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 3-1-1 研究架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圖 3-1-1 研究架構 "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係根據研究動機、目的,並配合有關文獻探討之結果,進 行本研究之設計。首先說明研究架構,其次敘述研究對象的選取,進 而說明研究工具的編製,最後則規劃實施過程與資料處理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及訪談想要探討中輟復學學生的基本資料,生活 狀況及困擾,造成中輟的原因,他們有什麼需求,而這些需求在性別、年 級有沒有不同,可提供什麼樣的輔導策略,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圖 3-1-1 研究架構

實際訪談 文獻探

問卷調查研究

理論基礎 訪談資料彙整

分析討論及統計考驗

結 論 和 建 議

基本資料 生活困擾 中輟原因

需求(性別,年級)

輔導策略

(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立國中(含完全中學及中途學園)一、二、三年 級中輟復學生為研究對象,為使樣本具代表性,問卷調查盡力讓每個縣市 都有樣本,由於各校狀況不同,不見得都找得到中輟復學生,所以採立意 取樣方法;訪談對象以研究者任教學校及鄰近學校的復學生為主。茲分成 問卷調查及訪談二部分,說明如下:

一、問卷調查

本研究以九十一學年度全台灣省公立國中(包括中途學園)及善牧學 園男女中輟復學生為母群體,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 選擇中輟復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參與問卷調查的學校列如表 3-2-1:

表 3-2-1 問卷調查縣(市)、學校、學生數一覽表

地區 縣(市) 學校名稱 學生數 地區 縣(市) 學校名稱 學生數 基隆市 銘傳國中 2 嘉義縣 鹿草國中 3 北區

台北市 民權國中 3

南區

民和國中 9

敦化國中 1 東石國中 3

民生國中 3 朴子國中 4

明湖國中 2 台南縣 佳興國中 7

北安國中 2 麻豆國中 2

台北縣 泰山國中 1 鹽水國中 2

江翠國中 4 新市國中 1

淡水國中 1 永仁國中 7

新莊國中 7 高雄市 光華國中 1

桃園縣 龍潭國中 4 明義國中 3

仁和國中 7 陽明國中 4

大成國中 7 高雄縣 林園中學國中部 4

大崙國中 3 屏東縣 滿州國中 3

(3)

新竹市 忠孝國中 2 琉球國中 1

苗栗縣 公館國中 2 車城國中 5

北區

維真國中 1 枋寮國中 2

台中市 北新國中 1

南區

恆春國中 2

三光國中 6 宜蘭縣 蘇澳國中 1

台中縣 鹿寮國中 4 興中國中 1

大華國中 1 吳沙國中 2

神岡國中 3 國華國中 2

潭秀國中 3 壯圍國中 3

台中縣 光榮國中 3 善牧學園 12

南投縣 北梅國中 3 花蓮縣 花岡國中 3

草屯國中 3 豐濱國中 3

雲林縣 東和國中 3 壽豐國中 1

北港國中 1 台東縣 都蘭國中 2

中區

東區

新港國中 3 合計:18 縣市,57 所學校, 179 人

二、半結構式訪談及學生日常生活的觀察

訪談對象的選擇,因為地緣因素,以研究者服務的學校及鄰近學校為 對象,訪談學生、學生家長及導師、輔導組長,有些學生是研究者自己班 級的學生,或是任課班級的學生,對於他們的家庭背景、問題所在、生活 狀況原本就有一定的熟悉度;另外,也很感謝同事及鄰近學校的老師很熱 心幫忙,提供了很多資料,使研究者蒐集的資料能更詳盡。

受訪者基本資料方面,共有學生九人,導師二人,學生家長二人,輔 導組長二人,輔導室還提供中輟生輔導、訪談紀錄簿。受訪的同學當中,

以家庭的問題最多,所以訪談之後,刪去三個問題或需求類似的學生個

案,保留六個有代表性的學生,基本資料於第四章研究分析中再做說明。

(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實際了解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採用問卷調查及訪談 方式進行研究,並根據研究目的之需要編擬「中輟復學生需求輔導問卷」

及訪談大綱,說明如下。

一、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法是較經濟簡便、較無訪問偏差、有標準化格式,比較客觀 且樣本代表性高和易於以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取樣時係經研究者同事、

