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第五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第五章"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創作內容 創作內容、 創作內容 創作內容 、 、 、形式 形式 形式、 形式 、 、技法與媒材 、 技法與媒材 技法與媒材 技法與媒材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 創作內容創作內容創作內容創作內容

筆者研究所就讀期間的創作概可分為兩個系列,分別是「童年」系 列及「炸夯仔」系列。前後整體創作的發想都是來自筆者對收集多年的 古董玩具及企業公仔的喜愛,透過思考這個搜集的嗜好跟筆者價值觀的 聯結關係,以及對物品情感現象的省思,回溯整個行為體系的動力來源 以及消費文化對筆者的影響。希望藉由藝術作為媒介來抒發對這個時代 的矛盾衝突感。

2005 年開始的「童年」系列,內容上將長久以來對台灣古董玩具 的蒐藏以及對童年生活點滴的追憶,化為創作的熱情,從微觀筆者內心 的自省剖面延伸至對外在社會文化以及台灣歷史記憶的宏觀格局。系列 作品中出現的符碼也從童年回憶漸漸拓展至台灣共有的歷史記憶圖 像;從陪伴筆者成長記憶的符號如《向童年致敬〈一〉、〈三〉》(參照圖 6–2、6–4,頁 70、73)的「Q 比」玩偶、四支長腳還長著天線的電視,

《向童年致敬〈二〉》(參照圖 6–3,頁 71)的黑白老照片、無敵鐵金剛,

《童年象限》(參照圖 6–1,頁 69)的軟膠公仔、藤編的娃娃推車、注 音練習簿上的插圖,以及透過史料的認識及文物的蒐集,用創作參與那 個來不及參與的美好時代,拼湊出對台灣風貌的懷想如《向童年致敬

〈四〉》(參照圖 6–5,頁 75)裡參考日據明信片上的原住民圖像、水牛、

芭蕉樹…等等,以及日據時代的巴洛克式建物的街道風貌、到現代社會 鱗次櫛比的高樓群。透過作品表層淺顯的符號,以及相互間的關係,陳

(2)

述筆者對於泛黃童年的追憶,再透過符號間的拼貼與重組,使之產生本 質或象徵意義的連結,企圖遙想台灣成長的純樸風貌。

而「炸夯仔」系列作品則是筆者於本文進行的同時期所做的創作實 踐,內容多是針對「學你公仔」的概念形式作為創作中的關鍵符碼。在 這個後現代思想充斥的社會,許多的字詞在經過網路、漫畫、小說等多 重媒介的演繹下,字的轉譯及原義的喪失是後現代語言系統的特徵。「炸 夯仔」其實字面上可拆解成「炸」、「夯」、「仔」來看。「炸」一字就視 覺及聽覺感官上是一個兼具爆發力與並帶有破壞意味的字,在年輕世代 的流行口語文化裡,可用來形容某種面向的滿溢,但仍保有破壞、爆出 本體的本意在,例如:王建民投球的樣子真是帥到「炸」、寵物可愛到

「炸」、食物好吃到「炸」,這種字詞透過演繹產生的新解,屬於一種次 文化的、特定使用者結構的口語轉化現象,同樣有這現象且發展更為熟 成的還有「夯」這個字,「鼓脹」、「脹滿」的原義也被「流行」、「炙手 可熱」等相關意涵超越、覆蓋。「仔」字在這裡筆者是用來代替公仔作 為簡稱。

接續「童年」系列,延續到這個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向童年致敬

〈五〉》,內容的關注焦點,也將一直以來對於自身成長歷程與時空的發 掘探索,涉渡到自身以外對於消費、文化、社會等人文學術議題的關注。

「以當下商品反省生產商品的母體」,透過這樣單純的創作動機,誘發 這一系列創作思考的取樣。藉由視覺上圖像與姿態的拼貼與諧擬,形塑 出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或文化異相的探討氛圍,因此整個「炸夯仔」

系列可視為筆者運用公仔諧擬上演某個曝光率極高的社會景觀或幻 象,呈現的同時反思這些當紅的現象對社會發生的再次作用以及質變。

例如作品《當紅炸子雞公仔發表會現場直擊》(參照圖 6–8,頁 81)以 及《瀝青鴨&砂石雞》(參照圖 6–10,頁 85),前者是透過公仔符碼省 思媒體環境,後者是利用公仔反省社會黑心事件,兩件作品都是利用公

(3)

仔作為創作題資的實例。此系列也是筆者以往創作脈絡的延伸與再思 考,同時作為理論概念的實際操演,企圖藉由理論與實際的創作行動的 雙向配合、印證,整理成套提供論述佐證的作品以及與可供作品攀爬寄 生的理論架構。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

