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臺中市觀光旅館為例之火災風險 管理及評估之研究

Case Study of Taichung Tourist Hotels on Fire Risk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系 所 別:營建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10216005 許睿鈞 指導教授:鄭紹材 博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摘 要

觀光旅館屬於旅遊服務業,防火安全課題尤為重要。由於觀光旅館建築物內部空 間的使用型態複雜,住宿旅客大多不熟悉周遭環境,各觀光旅館對於防火安全的注重 與防火設施與應變作為也不盡周全,若發生火災勢必逃生困難,因此有賴業者自主性 強化防火安全。本文彙整文獻、法規、災例,應用風險管理方法,歸納觀光旅館之火 災安全風險評估應用之重點項目為:防火避難逃生設施是否有被阻塞以及每日應確實 執行主要風險項目檢查。藉此提升國內供公眾使用觀光旅館建築物有關防火安全上,

能簡單迅速強化本身防火管理能力。

本研究也針對觀光旅館火災風險管理提出策略建議,主要有:建築物防火性能的 提昇、避難路徑的確保、提升觀光旅館業經營者之重視防火安全、消防效能的提昇、

避難安全的確保、消防編組的訓練,以及消防教育的宣導。

關鍵詞:火災、安全、風險評估。

(3)

ABSTRACT

Tourist hotels are part of service industry, thus fire safety issu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otel’s construction, most of the tourist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case of fire it would be hard for them to evacuate the building. Therefore, people safety heavily rely on hotel’s self fire-safety reinforcement.

This study collects and organizes documents, regulations and cases and methods of applying risk assessment. This study then generalizes key factors of tourist hotels fire safety assessment application items: Whether fire evacuation facilities are blocked or not and major risk items must be examined daily. By doing this we can evaluate the tourist hotel’s fire safety related usages and strengthen hotels’ fire safety abilitie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strategies for tourist hotels’ fire safety suggestions. Main suggestions ar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s fire proof ability, clear path of evacuation route, promote dealers of hotels value towards fire safety, promotion firefighting abilities, ensure evacuation safety, firefighting groups’ training and propagandize of firefighting education.

Key words: fire, safety, risk assessment.

(4)

誌 謝

因工作需要再回到學校進修碩士學位,學習心路歷程,瓶頸與困難總承恩師鄭紹 材教授指導,教授亦師亦友植桑學者風範,嚴謹認真處處求是,使追隨其右者儒沐頓 悟其竅,致本論文更趨臻善,學生何其有幸得窺恩師學術泰斗一偶,學涯必定受用不 儘,師恩浩大時時銘感腑內。同時亦感謝簡鴻儒教授和雷明遠教授兩位口試委員撥冗 前來參加我的口試,並提供一些新的想法,使論文內容更趨完整。

在校修課期間,感謝營管所系上所有的教授們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及方法。另 外特別感謝學長林日紹、劉奕增在校一年來辛勤陪伴,研究過程總有瓶頸,常請益兩 位學長。學長們不辭辛勞特地為我解惑,並使我研究進展,如大鵬展翅一飛衝天,所 遇問題都能可迎刃而解。

這裡要感謝黃紹青、王昭明、張家瑜、李怡寧、吳書瑜同學一路相互勉勵,並且 互相討論作業內容。尤其是王昭明、李怡寧同學常常火力掩護、砲火支援得以克服各 種作業挑戰,求學過程點點滴滴都銘記在心。

最後要特別感謝這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陪伴我渡過這段艱辛的求學過程,那 人就是我的太太珊妮。當我在學業、工作、家庭無法兼顧下,給我百分百心理上的支 持。大兒子博軒每當我在進行本研究時,總是在身旁殷殷期盼能夠陪他,幸好內人一 路敦敦善導,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能靜靜在身旁拿起書本閱讀,在一旁陪伴。擁 有他們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在此將這一本論文獻給所有幫助我的人並致上最誠摯 的敬意與謝意。

許 睿 鈞 謹誌

於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研究所 2014 年 夏天

(5)

目 錄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誌 謝 ... iii

目 錄 ... i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2

1.3 研究範圍 ... 2

1.4 研究方法 ... 3

1.5 研究流程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2.1 旅館建築物 ... 6

2.1.1 旅館定義 ... 6

2.1.2 觀光旅館類型及差異 ... 7

2.2 建築物火災發生原因與特性探討 ... 10

2.2.1 火災概述 ... 10

2.2.2 一般建築物火災發生原因 ... 15

2.2.3 一般建築物火災特性探討 ... 16

2.2.4 高層建築定義及火災特性探討 ... 19

2.3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 ... 24

2.3.1 火災風險管理用語定義 ... 24

2.3.2 火災風險管理概述 ... 26

2.3.3 火災風險評估基本知識 ... 39

2.3.4 火災風險評估方法概述 ... 41

第三章 觀光旅館建築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 50

(6)

3.1 次級資料收集之火災危險因子辨識 ... 50

3.2 腦力激盪之火災危險因子辨識 ... 50

3.3 國內觀光旅館相關防火安全法規分析整理 ... 51

3.4 旅館建築物火災發生與特性探討 ... 54

3.4.1 火災案例探討 ... 54

3.4.2 小結 ... 58

3.5 觀光旅館建築火災風險清單 ... 59

3.5.1 火災預防及控制措施 ... 59

3.5.2 火災防護措施 ... 61

3.5.3 火災安全管理 ... 62

第四章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分析 ... 64

4.1 專家問卷初步設計缺失檢討 ... 64

4.2 專家問卷對象 ... 65

4.3 重要程度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 66

4.4 火災風險優先數評估方法及分析 ... 67

4.5 火災風險評估因素及影響因子權重計算 ... 68

4.6 專家問卷調查結果及信效度分析 ... 68

4.6.1 火災預防及控制措施信效度分析 ... 69

4.6.2 火災防護措施信效度分析 ... 73

4.6.3 火災安全管理信效度分析 ... 77

4.6.4 小結 ... 83

4.7 專家問卷調查嚴重度及發生率結果分析 ... 83

4.7.1 觀光旅館管理人員、產物保險人員之問卷分析 ... 91

4.7.2 消防設備師、士人員、消防機關人員之問卷分析 ... 98

4.7.3 小結 ... 104

4.8 提升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之改善對策 ... 105

4.9 專家驗證 ... 107

第五章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管理案例驗證 ... 113

5.1 案例一:台中○○大飯店 ... 113

(7)

5.2 案例二:○○花園酒店 ... 114

5.3 小結 ... 11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17

6.1 結論 ... 117

6.2 建議 ... 118

參考文獻 ... 119

附錄一 專家腦力激盪會議紀錄 ... 121

附錄二 觀光旅館專家問卷 ... 124

附錄三 問卷統計 ... 135

附錄四 專家訪談紀錄表 ... 145

(8)

表目錄

表 2. 1 旅館用途場所名詞定義說明 ... 6

表 2. 2 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於旅館見解及說法。 ... 6

表 2. 3 旅館觀光專用標識說明 ... 7

表 2. 4 國際觀光旅館及一般觀光旅館兩者設備差異比較說明 ... 8

表 2. 5 在房間數、客房及浴廁淨面積在國際觀光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兩者差異比較 9 表 2. 6 廚房之淨面積在國際觀光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兩者差異比較 ... 9

