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文獻探討"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文之研究目的在探討喪失父(母)親的成年男性其內心世界所歷經的 哀傷經驗。本章針對研究主題對相關文獻進行論述,共分為四節,第一節 為成年男性之特質與親子關係;第二節華人文化中的孝道信念;第三節為 哀傷的內涵;以及第四節為成年男性面對喪親事件之相關研究探討。

第一節 成年男性之特質與親子關係

本節主要說明成年男性之特質及其與父母之關係。全節包含三部分:

第一部份為成年早期的個體發展;第二部分為男性與男性特質;以及第三 部分男性與父母之關係。

一、成年早期的個體發展

本研究受訪對象限定為年齡 20-40 歲男性,其發展階段為成年早期。

發展心理學家 Erikson 視此一時期的發展任務為親密與孤獨,個體致力於 將自我認同與他人融合,並解決親密、競爭與距離的衝突要求。Morris 則 指陳此一階段的發展任務為:(1) 逐漸獨立與自立;(2) 發展親密感、與他 人形成持久的親密關係;(3) 探索工作與生涯的各種可能性,並建立一最 初的職業認同;以及 (4) 發展出人生藍圖或夢想(引自羅惠筠,陳秀玲譯,

1992 )。Levinson 將人類發展分為五期,並將十七歲至四十五歲之成人劃 分為成人早期;他認為成年早期又可分為「新手階段」與「最終生活架構 階段」,處於新手階段的成人著重於建立一個暫時性的生活架構,此一時 期個體與父母間產生一個心理距離,變得更獨立,也藉由選擇職業、結婚、

建立家庭、加入社團組織、尋求他人的指引等,對自己有更清晰的定位、

朝理想邁進,以奠定創造下一個生活架構的基礎。處於最終生活架構階段 的成人,則謀求「安定」與「成為自己」,建立社會地位、實踐年輕時的 抱負,努力脫離他人力量與權威的籠罩,找尋獨立與尊重。(黃慧貞譯,

1995;黃富順、陳如山、黃慈,1996 )

而沙依仁(1998) 指出成人的行為會受到社會中年齡與地位的影響,包 括成人個體之發展受社會的支持與限制之影響,且成人個體歷程生理年 齡、心理年齡與社會年齡的相互影響與整合,繼而形成自我認知的全形。

因此在塑造成人的自我知覺上,文化比年齡更為重要(游恆山譯,2001 )。

即個體發展深受其所處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影響,亦受個體發展所影

(2)

響;成人的發展、對自我的知覺是在社會網路的互動中形成的。所以父母 的死亡也可能對成年人之發展課題、自我認知上有所影響,如調適自我的 改變、社會關係的改變,以及對本身死亡認知的改變等等(黃慧真譯,

1994)。因此研究者相信喪失父母親之事件與成人男性本身有其獨特的交互 作用,成年男性如何運用過去的生活機制應付得宜,成年男性的因應方式 與喪親事件本身又如何影響其自我概念、人我互動或生命意義等,皆是一 個值得去探究、理解的議題。

二、男性與男性特質

家庭是個體社會化的早期搖籃,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和行為,對其性別 角色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從嬰兒確立性別的那一刻起,取名、臥 房布置、衣著生活用品準備、玩具的給予等等,在在充斥著性別角色期待,

隨著男孩、女孩的成長,他們各自需要遵守不同的規範,男生不玩洋娃娃,

要勇敢、要忍耐、不可以哭,否則會被人家笑話(畢恆達,2000;王行,1998 )。

Kindlon和Thompson認為男孩與女孩的身心發展原本就有本質上的差異,

然而大多數男孩在家中由女性照顧、帶大,進入幼稚園、小學接受教育,

也進入以女性為主的環境,女性的生理發展與男性不同,成長的經驗與過 程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女性重要他人對孩子所設的規則與態度,難以注 意到男孩內在的需求。男孩天生的特質是活動力高、易衝動與強調身體的 力量,使其不易符合學校與家庭的規範,處處受到限制與處罰,且男孩在 成長過程中,比女孩容易激怒老師與父母,加上其行為反應容易帶有威脅 的意味,使男孩較易受到粗暴的管教與嚴格的對待。這早期的學校與家庭 經驗帶給男性隱性的傷痛(王行,1998;吳書榆譯,2000;Connell, 2000),

男孩只好私底下以各種方式來因應與學習度過,他們不像女孩那樣,有更 多的機會直接以眼淚或其他的方式表達心中的委屈、害怕與不安,於是當 男孩感受到羞愧、憤怒或是悲傷等情緒風暴,而又無法以言語表達時,他 們可能轉化為極端的行動或衝動,緊接著,他們行為被誤解為激進或野 蠻,也因此遭受到雙重的傷害。所以許多男孩在童年時期早早關上感情的 大門,並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吳書榆譯,2000;張美惠譯,2001)。

整體上,男孩在社會化過程中被強調男性氣概的重要。所謂的男性氣 概,是對應於社會對女性特質的要求。當我們看到社會讚許女性的母性時 (例如溫柔、服從與被動等母性特質),另一方面則不鼓勵男性具備女性特 質的可能性。相反的,社會鼓勵男性追求剛強、積極與主動,一種對比母 性的男性特質。基本上也是社會對於身為男性的人,認為其應具有的合宜 行為、想法與活動(Connell, 2000;Kaufman, 1994)。有一些文獻提出傳統

(3)

男性氣概的特色,例如,「競爭」、「成功」、「不能有情緒」、「不能 表現脆弱」、「支配」、「堅定」、「忽略身體狀況」、「不計一切求勝、

「無所不知」、「攻擊性」、「有淚不輕彈」等等(柯清心譯,1996;張美 惠譯,2001;孫柯譯,1994)。Levant(1992)則由文獻整理歸納七種傳統男性 特質:避免女性化、控制情緒、追求成就與地位、靠自己、攻擊、同性戀 恐懼,以及認為性可以超脫關係而獨立存在的態度。而具體的男性氣概之 內容為(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

