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宜蘭縣的地理環境與交通網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壹、宜蘭縣的地理環境與交通網絡: "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參章 一黨獨大下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1950~1981)

第一節 宜蘭縣的人文、地理及社會環境

要了解一個區域的派系與選舉之互動關係,最基本的就是從它的區域 條件探究。由於本文主要的目的在了解宜蘭縣地方派系的消長關係,除了 從政治面去分析外,更有必要從整個歷史的脈絡,及其相關的人文、地理、

社會環境分析、探討。因此,開始探討整個宜蘭縣派系政治的興起與沒落 的同時,我們實在有必要徹底去了解宜蘭縣的一些客觀條件,以下就從宜 蘭縣的地理環境、交通網絡的發展與其社經關係來加以論述。

壹、宜蘭縣的地理環境與交通網絡:

一、地理環境:

宜蘭縣東臨太平洋,西、北兩側以雪山山脈和台北、桃園相接,南邊 以中央山脈和台中、花蓮接壤,地理位置在台灣地區的東北部。而宜蘭縣 最主要的河川--蘭陽溪所挾帶的泥沙沈積成蘭陽平原,而蘭陽平原位於山 海之間,是一個封閉三角形平原。因為地理位置較為特殊的關係,使宜蘭 縣在經濟活動及交通體系上成為一個獨立且封閉的地理區位。

此外,宜蘭縣全境山地面積廣闊,總面積達 1638.15 平方公里,佔全 縣總面積四分之三,平地部分僅 499.31 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四分之一,

由於全縣四周皆被高山所圍繞,因此,在地理上自成一獨立區域,使縣內 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意識都具有濃厚的本土色彩(林大煒,1993:37) 。氣候 方面,宜蘭地區深受東北季風的影響,雨量相當充沛,但也因此飽受水患 之苦,每年夏、秋之際,常為颱風侵襲的必經路徑之一,在強風暴雨的挾 襲之下,在冬山、五結、頭城、礁溪等地大片的農田時常成為水鄉澤國(謝 志得,1996:21) 。

至於交通運輸系統方面,早先每遇強風暴雨,由宜蘭到蘇澳的公路幾

乎是柔腸寸斷、泥濘不堪,交通常常陷於癱瘓的狀態之中,因而導致企業

(2)

界投資意願不高,進而直接影響宜蘭地區都市經濟的發展(李佩蓉,1990:

19) 。在距離上,宜蘭縣距離台北市約八十公里左右,相較於其他縣市如基 隆市、桃園縣等,宜蘭縣在地理位置上都比上述地區要遠,加上周圍高山 的阻隔、交通體系的不完整。因此,整個宜蘭縣都市化程度較度較低,都 市經濟發展較不活絡,在歸類上算是鄉村地區。

二、區域交通網絡:

宜蘭縣向來被稱為後山,所以本地居民的生活水準以及地方建設都比 西部平原落後許多,加上蘭陽溪的橫亙其中,宜蘭地區的交通建設便分別 以溪北的宜蘭市、及溪南的羅東鎮為中心向鄰近的鄉鎮市來擴散發展,也 加深了地域間的分歧,而宜蘭縣早期的政治生態也因為地理區位的關係,

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關於宜蘭地區的交通建設,在清朝光緒年間,蘭陽地區的交通建設可 說已開發完成,因此道路系統也頗具規模。但是蘭陽溪橫割宜蘭地區,造 成天然的屏障。因此,溪南、溪北交通往來非常不便。爾後,溪北、溪南 便各自獨立發展,溪北以宜蘭街為中心,北通頭圍,可往台北地區,主要 支線成放射狀分出,以連終各圍、結聚落,隔有溪流者互不相通。溪南以 羅東為中心,南通蘇澳,西連叭哩沙喃(三星),主要支線也和溪北類似,

成放射狀分布。因蘭陽地區三面環山,雖有路通台北,但翻山越嶺,通行 不便,故對外交通賴海運,主要航運為淇武蘭溪、宜蘭川、及冬山川等(謝 志得,1996:23) 。

緊接日據時代,由於日本殖民政府加強交通建設,使各支線彼此銜接 等交通建設的完成,促使宜蘭縣邁入早期現代化的基礎,工業也漸發展,

人口隨之增加。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宜蘭縣在交通建設方面只有道路

狀況的改善,但於 1952 年北宜公路開始通車,之後北部橫貫公路宜蘭支線

也陸續開通(賴如崧,1978:177-182)。

(3)

總之,宜蘭縣由於蘭陽溪的東西橫亙,使其在自然環境上有溪北、溪 南的地理區位之劃分。連帶影響的是,交通建設也漸漸成為溪北、溪南各 自獨立發展。溪北以宜蘭市為中心,溪南以羅東鎮為中心,道路均成放射 狀分布。因此,地理區域的分隔,加上交通建設的分別發展產生了不同的 地方意識,更造成選舉時,地方菁英利用地理區位差異的對立爭奪。

貳、宜蘭縣的社會經濟結構:

一、人口結構概況:

(一)人口成長:

宜蘭縣是台灣少數人口成長率逐年下降的地區。民國 41-50 年平均成 長率為 2.90%,同時期台灣地區年平均成長率為 3.21%,民國 51-60 年均 年成長率為 1.52%,同時期台灣地區年平均成長為 2.68%,北部地區為 3.69

%。民國 61-70 年,宜蘭年平均長率為 0.59%,台灣地區為 1.74%,北部 地區為 2.85%,民國 71-80 年,宜蘭縣年平均成長率更降為 0.16%(謝志 得,1996:24)。

而宜蘭地區人口遷移情形,除民國 42、44 年因義胞和榮民大量移入,

58 年因兵役人口登錄等特殊因素導致其他社會增加率為正值外,其餘各年 的社會增加率均為負值,可見本區人口外流的情形相當嚴重,由下【表 3-1】

即可清楚瞭解,宜蘭縣自民國 79 年開始遷出的人數幾乎比遷入的人數還 多,原因是外移人口逐年增加而導致宜蘭地區的人口淨成長速度顯得相當 緩慢(李佩蓉,1990:21) 。

