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東福佬客家通婚的家庭語言政策 與語言保存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東福佬客家通婚的家庭語言政策 與語言保存"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學謙 博士

台東福佬客家通婚的家庭語言政策 與語言保存

研究生:賴佳珍 撰

中華民國一0三年七月

(2)
(3)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台東福佬客家通婚的家庭語言政策 與語言保存

研究生:賴佳珍 撰

指導教授:張學謙博士

中華民國一0三年七月

(4)
(5)
(6)

誌謝辭

三年過去,我終於完成這本論文,這是我人生重要的里程碑,對我意義重大。

去年我離開待了十年的台東,回到家鄉-高雄任教。論文只完成了一半,卻 因為轉換環境,被生活上、職場上一些瑣事所擾,論文進度停滯不前。感謝我的 指導教授張學謙博士,總是積極、耐心地指導我。老師教學認真,專業涵養豐富,

論文寫作期間,幾次遠從台東到高雄,關心我研究的進度,指正我研究的方向,

老師對研究的熱誠,讓我佩服;對學生的付出,讓我感動,我會以老師為我的榜 樣,增進自己的專業,繼續百年樹人的工作。口試期間,承蒙王雅萍老師、李秀 妃老師的不吝指正,讓我的論文內容更為完備、充實,深表感謝。

研究所修課期間,感謝所有老師用心教導,王萬象老師、傅濟功老師、簡齊 儒老師、許秀霞老師、董恕明老師、劉靜宜老師、連育仁老師,謝謝老師們在專 業上的指導,關心與鼓勵。也感謝隨時為我解答學生事務相關問題的華語系萬能 助理-姵伶。

感謝研究所同窗紋毓、思恩、綵婷、玫均、晉瑋、亭雅、舒淳、信豪,能夠 跟大家一起學習非常開心,你們年輕的活力,讓我覺得學習更加有趣。還有我東 商的同事,也是我研究所同學-怡君,感謝你對朋友總是這麼熱心,讓人覺得溫 暖。也感謝我的學生-吳豐吉,在電腦方面協助我,更感謝豐吉的母親在採訪個 案時大力幫忙。

最後,感謝家人給我絕對的自由,讓我做自己想做的事,願將畢業這份喜悅 與家人共享。

賴佳珍 謹誌于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7)

i

台東福佬客家通婚的家庭語言政策 與語言保存

作者:賴佳珍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

摘 要

家庭是弱勢語言最後的堡壘,如果連家庭中都不使用弱勢語言,

那麼這個語言就等於已經死亡了。對於弱勢語言,放任不管,最後的 結果一定是流失。而家庭可以是語言選擇的決策單位,家庭語言政策 是一種由下而上的語言保存法,確保家庭母語的世代傳承。

本研究從家庭語言政策的理論出發,旨在探討台東福佬客家通婚 的家庭語言政策與語言保存。客家族群與外族通婚的比例高,其中尤 以福佬跟客家通婚的最多,客家話和福佬話在通婚家庭中都有流失的 現象,其中客家話在台灣少數語言中,流失的速度僅次於原住民語,

已經是岌岌可危的弱勢語言。本文挑選台東 12 個福客通婚家庭,進行

家庭語言政策的個案研究,透過分析福客通婚家庭的語言實踐、語言

意識形態及語言管理,刻劃福客通婚家庭語言政策的樣貌,並進一步

探討家庭語言政策與客語保存的關係。

(8)

ii

本研究發現,客語和福佬話在通婚家庭都有流失的傾向,逐漸轉 向華語。客語的流失大於保存,12 個個案中,客語保存的個案有五個,

流失的個案有七個。從家庭語言政策的觀點,有利及阻礙客語家庭傳 承的因素可以歸納如下:

1. 客語在福客通婚家庭大多為流失型的語言實踐。客語在家庭中通 常缺乏客語使用對象、環境,也缺乏學習環境,客語保存岌岌可 危;

2. 客語保存型的家庭語言實踐表現在祖父母輩堅持對孩子使用客 語、借助了客家保姆的力量;

3. 有利於客語保存的意識形態:支持客語的情感、文化傳承及辨識 客家人的功能、強烈的客家認同、保存客語應從家庭做起,傳承 客語是父母的責任;

4. 不利客語保存的意識形態:認為客語缺乏工具性價值、客家認同 無需客語能力;

5. 「一代一語」是傳承客語有效的方式:三代同堂有利於客語傳承,

祖父母輩通常是家中積極傳承客語的人,而父母輩對子女溝通幾 乎都以華語為主了;

6. 有利於客語傳承的管理策略包括:單語言談策略、居住在客家人 集中的地區、保姆對孩子使用客語,以及運用客家媒體等都對傳 承客語有幫助;

7. 放任式的家庭語言管理常造成客語流失:家長本身習慣使用華

語,偶爾有心傳承母語,也會因為遷就孩童慣用強勢語言而不了

(9)

iii

了之;

8. 家長有客語保存的意識,卻缺乏實際的行動力。

本研究關於福客通婚家庭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客語流失表現 在家庭缺乏客語實踐,又缺乏足夠的語言意識形態支撐,因此,也少 見福客通婚家庭進行家庭客語的管理規劃。客語流失並非不可逆轉,

本研究從家庭語言政策理論,歸納促進語言保存的相關因素,可以做 為後續客語復振的參考。家庭是母語最後的堡壘,客語保存有賴於家 庭的世代傳承,也需要學校、社區及政府的協力合作,共同促進弱勢 語言的家庭語言傳承。

關 鍵 詞 : 福 佬 、 客 家 、 家 庭 語 言 政 策 、 語 言 保 存 、 族 群 通 婚 、 語 言 意 識 形 態 、 語 言 管 理 、 語 言 實 踐

(10)

iv

Family Language Policies and Language Preservation in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in Taitung

Chia-chen Lai

Abstract

As families are the last fortresses of minority languages. Minority languages which are even not used at home would be nothing but dead languages. The ultimate result of taking no action to protect minority languages is the extinction of minority languages. As a family can be a decision-making unit of languages, family language policy is a bottom-up manner of language preservation, which ensures the mother tongue of a family can be passed down to many generations to co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y, we seek to explore

family language policies and language preservation in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in Taitung. Among

numerous cas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Hakka and non-Hokka people,

the majority of cases are the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As a result, Hakka and Fulao dialects are no longer spoken in

some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With a

speed of dying out which is only secondary to that of Taiwan's indigenous

languages, Hakka dialect appears an endangered language among all

minority languages in Taiwan. In this study, twelve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in Taitung are selected as

for exploration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ies in this study. By means of

(11)

v

analyzing language practice, language ideologies, and language management in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and outlining language policies in these families, we attempt to hav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language policies and Hakka dialect preservation in this study.

As indicated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signs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both Hakka and Fulao dialects in families of ethnic intermarriages whereupon Mandarin Chinese are gaining domination. Among the twelve selected cases for this study, Hakka dialect preservation takes place in five cases whereas Hakka dialect is no longer spoken in other seven c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y, elements that are either favorable or causing hindrance to the passing down of Hakka dialect in generations of families are summarized below:

1. With respect to the language practice of Hakka dialect in a majority of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of Fulao and Hakka people, Hakka dialect is no longer spoken. In a family, there is usually a shortage of Hakka speaking family members, situational contexts for the use of Hakka dialect, and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learning of Hakka dialect. Thus,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dialect is facing a crisis.

2. In families where Hakka dialect is preserved, the language practice of Hakka dialect is presented in grandparents’ insistence on speaking Hakka dialect to grandchildren and the assistance of Hakka-speaking babysitters.

