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限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

在第一章作者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背景、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論述前人對文化、語言與語言教學的研究探討短期語言文化課程 可沿用之理論,以及以文化導入為目的的課程所應注重的研究工作項目與 發展方向。第三章的案例探討主要研究對象為國內兩個教學案例,觀察目 前台灣發展短期語言文化課程現階段的作法與面臨的問題;並以案例三德 國的經驗試了解文化推展的工作在結合語言課程發展時尚能有哪些可行 的作法,也可長期發展。第四章則總結華語短期文化研習課程在課程設計 時應注意的事項與原則,並設計初級與中級兩種不同教學目標的課程範 例。在本章中研究者歸納本研究的發現,並提出幾個結論與對未來相關研 究的看法,為本研究的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一、華語短期課程的作用

語言教學不能脫離文化教學而單獨存在是近代外語教學的共識。真實 文化的接觸有助於語言習得,利用標的語地區的語言環境優勢與文化環境 優勢,加強外語學習是華語教學的一股潮流,近年來在標的語地區所舉辦 的語言訓練項目越來越受重視。

從案例研究中得知,小而精緻的短期課程對於語言學習能有正面的效 果,除了書本的文化描述躍於眼前的真實體驗之外,實際的語言互動也能 加速語言的內化。到標的語地區學習能滿足學習者此一的語言實踐與真實 接觸的心理需求,而短期課程所需做的準備比起正式的留學簡單較為簡單 容易,卻可激起學習者對於語言學習的熱忱。課程的時間雖短,所能發揮 的作用卻是相當長久的。

華語短期文化課程的作用不僅是語言學習上的,對於文化的輸出亦有 幫助,其影響可長可久。學習者除了短期語言能力的提升之外,對於標的 語地區的文化認同也能相對加深,文化認同的作用是一股推動學習繼續學

(2)

短期的課程促進三者發展的速度,促使學習者在短期課程後保持對標的語 文化的好感,並繼續學習語言,與其文化區保持關係。

二、語言與文化主題兩者必須結合設計

語言承載文化,語言表達文化,透過共同語言的表達更可溝通兩個不 同的文化,語言與文化的關係緊密相繫。而在短期的課程中語言教學與文 化教學更應是相互輔助,共同提升教學中的質量與效度。在語言教學為主 的前提下,兩者之間的關係則是語言教學為綱,文化教學為體。也就是以 語言教學為核心,文化項目作為課程內容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由淺到 深,先讓學習者通過中文的學習而對語言與文化有所認識,然後了解兩個 文化間本質與背景的不同,並能更進一步進行跨文化的溝通,最後到達心 理認同的。

以短期華語課程來說,更希望能在短期內有組織地將語言與文化介紹 給學習者,進而引發對中華文化的愛好,並深入學習語言,達到學習者終 身與中文為友的境界。這些目標是層層遞近的,而在過程中語言與文化必 須同步而行。

三、發揮短期華語課程模式的特點

華語市場發展快速,華語短期文化課程在中國熱的影響下成為一個新 興的課程,在面臨這個新的學習者來源時,目前華語中心以常態課程教師 支援短期課程的作法相當普遍。然而短期課程與常態課程在教學設計的基 礎條件上並不完全相同,以長遠經營的角度來看,依照短期課程的特點來 來發展短期教學模式是必要的。

研究者認為目前台灣華語中心的情況與周邊環境,現階段適合發展專 案式的短期課程,其課程目標在依學習者的需求設計課程的內容與行程,

課程內容相關的細節都可由兩校共同討論而定。時間短、針對性高、個別 化也就成了華語短期文化課程最大的特點,設計概念強調以學習者為中 心。在運作的過程中以專案行政人員與課程教師為主要角色,分別執行課 程中的細節,共同合作,相互提供訊息,以達成預定的目標。

(3)

四、把握事前調查工作與事後檢討工作的重要性

課程執行的主要過程一向為校方與課程參與者所重視,然而事前與事 後的工作也是課程經營應著力的兩個重點,須審慎看待。課程設計的周密 與否和事前調查工作進行有絕對的關係,事前工作仔細是達成課程針對性 高與個別化的這兩個目標的先決條件。而檢討工作能累積課程執行的經驗 與教學資源,並提供教學與行政對話與溝通的機會,對於提升整體執行作 業與成效有相當的助益。在重視課程執行的過程之外,前後鋪墊與統整的 工作也需謹慎執行。事前調查工作能提早預見問題;注重經驗累積與傳 承,能幫助往後課程精緻化的目標。