朋友及研究所的同學及部分學校輔導室協助,抽取中輟復學生進行問卷調 查,以量化方式取得分析結果,由研究者親自將問卷發給學生作答或由研 究者同事、同學、輔導室老師幫忙施測,取回問卷後進行統計分析。

(一)問卷內容

為配合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自編的「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問 卷為評量的工具,分成以下幾個部份:

1.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級、父母的婚姻狀況、居住狀況、一星 期的零用錢、曾經輟學的次數、第一次輟學的時間、輟學原因。

2.目前最困擾的事,按 1234 的優先順序勾選。

3.曾經接受過的輔導措施有哪些、有無幫助、有無幫助的原因。

4.需求部份:共編擬 33 題需求問卷。

5.希望接受的輔導措施,按 1234 的優先順序勾選。

(二)項目分析--決斷值(臨界比、t 值)

問卷的第二部份共有 33 題需求題目,為了證實「中輟復學生需求問

(5)

卷」具有鑑別度,採「獨立樣本高低分組 t 檢定」檢驗二組在每個題項的 差異。首先,就 F 值考驗來看,其顯著性考驗小於 0.05 表二個組別(高、

低分組)群體變異數不相等。接著,看假定變異數不相等的 t 值,假如 t 值顯著(sig.<0.05)此題具有鑑別度。第三,判別二組平均數差異檢定之 t 值是否顯著。第四,假如 F 值不顯著(sig.>0.05)表二個組別群體變異數 相等(同質),則查表「假如變異數相等」之 t 值,此時 t 值如果顯著 (sig.<0.05)表示此題具有鑑別度(吳明隆,2000)。

由「獨立樣本 t 檢定」表中可知,33 個題目的臨界比如表 3-4-1 所示:

表 3-4-1 需求問卷臨界比值

題號 臨界比(t 值) 題號 臨界比(t 值) 題號 臨界比(t 值) 1 4.814 2 4.897 3 6.17 4 7.842 5 4.041 6 5.791 7 6.605 8 4.991 9 6.173 10 6.640 11 4.850 12 5.047 13 4.301 14 4.658 15 3.798 16 4.257 17 8.403 18 5.470 19 4.866 20 6.007 21 9.547 22 5.501 23 3.500 24 6.314 25 4.031 26 4.580 27 3.672 28 4.937 29 6.778 30 5.296

31 6.701 32 6.038 33 3.880

以第 9 題之臨界比值 9.547 最高,第 13 題之臨界比值 3.500 最低,

但都已經超過習慣之 3.5 的標準(王保進,2002) ,表示「中輟學生需求 問卷」的 33 個題目都具備良好的鑑別度。

(三) 因素分析—建構效度

為了證實「中輟復學生需求問卷」的確能測量需求的某一潛在特質,

(6)

並釐清潛在特質的內在結構,能夠將一群具有共同特性的測量分數,抽離 出背後潛在構念的統計分析技術,便是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本量表的效度採因素分析,其目的在於求得量表的「建構效度」

(construct validity),研究者採主成份分析,其目的即在多變項關係中,

變項間線性組合對表現或解釋每個層面變異數非常有用;主成份資料分析 中,以較少成份解釋原始變項變異量較大部份,成份變異量通常以「特徵 值」(eigenvalues)表示, 「主成份因素分析」(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PFA)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即因素結構的簡單化,希望以 最少的共同因素,能對總變異量作最大的解釋,因而抽取的因素愈少愈 好,但抽取因素之累積解釋的變異量則愈大愈好(吳明隆,2000)。

KMO 是 Kaiser-Meyer-Olkin 的取樣適當性量數,當 KMO 值愈大時,表 示變項間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適合進行因素分析,本問卷之 KMO 值為 0.772,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從 Bartlett’s 球形考驗的χ2 值為 1714.705(自由度為 528)達顯著,代表母群體的相關矩陣間有共同因素存 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接著以屬於「直交轉軸」之「最大變異法」進行轉軸,採用直交轉軸 法,理論上顯示因素間是彼此獨立的,並且希望每一因素所能解釋變異量 最大,也就是因素間的重要性有高低的區別 (王保進,2002;吳明隆,