3. Ideologies that are 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dialect: a

sentiment that is rooting for Hakka dialect, passing dow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 instrument which can distinguish Hakka people from

non-Hakka people, a strong sense of Hakka identity, a family is the

(12)

vi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dialect, and parents’

responsibility of passing down Hakka dialect.

4. Ideologies that are un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dialect:

the belief that Hakka dialect is short of instrumental value and whether a person speaks Hakka dialect is irrelevant to the person’s Hakka identity.

5. “One dialect, one gener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anner of passing down Hakka dialect: a three-generation extended family is 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passing down of Hakka language.

In a family, grandparents are usually those who are eager to pass down Hakka dialect whereas parents mainly communicate with children in mandarin Chinese.

6.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are un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dialect: the one-language strategy, residing in zones with populous Hakka people, Hakka-speaking babysitters talking to children in Hakka dialect, and making good use of Hakka media, all of which are conducive to passing down Hakka dialect.

7. Permissive language management in a family often results in the dying out of Hakka dialect: parents who are accustomed to speaking Mandarin Chinese may occasionally have the intention of teaching children their mother tongue. However, such thought is not properly executed when parents compromise on children’s ease of speaking other dominant languages.

8. Despite ha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preserving Hakka dialect, parents lack the momentum of putting thoughts into practice.

Analyzing policies in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13)

vii

Hakka People reveals that the dying out of Hakka dialect is due to insufficient Hakka language practice coupled with a lack of supporting language ideologies. Therefor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Hakka dialect in families of intermarriages between Fulao and Hakka people are hardly seen. The dying out of Hakka dialect is not utterly irreversible. In this study, we draw upon theories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ies, summarize factors conduciv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languag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vival of Hakka dialect in the future. Families are the last fortresses of mother tongue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dialect is dependent on the passing down of the dialect in generations of families.

However, collaboration of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re also essential in prompting the passing down of minority languages in families of many generations to come.

Keywords: Fulao people, Hakka people, family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preservation, ethnic intermarriage, language

ideology, language management, language practice

(14)

viii

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ⅳ 目次………ⅷ 圖目次………ⅹ

表目次………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語言政策………6

第二節 台灣語言政策回顧與現況………8

第三節 家庭語言政策………12

第四節 語言保存與流失理論………16

第五節 客家話保存與流失………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研究流程………32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34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效度………36

第四章 個案訪談記錄

………38

第一節 個案 1………38

第二節 個案 2………45

第三節 個案 3………51

第四節 個案 4………57

第五節 個案 5………63

第六節 個案 6………69

第七節 個案 7………76

第八節 個案 8………84

(15)

ix

第九節 個案 9………91

第十節 個案 10………99

第十一節 個案 11………105

第十二節 個案 12………111

第五章 綜合討論

… … … 1 2 3 第一節 家庭語言實踐:家長語言使用對下一代客家話保存的影響………123

第二節 語言意識形態對客語保存的影響………134

第三節 家庭語言管理的方式及其成效………144

第四節 家庭以外的因素對語言保存的影響………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4

第一節 結論………154

第二節 建議………158

參考文獻

………162

附錄

………169

附錄一 個案基本資料表………169

附錄二 受訪同意書………170

附錄二 訪談大鋼………171

(16)

x

圖目次

圖 2-1 Curdt-Christiansen 家庭語言政策模式………14

圖 3-1 研究流程圖………32

圖 4-1 個案 1 家庭語言使用圖………42

圖 4-2 個案 2 家庭語言使用圖………48

圖 4-3 個案 3 家庭語言使用圖………53

圖 4-4 個案 4 家庭語言使用圖………60

圖 4-5 個案 5 家庭語言使用圖………66

圖 4-6 個案 6 家庭語言使用圖………73

圖 4-7 個案 7 家庭語言使用圖………80

圖 4-8 個案 8 家庭語言使用圖………87

圖 4-9 個案 9 家庭語言使用圖………94

圖 4-10 個案 10 家庭語言使用圖………102

圖 4-11 個案 11 家庭語言使用圖………107

圖 4-12 個案 12 家庭語言使用圖………113

(17)

xi

表目次

表 2-1 世代失調分級表………19

表 3-1 12 個台東地區福客通婚個案基本資料表 ……… 31

表 4-1 個案 1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39

表 4-2 個案 2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45

表 4-3 個案 3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51

表 4-4 個案 4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57

表 4-5 個案 5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64

表 4-6 個案 6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70

表 4-7 個案 7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77

表 4-8 個案 8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85

表 4-9 個案 9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92

表 4-10 個案 10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100

表 4-11 個案 11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105

表 4-12 個案 12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111

表 4-13-1 12 個台東地區福佬客家通婚家庭母語使用狀況記錄表-三代同堂客語 保存的家庭 ……… 117

表 4-13-2 12 個台東地區福佬客家通婚家庭母語使用狀況記錄表-三代同堂客語 流失的家庭 ……… 120

表 4-13-3 12 個台東地區福佬客家通婚家庭母語使用狀況記錄表-核心家庭客語 流失的家庭 ……… 121

表 5-1 祖父母輩堅持全客語使用個案一覽表………125

表 5-2 祖父母輩、父母輩彼此講母語,對孩子講華語為主的個案一覽表…128 表 5-3 家長對孩子以華語、母語混用來溝通的個案一覽表………130

表 5-4 家長彼此以華語為主,對孩子只講華語的個案一覽表………132

(18)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計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語言是人類生活溝通的工具,記錄人類的歷史足跡,承載人類珍貴的文化資 產,透過語言可以了解先人思考的脈絡,尋回族群的自我認同。所以保存語言就 是在保護人類的歷史文化。然而全世界的語言卻正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在流失當 中,根據 Krauss(1992)的報告,全世界約有 6000 種語言,卻只有 600 種的語 言是安全無虞的,21 世紀末有 90%的語言將會滅種。而台灣因為過去錯誤的語言 政策以及社會生活、經濟環境的轉變,除了華語之外,其他各族群的母語皆有流 失的現象。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台灣已被列為母語滅絕的危機地區,前 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葉菊蘭女士更以:「台語正在『掛號 中』,客家話已進入『急診室』,而原住民語則已住進『加護病房』」來形容台灣本 土語言流失的慘況(黃以敬,2003)。客委會(楊文山,2010)針對客家族群的調 查顯示,客家族群與其他族群的通婚比例高(58.4%),其中福客通婚比例就高達

(49.6%);而黃宣範(1995)針對台北地區客家話人口的調查也指出,客家人經 過不同族群通婚,客家話流失 30%以上。

面對母語流失,政府從學校教育著手,2001 年開始,九年一貫的母語教育已 經持續超過十年,但相關調查指出母語仍持續流失。這顯示官方語言政策無法達 到語言保存的目的,學校也不是挽救母語流失的主要場域。諸多學者認為語言政 策不應只限於國家層次,應擴展到家庭及社區(Cooper, 1989;Fishman, 1991;

(19)

2

King et al. 2008;Spolsky, 2004)。母語的保存,代際傳承才是關鍵(張學謙,2012)。 家庭才是語言保存的最後防線,也是弱勢語言的最後堡壘(徐正光、蕭新煌,

1995)。

研究者曾在研究所時期接受張學謙老師的指導,接觸了語言政策、語言傳播、

語言行銷等等相關課題,更因此接觸到台灣目前較少人開發的「家庭語言政策」

的研究領域。研究者本身在台東擔任高職國文老師已經十年的時間,對於台東的 人文、地理,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透過學生也接觸到來自台東各個地區的不同 家庭,客籍學生也為數不少,所以研究者不論在專業理論基礎,或是尋找個案進 行現場實地訪談,都有信心可以完成這次的研究行動。

