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創作手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創作手法研究 "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創作手法研究

第一節 超現實表現手法研究

一、比例大小的置換或對比

(一)概論:

1.人類對於各種物體的大小、比例都有一定的認知,

如果將物體的大小,做違反常理的改變或置換,就 會帶給觀者驚奇,而產生荒謬之感。

2.龐大的物體會令人敬畏,且無法掌控,而微小的物 體,則會令人疼惜,並想一探究竟。

3.違反常理的比例,較容易引起注意。

4.大小對比越大,或改變越大,視覺效果就越強烈。

(謝省民、陳俊宏,2001:79~99)

(二)以圖為例:

1.大小強烈對比 —馬格利特作品「世紀的註腳」(圖 3-1),圖中一個巨大的石椅上,卻擺著一個極小的 椅子,不成比例又不協調的感覺,令人大呼驚奇。

2.物體之間的大小置換 —馬格利特作品「個人的價 值」(圖 3- 2),圖中原本該小的髮梳、火柴棒、酒 杯等,都顯得十分巨大,反倒是床和衣櫥,變得很 迷你,完全改變了我們對原物體大小關係的認知。

3.主題物變形引起的改變 —達利作品「聖‧安東尼 奧的誘惑」(圖 3-3),圖中動物的腳拉長變形,而 構成主題物挑高的特效,也產生了仰角的視覺感 受,使空間變得很高。

圖 3-1

圖 3-2

圖 3-3

(2)

二、違反物理特性

(一)概論:

1.萬物都有一定的物理特性,如物質的色彩、硬度、

比重、沸點等,如果客觀環境沒有改變,卻發生了 軟硬度或扭曲變形等變化,就會造成視覺的驚奇效 果。

2.物理特性的改變,如反差越大,駭人效果就愈強烈。

3.被改變的物質,都必須保有原來的特徵,例如:達 利的時鐘,雖然變軟,但依然明確可知是一只時鐘。

4.可分為改變主題物,或改變環境兩種狀況。(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主題物之物理特性改變

(1)主題物軟硬度之改變 — 如達利作品(圖 3- 4)

圖中的人像癱軟,彷彿一塊將溶的乳酪;臉上 還有螞蟻啃噬,旁邊又放了一塊培根肉,更令 人將圖像聯想成食物,而產生荒謬之感。

(2)主題物之扭曲變形 — 如(圖 3-5)所見,手 指頭竟可以扭曲打結,非常離譜,完全不符合 人體的常態。

2.環境的物理性質之改變

(1)飄浮的空間 — 如馬格利特「阿爾岡之戰」(圖 3-6)表現了虛幻的無重力空間,巨石竟可升 天,如雲朵般的飄浮不墜。

三、材質的轉換

(一)概論:

1.各種物體,都有不同的材質或紋理,如果刻意置換 就會引起驚奇、聯想和注目。

2.被改變的物體,只改材質、紋路或顏色,其他都維

圖 3-4

圖 3-5

圖 3-6

(3)

持原樣,方能突顯材質改變的特殊性。(謝省民、陳俊 宏,2001:79~99)

(二)以圖為例:

1.外表花紋的置換 — 如馬格利特的「發現」(圖 3-7),在女人的裸體上置入了木質的紋路,產生一 種人體即將幻化成另一種物體的奇妙聯想。

2.物體材質的改變 — 如廣告作品「聲寶冰箱廣告」

(圖 3- 8),圖中的西瓜被替換成紅魚的型態,然 後寫上「冰西瓜有魚腥味怎麼辦」,藉此強調聲寶 冰箱絕無魚腥味。

四、時空的置換

(一) 概論:

1.宇宙時空,流轉有序,各種事物在不同的時空中 都會有不同的面貌,如果將這些不同時間點的事 物,一起並置呈現,就會產生驚異的感覺。例如:

古代人打手機。

2.原則上,合成拼貼的手法,越不露痕跡,就越能突 顯荒謬對比的效果。而且時空錯置的對比越大,就 越有違反常理的荒旦感。(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時間的置換 — 如廣告作品(圖 3-9)中,16 世紀 名畫裡的裸男,竟然簽收現代才有的快遞,真是個