表 2. 7 火災依燃燒物質性質分類表 ... 10

表 2. 8 火災初期特性說明 ... 12

表 2. 9 火災成長期特性說明 ... 13

表 2. 10 火災最盛期特性說明 ... 14

表 2. 11 火災衰退期特性說明 ... 14

表 2. 12 全國火災次數及火災損失統計表 ... 15

表 2. 13 全國火災起火原因統計表 ... 16

表 2. 14 火災次數按起火處所統計表 ... 16

表 2. 15 97 年至 101 年建築物火災依用途類別區分統計表 ... 17

表 2. 16 101 年火災發生次數及時間 ... 18

表 2. 17 各國高層建築定義分析表 ... 19

表 2. 18 高層建築結構特性說明表 ... 20

表 2. 19 高層建築用途特性說明表 ... 22

表 2. 20 高層建築火災特性說明表 ... 22

表 2. 21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相關用語定義 ... 24

表 2. 22 定性影響的敘述分類表 ... 33

表 2. 23 定性機率的敘述分類表 ... 33

表 2. 24 半定量影響的敘述分類表 ... 34

表 2. 25 半定量機率的敘述分類表 ... 34

表 2. 26 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之類型 ... 42

表 2. 27 風險評估方法優缺點比較 ... 46

(9)

表 3. 1 觀光旅館建築必須遵守國內建築相關法規 ... 51

表 3. 2 觀光旅館建築必須遵守國內消防相關法規 ... 53

表 4. 1 專家基本資料一覽表 ... 64

表 4. 2 專家問卷發放背景資料 ... 66

表 4. 3 嚴重度評分表 ... 67

表 4. 4 發生率評分表 ... 67

表 4. 5 火災預防及控制措施嚴重度信效度分析表 ... 70

表 4. 6 火災預防及控制措施發生率信效度分析表 ... 72

表 4. 7 火災防護措施嚴重度信效度分析表 ... 74

表 4. 8 火災防護措施發生率信效度分析表 ... 76

表 4. 9 火災安全管理嚴重度信效度分析表 ... 78

表 4. 10 火災安全管理發生率信效度分析表 ... 80

表 4. 11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風險優先數總體分析表 ... 83

表 4. 12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風險優先數總體分析-需加強管控項目 ... 90

表 4. 13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風險優先數分析表(觀光旅館管理、產物保險人員). 92 表 4. 14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風險優先數分析-需加強管控項目(觀光旅館管理、產 物保險人員) ... 95

表 4. 15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風險優先數分析表(消防設備師、士、消防機關人員) 98 表 4. 16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風險優先數分析-需加強管控項目(消防設備師、士、 消防機關人員) ... 102

表 4. 17 風險優先數 RPN 總體項目分析-總體與各族群比較 ... 104

表 4. 18 專家背景對象表 ... 108

表 4. 19 主要風險項目與改善對策專家意見統計表 ... 108

表 4. 20 觀光旅館建築管理權人日常檢查火災風險評估表 ... 111

表 5. 1 台中○○大飯店區域分類、面積及檢查花費時間表 ... 113

表 5. 2○○花園酒店區域分類、面積及檢查花費時間表 ... 114

(10)

圖目錄

圖 1. 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2. 1 室內火災成長過程 ... 12

圖 2. 2 風險管理架構 ... 27

圖 2. 3 風險辨識結構圖 ... 29

圖 2. 4 風險辨識的方法 ... 30

圖 2. 5 半定量風險分析圖(風險等級) ... 35

圖 2. 6 風險處理對策的步驟 ... 38

圖 3. 1 腦力激盪所得火災風險因子特性要因圖 ... 51

圖 3. 2 火災預防和控制措施工作分解結構圖 ... 60

圖 3. 3 火災防護措施工作分解結構圖 ... 61

圖 3. 4 火災安全管理工作分解結構圖 ... 63

圖 4. 1 Cronbach’s 係數與信度 ... 69

(1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國家從開發中國家進入已開發國家發展過程中,為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人民身 心健康,除了要將產業升級、及提升競爭力外,同時發展觀光旅遊產業已成為不可或 缺的要素。再者觀光局有意推行「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101-104 年)」,確 立國家風景區發展方向及聚焦各地特色,分級整建具代表性之重要觀光景點遊憩服務 設施,打造觀光景點風華再現。

本國因自然條件影響,地小人稠,且在城市高度現代化發展下,都市土地利用較 為密集,建築物使用多走向複合用途、多功能使用方式。國人常因工作繁忙且壓力過 大,將旅遊休閒活動視為放鬆身心,增進親子及家庭關係,調節生活壓力的最好活動,

再加上週休二日實施之後,大多數國人已將旅遊住宿用來放鬆身心及紓解壓力最佳的 休閒活動。但旅館為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又要具備休閒及遊憩的功能來吸引遊客,大 多數旅館建築物內部空間的使用型態就越趨複雜,因此災害發生的機率相對提高,災 害危險度也增加許多。

國內近幾年來發生小規模建築物的火災,於民國 98 年 3 月 2 日在台北市的凌晨 發生「白雪大旅社」火災,造成 7 死 1 重傷的悲劇;及民國 100 年 3 月 6 日在台中市 的夜晚發生「哈克飲料店(ALA PUB)」火災,造成 9 死 12 重傷的重大災情。這兩 件火災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財物損失不大,卻導致多人傷亡。造成社會大眾 對於建築物的公共安全設施,引起了高度的注意,並對地方政府在執行公共安全及防 火安全相關檢查的能力存有疑慮。

雖然本國建築法及消防法對於建築物使用管理時有防火安全方面的要求,且須經 由「建築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及申報」等兩大制度來確 保建築物使用之安全性,但多數業者通常不了解該法律的涵義,便認為只要找合格的 檢查人員代為檢查申報,就可符合現行法律的要求,該家營業場所就可正常營業,往 往卻忽略了該場所在使用上對顧客或員工是否有潛在的危險存在。管理者就場所防火 安全問題導入火災風險管理時,並主動積極對該場所實施火災風險評估,更進一步提 供營業場所員工防火安全教育訓練,便能夠在防火安全上更為提升。

依法令規定[1]商業用建築物之所有管理權人(包含員工、所有人或掌管建築物

(12)

任何部分者)必須徹底實施強制性、詳盡的火災安 全風險評估(fire safety risk assessment)。建築物火災風險分析(fire risk analysis)其目的是為了解火災相關風險 及特徵,將來在建築物設計上、建造和使用相關環節中,在眾多決策時能夠清楚了解 該建築物使用上有哪些風險。火災風險分析的技術可以應用在性能化設計案、原有合 法建築物改善現況。對於火災安全風險評估要如何與建築物設計完成後,在使用管理 上有所關聯,及如何應用在各級旅館場所使用建築物整體防火安全管理上,確實在未 來有其重要意義的研究課題。透過學者專家從國內建築物防火安全總體評估(包含軟、

硬體面),以及可供改善計畫,量化火災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作為在各級旅館場所 使用建築物火災安全風險評估通用範本及使用操作說明。

1.2 研究目的

本論文從過去文獻中整理出有關火災安全風險評估在各級旅館場所使用建築物 防火安全管理遭遇之問題,並收集依觀光局[2]分類各級旅館在業界現有之管理模式 與技術,透過有關在防火管理上具有專業知識之先進與學者訪談,了解到目前火災安 全風險評估應用於在各級旅館場所使用建築物防火安全管理上的瓶頸,以及將火災安 全風險評估導入在各級旅館場所使用建築物防火管理上的損益關係,將其歸納出下列 三個研究目的:

1. 探討火災安全風險評估供觀光旅館建築物使用,在防火安全管理上應用之重 點。

2. 分析國內現有建築物供公眾使用觀光旅館在防火管理上導入防火災安全風險 評估應用之可行性。

3. 提供國內供公眾使用觀光旅館業者,能簡單迅速強化本身防火管理能力之日 常管理項目清單。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觀光旅館在營業管理上有關火災風險為研究對象,就其觀光旅館可能發 生火災各種原因探討,包含觀光旅館營運階段,部分樓層或區域的施工,亦包含在本 論文探討範圍中,並作為觀光旅館在防火安全管理上相關工作人員參考之依據。

本研究係以對觀光旅館在營業管理上有關火災風險評估,在既有設置消防安全設

(13)

備適時動作可能性,造成潛在的火災風險危害進行探討研究,其他火災風險因素造成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自動灑水滅火設備及排煙設備等消防設備無法動作不在本討論範 圍。

1.4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討觀光旅館場所之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模式,因此從蒐集過去國內、外 相關各級旅館場所供公眾使用建築物防火安全風險評估文獻,並透過專家訪談方式了 解現在各級旅館場所對於火災風險評估在實際應用可行性上的見解予以分析。為達到 前述研究之目的,本研究將透過次級資料分析、專家訪談法及案例分析等方法並分述 如下:

一、次級資料分析

藉由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站、期刊、研究報告及相關文獻資料,瞭解並彙整有 關火災風險評估、火災發生原因與特性探討等文獻,提供本研究調查項目建立之參 考。

二、專家訪談

本論文擬訪談兩大群體的專家進行訪談,一是國內各級旅館場所供公眾使用建築 物並領有防火管理人證照之業者,運用訪談了解觀光旅館特性、用火用電管理模式、

安全注意事項調查、日夜間自衛消防編組訓練等項目;一是國內對各級旅館等建築物 防火安全管理與火災風險評估有研究之學者專家,透過訪談了解火災風險評估應用於 各級旅館場所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驗證分析情境與可能性。並彙整建築、消防專業技 術團體、相關公私立機構單位之意見,研擬可行之方針,提出整合之具體建議。

三、案例分析

本研究係依火災案例分析調查報告彙整,及蒐集從國內外整理所得火災風險評估 相關手冊及規範等資料,將各類場所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火災安全風險評估做為防火 安全改善對策,藉由火災案例分析重新思考,是否在防火安全上仍有所不足,藉此讓 社會大眾生命安全及個人財產得以保障。

四、問卷調查

針對觀光旅館管理者發放問卷,整理問卷後,將數據彙整並利用風險優先數(risk priority number, RPN),來求出火災風險優先重點項目。

(14)

五、專家驗證法

訪問參與評量專家,針對評量後獲得火災風險項目提供改善意見,描述可能遇到 的潛在問題,作為修正此火災風險評估項目執行方式。

(15)

1.5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下圖 1.1 所示:

收集資料擬定題目 收集資料擬定題目

確定研究題目與方向 確定研究題目與方向

火災風險評估文獻整理

火災風險評估文獻整理 建築物火災

發生原因與特性探討 建築物火災 發生原因與特性探討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 問卷設計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 問卷設計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 問卷分析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評估 問卷分析

次級資料整理與分析 次級資料整理與分析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對策 觀光旅館火災風險對策

專家驗證專家驗證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YES

NO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五章

圖 1. 1 研究流程圖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旅館建築物

2.1.1 旅館定義

依據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公佈之發展觀光條例[1],有關旅館用途場所定義規 定。依發展觀光條例第二條所用名詞定義規定,本國對於旅館用途場所分為觀光旅館 業、旅館業、民宿,如下表 2.1 所示。

表 2. 1 旅館用途場所名詞定義說明

場所用途 說明

觀光旅館業 指經營國際觀光旅館或一般觀光旅館,對旅客提供住宿及相關 服務之營利事業。

旅館業 指觀光旅館業以外,對旅客提供住宿、休息及其他經中央主管 機關核定相關業務之營利事業。

民宿

民宿: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

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

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資料來源:發展觀光條例[1]

國內外研究旅館學者專家眾多,對於旅館定義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及說法,本研 究整理收錄一些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旅館的看法,其內容如下表 2.2 所示。

表 2. 2 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於旅館見解及說法。

學者專家 解釋及說法

美 國 旅 館 大 王 史 大 特 拉

(Ellsworth M. Statler)[2]

旅館是出售服務的企業。

英國人韋伯斯特(Webster)

[3]

旅館是一座為公眾提供住宿、餐飲及服務的建築物或 設備。

羅惠斌[4] (一) 旅館是一座設備完善、大眾皆知並且政府機關 核准之建築物。

(二) 有提供房客住宿及餐飲的服務。

(17)

表 2. 2 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於旅館見解及說法(續)

學者專家 解釋及說法

羅惠斌[4] (三) 需提供房客娛樂的設施。

(四) 是一個營利的事業,並且取得合理利潤。

謝明成、吳建祥[5] 旅館為高級大樓、全部或部分定價出租,並附設客 房、接客廳及登記處。

資料來源:[6]

依據發展觀光條例第 41 條規定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觀光遊樂業及民宿經營者,

應懸掛主管機關發給之觀光專用標識[7]。其旅館專用標識圖示如表 2.3 所示。

表 2. 3 旅館觀光專用標識說明

觀光專用標識

國際觀光旅館觀光專用標識 一般觀光旅館觀光專用標識

旅館業觀光專用標識 民宿觀光專用標識

資料來源:觀光局[7]

2.1.2 觀光旅館類型及差異

依中華民國 99 年 10 月 8 日交通部交路字第 0990008297 號發布,觀光旅館建築

(18)

及設備標準[8]第二條規定,觀光旅館係指國際觀光旅館及一般觀光旅館。觀光旅館 分為經營國際觀光旅館或一般觀光旅館兩種,同樣是觀光旅館要如何分辦兩種的差異 性。

依觀光旅館建築及設備標準第 12 條及第 16 條比較,其設備差異如下表 2.4 所示。

宴會廳、健身房、商店等設備在一般觀光旅館為可酌設之附屬設備,但在國際觀光旅 館時,卻是必須設置之設備。另須注意酒吧(飲酒間),也是國際觀光旅館比一般觀 光旅館需增設之設備。其餘有關觀光旅館建築設備標準皆與一般觀光旅館設置標準相 同。

表 2. 4 國際觀光旅館及一般觀光旅館兩者設備差異比較說明

國際觀光旅館 一般觀光旅館

應附設餐廳、會議場所、咖啡廳、酒吧(飲 酒間)、宴會廳、健身房、商店、貴重物 品保管專櫃、衛星節目收視設備,並得酌 設下列附屬設備:

一、夜總會。

二、三溫暖。

三、游泳池。

四、洗衣間。

五、美容室。

六、理髮室。

七、射箭場。

八、各式球場。

九、室內遊樂設施。

十、郵電服務設施。

十一、旅行服務設施。

十二、高爾夫球練習場。

十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與觀光旅 館有關之附屬設備。

應附設餐廳、咖啡廳、會議場所、貴重物 品保管專櫃、衛星節目收視設備,並得酌 設下列附屬設備:

一、商店。

二、游泳池。

三、宴會廳。

四、夜總會。

五、三溫暖。

六、健身房。

七、洗衣間。

八、美容室。

九、理髮室。

十、射箭場。

十一、各式球場。

十二、室內遊樂設施。

十三、郵電服務設施。

十四、旅行服務設施。

十五、高爾夫球練習場。

十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與觀光旅 館有關之附屬設備。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依觀光旅館建築及設備標準第 13 條及第 17 條比較,其房間數、客房及浴廁淨面 積在國際觀光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兩者差異如下表 2.5 所示。在房間數數量規定相同;

但房間規定使用面積大小國際觀光旅館都比一般觀光旅館來的大,能容納傢俱及裝潢 較複雜且面積較大,其火載量相對亦較大;專用浴廁之窗戶淨面積大小規定,國際觀 光旅館比一般觀光旅館多 0.5 平方公尺之規定。因火載量較大,其通風排氣裝置必須

(19)

加大。

表 2. 5 在房間數、客房及浴廁淨面積在國際觀光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兩者差異比較

國際觀光旅館 一般觀光旅館

一、應有單人房、雙人房及套房三十間以 上。

二、各式客房每間之淨面積(不包括浴 廁),應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不得小於下列 基準:

(一)單人房十三平方公尺。

(二)雙人房十九平方公尺。

(三)套房三十二平方公尺。

三、每間客房應有向戶外開設之窗戶,並 設專用浴廁,其淨面積不得小於三點五平 方公尺。但基地緊鄰機場或符合建築法令 所稱之高層建築物,得酌設向戶外採光之 窗戶,不受每間客房應有向戶外開設窗戶 之限制。

一、應有單人房、雙人房及套房三十間以 上。

二、各式客房每間之淨面積(不包括浴 廁),應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不得小於下列 基準:

(一)單人房十平方公尺。

(二)雙人房十五平方公尺。

(三)套房二十五平方公尺。

三、每間客房應有向戶外開設之窗戶,並 設專用浴廁,其淨面積不得小於三平方公 尺。但基地緊鄰機場或符合建築法令所稱 之高層建築物,得酌設向戶外採光之窗 戶,不受每間客房應有向戶外開設窗戶之 限制。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依觀光旅館建築及設備標準第 14 條及第 18 條比較,廚房之淨面積在在國際觀光 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兩者差異如下表 2.6 所示。廚房面積增大,可容納用火用電器具 必定增加,引火源之處所也相對增加,危險性亦加大。

表 2. 6 廚房之淨面積在國際觀光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兩者差異比較

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廚房(包括備餐室)淨面積

國際觀光旅館 一般觀光旅館

1500 平方公尺以下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33%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30%

1501 至 2000 平方公尺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28%加 75 平方公尺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25%加 75 平方公尺 2001 至 2500 平方公尺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23%加 175 平方公尺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20%加 175 平方公尺 2501 平方公尺以上 至少為供餐飲場所淨面積

之 21%加 225 平方公尺

無此規定

(2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藉由旅館建築物介紹,充分了解觀光旅館建築種類及其特性,從建築 及設備標準,房間數、客房及浴廁淨面積,廚房之淨面積,。得知觀光旅館雖有國際 觀光旅館與一般觀光旅館之差異,但經上述列舉之結果,可以很清楚分辨其異同, 藉 此利用觀光旅館的差異性,來落實員工防火教育訓練,再利用火災風險評估的手段,

來降低該場所火災風險,並強化建築物本身防火能力及取得防火標章,以作為本文研 究火災風險評估之參考,並作為本研究的基石。

2.2 建築物火災發生原因與特性探討

本節就建築物火災發生原因與特性探討,進而了解觀光旅館在火災發生時,可能 產生的各種緊急情況及危害,作為本節研究的目標。

2.2.1 火災概述

鄧子正[9]在火災科學的基本概念一書提到,火災即「由火所形成之災害」。火 災是指「火」違反正常的用途,因燃燒作用而生獨立延燒之狀態,換言之,火災乃是 違反人的意思而發生或擴大之燃燒現象。日本消防廳對火災之定義即指「違反人的意 圖而發生或擴大,或者由於縱火而成為有必要滅火的燃燒現象,這種需要滅火設施或 有必要利用同程度效果的滅火作用才能撲滅的燃燒現象即為火災。」。中央標準局中 國國家標準 CNS14651 號之定義為「在時間或空間上屬非預期或失去控制燃燒所造成 之災害」。

依據中央標準局中國國家標準 CNS3658 及火災學[10],火災依其燃燒物質性質 之不同,通常可分為普通火災、油類火災、電氣火災及特殊火災四種,整理如下表 2.7 所示。

表 2. 7 火災依燃燒物質性質分類表

名稱 類別 說明 備註(滅火方法)

普通 火災

A 類 火災

普通可燃物如木製品、紙纖維、

棉、布、合成只樹脂、橡膠、塑 膠等發生之火災。通常建築物之 火災即屬此類。

可以藉水或含水溶液的冷卻作用 使燃燒物溫度降低,以致達成滅火 效果。

(21)

表 2. 7 火災依燃燒物質性質分類表(續)

名稱 類別 說明 備註(滅火方法)

油類 火災

B 類 火災

可燃物液體如石油、或可燃性氣 體如乙烷氣、乙炔氣、或可燃性 油脂如塗料等發生之火災。

最有效的是以掩蓋法隔離氧氣,使 之窒熄。此外如移開可燃物或降低 溫度亦可以達到滅火效果。

電器 火災

C 類 火災

涉及通電中之電氣設備,如電 器、變壓器、電線、配電盤等引 起之火災。

有時可用不導電的滅火劑控制火 勢,但如能截斷電源再視情況依A 或B類火災處理,較為妥當。

特殊 火災

D 類 火災

活性金屬如鎂、鉀、鋰、鋯、鈦 等或其他禁水性物質燃燒引起之 火災。

這些物質燃燒時溫度甚高,只有分 別控制這些可燃金屬的特定滅火 劑能有效滅火。﹝通常均會標明專 用於何種金屬。﹞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資訊網防災資訊網(2013)[11]

住宅火災之主要原因絕大部分是人為因素所造成,人為的使用不當、疏忽、或縱 火是發生住宅火災最主要因素[12]。在住宅發生火災後,其進展過程可用溫度之時間 變化來顯示,一般而言分成四個階段,如圖 2.1 所示。由 0 至 A 為「起火」的階段,

而其可燃物起火時間之長短,通常隨火源與著火物種類的不同,有甚大之差異性。在 此階段中,室內的溫度尚不會太高,而從圖中之 A 點得知,此點為可燃物起火之時 刻,此後溫度變化就急遽上昇。當火勢逐漸擴大,室內天花板附近蓄積大量可燃性氣 體,加上與空氣混合後,達 B 點溫度時,正好進入燃燒範圍,頓時室內全面燃燒呈 現一片火海現象,亦謂閃燃(Flash Over)現象(即圖中虛線部分)。迨大部份之可 燃物燃燒殆盡後,火勢漸漸衰退,室內溫度由 C 點向 D 點緩慢下降。D 點以後只剩 餘燼,但室內溫度依然維持在 200℃~300℃之間。

以上過程為一般住宅室內火災之進行狀況,圖中 0 至 A 稱為初期(Initial Period),

A 至 B 稱為成長期(Growth Period),B 至 C 稱為最盛期(Fully Developed Period),

C 以後稱為衰退期(Decay Period)[10]。

(22)

圖 2. 1 室內火災成長過程 資料來源:[12]

在火災發生時,無論火災發生大小隨時間的成長過程,皆可分為四個時期:初期 (起火)、成長期、最盛期、衰退期。各階段的特性現分別說明如下表 2.8、表 2.9、表 2.10、表 2.11[10、13、14]。

