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Copied!
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不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 平衡能力之影響. 研 究 生:陳清德 指導教授:涂瑞洪. 中華民國一O三年一月十五日.

(2)

(3) 謝誌. 從師專到師院,再到研究所,這十多年來受母校的照顧頗深。在這兩 年多的體育教學碩士班的學習生涯中,看在眼裡的景象,校園的一切都在 進步中,身為屏師的一份子甚感驕傲。 經歷了兩年多的研究歷程,由衷的感謝許多人對我的提攜與協助,讓 我得以在這階段的學習畫下完美的句點。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涂瑞洪 博士的殷殷指導與鼓勵,雖然與指導教授為舊識,但在教授學術上實事求 是、一絲不苟的態度下收穫良多,尤其在論文的指導以及研究的方向,讓 我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另外,也深深的感謝吳鴻志與陳福成兩位教 授,在論文的未臻理想處,給予悉心的指導,使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此外, 力學研究室的成員:林俊達師、張家隆、陳瑋右以及林岑侑,在器材協助 上以及各方面的研討都給我莫大的助益。 在研究的過程中,感謝瑞豐國小洪進源老師、翁淑丸老師、許君慧老 師、王美涵老師以及所有參與實驗同學相當高的配合度,使得研究過程十 分順遂。也感謝過程中幫我分擔許多兼任行政的事務的陳秋玲老師、梁蕙 蘭老師、許斐婷老師、周柏宗老師以及其他幫忙的同仁,其中特別要感謝 洪碧珠校長的體諒,減輕了行政工作上的壓力,讓我專心完成論文。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在雙親的支持與勉勵下,以及內人邱秀玲 無怨無悔的分擔家中的工作,讓我在學校工作與研究過程中均能無後顧之 憂。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協助、關懷我的親師友。. 陳清德謹誌 2014 年 1 月. i.

(4) 不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摘要 研究生:陳清德 指導教授:涂瑞洪. 平衡能力是人體從事任何動作不可或缺的,無論是嬰兒的爬行、孩童 的遊戲玩耍、成人的運動競技以及老年人預防跌倒,均與平衡能力有極大 的關係。現今電子科技與網路發達之下,坐式生活深遠的影響成長中的孩 童。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十週不同跳躍活動介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 力之影響。實驗參與者為 75 名國小五年級學童年齡(10.8±0.29 歲;身高 141.79±6.28 公分;體重 38.05±8.61 公斤),採叢集抽樣分為跳床組、跳繩 組以及控制組。受試者在活動前、後分別獲取動、靜態平衡參數及跳躍高 度。以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進行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設為 α=.05,自變項為不同活動型式及前後測,依變項 為平衡相關參數及跳躍高度。結果:各組間的動態平衡能力未達顯著水準 (p>.05),但跳床組在靜態平衡能力以及跳躍能力優於另外兩組達顯著差異 (p<.05)。結論:跳床活動對於國小高年級的學童在靜態平衡及跳躍能力上 具有提昇效果。. 關鍵詞:跳繩、跳床、平衡能力。. ii.

(5) Effects of Different Jumping Events on Balance Ability of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Graduate Student:Ching-Der Chen Advisor:Jui-Hung Tu Abstract. Balance ability is integral to humans engaging in any activities, whether it was a baby crawling, children'sgames, adult sports, as well as prevention of falls in the elderly,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curr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networks developed, Theseated life style has deeply impact effect toward the growing childre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after 10 weeks different activities intervention toward the students’ balance ability. The participants were 75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for the study (age of 10.8 ± 0.29; height 141.79 ± cm ; weight 38.05 ± kg). There were mini- trampoline group, skipp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divided by cluster sampling method.The dynamic and static balance parameters and jumping height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intervention. The static method was 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is α=.05.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different activity types and pre-and-after test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and jump heigh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not to reach significant level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p>.05). The mini-trampoline group’s static balance ability and jumping height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oups (p<.05).Conclusion: The mini-trampoline activities had the effect to elevate the static balance ability and jumping height of the elementary higher grades.. Key words: jump rope,mini- trampoline, balance ability. iii.

(6) 目次 謝誌 ................................................................. i 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 .......................................................................................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5 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人體平衡的生理機制 ................................................................... 8 第二節 兒童身體平衡動作發展 ............................................................. 12 第三節 運動訓練對平衡能力影響之相關研究 ..................................... 14 第四節跳躍運動 ....................................................................................... 19 第五節 文獻總結 .....................................................................................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28. 第一節研究對象 ....................................................................................... 2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29 第三節研究流程與訓練方式........................... ....................................... 30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測驗 ......................................................................... 35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41 iv.

(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42. 第一節受試者基本資料 ........................................................................... 43 第二節不同跳躍活動對動態平衡能力的資料分析..........................44 第三節不同跳躍活動對靜態平衡能力的資料分析........... ................... 46 第四節不同跳躍活動對跳躍能力的資料分析 ....................................... 58 第五節 綜合討論 ..................................................................................... 6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結論 ............................................................................................. 63 第二節 建議...... ...................................................................................... .6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 65 英文部份 ................................................................................................... 69 附錄一:受試學生家長同意書 ................................................................... 71 附錄二:受試班級導師同意書 ................................................................... 72. v.

(8) 表. 次. 表 4-1. 受試者基本資料 ............................................... 43. 表 4-2. 動態平衡前後測比較表 ......................................... 44. 表 4-3. 動態平衡能力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5. 表 4-4. 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面積之前後測比較表 ....................... 46. 表 4-5. 慣用腳 COP 總面績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7. 表 4-6. 非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面積之前後測比較表 ..................... 48. 表 4-7. 非慣用腳 COP 總面績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8. 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位移之前後測比較表 ....................... 50. 表 4-9. 慣用腳 COP 總位移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10 非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位移之前後測比較表 ..................... 52 表 4-11 非慣用腳 COP 總位移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2 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速度之前後測比較表 ......................... 54 表 4-13 慣用腳 COP 速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5 表 4-14 非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速度之前後測比較表 ....................... 56 表 4-15 非慣用腳 COP 速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7 表 4-16 直立跳前後測比較表 ........................................... 58 表 4-17 直立跳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 4-18 跳床組動態平衡能力前後測表現 .................................60 表 4-19 跳床組靜態平衡能力前後測表現 .................................60 表 4-20 跳繩組動態平衡能力前後測表現 .................................61 表 4-21 跳繩組靜態平衡能力前後測表現 .................................61. vi.

(9)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9.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32. 圖 3-3. 跳繩活動 ..................................................... 33. 圖 3-4. 跳床活動(一)利用牆上握把輔助 ............................... 34. 圖 3-5. 跳床活動(二)綜合活動教室練習 ............................... 34. 圖 3-6. 跳床 ......................................................... 35. 圖 3-7. 跳繩 ......................................................... 35. 圖 3-8. 碼表 ......................................................... 36. 圖 3-9. 測力板 ....................................................... 36. 圖 3-10 國小校園內常見的 S 型平衡木 ...................................36 圖 3-11 通過 S 型平衡木 ............................................... 38 圖 3-12 睜眼單足站立 ................................................. 39 圖 3-13 直立跳測驗 ................................................... 40 圖 4-1. 動態平衡前後測表現 ........................................... 45. 圖 4-2. 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面積之前後測比較 ......................... 47. 圖 4-3. 非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面積之前後測比較 ....................... 49. 圖 4-4. 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位移之前後測比較 ......................... 50. 圖 4-5. 非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總位移之前後測比較 ....................... 52. 圖 4-6. 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速度之前後測比較 ........................... 54. 圖 4-7. 非慣用腳單足站立 COP 速度之前後測比較 ......................... 56. 圖 4-8. 直立跳前後測 ................................................. 59. vii.

(10) 第壹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 之影響,經由跳繩與跳床活動後,探討其對平衡能力影響 的差異 性。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 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範圍,第五節、研究限制,第六 節、名詞操作型定義,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 著 時 代 進 步,科 技 的 快 速 發 展 以 及 網 際 網 路 的 普 遍,兒 童 的 休 閒 活 動 大 多 偏 向 看 電 視 、 線 上 遊 戲 、 上 網 以 及 3C 電 子 產 品 的使用等「坐式生活」的活動,相較於二、三十年前兒童的常玩 休閒遊戲活動,如一二三木頭人、騎馬打仗、踩高蹺等可以做為 訓練平衡能力的遊戲,顯得現今兒童在平衡的訓練上顯然不足。 所以,訓練兒童的平衡能力儼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平 衡 ( balance) 能 力 是 指 人 體 在 各 種 動 作 或 姿 勢 中 , 能 夠 保 持 穩 定 狀 態 的 能 力 。 人 體 平 衡 包 括 靜 態 平 衡 (static equilibrium) 及 動 態 平 衡 (dynamic equilibrium), 靜 態 平 衡 是 指 身 體 (主 要 指 頭 部 )對 重 力 的 方 向 定 位 , 動 態 平 衡 是 指 旋 轉 、 加 速或減速等突然的運動後,而產生維持身體位置反應。平衡能力 是人體維持一切動作的基本要素(林威秀、鄭秀琴與彭清義, 2003), 所 以 , 人 類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各 項 的 肢 體 活 動 , 從 簡 單 的. 1.