【表 3-1】民國 79 年至 91 年宜蘭縣人口數變遷概況表 登記數別

年度別 總人口數 遷入人數 遷出人數 出生人數 死亡人數

79 450,943 25,979 28,436 7,794 2,824

80 453,765 23,443 25,559 7,768 2,830

81 456,857 25,116 26,720 7,723 3,027

(4)

82 462,509 29,591 29,063 7,954 2,830 83 464,359 27,795 30,688 7,825 3,082 84 465,043 26,858 30,827 7,762 3,109 85 465,120 26,424 30,473 7,511 3,115 86 466,603 31,421 34,297 7,471 3,112 87 465,627 28,856 32,708 5,992 3,116 88 465,004 24,185 27,597 5,951 3,162 89 465,186 24,256 27,281 6,388 3,181 90 465,799 27,695 29,410 5,487 3,159 91 464,107 31,659 35,160 5,092 3,283 92 463,285 24,068 26,487 4,718 3,118 93 462,286 21,729 23,885 4,045 2,903 資料來源:宜蘭縣統計要覽;宜蘭縣政府民政局

12

此外,我們亦可從下【圖 3-1】中清楚發現,宜蘭縣的人口數從民國 82 年起就維持在 46 萬人左右(因為從民國 82 年起人口數變遷圖並無大幅 變化的情形) ,一直到民國 93 年亦維持在 46 萬 2 千人左右。因此,我們可 以清楚瞭解宜蘭縣的總人口數已經十多年沒有增加了,這都跟宜蘭縣獨特 的地理環境有關係,也因為宜蘭縣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宜蘭縣的工商業發 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總人口數也一直無法增加,造成宜蘭縣人口外流 情形相當嚴重。

12 網址為 http://hrs.e-land.gov.tw/default.asp?Sysno=H_09

(5)

0 10 20 30 40 50 60

79年 81年 83年 85年 87年 89年 91年 93年

單 位

: 萬 人

總人口數

【圖 3-1】民國 79 年至 91 年宜蘭縣人口數變遷概況圖

(二)人口分佈及密度:

宜蘭地區人口之分佈多集中於蘭陽平原,而人口多集中於沿台九號公 路及北迴鐵路所形成的聚落,如頭城、礁溪、宜蘭、羅東、冬山、蘇澳,

是本地最要的人口聚集區。宜蘭縣面積 2143.6251 平方公里,根據九十一 年底戶籍登記資料顯示,宜蘭縣總人口數為 464107 人,其中以宜蘭市 92786 人最多,羅東鎮 70775 次之,而山地以大同鄉 5842 人最少。

從下【圖 3-2】我們可以清楚瞭解各鄉鎮人口數佔全縣的百分比:其中 以宜蘭市佔全縣人口的 19.99%最多、其次為羅東鎮的 15.25%、冬山鄉的 11.07%第三、蘇澳鎮的 9.88%第四、五結鄉的 8.38%第五、礁溪鄉的 8.12

%第六、員山鄉的 7.23%第七、頭城鎮的 7.12%第八、壯圍鄉的 5.68%第 九、三星鄉的 4.74%第十、南澳鄉的.27 第十一及所佔比例最少的大同鄉 佔 1.26%。

民國 79 年至 91 年宜蘭縣人口數變遷概況圖

(6)

大同鄉

1.26% 南澳鄉 1.27%

三星鄉 4.74%

五結鄉 8.38%

冬山鄉 11.07%

員山鄉 7.23%

壯圍鄉

5.68% 礁溪鄉

8.12% 頭城鎮

7.12%

蘇澳鎮 9.88%

羅東鎮 15.25%

宜蘭市

19.99% 宜蘭市

羅東鎮 蘇澳鎮 頭城鎮 礁溪鄉 壯圍鄉 員山鄉 冬山鄉 五結鄉 三星鄉 大同鄉 南澳鄉

【圖 3-2】宜蘭縣各鄉鎮人口佔全縣人口數百分比圖

此外,宜蘭縣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17 人,其中以羅東鎮每平方 公里 6239 人為最多,南澳鄉每平方公里 8 人為最少。宜蘭縣各鄉鎮市人口、

面積及人口密度如下【表 3-2】所示:

【表 3-2】宜蘭縣面積、人口數及人口密度表

地區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人) 密度

(人/平方公里)

宜蘭市 29.4080 92768 3,155 羅東鎮 11.3448 70775 6,239 蘇澳鎮 89.0196 45869 515 頭城鎮 100.8930 33062 328 礁溪鄉 101.4278 37685 372 壯圍鄉 38.4769 26355 685

宜蘭縣各鄉鎮人口佔全縣人口數百分比圖

(7)

員山鄉 111.9106 33566 300 冬山鄉 79.8573 51382 643 五結鄉 38.8671 38897 1,001 三星鄉 144.2238 21999 153

大同鄉 657.5442 5842 9

南澳鄉 740.6520 5907 8

宜蘭縣 2143.6251 464107 217 資料來源:宜蘭縣民政局,台閩地區各縣市鄉鎮市區土地面積及人口密度表,民 國 91 年 12 月。

大同鄉 30.67%

南澳鄉 34.55%

三星鄉 6.73%

五結鄉 1.81%

冬山鄉 3.73%

員山鄉 5.22%

壯圍鄉 1.79%

礁溪鄉 4.73%

頭城鎮 4.71%

羅東鎮 0.53%

蘇澳鎮 4.15%

宜蘭市 1.37%

宜蘭市 羅東鎮 蘇澳鎮 頭城鎮 礁溪鄉 壯圍鄉 員山鄉 冬山鄉 五結鄉 三星鄉 大同鄉 南澳鄉

【圖 3-3】宜蘭縣各鄉鎮佔全縣面積百分比圖

從上【圖 3-3】可以清楚瞭解,宜蘭縣各鄉鎮中佔全縣面積最小者為羅 東鎮佔全縣面積的 0.53%,佔全縣面積最大者為南澳鄉佔 34.55%,至於 其他鄉鎮佔全縣面積分別為:宜蘭市佔全縣面積 1.37%、蘇澳鎮佔全縣面