第二節 創作形式創作形式創作形式創作形式

羅蘭巴特在看完一次攝影展後的感言:「這些照片都太技巧性,竟 沒有一張照片可以觸動我們,這是因為面對它們,我們每次都被剝奪了 我們的判斷力:別人已為我們顫慄,為我們思考,為我們判斷;攝影師 什麼也沒有留給我們—除了智性默認的普通權力,…,對我們而言,便 沒有任何故事,我們無法再發明我們自己對於這個合成養分的己見,因 為這養分已完全被它的創造者吸收了!」95。在創作形式上,如何適切 的搭配所想表現的題材,使作品形式勘鑿出言談內容需要的形狀及深度 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層面。畫面的「暗示太少」或是「說的太多」都是失 敗的。而「觀者」並不是特定的一群閱聽眾,如何拿捏普遍價值的心理 準據,使觀者與作品有著緊密又不窒息的心距,是創作者必須創作與展 覽不斷累積的智慧。

「童年」系列在形式上除了延續大學時代的創作偏向新表現主義的 創作理念風格之外,在蘇憲法教授的教誨與指導之下,使筆者關於作品 色彩的表現性及冷暖觀念的運用有莫大的啟發,作品擺脫先前的陰鬱與 晦澀的單色畫面,而改以年輕與豐沛的色彩語言展現生命活力;畫面層 次筆法的堆疊應用及虛實的營造上,也因此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體悟。

能使時間倒退走的力量是思想。現實的時間是往前走,心中的時間

95 同註 7。頁 107。.

(4)

是往回走,兩種狀態扭鬥拉扯後的產物—作品,在時間刻度的相反兩個 象限之間來回跳躍、書寫而被呈現。童年是抽象時間的線性書寫歷程,

記憶則是回想具體景象文本斷片的重組拼合;物的具體形象不僅曾在視 網膜上暫留,更抽象的在思緒的泛黃畫面留下看不見的筆跡。「童年」

系列因此用筆者切身的懷舊符號拼貼配合色塊的分割概念起草,企圖使 具象的事物與抽象的思維在畫面合理並陳,意圖使互斥的兩種形式語彙 不僅在意識上並置,並在現實畫面上共存,因此將色彩及筆觸的抽象爆 發力,搭佐筆者挑選的具象符號,做視覺語言的混搭,營造感受的交錯 拉扯,以描述童年的懷念思緒蒙太奇式的在腦中屛幕交替顯影的抽象過 程。而這樣的形式處理手法對筆者而言是一種新的嘗試及挑戰,希望能 在畫面中尋求一種理性與感性的共生(symbiotic),開拓筆者創作的新 面貌。

而「炸夯仔」系列是為本研究的主要探討對象,形式上進一步脫離 原本類似新表現主義的手法,而往達達、超現實、普普等融合而成的多 元主義風格過渡,並加入了通俗藝術的精神,使動漫符號或語彙成為作 品外觀的一種姿態,而運用在形式的表現及內容的詰問上,並企圖使「符 號遊戲」(Semiurgy)96成為作品文本的普遍性格,透過多元符號的諧擬 及重構,媒介筆者心靈的異想世界。

跟藝術史中溫文儒雅的的作品相比較,當代的藝術形式偏向激情的 陳述,跟現代社會溝通,陳年老套的娓娓道來已經流失觀眾。這跟當下 媒介極盡刺激使用者感官之能事有著相對程度的影響。閱聽眾處在舉凡 電視及電影越演越烈的動態視覺刺激,甚是操控網路及電玩神遊其境的

96 同註 23,頁 56。文中提到「Semiurgy」為「在無止盡地與多重效果地結合之中,符號的移 動與重構」。Mikhail Epstein 在《A Memocratic Lexicon of Neologisms or The Ultimate Meme Machine Project》一文中提到「The word "semiurge" would mean an artisan of signs, like demiurge is the creator of a world.」(2008 年 2 月 11 日,取自:

http://www.emory.edu/INTELNET/donate.a.word.html),由此可知,「Semiurge」是一個挪用

「Demiurge」(造物者)的意義而發明的新字,而相對於「Semiurge」,「Semiurgy」則意指一 個符號創造與運作的系統或機制。

(5)

虛擬快感,五花八門的聲色刺激在普羅觀眾的生活裡就像吃飯睡覺一般 輪番上演,感官的觸鬚被磨平鈍化了,而藝術在「震撼」方面的效度也 被削減了。同一件藝術品可能從過去扮演一扇開啟遨遊異想世界的天 窗,轉變成當下騷動時代心靈視覺的棲養避難之所,一切皆因為藝術的 感官「震撼」功能陸續因眾多其他媒介的強勢作用而失效了,感官觸角 麻痺了,面對藝術時的眼神也就跟著呆化,但不是因為像德勒茲說的「站 在偉大的藝術作品前,越結巴」,而是跟過往一樣的感官強度已被閱聽 眾視若無睹,更談不上班雅明的「靈光」。有鑑於此筆者在「炸夯仔」

系列中企圖逆向操作以流行商品公仔符碼作為棋子,利用其在常民視覺 經驗高曝光率及高接受度的特質,在藝術戰場上先隱人耳目隱喻載道而 後中其標的,以社會寵兒之名行譏諷(sarcasm)社會之實。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創作媒材與技法創作媒材與技法創作媒材與技法