(11) 走 路 到 複 雜 性 較 高 的 運 動,不 論 陸 地 上 或 是 水 中 的 活 動 都 與 平 衡 息 息 相 關 。 陳 全 壽( 1997)指 出 早 期 合 理 的 運 動 體 驗 應 特 別 注 重 協 調 與 平 衡 能 力,對 於 兒 童 和 青 少 年 的 身 心 發 展 以 及 對 往 後 的 各 種 運 動 技 能 的 獲 得 , 是 最 為 重 要 的 。 邱 文 信 ( 2002) 指 出 身 體 受 到 外 界 適 當 的 運 動 刺 激 後,對 平 衡 控 制 的 能 力 成 熟 有 相 當 的 助 益 。許多不同運動項目的文獻指出,運動訓練對於平衡能力的提升 有 顯 著 的 效 果 : 張 碧 娥( 2005)針 對 國 小 低 年 級 學 童 進 行 十 週 跳 繩指導活動後,能顯著提升兒童的平衡、敏捷性、巧 緻性與協調 性 。 黃 志 勇 ( 2007) 的 研 究 指 出 八 週 足 球 教 學 課 程 介 入 , 能 提 升 低 年 級 學 童 靜 態 平 衡 力 及 動 態 平 衡 力 。 陳 姿 君( 2009)指 出 長 期 從事柔道、巧固球、排球運動訓練的國小高年級男童,對靜態平 衡能力及動態平衡能力的維持或是增進是有明顯助益和顯著成 效 的 。 翁 福 興 ( 2013) 的 研 究 指 出 , 桌 球 教 學 對 國 小 學 童 平 衡 能 力與敏捷性有顯著的成效。由此可見經過運動訓練後,對兒童的 平衡能力有著某種程度的影響。 許多提升平衡能力運動當中,跳繩運動基於所需場地不大、 價格不高、容易攜帶、隨時隨地均可單人實施的特性,廣受大眾 的 喜 愛 。 Brancazio( 1984) 更 指 出 跳 繩 運 動 具 有 發 展 下 肢 的 協 調性、平衡感、敏捷性、韻律感、肢體的速度感、肌肉靜態和動 態 的 肌 耐 力 功 用,對 於 姿 勢 的 穩 定 及 重 複 性 動 作 表 現 的 助 益 更 是 顯著。在目前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中,健康體適能亦列入超額 比序的參考,跳繩運動在身體機能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助益。. 2.

(12) 跳 床( trampette)運 動 在 目 前 國 內 的 文 獻 中 甚 少 , 在 國 外 方 面 的 文 獻 中 以 mini-trampoline 稱 之,在 中 風 後 或 下 肢 關 節 的 復健以及跳躍、平衡能力的訓練相關文獻,均可以發現。甚麼是 trampette? 根 據 Club halcones( 2012)說 明 :跳 床 是 一 個 小 型 的 蹦 床 ( trampoline), 在 外 觀 上 既 可 以 是 正 方 形 或 圓 形 , 直 徑 約 92 公 分 或 36 英 寸 。 可 以 用 於 複 雜 的 一 個 固 定 動 作 , 如 體 操 , 舞蹈,籃球,與高技術的飛行特技表演:扭動,轉彎,翻轉。它 也可以用於簡單的活動,如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耐力。多年 來 物 理 治 療 師 已 經 使 用 跳 床 在 幫 助 受 傷 的 病 人 身 上,使 他 們 更 容 易 恢復。跳床不僅可以幫助改善關節健康和肌肉力量,亦有助於促 進平衡和循環。 本 研 究 擬 以 跳 躍 方 式 中 的 跳 繩 及 跳 床 活 動 訓 練,來 探 討 其 對 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期待在不同跳躍方式中,提供 一個讓一般學童能有效達成增進平衡能力的方法。.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十週跳繩及跳床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 平衡能力之影響,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跳繩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二、 探討跳床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三、 比較跳繩活動與跳床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影響之差. 3.

(13) 異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列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分為下列三項: 一、 跳繩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動、靜態平衡能力是否有顯著之影 響? 二、 跳床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動、靜態平衡能力是否有顯著之影 響? 三 、 跳 床 活 動 比 跳 繩 活 動 對 高 年 級 學 童 動、靜 態 平 衡 能 力 改 善 是 否有更有顯著之影響?.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實施十週跳繩及跳床不同型式的跳 躍活動後,研究假設如下: 一、 跳繩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動、靜態平衡能力有顯著之影響。 二、 跳床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動、靜態平衡能力有顯著之影響。 三 、 跳 床 活 動 比 跳 繩 活 動 對 高 年 級 學 童 動、靜 態 平 衡 能 力 改 善 更 有顯著之影響。. 4.

(1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 研 究 是 以 國 民 小 學 五 年 級 男 女 學 童 為 其 研 究 對 象,分 別 進 行十週跳繩活動與跳床活動,以及控制組的一般活動。各組受試 者 在 練 習 十 週 前、後 各 以 測 量 來 回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 的 時 間,以 及 慣用與非慣用腳,分別實施睜眼單足站立於測力板上所得數據, 做為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能力的運動參數。.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 、 本 研 究 對 象 是 以 國 民 小 學 五 年 級 男 女 學 童,研 究 結 果 無 法 推 論其他年齡,男女學童能力的變異性會產生差異。 二 、 研 究 期 間 雖 禁 止 學 童 於 其 他 時 間 從 事 跳 繩、跳 床 活 動,但 在 體 育 課、下 課 期 間 或 放 學 在 家 等 學 童 自 主 性 活 動 難 以 有 效 的 加以限制。.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之名詞解釋是研究者針對本文特殊名詞所下之定義, 因此只適用本文,而目的是讓讀者更加瞭解本文章,名詞解釋如 下:. 5.

(15) 一、 跳繩活動 以 一 人 一 繩 之 個 人 跳 為 訓 練 原 則,採 一 跳 一 迴 旋 雙 腳 併 腳 跳,以 十 週 為 期,每 週 二 次,每 次 訓 練 量 為 200 下,若 卡 繩中斷時,之前所跳次數繼續累積。 二 、 跳 床 ( trampette) 活 動 以 一 人 一 跳 床 之 個 人 跳 為 訓 練 原 則,採 雙 腳 併 腳 跳,以 十 週 為 期,每 週 二 次,每 次 訓 練 量 為 200 下,若 有 中 斷 時 , 之前所跳次數繼續累積。. 三、 動態平衡能力 身 體 在 空 間 位 移 或 肢 體 改 變 時,維 持 身 體 姿 勢 的 控 制 能 力。本 研 究 以 受 試 者 來 回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 的 時 間,做 為 動 態 平衡能力之依據。 四、 靜態平衡能力 身 體 不 動 時,維 持 某 種 姿 勢 一 段 時 間 的 能 力。分 別 以 慣 用 與 非 慣 用 腳,實 施 睜 眼 單 足 站 立 於 測 力 板 二 十 秒 所 得 之 數 據,做 為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之 運 動 參 數。從 測 力 板 所 得 資 料,進 行 腳 底 壓 力 中 心 ( COP) 換 算 , 擷 取 單 腳 站 立 10~20 秒 時 , 壓 力 中 心 的 移 動 面 積、壓 力 中 心 的 移 動 距 離 與 壓 力 中 心 的 移 動 速 度 。( 陳 家 祥 , 2010) (一 )、 COP 移 動 總 面 積 : 壓 力 中 心 的 移 動 面 積 為 分 佈 之 長 軸 及 短 軸,利 用 橢 圓 形 面 積 換 算 出 壓 力 中 心 分 布 的 面 積 。. 6.

(16) (二 )、 COP 移 動 總 位 移 : 壓 力 中 心 的 中 心 點 移 動 之 總 距 離. (三 )、 COP 移 動 速 度 為 平 均 10 秒 內 的 速 度. 五、 跳躍能力 測 力 板 所 測 得 騰 空 時 間 (t)計 算 得 之 , 跳 躍 的 高 度 h=. 7.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針對研究主題進行文獻探討,以做為分析不同跳躍 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表現之參考,共分成五節:第一 節、人體平衡的生理機制;第二節、兒童身體平衡動作的發展; 第三節、運動訓練對平衡能力影響之相關研究;第四節、跳躍運 動;第五節、文獻總結。. 第一節 人體平衡的生理機制. Nashner( 1993)指 出 人 體 身 體 姿 勢 的 平 衡 控 制,主 要 是 由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所 掌 管 的 , 運 用 感 覺、 中 樞 與 運 動 神 經 系 統 所 組 成 的 協同與交互作用,以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性。黎俊彥與林威秀 ( 2003 ) 提 出 感 覺 系 統 ( sensory system ) 如 內 耳 前 庭 ( vestibular) 、軀 體 感 覺( somatosensory)以 及 視 覺( vision) 神經訊息等三部分,藉以提供個體重心相對於支撐面、相關位置 和 重 力 作 用 間 的 訊 息;中 樞 神 經 系 統(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的功能,則是負責整合與協同肢體動作、肌肉收縮以及提供平衡 策 略 ; 運 動 系 統 ( motor system) 提 供 自 主 動 作 與 重 心 位 置 變 化 的 關 係 , 進 而 啟 動 身 體 改 變 與 修 正 肢 體 的 位 置 ,使 得 重 心 回 復 穩 定以保持平衡的狀態。. 8.

(18) 一、感覺系統 感覺系統可分為內耳前庭感覺、軀體感覺與視覺系統。內耳 前庭系統:人體的耳朵的構成由外而內,分別為外耳、中耳以及 內 耳,身 體 的 平 衡 是 由 內 耳( labyrinth,亦 稱 為 迷 路 )所 控 制 , 其 外 部 為 骨 性 迷 路 ( bony labyrinth ) , 內 部 為 膜 性 迷 路 ( membranous labyrinth) 。 其 中 骨 性 迷 路 依 照 其 形 狀 可 分 為 前 庭 ( vestibule)、 耳 蝸 ( cochlea) 以 及 半 規 管 ( semicircular canal) , 而 內 耳 中 的 平 衡 器 官 的 功 能 如 下 ( 蔡 仁 祥 、 陳 淑 瑩 與 黃 建 財 , 2013): 前 庭 為 橢 圓 囊 和 球 狀 囊 所 組 成 , 為 重 力 和 直 線 加速的感受器,與靜態平衡有關。其中的耳蝸管內含膜性迷路, 是聽覺感受器;半規管:可以感受頭部旋轉時的刺激,與動態平 衡 有 關 , 與 前 庭 合 稱 前 庭 器 ( vestibular. complex) 。. 軀體感覺系統是一種自我平衡協調的感受力,包含了肌肉、 關 節、皮 膚 這 三 類 的 受 納 器( receptor),亦 稱 為 本 體 感 覺 系 統 。 當 人 體 受 到 外 在 刺 激 或 身 體 肌 肉 活 動 而 產 生 身 體 形 變 時,受 納 器 會 將 接 收 到 的 刺 激 傳 達 至 中 樞 神 經,中 樞 神 經 會 在 短 暫 的 時 間 內 回 傳 適 當 的 訊 息 到 肌 肉 與 關 節 ,身 體 因 而 產 生 對 應 的 動 作( 張 曉 昀 、 蔚 順 華 , 1999)。 所 以 , 軀 體 感 覺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經 由 身 體 周 圍的受納器,接受外界的刺激,經由 中樞神經的回饋控制,使人 體 可 以 了 解 關 節 的 動 作 感 覺 和 位 置 感 覺,提 供 身 體 各 部 位 相 對 位 置的訊息後,做出適當的肢體反應,藉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9.