表 2. 8 火災初期特性說明

火災初期特性 說明

範圍 此時期的火災燃燒範圍通常只是在著火源附近,亦可稱為起 火醞釀時期。

現象

由於自然因素或人為疏忽不慎產生著火源,從可燃物(第一 著火物)局部點燃後,當溫度達到燃點時,即向四周擴散燃 燒。

(23)

表 2. 8 火災初期特性說明(續)

火災初期特性 說明

燃燒狀況 此時火勢僅係小火源狀態,屬於正要成長中,尚可以人為方 法迅速加以控制或撲滅。

時間 通常從火源著火開始到無法以滅火器滅火的狀況下,其所經 過時間約 1 至 10 分鐘。

溫度 此時溫度會由一般的室溫逐漸升高至 100℃左右。

燃燒影響因素 其影響因素主要是著火源自身燃燒的持續能力與第一著火物 的易燃程度有關,而與起火發生的位置無絕關係。

資料來源:[10、13、14]

表 2. 9 火災成長期特性說明

火災成長期特性 說明

範圍

此時期係指從火災起火開始,到剛要發生閃燃的這一段時間 為止。其燃燒範圍則從起火點向四面八方延燒,而火焰會快 速的波及上昇至天花板。

現象 其火災已確立形成,如果沒有任何有效滅火措施,火勢則從 起火點著火物向四面八方延燒後,逐漸擴及全部面積燃燒。

燃燒狀況

因燃燒擴大,天花板下方開始聚集大量的濃煙、可燃性氣體 及熱能,並逐漸進入燃燒範圍。然而,此時期的燃燒狀況與 天花板的材料性質有極大的關聯性,影響延燒的速度與全面 性燃燒的發生時間。

時間

此時期可能持續的時間約 5 至 20 分鐘左右,其時間的長短 視著火燃燒的材料之性質而定,包括著火性、火焰傳播性、

燃燒速度、發熱量等因素;同時也與當時火場環境的通風狀 況、氧供給情形、空間大小等條件有關。

溫度 其室內溫度逐步升高,約從 100℃上昇至 650℃以上。

燃燒影響因素 其影響因素與空間的形狀、大小,火源的位置、面積,材料 的可燃性、數量、通風情形,火場環境狀況等有關。

資料來源:[10、13、14]

(24)

表 2. 10 火災最盛期特性說明

火災最盛期特性 說明

範圍 此一時期的燃燒範圍係指自閃燃後開始,直至火災一直旺盛 到開始產生衰退現象為止。

現象

此時期的燃燒現象乃為產生閃燃時,室內各可燃物品在接近 的同一時間共同著火燃燒,並釋放出大量的熱能,室內溫度 迅速增高。同時,整個建築物的室內表面積該燃燒的都已在 燃燒中,室內外的空氣流通換氣速率亦達到某程度的平衡狀 態,其室內整體燃燒速率也趨近平穩,並呈現熊熊火海及濃 煙竄流的現象。

燃燒狀況

當閃燃發生時,室內所有可燃材料突然地、全面地、同時地 一起著火燃燒,此時期的燃燒因素甚多,但最主要影響因素 為「通風的狀況及可燃物的數量」,其燃燒狀況可分為兩類:

通風控制燃燒、燃料控制燃燒

時間 此時期持續時間的長短,並無定論,須視可燃物數量、通風 量及燃燒速度,另當時的環境狀況亦應列入考量。

溫度 其室內溫度通常可高達 800℃至 1200℃之間。但若是火場情 況密閉性較佳且燃燒材料較多時,溫度亦可能高於 1200℃。

燃燒影響因素 其影響因素主要有通風及可燃物數量二者,包括開口部大 小、空氣供應量多寡、可燃材料數量、室內區劃面積等。

資料來源:[10、13、14]

表 2. 11 火災衰退期特性說明

火災衰退期特性 說明

範圍 此時期係指自可燃材料之燃燒速度開始減少起至完全燃燒殆 盡為止。

現象 此時室內因可燃材料的燃燒殆盡,火勢將逐漸轉弱,已無大 量煙之產生。

(25)

表 2. 11 火災衰退期特性說明(續)

燃燒狀況 此時期的燃燒雖已逐漸下降,但如有外來可燃材料的加入 時,火場的溫度仍會造成再次燃燒。

時間 所持續的時間,不容易估算,並無定論,通常較前兩期的時 間來得長。

溫度 室內溫度,由高溫逐漸下降,不過仍高於 200℃至 300℃。

燃燒影響因素 以火場的可燃燒物數量及性質的影響效果最大。

資料來源:[10、13、14]

2.2.2 一般建築物火災發生原因

內政部消防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近五年來的火警平均發生次數約 2208 多件,因火災而死亡的人數約 108 人,受傷 297 人,損失的財物高達 9.3 多億元 以上如表 2.12 所示[15]。

表 2. 12 全國火災次數及火災損失統計表 火災次數

總計

死亡 人數

受傷 人數

房屋損失 (千元)

財物損失 (千元)

合計 (千元) 97 年 2886 101 304 180607 1294288 1474895 98 年 2621 117 298 150676 608687 759363 99 年 2186 83 308 455799 1232308 1688107 100 年 1772 97 288 120943 432392 553335 101 年 1574 142 286 136069 558340 694409

資料來源: [15]。

火災是所有災害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是無季節性與預警性,且相關調查資料 顯示火災發生原因中又以老舊的建物為主要,主要原因除了缺乏相關的消防認知或火 源管制的疏失,以及滅火設備不足,且消防常識的宣導不足,故成災比例最高。近年 來舊有建築物的消防安全問題所佔的比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其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更是令有關單位無法不審慎面對的。根據消防署歷年統計資料相關數據調查比對,有 關火災之成因的分析顯示如表 2-13 所示,建築物火災發生之主要原因可歸納為;電 器設備、人為縱火、菸蒂、其它(天災、地震、戰爭、車禍)、爐火烹調、機械設備、

敬神掃墓祭祖、施工不慎等[15]。

(26)

表 2. 13 全國火災起火原因統計表 電器

設備

人為

縱火 菸蒂 其他 爐火 烹調

機械 設備

敬神掃 墓祭祖

施工 不慎

原因

不明 玩火 97 年 1016 385 223 685 134 91 47 74 39 37 98 年 845 294 347 598 104 70 49 64 66 24 99 年 742 274 167 576 96 51 52 46 18 28 100 年 640 184 103 465 78 54 42 45 18 34 101 年 508 205 131 336 76 57 47 38 14 24

資料來源: [15]

綜合全國火災次數及火災損失統計表及全國火災起火原因統計表,兩個統計表統 計之結果發現到火災次數總量雖年年遞減,但人員及傷亡卻沒有隨著降低,只有財物 損失有隨著火災次數減少而降低。表 2.13 所示,起火原因仍以電器設備居冠,可見 使用電器用品時,仍須特別小心謹慎。

2.2.3 一般建築物火災特性探討

任何一個可提供人使用的建築物中,都有發生火災的可能性,亦即當建築物內部 的火源位置不同、建構造材料樣式不同、囤積的物品性質差異,影響著火災發生的關 鍵因素皆會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建築物發生火災之特性說明如下。