國內研究家庭語言政策文獻的研究尚不多見,這個領域正待有心學者的積極 投入:張學謙(2012)《家庭語言政策與語言保存》的國科會計畫探討福佬、客家、

原住民及新移民家庭的語言政策與語言保存與流失的關係,嘗試勾勒出台灣族群 家庭語言政策的類型,探討影響家庭語言政策的種種因素,從不同面向來分析不 同家庭語言政策的結果。本人參與該計畫,負責台東地區福佬客家通婚家庭的家 庭語言政策。如前文所述可知,在客家外婚的家庭中,福客通婚比例高,而通婚 又會造成客語傳承困難,所以本研究的重點放在不同背景條件的福佬客家通婚家 庭,藉著深入訪談個案來了解福客通婚家庭如何制定語言政策?而不同的語言政 策又如何影響客家話保存。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台東福佬客家通婚家庭在不同家庭結構、居住地域

(20)

3

及家庭背景下,家庭語言政策的差異,將研究重心放在客語,旁及福佬話、華語 以及英語等,從語言政策的三大領域:語言意識形態、語言實踐及語言管理,分 析影響家庭語言政策制定的諸多因素,從而瞭解影響母語保存的關鍵。

二、 研究問題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福客通婚家庭的語言實踐樣貌為何?家庭成員語言能力以及語言使 用的情況為何?

(二) 福客通婚家庭家長的語言意識形態及語言管理如何影響語言政策?

(三) 從家庭語言政策的觀點,福客通婚家庭中,影響客家話流失和保存 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語言政策:

統治者針對語言問題及語言環境,考量政治發展與政治利益下所擬定的指導 原則及內容(邱敏捷,1998)。亦即由政府或是有組織的機構提出的明確政策,且 有法令依據,以施行到整個國家的語言政策。

二、 家庭語言政策:

一個新興的語言政策研究領域,把家庭視為一個語言決策的單位,被定義為

「關於家庭成員之間語言使用的明確(explicit)、顯明的(overt)的規劃」(King

(21)

4

et al., 2008:1)。Curdt-Christiansen(2009)結合宏觀及微觀的因素,認為家庭語 言政策是以家庭成員為對象,有意地在執行特定的語言使用模式和語言實踐。家 庭語言政策決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使用哪些語言,關係著家庭的語言轉用或語言 保存(Spolsky,2004)。

三、 族群通婚:

所謂「族群」的定義:「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者是共同的祖先、共 同的文化或語言,而自認為、或者是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 人」(王甫昌,2003:10)。所以族群除了血緣關係之外,還有共同的語言以及文 化,對於成員的凝聚力以及成員的行為,影響都非常大。兩個不同族群的男女,

透過婚姻關係,建立家庭,即是「族群通婚」。

四、 語言保存:

Thieberger(1990)認為語言保存包括:語言保存或流失情形的紀錄,以及目 的在增進語言保存的活動。前者可以視為語言保存狀況的「診斷」;後者則是對語 言的流失進行「醫治」(引自張學謙,2011)。某種語言在人數或分布上呈現穩定 的狀態,兒童和成人能熟練地使用該語言,以及在具體領域內(如家庭、學校等)

保持對該語言的使用,此即為語言保存(Cooper, 1989)。反之,語言使用的人口、

能力或是領域下降即為語言流失。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台東地區 12 個福佬客家通婚的家庭為主,不涉及其他種類的客家話

(22)

5

家庭,個案家庭的選擇會涵蓋台東地區客家話家庭聚集的地區(如關山、池上、

鹿野)以及其他非客家話家庭聚集的地方。個案家庭中必須有目前仍在就學的子 女,研究者將進入其家庭訪談、觀察,研究場域以個案家庭為主。

二、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僅就福佬客家通婚家庭去探討其家庭語言政策與語言保存的 狀況,無法了解其他種類客家家庭的語言政策及語言保存概況;

(二) 受限於人力、時間及地理環境,本研究僅就台東地區尋找可供研究 的個案,研究結果無法概括其他地區的福佬客家通婚家庭的語言政 策及語言保存的狀況;

(三)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屬於質化的研究,而非量化,故僅就 12 個所 選個案做深入探討,而非整個台東地區所有福佬客家通婚家庭。

(23)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共計五節:第一節為語言政策;第二節為台灣語言政策回顧與現況;第 三節為家庭語言政策;第四節為語言保存與流失理論;第五節為客家話保存與流 失。

第一節 語言政策

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認為語言是所有人類活動中最足以表現人類特點的,是 打開人類的心靈的鑰匙,可以表達思想的工具,人們透過語言來感知、體認和理 解這個世界,按照他語言的形式來接受這個世界,所以世界是一個由語言所決定 的世界,這種接受形式決定了人的思維、感情、知覺、意識和無意識的格局(引 自陳美如,2009)。語言的功能可以涵蓋工具性及象徵性兩個向度,包括進修學習、

社會控制以及文化認同的功能。基於這樣的功能,主政者將語言的使用與推行,

當作鞏固國家政體與建立集體意識的主要途徑,更透過語言達到文化認同的目 的,進而實現其統治的最高目標。所以,語言除了是溝通的工具之外,與政治也 有相當的關聯性。施正鋒(1998)認為不只是語言的使用決定了政治權力的分配,

語言同時也是政治角力的結果(轉引自涂淑琪,2008)。

在語言政策方面,Spolsky(2004)提出語言政策的三個成分:語言實踐、語 言意識形態及語言管理。語言實踐即語言選擇;語言意識形態,或稱為語言信仰,

指的是對語言本身或語言使用的情感和信任;語言管理,或稱為語言規劃,指的 是通過各種干預來改變或影響語言實踐。語言政策就是統治者針對語言問題及語 言環境,考量政治發展與政治利益下所擬定的指導原則及內容(邱敏捷,1998)。

一般將語言政策限定在官方制定的語言規劃,有明文法令作為依據,並施行至整

(24)

7

個國家的政策(張尹贏,2008)。語言政策涉及到國語(National Language)和官 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的選擇、語言的推廣方式、語言文字的改革、新詞彙 的增加等方面的問題(劉滿堂,2004)。由上可知,學者一般認為語言政策的制定 與政治的關係無法切割,是由政府主導,一種由上而下的語言規劃行動,而 Copper 認為語言規劃的目的就是在國家層次上,為解決語言問題所做的有組織的努力(轉 引自施正鋒、張學謙,2003)。語言規劃的決策者往往由政府負責,針對語言的規 範、選擇,文字的標準化、教育上的語言議題及處理語言衝突等項目,進行規劃 改革(涂淑琪,2008)。因此,語言政策的落實通常是傾向於官方的語言規劃,較 不注重家庭、社區的語言規劃(張學謙,2012)。

Deutsch(1975)認為語言政策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尋求整合或進行同化,

二允許獨立或成立地域性的自治政府,三是鼓勵多元主義(轉引自施正鋒、張學 謙,1996)。以具體的語言政策目標來看,Annamalai(2002)將其分為三類:一 消滅(elimination),也就是以處罰的方式禁止某種語言公開甚至是私底下使用,

以達到語言同化的目的;二容忍(toleration),亦即維持現狀,不刻意扶助弱勢語 言,也不去扭轉跟隨語言而來的結構性不平等,最後結果就是弱勢語言自生自滅;