(19) 視 覺 會 對 目 前 所 處 的 環 境 產 生 知 覺 及 反 應,並 察 覺 出 身 體 的 位 置 以 保 持 身 體 平 衡( 樓 迎 統、陳 君 侃、黃 榮 棋、王 錫 五,1994)。 許 樹 淵 ( 2001)指 出 , 當 人 體 在 失 去 平 衡 時 , 為 了 回 復 和 維 持 平 衡,靠視覺、軀體感覺,由大腦皮層指揮及肌肉的收縮完成。所 以當我們做動作前,如能了解自己所處的外在環境,便能較容易 控制身體的平衡。就如孩童時玩的矇眼捉迷藏的遊戲,眼睛在無 法接收任何訊息狀態下行走,身體很容易出現不平穩的狀態,甚 至於摔倒,由此可見,視覺和人體的平衡能力是有關的。. 二、中樞神經系統 人 體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的 構 造 不 僅 複 雜 且 相 當 完 整,特 別 是 大 腦 半球的皮層獲得高度的發展後,成為神經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 使 人 體 各 器 官 的 活 動 得 以 協 調,以 及 人 體 與 外 在 環 境 間 的 統 一 和 協調。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了神經系統,控制了身 體 的 大 多 數 的 動 作 行 為 。 唐 銘 斌 ( 2008) 指 出 ,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將 感覺系統、運動系統做一連結、整合,並採取因應的策略,使人 體能做出各種的動作,藉以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及穩定。. 三、運動系統 黎 俊 彥 與 林 威 秀( 2003)指 出 運 動 系 統 包 含 括 肌 力 與 神 經 肌 肉控制。當人體外在刺激產生時,它能協調 身體軀幹以及下肢的. 10.

(20) 肌肉活動,來控制肌肉進行調節以平衡干擾的來源,使身體恢復 平衡。人體動作時,經由運動神經來控制肌肉肌腱,藉以調整骨 骼、軀體來形成不同的姿勢反應協同動作。需要協同動作會隨著 經驗累積,使得陌生動作所產生的緊張程度逐漸降低,動作之間 彼此的干擾亦逐漸降低,若持續給予相關反覆的刺激練習,神經 連 結 的 強 度 會 有 所 提 升,神 經 傳 導 過 程 的 興 奮 與 抑 制 在 時 間 與 空 間上會更加集中,動作也更精確、協調,進而能將一系列的動作 以連鎖形式協調表現出來,動作模式從此將在大腦定型,呈現自 動 化 現 象 ( 吳 鑒 鑫 、 黃 超 文 , 2001)。 綜 和 上 述 ,身 體 的 平 衡 是 在 感 覺 系 統 、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以 及 運 動系統三方面複雜的交互作用下,才能有效率的執行。影響身體 動 態 平 衡 與 靜 態 平 衡 的 器 官 有 所 不 同,對 於 動 態 所 產 生 的 身 體 活 動,如走、跑、跳、旋轉……等等身體運動,需要依賴動態平衡 能力;身體對於線性加速度或重力方向變化的平衡反應,需要依 賴 靜 態 平 衡 能 力。所 以,不 論 是 為 了 只 應 付 日 常 活 動 的 一 般 大 眾 , 抑或是求精求進的運動員,都應該在平衡能力上應加以鍛鍊。. 11.

(21) 第二節 兒童身體平衡能力的發展. 人體的成長發育從腹中的胎兒、嬰兒、幼兒、少年、青年、 壯年到老年,所有的過程都是有連續性以及階段性,所有功能 、 發育與成長亦是有一定的規律所循。 根據相關研究中,胎兒在母體內的前六個月,就以每小時二 十 次 的 頻 率 在 改 變 姿 勢( Wollacott,Shumay, & Williams,1989)。 廖 華 方 與 王 天 苗( 1998)指 出 , 在 胎 兒 時 期 就 具 備 了 張 力 迷 路 倒 轉反射,三個月大嬰兒迷路張力反射則有維持頭部直立的功能; 五 至 六 個 月 大 的 嬰 兒 因 為 頭 的 比 例 較 大,呈 現 出 身 體 不 穩 定 的 情 況,進而刺激前庭系統,使得頸部的肌肉 能做出適當的調節。通 常到了七歲之後,才具備了整合視覺、軀體感覺與前庭感覺的平 衡 控 制 能 力 。 邱 文 信( 2002)指 出 二 個 月 的 嬰 兒 已 經 學 會 使 用 視 覺 來 維 持 身 體 的 平 衡,在 四 到 六 歲 時 的 兒 童 會 依 賴 較 多 的 軀 體 感 覺 來 維 持 平 衡 ,直 到 七 到 十 歲 才 能 夠 整 合 不 同 的 感 覺 訊 息 , 做 出 正 確 的 平 衡 反 應 。 蔡 佳 良 與 吳 昇 光 ( 2003) 的 研 究 指 出 , 一 般 正 常 發 展 的 兒 童 到 了 七 至 十 歲 時 ,雖 然 上 半 身 仍 在 發 育 中 , 但 腿 部 的 肌 肉 足 以 維 持 身 體 平 衡,而 擁 有 與 成 年 人 幾 乎 一 樣 的 平 衡 能 力 了。且認為兒童時期的動作發展,最主要的是在於能有效的控制 四肢與頭部之間的協調,藉以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性,因為大部 分的動作都需要良好的平衡。 林 尚 武 與 陳 重 佑( 2003)指 出 , 兒 童 在 靜 態 平 衡 控 制 能 力 的. 12.

(22) 發展上,四歲時的兒童可以擁有併足站立的表現,但對於五歲前 的兒童,應避免以單足站立做為測量平衡能力的依據,直到七歲 時,兒童才能表現出閉眼單足站立的動作;兒童在動態平衡控制 能 力 的 發 展 上 ,兒 童 通 常 以 走 直 線 做 為 評 估 的 依 據 , 在 四 至 五 歲 左右時,具備了後腳接前腳的方式在平衡木上行走的能力,往後 就 要 靠 練 習 及 動 作 發 展 的 成 熟 度,才 能 以 交 換 步 的 正 常 步 態 在 平 衡木上前進。 綜 觀 上 述 ,兒 童 在 平 衡 能 力 的 發 展 上 是 循 序 漸 進 的 , 並 且 會 隨 著 年 齡 的 增 加 而 有 所 提 升,且 兒 童 在 七 至 十 歲 時 的 平 衡 能 力 幾 乎 接 近 成 年 人 的 動 作 模 式 。 因 此, 本 研 究 將 以 十 一 歲 的 國 小 高 年 級學童,來探討不同的跳躍活動對於平衡能力之關聯性。. 13.

(23) 第三節 運動訓練對平衡能力影響之相關研究. 不 同 形 式 的 運 動 訓 練 造 成 身 體 不 同 的 平 衡 適 應 力,各 種 運 動 訓 練 使 用 的 身 體 肢 體 部 位 也 各 有 其 差 異 存 在。茲 將 相 關 平 衡 能 力 的相關文獻分述如下:. 鄧 時 海( 1990)針 對 楊 家 老 架 式 太 極 拳 運 動 者 和 無 規 律 運 動 者的受試者加以比較後,發現以楊家老架式太極拳而言,在變換 動 作 的 過 程 中 ,重 心 不 僅 會 平 行 挪 移 並 且 強 化 下 肢 肌 力 , 而 在 步 伐 移 動 時,全 身 重 量 會 由 單 側 肢 體 來 完 全 承 受,先 強 調 身 體 的「 沉 身 」,身 體 重 心 的 降 低,而 後「 落 步 」,也 就 是 將 騰 空 的 腳 放 下 , 最後再緩慢地移動身體,強調身體內在的感覺回饋系統。所以楊 家老架式太極拳,是能同時增強平衡能力與下肢肌力的運動,同 時也推論,在睜眼或閉眼的情況下,楊家老架式太極拳運動都會 對身體重心的控制與平衡能力有很大的益處。. 崔 治 平 ( 1998) 以 30 名 上 艦 服 務 未 滿 三 個 月 , 並 有 一 次 以 上 航 行 及 暈 船 經 驗 的 海 軍 戰 士 新 兵 做 為 研 究 對 象,將 其 分 為 跑 步 訓練組、跑步跳繩訓練組及跑步滾翻訓練組。經過每週三次,共 三 週 的 訓 練 後,發 現 跑 步 跳 繩 運 動 訓 練 對 協 助 海 軍 艦 艇 官 兵 內 耳 平衡功能,及改善暈船症狀的適應能力最有助益。. 14.