一、 媒材

筆者在「童年」及「炸夯仔」兩系列創作中所使用的的媒材,大致 上有壓克力彩、油彩、油性粉彩、油繪用油(Painting Medium)、松節 油、噴漆、紙膠帶、留白膠、印刷紙本、塑型劑(Modeling Paste)、

凝膠(Gel Mediums)、打底劑(Gesso)等。而主要使用的是壓克力彩 以及油彩。

壓克力彩一直以來是筆者創作非常仰賴的媒材,這個系列也不例 外,全系列都是先使用此媒材作畫,尤其是大塊面積的塗佈,以及漸層 色的表現,若配合噴漆的使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壓克力彩的 穩定度高,有一定水準等級以上的壓克力彩和傳統油彩一樣也都是用礦 物色粉進行調製而成,因此一樣具有不易變色及變質的高穩定度,適合

(6)

使用於作品初始的構圖繪製和基底層大色調的色彩鋪陳,和油彩這傳統 繪畫媒材相較之下,速乾、水溶性、調色上的便利性等優點以及平塗、

潑灑流動有著優良效果,都使的它成為富有機動性的時代繪畫媒材,而 受到筆者的廣泛應用。

而油彩顏料的部份,筆者則是使用於最後表層的細節及質感的描 繪。兩個系列都有使用,尤其是「炸夯仔」系列中《向童年致敬〈五〉》 中左邊筆者自畫像部份以及 PEKO 公仔的頭像,《當紅炸子雞公仔發表 會現場直擊》中三尊公仔的部份,還有《瀝青鴨與砂石雞》的蝴蝶結、

碎砂石等等需要較精緻描繪的細節,都是利用油彩的細膩特質所進行 的。油彩顏料堆疊之後所產生的特有質感不是其他媒材所能取代的,配 合油以及顏料透明性的調配,更可以使用古典技法中的罩染技巧,去做 到高透光,暗部透氣等效果。因此不管是薄塗或是厚疊都是油畫顏料可 以完美表現的範疇,這也是其他媒材做不到的延展性。

還有一個筆者只用在局部的媒材是油性粉彩,在《向童年致敬〈五〉》 中「畫中畫」的部份,以及《當紅炸子雞公仔發表會現場直擊》中公仔 身上的塑膜包裝質感的營造。油性粉彩色彩非常鮮艷,覆蓋性也極強,

使用起來可以像蠟筆一般恣意塗抹,符合筆者創作時對速度感的追求。

由於筆者極為重視色彩間呼應及冷暖的相對關係,而油性粉彩恰好色階 變化很細膩,且有許多很漂亮的灰色調,因此效果上比傳統油畫棒理 想,使用上唯一缺點就是乾燥速度慢,因此要避免不注意的沾黏。

二、 技法

「炸夯仔」系列中「學你公仔」挪用的是動漫的語彙,所以使用的 技法大致上都是平塗。而作品中筆者企圖強調的視覺焦點,則大多以油 畫的技法來描繪其豐富的色調或是做立體感的細膩描寫。這樣的技法區 別最主要想要透過兩種主要媒材的相異性來達到畫面中輕重虛實的變

(7)

化以及媒材的本質意義。以作品《向童年致敬〈五〉》為例,畫面中躲 在畫中畫後面的筆者的自身,是以油畫為媒材進行描寫的,目的是希望 運用擁有細膩色調變化的油畫特色體現人物臉孔的冷暖微調,進而畫出 生命的氣息。身後暗色的背景是採罩染技法而完成的,以期能透過油彩 的透明技法在一片深色中保留空氣感,而不會悶成死黑,至於畫中畫的 部份,則是透過壓克力彩層次交疊為底,再以油性粉彩做線性塗繪,以 展現手繪及時間經過的痕跡,並供參照比較於細膩的人及物,整體質感 及真實感的差距也才能順利拉開。而前面的 PEKO 公仔頭像,則以壓克 力彩描繪塑料質感,僅以明暗關係描寫立體感,而減少原本該有的顏色 變化,譬如移除原本公仔有的腮紅、唇色等「人」的特徵,將它進一步 還原到物的冷調性。透過這些基本的技法變化,「人」、「物」、「畫」之 間視覺上的質感關係得以建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aption 出現的文字 Enabled 是否有致能 Value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第四章: 中學報稅的設計 第五章: 初中諒程主建議 第六章: 高中諒我建議,..

團隊成員:吳亭芳主任、陳貞夙副主任 陳家倫專員、劉思佳專員 吳靜怡專員、徐嬿姍專員

 把有着相同符號的圖畫書編 成小單元,歸類施教,引導 學生認識符號的共通點,辨 別其中的細微差異,建構文 學鑑賞能力.

占地面積 占地面積4000餘畝 餘畝 餘畝 餘畝... 學校概況 學校概況

從物料、媒介和 形式的選擇、技 術掌握、及個別 作品的處理,以 判斷所表現的創. 意及想像力

• 修辭技巧與 寫作手法的 考問,不會 脫離內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