三推動(promotion),盡力避免任何語言流失,鼓勵私下使用或是公開使用而不 被歧視(施正鋒、張學謙,2003)。

從語言與政治的交集來看,世界上由單一民族組成的民族國家很少,大部分 是由多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而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語言,基於語言權屬於個人基本 權利,而且 Packer(2002)認為對少數民族來說,語言的有無代表著集體生存的 命脈;而語言的地位更象徵著族群之間的權力關係是否平衡。不同的語言代表不 同的族群,以此來區分旁己關係,立場不同,權勢消長有別,難免產生衝突,所 以有些國家將多語現象視為社會衝突的根源,或將語言拿來當作政治鬥爭的工具

(轉引自施正鋒、張學謙,2003),當政府的語言政策是以單語同化作為政策方向,

(25)

8

其他語言相對受到限縮,漸漸地可能使少數族群語言消失。就像當年國民政府撤 退來台所實行的「國語政策」,就是所謂「單語同化政策」,長期下來導致除了華 語以外的其他語言迅速流失。隨著時代進步,民主觀念的成熟,基於語言人權及 語言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政府的語言政策普遍朝著多元文化的方向規劃,以 保留少數族群語言為目標,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少數民族說母語,從考試或是學校 教育著手,致力於保存少數族群的母語,防止其流失。無奈這樣的努力,不管是 學校母語教育還是公領域的語言權利,都無法確保母語傳承(張學謙,2012),少 數族群母語持續流失。

第二節 台灣語言政策回顧與現況

台灣歷史上,在日治時代和解嚴前的國民黨統治時代,有兩次由官方主導的 語言政策規劃,共同的特性都是為達統治目的所提倡的單語同化政策,解嚴之後,

政府的語言政策鬆綁,尊重多元文化,提倡母語教育等等。針對台灣語言政策的 歷史,分三個階段來說明:

一、 日治時期(1895 年~1945 年)

台灣人受到日本教育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傳播過程中,日 語不是作為外語,倒像是作為母語來傳授。周幼窈更直接以「臺灣人第一次的『國 語』經驗」來稱之(周婉窈,2003)。

台灣從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西元 1895 年)割讓給日本,一直到第二次 世界大戰結束(西元 1945 年),台灣淪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除了經濟剝削外,

日本更計劃以台灣為起點,向外擴展,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帝國夢想,企圖將 台灣建設為日本的一部分,將台灣人教化成效忠日本天皇的公民。基於這樣的政

(26)

9

治目的,統治初期即以「同化應自語言開始」的觀念,採半強制方式實施日語普 及政策。將日語稱為「國語」,設立「國(日)語學校」及「國(日)語傳習所」,

作為推廣日語的教育機關,並以此發展學制,逐步加強日語普及(邱敏捷,1998)。 日本對台殖民統治期間的語言政策,大部分學者都將它分為三個時期:安撫 時期(1895~1919)、同化時期(1919~1937)、皇民化時期(1937~1945),每個時 期對於日語的推廣有不同的策略。而所謂「語言政策」,就是統治者針對語言問題 及語言環境,考量政治發展與政治利益下所擬定的指導原則及內容(邱敏捷,

1998)。國內學者吳文星認為日本在台推廣日語的政策,亦即所謂「國語普及」的 語言政策,最終目的乃是消滅漢文化,將臺灣人同化為日本國民(吳文星,1988b)。 這種強制的日語推廣運動乃是與日本統治台灣相始終,從一開始的無方針主義,

中期的同化主義,到最後的皇民化政策,一連串的運動果然奏效,1940 年日語普 及率達到 51%,1944 年增加到 71%,但日語雖然普及率激增,卻始終沒有成為當 時台灣的「家庭語言」,五十年日語普及運動的結果僅讓台灣從單語(僅操漢語)

變為漢語、日語並用的雙語社會,日語的使用主要用於學校及官廳,並未走入公 共場所或家庭(黃宣範,2004:98-99)。

二、 光復到戒嚴時期(1945 年~1987 年)

上一節提到語言與政治的密切關係,以台灣而言,政治衝突就是所謂的省籍 衝突,不同省籍屬於不同語族,擁有不同的族群意識。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政 治局面跟日據時期相同的是統治者(外省籍)一樣是權力優勢的少數,統治方式 一樣是高壓統治,語言政策前前後後則有三項主要任務,分別是:滅絕日文、獨 尊國語,以及禁止母語(李雄揮,2004)。

早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前,便擬定了<台灣接管計畫綱要>,其中關於語 文方面有兩項建議:一是國語普及計畫,加強訓練國語師資;另一項建議是對日

(27)

10

文的處理,包括文書、教科書、報紙禁用日文,一些曲解或詆毀歷史的日人刊行 的書刊電影,予以銷毀(李雄揮,2004)。其後在民國 35 年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 委員會,擬訂了「台灣省國語運動綱領」(轉引自黃宣範,2004):

(一) 實行台語復原,從方言比較來學習國語;

(二) 注重國字讀音,由孔子白引渡到國音;

(三) 刷新日語句法,以國音直接讀文,達成文章還原;

(四) 研究詞類對照,充實語文內容,建設新生國語;

(五) 利用注音符號,溝通民族意志,融貫中華文化;

(六) 鼓勵學習心理,增進教學效能。

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在去除日語社會,以及建立華語社會,其中雖然也提到福佬 話,但那只是為了抑制日語的過度膨脹。推行國語運動一開始是希望藉著相同的 語言使台胞了解祖國文化,所以成立了國語推行所,有了國語推行員,開設國語 傳習班,對象從國民學校教員,其次公務員,再推及到一般民眾,為了提升效率,

政府希望透過「剛性的推行」在短時間內根絕台人「奴化」的心理,外省人歧視 台人不懂華語,將之視為日治時期奴化的延續,因此造成兩大族群相互歧視。國 民政府以劇烈行動,迅速地在台灣建立起華語社會,1970 年代更開始貫徹獨尊華 語的政策,不限學校,全面積極地排除各族母語,1970 年教育部頒布「加強推行 國語運動辦法實施要點」,要求學生除了在學校,在公共場所都應說國語,要求各 機關行號也要說國語;1976 年公布實施<廣播電視法>更是語言統治政策達到最 嚴厲的時期,方言變成落後的語言,國語成了做中國人的基本條件等等(李雄揮,

2004)。這段期間因為政府強制性手段的壓抑及禁止,造成其他族群的母語未能有 適當空間發展,逐漸趨向滅絕,新生一代越來越少使用其族群母語,從生疏漸漸

(28)

11

產生排斥,有諸多文獻顯示台灣各族群的母語都正在快速消逝中(黃建銘,2011)。

三、 解嚴之後迄今(1987 年~迄今)

上述兩個時期在台灣的語言政策都朝向單語同化的方向,現在隨著民智漸 開,憲法保障個人權利,重視保存民族文化傳承,我們對語言的態度從專制走向 開放,尊重彼此的語言文化成為一種共識,政府更從學校的語言教育上著手。1993 年教育部宣布將母語列入中小學正式教學活動的範疇,中小學生可以依興趣及需 要選修台語及客家語(教育部公報,1993)。1994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中增加「鄉 土藝術活動」,其中的認識台灣社會篇講授大綱包含人民和語言一節。1994 年教 育部頒布「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將鄉土語言正式列入語言教育政策。

2002 年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鄉土語言列為必修科目,正式列入本國語文成為學 校正式課程,從小一開始實施,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學生須就「台語」、

「客家語」和「原住民語」任選一種修習(戴允華,2010)。

政府一連串保護本土少數族群語言的行動,不僅在政策上開放,更從學校教 育著手,希望從小扎根,保存少數族群語言。但 Fishman(1991)曾「以學校對 與母傳承的限制」為題,認為學校不足以擔負起母語保存的責任。他指出學校母 語教育有三個限制(引自張學謙,2011):