(24) 黎 玉 東 ( 2002) 針 對 60 名 大 專 學 生 , 實 施 楊 氏 太 極 教 學 課 程共十五週,發現閉眼單足的平衡能力有明顯的進步,表示楊氏 太 極 拳 確 實 對 閉 眼 單 腳 平 衡 能 力 的 培 養 有 幫 助,推 測 原 因 可 能 是 因為太極拳處處要求身體中正、全身放鬆、注重重心移動;楊氏 太極拳的拳架偏低,大部分的時間以低姿單腳支撐來平衡身體, 對 增 進 學 生 的 平 衡 能 力 和 下 肢 肌 力 有 幫 助 ; 此 外, 楊 氏 太 極 拳 講 求動作與呼吸配合,更促使身體動作的協調穩定。. 黃 懷 濬 ( 2003) 以 未 曾 有 踢 毽 訓 練 經 驗 成 年 的 年 輕 女 生 13 人 、 男 生 14 人 為 研 究 對 象 , 分 為 踢 毽 組 女 生 7 人 、 男 生 8 人 , 控 制 組 男 女 生 各 6 人 。 踢 毽 組 實 施 每 次 踢 毽 10 分 鐘 、 休 息 5 分 鐘、踢 毽 10 分 鐘、休 息 5 分 鐘 再 踢 毽 10 分 鐘 共 30 分 鐘 的 訓 練 , 每 週 訓 練 3 次 , 持 續 12 週 。 結 果 發 現 單 腳 著 地 為 主 的 踢 毽 運 動 訓練,能有效促進個人肌耐力、柔軟度、平衡感、協調性、反應 時間、敏捷性等運動能力。. 陳 文 鶴 、 郭 黎 、 馬 俊 傑 與 林 岳 軍 ( 2004) 指 出 , 以 55 至 65 歲的老年人進行木蘭拳訓練,在拳術練習過程時,下肢大多維持 在 半 蹲 的 姿 勢 ,拳 法 內 容 中 更 有 許 多 動 作 需 要 利 用 單 腳 支 撐 、 旋 轉 以 及 左 右 腳 的 交 替 支 撐 , 這 些 動 作 都 需 視 覺 、前 庭 和 軀 體 感 覺 間 的 完 美 的 配 合。長 期 的 訓 練 也 提 高 了 軀 體 感 覺 的 敏 感 性 和 大 腦 中樞感覺刺激的綜合處理能力,平衡能力也因此獲得提升。. 15.

(25) 李 世 國 ( 2004) 以 從 事 長 期 規 律 慢 跑 運 動 與 無 規 律 運 動 55 至 70 歲 之 間 的 中 老 年 人 為 研 究 對 象 , 分 為 兩 組 , 每 組 50 人 , 共 100 人 , 對 此 兩 組 中 老 年 人 的 平 衡 能 力 與 下 肢 肌 力 進 行 比 較 。 結 果發現,慢跑運動能提升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而且 應能預防跌倒情況的發生。. 陳 彥 宏 ( 2005) 將 60 位 8 至 9 歲 的 男 童 分 成 後 退 跑 組 、 後 滾翻組、後退跑加後滾翻組及控制組,經過十二週、每週二次的 運動訓練,結果發現後退跑與後滾翻的訓練,對於男童的動態平 衡能力有顯著提昇,後退跑組是三組成績中最好的組別;靜態平 衡能力方面三組均未達顯著差異,但與控制組比較,訓練組的實 際成績已有不少的進步。. 姜 坤 成( 2006) 以 24 名 國 小 六 年 級 男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分 成 實 驗 組 和 控 制 組 , 控 制 組 不 進 行 任 何 運 動 訓 練 ,實 驗 組 則 進 行 十 週 直 排 輪 課 程 訓 練 , 每 週 三 節 課 , 每 節 課 40 分 鐘 。 並 於 訓 練 前 後 分 別 進 行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 睜 眼 走 平 衡 木 )、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 閉 眼 單 足 立 )、協 調 能 力( 蹲 踞 伸 腿 )、敏 捷 性( 十 公 尺 折 返 跑 )、 反 應 能 力( 那 氏 選 擇 反 應 )、速 度( 三 十 公 尺 快 跑 )、爆 發 力( 立 定跳遠)測驗。研究結果發現,經十週的直排輪訓練後,能明顯 改善國小男童的運動能力包括動態平衡能力、靜態平衡能力、敏 捷性、反應能力與速度,但協調能力及爆發力則沒有顯著的影. 16.

(26) 響。. 佘 紹 文 ( 2008) 以 60 位 國 小 三 年 級 學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隨 機 分為直排輪運動組及控制組,控制組不做任何運動訓練,直排輪 運動組則進行三個月、每週二次、每次一小時的訓練,以靜態平 衡 能 力 ( 閉 眼 單 足 站 立 )、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 走 平 衡 木 ) 及 下 肢 肌 耐 力( 三 十 秒 坐 椅 站 立 )做 為 評 估 工 具 分 別 進 行 前 後 測 驗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直 排 輪 運 動 訓 練 能 明 顯 提 升 學 童 的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及 下 肢肌耐力;男童的靜態平衡能力也明顯提升,對女童的靜態平衡 能力有幫助卻未見顯著提升。. 林 素 芬( 2009)研 究 平 衡 訓 練 對 國 中 生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之 影 響 , 研 究 對 象 為 自 願 參 與 的 34 名 國 中 生 , 以 隨 機 方 式 分 為 實 驗 組 及 控 制 組 , 實 驗 組 實 施 每 週 五 次 ,每 次 四 十 五 分 鐘 共 四 週 單 腳 平 衡 訓練。平衡訓練進行到第二週和第四週時,測量實驗組、控制組 的 閉 眼 單 足 站 立 時 間 並 進 行 統 計 分 析 比 較,研 究 結 果 發 現 單 腳 的 平 衡 訓 練 能 有 效 改 善 國 中 生 的 靜 態 平 衡 能 力,訓 練 二 週 後 即 有 訓 練 的 效 果,而 且 發 現 BMI 值 對 國 中 生 的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也 有 影 響 效 果。. 邵 忠 賢 ( 2012) 以 27 名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隨 機 指 派 至 兩 組 實 驗 組( 雙 腳 併 腳 跳 繩 與 單 腳 交 換 跳 繩 )以 及 一 組 控. 17.

(27) 制 組( 靜 態 閱 讀 ), 研 究 經 過 十 二 週 後 不 同 的 跳 繩 方 式 訓 練 對 學 童 平 衡 能 力 之 影 響 。 結 果 發 現 :兩 組 實 驗 組 的 平 衡 能 力 均 有 明 顯 進步,其中單腳跳繩組在動態平衡能力上優於雙腳併腳跳繩組。. 薛 守 峰( 2012)研 究 獨 輪 車 運 動 訓 練 對 平 衡 及 肌 耐 力 的 影 響 , 以 50 名 從 未 接 受 過 獨 輪 車 訓 練 的 國 小 四 年 級 為 研 究 對 象 , 隨 機 分 派 為 實 驗 組 與 控 制 組,實 驗 組 實 施 十 二 週、每 週 二 次、每 次 40 分 鐘 的 獨 輪 車 訓 練。研 究 結 果 發 現 國 小 四 年 級 學 童 是 可 以 獨 輪 車 訓練,來提升平衡能力和下肢肌耐力。. 從上述文獻看出,在不同的年齡、性別,經由不同運動計 畫的介入後,身體的某些機能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改善,這也說 明了平衡能力是可以透過運動訓練或相關練習而改善。同時,在 不 同 的 運 動 方 式 訓 練 下,對 於 健 康 的 促 進 亦 有 不 同 程 度 增 進 的 效 益。. 18.

(28) 第四節 跳躍運動. 本 研 究 僅 以 跳 繩 活 動 與 跳 床( trampette)活 動 與 身 體 平 衡 之 影響,做為研究之目的,其他跳躍運動不在本研究之文獻探討之 範疇,茲將跳繩與跳床活動文獻分述如下:. 一、 跳繩活動 跳 繩 是 一 種 下 肢 衝 擊 性 高 且 具 娛 樂 功 能 的 運 動,亦 是 現 代 人 常 用 來 從 事 身 體 保 健 的 運 動 方 法 之 一,國 內 外 許 多 學 者 都 指 出 跳 繩 運 動 具 備 相 當 多 元 化 的 功 效,許 多 人 在 從 跳 繩 運 動 中 得 到 了 不 少 益 處 。 石 井 藤 吉 郎 ( 2001) 認 為 跳 繩 運 動 具 有 以 下 六 點 特 性 : 是任何人都能從事:跳繩可以依據個人體能的差異,而施以不同 的 跳 速 及 方 式 ,所 以 男 女 老 幼 皆 可 輕 鬆 來 跳 繩 ;什 麼 時 候 都 能 從 事:沒有特定季節或時間的限制,只須用極少的時間,就能輕易 的達到個人的運動需求;單獨團體都相宜:可單獨一個人自行操 作,也可以兩人或多人的團體方式進行;用具單純費用少:只需 一 條 繩 子 即 可 操 作 單 人 的 跳 繩 活 動,若 是 有 二 人 或 多 人 以 上 的 團 體 同 時 操 作 時 ,也 僅 需 長 繩 或 長 短 繩 的 相 互 搭 配 , 在 費 用 上 比 其 他的運動相對來得少;富於技術性、創造性及引人入勝:跳繩運 動 可 以 遍 及 所 有 年 齡 層,但 從 入 門 到 高 超 的 技 術 卻 是 要 花 費 相 當 長的時間,技術性非常濃厚,而過程中又可以做出不斷的變化, 而 享 受 創 新 的 樂 趣 與 挑 戰;最 適 合 做 為 培 養 其 他 運 動 的 基 礎 體 力 :. 19.

(29) 所有運動的基礎都在於體力培養與增進,例如田徑、拳擊、球類 運 動 等 均 是 需 要 以 體 力 為 基 礎 的 運 動,利 用 跳 繩 運 動 培 養 基 礎 體 力是最適合的。. Brancazio( 1984) 指 出 跳 繩 運 動 具 有 發 展 下 肢 的 協 調 性 、 平衡感、敏捷性、韻律感、肢體的速度感、肌肉靜態和動態的肌 耐力的功用,對於姿勢的穩定及重複性動作表現的助益更是顯 著。. Moreno( 1988) 提 到 , 跳 繩 是 一 種 相 當 不 錯 的 體 適 能 運 動 , 10 分 鐘 的 跳 繩 運 動 量 等 於 打 了 一 場 18 洞 的 高 爾 夫 球、或 是 10 到 12 分 鐘 內 慢 跑 一 英 哩、或 是 6 到 8 分 半 鐘 內 游 泳 了 350 碼、或 者 是 持 續 了 20 分 鐘 的 籃 球 或 手 球 運 動 。. 石 井 藤 吉 郎( 1990)指 出 跳 繩 運 動 的 功 能 在 於 可 促 進 個 體 的 發展均衡、消除神經性的疲勞、減肥、防老化及消遣娛樂。. 陳 鶴 芳( 1993)在 圖 解 跳 繩 大 全 中 指 出 , 跳 繩 具 有 五 分 鐘 活 動就可達到足夠的運動量、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增加對各 種運動的適應性、能養成優美的姿勢、可以增強心肺和胃腸的功 能、強化腹肌及背肌、以及減少憂鬱等功效。. 20.