宜蘭縣各鄉鎮佔全縣面積百分比圖

(8)

積 4.15%、頭城鎮佔全縣面積 4.71%、礁溪鄉佔全縣面積 4.73%、壯圍鄉 佔全縣面積 1.79%、員山鄉佔全縣面積 5.22%、冬山鄉佔全縣面積 3.73

%、五結鄉佔全縣面積 1.81%、三星鄉佔全縣面積 6.73%及大同鄉佔全縣 面積 30.67%等等。

(三)人口結構:

人口結構可分為年齡及性別兩方面,以下便以九十三年三月的統計數 字來加以探討:

【表 3-3】民國 93 年 3 月宜蘭縣人口年齡分佈統計

年齡分佈 總人數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0-4 歲 25894 13560 12334 5-9 歲 31738 16580 15158 10-14 歲 33656 17504 16152 15-19 歲 33493 17323 16170 20-24 歲 40379 20740 19639 25-29 歲 38414 19759 18655 30-34 歲 35462 18653 16809 35-39 歲 36438 19394 17044 40-44 歲 37106 19421 17685 45-49 歲 33076 17004 16072 50-54 歲 27635 13987 13648 55-59 歲 17491 8725 8766 60-64 歲 19872 9866 10006 65-69 歲 17820 8837 8983 70-74 歲 14664 7510 7154 75-79 歲 10401 5545 4856 80-84 歲 5901 2790 3111

85-89 歲 2355 969 1386

(9)

90-94 歲 793 316 477

95-99 歲 144 45 99

100 歲以上 26 15 11

總計 462758 238543 224215 資料來源:宜蘭縣民政局,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查詢。

13

製表:作者自行整理。

在年齡方面,幼年(0-14 歲)的人口數為 91288 人,佔全宜蘭縣人口 數的 19.73%,跟台灣地區的 19.72%差不多,青壯年(15-64 歲)的人口 數為 319366 人,佔宜蘭縣人口數的 69.01%,老年(65 歲以上)的人口數 為 52104 人,佔全宜蘭縣人口數的 11.26%(見下【圖 3-4】 )。

青壯年人口 69.01%

老年人口

11.26% 幼年人口

19.73%

幼年人口 青壯年人口 老年人口

【圖 3-4】民國 93 年宜蘭縣人口年齡結構分佈圖

以性別而言,宜蘭縣全縣有男性 238543 人佔全縣人口數的 51.55%,

13 網址為: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5-9303.xls

民國 93 年宜蘭縣人口年齡結構分佈圖

(10)

而女性有 224215 人佔全縣人口數的 48.45%,男性人數較女性人數多出 14328 人,比例為 1.06:1,男性人口數多於女性人口。

(二)經濟結構:

一個地區的經濟結構,也可看出該縣市的經濟概況,宜蘭縣原本是一 個農業縣,以民國九十一年台灣地區各縣市重要統計指標

14

發現,全縣的勞 動力人口數為每千人中有 204 人,勞動參與率為 56.21%,而每千人中的就 業人口數為 193 人,失業率為 5.42%。上述幾項重要統計數據幾乎每項都 是逐年下降,可見宜蘭地區的經濟環境結構並不好。另外,由於近年來隨 著工業化的進行,初級產業逐年減少,而二、三級產業人口則逐年上升。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的統計指出民國 92 年宜蘭縣的就業人口行業之結 構分別為:工業為 33.12%,服務業為 56.89%,農林漁牧業為 9.99%(見 下【圖 3-5】) 。

工業 33.12%

服務業 56.89%

農林漁牧業 9.99%

工業 服務業 農林漁牧業

【圖 3-5】民國 92 年宜蘭縣就業人口行業結構分析圖

14 參見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8/city/default.htm

民國 92 年宜蘭縣就業人口行業結構分析圖

(11)

在就業者之年齡結構方面:15-24 歲所佔的百分比為 10.94%,25-44 歲所佔的百分比 58.67%,45-64 歲所佔的百分比為 28.23%,而 65 歲以上 所佔之百分比為 2.16%。

15

(見下【圖 3-6】 )

25-44歲 58.67%

45-64歲 28.23%

65歲以上

2.16% 15-24歲 10.94%

15-24歲 25-44歲 45-64歲 65歲以上

【圖 3-6】民國 92 年宜蘭縣就業者之年齡結構圖

此外,在就業者之教育程度方面:大專以上程度佔 21.19%,高中(職)

所佔比率為 32.94%,國中以下所佔比率為 45.86%。

16

但是大專以上的失 業率為 4.63%,高中(職)的失業率為 4.54%,國中以下程度失業率為 5.88

%。

17

在年齡別失業率上以 15-24 歲的比例較高為 10.57%,其次為 25-44 歲的 4.61%,再來為 45-64 歲的 4.51%,最後為 65 歲以上的 0.15%。

18

綜合上述幾項宜蘭縣的地理環境、交通網絡及社經環境等重要指標

15 同註 14。

16 同註 14。

17 同註 14。

18 同註 14。

民國 92 年宜蘭縣就業者之年齡結構圖

(12)