一、火災發生起火處之處所分析

建築物火災發生地點以起火處之位置分析(排除縱火行為)如表 2.14 所示,84%火 災發生原因是起火源頭為住宅本身,另外 16%起火原因是被鄰房延燒波及。而都市 地區因火災延燒起火比例則增加至 30%,約高出一倍。由此得知,都市地區建築物 緊鄰相接,一戶失火易波及鄰房,故延燒而起火乃是火災重要起因。

表 2. 14 火災次數按起火處所統計表

臥室 客廳 路邊 其他 倉庫 廚房 神龕 97 年 408 218 498 813 190 181 101 98 年 392 191 566 652 158 156 111 99 年 337 130 353 626 152 139 79 100 年 296 126 273 484 141 101 62 101 年 264 156 136 479 123 100 64

資料來源: [15]

(27)

二、火災發生建築物類型分析

依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資料顯示如表 2.15 所示[15],統計 97 年至 101 年建築物 火災依用途類別區分均以獨立住宅火災最多,集合住宅次之。101 年以獨立住宅火災 541 次占第 1 位,占所有建築物火災之 45.1%;集合住宅火災 184 次第 2 位,占 15.3

%;工廠火災 170 次居第 3 位,占 14.2%。

表 2. 15 97 年至 101 年建築物火災依用途類別區分統計表

獨立 住宅

集合 住宅

辦公 建築

商業 建築

複合

建築 倉庫 工廠 寺廟 其他 合計

97

火災次

791 380 44 95 41 121 264 21 128 1885 百分比 42.0% 20.0% 2.3% 5.0% 2.2% 6.4% 14.0% 1.1% 6.8% 100%

98

火災次

689 330 32 103 35 94 224 17 110 1634 百分比 42.2% 20.2% 2.0% 6.3% 2.1% 5.8% 13.7% 1.0% 6.7% 100%

99

火災次

592 268 36 73 29 123 211 20 106 1458 百分比 40.6% 18.4% 2.5% 5.0% 2.0% 8.4% 14.5% 1.4% 7.3% 100%

100

火災次

517 229 26 80 25 94 194 10 73 1248 百分比 41.4% 18.3% 2.1% 6.4% 2.0% 7.5% 15.5% 0.8% 5.8% 100%

101

火災次

541 184 26 83 19 80 170 13 83 1199 百分比 45.1% 15.3% 2.2% 6.9% 1.6% 6.7% 14.2% 1.1% 6.9% 100%

資料來源: [15]

三、火災發生時間點分析

建築火災發生的時間,每個月份不同,每日的各時段也有所不同。依據消防署資 料統計,台灣各月份火災發生率差異不大,表示火災並無季節性與時間差。

另外依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資料顯示[15],以 101 年為例,臺灣發生火災平均一 天內發生的時段如表 2.16,是以 9~12 點之次數為最高,占 15%;18-21 點時段為次 高,占 14%。而火災發生平均次數最低時段是上午 6~9 點,僅占 10.2%而已。經由以 上數據推測,電器設備可能未拔插頭與關閉電源,持續運轉導致設備過熱或負載而使 電器設備起火與自燃,且家中無人又未裝自動警示設備,進而引發火災之發生。

(28)

表 2. 16 101 年火災發生次數及時間

0~3 時 3~6 時 6~9 時 9~12 時 12~15 時 15~18 時 18~21 時 21~24 時 合計

1 月

火災次數 18 17 15 17 20 15 24 16 142

百分比 12.7% 12% 10.6% 12% 14% 10.6% 16.9% 11.3% 100%

2 月

火災次數 18 19 16 16 12 10 16 17 124

百分比 14.5% 15.3% 12.9% 12.9% 9.7% 8% 12.9% 13.7% 100%

3 月

火災次數 14 14 15 30 18 18 24 13 146

百分比 9.6% 9.6% 10.2% 20.5% 12.3% 12.3% 16.4% 8.9% 100%

4 月

火災次數 18 20 10 24 22 13 15 13 135

百分比 13.3% 14.8% 7.4% 17.7% 16.2% 9.6% 11.1% 9.6% 100%

5 月

火災次數 9 7 11 16 21 12 23 11 110

百分比 8.1% 6.4% 10% 14.5% 19% 10.9% 20.9% 10% 100%

6 月

火災次數 5 17 17 9 14 8 17 10 107

百分比 4.7% 15.9% 15.9% 8.4% 13.1% 7.5% 15.9% 9.3% 100%

7 月

火災次數 20 13 13 12 15 23 23 16 135

百分比 14.8% 9.6% 9.6% 8.9% 11.1% 17.0% 17.0% 11.9% 100%

8 月

火災次數 20 13 17 17 19 21 13 9 129

百分比 15.5% 10.1% 13.2% 13.2% 14.7% 16.3% 10.1% 7.0% 100%

9 月

火災次數 16 23 10 27 18 17 9 20 140

百分比 11.4% 16.4% 7.1% 19.3% 12.9% 12.1% 6.4% 14.3% 100%

10 月

火災次數 20 18 8 26 15 28 22 26 163

百分比 12.3% 11.0% 4.9% 16.0% 9.2% 17.2% 13.5% 16.0% 100%

11 月

火災次數 13 17 14 24 17 20 17 9 131

百分比 9.9% 13.0% 10.7% 18.3% 13.0% 15.3% 13.0% 6.9% 100%

12 月

火災次數 16 10 15 18 11 11 18 13 112

百分比 14.3% 8.9% 13.4% 16.1% 9.8% 9.8% 16.1% 11.6% 100%

資料來源: [15]

四、火災發生原因分析

內政部消防署統計 97 年至 101 年火災起火原因均以電氣設備最多。101 年火災 起火原因以電氣設備 508 次占第 1 位,占所有火災數 32.3%;人為縱火 205 次第 2 位,占所有火災數 13.0%;菸蒂 131 次居第 3 位,占所有火災數 8.3%。[15]

建築物火災發生原因,以全國近五年火災次數資料統計,可概略分為可控與不可

(29)

控行為兩大類。其中在不可控行為,又以電力電器設備占 33.98%為最大宗。次高的 火災發生原因,若排除不可控之因素的縱火行為,則是以可控行為的菸蒂為最大宗,

占 8.8%。

綜合火災發生起火處之處所分析、火災發生建築物類型分析、火災發生時間點分 析及火災發生原因分析等四項分析結果,發現到火災起火處以臥室居冠,其他如客廳、

路邊、倉庫、廚房、神龕……等,這些仍是有可能發生火災的地點,所以不可輕忽。

在時間上雖分為 8 個時段統計,以 9~12 點之次數為最高,但因為是大白天所以人員 傷亡人數最少。[15]

2.2.4 高層建築定義及火災特性探討

觀光旅館場所建築物,通常占地寬廣,設施、設備及房間為數眾多及結構複雜等 特性,以及此類建築物樓層數皆為 11 樓以上建物居多,因此高樓建築物之火災特性 必須加以探討。陳弘毅、吳喨生[16]之「火災學」,考量消防力大約十一層樓以上即 稱為高層建築,相關之定義歸納如表 2.17 所示。近年來由於消防設備能力提升,對 於高層建築之定義亦有所不同。依本國「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二章第 227 條之規定,高層建築物係指高度在五十公尺或樓層在十六層以上建築物。[17]

表 2. 17 各國高層建築定義分析表

各國高層建築定義 說明

歐洲防火協會(EFPA) 由建築物外部,消防車無法到達之樓層。

美國防火協會(NFPA)