1. 除了表達憤怒、慾望的情緒之外,勿在旁人面前哭泣或暴露恐懼、

脆弱、與哀矜之情。

2. 勿暴露弱點。需以邏輯、務實、知識為護身符。

3. 不可傾聽、但可挑錯。主張男女天生大不同,「真正的」男人優於 女性。

4. 對待女人應恩威並施,且男性同伴比女性同伴重要。

5. 控制妻子的身體,「真正的男人」之性行為,是為了展現對女性的 控制。

6. 自己要堅強、硬朗,同時別讓別人強過你。

7. 養家活口的角色是男人生命中的中心地位,丈夫責無旁貸。

8. 任何與女性相關的典型活動,不可從事,例如家務工作。

9. 主控他人的地位、在競爭中成功的能力極為重要,並要專心發展事 業。

10. 你該無所不知,有問必答。

Gilmore(1990)並將男性氣概定義為一種成就,「成年男人(manhood )」

是一項必須經歷掙扎與痛苦而贏得或是奪取的獎品;那是一種不穩定或是 人為的狀態(引自吳書榆譯,2000)。因此男性氣概成為男性畢生追求的一 種形象、狀態,男人經常以野牛、獵人、熊、長矛等具體事物的隱喻來界 定、標榜自己(張定綺譯,1994 ),男性氣概成為男性一輩子都在「學習」的 事。

反觀中國文化,中國人很早就對男女兩性在體態發育、生理功能和社 會分工、社會角色上有所認識和區別。陰與陽的概念更是鞏固和增強了男 女兩性在社會中的區別,通過習俗、教養等方式,以社會化的過程造就了 代代因襲、符合一種文明要求的男女社會成員(李楯,1993;引自李仕芬,

2000 )。在這樣的情況下,男性在中國自有其遵循行為準則與對自我的概 念,如<<禮記>>曰:「男不言內, 女不言外, 內言不出, 外言不入」,

便清楚召示男女的言行規範。王行(1998)指出在男性性別的規範下,男人

(4)

的內在恐懼便是「害怕不被他人認同」,若違反了社會規範就得不到肯定 與欣賞,進而貶低其自我價值。男性承擔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責任,加 上身處「男主外」的文化規範下,男性非常在意自己的事業成就表現,相 對的,女性也重視男性的事業成就;營造一種交互影響的性別意識氛圍。

然而,受到女性主義的影響,有些男性也開始思考男性氣概的意涵與 影響,並試圖做改變( Haste, 1993;王浩威,1999),Clatterbaugh便指出美 國當代社會已產生八種不同的男性氣概的流派面向,從認定男女本質差 異,倡導維護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保守本質論;認為傳統男性氣概為社 會建構而成,挑戰男人的制度性優越的擁女主義;到強調服膺聖經指示、

性的純潔及女人從屬地位的福音派;皆反應了在不同社會脈絡、情境下對 男性氣概的反思與行動(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

而在台灣,從媒體提出「新男性」、「新好男人」的論述,邀請台灣 男人展現富有溫情、兼顧理性與感性、工作與家庭生活的新面貌;近幾年 來關心男性主題性等相關議題的男性研究逐漸增加;中華二十一世紀男性 成長協會等關懷男性身心健康等議題的團體相繼成立;及社會上白絲帶運 動、同志平權運動的倡導與推行等活動,皆可以看到台灣社會開始思考傳 統男性特質的形象與價值,並試圖重新建構與實踐男性氣概的內涵。相信 這樣的思潮也開始對台灣男性產生影響,男性將更越來越有機會重新思考 自身男性特質的形塑與實踐。

綜合上述所論,不同的成長脈絡、訓練背景影響男性特質的形塑與呈 現,且隨著男性運動、媒體的推動與影響,台灣男性在面對傳統男性氣概 特質,相信更為多多元並展現不同的樣貌,也影響男性面對喪親事件之反 應與覺知。

三、男性與父母的關係 (一)父與子

許多學者認為父親是兒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是兒子模 仿、學習的對象,兒子經由父親學會了辨別性別身份並進而建立起自身的 性別角色 (王行,1998;王浩威,1998;吳書榆譯,2000;譚智華譯,1996 ) 。 Russell和Saebel(1997)也指出父子關係對男性極為關鍵,影響其如何看待自 己到他如何看待別人、權力、經濟、政治及對世界的看法。但今日男性正 好為父親的缺席而苦,因為他們的成長缺乏父親提供真正男性的模式,建 立好的父子關係(王行,1998;譚智華譯,1996)。Bly甚至認為即使父親在 家,母子間強烈而特殊的關係,易使父親被排除在外,使男性難以透過父 親學習進入屬於男性的世界(譚智華譯,1996)。父子的距離有遙不可及的

(5)

傾向(吳書榆譯,2000;譚智華譯,1996;Rutherford, 1992 )。

而Nydegger 和 Mitteness(1991)則對父子關係的複雜性提出不同看 法,認為一方面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尊敬,另一方面兒子也希望獲得父親 的尊重,因此父與子之間天生就維持較多的緊張關係。尤其當父親以促發 兒子獨立為己任,對其生涯抉擇等有所意見時,兒子多視為批評與強制 (Greene & Boxer, 1986) 。這樣的關係將隨著兒子生涯安頓下來、為人父、

進入成人世界時,父親覺得完成自己的責任,較能接受並尊重兒子目前的 狀態;而對兒子而言,隨著年齡增長,對父親的背景與觀點有較深的瞭解,

使父子間緊張關係有所改善。(Nydegger & Mitteness, 1991)。

在儒家社會裡,教養責任的內涵講究「情」與「權」的親職角色,比 起西方重視個人權益的家庭脈絡,多了階層位序的權力結構與情感依附的 黏結特質,加上文化對男性氣概的規訓、禁制,使男性在同性之間的互動,

更顯小心翼翼,情感表露因而內隱與缺乏彈性(陳安琪,2004 )。對大多數 父親而言,行動同理與非語言之愛是其向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因此多數 人對父親傳統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善於說理、承擔家計的「嚴父」。

而子承父業,傳繼香煙的傳統思想,強化了男性重視兒子的觀念,父親重 視將來繼承他的兒子成就與努力是否足夠,不是引發衝突,便是促使兒子 因為在乎父親的交付與期待的眼光,努力表現以符合父親的期待;這種非 出自兒子本意,兒子卻背負下父親的眼光與志業,是一種特殊連結的情 感,充滿著志不能伸的感覺,卻又不能不負起傳承父親的責任,面對這代 表著一定的地位與驕傲的位置,父子關係既矛盾又弔詭。此外,在父權社 會下,父親對母親的施壓,造成與母親親近的兒子,對父親愛恨交織的情 感,對父親的不諒解也易成父子關係嚴重的隔閡(李仕芬,2000 )。