(30) 劉 照 金( 1996)指 出 跳 繩 是 一 種 經 濟 又 易 實 施 的 運 動 , 對 於 現 代 的 上 班 族 婦 女 以 及 家 事 繁 重 的 婦 女 而 言 相 當 適 合,不 僅 可 擁 有健美的身材,亦能建立自信心。. 以跳繩活動介入運動有關的文獻,概述如下: 黃 任 楷 ( 2003) 研 究 不 同 運 動 訓 練 對 學 童 平 衡 能 力 的 影 響 , 以 60 名 國 小 三 年 級 的 男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分 為 跳 繩 運 動 組 、 墊 上 翻滾運動組、呼拉圈運動組及控制組。三組實驗組各進行每週三 次、每次三十分鐘共三個月的運動訓練,以閉眼單足站立做為靜 態平衡能力、以往返通過平衡木做為動態平衡能力的評估工具, 分別進行前測與後測,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跳繩及呼拉圈運 動訓練對於男童的靜態平衡能力與動態平衡能力均有顯著成 效。. 廖 介 佑( 2004)探 討 跳 繩 運 動 對 國 小 羽 球 選 手 基 本 體 能 的 影 響,研究對象為國小四、五、六年級羽球隊的學生,分為實驗組 與 控 制 組。實 驗 組 為 早 上 實 施 跳 繩 訓 練,下 午 實 施 羽 球 技 能 訓 練 ; 控 制 組 則 是 上 下 午 均 實 施 羽 球 技 能 訓 練 , 為 期 共 12 週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跳 繩 運 動 訓 練 後,對 於 國 小 羽 球 選 手 的 腿 肌 力、瞬 發 力 、 心肺耐力、敏捷性、柔軟度及平衡性等基本體能的影響並無顯著 差異。. 21.

(31) 張 碧 娥( 2005)探 討 多 樣 化 的 跳 繩 指 導 活 動 對 學 童 協 調 性 的 影響,以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童為研究對象。採隨機分派成實驗 組 及 控 制 組 , 實 驗 組 進 行 12 週 的 跳 繩 指 導 活 動 , 控 制 組 則 不 進 行任何相關體育活動。以身體調整力測驗工具進行前後測,統計 分析的結果顯示:跳繩指導活動在兒童的平衡能力、敏捷性、巧 緻性與協調性上,有顯著的提升,且有助於學童的動作發展。. 顏 惠 价( 2006)探 討 不 同 視 覺 環 境 下 的 跳 繩 運 動 訓 練 對 輕 度 智 能 障 礙 者 平 衡 能 力 的 影 響 , 以 15 至 18 歲 的 21 名 輕 度 智 能 障 礙 者 為 研 究 對 象,分 成 明 眼 跳 繩 組、矇 眼 跳 繩 組 及 控 制 組 各 7 人 , 分別進行八週、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的跳繩運動。三組在訓 練 前 後 分 別 進 行 閉 眼 單 腳 站 立 、往 返 通 過 平 衡 木 的 測 驗 , 經 統 計 分析,結果發現:經過八週不同視覺環境的跳繩運動訓練介入, 對輕度智能障礙者的靜、動態平衡能力都有顯著改善,而且矇眼 跳繩組的改善效果比明眼跳繩組更佳。. 林 漢 龍( 2009)以 五、六 年 級 40 名 田 徑 隊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 , 探 討 跳 繩 訓 練 對 國 小 田 徑 選 手 運 動 能 力 的 影 響 。隨 機 分 派 男 、 女 生 各 10 人 為 實 驗 組 及 對 照 組 , 實 驗 組 每 週 一 、 三 、 五 接 受 跳 繩 訓 練 , 對 照 組 實 施 一 般 田 徑 體 能 訓 練 , 共 12 週 。 實 驗 組 與 對 照 組 均 接 受 10 公 尺 起 跑 、 立 定 跳 遠 、 壘 球 擲 遠 、 60 公 尺 快 速 跑 和 往返通過平衡木為評量工具的前測與後測。統計分析結果:經過. 22.

(32) 跳繩訓練後,國小田徑選手在肌力、瞬發力、敏捷性、反應、協 調 性 及 動 態 平 衡 方 面 均 有 顯 著 提 升,非 常 適 合 田 徑 運 動 訓 練 時 的 輔助訓練項目。. 歐 芬 鈴( 2009)探 討 跳 繩 遊 戲 對 國 小 低 年 級 學 童 運 動 能 力 之 影 響 , 以 54 名 的 國 小 一 年 級 學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以 隨 機 方 式 分 為 實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進行跳繩遊戲活動十週,而控制組則進 行閱讀活動。結果發現:十週跳繩遊戲活動的介入,可以提升國 小 低 年 級 學 童 的 瞬 發 力 、 敏 捷 性、 協 調 性 和 下 肢 肌 耐 力 等 運 動 能 力,但無法提升動態平衡能力。. 由 此 可 知 ,跳 繩 運 動 所 帶 來 的 功 效 相 當 的 廣 泛 。 無 論 是 當 作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休 閒 保 健 或 是 作 為 運 動 基 礎 能 力 提 升 的 輔 助,均 非 常適合選擇以跳繩做為介入的一項運動工具。. 23.

(33) 二、 跳床活動 跳 床 ( trampette ) 運 動 在 目 前 國 內 的 文 獻 中 甚 少 , 根 據 Clubhalcones.com( 2012)說 明:跳 床 是 一 個 小 型 的 trampoline ( 在 台 灣 譯 為 彈 翻 床 或 彈 力 床 ,中 國 則 譯 為 蹦 床 )。 本 研 究 中 所 使 用 之 跳 床 與 彈 翻 床 有 大 小 之 別,且 實 驗 操 作 僅 以 雙 腳 併 足 跳 的 簡易動作做為活動訓練,故先以彈翻床相關文獻做為參考。 近 年 來,在 中 國 大 陸 有 許 多 彈 翻 床( 蹦 床 )運 動 的 相 關 文 獻 , 但 大 部 分 是 針 對 蹦 床 運 動 的 健 身 功 能 ( 黃 強 , 2006)、 蹦 床 選 手 的 成 績 分 析( 劉 志 清、顧 曉 霞,2007)、蹦 床 選 手 的 能 力 分 析( 顏 麗 麗 、 王 立 兵 , 2009)、 蹦 床 選 手 的 動 作 力 學 分 析 ( 汪 映 川 、 季 汝 元、胡 繼 剛,2009)、蹦 床 選 手 的 傷 害 調 查( 王 秋 靈、蔡 玉 軍 , 2010) 等 , 並 沒 有 以 彈 翻 床 做 為 實 驗 工 具 介 入 的 相 關 研 究 。 西 方 的 跳 床 相 關 研 究 如 下 : Miklitsch,Krewer,Freivogel 與 Steube( 2013)研 究 中,以 第 一 次 中 風,年 齡 18到 80歲 至 少 可 以 獨 自 站 立 兩 分 鐘 的 病 人 為 研 究 對 象,隨 機 分 成 跳 床 組 以 及 控 制 組,每 組 二 十 人。探 討 中 風 後 日 常 生 活 上 平 衡 以 及 活 動、靈 活 能 力,經 由 跳 床 訓 練 的 隨 機 對 照 實 驗 中,跳 床 組 在 超 過 三 個 星 期 以 上,做 了 十 次 的 跳 床 訓 練;控 制 組 也 在 超 過 三 個 星 期 以 上,做 了 十 次 的 平 衡 訓 練。雖 然 經 過 測 驗 後,兩 組 差 異 不 大,但 跳 床 訓 練 組 顯 示 在 日 常 活 動能力和靈活能力,不僅改善且增加。 Kidgell,Horvath,Jackson 與 Seymour(2007)的 研 究 中 , 把 二 十 位 平 均 年 齡 為 25.4±4.2 歲 的 年 輕 人,隨 機 分 成 杜 拉 盤( Dura. 24.

(34) Disc)組 、 跳 床 組 及 控 制 組 , 來 探 討 不 同 的 復 健 動 作 對 於 踝 關 節 穩 定 度 的 影 響 ,杜 拉 盤 組 與 跳 床 組 分 別 進 行 六 週 的 平 衡 訓 練 , 控 制 組 則 不 做 任 何 訓 練。六 週 過 後 進 行 測 力 板 分 析 單 足 站 立 壓 力 中 心位移的變化,結果實驗兩組無顯著差異,但在研究中指出,利 用杜拉盤與跳床進行踝關節的平衡穩定訓練,皆為有效的工具。 Palak,Sharon 與 Gary(2007)的 研 究 中 , 把 十 三 位 受 試 者 隨 機分為跑步機組及跳床組,分別進行十分鐘的運動。運動強度分 別 為 : 跑 步 機 組 , 每 分 鐘 126 步 ; 跳 床 組 , 65-85%HRRmax。 運 動 中 同 時 分 析 呼 吸 的 氣 體 來 換 算 代 謝 量,結 果 跑 步 機 組 的 能 量 消 耗 顯著高於跳床組;在相同的研究中,把十二位受試者隨機分為跑 步 機 組 及 跳 床 組 , 運 動 強 度 分 別 為 : 跑 步 機 組 , 每 分 鐘 126 步 ; 跳 床 組 , 65-85%HRRmax。 分 別 進 行 四 次 的 運 動 , 同 時 在 受 試 者 鞋 墊內置入感應器,測驗足底的衝擊力,結果顯示跳床組的衝擊力 顯著高於跑步機組。 Lemos,Simão,Miranda 與 Novaes( 2007) 的 研 究 中 , 把 12 位 女 性( 25±6 歲 )同 時 實 施 抗 阻 運 動 及 跳 床 活 動 至 少 六 個 月,每 週 至 少 完 成 4 次 的 有 氧 運 動 和 肌 力 訓 練 活 動。之 後 再 針 對 有 氧 與 肌 力 訓 練 做 研 究 。 研 究 包 括 了 四 次 會 晤 , 間 隔 為 48 小 時 。 先 以 史 密 斯 深 蹲 機 ( Smith squat apparel) 為 工 具 , 依 照 身 體 狀 況 評 估 個 人 的 10RM( maximum repetitions) , 48 小 時 過 後 , 再 次 測 量 個 人 的 10RM, 以 兩 次 測 得 最 大 值 為 個 人 的 10RM。 第 三 次 會 晤 時 , 受 試 者 加 入 40 分 鐘 的 跳 床 運 動 和 個 人 深 蹲 的 10RM, 第 四. 25.