(一) 學校不是語言保存最關鍵的因素:學校對母語的作用主要是水平的 語言功能擴張,家庭跟社區對母語的傳授才是垂直的代代相傳;

(二) 學校的母語教育太晚也太少:學校教學時數明顯不足,僅把母語當 作一門學科,而非教學語言,師資、經費等,並不像英語一樣受到 重視;

(29)

12

(三) 學校教育缺乏溝通外的功能:母語除了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情感的 寄託、認同的記號、文化的表徵和社會的聯繫,而在這些面向上,

學校的母語教育是有限的。

事實顯示,台灣各族群母語還是在持續不斷地流失,以政府主導的語言政策 以及學校的母語教育,對於保存母語的功效是不夠的,鄭良偉教授觀察到台灣人 與母滅種的徵兆在於:母語使用範圍緊縮、使用母語能力減退以及母語失傳(轉 引自張學謙,2011)。家庭可以說是弱勢族群唯一習得母語的場所,母語持續流失 的問題,從家庭出發的語言政策才可挽救這個危機。Fishman(1991)認為富於情 感、親切的家庭-鄰里和社區認同和社會聯繫的經驗,才能開始世代間的母語傳 承。

第三節 家庭語言政策

家庭語言政策是晚近發展的語言研究領域,King 等人將家庭語言政策定義為

「關於家庭成員之間語言使用的明確(explicit)、顯明的(overt)的規劃」(King et al. 2008:1)。一般文獻常將語言政策定位在國家的層次,如 Cooper( 1979),

亦即由政府主導,是一種由上而下的語言干預行動。過去官方的語言規劃不注重 家庭、社區的語言規劃(張學謙,2012)。Romaine(1995)觀察到語言政策通常 無法達到復振瀕危語言的目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政策對家庭語言使用的影響微 乎其微。Daniel & Romaine(2000)強調語言永續生存需要由下而上的語言保存 法,強調集中於家庭母語的世代傳承;Hinton(2001)的五大類語言復振計畫中,

其中以家庭為主的計畫,認為族語如能成為家庭使用的第一語言,便能脫離「瀕 危語言」的名單;Fishman(1991)在他用來記錄語言流失或保存情形的「世代失

(30)

13

調分級表」中,將家庭-鄰里-社區的強化視為整個追求語言文化代代相傳的核心 工作等,前人的研究證明語言政策也可以由家庭出發,並可收到實際的效用。

Spolsky(2004)語言政策觀經常被引用來當作家庭語言政策的理論基礎,他 將語言政策分為三大部門:語言實踐、語言意識形態及語言管理。語言實踐就是 語言選擇;語言意識形態也可稱為語言信仰,指的是對語言本身或語言使用的情 感和信任;語言規劃則是通過各種干預來改變或影響語言實踐。King et al.(2008)

則根據 Cooper(1989)的語言政策分類法,提出家庭語言政策有三個領域:地位 規劃、文本規劃以及學習規劃,建構出家庭語言政策的分析架構為:「照顧者嘗試 影響那些家庭成員的哪些(語言)行為,為了甚麼目的,在甚麼情況下,以甚麼 方式,透過甚麼樣的決策過程,達成甚麼效果?」(King et al., 2008:910)。過去 國家層級的語言政策傾向於關注在宏觀的議題,例如語言的意識形態或是態度 等,對於微觀的議題如語言互動模式及語言實踐較少注意,故成效有限 。 Curdt-Christiansen(2009)的家庭語言政策將 Spolsky 的語言政策架構放到社會語 言脈絡中,結合宏觀與微觀的因素,提出形塑家庭語言政策背後多種多樣的因素,

包括社會語言、社會文化、社會經濟以及社會政治面向,並據此提出了一個家庭 語言政策的模式:

(31)

14

圖 2-1 家庭語言政策模式(Curdt-Christiansen, 2009: 355,轉引自張學謙,2012:16)

有不少學者運用 Spolsky 的理論,探討家庭語言政策以及語言保存或流失的 相關研究:例如 Kamuangu,(2006)探討剛果民主共和國移民家庭的語言選擇;

Rohani et al. ( 2005 ) 探 討 美 國 移 民 社 群 中 的 語 言 保 存 和 家 庭 角 色 ; Curdt-Christiansen(2009)從顯性和隱性的語言規劃角度來看魁北克的中國移民 家庭中語言政策裡的意識因素;Chen(2011)透過個案研究,在多語環境下,父 母語言意識的形成等等,由以上這些晚近的研究可以看出,家庭語言政策這個研 究領域漸漸為推動語言保存者所重視,不過國內還缺乏相關的研究。

母語的保存必須落實在家庭領域中,Fishman(1991)所提出的「世代失調分 級表」,在挽救語言流失的八個階段中,其他階段的發展都必須和第六階段(有世 代相傳及人口及中的家戶/家庭/鄰里:族語傳承的基礎)連接起來,語言傳承 才有實質意義。Ruiz「母語私有化」的概念中,進一步將族語家庭化及社區化,

宏觀因素

‧政治

‧社會文化

‧經濟

‧社會語言環境

語言意識形態

語言干預 ‧家長經濟上的投資 ‧家長的語言及讀寫知識 ‧家長的社會網路

語言實踐

微觀因素

‧家庭讀寫環境

‧家庭期待

‧家長的教育與語言經驗

‧家長關於雙語現象得知

(32)

15

也就是語言保存是靠家庭、部落社區成員基於語言忠誠感的草根性運動(張學謙,

2011)。所以母語保存要從家庭做起,那麼該如何做呢?包括鄭良偉(1990)、曹 逢甫(1997)、張學謙(2004)、黃宣範(1995)等,都提出了「雙語政策」的主 張。黃宣範認為雙語既可以使少數民族學習強勢語言,又能保護自己的語言文化 於不墜,具備多元性、創造性和真實性。而「一人一語」和「一地一語」是發展 兒童雙語現象的好方法(黃宣範,1995)。所謂「一人一語」就是父母親各自以本 身的母語和孩童說話,孩童也以同樣的語言回答。「一地一語」則是畫分語言的使 用領域,雙親在家皆以弱勢語言和孩童說話;孩童從其他場所學習強勢語言,也 就是在家說族語,在外說強勢語言(張學謙,2010)。關於雙語的具體成效,有很 多學者利用問卷及訪談的方式,深入家庭探討其實踐的成果,例如:張麗君(2006)

以台南市幼兒家長為對象,調查幼兒雙語教育與語言轉言的現象,發現懂得兩種 以上語言的家長為多數,幾乎所有家長對幼兒階段實施雙語教育持正面的態度,

但台南市地區的家庭,國語漸漸取代福佬話成為小朋友的母語。同時研究也發現 半數以上的父母輩只用國語和下一代溝通,而半數以上的祖父母輩只用福佬話和 第三代溝通,傳承母語的工作主要落在高齡的世代上;張毓仁(2004)以台東馬 蘭國小為例,調查家長雙語使用的態度與語言使用的情形,發現不同性別的家長 在雙語使用態度上無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的家長和小孩交談時使用母語和國語 的情形有顯著差異,如客家族群的男性家長和小孩交談時使用國語的情形遠高過 客佳女性;Schwartza & Moinc(2012)探討父母對學齡前孩童雙語教育的評價;

Schwartz, Moin, Leikin(2011)探討的是父母對學齡前孩童雙語發展的語言策略等 等。

(33)

16

第四節 語言保存與流失理論

多元文化思考是現代潮流趨勢,主張語言多樣性的學者包括:George Steinert 重新解讀巴別塔故事,提出多種語言不但不是詛咒,反而能彰顯人類精神傑出的 適應能力和優點(李芳根譯,2007);Cantoni 把多種語言比喻成「衣櫥」,認為語 言跟衣櫥裡的服裝一樣,應該要有多樣款式,才能應付不同場合的需要(Cantoni, 1997);Thieberger 也提出了保存族群語言的七項理由(Thieberger, 1990)等。弱 勢語言的保存就是保存人類的文化資產,增進人類多元的文化活力。如何評斷一 個語言是保存還是流失,理論為何?弱勢語言又該如何保存呢?