「摩登原始人」

2.時間的置換 — 如廣告作品(圖 3-10)中,富士山、

比薩斜塔、人面獅身與大峽谷合而為一,是跨越時 間的圖像,彷彿經歷了乾坤大挪移,十分不可思議。

圖 3-7

圖 3-8

圖 3-9

圖 3-10

(4)

五、異體的溶接

(一)概論:

1.利用屬性不相同的物體,加以結合,形成違反常理 的另類物體,令人無法置信,而產生強烈的心理驚 奇。如果又具有象徵隱喻性或引申意,效果就會更 突顯。(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馬格利特的「人魚」(圖 3-11)— 上半身是魚,下 半身為女體。和我們印象中的美人魚,是人頭魚身 的造型剛好相反。馬格利特將人魚溶接的相當自 然,一體成形而且寫實精妙,讓人驚覺這奇幻的生 物,似乎是真實存在的。

六、無生物之活化

(一)概論:

1.「無生物」是指不具生命的物質,如礦物、石頭、

金屬、塑膠、木材、玻璃…等。「活化」是令無生 物產生出生命現象,或使其具有生物的外觀。

2.「擬人化」是使其具有人的特質,「活化」則只是 具有生物的型態或生命跡象而已,二者不同。(曾長 生,2000)

(二)以圖為例:

1.馬格利特「赤色模型」(圖 3-12)— 將鞋子自然漸 變成真正的腳ㄚ子,就像一雙活生生的鞋子,令人 產生強烈的心理驚奇。

圖 3-11

圖 3-12

(5)

七、生物物質化或靜止化

(一)概論:

1.「生物」就是一切有生命的物體,包括人物、動 物、植物皆是。「物質化」是指將生物轉化成無生 物的過程。

2.物化的過程,可以選擇全面的或局部的物化,可 以運用漸變和溶接的技巧,自然的將有生物與無 生物結合在一起。(曾長生,2000)

(二)以圖為例:

1.全面的物化 — 如奇里訶的「謬司」(圖 3-13),圖 中人物,被物質化為「西洋棋」的造型,充滿荒謬 及反諷的趣味。

2.局部的物化 — 如德爾沃的「黎明」(圖 3-14),畫 中幾位裸女的下半身,竟物質化為龜裂枯乾枯的樹 幹,彷彿遭到魔咒一般,令人產生夢魘般的陰森感。

八、肢體解構重組

(一)概論:

1.所謂「肢體解剖重組」,是將生物的器官或肢體的 形狀、構造、位置、大小加以改變,造成突兀奇怪,

甚至是噁心的異常造形。

2.將某個器官獨立出來,置放在不應該存在的位置 或空間裡。

3.可以運用變形、縮放、旋轉、漸變等技法,使其 自然融合,產生一個〝逼真的異種〞,就會更加令 人驚悚了。(劉振源,1998)

圖 3-13

圖 3-14

(6)

(二)以圖為例:

1.肢體的變形重組 — 達利作品「內亂的預感」(圖 3-15),圖中的異形是以人體的各部分器官加以扭 曲變形,再重新組合而成的。這個異形,有如建 築物一般,被放置在天開地闊的空間裏,搭配背 景詭譎的雲團,更顯出恐怖痙攣的另類美感,十 分駭人。

2.肢體未變形的重組 —馬格利特作品「凌辱」(圖 3-16),圖中將女人的胸部,腹部置入臉部,並且 巧妙的隱喻成眼、鼻、口等五官。這不只是一種 視覺趣味而已,如果加上畫題的聯想,還會產生 一種批判反諷的引申意義。

九、錯視幻象法

(一)概論:

1.錯視的構成,又稱為「無理圖形」,是以不可能的、

無理的、矛盾的前後上下空間關係為訴求,令觀者 迷惑及產生幻象感。(曾長生,2000)

(二)以圖為例:

1.馬格利特的「空白卡」(圖 3-17)— 圖中的人物、

馬匹、樹幹和背景,分段呈現出忽前忽後的空間 關係;造成一種秩序混亂的錯視幻象。

十、生物之擬人化

(一)概論:

1.這裡所指的生物,包括植物與非人類的動物。若 賦予這些生物,以人類的形象、性格或生命特徵 或五官表情,喜怒哀樂、流汗、流淚、流血等人

圖 3-15

圖 3-16

圖 3-17

(7)

類的特質。就稱之為「擬人化」(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植物的擬人化 — 達利的「比基尼島上三大頭雕」

(圖 3-18),就是亦樹亦人的擬人化。

2.動物的擬人化 —Nick Koudis 作品(圖 3-19),將 捷運的旅客們置換成沙丁魚,並將沙丁魚賦予人 類的習慣,如拿背包、報紙雜誌…等,這樣的置 換是很巧妙的,因為人們常形容擠車廂就像「擠 沙丁魚」一般。

十一集錦式空間組合

(一)概論:

1.將不同意象的符號或圖像組合在一個畫面空間 中,達到類似蒙太奇的意象相乘效果。

2.使用的手法有大小、賓主位置之自由改變和透疊 交錯法。(曾長生,2000)

(二)以圖為例:

1.夏卡爾作品「我的土地與村落」(圖 3-20)— 圖中 以人物、植物、羊和小村落,表現故事性的熱鬧元 素,互相穿透、重疊組合,顯得熱鬧活潑,就像彩 色拼盤一樣,充分發揮「集錦」的意象。

十二、多重涵意義的組合圖像

(一)概論:

1.「多重涵意義的組合圖像」,是指畫面中有許多不同 的「子圖案」,而將這些〝零件〞組合後,會成為 另一個較大的「母圖案」

2.子、母圖的意義,可能毫無關聯,只是經由明度、

圖 3-18

圖 3-19

圖 3-20

(8)

彩度、色相或輪廓的安排,在人的視覺混合下,浮 現出「母圖案」。但若在意義上能互相呼應,就會 具有一語雙關的最佳效果。

3.通常「子圖案」為「顯象」「母圖案」為「隱象」,

需要用心觀察,轉移視覺焦點才看得出來。(蔣勳,2001)

(二)以圖為例:

1.達利的「向羅茲克致敬」(圖 3-21)— 圖中的子圖 案,是裸體的卡拉背影,和許多彩色瓷磚,以及窗 台外的夕陽海景。但在〝18 公尺〞外看,就會浮現 出一張林肯的肖像(母圖案),令人大呼巧妙。

十三、象徵隱喻法

(一)概論:

1.在人類既有的認知裡,有許多常見的象徵物,如十 字架、太陽、愛心等。而超現實大師達利,甚至曾 經以「向對象物致敬」為題,寫了一篇文章,大力讚 賞具有象徵機能的超現實主義物體。(劉振源,1998) 還創造了許多個人式的象徵物,並且反覆出現在其 作品中 。

(二) 以圖為例:

1.達利的「擬人化麵包」(圖 3-22)— 長形的麵包,

象徵著男性的陽具,表現出夢魘般的詭譎。

2.達利的「人間的形有抽沒入」(圖 3-23)— 在人體 上開了許多抽屜,每個抽屜都象徵著一段用過的歲 月,似乎隱喻歲月被抽出,就再也推不回去了。

十四、改變原有的認知

(一)概論:

圖 3-21

圖 3-22

圖 3-23

(9)

1.人類在理性和文明的架構下,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認 知,尤其是特具知名度的事物,例如名畫或名景之 類。(曾長生,2000)

(二)以圖為例:

1.輕挑的微笑(圖 3-24)— 是以名畫蒙娜麗莎的微 笑,改造而成的。這個被公認為全世界最高貴的微 笑,卻被荒謬的對比為輕挑的笑。還被改為袒胸露 乳的模樣,完全違反人們原本對她的認知。

十五、製造詭異的氣氛

(一)概論:

1.這種詭異的氣氛,並非藉由強烈的荒謬手法來呈 現,而是表現出一種靜止的冥想狀態。例如奇里訶 的形上學的繪畫形式,或是德爾沃畫中的夢遊式孤 獨散步者,都彷彿是一種沉默支配物體的非理性戲 劇表現。(劉振源,1998)

(二)以圖為例:

1.奇里訶的「紅塔」(圖 3-25)— 無人的廣場,配上 雕像和巨大的塔,以及長長的陰影,製造出一種靜 止又荒蕪的城市夢境,有著令人生畏的詭異氣氛。

2.德爾沃的「花嫁的衣裳」(圖 3-26)— 圖中女子,

過度白皙的肌膚,僵化凝止的表情,如同夢遊的漫 步,都讓人產生非人類的聯想,具有一種魅惑的詭 異氣質。

十六、陰影化

(一)概論:

1.達文西曾就陰影的形狀和畫法,做十分科學的探

圖 3-24

圖 3-25

圖 3-26

(10)

討,對寫實的技法是一大貢獻。陰影在視覺心理 上,會產生幽遠神秘感,也會帶給人驚悚恐怖的聯 想。(劉振源,1998)

(二)以圖為例:

1.達利常用長長的陰影,製造天開地闊的寂靜荒原景 象,如達利作品「米勒晚鐘的考古學追憶」(圖 3-27)。

2.奇里訶尤其擅長以黑影,呈現出神秘寂寥的陰森氣 氛,如達利作品「一條街道的憂鬱和神秘」(圖 3-28)

十七、神秘化

(一)概論:

1.利用綑包主題物,產生神秘效果,讓人更想一探究 竟。通常是將不該包的部份,故意覆蓋,尤其是臉 部的綑包,最令人驚奇。(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馬格利特的作品「愛人」(圖 3-29)— 將一對接吻 情侶的臉,用布覆蓋,使觀者很想窺探他們的長 相。這個吻,因為綑包,而顯得異常神秘。

十八、開窗幻象法

(一)概論:

1.在不該開窗處開窗,產生突兀驚奇感。同時也借由 開窗,營造出另一個空間的景物﹔彷彿帶人跨入了 另一個世界。(潘東波, 1998)

圖 3-27

圖 3-28

圖 3-29

(11)

(二)以圖為例:

1.「Tavist-DTablets」廣告插畫 (圖 3-30) ─ 圖中被 挖空的側面頭像,呈現出另一片藍天白雲的空 間,產生一種「虛實對比」和「真幻對比」的效 果。

十九、並置比較法

(一)概論:

1.也可稱為「類比」手法。通常是選擇具有類似造 型、卻又屬於不同性質的物體;將其並置,令人 產生聯想,引發會心的領悟。(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 林盤聳作品「台灣印象海報」 (圖 3-31) ─ 圖中 的綠葉、石塊、和台灣的造型、非常相似;並置 一起,令人可以輕易聯想到主題意義─珍惜綠色 生命(以綠葉象徵),永保台灣活命(以台灣造型的 石塊,象徵堅固磐石,永遠保固)。

二十、鏡射幻象法

(一)概論:

1. 鏡射法即倒影法。使主題物與倒影產生投射對應 的關係,會有一種「幽默」「驚奇」「強化」「虛實 相生」的效果。 (潘東波, 1998)

(二)以圖為例:

1. 封面設計「完美的真究」 (圖 3-32) ─ 利用桌上 的玻璃墊,使主角產生鏡射效果,呈現兩個人互相 對畫的幻象。

圖 3-30

圖 3-31

圖 3-32

(12)

第二節 夢境繪畫研究

「每天夜裡……,在酣睡中,我們訪問大腦這一偉大 空間……這一偉大空間雖然存在,或許無法客觀的 察覺到,然而,他卻在繪畫中予以表現。」(戈登‧奧斯諾‧

福特)

一、夢境繪畫的演進

借視覺藝術表現夢境,由來已久。從舊石器時代 的洞穴繪畫,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北歐畫家波許,再發 展到十七世紀巴洛克的雕刻家柏尼尼,以及十八世紀 的畫家福塞利,都有夢境主題的佳作流傳於世。