(35) 次 會 晤 時 , 僅 以 個 人 深 蹲 的 10RM 為 訓 練 。 結 果 發 現 , 在 受 訓 練 的女性中,跳床活動對抗阻運動的表現有負面的影響。然而,以 改 善 心 肺 功 能 為 主 要 目 的 訓 練,跳 床 的 訓 練 似 乎 是 的 一 個 良 好 的 培訓選擇。 綜和上述,跳床運動的文獻中,相關蹦床選手表現分析,或 在成年人中風或是踝關節受傷後的復健,以及能量代謝、足部衝 擊力之比較,以及與抗阻運動相關的文獻較多,針對學童平衡能 力影響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希望針對跳床運動進行實驗後,能進 一步分析探討,以便往後跳床運動可做為運動相關之參考。. 26.

(36) 第五節 文獻總結. 平衡能力是由人體中的感覺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以及運動系 統 間 複 雜 的 交 互 作 用 所 產 生 的 ,在 身 體 活 動 的 過 程 中 , 感 覺 系 統 會 不 斷 根 據 身 體 所 處 的 情 況,將 相 當 複 雜 的 訊 息 傳 至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進 行 整 合,再 將 整 合 完 的 訊 息 交 付 運 動 系 統 而 產 生 使 身 體 維 持 平衡的動作。此外,在兒童平衡動作的發展過程優劣與否,取決 於 大 肌 肉 的 發 展 以 及 感 覺 系 統 的 發 展 , 兒 童 到 了 7~10 歲 的 平 衡 能力上,與成人相當類似且差異不大。所以兒童應從事多樣的身 體 活 動 , 以 促 進 平 衡 能 力 的 發 展 。 林 正 常 ( 1990) 指 出 , 人 體 平 衡 發 展 最 快 的 年 齡 為 6 至 12 歲 , 要 把 握 這 黃 金 時 刻 來 促 進 孩 童 平 衡 能 力 的 發 展 , 若 能 在 此 關 鍵 時 刻 對 年 齡 約 為 11 歲 的 高 年 級 學童,以容易實施且需較高平衡能力的動作加以訓練,藉著刺激 身體平衡的三大系統以了解兒童在接受訓練後平衡能力的變化, 是一項不容忽視且相當實用的課題。在跳躍運動方面的文獻,研 究跳繩方面的文獻較多,相較之下跳床的文獻較少,藉由相關跳 床 的 文 獻 探 討 ,可 以 一 窺 跳 床 運 動 介 入 人 體 的 平 衡 能 力 方 面 , 有 某種程度的影響。不同的運動訓練方式,對於健康促進則有不同 程 度 的 效 益 , 人 體 透 過 不 同 的 運 動 項 目 訓 練 後 ,亦 可 以 增 進 不 同 的平衡能力。所以本研究將以經過不同跳躍活動(跳繩與跳床) 訓練後,探討其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平衡能力的影響。. 27.

(37) 第叁章 研究方法. 本 研 究 方 法 採「 前 測 - 後 測 」實 驗 設 計 , 探 討 十 週 不 同 跳 躍 活 動 對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平 衡 能 力 之 影 響。研 究 設 計 依 文 獻 探 討 設 計之,以達成研究目的,並且實施各項測驗。本章共分五節,第 一節為研究對象、第二節為研究架構、第三節為研究流程與訓練 方式、第四節為研究工具與測驗、第五節為資料分析與處理。.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 研 究 設 計 以 高 雄 市 前 鎮 區 瑞 豐 國 小 五 年 級 75 名 為 研 究 對 象 ( 年 齡 10.8±0.29 歲 ; 身 高 141.79±6.28 公 分 ; 體 重 38.05±8.61 公 斤 ), 叢 集 抽 樣 實 驗 組 二 班 及 控 制 組 一 班 , 無 重 大 疾 病 、 以 及 無 其 他 疾 病 足 以 影 響 身 體 平 衡 功 能 之 男 女 學 童,家 長 同 意 後 簽 署 「 參 與 研 究 同 意 書 」( 參 閱 附 錄 一 、 二 ) 後 , 做 為 受 試 對 象 。. 28.

(3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不同的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 級學童平衡能力的影響. 前測 動態平衡能力:通過 S 型平衡木 靜態平衡能力:睜眼單腳站立. 實驗組一. 實驗組二. 控制組. 十週跳繩活動. 十週跳床活動. 十週正常活動. 後測 動態平衡能力:通過 S 型平衡木 靜態平衡能力:睜眼單腳站立. 測驗資料統計分析與處理. 實驗結果.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29.

(39)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訓練方式.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總共分為:準備、實驗處理前、實驗 操作 以及實驗處理後階段;訓練方式分為跳繩與跳床組, 分述如下: 一、 準備階段 (一 )、 確 定 研 究 方 向 : 以 學 童 跳 躍 活 動 為 研 究 方 向 。 (二 )、 閱 讀 及 整 理 相 關 文 獻 : 蒐 集 國 內 外 相 關 文 獻 並 加 以 整 理 。 (三 )、 確 定 研 究 問 題 : 不 同 的 跳 躍 活 動 對 國 小 學 童 平 衡 能 力 之 影 響。 (四 )、 確 定 研 究 對 象 及 樣 本 : 研 究 者 決 定 以 高 雄 市 前 鎮 區 瑞 豐 國 小五年級為研究對象,叢集抽樣實驗組二班及控制組一 班。. 二、 實驗處理前階段 ( 一 )、 選 定 不 同 的 跳 躍 活 動 : 跳 繩 與 跳 床 活 動 。 ( 二 )、 確 認 測 量 工 具 : 選 定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 做 為 測 量 學 童 的 動 態平衡能力表現;分別以慣用與非慣用腳,實施睜眼單 足站立做為測量學童靜態平衡能力表現。 ( 三 )、 填 寫「 參 與 研 究 同 意 書 」: 由 於 參 與 研 究 的 學 童 們 均 未 成 年,參與訓練實驗需經過家長同意。. 三、 實驗操作階段. 30.

(40) (一 ) 、前 測:兩 組 實 驗 組 以 及 控 制 組 學 童 分 別 實 施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以 及 慣 用 與 非 慣 用 腳,分 別 實 施 睜 眼 單 足 站 立 的 測 驗 , 做 為 實 驗 組 及 控 制 組 學 童 的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與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施測地點於高雄市瑞豐國小操場與五樓活動中心。 (二 ) 、十 週 不 同 方 式 的 跳 躍 活 動 介 入:兩 組 實 驗 組 學 童 分 別 實 施 十 週 跳 繩 活 動 與 跳 床 活 動 訓 練,實 施 地 點 在 高 雄 市 瑞 豐 國 小 操場及綜合活動教室;控制組學童則實施一般正常活動。 (三 ) 、實 施 後 測:兩 組 實 驗 組 以 及 控 制 組 學 童 分 別 實 施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以 及 慣 用 與 非 慣 用 腳,分 別 實 施 睜 眼 單 足 站 立 的 測 驗,做 為 實 驗 組 及 控 制 組 學 童 的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與 靜 態 平 衡 能 力,施測地點於高雄市瑞豐國小操場與五樓活動中心。. 四、 實驗處理後階段 ( 一 )、 測 驗 資 料 處 理 及 分 析 : 將 前 測 及 後 測 所 得 到 的 結 果 , 經 由統計軟體分析,做出解釋與結論,並提出適當的建議。 ( 二 )、 撰 寫 研 究 報 告 : 將 所 得 的 資 料 加 以 歸 納 統 整 , 提 出 研 究 報告。. 31.

(41) 確定研究方向 閱讀及整理相關文獻 準備階段. 確定研究假設 確定研究對象集樣本. 選定不同跳躍活動 實驗處理前階段. 確認測量工具 填寫參與研究同意書. 前測 實驗操作階段. 實施實週不同跳躍活動 後測. 測驗資料處理及分析 實驗處理後階段. 撰寫報告. 圖 3-2 研 究 流 程 圖. 32.

(42) 本 研 究 訓 練 方 式 敘 述 如 下 :將 受 試 者 分 成 三 組 , 隨 機 分 派 為 兩組實驗組以及一組控制組。兩組實驗組的訓練時間為十週,時 間 為 早 上 8:00 至 8:30,每 週 二、五 實 施,暖 身 運 動 五 分 鐘 後,每 人累積跳躍次數需達二百下。. 一、跳繩活動組: 本 組 受 試 者 採 用 一 跳 一 迴 旋 向 前 甩 繩、雙 腳 併 腳 跳 方 式 進 行 跳繩訓練,暖身活動後,以完成一跳一迴旋為一下,期間若有卡 繩,累積次數不中斷,直到累積二百下後結束。. 圖 3-3 跳 繩 活 動 二、跳床活動組: 跳 床 活 動 以 本 研 究 跳 繩 訓 練 相 同 方 式,做 為 跳 床 活 動 訓 練 方 式:受試者採雙腳併腳跳方式進行跳床訓練,雙腳從接觸床面躍 起至落下床面為一下,期間若有中斷,累積次數不中斷,直到累 積二百下後結束。. 33.