所謂高層建築(High Rise Building),係指任何建築物,其 上層樓地板高度已超越雲梯車所能達到之最大高度,而 其火災必須經由建築物內部進行搶救者。

O’Hagan

基於消防搶救之立場,凡無法從外部對上層樓層進行火 災撲救之建築物,消防隊必須依賴建築物本身系統或設 備 進 行 火 災 鎮 壓 工 作 者 , 稱 為 高 層 建 築 (High Rise Building)。更具體而言,凡超過標準雲梯車高度(100 呎) 之建築物,均屬之。

(30)

表 2. 17 各國高層建築定義分析表(續)

各國高層建築定義 說明

Robert F. Mendes

認為「高層建築」之界定,須視消防隊由屋外進入火場,

及依其射水與救人能力之範圍而定,凡超出其能力者即 為高層建築。

Emanuel Fried

若消防隊之雲梯車可達九樓,利用瞄子尚可再向上射水 二樓樓高,則十一層以上,便屬於「高層建築」。

日本學者

板本政(1974)認為:四樓以上之建築,即可稱為高層 建築。矢島安雄(1973)則認為:11 層以上或高度在 31 公尺以上者,稱為超高層。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文獻[16]

一、高層建築之特性

雷明遠曾在高層建築之防火技術問題中[18],探討高層建築之特性歸納有結構特 性及用途特性等兩項,就結構特性部分計有五項,分述說明如表 2.18 所示。

表 2. 18 高層建築結構特性說明表

高層建築結構特性 說明

結構堅固結實

高層建築之樑柱皆係由鋼骨或鋼筋混凝土建造,外觀雄偉壯 大。為防強風吹襲及地震動搖,除有廣大深固之地基外,其 支柱及外牆均極堅厚結實。因此,縱使起火焚燒,其結構亦 無倒塌之虞,消防人員仍可由其他尚未被波及之處,進入內 部搶救。

樓層面積廣闊

高層建築為維持堅固,其建築基地需達一定標準,且為了充 分利用土地,各樓層面積均盡量開發予以運用,故各樓層累 積之地板面積大於普通建築物。火災發生時容易形成廣大之 延燒範圍。

(31)

表 2. 18 高層建築結構特性說明表(續)

高層建築結構特性 說明

裝潢材料複雜

高層建築外觀雖然堅固耐火,但內部裝潢、擺設及附設物品 之材料,則五花八門。一般業主只求美觀、新穎、易於施工,

故合板、塑膠、纖維等易燃性物品紛紛出籠。火災時,不但 燃燒迅速,產生高溫,並極易釋出大量煙霧及有毒氣體,造 成人命巨大之危害。近年來更由於建築技術之進步,許多建 築師設計時,只講求美觀、新潮、時髦、採光及節省空間,

外牆成大樓周壁,大量採用玻璃建材。此種強化玻璃,搶救 時不易擊破,形成阻礙,但一旦破裂時,碎片由高處紛紛落 下,又易造成地面圍觀民眾與消防或警察人員之傷亡。

開口通道眾多

高層建築之樓層多且地板面積較為廣闊,因此常被區隔成許 多獨立之空間,這些空間透過走廊、通道、樓梯及出口等穿 插其中,使其貫通。惟火災發生時,上述處所容易形成濃煙 及火焰之通道,不但使煙霧及火勢快速成長,也阻斷人們逃 生之路線。

各種管道密佈

高層建築內部設有各種管路系統,包括空調系統、電線系統、

電梯系統、排煙系統以及供水、、排水等水管。這些管路平 面分布於各角落,且上下相連貫,形成網路。火災時,這些 管路乃成為火煙向上延伸最佳之孔道。尤其下層火災時,整 棟大樓將立即陷入煙霧之中。

資料來源:[18]

陳建忠、張寬勇曾在「高層建築營運時防火管理機制之研究」中[19] ,探討高 樓建築用途特性部分,計有「用途複雜」及「人口密集」等二項,說明如表 2.19 所 示。

(32)

表 2. 19 高層建築用途特性說明表

高層建築用途特性 說明

用途複雜

在國內大型都市裏,如台北市、台中市等,除了純住宅社區 大樓、純辦公大樓外,其他種類之高層建築大多為住商兩用 之複合用途建築物,相關行業如餐飲業(早餐店、餐廳)、

娛樂事業(電影院、夜總會、舞廳、酒吧)及服務業(機車 店、小型汽車保養廠),其內部之裝潢材料、使用器具與儲 存物品,大多含有易燃性物質,容易造成火災,並助長火勢 發展。

人口密集

高層建築之樓層多且地板面積較為廣闊,容納之人數眾多,

故可算是人口密集之密閉空間。尤其是複合用途大樓中,設 有電影院、夜總會、旅館、餐廳等場所者,人口大量集中,

一旦發生火災時,常常造成嚴重之人命傷亡。

資料來源:[19]

二、高層建築物火災之特性

盧樹人曾在「高樓建築物火災之特性」研究[20],林志賢在「火災學」[21]書中 提到,有關高層建築物火災之特性,綜合整理後可以歸納出為「濃煙密佈」、「高溫 灼熱」、「延燒迅速」、「逃生不易」及「搶救困難」等五項特性,其說明分述如表 2.20 所示。

表 2. 20 高層建築火災特性說明表

高層建築火災特性 說明

濃煙密佈

高層建築物屬鋼構、水泥結構,牢固且屬不燃材料,由 於結構不會燃燒,內部易燃材料因外部初期進入之空氣 不足,通常形成不完全燃燒,而產生大量濃煙,由於煙 有向上竄升之特性,經由各種開口部、通道、樓梯及管 路向上層漫延,再加上高樓建築物常有之煙囪效應,使 得整棟高層建築物在極短時間內迅速佈滿了濃煙,造成 了視線之阻礙與搶救之困難。

(33)

表 2. 20 高層建築火災特性說明表(續)

高層建築火災特性 說明

高溫灼熱

由於高層建築物大多屬密閉式建築,內部因燃燒所產生 的高溫,無法藉由空氣之對流傳遞至建築物外部,導致 內部熱量蓄積,形成內部高溫、灼熱,此種現象不但使 受困者造成灼傷,亦使建築物外部救援人員不易靠近,

但是此時如有玻璃破裂或門窗突被開啟,都將因為帶入 大量空氣而瞬間產生猛烈之火勢。

延燒迅速

由於火燄燃燒之特性是垂直向上延伸之速度遠大於向平 面擴張的速度,因此高層建築物向上聳立,正符合火燄 向上延燒的特性,另外由於高層建築物內垂直管道與上 下樓梯通道亦形成火勢延燒的孔道,更形成所謂的煙囪 效應(StackEffect),也就是由於內部與外部溫差過大,

導致內部熱空氣迅速向上竄升,外部之冷空氣則迅速進 入補其空位,形同煙囪一般的效應。這種現象在樓層越 高時,其牽引力量越大,越易顯見。

逃生不易

高層建築物由於各個樓層距離地面甚高,縱深大,通路 轉折,人們疏散逃生不易。火災發生時,通常伴隨發生 停電狀態,內部漆黑,濃煙嗆鼻,更促使避難人員驚慌 恐懼,影響逃生反應能力。

搶救困難

高層建築之高度如果超出雲梯車之界限,故無法到達,

即使雲梯車高度可達,亦因風力、荷重及噴水反作用力 之關係,其穩定性與安全性要大打折扣。雲梯車伸展高 度越長,一方面車體也愈笨重,操作昇梯之時間愈長,

一方面頂端搖晃擺動愈厲害,高樓搶救亦愈藉本身內部 之設備,始能防護。

資料來源:[20、21]