( Stanleykrippner Ph.d.,丁伶紅譯,2000)並且經由他們的作品,

把觀者帶到神秘的潛意識境界裡,深深抓住了觀者的 心。而到了十九世紀的象徵主義,更展現出了,一片 神秘玄妙的夢境意象。

二十世紀初,隨著佛洛依德《夢之解析》的啟發,

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試圖透過不同的風格,去建 造夢境的世界。超現實的藝術家們,從潛意識深處挖 掘素材,宣告了一種新的現實,就是心理的真實。他 們的畫充滿了夢的意象,如奇里訶運用透視、陰影和 靜默的意象,使觀者置身在夢的氛圍裡。而達利 (Salvador Dali)更是積極利用潛意識素材,創作超現實 主義藝術。他常在畫布前冥思小睡,當腦中浮現出連 自己也無法理解的奇幻意象時,便迅速的捕捉下來。

總之,自超現實主義以來,描繪夢中意象,已成為許 多藝術家表現自我的源泉。 ( Stanleykrippner Ph.d.,丁伶紅譯,

2000)

(13)

二、夢境繪畫的基本形式

表現夢境的視覺藝術,大概可分三種形式:

(一)夢境和現實同時呈現 — 福塞利的作品《惡夢》

就是這種例子,畫中我們看到現實裡熟睡的女 人和床,也看見了夢中的景象:即夢魘以及驚 恐的馬。

(二)畫面並沒有表現是誰在做夢,觀眾就被直接帶 進夢中場景 — 通常畫裡會充斥著,可以辨認 的,或象徵性的,或扭曲變形的,或特殊透視 的夢境意象。如超現實主義的畫作,就屬此類。

(三)只表現不可見的世界 — 作品不表露清醒世界 或夢中意象,只表現不同於現實所見的事物。

可能是幻想、神秘經驗、自由夢想或其它變化 體驗,統稱為內在世界的表現。例如:美國畫 家帕洛克的作品。( Stanleykrippner Ph.d.,丁伶紅譯,2000)

三、夢境繪畫作品

列舉以夢境為主題的作品如下:

(一)「法老王之夢」〈紀涅作〉(圖 3-33)─ 畫中描 繪出約瑟為法老王解夢的情況。

(二)「雅各的天梯」(圖 3-34)─ 雅各夢見一座天 梯,一端在地上,另一端則直達天堂,並望 著上帝的天使在這座樓梯上上下下。

(三)「魔鬼之夢」〈迪‧皮耶楚作〉(圖 3-35)─ 描 述聖‧耶利米之夢,畫中勾勒了好挖苦人的 教會醫生,並宣稱公然的性慾之夢,必定是 由魔鬼帶來的。

(四)「穆罕默德升天」(圖 3-36)─圖中描繪穆罕默 德升天時,夢到遇見摩西、西伯拉罕與耶穌。

圖 3-33

圖 3-34

圖 3-35

(14)

(五)「聖‧烏蘇拉之夢」(圖 3-37)〈卡巴喬作〉─ 聖 者夢見天使來傳訊。

(六)「夢境的刻劃」〈尼爾遜作〉(圖 3-38)─ 插畫 作品,標題為:「我曾做過一個如此可怕的 夢。」

(七)「福西利的夢魘」〈亨利‧福塞利作〉(圖 3-39)

─ 這幅畫探索了恐怖及畏懼的陰鬱層面,畫 中的內容源自於畫家的夢境。

(八)「莎士比亞之夢」〈福塞利作〉(圖 3- 40)─ 這 幅陰鬱的畫作,探索了潛意識的世界。他描繪 了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中的波頓之夢。

(九)「東方的夢」〈喜多川閭作〉(圖 3- 41)─ 描 繪一個優雅的妓女,夢見自己的婚禮。

(十)「幻想與虛構」〈哥雅作〉(圖 3- 42)─ 描繪 一個男人,被夢魘中可怕的怪物圍繞。

(十一)「電影中的夢影像」〈尚‧考克多作〉(圖 3- 43)

─電影《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ete〉

中,活人的手臂,握住了一整排的分枝燭 台,是非常驚悚的夢境意象。

(十二)「夢的素描」〈杜辛斯基作〉(圖 3- 44)─ 這 是畫家為他自己的夢,所做的一份記錄。

(十三)「沉睡的理論」〈哥雅作〉(圖 3- 45)─ 畫 中描寫,如何將惡魔召喚到夢中。

(十四)「黃色沙灘」〈戴德作〉(圖 3- 46)─此畫的 靈感大半源自於夢境般的心靈意象。

(十五)《夢》〈魯東作〉(圖 3- 47)─ 這位畫家經 常描繪來自夢境、幻覺的意象,以及夢魘中 的幽靈和虛構影像。

圖 3-37

圖 3-38

圖 3-39

圖 3-40

圖 3-41

(15)