(43) 圖 3-4 跳 床 活 動 ( 一 ) 利 用 牆 上 握 把 輔 助. 圖 3-5 跳 床 活 動 ( 二 ) 綜 合 活 動 教 室 練 習. 34.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測驗. 一、研究工具 (一 )、跳 床:SAN SPORTS. 38 吋 有 氧 跳 床,規 格 尺 寸 為 直 徑 97cm、. 高 19 cm、 負 重 度 : 75 kg。. 圖 3-6 跳 床 (二 )、 跳 繩 : 規 格 為 重 量 90 g、 繩 長 230 cm( 需 以 個 人 身 高 做 為 調整依據:跳繩攤直後,雙腳踩住跳繩,雙手握住把 手 上 拉 至 胸 前 ), 繩 子 為 塑 膠 材 質 。. 圖 3-7. 跳繩. 35.

(45) ( 三 )、 碼 表 : 電 池 式 、 測 量 單 位 為 1/100 秒 。. 圖 3-8. 碼表. ( 四 )、 測 力 板 : 型 式 Kistler 9260AA6. 圖 3-9 測 力 板 ( 五 )、 S 型 平 衡 木 :( 高 20 公 分 、 寬 8 公 分 、 長 度 300 公 分 ). 圖 3-10 國 小 校 園 內 常 見 的 S 型 平 衡 木. 36.

(46) 二、測驗 (一 )、 平 衡 能 力 測 驗. 受試者應注意事項: 實驗受試者到達測試場地後,聽取實驗流程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受試者進行暖身活動、伸展運動。 聽 取 如 何 進 行「 來 回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 」以 及「 慣 用 與 非 慣 用 腳 睜 眼單足站立」的動作說明。. 1、 動 態 平 衡 - 來 回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 測 驗 器 材 設 備:碼 錶、哨 子、 S 型 平 衡 木( 高 20 公 分、寬 8 公 分、長 度 300 公 分 ) ( 1)、 動 作 規 則 : a、 受 試 者 雙 眼 張 開 站 立 於 平 衡 木 一 端 , 在 兩 側 末 端 十 公 分 處 劃 線,做為起點終點與折返點之通過基準線。 b、 開 始 時 受 試 者 雙 手 側 平 舉 站 於 起 點 之 線 上 , 俟 哨 音 吹 響 時 , 走至另一端,踩線後立即轉身回頭往起點走,等踩到起點線上即 完成測驗。 ( 2). 、成績計算:. a、 碼 錶 紀 錄 以 秒 為 單 位 , 數 值 紀 錄 至 1/100 秒 。 b、每 位 受 試 者 均 練 習 一 次、測 驗 二 次,以 秒 數 最 少 的 成 績 紀 錄 。. 37.

(47) c、 測 驗 過 程 中 , 若 受 試 者 從 平 衡 木 掉 落 , 必 須 重 新 開 始 , 直 到 二次測驗完成。. 圖 3-11 通 過 S 型 平 衡 木. 2、 靜 態 平 衡 - 慣 用 腳 與 非 慣 用 腳 赤 足 後 , 分 別 實 施 睜 眼 單 足 站 立測驗。 器材設備:碼表、哨子、測力板、筆電。 ( 1)、 動 作 規 則 : a、 受 試 者 每 人 先 以 左 、 右 腳 試 踢 足 球 , 以 確 定 慣 用 腳 。 b、 當 開 始 的 哨 音 響 起 , 受 試 者 先 以 慣 用 腳 睜 眼 且 單 足 站 立 , 另 一腳往後屈膝離地,雙手插腰並雙眼向正前方凝視,直至二十秒 後哨音響起,離開測力板。 c、 當 第 二 次 開 始 的 哨 音 響 起 , 受 試 者 先 以 非 慣 用 腳 睜 眼 且 單 足 站立,另一腳往後屈膝離地,雙手插腰並雙眼向正前方凝視,直 至二十秒後哨音響起,離開測力板。. 38.

(48) d、 兩 種 測 驗 期 間 , 屈 膝 離 地 的 腳 碰 觸 地 面 或 測 力 板 時 , 測 驗 不 中斷,施測者鼓勵受測者盡量保持單足站立。 e、 所 得 之 數 據 做 為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的 運 動 參 數 。. 圖 3-12 睜 眼 單 足 站 立. 39.

(49) 附加測驗. 直立跳測驗 其 目 的 為 了 解 經 由 十 週 不 同 跳 躍 活 動 後,兩 組 實 驗 組 與 控 制 組在跳躍能力的差異性。. 器材設備:碼表、哨子、測力板、筆電。 動作規則: 1、. 當 開 始 的 哨 音 響 起,受 試 者 赤 足 慣 用 腳 先 站 上 測 力 板 後 , 另 一 腳 隨 即 跟 上,雙 腳 併 攏,屈 膝 向 上 跳,跳 落 後 待 結 束哨音響起後,離開測力板。. 2、. 測驗時間為十秒,所得之數據做為跳躍能力的運動參 數。. 圖 3-13 直 立 跳 測 驗. 40.

(5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 研 究 所 有 測 得 之 各 項 數 據 資 料 , 採 用 PASW Statistics 18 版 本 統 計 軟 體 進 行 統 計 分 析,其 統 計 之 顯 著 水 準 均 設 為 α = .05, 使用統計的方法如下: 一、以 描 述 性 統 計 做 為 呈 現 受 試 者 之 基 本 資 料 與 各 項 運 動 參 數 的 測量結果。 二、以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各組間在動態、靜態平 衡 能 力 的 提 升 是 否 達 到 顯 著 差 異,若 各 組 間 差 異 達 顯 著 水 準 , 則 進 一 步 以 杜 凱 氏 HSD 法 進 行 比 較 。. 41.

(51) 第 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 章 節 依 研 究 目 的,是 在 探 討 不 同 跳 躍 活 動 後 對 高 年 級 學 童 平 衡 能 力 的 影 響。訓 練 前 後 分 別 實 施 動 態 及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的 前 測 與後測。另外,也將附加測驗:直立跳的前測與後測,所蒐集之 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分部份加以說明:第一節、受試者基本 資料;第二節、不同跳躍訓練對動態平衡能力的資料分析;第三 節、不同跳躍訓練對靜態平衡能力的資料分析;第四節、不同跳 躍活動對跳躍能力的資料分析;第五節、綜合討論。. 42.

(52)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 研 究 共 75 人 參 加 實 驗 , 實 驗 組 分 為 跳 床 組 ( 男 13 人 , 女 14 人 ) 以 及 跳 繩 組 ( 男 13 人 , 女 11 人 ), 控 制 組 為 24 人 ( 男 11 人 , 女 13 人 )。 實 驗 組 ( 跳 床 ) 年 齡 為 10.83±0.30 歲 , 身 高 為 141.18±6.08 公 分,體 重 為 39.23±8.63 公 斤;實 驗 組( 跳 繩 ) 年 齡 為 10.79±0.29 歲,身 高 為 142.98±6.61 公 分,體 重 為 39.20 ±10.85 公 斤。控 制 組 年 齡 為 10.79±0.27 歲,身 高 為 141.12±6.09 公 分 , 體 重 為 35.90±6.22 公 斤 , 詳 細 資 料 如 表 4-1 所 示 。. 表 4-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 組別. 人數. 年齡(歲)身高(公分)體重(公斤). 實驗組(跳床). 27. 10.83±0.30. 141.18±6.08. 39.23±8.63. 實驗組(跳繩). 24. 10.79±0.29. 142.98±6.61. 39.20±10.85. 控制組. 24. 10.79±0.27. 141.12±6.09. 35.90±6.22. 43.

(53) 第二節 不同跳躍訓練對動態平衡能力的資料分析.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實 施 不 同 的 跳 躍 訓 練 前 後,跳 床 與 跳 繩 兩 組 實 驗 組 以 及 控 制 組 的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變 化 結 果,由 表 4-2 得 知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 。 跳 床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2.17 秒 , 進 步 幅 度 21.5%; 跳 繩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13 秒 , 進 步 幅 度 1.3%; 控 制 組 進 步 0.02 秒 , 進 步 幅 度 0.2%。 由 圖 4-1 得 知 , 各 組 通 過 平 衡 木前後測的表現,跳床組優於跳繩組以及控制組。. 表 4-2 動態平衡前後測比較表 前測 組別. 平均數(秒). 實驗組(跳床). 後測 平均數(秒). 人數. 10.06±7.11. 7.89±3.13. 27. 實驗組(跳繩). 9.37±2.98. 9.24±2.66. 24. 控制組. 8.04±1.69. 8.02±2.85. 24. 總數. 9.20±4.70. 8.36±2.92. 75. 44.

(54) 12 10 8. ( 前測 後測. 6. ). 秒. 4 2 0.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1 動 態 平 衡 前 後 測 表 現. 由 表 4-3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909 , p> .05)。. 表 4-3 動態平衡能力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42.188. 2. 21.094. 0.909. .407. 前後測. 22.587. 1. 22.587. 3.111. .082. 組 別 ×前 後 測. 37.887. 2. 18.943. 2.609. .081. 2193.192. 144. 1670.446. 72. 23.201. 522.746. 72. 7.260. 2295.854. 149. 組內 受試者間 殘差 全體. 45.

(55) 第三節 不同跳躍訓練對靜態平衡能力的資料分析.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實 施 不 同 的 跳 躍 訓 練 前 後,跳 床 與 跳 繩 兩 組 實 驗 組 以 及 控 制 組 的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變 化 結 果,分 別 從 受 試 者 在 測 力 板 獲 得 的 運 動 參 數 , 以 慣 用 與 非 慣 用 腳 COP 的 總 面 積 、 總 位 移 以及速度來比較。. 一 、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 由 表 4-4 及 圖 4-2 可 以 得 知 ,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 , 結果顯示,各組後測之總面積均大於前測總面積,均呈現退步。. 表 4-4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表 前測 組別. 後測. 平均數(平方公尺). 平均數(平方公尺) 人數. 實 驗 組 ( 跳 床 ) 0.002185±.0021310. 0.002444±.0027642. 27. 實 驗 組 ( 跳 繩 ) 0.001792±.0009771. 0.002667±.0041876. 24. 控制組. 0.001417±.0007173. 0.001958±.0013981. 24. 總數. 0.001813±.0014676. 0.002360±.0029712. 75. 46.