(二)母與子

母子關係充滿關愛與溫暖,母親與兒子之間似乎永遠有割不斷的連 結。一個男人與母親情感上的聯繫可能是他生命中最深沈的關係。母親不 僅是扮演著馴化、管教的角色,更是帶領兒子瞭解情緒的導師,直到兒子 長大,需要尋求獨立自主、需要認定自己是個能幹的男性時,母子關係因 為兒子試圖與母親保持距離、逐漸脫離母親的保護而有所轉變。兒子不再 與母親有太多過往親密的接觸,卻透過心中母親的形象,母親所給予的愛 與施予的情感教育,產生安全的力量(吳書榆譯,2000)。

也有一些兒子在父權制度下,承受了他最親愛母親的不快樂。在父權 意識中,女人常因為犧牲者的角色而感到不快樂,女人將情緒投射在兒子 身上,希望藉此給予她一些撫慰、補償或滿足,母親對兒子加諸的情緒,

(6)

帶給男孩過大的壓力,甚至擔任了代理配偶的角色,當母親情緒不好的時 候,他被暗示或自己負起要讓母親快樂起來的責任。加上我們的文化用「孝 順」來鼓勵孩子進入父母的痛苦,使孩子自小受到文化規範的影響,理所 當然地負起安慰母親的責任。由於有傳統孝道做後盾,中國的母親更能施 展其對兒子的殺傷力(王行,1998;李仕芬,2000)。孫隆基(1991)並認為中 國男性被母親支配,因此無法成熟地處理同代的男女關係(引自李仕芬,

2000 ),胡幼慧(1995)指出傳統中國家庭將母子關係界定為親密性的情感連 結,甚而因為母子關係被倫理規定為終身的,而影響到母、子、媳三者的 關係,若兒子偏向夫妻關係往往被視為不孝,而促發母親的悲傷,若夫偏 向母親,媳婦被婆婆的權控壓制,則促發媳婦的怨(余德慧,1991);兒子 也會在「平行忠誠」與「垂直忠誠」間掙扎(吳家瑜,2004 )。

由前述探討可知,男性與父母間的親子關係內涵豐富而具複雜性,尤 其成年男性與父母間的互動樣貌與品質,除受過去教養經驗的影響外,也 受到成年男性婚姻狀況、家庭生活週期、是否與父母同住等而有所影響 (Umberson, 1992);不同的親子相處經驗、關係內涵相信影響成年男性面對 喪失父(母)親的哀傷反應與歷程。

第二節 華人文化中的孝道信念

除了子女對父母的依附行為之外,子女在家庭或社會的教育過程中,

所受到的中國傳統孝道信念的影響,是中國不同於西方文化的特質。在中 國社會裡,家庭不僅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承載了「上以事祖先,下 以繼後世」的傳承信念,此一由有血緣、婚姻或收養關係的人們所組成的 單位,隨著社會變遷,在結構、組成功能方面雖有變遷(楊國樞,1986),

但儒家道統所傳承的孝道文化在其中仍有其主流地位,促進家庭及其他社 會集體的和諧、團結及延續。

中國的家庭是以「父子軸」為傳統(楊國樞,1997),注重的是階層式 的從屬權力關係,在儒家倫理體系中,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是以個人就一 己所處的角色關係,力行此一角色所規範的德行,而親子之間應有的責任 與行為便由孝道信念所規範(葉光輝,1998)。即孝道是一套子女與父母間 相對應的社會態度與社會行為的組合;父母的角色是撫育、教育,以子女 的幸福為己任,子女則被視為父母自我的延伸及自我價值的來源,需傾力 報答父母的恩情(余德慧,1988),父母對子女的發展擔負了極大的責任,

(7)

子女的成就也反映了家庭及父母的努力與榮耀,子女需自律、守禮、有成 就,滿足父母的期待,以實踐孝道。

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變動,家庭結構改變、人際關係複雜化,孝與順 的價值雖仍受認同,但學者們也開始重新思維傳統孝道信念(李宓昀,

1989;陳淑瓊,1986;葉光輝,1997)。葉光輝(1997)的研究發現台灣民眾 相當重視的孝道行為仍包含「親自奔喪」、「感念親恩」、「尊敬雙親」、

「奉養雙親」四方面,對「護親榮親」仍有中等程度的重視,而多數人已 不重視「抑己順親」的孝道行為。孝道內涵的服從取向降低,理性成分逐 漸提高,子女不再區從父母權威(陳淑瓊,1986 ),傳統只重子女報恩、只 重子女如何對待父母,而不重父母如何對待子女的「親權子責」的孝道觀,

也逐漸轉變為父母在子女童年時慈愛照顧、培養親子感情,子女長大後感 恩反哺的「親子權責並存」的孝道觀(李宓昀,1989;葉光輝,1997,1998 )。

楊國樞(1989 )並指出現今社會的孝道內涵具有五項特徵:

1. 只涉及家庭內親子的人際關係:孝道只能是家庭中的一套人際態度 及行為,一套子女對父母的良好態度與行為。

2. 以親子間的瞭解與感情為基礎:權威主義逐漸式微,父母管束日漸 寬鬆,子女對雙親漸少畏懼,親愛的感情容易滋長。父母訓練子女的重點 不再是如何扮演好為人子的社會角色,而是如何適應個體取向的生活方 式。

3. 強調自律性的道德原則:現代社會中,父母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導子 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與意義,從而學得設身處地的孝道原則。

這樣的孝道原則是屬於個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權威或規範來監督;因此 這種孝道是自律性的,而不是他律性的。

4. 強調親子應以良好方式互相善待對方:即孝道的互益性,孝道既有 社會交換的目的,則在其親子關係中的運作,必須某種程度的符合「公 平」,孝道的行為才能維持長久。

5. 孝道的態度內涵與表達方式具有多樣性:現代社會的孝道,並不強 調其標準化,而是承認其多樣化;因為多樣的父母採取多樣的教養方式與 社會化歷程來對待多樣的子女,就會形成多樣的孝道態度與行為。社會變 遷形成的新孝道,具有侷限性、感情性、自律性、互益性及多樣性,個人 化孝道的形成與實踐是一種繼續不斷的創造歷程。

文化中的孝道信念隨著社會變遷,其內涵也有所改變,其中,權威性 的無條件服從成分降低,互惠性的情感成分相對提高,孝道的表現趨向多 樣化,在這樣的變遷之中,成年男性對父(母)親的孝道態度與行為也將以

(8)