後,我們可以清楚瞭解:宜蘭縣在地理環境上因為有獨特的封閉地形,所 以使其內部的社會結構與其他縣市較為不同,也因此在社會意識上具有濃 厚的本土色彩及溪南、溪北的地區差異。而交通網絡的不便使宜蘭縣的工 商業發展較慢,造成宜蘭縣的都市化程度較低,都市經濟較不活絡。至於 人口結構方面,因為工商業較不發達使宜蘭縣人口外移情形相當嚴重,因 此,宜蘭縣已近十年人口都呈現零成長或負成長了,因此許多宜蘭縣的政 治人物都認為,未來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將會為宜蘭縣帶來新的契機。最 後在經濟結構方面,目前宜蘭縣的就業人口之行業別以服務業為主,而傳 統的工業及農林漁牧業都已逐漸下降,顯見宜蘭縣目前也是以服務業居多。

在瞭解宜蘭縣一些基本的地理及社經環境後,我們將以此節中的一些 主、客觀條件為基礎,於下一節中探討宜蘭縣地方派系形成的原因。

第二節 宜蘭縣地方派系形成之原因

關於台灣地方派系形成的成因有很多,但是有兩個主要的論點。第一 個論點是將地方派系的形成歸因於台灣社會中綿密的親友關係。而另一種 觀點則是各地區的地方派系,為執政的國民黨利用恩庇侍從關係所運作出 來的結果(Bosco,1992:157) 。根據研究發現,認為地方派系有其一定的 人際關係的基礎與網絡,這種綿密的關係如果受到政治的影響,很容易就 會彼此串連而相互結合,因此,派系的發生是一種普遍的自然現象。而當 前政治學者比較認同的地方派系的形成原因是因為外來政權的操弄,因為 地方派系的對立可以保證上層統治者的支配地位以及政權的穩定,而利用 派系間的矛盾關係,也可以增強中央統治的威信及控制力。因此國民黨鑑 於大陸失守的原因,為加強其中央的統治,便利用侍從主義故意創造派系 政治,以加強其中央集權的效用(蔡明惠、張茂桂,1994:126) 。

許多學者認為台灣的地方派系是國民黨一手扶植出來的,其主要的目

(13)

的在於鞏固其外來政權。由於國民黨係 1949 年由大陸退守至台灣,在台灣 的統治並沒有深厚的地方基礎;為了政治上的控制,使其統治上的方便,

便不得不扶植地方既有政治力量,然後與地方派系政治力量建立恩庇侍從 的關係,並透過既有地方政治勢力,掌握地方、瞭解地方政治生態,遂使 台灣地方政治形成所謂的派系政治。但是亦有其他學者認為若過度強調以 依侍主義分析國民黨與地方派系間的政治結盟,強調恩庇者(國民黨)加 諸依隨者(地方派系)的控制力量,卻反而忽略了地方派系形成與發展的 歷史背景與經濟、社會條件,以及地方派系在選舉中的動員基礎,會造成 以中央的意向與影響做單一因素,來解釋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間的關係,無 法顧及其他面向的影響。雖然對於地方派系的形成與發展學者間各有不同 的見解,但是地方派系對於地方政治生態的影響確實是存在的。以下便針 對宜蘭縣早期的地方政治生態作一扼要的敘述:

壹、 「溪北」 、「溪南」地理因素牽動派系政治之形成:

宜蘭縣地方派系政治的形成,及每次的選舉競爭都與地域之爭有著密 不可分的關係。由於蘭陽溪橫亙蘭陽平原使早期的地區開發也有著溪北、

溪南的區域之分。蘭陽溪是縣內最大河流,溪流寬廣,溪灘有寬四公里者,

且流路紛歧,洪水期一片汪洋,而枯水時可以步行渡河。但宜蘭縣雨量多 且降雨日長達兩百天,故通行不易。加上當時的官府更視蘭陽溪為避免番 人及漢人械鬥之天然屏障而少築橋樑,因此溪南地區的開發較晚,久而久 之便自然分隔成溪南、溪北兩區。而日據時代,殖民政府計畫建設羅東鎮 成為溪南的工業重鎮,而溪北的宜蘭市因開發較早已建設成行政文教中 心,所以宜蘭、羅東乃形成對峙(賴如崧,1987:170-186) 。地理上的自 然分野造成溪南、溪北有事必爭的對立情況,例如當初宜蘭縣設縣之初,

為了爭取縣治的所在地,從 1947 年爭至 1950 年。此外在開闢東西橫貫公

路宜蘭支線時,又為了出口應在溪北或溪南而有所爭執(祝丕成,1985:

(14)

24) 。

地理上的分隔造成溪南、溪北在全縣性的選舉中激烈競爭。地域認同 常成為派系對立的基礎,這與地方上個人關係網絡的擴展有關。因為大多 數的社會關係在市集的交際中取得,台灣地區的市集給人們見面、談話的 機會,關係也因此發展起來。而社會關係的發展通常以市集為界線,不會 越 界 至 其 他 市 集 。 故 市 集 間 的 分 界 往 往 也 是 地 方 上 派 系 勢 力 的 分 界

(Jacobs,1976:84-86)。就宜蘭地區的情形而言,溪北有頭城、礁溪、

壯圍、員山、宜蘭等五鄉鎮市,以宜蘭市為中心。溪南有羅東、蘇澳、冬 山、五結、三星、南澳、大同七鄉鎮,以羅東鎮為中心。溪北、溪南分別 以宜蘭市、羅東鎮為中心獨立發展。溪北的建設偏重於行政文教方面,有 宜蘭中學、蘭陽女中、宜蘭農專、復興工專、宜蘭縣政府、台北地方法院 宜蘭分院。溪南則偏重工商業活動,有蘇澳港、羅東紙廠、電石廠(謝志 得,1996:64)。

由於宜蘭縣是典型的農漁業縣,所以初級產業一直是主要的經濟活 動。不過,近年來由於交通日趨便利,宜蘭縣的工商業逐漸的繁榮,以宜 蘭縣的人口結構來看,從事服務業人口比例居全縣之冠,為 52.82%;從事 工業及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居次,為 38.97%;其餘人口從事相關的農、林、