本節將分成兩個單元論述:一、語言活力理論;二、語言保存理論。

一、 語言活力理論

一種語言如果沒有人說,就算是死亡了,語言死亡的前兆就是流失,語言如 果只是流失便還有機會挽救(謝國平,2007)。而語言活力(language vitality),

指的是語言的活動能力,是語言在一定場域中被使用的頻度和完整度的總和,語 言活力可以用來評量瀕危語言的維生指數(何大安, 2007)。Fishman(1991)將語 言活力定義為用來衡量一地區的語言轉移程度及對語言反轉的努力。Giles, Bourhis 及 Taylor(1977)提出語族活力的說法,以地位,人口及制度三項因素來 描述族群語言的存活程度以及被其他語言取代的機率(黃宣範,1995;陳淑嬌,

2007)。黃宣範(1995)則提出衡量語言活力至少有四個指標:

(一) 比較就學之前學會的語言與長大之後學會的語言;

(二) 比較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父親或母親語言傳承給下一代的程度;

(三) 比較不同的語族相互學習對方的語言的程度;

(34)

17

(四) 比較各個不同語言使用的「情境」如何不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 2003 年舉辦了一場針對「保護瀕危語言」

為主題的國際專家會議,奠定了這個領域其後相關討論的基礎,並於會後發表了 一篇﹤語言活力與瀕危﹥的聲明,通過了一套語言活力評估標準(Language Vitality Assessment, LVA)。這套標準有九個衡量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在評估語言 的活力與所面對的威脅、語言態度以及語料典藏的急迫性,除了第二個因素外,

每個因素再分六種衡量程度等第,從”0”到”5”(”0”表示瀕危程度最嚴 重,”5”表示安全無虞),這九個因素分別是(引自謝國平,2007):

(一) 語言的世代傳承;

(二) 語言使用者的確實人數;

(三) 語言使用這佔該社群總人口的比例;

(四) 語言現存使用範疇的趨勢;

(五) 對新的使用範疇及媒體的反應;

(六) 語文教育與學習讀寫所需的材料;

(七) 政府對語言的態度與政策;

(八) 社群成員對自己語言的態度;

(九) 語言相關典藏的數量與質量。

有了以上這些客觀的語言活力評量的標準,將更有助於我們對正在流失甚至 是瀕危語言的診斷,以提供正確的方法達到語言保存的目標。

(35)

18

二、 語言保存理論

「語言保存」這個詞在社會語言學領域中有兩種含意:一是語言保存或流失 情形的紀錄;另一個是指目的在增進語言保存的活動(Thieberger, 1990)。語言保 存就是指語言人口穩定,並且在日常生活領域中使用,相對地,語言流失便是語 言使用人口、能力下降,使用領域限縮(Baker, 1998)。語言得到保存,這當然沒 有問題,而語言一旦開始流失,就應該想辦法挽救,以增進語言的保存,因為 Harrison說失去語言,失去知識;Crawford也說失去語言也就是失去個人及團體根 深蒂固的身分認同,會摧毀自我價值感,限制人類潛能的發揮(轉引自張學謙,

2011)。以下介紹兩種語言保存理論:

(一)挽救語言流失理論

近十幾年來,關於挽救瀕危語言的課題,引起了相當多的學者關注,這方面 的研究在語言規劃文獻裡常被稱為「挽救語言流失」(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RLS)

的研究,由語言學家 Fishman 在 1991 年提出,他並以「世代失調分級表」(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 GIDS,見表 2-1)來記錄語言流失或保存的情 形,並提出促進語言保存的相關建議(張學謙,2011)。「世代失調分級表」將挽 救語言流失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級數越高,語言流失的威脅越大,如其 內容所示,這個理論主要由達成雙言現象及超越雙言現象兩大部分構成。雙言現 象(diglossia)是指高低階語言在社會上的分工情形,高階語言(強勢語言)用 在公領域(如政府機關、學校、職場);低階語言(弱勢語言)用在私領域(如家 人、親友之間)。弱勢語言一開始至少應確保在私領域中得到保存,其後再積極推 動自身母語盡可能地運用在各個領域,而不限於家庭及社區。從「世代失調分級 表」中也可以看出第八到第五階段是最基本的工作,是弱勢語族可以自立自救的 階段,透過家庭及社區將族語的使用連接起來,達到語言傳承的實質效果。而第

(36)

19

四到第一階段屬於公領域的語言使用,通常需要透過立法才能實施,弱勢族群通 常無法爭取到實質的語言權利,往往只有象徵性的地位,對語言保存幫助不大。(張 學謙,2011)所以綜合這八個階段,Fishman 認為其他階段的發展必須和第六階 段(有世代相傳及人口集中的家戶/家庭/鄰里:族語傳承的基礎)連接起來,

語言傳承才有實質的意義(Fishman,1991)。所以挽救語言流失必須在家庭及社 區之間達成世代之間的語言文化傳承。

表 2-1 「世代失調分級表」(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 GIDS)

1. 較高層次的教育、工作、大眾傳播媒體以及高層的政府運作;

2. 地方/地區性的大眾傳播媒體以及地方政府的民眾服務;

3. 包括本族群及其他族群的地方/地區性的工作場所;

4b. 部分的族群母語教育。課程設計及人事安排受其他族群的控制;

4a. 完全使用族語的學校。本族群對課程設計及人事安排有主導權;

Ⅱ 達到雙言現象之後再超越雙言的挽救語言流失 培養

5. 培養成年人及少年人讀寫能力的學校,並沒有取代義務教育;

6. 有世代相傳及人口集中的家戶/家庭/鄰里:族語傳承的基礎;

7. 部落社區裡還有老一輩使用本族語的文化交流;

8. 重建本族語,成年人再學習族語(將族語當作的二語言學習); Ⅰ (意識啟發之後)欲達成雙言現象的挽救語言流失

資料來源:Fishman,(1991:395);轉引自張學謙,(2011:44)。

(37)

20

(二)母語「私有化」

除了 Fishman(1991)所提出上述八階段的挽救語言流失理論,將語言保存 基礎聚焦在維持雙言,也就是可以自己動手做的語言復振。Ruiz 也有一套語言「私 有化」(privatization)的觀念,進一步將族語家庭化及社區化。從族群本身出發,

個人就是權力的賦予者,強調自我掌控私人語言的使用,靠自己的能力來維持族 語,也就是語言保存是靠家庭、部落社區成員基於語言忠誠感的草根性運動(張 學謙,2011)。根據 Ruiz 的調查,19 世紀後期美國中西部德語社區雖有學校的母 語教育卻無法保存母語,而西南部的墨西哥社區在沒有學校雙語教育的支持下,

母語卻依然存活,關鍵就在於「私有化」,墨西哥社區強化了教會、家庭和鄰里的 語言保存功能,這種內在的支持,便是母語保存「私有化」的力量(張學謙,2011)。

綜合 Fishman(1991)「挽救語言流失理論」以及 Ruiz(1990)語言「私有化」

理論,家庭是語言保存的基地以及最佳施力點,家庭裡的世代傳承是語言保存的 第一步。

第五節 客家話保存與流失

一、 客家話保存與流失的相關調查

台灣各族群的母語除了華語以外,都有流失的現象(張學謙,2011)。在台灣 的四大族群中,客家話流失的嚴重程度僅次於原住民語,但以人口比例來說,原 住民人口僅佔台灣人口的 1.7%,而客家人口佔台灣總人口的 12%來看(黃宣範,