更多的方式呈現,並影響其喪親後的哀傷歷程。

第三節 哀傷的內涵

人類自出生起,基於安全與保證的需求,便會對少數的特定個人發展 出依附關係,並延續一生。由於依附關係裡蘊含了強烈的情感連結,任何 危及此一連結的情境,都會導致特定反應的產生,為了與失落的對象重新 建立關係,所有具力量的依附行為,如黏人、哭泣、生氣等都會因應而生,

若行為無法奏效,便可能引發退縮、冷漠、絕望等情緒(Bowlby, 1977、1980 引自Worden, 2002 )。即使個體到了成人階段,與特定對象的依附行為的內 涵改變,卻仍保有依附關係的本質(張耐,2003),大部分的成人與其父母 親依舊維持有意義的連結(Ainsworth, 1991),當父母過世時,親子間的依附 關係便可能遭到破壞,並因此產生強烈的情緒與行為反應。因此,本節將 探討成年男性面對喪親之失落事件後,其失喪、哀傷與哀悼的相關內涵。

喪親是死亡相關的失落事件,而要瞭解失落經驗就需要對「失喪、哀 傷、哀悼」三個概念有所理解與區別:

一、 失喪

失喪(bereavement )是個人嘗試去適應的失落本身( Worden, 2002,引自 李開敏、林方皓、章玉仕、葛書倫譯譯,2004),是當個人被剝奪某些人、事、

物的狀態,亦即指個人經歷失落時的主觀認定(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失喪包含三個要素(Corr, Nabe, & Corr, 2003):(1)個人對某些人、事、

物具有珍貴的關係;(2)失落導致關係的終止、結束;及(3)個人感受到珍愛 的人、事、物因失落而被剝奪。

由於失喪含有「被剝奪」、「被奪取」之意,當珍視的人、事、物在 非自願的情況下為外力所奪,個人內在的某些部分也會隨之而去,造成哀 傷反應。

二、 哀傷

失落會引發哀傷(grief),哀傷反應的強度與內涵因不同的失落事件、

個人因素等有所差異。Bowlby(1980)認為哀傷是一種對失落感受所產生的 心理、社會及生理反應的過程。Littlewood(1992)提出哀傷是個人喪失所愛 後所產生的經驗,哀傷是一個包含痛苦、困惑與苦惱的過程。Rando(1995) 也進一步地強調哀傷包含五個主要涵義:(1)哀傷是心理、行為、社會、生

(9)

理的感受;(2)隨著時間發展並呈現不同樣貌;(3)是一種自然的反應;(4) 是失落的反應;(5)是個人獨一無二的感受。

Worden(2002)指出哀傷是個人失去所愛後的經驗,哀傷反應的內涵包 含身體感官知覺、感覺、認知、行為等四個面向,其他學者則提出哀傷反 應也包含了尋求靈性意義與人際關係上的困境(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Corr,et al., 2003),以下就生理、情感、認知、行為與人際互動等五 個面向探討之:

(一) 身體感官知覺

Worden(2002)引述 Lindemann「急發性悲傷的症狀及處理」之報告表 示哀傷反應包含了生理知覺感受非常廣泛,然而林家瑩(1999)研究發現哀 傷的生理反應在不同時間序,會有不同的呈現;生理感受可劃分為「個人 喪親當時」及「後續哀悼適應過程」的所感知的生理反應。

個人喪親當時可能感知胃部空虛、胸部緊迫、心臟緊縮、喉嚨發緊、

對聲音敏感、一種人格解組的感覺、呼吸急促或覺得有困難、有窒息感、

肌肉軟弱無力、缺乏精力、口乾、癱瘓、暈眩、四肢僵硬、發抖發冷等反 應。後續哀悼適應過程中,個人較易出現的生理感受包括睡眠障礙、失去 經歷、不同形式的身心症、食慾不佳等。

(二) 感覺

喪親者會出現的感覺包括生氣、憤怒、自責、罪疚、焦慮、寂寞、疲 勞 、 無 助 、 渴 念 、 震 驚 、 解 脫 、 釋 放 或 麻 木 感 等 (Corr, et al, 2003;

Worden,2002),其中悲哀是喪親者最常有的感覺,喪親者也易因為對逝者 產生憤怒、怨懟的心情而困惑或罪疚、自責(Worden, 2002)。

(三) 認知反應

Corr等人(2003)和Worden(2002)指出喪親者的認知反應包括不相信、否 認、困惑、常沈浸於逝者的思念之中、幻覺、感到逝者依然存在等,此外,

喪親者也可能出現下列反應:幻想與現實交錯、避免回想起逝者、注意力 不能集中、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宗教思念安撫自己、質疑人生意義、計 畫未來、猜測逝者死因、改變宗教觀念、尋求死亡意義等;李佳容(2002)、

林杏足(2001)的研究顯示,喪親者的認知、想法會隨著喪親事件的進程而 有所不同,從最初的不相信、否認到接受喪親事件之後出現強烈的思念或 無法專注於生活事物等。

(四) 行為反應

行為反應部分可分為「與逝者相關」及與「日常生活相關」兩個部分:

(10)

1. 與逝者有關的部分

喪親者可能會夢到逝去的親人;有的人避免或過度沈溺任何會引發想 起親人的人事物;喪親者也可能出現經常發呆、嘆氣、哭泣、呼喚親人、

舊地重遊、攜帶或珍藏遺物等行為。

2. 與生活有關的行為反應

可能出現強烈心神不寧、坐立難安、過動、心不在焉、社會退縮、對 以往熱衷的活動失去興趣、無法專心於學業或工作、抽煙或喝酒量增多、

接觸宗教尋求靈性上的撫慰、轉移注意力、為逝者做事、避免玩樂、求助 他人等行為(李佳容,2002;林家瑩,1999;黃慧涵,1992;Corr et al, 2003;

Umberson & Chen, 1994; Worden, 2002)。

(五) 人際反應

Corr 等人(2003)指出喪親者可能出現人際互動上的社交困難,較為普 遍的是社交退縮的情況,個人容易因沈溺於哀傷之中,無心力去維繫原有 的社交圈;也有人因為覺得不被瞭解而自我孤立,少與外界接觸。在面對 家人部分,喪親者可能過於擔心再度失去家人而與家人緊密連結;反之也 可能因為逝者佔據其大部分心思,而出現與其他家庭成員疏遠、隔離的狀 況(林家瑩,1999 ; Murphy, Gupta, Cain, & Johnson et al, 1999 ; Worden, 2002)。

