公司。

7、鄭佩玉著(2007),初級財務會計學(第一版),台中市:滄海書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固定資產(包括新、舊及場所自產自用之固定資產)之購置減固定資產銷售後之數值。固定資產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指固定資產 包括新、舊及場所自產自用之固定資產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指固定資產 包括新、舊及場所自產自用之固定資產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固定資產(包括新、舊及場所自產自用之固定資產)之購置減固定資產銷售後之數值。固定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固定資產(包括新、舊及場所自產自用之固定資產)之購置減固定資產銷售後之數值。固定資產包括樓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固定資產(包括新、舊及場所自產自用之固定資產)之購置減固定資產銷售後之數值。固定資產包

2 本協定中, 「巴黎公約」指保護工業財產權之巴黎公約。 (一九六七年)巴黎公約,指一九六七年

是所有正向指標中最低者;其次是「製造業與營造業合計之固定資 本形成之變動率」與「製造業與營造業合計之 GDP 成長率」,二者 的平均值分別為 5.10 分與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