1995:21),客家話流失的嚴重程度可能跟原住民語不相上下。以母語能力來看,

閩南人較好,原住民其次,客家人墊底;再從三個年齡層來看(老,50 歲以上;

中,50-31 歲;青:30 歲以下),客家人只有 50 歲以上的族群母語能力高於華語

(38)

21

能力;從教育程度來看,客家人不論是高教育組或是低教育組,華語能力也高於 母語能力(曹逢甫、黃雅榆,2002:2-17),從以上這些資料顯示客家民眾的客家 話流失嚴重,且客語能力隨著世代遞減而低落,客家話的世代傳承正面臨極大的 危機。

近年來從政府到學界對於客家話保存的議題非常重視,不管是地區性還是全 國性的的客家話使用調查,相關的研究資料豐富:黃宣範(1995)針對台北市 267 個通婚家庭所做的調查顯示客家話在台北市嚴重流失;郭珍妦(2004)對美濃地 區幼兒與言使用的調查指出家長認為幼兒個華語聽說能力高於客家話的聽說能 力;張麗君、郭珍妦(2005)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美濃地區家長背景與幼 兒語言能力的關係,發現家長的職業類別與教育程度不同,其與子女溝通使用的 語言有顯著差異;蕭素英(2007a)發現新竹縣新豐鄉的閩客家庭都有向優勢華語 轉移的情形;陳淑娟(2007)以閩、客雙語的大牛欄及泰雅族水田部落為研究對 象,發現母語活力急劇下降,母語快速轉移到華語,並預見這兩個部落的語言生 態朝華語單語化發展的趨勢;鍾秋妹(2009)調查美濃客家語言的流失與保存,

發現孩子往往是決定家庭語言使用的關鍵人物,當孩子開始進入學校(幼稚園階 段),成了客家話流失的起點。蔡惠名(2010)利用田野調查,解釋滿洲鄉客家人 生活絕大多數使用福佬話的原因及過程。

最完整的調查當屬客委會從 2002 年開始,連續幾年進行的一系列全國性的客 家話使用調查。根據彭文正(2009)歸納分析客委會 2005 年到 2007 年連續三年 所做的「台灣客家民眾客家話使用狀況調查」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客家民眾和 自己父親幾乎不講客家話,且比例逐年上升(彭文正,2009:71);超過一半的客 家民眾幾乎不和配偶說客家話,且有增加的趨勢(彭文正,2009:72);將近一半 的客家民眾幾乎不和子女說客家話(彭文正,2009:75)。而根據最新一次(2010)

的客 家話 使用調查,幾乎不和自己的父母講 客家話的比例大約剩五分之一

(39)

22

(18.1%);和自己配偶幾乎不講客家話的比例降為三分之一(34.4%);幾乎不和 子女講客家話的比例也降至約三分之一(30.8%)(客委會,2010:148)。由以上 數據可知,近年來整體客家人的客家話能力有向上提升的趨勢,可見政府及民間 積極地介入推廣客家語言文化,可減緩語言流失的速度,發揮語言保存的功能。

二、 影響客家話保存的因素

客家話流失不是單一因素,羅肇錦(1990)曾提出影響客家話未來走向的因 素有:大眾傳播、教育實力、經濟活力、政治實力、聚居群落和意識覺醒等六項 因素,這些因素在不同時空下,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另外客委會從民國 91 年起,

連續幾年對全國客家話使用狀況進行調查,並歸結出阻礙客家話傳承的因素,從 94 年起,一直到最近一次 2010 年調查的結果指出共有七項因素(楊文山,2010:

220-226),分別為:

(一) 家庭生活使用客家話比例下降;

(二) 父母客家話能力降低對家庭母語傳承功能的影響;

(三) 父母群體不同影響客家話傳承;

(四) 強勢語言對於客家話教學的排擠效應;

(五) 群體認同感與客家話能力的關係;

(六) 客家民俗文化活動能見度影響客家話能力;

(七) 居住地域屬性對客家話使用頻率的影響。

由於影響客家話傳承的因素眾多,本節綜合相關文獻及本研究意見,選擇幾 項影響客家話傳承的重要因素進行深入探討:

(40)

23

(一) 族群通婚:

王甫昌將「族群」定義為「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者是共同的祖先、

共同的文化或語言,而自認為或者是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 人。」(王甫昌,2003:10)。婚姻關係可算是人類彼此最深刻結合的一種方式,

是族群關係很重要的一環。世系是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而通婚則是文化變遷的 主要手段(梁世武,2009)。同化論者認為族群通婚是族群同化的重要指標之一,

通婚將不同族群的人拉入親密的社會關係中,會導致其他層面的同化,淡化族群 之間的偏見,對於子女在母語轉移、認同同化及文化同化上都有顯著的影響(王 甫昌,1993)。

陳信木(2003)研究台灣地區客家人口婚配模式的調查指出,隨著年齡降低,

客家人口內婚率下降,外婚率相對升高。根據客委會調查報告指出:客家族群與 其他族群通婚的比例為 58.4%,其中有 43.9%是屬於福客通婚,甚至高於客家族 群內婚(41.6%)的比例(張維安,2011)。黃宣範在對台北地區客家話人口流失 情形的調查中也指出,經過不同族群的通婚,客家話傳承的比例相當低,通婚家 庭中母語的使用狀況,客家話的流失率在 30%以上(黃宣範,1995)。客委會在 歷年的客家話使用狀況調查中也指出,若配偶群體非客家人,語子女或夫妻間使 用客家話溝通的比例皆不到一成(楊文山,2010)。此外,陳信木(2003)研究發 現福客通婚下,子女的族群認同存在著微妙的不同:當父親為客家人,而母親是 閩南人時,子女的客家認同機率是 76%;反之,父親是閩南人,而母親是客家人 時,子女的客家認同不及 7%。根據張維安的統計結果顯示:以台北為例,福客 通婚,客家女性嫁給閩南男性,子女會講客家話的比例為零,客家男性娶閩南女 性,子女會講客家話的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報導中甚至以「爸爸是閩南人,媽媽 是客家人,孩子是外省人」這樣的說法,來影射當前社會福客通婚下最普遍的情 況(大紀元,2006/03/29)。

(41)

24

因為通婚所帶來的影響很廣,梁世武(2009)的研究提到族群大小影響族群 的通婚率,若父母有一方為強勢族群,下一代認同強勢族群的比例較高。莊雪安

(2010)探討福客通婚家庭的成員對客家族群認同的變化,其中提到關於客家話 學習的結論是客籍父親與客籍母親對子女學習客家話抱持不同的觀點等。

由此可知,客家族群通婚對於客家話流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其中又以 福客通婚比例高,影響最大。

(二) 居住的地域屬性

語言使用者的人口數量,以及相同語族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也就是同語族人 口聚居的居住型態,是決定語言能否存續下去的重要因素。根據 2010 年客家人口 調查顯示,居住在客家人口高密度地區的客家民眾,客家話能聽、能說的比例最 高,客家話說聽比也普遍最高,自我客家話能力的評分也較高,而其他中低密度 地區的客家民眾則相對較低(張維安,2011)。歷年來客委會客家話使用狀況的調 查發現,都市化程度與客家話聽說能力成反比,而客家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區能聽 說得懂客家話的比例越高,因為在客家人口密度高的地區,說客家話的機率也較 高;而住在城鄉地區的客家民眾說客家話的機會高於都市化地區,這是因為都市 是強勢族群聚居之地,也是政經活動的樞紐,少數族群都市化程度低,人口自然 較少,所以他們的語言在大都市也很難生存(黃宣範,1995)。所以客家民眾聚集 的地區,生活溝通都習慣使用客家話,頻繁的使用之下,客與自然容易維持與保 存,反之則不然,所以客家話的流失在都市中頗為嚴重(黃宣範,1995)。