三、 哀悼

哀悼(mourning)是一個過程,多位學者認為哀悼是因應失落與哀傷的 過程,透過此一過程將失落與哀傷經驗納入生活,學習與失落、哀傷共處 (Siggins, 1996,引自 Corr,et al., 2003; Wodern, 2002,李開敏等譯,2004);

Stroebe(1992 )並認為哀悼過程是喪親者涉入對逝者、失落經驗,和生者必 須生存卻已改變的世界,面質和重建其想法的過程。Corr 等人(2003)將哀 悼劃分為「內在」與「外在」兩種類別,外在形式的哀悼意指透過公開的、

人際間的相互分享,呈現彼此的哀傷,集結彼此的力量以獲得支持;內在 形式的哀悼則意味著內心因應失落與哀傷反應的歷程,Freud(1959)、

Lindemann(1944) 、 Worden(2002) 等 學 者 稱 此 一 歷 程 為 哀 傷 工 作 (grief work )(引自 Worden,2002)。

近年來許多學者致力於對哀悼歷程提出解釋,茲整理如下:

(一) 階段論(stages or phases )

先後有許多學者以階段觀點來看哀傷歷程, Parkes(1998)認為個人會 經歷哀悼的四個時期:麻木期、渴念期、解組絕望、重組,以完成哀傷工 作;Sanders(1996 )將震驚、知覺失落、退縮、治癒、重新面對生活等五階

(11)

段為完成哀悼歷程之必須;Rando(1993)提出六階段哀慟過程,包括認知失 落、對分離反應、回憶與再體驗死者和其關係、對死者的關係和假設性環 境之依附能夠放手、能不忘記過去而再適應、再投入等(引自Sanders,1996;

吳秀碧,1999 )。Corr等人(2003)將哀悼歷程分為「麻木期」、「渴念」、

「復原」三階段; Neimeyer(2000)則以「3A」三階段描述哀悼歷程:

1. 逃避(avoidance)

喪親者最初對親人死亡感到震驚,覺得不真實或麻木,對當下環境失 去覺知能力;行為上較無組織性或精神難以專注等;當喪親者理解到失落 的真實性,便會產生強烈複雜的情緒。而經歷此階段便需要去覺察、接受 失落之痛。

2. 同化(assimilation)

當喪親者感知到逝者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便會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適 應沒有逝者的新環境,且為了面對內心深層的絕望感,喪親者會從原來的 生活圈退縮,且投注許多心力於自己的哀傷工作(grief work);此時也可能 出現憂鬱症狀例如經常哭泣、感到悲傷、低動機、覺得無助等,並引起生 理上的症狀。

3. 適應(accommodation)

此階段喪親者逐漸接受逝者的死亡,並開始思索自己的人生,慢慢地 喪親者建立了更好的情緒自我控制感,回到過去正常的生活習慣與步調 中。

不論是三或六階段的劃分,持階段論者多認為個人的哀悼歷程會隨著 時間演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內涵的呈現(林家瑩,1999;Worden, 2002 )。

而Neimeyer(2000)認為每個階段的進程可能是進進退退,呈現「走兩步,

退一步」的狀況,甚至沒有一定的進程。在階段論的哀傷歷程中,個人是 被動經歷這些時期,除了時間,別無其他因素可以影響哀傷反應的轉變,

喪親者則被動、消極地接受(Worden, 2002 )。

(二) 任務論(tasks)

Worden(2002)認為哀悼過程並不是個人被動經歷的一種狀態,強調個 人是可以積極、主動採取行動,完成哀傷工作的,他以「任務」(takes)的 角度來定義哀悼過程,指出哀傷工作包含四項任務:

1. 接受失落的事實

承認逝者不會再回來,在理智及情感上皆承認、接受失落的事實,而 這需要時間,且在此過程中,接受失落的事實與否往往是一種間歇性的狀 態。

(12)

2. 經驗悲傷的痛苦

承認、體驗失落之後所出現的生理、情緒、認知和行為上的哀傷經驗,

其中最常出現的感受是悲傷和痛苦,此外還有焦慮、憤怒、罪惡感和寂寞 等感受。

3. 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適應」的意涵非常多元,此任務包含三個部分:

(1) 外在適應:適應一個逝者不在、全新的物理環境,接受新的角 色、發展新的生活功能。

(2) 內在適應:逝者迫使生者重新調整自我概念,包含生者的自我 界定(自我認同)、自尊及自我效能感。

(3) 心靈適應:面對因逝者所動搖的世界觀,調整逝者對自己的意 義、調整自己對世界、生命的意義感。

4. 將對逝者的情感重新投注在未來的生活上

個人能調整逝者對自己的意義,以新的方式與逝者產生連結,藉此將 逝者納入個人的生活當中,使個人得以在世界上持續有效地生活。

(三) 雙軌歷程模式(dual process model )

Stroebe & Schut (1999)提出雙重歷程模式,認為哀悼者擺盪於過程中 的失落取向(loss-oriented)與恢復取向(restoration-oriented)二種任務向度 間。逃避(avoidance )-失落取向(loss-oriented )的任務中,個人需處理失落 方面的經驗,包括面對死亡事件本身的經驗、與逝者之間關係、情感連結 的處理;迎向(confrontation)-恢復取向(restoration-oriented)的任務與適 應、開啟新的生活有關,是個人必須因應、處理的任務。

Stroebe & Schut (1999)認為喪親者會在這兩個任務之間不斷來回擺 盪、交替,猶如鐘擺一般,在擺盪的過程中進行著哀傷工作,隨著哀傷工 作逐漸地完成,二個取向任務的比重差距也逐漸縮小,喪親者慢慢形成新 的「日常生活經驗」,找到新的「規則」。Corr等人(2003)並認為雙軌歷 程模式指出了哀悼的歷程性(process),表現出個人在修通失落與哀傷反應 的動力情形。

(四) 自我機能模式

陳維樑(1999)提出自我機能模式,指出大部份的人能夠在哀悼過程中 自行作出調適,將失落的經驗納入為生命的一部份,帶來自我的擴展和新 生活的適應。個人的失落經驗受到行為、情緒和認知層面的影響,而自我 機能模式是幫助我們瞭解行為、情緒和認知如何受失落經驗的影響的評估 工具,基本假設有三:(1)行為、情感和認知可觀察的功能受到文化、家庭

(13)