2000),轉軸後決定因素與命名,研究者乃採學者 Kaiser 所提的準則標準,

選取特徵值大於一的因素。

因素分析發現,經由主成份分析法,33 個測量題目可以抽離出九個主 要的因素,九個因素共可解釋 66.132%的結構變異量。

就共同性而言,共同性為所有因素解釋每個選項的比例,其數值越高

越好, 一般而言,其轉軸後共同性之數值在 0.5 以上均屬良好,而本問卷其轉

軸後共同性最高為 0.828,最低為 0.510,整體而言均屬良好。

(7)

表 3-4-2 轉軸後共同性分析表

選項 轉軸後共同性

1. 我希望學校提供我有關性教育的課程 0.791

2. 我希望學校提供我兩性互動教育的課程 0.828

3. 希望學校提供我感情方面的輔導 0.723

4. 希望學校的上課更活潑 0.692

5. 我希望學校增加職業訓練的課程(如:電腦,美髮,烹飪…) 0.714

6. 我希望學校多辦社團及其他活動 0.742

7. 我希望學校教學及活動的設施能更好、更多 0.595

8. 我希望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0.684

9. 我希望學習照顧自己身體的方法 0.634

10. 我希望學習與他人在一起的方法 0.578

11.我希望能離開幫派或不良團體 0.603

12.我覺得沒有人知道我的心事,希望有人多關心我 0.638

13.我的生活作息很亂,希望能學習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0.786

14.我希望有大哥哥、大姊姊或社工人員主動關懷我或到我家訪問 0.708

15.我希望提供給我可住宿的青少年之家或是可以住宿的學習場所 0.709

16.我希望老師告訴我將來可以做的工作 0.646

17.接觸或信仰宗教,得到心靈的安 0.637

18.我希望得到家人、尤其是父母的關懷與愛 0.625

19.我希望與兄弟姊妹相處融洽 0.510

20.我希望和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0.664

21.我希望和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 0.631

22.我希望朋友能夠支持與鼓勵我 0.549

23.我希望知道更多的法律知識 0.639

24.我希望我住的社區多舉辦親子同樂的活動 0.689

25.我的家庭發生變故,希望政府提供我緊急救助 0.686

26.我希望父母能夠參加親職座談會,學習正確管教孩子的方法 0.630

27.我希望學習一項技術 0.570

28.我希望我住的社區可以提供青少年休閒活動的場所 0.597

29.我希望有輔導老師提供我幫助及意見 0.652

30.我希望有一個安靜而住得舒服的家 0.643

31.我希望在父母感情很好的雙親家庭成長 0.621

32.對於我所喜歡的異性朋友,我希望能夠和他們順利地交往 0.677

33.我覺得學校課業壓力過大,希望學得紓解壓力的方法 0.733

(8)

(四)需求問卷信度分析

本量表的信度採 Cronbach 所創的 α 係數,此方法只須檢測一次,也 不必將檢測分成兩半,其主要方法是依據受試者對所有題目的反應,來分 析題目間的一致性(interitem consistency) ,以確定測驗中的題目是否 測量相同的特質。當測驗內容的同質性越高,受試者在各類題目上所得的 成績相關會較高,若係數高於 0.7,則表示內在的一致性越良好,凡 Cronbach α係數越高者,則表示該分量表各題目之性質與整個分量表趨 於一致,但在量表發展過程中,往往在 0.6 以上,便視為可接受。

由表可知本問卷 33 個需求題目的 α 係數,有七個因素在 0.6 至 0.8 之間,只有一個因素在 0.52 以上,可見本量表的信度不低。如表 3-4-3 所示:

表 3-4-3 中輟復學生需求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分量表 選 項 Cronbach’s α 係數 學校功能:

兩性教育

1.我希望學校提供我有關性知識教育的課程 2.我希望學校提供我兩性互動的教育課程 3.希望學校提供我感情方面的輔導

0.8487

學校功能:

課程與設施

4 希望學校的上課更活潑

5.我希望學校增加職業訓練的課程(如:電腦,美 髮,烹飪…)

6 我希望學校多辦社團及其他活動

7.我希望學校教學及活動的設施能更好、更多

0.7789

自我功能:

心理與健康

8. 我希望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9. 我希望學習照顧自己身體的方法 10.我希望學習與他人在一起的方法 11.我希望能離開幫派或不良團體

12.我覺得沒有人知道我的心事,希望有人多關心 我

13.我的生活作息很亂,希望能學習安排自己的作 息時間

0.8020

(9)