漁、牧業等佔 8.72%。

19

雖然從事農、漁業等的比例並不高,但是宜蘭縣目 前整體來看仍屬於典型的農漁業縣,所以農會、漁會和水利會在宜蘭縣仍 屬影響力頗大的系統。

宜蘭縣在地理上有「溪南」、「溪北」之分,而多數縣民也存有這種地 域觀念,因此在大區域的選舉中,總會有人挑起「溪南」、「溪北」的地域 話題(何致中,2002:14) 。以前,國民黨「溪南」 、 「溪北」主政的三十年 間,縣長與議長提名的人選都會做輪流更替的考量安排,如果這一屆縣長

19 宜蘭縣政府主計室 http://bgacst.e-land.gov.tw/bgacst2/all.asp?link=st/st-c/new/index-stc.htm

(15)

為「溪南」人,議長便由「溪北」人士擔任,例如 1960 年縣長為溪北人士 的林才添,而議長為溪南人士陳進東,其餘如【表 3-4】所示:

【表 3-4】第一屆至第九屆宜蘭縣長及宜蘭縣議會議長一覽表

縣長 議長

屆別 姓名 政黨 派別 地域 屆別 姓名 政黨 派別 地域 第一屆

(1951) 盧纘祥 國民黨 盧派 溪北 第一屆

(1951) 甘阿炎 國民黨 第二屆

(1954) 甘阿炎 國民黨 第二屆

(1953) 甘阿炎 國民黨 第三屆

(1957) 甘阿炎 國民黨 第三屆

(1955) 林才添 國民黨 林派 溪北 第四屆

(1960) 林才添 國民黨 林派 溪北 第四屆

(1958) 林才添 國民黨 林派 溪北 第五屆

(1963) 陳進東 國民黨 陳派 溪南 第五屆

(1961) 陳進東 國民黨 陳派 溪南 第六屆

(1968) 陳進東 國民黨 陳派 溪南 第六屆

(1964) 邱永聰 國民黨 陳派 溪北 第七屆

(1972) 李鳳鳴 國民黨 第七屆

(1968) 邱永聰 國民黨 陳派 溪北 第八屆

(1977) 李鳳鳴 國民黨 第八屆

(1973) 許文政 國民黨 許派 溪南 第九屆

(1981) 陳定南 民進黨 溪南 第九屆

(1977) 許文政 國民黨 許派 溪南 資料來源:陳明通,1995a,中央日報,歷年選舉結果。

製表:作者自行整理。

由【表 3-4】可知國民黨政府在宜蘭縣主政的三十年間,確實力求「溪

南」 、「溪北」間地域的平衡,這些情況在台灣其他縣市也不難發現,如桃

(16)

園縣以前也有「南北輪政」 、 「北閩南客」的習慣、台中也有山、海之分等。

早期國民黨為了使地方派系勢力相互抗衡,造成現今許多問題的導因,宜 蘭縣溪南、溪北的問題每到選舉時便成為候選人常用的口號,例如 2000 年 底的立委選舉時,溪南地區民進黨籍的立法委員候選人陳金德便喊出「溪 南確保一席」的口號,可見區域的爭執在宜蘭縣是屢見不鮮的。此外為了 使宜蘭的發展可以平衡,所以國民黨早期便用南北輪政的方式以達到控制 地方派系勢力的目的。因此,我們不難瞭解地方主義是形成派系對立的重 要因素,爭取公職的候選人在故鄉可以取得壓倒性多數,在鄰近地區也可 以得到大量支持。而取得支持的主要原因不在其立場或能力而是由於居住 地(Key,1949:37) 。

地方上的派系分歧通常基於社會體系、經濟體系的分歧而形成

(Jacobs,1976:88) 。宜蘭地區以蘭陽溪為界,溪北以宜蘭中心,溪南以 羅東為中心。商業活動、社會關係的發展也因此而有溪南、溪北的區分。

社會關係的發展通常是因為長期居住接觸頻繁造成的,一般人的社會關係 通常也就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為中心向外擴散。宜蘭縣雙中心分別發展也 使居民社會關係可能因此侷限於溪南或溪北。

從實際的例子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溪南、溪北相互競爭的實例,例如 1951 年縣長選舉時,國民黨並未辦理黨內提名,但推舉當時台北縣(轄區包括 宜蘭)參議會議長盧纘祥出來競選宜蘭縣長,而盧纘祥乃頭城人屬溪北人 士(陳明通,1994:13) 。當時與盧纘祥競選的有無黨籍的陳旺全,陳旺全 曾經擔任教師、三星農會理事長,屬溪南人士。盧纘祥的主要勢力範圍在 頭城,屬溪北,主要支持者如林才添等人的勢力也都集中在溪北。而陳旺 全當時擔任三星鄉農會理事長,他的競選總幹事陳逸松也出身溪南旺族,

由於地方上長期以來早有地域之爭,再加上當時陳旺全巧妙運用這種地域

分歧,在競選期間喊出「支持溪南人的陳旺全」 ,激化長久存在於溪南、溪

(17)

北間的地域分歧,也奠定此後的每次全縣性選舉中, 「溪南大團結」 、 「溪北 大團結」經常成為政治菁英爭取選票的訴求。

由於宜蘭縣在設縣之初即曾經因為爭取限制而造成溪南、溪北激烈爭 奪,形成雙方難解的分歧。這種地域上的分歧在往後也一直存在著,且每 次選舉中,地方菁英集結支持同一地區出身的候選人競選(Wu,1987:270) 。 所以根據 Key 的研究指出選民所會支持同鄉或鄰近區域參選的候選人乃是 為了促進地方利益(Key,1949:37)。質言之,地方菁英因地域間長年以 來的分歧而在選舉中集結支持同一地區的候選人,參選的政治菁英本身侷 限於鄰近區域的社會關係更強化了溪南、溪北政治菁英間的競爭。此外,

參選人的地域訴求以及國民黨提名策略的操弄更激化了宜蘭縣的地域分 歧。

貳、早期宜蘭縣地方派系的發展:

台灣的地方政治長期以來有所謂的派系所掌控,而宜蘭縣的情形似乎 也不例外。早期在 1950 年代初期,宜蘭縣在地方上即有所謂的「八大勢力」 。 而此「八大勢力」的政治代表人物是:蔣渭川、盧纘祥、甘阿炎、郭雨新、

藍文炳、陳進東、陳火土、蘇東芳等八人(陳明通,1994:228) 。這八位 代表性的政治人物在政治權力場域的情形如下:

一、 蔣渭川

20

。蔣渭川是日據時代「台灣文化協會」領導人蔣渭水的胞弟,

繼承了日據時代其兄所領導的台灣民眾黨的勢力。

二、 盧纘祥

21

。盧纘祥是頭城地區的大地主,台灣光復之後,盧纘祥奉派

20 蔣渭川,1896 年農曆 12 月 19 日生於宜蘭。1916 年到台北經商,此後協同二兄蔣渭水從事台灣人政治 社會運動。1939 年,當選第二屆民選台北市會議員。戰後加入國民黨。二二八事件時應陳儀邀請出面協 調,結果卻落得險被槍殺,並遭通緝而逃亡,次年自首。1949 年擔任民政廳長,四十天後下台。歷任內 政部常務次長、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1975 年 5 月 5 日因心臟病去世,享年八十歲。

21 盧纘祥,字史雲,號夢蘭,明治 36 年(西元 1903 年)生於台北,祖籍福建龍溪,六歲隨生父盧春發遷 居宜蘭,後過繼給生父東家盧廷翰為嗣,盧廷翰富而好義,有地數百甲及家多房產,有諺云:『有盧家富,

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為頭成地方首富。盧纘祥繼養父產業時以大不如從前,但盧纘祥善經 商,年少十八歲即經營榮興商行,大正 10 年(西元 1921 年)即當選頭為信用組合理事,昭和 3 年(西元 1928 年)出任頭圍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組合長,對頭圍信用組合經營得法貢獻良多。後陸續任頭圍庄 協議會員、副議長,議長等職,民國 40 年更當選首任宜蘭縣民選縣長。民國 46 年在省府會議上因腦溢

(18)

擔任頭城鄉鄉長,後又出任當時台北縣參議會的參議員,並且還被選 為縣參議會的副議長、議長(謝志得,1996:52) 。1951 年當選第一 屆宜蘭縣長,為國民黨籍。

三、 甘阿炎。甘阿炎原是三星鄉大洲國小的老師,後擔任該校校長,1951 年當選第一屆宜蘭縣縣議員,並且被推選為議長。1953 年又連任為議 長,但 1954 年被國民黨提名當選第二屆縣長,1957 年連任成功。

四、 郭雨新

22

。郭雨新早年經商,1950 年以青年黨身份,被遴選遞補為省 參議員(李筱峰,1987:67)。

五、 藍文炳。藍文炳為青年黨黨員,1951 年當選為羅東鎮鎮長,1954 年 與國民黨提名的縣議會議長甘阿炎競選縣長失敗。

六、 陳進東。陳家為宜蘭望族,陳進東之祖父陳輝煌在清朝時曾任福建陸 路提督副將,其父陳振光,在宜蘭縣被稱為「陳少爺」 ,當時已是宜 蘭的首富。1951 年陳進東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第一屆臨時省議員,但 是敗選。1961 年當選為縣長及擔任第五屆議長。1963 年為國民黨提 名,當選第五屆縣長,1968 年續連任縣長。

七、 陳火土

23

。陳火土是盧纘祥擔任第一屆宜蘭縣長時在蘇澳所培植的勢 力。後來,陳火土當選省議員。

八、 蘇東芳

24

。蘇東芳是青年黨人蘇東啟的長兄。1951 年蘇東芳當選第一

血逝世,享年五十六歲。

22 郭 雨 新,生 於 1908 年 8 月 20 日,1985 年 8 月 2 日 病 逝 於 美 國 華 盛 頓。郭 雨 新 出 身 書 香 門 第,

父 親 郭 根 生 為 晚 清 秀 才 , 1948 年 郭 雨 新 加 入 中 國 青 年 黨 。 1950 年 5 月 郭 雨 新 以 青 年 黨 黨 員 的 身 份 , 被 遴 選 並 遞 補 因 病 辭 職 的 呂 永 凱 , 開 始 了 他 的 政 壇 生 涯 。 郭雨新連任第一、二、三屆臨時 省議會議員,及第一、二、三、四屆省議會議員,擔任省議員前後長達廿五年時間。在議壇上他為民喉 舌,頗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因此贏得「小鋼砲」美譽,並與李萬居、郭國基、吳三連、李源棧被合譽為

「省議員五虎將」。1959 年郭雨新參與雷震籌組「中國民主黨」的行動,成為當時在野政治力量的重要領 導人物之一。1975 年參與增額立委選舉高票落選並於 1977 年離台赴美,但開啟宜蘭黨外運動的薪火相傳。

該次選舉有游錫堃、邱義仁、吳乃德等新生代的助選,林義雄與姚嘉文為郭氏打「虎落平陽」的選舉官 司。1979 年在美國組成「台灣民主運動海外聯盟」,並出任主席。1985 年 8 月因膽管結石和肝臟併發症,

而走完他的人生旅程。

23 陳火土先生出身蘇澳,本身亦從事漁業工作。曾任農林廳專員、蘇澳漁會理事、台灣省漁會第二屆理 事長(連續二任)、宜蘭縣議員、台灣省議員。

24 蘇東芳議員係臺灣省雲林縣人,早歲遷居宜蘭定居。曾赴日在早稻田大學攻讀學位。返回臺灣後,獲

(19)