文化及心理文化力量的影響;(2)人經常保持一種均衡的運作狀態,即行 為、情感和認知的三個層面是一致的狀態,個人在不同的哀傷階段,有不 同的均衡狀態,完成哀悼過程並不一定會恢復失落經驗前的狀態,而且均 衡狀態沒有固定的樣式或最基本的樣貌;(3)大部份的人都能運用內外在資 源去調整並達成他們所需的均衡。自我機能模式強調社會文化,家庭文 化、心理、文化對個人的認知、情緒、行為深具影響。換言之,個人哀傷 調適的過程,個人的內、外在功能都很重要,須運用資源以達成可忍受的均 衡狀態(引自周玲玲,2001 )。

儘管學者們對哀悼歷程各提出不同的理論、觀點以詮釋之,但大多數 的學者贊同哀悼歷程並非依循著一個標準、固定的順序而發展,並沒有一 個僵化的進程(Parkes, 1998; Worden, 2002;Corr,et al., 2003; 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 )。Liveneh(1986 )並認為調適歷程具有共通性:

1. 調適歷程是一個動態且持續進行的過程,適應通常是指這個過程最 終的正向結果。

2. 雖然調適歷程是通用的,但仍具個人的變異與獨特性,不是所有人 都展現出所有階段。

3. 調適階段是可以倒返的,比如退步到前一階段,或是在某一階段停 留很久,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到達理論上所說的適應階段。

4. 適應歷程不能切割成界限分明的階段,這些階段可能會有變動、混 合或是和另一階段重疊,很難確定某一階段要花多少時間,常因人而異。

5. 每個階段都有一些可以觀察或推論的相關因素:情緒部份包含特定 的情緒與強度,認知部份意指潛藏在每個階段的心理運作和思考過程,行 為部份則是當時個人的身體、口語等活動,然而這些描述並沒有好壞之分。

6. 防衛轉機與因應策略是不同的,防衛轉機是為了避免焦慮或心理痛 苦,通常是發生在調適歷程的初期,以滿足內在的願望和需要,因應策略 包含適應身體與社會環境的方法,通常是在調適歷程的後期運用。

四、 影響哀傷反應之要素

許育光(2002)認為哀傷是伴隨失落所產生的情緒、生理、認知和知覺 反應的複雜交互過程。哀傷反應的內涵與強度並沒有單一的標準,呈現多 樣性且深受多種因素影響,影響哀傷的因素大致可分為:死亡形式、與逝 者的關係、個人因素、社會文化環境因素等。

(一)死亡形式:

逝者死亡的原因或型態影響個人哀傷反應與歷程。死亡是是突然或有 預先警示,影響個人哀傷歷程;預期性死亡提供事前經驗悲傷與完成未竟

(14)

事務的機會(Romanoff & Terenzio, 1998,引自林家瑩, 1999),個人較能接 受也較易去因應死亡事件;而非預期性死亡因為無任何預警、徵兆以協助 個人做好心理準備,容易引起較強烈的震驚、難以置信之反應(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造成更大的壓力。非預期性死亡的形式包含「自殺」、

「他殺」、「天災意外」等,因「自殺」或「他殺」喪親的個人都容易出 現憤怒、自責、罪疚的情緒,但因「自殺」喪親者會因社會污名的烙印、

社會環境的孤立,更難去面對哀傷情緒,因「他殺」喪親者則以對所處的 世界產生不信任感,並感受到罪多隸屬感的失落,因「天災意外」喪親的 個人除了罪疚感也易質疑自己的生存價值(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

Parkes, 1998)。

此外,Doka 並提出「被剝奪的哀傷」之概念,當死亡是被污名化的,

如因自殺、愛滋病而喪親時,個人容易忽略或抑制自己的哀傷,也不易獲 得足夠的社會支持(引自Parkes, 1998;Worden, 2002,李開敏等譯,2004)。

死亡是否合乎時宜也會影響個人哀傷反應,最普遍的是逝者的年齡,如一 般人認為老年人應該比年輕人早死亡(Vries, Lana, & Falck, 1994 ),若是子 女比父母早死亡,這種不合時宜的死亡便會令人難以接受,造成較大衝擊。

(二)與逝者的關係

與逝者的關係除了指血統關係如配偶、子女、父母、手足等不同關係 會引發不同的哀傷外(Parkes, 1998),關係間的親密度、對彼此角色的期待、

他人對此角色的期待、關係的本質更是影響哀傷反應的要素(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 )。若與逝者之關係充斥著愛恨衝突,死亡前的未竟事物可 能永難解決,影響個人處理哀悼任務;甚者,若個人仰賴逝者滿足其安全、

自我價值、情緒需求,面對逝者的離去,其更易感受到恐懼、焦慮、無助 等情緒,哀傷反應也將更痛苦困難(Lopata, 1973; Parkes & Weiss, 1983;

Raphael, 1984, 引 自 Sanders, 1999; Worden,2002) 。 此 外 , DeSpelder 和 Strickland(2004)也指出當個人認為自己與逝者越相像,其哀傷反應將與逝 者生前之哀傷行為越相似。

(三)個人因素

影響哀傷反應之個人因素包含性別及年齡差異、人格因素、過去哀傷 經驗、意義系統等四面向,以下分別說明之。

1. 性別及年齡差異:

許多學者指出男女在面對喪親事件時,男女有不同的因應策略;相較 於女性,男性較少坦露內在情緒、少尋求心理治療方面的協助,多以獨處、

投入工作、休閒運動等方式面對哀傷,且易去抑制自己的哀傷以照顧家人

(15)

(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4;Parkes , 1998 )。但 Martin 和 Doka(2000) 則指出哀傷反應無關乎性別而是個人風格,其並運用Jung人格氣質類型提 出「理智型」與「情感型」的哀傷反應風格,取代所謂「男性」或「女性」

的哀傷反應模式,「理智型」的人傾向投入實際問題之解決,「情感型」

的人則著重於經驗與表達情緒。

許多學者以年齡作為影響哀傷反應的要素,而則以個人喪親時的發展 階段如孩童期、青少年、成年期或老年期之特質與任務,作為影響個人哀 傷反應與哀悼歷程之解釋。成年期之個人若喪失父母親,其身心調適受到 親子關係、個人生命週期、當時婚姻狀況等因素之影響(Parkes, 1998)。

2. 人格因素:

DeSpelder 和 Strickland(2004)指出自我概念影響個人喪親反應,若個 人較依賴、不成熟,視逝者為其安全與自尊的來源,難以面對失落,即高 自尊、自我概念較不傾向透過逝者補償其負面形象者,有較好的適應,甚 而高生活目標者其適應較佳。此外,個人的情緒處理、問題解決方式、焦 慮處理之適應策略與認知風格也會影響哀傷反應(Worden,2002),林家瑩 (1999)的研究結果顯示:個人人格特質較內向、較壓抑情緒、不能為逝者 的死找出解釋或意義時,需要更多的時間經歷哀悼歷程。在依附風格部 分,Bonano 和 Kaltman(1999)指出具有矛盾依附關係者,面對分離易產生 強大壓力,因而導致慢性哀傷反應。

3. 過去哀傷經驗:

個人過去的心理狀態、有無哀傷經驗、哀傷經驗的強度、種類、及相 關的處理方式,皆可能影響個人現在面對喪親事件之哀傷反應,對個人過 去哀傷經驗的理解當有助於預測個人的哀傷反應(Worden,2002,李開敏等 譯,2004)。Dickinson(1992)的研究顯示個人初次接觸死亡的經驗將影響其 未來再度面對死亡事件的因應方式。林家瑩(1999 )則認為對失落事件的因 應是可以透過學習得來的,尤其失落事件很相似時。透過過去哀傷經驗的 類化與學習,個人形成對失落事件的看法,也建構面對失落事件的處理方 法與形成自我效能感。

4. 個人意義系統:

個人的人生價值、生命哲學觀、世界觀等意義系統是個人立基於世界 的基石,死亡事件可能挑戰個人的意義系統(Worden, 2002,李開敏等譯,

2004),當個人原先的意義系統愈不能有效解釋死亡事件,愈容易產生失 序、混亂的精神危機、引發困難漫長的哀傷反應與歷程。

(三)環境因素:

(16)

影響哀傷反應之環境因素包含家庭、社會支持、社會文化三個面向,

以下分別說明之。

1. 家庭因素:

Gilbert(1996)指出家庭系統提供並影響家庭內成員失落、哀傷與哀悼 的經驗;個人與家庭的哀傷反應深受家庭生活週期、發展任務、情感表達 模式的影響( McGoldrick & Walsh, 1991,引自Corr et,al., 2003)。家庭面對 壓力事件的整體因應技巧與策略及家庭內部的功能及穩定性也影響個人 面對喪親事件(Schaefer & Moss , 2001);此外,黃慧涵(1992)並認為個人與 家庭系統是相互影響的,家庭的結構與互動型態也影響個人如何面對失 落,當家庭系統對情緒的接納程度愈高、家庭系統愈能運用外在資源,則 家庭與個人的調適都會比較好。

2. 社會支持:

認為社會支持也是協助個人調適的一股重要力量。Vries, Lana, 和 Falck(1994)整理文獻發現:社會支持系統是影響個人哀傷經驗的因素之 一。但社會支持是否能產生效果,與社會支持恰當與否、以及個人是否知 覺到該支持,是否覺得符合自己的需要等因素相關。社會支持也包含了從 宗教信仰或宗教團體獲得支持的力量,透過從教義中尋求心靈慰藉、探索 生命意義等,或透過與教友的互動獲得協助,都影響個人面對失落的調適。

3. 社會文化因素:

不同的社會文化有其不同的哀傷反應展現,甚而對哀傷、哀悼的儀 式、行為有所規範,如例如中國有特有的殯葬習俗,如「鞭打孩子的棺木」、

「子女死,父母不能哭」等,及以用「因果報應」來解釋死亡的原因,皆 影響喪親者的哀傷調適(林家瑩,1999;劉靜女,1998 )。而喪葬習俗中的 分手尾錢、哭頭路、除靈、落葬等儀式,也促使喪親者面對死亡事件時,

能以合禮宜情地表達其哀傷之感受(許忠仁,1998 )。

綜上所述,哀傷反應與哀傷歷程呈現的樣貌多元豐富,也受到眾多不 同因素的交相影響,相信即便同是成年男性、同是喪失父(母)親,喪親者 所呈現的歷程性經驗皆具獨特性,唯有透過喪親者的敘說、透過研究者與 喪親者的來往對話、透過脈絡性的瞭解,才能更貼近喪親者的主體性經驗。

第四節 成年男性面對喪親事件之相關研究探討

近二十年來,由於安寧療護理念之開展與落實,致使學術、實務界著

(17)

重臨終病人之身心靈需求與照護理念方法,連帶的對喪失親人的家屬之哀 傷調適歷程、社會心理需求與滿足狀況有所關注與探討,加上九二一震災 的衝擊,更推助國內哀傷相關研究如火如荼的展開。然而哀傷相關研究對 象多以女性、青少年、兒童為主,成年男性在此領域的研究則是鳳毛麟角,

對於男性在喪失親人之哀傷歷程之探討多散見喪失配偶、喪失子女、喪失 一般親人之研究內。以下茲將成年男性面對喪親事件之相關研究結果,依 照男性之哀傷反應(整理如表 2-1)、調適策略、喪親事件對個人影響等主題 整理說明之。

(18)

表 2-1 喪親男性哀傷反應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身體知覺反應 情緒感受 認知反應 行為反應 葉 何 賢 文

(2003 )

訪談五位喪失 (子 )女之父母 親(二男三女 )

心悸、無精打 采、咳嗽、緊 繃、疲累

悲傷、痛苦、

難過、憤怒、

捨 不 得 、 折 磨、惶恐

不相信、男兒 有淚不輕彈、

不可在孩子面 對 哭 泣 、 思 念、幻想將來 能 和 孩 子 相 見、天下無難 事只怕有心人

掉淚、和孩子 說 話 、 看 醫 生 、 夢 見 孩 子、從事宗教 行為

李佳容(2002 ) 訪談三位喪失 親人的受訪者 (一男二女 )

無 錯愕、心疼、

難 過 、 捨 不 得、傷心、後 悔、無奈

以宗教觀念安 撫自己、期待 奇 蹟 、 不 相 信、避免想起 母親、認為母 親終於解脫、

認 為 悲 傷 無 用、質疑人生 意義、偶而想 起母親受苦的 情境

兼差工作、買 營養食品等、

辭掉工作專心 照顧母親、辦 理後事、處理 母親遺言、獨 自一人哭泣、

埋首工作、交 代遺言、避免 去母親的房間

黃郁雅(2002 ) 訪談三位母親 因癌症過世的 男性受訪者

研究未顯示此 部分

遺憾、痛苦、

絕望悲傷、憤 怒、

覺 得 互 不 相 欠、跳脫喪親 情緒

夢見母親、完 成母親遺願

林家瑩(1999 ) 訪談十二位喪 失(子 )女的父 母(四男八女 )