生涯規劃 14.我希望有大哥哥、大姊姊或社工人員主動關懷 我或到我家訪問

15.我希望提供給我可住宿的青少年之家或是可以 住宿的學習場所

16.我希望老師告訴我將來可以做的工作 17.接觸或信仰宗教,得到心靈的安慰

0.7208

18.我希望得到家人、尤其是父母的關懷與愛 19.我希望與兄弟姊妹相處融洽

20 我希望和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21.我希望和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 人際互動

22.我希望朋友能夠支持與鼓勵我

0.6397

23.我希望知道更多的法律知識

24.我希望我住的社區多舉辦親子同樂的活動 25.我的家庭發生變故,希望政府提供我緊急救助 社會支援

26.我希望父母能夠參加親職座談會,學習正確管 教孩子的方法

0.6027

27.我希望學習一項技術

28.我希望我住的社區可以提供青少年休閒活動的 場所

休閒與職業 輔導

29.我希望有輔導老師提供我幫助及意見

0.5240

30.我希望有一個安靜而住得舒服的家 31. 我希望在父母感情很好的雙親家庭成長 安定

32.對於我所喜歡的異性朋友,我希望能夠和他們 順利地交往

0.6674

課業 33.我覺得學校課業壓力過大,希望學得紓解壓力 * 的方法

總量表 共 33 題 0.9147

二、半結構式訪談與日常生活觀察

(一)半結構式訪談

「半結構式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又稱「半標準化

的訪談」(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s)或「引導式的訪談」 (guided

(10)

interviews) 。研究者在訪談之前,必須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 談的大綱,作為訪談指引方針。不過,在整個訪談進行過程,研究者不必 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來進行訪問工作。通常,訪談者也可以依實際情況,

對訪談問題做彈性調整(Berg,1998:61-2) ,其優點是對特定議題可以採 取較為開放的態度,來進行資料蒐集的工作,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穫。當研 究者的動機是要深入了解個人生活經驗或將訪談資料進行比較時,半結構 式的訪談可說是非常適合的方式(引自潘淑滿,2003:145) 。

根據研究目的,研究者自行設計的訪談綱要如下:

學生部份

1.為什麼沒到校(原因、過程)?

2.如何回到學校的?

1. 回到學校以後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適應狀況)?

4.你希望學校怎麼樣才會更好(老師、課程、設備、同學)?

5.你希望家裡怎麼樣會更好(父母、心理、物質需求)?

6.你希望社區怎麼樣會更好(辦活動、休閒設施)?

7.如果給你三個願望,你希望如何?

老師部份:

1.學生沒到校的原因。

2.家庭環境、學校狀況、與同學相處情形、生活的困擾。

3.如何幫助他們、希望相關單位提供何種幫助?

家長部份:

霖仔是研究者導師班的學生,自其轉到本班,研究者與他的父母面對

面或電話溝通次數達二十餘次,對於他們的家庭狀況非常熟悉,論文內僅

擷取部份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對話內容。

(11)

(二)參與觀察

根據 Lofland 的定義,所謂「參與觀察」是指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對 研究現象或行為透過觀察方式,來進行相關資料收集與對現象的了解(引 自嚴祥鸞,1996:198) 。參與觀察大都是在自然的情境中,對研究現象進 行觀察,所以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對象的行為。

研究者任教於學校,對於學生的各方面狀況自然是熟悉而易於觀察,

有助於現象的瞭解。

(12)

第四節 實施程序

為了探討國中中輟復學生生活困擾,需求與最希望接受的輔導與幫 助,本研究除了理論分析之外,並進行實證性的研究,依研究目的進行復 學生的問卷調查及訪談。

一、文獻評閱

研究者經由各方面的相關資料蒐集與閱讀,將研究主題之構思與指導 教授討論,經指導教授的鼓勵與建議,再針對研究內涵詳覽有關文獻,並 且對學生進行初步的訪談,完成初步研究計劃。

二、編製訪談大綱及問卷

本研究的測量工具為訪談大綱及「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問 卷」 ,係為研究者根據文獻,並且和同事、輔導教師、研究者任教的學生 討論編製而成,編訂完成後諮詢專家學者之意見,即著手進行研究。