屆臨時省議員。

在瞭解宜蘭縣早期的地方勢力後,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這些地方上的 領袖,不論是 1950 年代初期的「八大勢力」或是 1960 年代經過重組而成 的「四大勢力」 ,早在國民黨接收台灣之前即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也就是說 上述的這些地方勢力不是國民黨所培育出來的,而是早在日據時代就有一 定的社會基礎,參政對這些地方人士來說只不過是增加自身的聲望而已,

而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後,為了鞏固中央的領導權力,便透過與地方領袖 的相互合作來取得人民對政府的信任,與選舉時的動員基礎。因此在早期 一黨獨大下的派系領袖,只有靠與國民黨政府的合作來取得一些利益,如 政治職務、經濟利益,而國民黨也同樣透過與地方勢力的合作來取得社會 的支持與中央權力的鞏固。

而根據吳乃德指出地方勢力對國民黨最大貢獻在於幫助國民黨政府克 服外來政權的社會孤立,並創造人民對該政權的認同感,而地方勢力的社 會網絡也有助於國民黨的基層社會聯繫。亦即經由地方上的選舉,國民黨 可以提供政治權力以及聲望來換取地方菁英對其的支持(Wu,1987:288) 。

國民黨除了在其他縣市跟地方派系結盟外,在宜蘭縣國民黨同樣也是 透過結合既存地方勢力的方式取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因此,早期與國民黨 結盟的地方派系領袖大致上分別為頭城的盧纘祥、頭城的林才添及三星、

冬山的陳進東。除此之外,宜蘭縣也是政治反對運動最為激烈的地方之一,

長期置身於反對運動的郭雨新就是最佳的代表,因此,早期宜蘭縣地方派 系人物的背景及經歷大致如下:

一、盧纘祥:

任命為羅東區區長,整飭區政,不遺餘力,後經縣政府任命為宜蘭縣建設局局長,積極興修水利,改善 公共措施。蘇議員對於服務群眾之意願,比諸擔任建設局長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爰經提名競選民意代表。

曾任第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服務任期中,除一本以往重視農漁業外,尚重視蘭陽子弟之就學,促請改 善臺北至宜蘭之交通,以排除長久以來之交通困難問題。蘇議員建言幾已成為當前交通部重要施政課題 之一。

(20)

盧家原是頭城地方上富甲一方的望族,盧纘祥在日據時代時就已經是 相當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也擔任過不少政治職位。例如,盧纘祥在日據時 代擔任過頭城信用組合理事、組合長、頭城庄協議會員、副議長、台北州 議會議員。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因為盧纘祥在地方上的勢力基礎,因此,

在 1945 年 11 月被國民政府派任為頭城鄉長,隨後於 1946 年,當選為台北 縣參議會議員,當時並擔任副議長之職務。除此之外,盧纘祥還兼任頭城 初級中學校長、台北縣漁會理事長、台北縣漁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台 灣省漁會常務監事等。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盧纘祥接任台北縣議會議長,並 被選為新蘭陽建設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進行籌備宜蘭縣設縣之相關事 宜。宜蘭縣設縣後,盧纘祥被選為宜蘭縣農會理事長。並於 1951 年,被國 民黨推舉出來競選第一屆宜蘭縣民選縣長。當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大力推行 三七五減租運動時,當時的盧纘祥並率先響應。

25

當初的國民黨政權因剛撤退到台灣,需要和台灣本土地方上的政治菁 英合作。而當初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的本土菁英也不會因為政權轉移而影響 其政治地位。在一項針對 1945 年到 1946 年選出的第一屆縣市參議員的研 究指出,這些新當選的地方菁英如果是源自日據時期的菁英,則其中有許 多是來自較低層級的民意機構如街庄協議會、街庄長、街庄助役。所以,

從此份研究可以了解對舊政權的本土政治菁英而言,政權轉移不但沒有影 響他們的政治生命反而還提供了新的晉升機會(吳乃德、陳明通,1993:

322-323) 。

從頭城盧纘祥的例子可以清楚看出國民黨政權與既存地方勢力結合的 基本模式,因為當初國府剛撤退至台灣,中央對於地方的統治權力尚未鞏 固,因此為了鞏固中央領導中心的情形下,國民黨政府必須跟日據時代的 台灣本土政治菁英來做結合,以保障他對台灣地區人民的統治權力。對於

25 蔡策,〈減租在宜蘭〉,《中央日報》,1949.9.12。

(21)

擁有地方勢力且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的地方領袖,國民黨可以經由政治性職 位的分配(如派任為鄉長) 、舉行地方選舉或一些區域性經濟壟斷等方式來 結合地方上的政治菁英。

二、林才添:

林才添與盧纘祥同是頭城人,由於同樣出身於頭城,所以兩人的政治 勢力基礎也有若干的重疊性。例如早在 1930 年到 1938 年,林才添與盧纘 祥兩人同時擔任頭城庄協議會員,在隨後國民黨政府的台北州接管委員會 中,盧纘祥是頭城的代理庄長,林才添則是代理副庄長。頭城設鄉後,盧 纘祥是第一任官派的鄉長,林才添則是第二任代表會所選舉的鄉長(謝志 得,1996:55-56) 。此外,在農會及水利會方面,盧纘祥曾於 1927 年至 1936 年以及 1941 年至 1944 年兩度擔任頭城鄉農會的組合長。而林才添則於 1946 年至 1947 年擔任頭城農會理事主席。隨後林才添並於 1949 年擔任宜蘭水 利委員會主席委員,盧纘祥則在 1950 年取得縣農會理事長一職。另外,在 民選公職方面,盧纘祥在 1946 年被選為台北縣參議會議員,1951 年當選第 一屆民選的宜蘭縣長。林才添隨後當選宜蘭縣議會議員,並在 1955 年當選 議長,最後林才添於 1960 年當選宜蘭縣長。