(三) 家庭結構類型

家庭結構的類型也會影響客家話保存。根據楊文山(2010)客家話使用報告 指出,客家民眾的客家話說聽隨年齡越大變得越好,60 歲以上能聽得懂客家話的

(42)

25

比例(85.3%)最高。蕭瑞琪(2003)在她的調查研究中發現隔代教養家庭對於 客家話保存及文化的傳承有正向的影響,因為孩子和祖父母相處的時間多過於父 母,而祖父母的客家話能力優於父母。所以三代同堂的家庭比兩代家庭更能提供 下一代良好的客家話學習環境,因為他們更有機會學到族群的語言。家庭是母語 傳承最好也是最重要的地點,年長者客家話能力佳,也比較習慣在家庭中使用客 家話交談,將會是左右客家話傳承的關鍵因素。

(四) 家長的語言態度及語言能力

家長的對語言抱持的態度就是 Spolsky(2004)所謂的語言意識形態,它會影 響語言管理和語言實踐。所以父母對母語的態度會影響孩童的客家話能力,對母 語的傳承非常重要。在客委會的調查中,客家父母對子女學習客家話抱持著正面 肯定的立場,也非常有意願讓子女學習客家話,但 13 歲以下能聽得懂客家話的比 例仍然偏低。究其原因,客家話家長雖然贊成孩童學習客家話,但對於客家話學 習的態度傾向於工具性的思考,並未積極營造客家話學習環境。對於在整體環境 中具有強大人口優勢以及經濟誘因的強勢語言,甚至是國際語言英語,反而受到 家長的重視。除此之外,家長的母語能力降低也是影響客家話傳承的因素。楊文 山(2010)發現,客家民眾父母不用客家話跟子女交談的最主要原因有四點:子 女不會客家話、居住環境、本身不會客家話以及不喜歡客家話等。黃宣範(1995)

的研究顯示臺北客家話人口流失情形嚴重,所使用的語言幾乎全為華語,在這樣 大環境的影響下,客家話使用的場所以家庭居多,然而本身客家話能力不好的家 長,根本無法在家庭中教導子女使用客家話。張麗君、郭珍妦(2005)便針對美 濃地區家長的語言能力來調查幼兒在家語言使用的狀況,雖然家長絕大多數都具 備雙語能力(國、客家話),甚至是三語能力(國、閩、客家話),但面對幼兒卻 有不少家長偏向使用華語。陳春美(2012)透過訪談的方式得知客家話能力佳的 幼兒家長具有強烈的客家意識與客家話保存觀念,不管自己本身客家話能力如

(43)

26

何,堅持跟孩童說客家話等相關研究,都在說明家長的語言態度與語言能力,會 影響母語的世代傳承。

(五) 強勢語言的排擠效應

在台灣四大族群中,華語因為過去政府長時間推行單語政策,福佬話因為使 用人口眾多,這兩種語言一直居於強勢語言的地位,根據黃宣範(1995)一個語 族在在人口、經濟社會地位以及制度的支持這三方面,佔盡優勢,其語言必然最 具活力,而相對的,活力低的語族往往被視為設為社會的下層階級,其語言會漸 漸趨向滅亡。幾個不同的語族生活在同一地區,彼此相互調整關係。活力高的語 言因為使用人口眾多,就沒有語言轉移的必要;而少數語族卻為了不在政治經濟 上被隔絕,選擇向強勢語言靠攏。客家還我母語運動的第二項訴求就是雙語教育,

語言平等的政策。在家庭中使用雙語政策,不論是「一人一語」還是「一地一語」, 都是少數語族保存母語最佳的途徑。但是家長們考慮到語言的實用性以及其所帶 來的利益,部分家長反而優先選擇跟孩童使用強勢語言。就連目前教育部所舉辦 的鄉土教學,規定由學校自行在三種語言(客家話、福佬話、原住民語)中選擇 開班授學,部分客家話家長竟然優先選擇福佬話,捨棄自己的母語,使得鄉土教 育在客家話傳承的部份不但沒有達到成效,反而可能造成客家話流失(張維安,

2011)。

(六) 其他

其他像客家話人口老化所導致的客家話自然流失;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如 長時間以華語製播節目、客家電視台成立;政府獎勵政策,如客家話認證考試;

人際網絡關係的親疏等,都會影響客家話傳承

根據以上這些影響客家話保存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影響最鉅的首推族群通

(44)

27

婚。因為由族群通婚所引起的連帶影響,包括族群認同、語言接觸、家長彼此來 自不同語族,故選擇用強勢語言溝通等等,所以我將族群通婚設定為本篇論文研 究的重點,以通婚比例最高的福佬客家通婚為主,在這個議題上往內檢視,看家 長教育程度、職業的不同、家庭結構的差異以及居住環境是否為客家人口聚集之 地等等的變因,來剖析這些家庭語言政策的差異以及客家話保存的狀況。

(45)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將針對台東地區福佬客家通婚家庭,探討其家庭語言政策與語言保 存。除了深入分析台東地區客語保存狀況外,也希望能協助有志於客語保存人士 發展家庭語言政策,以利客語保存。本研究將採個案研究法,以「目的性抽樣」

來決定研究對象,以期能抽取為本研究主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樣本,並透過觀察 與訪談收集資料再加以分析,以期了解家庭語言政策與語言保存的關係。本章將 分成五節,第一節為個案研究法介紹;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流程;

第四節為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第五節為研究倫理與效度。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一、 個案研究法的定義、目的及優點

個案研究是以一個人、或是一個組織體(如一個家庭、一個機構、一個族群、

一個社團或是一個學校等)為對象,利用文件、檔案記錄,運用觀察、訪談、調 查或實驗的方法,蒐集完整的資料後,再對其問題的前因後果做詳實的描述、詮 釋與深入剖析(陳李綢,2000;葉重新,2001)。王文科(2003)認為任何一個個 案研究都會涉及到描述性、探索性與解釋性的目標,也就是同時處理「誰(who)」、

「何處(where)」、「是什麼(what)」、「如何(how)」與「為什麼(why)」。所以 採行個案研究的目的在於找出問題的癥結,深入了解問題的原因,希望能具體歸 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藉此提供預防的措施(陳李綢,2000;葉重新,2001)。

採行個案研究的優點在於它有一套條理井然的研究步驟,透過各種的方法蒐集資 料,所以有助於徹底分析、深入了解個案問題的原因,以形成正確的判斷,除了

數據

表 2-1  「世代失調分級表」(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 GID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Reading at Primary Level. • Designing Quality English Language Papers to Enhance Learning, Teaching

It provides details about promoting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at the secondary level,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 arts and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namely

 Students are introduced to the writing task - a short story which includes the sentence “I feel rich.” They are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2013) The ‘Art’ of Teaching Creative Story Writing In (Eds., Janice Bland and Christiane Lütge)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2004) Language and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Roles of English language (ELTs) and non- language teachers (NLTs)3. General, academic and technical

Language Curriculum: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Re-run) 2 30 3 hr 2 Workshop on the Language Arts Modules: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Re-run) 2 30

3 The teaching modes of ELA in English include collaboration between non-language subject teacher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to conduct cross-curricular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