五、注重培訓華語短期課程的師資

授課教師是語言課程執行的關鍵人物,其重要性除了課程內容的實行 之外,同時也有形無形地向學習者傳達台灣人的形象,傳遞某種層次的文 化訊息。因此短期課程教師的教學專業知能與處理文化問題的態度是同等 重要的,在師資招募或培訓時這兩點的考量缺一不可。

在教學知能上除了一般對於華語教師的要求之外,也強調主題式導入 課程與活動設計的能力,讓學習者能在標的語地區現學現用。在處理文化 的態度上,講求的是處理跨文化障礙的能力與有彈性的態度處理文化主 題,引導學習者觀察並討論文化的差異,而不是在課堂上以主觀的判斷面 對文化問題。另一個與課程相關的職業要求是對於教學的投入,換言之也 就是樂於在課內課外與學習者互動的教學態度。由於學習者在標的語地區 的時間短暫,但人際互動的心理需求強烈,因此教師的任務除了教授語言 課程之外,也肩負潛在文化使者的角色。短期課程教師所需處理的教學細 節與困難點不同,培訓專業師資是長遠發展短期課程重要的工作之一。

六、強調主題導入式的教材與教學法

短期課程講求針對性高與個別性高,課程設計要能達到預定的效果必 須與學習者的學習目標相符,因此在短期課程中置入合適的學習主題式課

(4)

步在課室中進行,再與連結學習者在台停留的行程,達到短期內語言學習 與文化體驗的雙重效果,可加強整體課程的密度。

在主題導入的原則下,教材與教學法也應朝這個方向發展。教材有傳 遞知識的任務,教學法則是教師與學習者之間互動的模式,兩者的選擇上 也必須與課程架構與目標相合,以利提高文化主題導入式教學的效果。

七、相應的作業與評量方式

從研究中得知在短期的華語課程中給予學習者適度的作業與評量,能 有效促進學習者的自學的動機。是否在短期的華語課程中加入作業評量是 必要的考量,此外作業與評量進行的方式也必須與教材和教學法同時思 考。作業與評量也屬於教材整體的一部分。在編纂短期教材時,需注重整 體性,除了教科書主題內容的編排之外,教學法與評量方式也必須納入整 體的思考中。與教學法相符的評量方式才能有效測出學習者的學習成果,

了解教學的成效,並給予學習者適度的心理回饋。研究者認為教材、作業、

評量與教學法應相互搭配,整合設計,形成系統化的短期華語課程教學。

八、妥善安排周邊事宜

參與短期華語課程的學習者多半持著旅遊,或是較放鬆的心情來台,

並非長期在台灣生活,因此在投入生活的心理狀態與常態課程的學習者不 同,需要更多生活照料與課餘活動的安排,才能讓學習者對標的語地區產 生好感。此外周邊事宜安排妥善能加速學習者快速適應台灣環境,開始學 習的生活並且對台灣留下美好的印象與回憶,使其成為台灣永遠的朋友。

從語言學習與文化推廣的角度,妥善安排周邊事宜對課程有正面的幫助與 長遠的影響。

課餘活動的安排也是在台生活的中點之一,可分為語言學習與文化認 識兩方面。研究者認為校方應提供學習者語言自修的管道,如多媒體教 室、圖書館等硬體設備,或是課後諮詢的個別學習諮商的系統;文化認識 方面,則是以參訪、旅遊等校外活動的行程,透過這些外在的文化活動與 人際互動增加學習者認識標的語文化的機會,並刺激語言學習。

(5)

九、課程進行間溝通管道順暢

學習者在標的語地區受限於語言能力,以及環境陌生所營造的氣氛等 諸多外在因素,在學習與生活兩大層面都有可能會發生文化衝突等等不適 應的現象。因此為短期的學習者開啟一條溝通的管道是相當重要的,其功 能在提供諮詢、解決學習與生活的問題,幫助學習者跨越心理與外在物質 的障礙,加速適應標的語地區,進入學習的狀態。

第二節 研究限制

在研究過程中,基於各種原因,有許多無法克服的限制,筆者說明如 下:

一、以華語為出發點的中華文化基礎研究不足

文化是一個相當巨大,而不具體的概念,卻又十分迷人。許多外國學 生正因仰慕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進入了學習中文的行列。然而一個文 化現象是否存在、又如何具體呈現、何謂中華文化、何謂台灣文化都需要 大量科學化的研究來佐證,才能有根據地將文化置於語言課程之中,與語 言課程高度結合。不至於在教材中或課室中傳達偏頗的文化訊息。

跨文化的主題與兩岸差異的比較是目前華語教學相當受學習者歡迎 的題目,然而以文化角度與語言教學角度為出發點所做的基礎研究甚少,

且關於近代兩岸文化深入比較,且符合教學需求的文獻相當有限,因此在 本論文中只能以筆者的研究成果,簡單說明適合教學的主題,尚不能具體 說明哪些資源可以用於文化教學上。

二、以文化為主題的教材數量少

教材也是課程設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而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目前 在台灣由於以文化主題式的教材數量仍不足以供應教學上的需求,因此授 課教師通常會為學生準備補充的學習材料。這些屬於非正式、非公開的材 料取得並不容易,筆者在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資料也相當有限,並不能支 持形成一個完整的論點。因此對於教材細部規劃的細節、與學習者對於教

(6)

三、時空限制欠缺多元的學習者背景研究

針對性高是課程成功的重要關鍵,設計符合學習者需求的課程則需要 清楚了解學習者的背景。在筆者的研究中只針對德語背景的學習者進行研 究與分析,研究成果不能概論所有學習者的情況。然而教學個案的成熟需 要時間與空間的配合,筆者在研究期間雖有其他機會接觸其他潛在個案,

然而周遭條件尚不足支撐完整的個案架構,達到研究的目的,提出有力的 論證。因此無法提供另一個背景學習者的案例分析,作為對照的標的,實 為可惜。也由於學習者研究對象來源單一,以及點文化教材有限的關係,

在教學法的研究上並無法做出與學習者背景相關的教學建議,只能以語言 文化教學的大方向提出對教學法的建議。

第三節 未來發展與建議

文化與課程設計皆為語言教學的大主題,兩者結合討論更有許多細節 值得深入探究。本論文尚有多處未充分研究與討論,筆者說明與建議如下:

一、語言教學為出發的文化研究

語言教學是科學的工作,不能漫天胡說,需要基礎研究作為教學的後 盾。例如從外語教學的觀點探討民族學的分類、從外語教學的觀點對社會 學研究的分析等,這些語言教學為基礎的文化研究是相當重要的。尤其台 灣的華語教學工作講究課程精緻化,實際的作法必須以外語教學的角度將 文化做精密的劃分,並從社會語言學分析的結果,把語言分析的結果置於 教學之中,設計課程大綱、教材、教學活動等課程項目。加強語言與文化 本體之間關連的研究是語言文化課程設計的基礎,尚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二、探討學習者背景文化與標的語文化的距離

縮小跨文化障礙是外語教學重要的工作之一,然而兩個相異的語言文 化距離有多遠、跨文化的距離有多大也需大量的基礎文化研究來支持。短 期教學講究針對性與個別性,對於學習者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於選擇適當 的主題與安排課餘活動。此外對於生活照顧的需求也能提供相當多的訊

(7)

息。學習者的類型不能以東西方或是國籍粗略分類,在講求華語課程精緻 化的目標下,學習者背景分析也是值得繼續研究的主題。

三、發展主題式華語短期套裝教材

教材是教師課堂上與學習者自修的好幫手,講究主題式的課程設計更 需要相應的教材來協助課程進行。教材除了課本之外,更應包含作業、測 驗與評量的設計,成為一個套裝的組合模式。以相同的課程設計概念所發 展的教材、作業與測驗評量,才能協助學習者凸顯學習成果,並測出應有 的學習進步與水平。教學與學習成果更能互相呼應而呈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

[r]

多跟孩子說故事及看圖書,既可 訓練孩子專注力,又可鼓勵孩子

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中國語文教育 > 中國語文教育- 教學 資源 > 中國語文(中學)-教學資源

語音四要素 語音四要素與朗誦的關係 音高 語音的高低抑揚顯示語言的節奏感 音強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如何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