(56) 0.003 (. 0.0025. ). 平 方 公 尺. 0.002. 前測 後測. 0.0015 0.001 0.0005 0.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2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由 表 4-5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874 , p> .05)。. 表 4-5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績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1.143E-5. 2. 5.717E-6. 0.874. .422. 前後測. 1.167E-5. 1. 1.167E-5. 2.562. .114. 組 別 ×前 後 測. 2.409E-6. 2. 1.205E-6. 0.265. .768. 組內. .000. 144. 受試者間. .000. 72. 6.541E-6. 殘差. .000. 72. 4.554E-6. 2.55E-5. 149. 全體. 47.

(57) 二 、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 由 表 4-6 及 圖 4-3 得 知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跳 床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073 平 方 公 尺 , 進 步 幅 度 41.7%; 跳 繩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392 平 方 公 尺,進 步 幅 度 99.4%;控 制 組 進 步 0.01 平 方 公 尺 , 進 步 幅 度 50 %。 從 結 果 中 顯 示 , 各 組 差 異 太 大 , 結 論 有 待 商榷。. 表 4-6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表 前測 組別. 平均數(平方公尺). 後測 平均數(平方公尺). 人數. 實驗組(跳床). 0.175±.887. 0.102±.355. 27. 實驗組(跳繩). 0.394±1.332. 0.002±.002. 24. 控制組. 0.002±.002. 0.001±.001. 24. 總數. 0.190±.9239713. 0.038±.216. 75. 48.

(58) 0.45 0.4. (. 0.35 0.3 0.25. 前測 後測. 0.2 0.15 0.1. ). 平 方 公 尺. 0.05 0.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3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由 表 4-7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1.087 , p> .05)。. 表 4-7 非 慣 用 腳 COP 總 面 績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組別. .977. 2. .489. 1.087. .343. 前後測. .903. 1. .903. 2.017. .160. 1.052. 2. .526. 1.175. .315. 64.6. 144. 組 別 ×前 後 測 組內 受試者間. 32.363. 72. .449. 殘差. 32.237. 72. .448. 67.532. 149. 全體. 49. F. P.

(59) 三 、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位 移 : 由 表 4-8 及 圖 4-4 得 知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跳 床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235 公 尺 , 進 步 幅 度 10.3%; 跳 繩 組 以 及 控 制 組 平均成績均退步。所以,各組慣用腳單足站立總位移之前後測的 表現,跳床組優於跳繩組以及控制組。. 表 4-8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位 移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表 前測 組別. 平均數(公尺). 後測 平均數(公尺). 人數. 實驗組(跳床). 2.263±.470. 2.028±.470. 27. 實驗組(跳繩). 1.985±.488. 2.175±.559. 24. 控制組. 1.780±.388. 2.162±.457. 24. 總數. 2.019±.489. 2.118±.494. 75. 2.5 2. ( 1.5. 前測 後測. 1. ). 公 尺. 0.5 0.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4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位 移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50.

(60) 由 表 4-9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995, p < .05 ), 在 前 後 測 以 及 組 別 前 後 測 達 顯 著 水 準 ( F=8.469 , *p<.05; F=22.827, *p<.05)。. 表 4-9 慣 用 腳 COP 總 位 移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組別. .786. 2. .393. .995. 前後測. .475. 1. .475. 8.469. .005 *. 2.560. 2. 1.280. 22.827. .000 *. 32.471. 144. 28.434. 72. .395. 4.037. 72. .056. 36.292. 149. 組 別 ×前 後 測 組內 受試者間 殘差 全體. 51. P .375.

(61) 四 、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位 移 : 由 表 4-10 及 圖 4-5 得 知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 。 跳 床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495 公 尺 , 進 步 幅 度 16.1%; 跳 繩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2.088 公 尺,進 步 幅 度 49.6%;控 制 組 平 均 成 績 退 步。所 以 , 各 組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總 位 移 之 前 後 測 的 表 現,跳 繩 組 優 於 跳 床 組以及控制組。. 表 4-10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位 移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表 前測 組別. 後測. 平均數(公尺). 平均數(公尺). 人數. 實 驗 組 ( 跳 床 ) 3.076±2.641. 2.581±1.506. 27. 實 驗 組 ( 跳 繩 ) 4.209±7.096. 2.121±.532. 24. 控制組. 1.870±.462. 2.106±.462. 24. 總數. 3.052±4.365. 2.282±1.001. 75. 5. ( ). 公 尺. 4 3. 前測 後測. 2 1 0.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5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位 移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52.

(62) 由 表 4-11 得 知 , 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F=1.676 , p> .05)。. 表 4-11 非 慣 用 腳 COP 總 位 移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組別. 35.449. 2. 17.724. 1.676. .194. 前後測. 22.862. 1. 22.862. 2.519. .117. 組 別 ×前 後 測. 34.009. 2. 17.004. 1.874. .161. 1414.969. 144. 受試者間. 761.521. 72. 10.577. 殘差. 653.448. 72. 9.076. 1507.289. 149. 組內. 全體. 53. P.

(63) 五 、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速 度 : 由 表 4-12 及 圖 4-6 得 知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 。 跳 床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012 公 尺 /秒,進 步 幅 度 10.0%;跳 繩 組 以 及 控 制組平均成績均退步。所以,各組慣用腳單足站立速度之前後測 的表現,跳床組優於跳繩組以及控制組。. 表 4-12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速 度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表 前測 組別. 後測. 平 均 數 ( 公 尺 /秒 ). 平 均 數 ( 公 尺 /秒 ). 人數. 實驗組(跳床). 0.119±.024. 0.107±.024. 27. 實驗組(跳繩). 0.104±.025. 0.115±.029. 24. 控制組. 0.094±.020. 0.114±.024. 24. 總數. 0.106±.025. 0.111±.026. 75. ( ). 公 尺 / 秒.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前測 後測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6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速 度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54.

(64) 由 表 4-13 得 知 , 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F=1.002 , p> .05), 在 前 後 測 以 及 組 別 前 後 測 達 顯 著 水 準 ( F=8.561, *p<.05; F=22.907, *p<.05)。. 表 4-13 慣 用 腳 COP 速 度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SS. df. 組別. .002. 2. .001. 1.002. .372. 前後測. .001. 1. .001. 8.561. .005 *. 組 別 ×前 後 測. .007. 2. .004. 22.907. .000 *. .091. 144. 受試者間. .080. 72. .001. 殘差. .011. 72. .000. 0.101. 149. 組內. 全體. MS. 55. F. P.

(65) 六 、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速 度 : 由 表 4-14 及 圖 4-7 得 知 各 組 前 後 測 成 績 變 化 的 情 形 。 跳 床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026 公 尺 /秒,進 步 幅 度 16.0%;跳 繩 組 平 均 成 績 進 步 0.11 公 尺 /秒 , 進 步 幅 度 49.5%; 控 制 組 平 均 成 績 退 步 。 所以,各組非慣用腳單足站立速度之前後測的表現,跳繩組優於 跳床組以及控制組。. 表 4-14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速 度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表 前測 組別. 後測. 平 均 數 ( 公 尺 /秒 ). 平 均 數 ( 公 尺 /秒 ). 人數. 實驗組(跳床). 0.162±.139. 0.136±.079. 27. 實驗組(跳繩). 0.222±.375. 0.112±.028. 24. 控制組. 0.098±.024. 0.111±.024. 24. 總數. 0.161±.230. 0.120±.052. 75. 0.25. (. 0.2. 公 尺 0.15 / 0.1 秒 0.05. 前測 後測. ). 0. 跳床組. 跳繩組. 控制組. 圖 4-7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速 度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56.

(66) 由 表 4-15 得 知 , 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F=1.675 , p> .05)。. 表 4-15 非 慣 用 COP 速 度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異來源. SS. df. 組別. .099. 2. .050. 1.675. .195. 前後測. .064. 1. .064. 2.520. .117. 組 別 ×前 後 測. .095. 2. .047. 1.869. .162. 3.954. 144. 受試者間. 2.128. 72. .030. 殘差. 1.826. 72. .025. 4.212. 149. 組內. 全體. MS. 57. F. P.

數據

圖 3-4  跳 床 活 動 ( 一 ) 利 用 牆 上 握 把 輔 助
圖 4-1 動 態 平 衡 前 後 測 表 現   由 表 4-3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909 , p> .05)。   表 4-3   動 態 平 衡 能 力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 異 來 源        SS      df      MS        F     P   組 別            42.188      2     21.094    0.909   .407    前 後 測
圖 4-2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由 表 4-5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874 , p> .05)。   表 4-5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績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 異 來 源        SS      df      MS        F     P   組 別            1.143E-5   2    5.717E-6
圖 4-3 非 慣 用 腳 單 足 站 立 COP 總 面 積 之 前 後 測 比 較   由 表 4-7 得 知,在 各 組 間 效 果 的 考 驗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1.087 , p> .05)。   表 4-7   非 慣 用 腳 COP 總 面 績 二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變 異 來 源        SS      df      MS        F     P   組 別            .977       2       .489     1.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01 Usual resident by age group, gender and place of birth A02 Usual resident by age group, gender and ethnicity A03 Usual resident by gender, ethnicity and place of birth

There were 216 MICE events held in hotels, of which 210 were meetings &amp; conferences and 6 were exhibitions, drawing a total of 23,878 participants and attendees. Meanwhile, 94

A01 Usual resident by age group, gender and place of birth A02 Usual resident by age group, gender and ethnicity A03 Usual resident by gender, ethnicity and place of birth

First Taiwan Geometry Symposium, NCTS South () The Isoperimetric Problem in the Heisenberg group Hn November 20, 2010 13 / 44.. The Euclidean Isoperimetric Problem... The proof

Technique Work Webmaster Group Account Manager Group Monitoring and Client Group PC Manager Group. Non-Technique Work 215 management property/purchase fix

Write the following problem on the board: “What is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rectangle that can be inscribed in a circle of radius 4?” Have one half of the class try to solve this

If he divided them equally into several groups, each group has the same number of pieces of blue paper and green paper respectively and no paper is

1、 Focusing on the unit of “circle”, the variation of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3. The var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