(十六)「司酒宴之神」〈雷克海姆作〉(圖 3- 48)─

他的靈感經常來自於夢的幻想、童話故事、

以及詩作。

(十七)「夢魘的世界」〈克林姆作〉(圖 3- 49) ─ 人魚具有人的面孔,但卻像是一種夢魘。

(十八)《尼布甲尼撒》〈布雷克作〉(圖 3-50) ─ 以 半獸人呈現異形異種的夢境意象。

(十九)《亨利福塞利作》〈夢魘〉(圖 3-51) ─ 這 位瑞士畫家很喜歡畫夢,此畫描寫一個睡覺 的人,被許多不實在的夢境事物環繞,呈現 出悲劇性的光線效果及仙境般的幻象。

(二十)「現世的歡樂的庭院」〈布雪作〉(圖 3-52)

─ 這幅畫有著「蒙太奇」般的拼貼效果,(二 十一)「夢幻」〈盧梭作〉(圖 3-53)─ 畫家 自己曾寫信給友人:「躺在沙發上的女人,

正夢見自己被送入森林之中,並且聽見令人 著迷的樂聲。」盧梭從未到過異國,卻總在 畫室中夢見遙遠的熱帶風光。

(二十二)「沉睡的吉普賽人」〈盧梭作〉(圖 3-54)

─ 以逆光面的邊緣反光效果,和純淨如 水的夜景及月色,製造出夢的氛圍。

(二十三)「石榴與蜜蜂環繞夢醒時分」〈達利作〉(圖 3-55)─ 這幅畫由高腳象、飛老虎、半飄 浮的裸女等異象,組合而成。

(二十四)「睡眠」〈達利作〉(圖 3-56)─ 一顆沉睡 的巨頭,被置放在荒寂的夢境異域中。

(二十五)「夢」〈夏卡爾作〉(圖 3-57)─此畫充滿 故事性,表現出甜美的夢境。

(二十六)「熟睡的維納斯」〈德爾沃作〉(圖 3-58)

圖 3-43

圖 3-44

圖 3-45

圖 3-46

圖 3-47

(16)

─ 睡著的女神,彷彿置身在詭異又恐怖 的夢境裏。

(二十七)「睡夢之街」〈德爾沃作〉(圖 3-59)─ 在 這條街上遊走的人,都像是一具具夢遊的 幽靈,尤其是矇面的裸女,更令人驚恐。

(二十八)「睡覺的速度」〈坦基作〉(圖 3- 60) ─ 畫 中看起來不知為何物的幾何形,正朝向夢 境推進。

從夢境繪畫作品中,觀看到許多夢的現象,所 謂夢的現象,包括:〈複製、幻覺、渾沌、迷茫、

醉酒、白日夢、回憶、夢想、靜思、妄想、出神、

鏡像、夢魘、幻景、幽靈、替身、異域、異形、異 狀〉或〈絕美的、故事的、蒙太奇的、神話的、古 老的、狂亂、瘋巔的、未知的、陌生型態的〉…等 等意象。( Stanleykrippner Ph.d.,丁伶紅譯,2000)

而這些夢的現象,尤其適合以超現實的手法來 表現〈如前一節所述〉。另外在電繪軟體中,也有 許多功能適合夢境氛圍的表現,將於下一個章節再 做探討。

圖 3-49

圖 3-50

圖 3-51

圖 3-55 圖 3-57

圖 3-52

圖 3-56

圖 3-53

圖 3-59 圖 3-60

圖 3-5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走過 2020 年,臺灣的硬技術與軟實力在世界上大放異彩,不僅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for Enhanc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作為 19 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梵高熱愛生活卻倍 感艱辛。他的畫像目光鮮明,紅髮、紅鬍子、稜角 分明的臉,浮現躁鬱不安的心情,從畫作中看到他

比較(可與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家,對同類型/主題創 作的處理進行比較。例:Donatello的《David》)、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