(34)

2.3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

2.3.1 火災風險管理用語定義

依據「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 業基準及作業手冊為準則,有關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相關用語定義如下:[22、23]

表 2. 21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相關用語定義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用語 定義說明

影響或後果(consequence)

一個事件發生時的預期結果,以定量或定性來表示,

可能是財產損失或獲利、人員傷害或生命危害、環境 影響、企業形象與聲譽的影響。

成本(cost)

直接或間接的活動損失,涉及任何的負面影響,包括 了金錢、時間、勞力、分裂、聲譽、政治和無形資產 上的損失。

決 定 性 分 析 (deterministic analysis)

以從科學理論及經驗結果衍生的物理關係為基礎的方 法,對一系列設定的初始情況,總會產生相同結果或 預測。

事件(event) 一個特定時期內,在一個特定地點所發生的事態。

火災情境(fire scenario) 火災隨時間過程的定性化描述,有其特徵並使其與其 他火災有所差異。

危害(hazard) 一種潛在對人、財產或環境的損害或一個可能會造成 損失的事態。

整合性風險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以組織整體觀點,系統性持續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處 理、風險監控及風險溝通之過程。

機率(likelihood) 用來描述頻率及或然率的實際數值。

損失(loss) 在經濟上或其他方面所發生的負面影響。

機會(opportunity) 一個事項發生之可能後果,該事項對目標達成有正面 之影響。

(35)

表 2. 21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相關用語定義(續)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用語 定義說明

或然率(probability)

一個特定事件或其結果發生的機率,以特定事件或結 果在所有的可能事件或結果中所佔的比率來表示。或 然率是以介於 0 到 1 之間的數字來表示,0 表示事件 不可能發生,1 表示事件一定會發生。

概 率 性 分 析 (probabilistic analysis)

火災損失及火災影響之評量,其包括考慮不同火災情 境機率及定義該火災情境的輸入項目。

可 靠 度 或 可 信 賴 性 (reliability)

一單元或設備或系統在某一設定情況或某一時段內能 夠表現出必要性能之或然率。

風險(risk) 潛在影響組織目標之事件,及其發生之可能性與嚴重 程度。

風險接受(risk acceptance) 決定接受一個特定風險的影響及其發生的機率。

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 系統性運用有效資訊,以判斷特定事件發生之可能性 及其影響之嚴重程度。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風險辨識、風險分析及風險評量之過程。

風險規避(risk avoidance) 決定不涉入或退出風險處境 風 險 溝 通 (risk

communication)

與利害關係人進行風險意識之傳播與交流,包括傳達 內容、溝通方式及溝通管道。

風險處理(risk disposal)

對於風險評量後不可容忍之風險,列出可將風險降低 至可容忍程度之對策,進而執行相關對策,以降低事 件發生之可能性或其影響之嚴重程度。

風險評量(risk evaluation) 用以決定風險管理先後順序之步驟,將風險與事先制 定之標準比較,以決定該風險之等級。

風 險 辨 識 ( 確 認 )(risk identification)

發掘可能發生風險之事件及其發生之原因和方式。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為有效管理可能發生事件並降低其不利影響,所執行 之步驟與過程。

(36)

表 2. 21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相關用語定義(續)

火災風險管理與評估用語 定義說明

風險降低(risk reduction) 選擇使用適當技巧及管理原則,以減低風險或其發生 機率。

風險保有(risk retention) 特意或非特意承擔風險所造成之損失,或為組織之財 物損失負責。

風險對策(risk treatment) 選擇並執行適當的風險處理方法。

風險容忍度(risk tolerance) 針對某一目標而言,願意接受該目標無法達成的變動 程度。

風險轉移(risk transfer) 透過立法、合約、保險或其他方式將損失之責任及其 成本轉移至其他團體。

殘餘風險 (residual risk) 執行風險對策後所剩下的風險。

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對於決策或活動,具有影響力、可能受其影響或自認 可能被影響之個人或組織。

不確定性(uncertainty) 無法在事前明確預知未來發生的可能性與後果。

資料來源:[22、23]

2.3.2 火災風險管理概述

雷明遠曾在「防火性能設計導入火災風險評估之研究」[24]中探討,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一個持續改善的反覆過程或循環過程,包括風險辨識(risk

identification)、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風險評量(risk evaluation)、風險處理

(risk disposal)等步驟,以下就風險管理的架構詳細說明如後,如圖 2.2 所示。

(37)

建立風險管理執行背景體系 -建立環境要素

-建立機關要素 -風險管理架構 -發展風險評量標準 -定義風險分析對象

風險辨識 -會發生什麼?

-如何、為何、何處、何時發生?

風險分析 -確認現有的控制方法 -找出發生的機率 -評估風險等級 -找出事件的影響

風險評量

與風險基準比較,設定優先順序

風險處理 -列出可行風險對策 -評估風險對策 -選擇風險對策 -準備處理計畫 -執行處理計畫

風險?

圖 2. 2 風險管理架構 資料來源:[22]

火災風險管理(fire risk management)乃是對於已確知危險、曝露在危險的人群 數及可預見的不好結果等去決定什麼是應該做的過程[25]。火災風險管理包括實現經 過使用火災風險評估過的設計,以及管理進行中必要的計畫(如訓練、維護)以確保

(38)

所採用設計持續提供計算之可接受風險。火災風險管理亦包括成本及可預見結果,連 帶接受的決定之管理。有時,風險管理以另一面呈現,即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

包括任何關於危害或風險的資訊交換。為了能夠有充足資訊在計畫有關團體之間(如 設計者、火災模擬分析者或權責審核主管機關)交流,計畫定義須確保變項因子在不 同分工之間的輸出輸入沒問題。計畫定義應同時在各關係利害人及不同分工之間建立 一項火災風險溝通的議定工具。

在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提供風險管理架構[22]圖說下,就風險辨識、風險 分析、風險評量、風險處理等項目詳述說明如下:

一、風險辨識:

風險辨識的步驟就是找出需要管理的風險。必須使用一個有系統的方法來進行廣 泛的搜尋,因為在這個階段若有沒被發現的風險將被排除在分析的步驟之外。搜尋應 包括所有的風險,不論該風險是否已在機關的控制之下。在擬定風險情境時,應採取 系統化程序,並由事件的背景說明開始,以力求其完整性,並使用結構化的方式進行 辨識程序,如圖 2.3 所示。為確保風險辨識採用的方法有效、可行,並有助於完成辨 識程序,及避免遺漏任何重大問題的風險辨識結構圖。

發現風險的方法概包括核對風險清單、利用 SWOT 方法、運用經驗及紀錄來判 斷、流程表、腦力激盪、系統分析、順序分析,以及系統工程技術。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safety for the buildings under comprehensive reviews on fire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and compares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to establish the check items

This study first uses the nine indicators of current domestic green architecture to examine those items need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air force base.. Then this study,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ed at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Taiwan's Fiber Active components Industry initiative cases analysis to explore in order to provide for enterprise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at in the future planning of new or converted semiconductor plant, the plant facilities to be demand for the plant systems

In this thesis, we propose a Density Balance Evacuation Guidance base on Crowd Scatter Guidance (DBCS) algorithm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to make up for fire

However, if we do not analyze the bus driving behavior and driving safety factors (e.g., car following gap or passing sight distance) while designing the control and safety systems

Secondly, the assessment of practical cases, Fire burning by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measured data(Such as temperature, flame height, heat radiation) , With th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