暈眩、癱軟、

四肢僵硬、心 臟緊縮、呼吸 困難、發抖發 冷、失眠、記 憶力衰退、食 慾不振

絕望、悲痛、

無助、惋惜、

觸景傷情

腦 中 一 片 空 白、不相信、

絕望、活著無 意義、考慮孩 子的福紙、死 亡的現實感、

保護他人、轉 念、期待相見 與回想、復原 觀點

夢見孩子、尋 找答案、避免 談論孩子、接 觸宗教、為孩 子做事、與人 接觸、投入工 作 或 其 他 活 動、哭泣

丁思惠(1995 ) 訪談十一位喪 失配偶的受訪 者(四男七女 )

失眠 為配偶感到慶 幸、痛苦、難 過、哭泣、自 責、觸景傷情

希望配偶能夠 回來、人生無 奈、腦中一片 空白

哭泣、夢見配 偶、轉移注意 力、不想與他 們接觸

(19)

由表 2-1 可以看出男性哀傷反應的內涵呈現多元樣貌,但 Moss 和 Moss (1997)針對中年喪失父母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男女在面對喪親事件 時受到傳統性別角色的影響,男性傾向禁欲、不表達情緒,女性則多表達 憂鬱情緒且多試圖與逝者連結。而在哀傷的表達上,葉何賢文(2003)表示 男性多因為對妻小、家人的責任而必須堅強,故需保留情感。林家瑩(1999) 指出男性較不容易表達哀傷,男性會不希望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到周遭的 人,覺得哀傷需要自己調適,為自己的哀傷負起責任。而黃郁雅(2002)也 指出了男性情感表達受到社會刻板印象(如男兒有淚不輕彈、喪禮中必須哭 泣等刻板印象)之影響,使得男性忽略自己的需求,讓自己的外顯行為符合 社會的預期,或壓抑自己原先的表達方式,轉而以社會可接受的方式表達 情緒。

調適策略部分,葉何賢文(2003)的研究發現男性運用「親友、醫生、

法師的鼓勵安慰、抽煙抒發情緒、自我提醒、回憶孩子、投入工作、宗教 寄託、閱讀、為孩子布施」等策略調適自己的哀傷;黃郁雅(2002)則提出 男性調適策略可以分為公共與私人兩面,公共面包括找朋友聊天抒發情緒 (但不一定談論喪親事件 )、尋求社會資源協助,私人面包含獨處、開車、

喝酒、散步等可獨自進行之活動;此結論與葉何賢文(2003)提出「男性多 私下解決因失落所產生的想法與感受,並經常常藉由能量轉向的方法包容 哀傷的情緒」之看法吻合。而 Umberson 和 Chen(1994)針對 207 名喪失父 母親之成人所做的三年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喪父之成年男性傾向學習父親 壓力因應方式面對喪親事件,甚而父親若有酒癮問題,兒子也會增加其飲 酒量,顯示成年男性面對喪親事件之方法頗受父親之影響。李佳容(2002) 以復原力的概念研究個人喪親復原歷程,其中男性受訪者復原力因子部 分,和其他兩位女性相較,除了「家人支持」外便是「宗教因素」(女性受 訪者有「情緒抒解」等復原因子),顯示男性較多運用認知調整的方式面對 哀傷。

喪親事件對個人的影響部分,Guttman (1991)指出若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充滿愛恨衝突,則父母過世後,子女本身的婚姻關係也容易有所爭吵、衝 突。此外,喪親者的人生觀、生活態度、生活目標、死亡觀等面向也會受 影響,從人生無奈到珍惜生命、感受到付出及關懷他人的重要性、從不曾 思考死亡問題到對死亡意義產生解釋等,在在展現生命意義的改變(葉何賢 文,2003;周玲玲,2002);黃郁雅(2002)的研究則指出男性遭遇癌症母親 過世後,會重新詮釋母親與自我的連結關係,看見從依賴轉向獨立的自 己,並感知到母親的個性、教誨對自己的影響。Petersen 和 Rafuls(1998)

(20)

的研究對象雖未區分性別,但其以「接受父母傳承」的概念來研究成人喪 親反應,發現喪親者經歷「回到、再評估、擔負領導責任、接受傳承」四 個階段完成世代交替,喪親者在此歷程中重新思考其人生意義和生活目 標、改變與家人的互動、思索如何增進下一代的福祉,並重新評估自我能 力與價值等,此一研究結果也幫助我們理解喪親之成年男性可能有的生命 意義之轉變。

由上述的相關研究可看出成年男性在面對喪親事件確實會出現哀傷 反應與進行後續調適;但國內除了黃郁雅係針對成年男性進行研究外,其 他研究都是與女性受訪者配搭,未能以男性為研究主體;而黃郁雅的研究 對象僅鎖定在癌症母親過世的成年男性,有其疾病特殊性及特定親子關係 的影響,故本研究期以跳脫此一限制,針對喪失父(母)之成年男性家屬進 行研究,以透過他們的主觀經驗敘說,深入瞭解其在喪親的過程中,如何 知覺自己在整體歷程中的轉變。

數據

表 2-1  喪親男性哀傷反應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身體知覺反應 情緒感受  認知反應  行為反應  葉 何 賢 文 (2003 )  訪談五位喪失 (子  )女之父母 親(二男三女 )  心悸、無精打采、咳嗽、緊繃、疲累  悲傷、痛苦、難過、憤怒、捨 不 得 、 折磨、惶恐  不相信、男兒有淚不輕彈、不可在孩子面對 哭 泣 、 思念、幻想將來 能 和 孩 子 相 見、天下無難 事只怕有心人 掉淚、和孩子說 話 、 看 醫生 、 夢 見 孩子、從事宗教行為  李佳容(2002 )  訪談三位喪失 親人的受訪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學習階段 學習範疇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33 驗及觀點. 欣賞世界上存在著的不同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有的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 [註 2]

另一方面,也 未嘗不可將課程建議的全部選修項目以至新增 的精讀課文化為多個小單元,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

我們衷心感謝各協作學校的參與,並在實施的過程中與我們進行專業交流,發展

答:應用學習調適課程並非職業訓練,學生完 成課程後不一定從事該行業或繼續相關的

當時,許多科學家認為“活”的酵素(如酵母細胞)與“沒 有生命”的胃消化液是不同的東西(生機論),但德國生 理學家Kühne則提出後者是所謂的“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