三、預試與修正

訪談大綱及「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問卷」預試問卷編定完成後,

於九十二年二月底進行學生的訪談至少二次,師長的訪談各一至二次,家長接觸 數次,訪談的目的一方面建立並且反覆修改需求與輔導問卷,一方面作為問卷資 料的佐證,此時同時進行問卷預試,由於中輟復學生不好找,進行預試的時間達 一個半月,回收後隨即以 SPSS/8.0 進行問卷需求部分的項目分析、因素分析以 建構效度及信度後編製正式問卷。

四、行政聯繫

首先與研究者共事過的同事、研究所的同學及各校輔導室主任、組

長,進行聯繫,委由發放、收回問卷,問卷寄出後超過三個禮拜沒有回收

的再一一打電話聯繫。

(13)

五、正式施測

本研究問卷正式施測時間為 92 年 4 月 8 日至 6 月 7 日,前後達二個 月,復學生時輟時學的情形頗多,因此施測時間達二個月。問卷回收後,

隨即進行資料登錄與統計分析。

六、資料登錄與分析

訪談部分,將錄音轉成逐字稿,結合平時對學生的生活觀察,截取與

研究相關的對話內容;問卷調查回收後,進行資料的整理,剔除作答不完

整者,編碼登錄,封閉式的題目鍵入電腦,再以套裝軟體 SPSS 進行編碼

與分析,開放性問答的題目以人工進行歸類與整理。

(1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問卷經施測回收後,隨即將有效問卷進行編碼和登錄工作,開 放性的問題進行歸類與整理;訪談完後隨即將錄音的內容轉成逐字稿,找 出和研究相關的對話,說明如下:

一、問卷統計分析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先行以基本描述統計說明研究對象的特性,再進 行依架構分類之推論統計分析,利用電腦套裝軟體程式視窗版 SPSS/PC 8.0 進行統計分析和假設考驗,主要的統計分析方法包括下列各種方法:

1.次數分配分析(Frenquency distribution analysis)與百分比

(percentage) :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描述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包 括性別、年級、輟學次數、輟學時間、父母婚姻狀況、和誰住在一起、

零用錢等。

2.因素分析

以因素分析驗證,量表中各分量表的因素。

3.信度分析─對研究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之分析

以 Cronbach α係數對研究量表之內部一致性進行分析,求取信度。

4.獨立樣本 T 考驗

以獨立樣本 T 考驗進行項目分析,並且考驗不同的性別在需求上是否 相同。

5.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不同的年級在需求上是否相同。

(15)

二、訪談資料分析

蒐集學生資料的過程及方式如下:

1.中輟復學生訪談的現場筆記、錄音及逐字稿。

2.中輟復學生師長、家長訪談的現場筆記、錄音及逐字稿。

3.輔導室的中輟輔導紀錄簿,內容包括學生基本資料、問題狀況、輔導 紀錄……等。

4.在校的觀察。

資料整理完後,再做歸納分析,從主題中舉出具有代表性的實例,穿

插於問卷調查的數據資料分析中,以作為佐證及分析原因,如此可更進一

步的了解中輟復學生實際而真實的狀況,與問卷調查相互呼應,做深入的

分析與探討。

數據

表 3-4-2 轉軸後共同性分析表  選項                                轉軸後共同性 1. 我希望學校提供我有關性教育的課程                       0.791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 傳統上市場上所採取集群分析方法,多 為「硬分類(Crisp partition)」,本研 究採用模糊集群鋰論來解決傳統的分群

每一位孩子必須接受 定期的英、數檢測,以 檢視每一位孩子面臨 的學習困難點。轉換教 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

(一) 所有必修部分和延伸部分的課節都納入時間表內,所有班級的數學課節畫 一為七堂,全班修讀相同的課題內容(見圖

是屬於層次較高之檢測工作。由此類工作的特質 是屬於層次較高之檢測工作。由此類工作的特質 來看,其應屬於非破壞評估(Non-Destructive

(十四) 本試題分二題(試題編號 104201~02) ,每題各有二站;應檢人必須測試一題且該 題二站檢定同時及格,始認定合格,每場測試以 10

其硬體架構如圖 9.3 所示。本實驗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之前學長所做的 GPS/INS 整合 部分中的加速儀用

首先考慮針對 14m 長之單樁的檢測反應。如圖 3.14 所示為其速 度反應歷時曲線。將其訊號以快速傅立葉轉換送至頻率域再將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