由於盧纘祥、林才添兩人同為頭城人,加上早期就有豐富的政治經歷,

因此,兩人的背景及勢力基礎極為相似。所以,在盧纘祥去世後,盧派的 勢力遂被林才添所吸收,因為林才添在盧派勢力範圍內早就有了相當雄厚 的基礎。加上在 1957 年盧纘祥去逝前,林才添早已歷任許多政治要職,並 擔任過日據時代的保正、庄協議會員以及國民黨政府時期的頭城農會理事 主席、頭城鄉長、宜蘭水利委員會主任委員、議員及議長。所以在長達三 十年的政治經歷中,林才添能夠發展出自己所屬的勢力。而盧、林兩人共 同在這股勢力中經營了幾十年,在盧纘祥在世時固然是這股勢力的領袖,

而但在盧纘祥過世後,因為彼此之間有相同勢力基礎的關係,所以盧派的

(22)

這股勢力逐漸由林才添所接收。

三、陳進東:

陳進東老縣長應該是宜蘭縣人家喻戶曉的政治人物,陳進東出身宜蘭 望族,他原是冬山鄉鹿埔村人,後來過繼給宜蘭首富陳振光收養。而陳振 光的父親陳輝煌乃是蘭陽溪以南開發的重要功臣,尤其在三星墾地八百餘 甲,聚眾開發,但仍保留所有權,形成租佃關係(陳進傳,1984:37;白 長川,1988:55) 。隨後陳進東留學日本並進入長崎醫科大學就讀,並於學 成歸國後返鄉開設大同醫院。當二二八事件發生時,軍警到陳進東家中搜 捕他,幸好及時走避才倖免於難。之後政府在三七五減租推行時,向陳進 東承租土地的佃農李家成突然自殺身亡,而陳進東被人控告逼死佃農,因 此被判刑八個月(謝志得,1996:57) 。在出獄後不久,陳進東便以無黨籍 身分出馬競選第一屆臨時省議員,最後因為沒有政黨奧援及籌備時間過於 昌促下而失敗。

從 1953 年起,陳進東的弟弟陳進富在宜蘭縣第五選舉區(冬山鄉、五 結鄉)競選宜蘭縣議員成功,並從此連任了九屆議員。而陳進東本人則於 1958 年在羅東鎮當選宜蘭縣議員,並當選副議長,之後在議長林才添當選 第四屆縣長而辭去議長一職後,陳進東便當選了議長,並在第五屆時連任 議長成功。且在 1964 年,獲國民黨的提名競選宜蘭縣長,並連任第六屆縣 長,因為陳氏兄弟長期的經營,使宜蘭縣逐漸出現所謂的「陳派」 ,而陳派 也在陳進東擔任縣長一職時勢力達到顛峰,並成為當時宜蘭縣頗具實力的 全縣型地方派系。

其實陳進東原本並不屬於國民黨的勢力,但在地方上早已是有名的領

袖,除了因地主背景而富甲一方外,陳進東還是個婦產科名醫,並在羅東

鎮開設大同醫院行醫多年,其雄厚的社會基礎使他成為國民黨極力想要拉

攏收編的對象,因為國民黨需要像陳進東這種地方仕紳出來參與選舉。所

(23)

以在陳進東加入國民黨後即倍受重視,一路由副議長、議長並打斷了林才 添連任第五屆縣長之路,而順利當選了第五屆的宜蘭縣長。

四、郭雨新:

相對於跟國民黨政府保持合作關係的盧纘祥、林才添與陳進東,郭雨 新先生始終堅持反對立場。郭雨新的父親郭根生是前清秀才,精通漢學,

有濃厚的民族思想,在日據時代,自設私塾,講授四書五經,頗遭日人之 忌(李筱峰,1988:65) 。1926 年,郭雨新以第一名考取台北州立宜蘭農林 學校,畢業後保送台北帝國大學農林專門部。畢業後,郭雨新進入林本源 興殖株式會社擔任庶務主任,後來升任經理。1937 年,林松壽在福州失蹤,

郭雨新數次往來上海、香港調查此案都沒有結果(郭惠娜,1988:270-275;

李筱峰,1988:65) 。後來因不滿日本人的統治,遭日本當局注意,於是前 往上海經商

26

,直到 1946 年才回到台灣。

郭雨新先生回台後經營事業相當成功,成立華新貿易公司,擔任台灣 省茶葉公司高級技師兼產製部主任、山佳茶葉生產合作社理事長主席、台 北縣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主席、台灣省市區合作社聯誼會理事長、茶葉聯 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除自辦實業外,還擔任台灣區青果輸出同業公會 理事長、台灣省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台灣青果產銷聯營委員會主任委 員、台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長等職。

27

至於郭雨新先生的從政之路是從 1948 年加入青年黨開始。

28

隨後郭雨 新先生於 1950 年被青年黨遴選遞補為省參議員,並開啟他的政治生涯(李 筱峰,1988:67) 。1951 年,郭雨新參選第一屆臨時省議員,這次選舉係採 間接選舉方式,以各縣市議會議員為選舉人(董祥飛,1984:12) 。宜蘭縣 的應選名額有兩名,參選的則有蘇東芳、郭雨新、陳進東、王清標等四人,

26〈小鋼砲郭雨新〉,原載於《自治復刊號》,第 4 期,引自《議壇縱橫集》,頁 528。

27〈為鄉梓服務為國家效勞的郭雨新先生〉,原載於《生活畫報》,第 1 期,引自《議壇縱橫集》,頁 518。

28〈郭雨新苦學成名〉,原載於《新聞天地》,第 435 期,引自《議壇縱橫集》,頁 522。

(24)

投票結果,在總共二十四張選票中,郭雨新得到十票,以最高票當選,另 一當選人是蘇東芳,得到九票。第二屆臨時省議員改由各縣市公民直選,

同時任期改為三年(董祥飛,1984:20) 。該次選舉中,郭雨新得到 53,384 票,遍獲得最高票當選,而此時國民黨提名的陳火土也得到 52,067 票,第 二高票當選。

29

之後,郭雨新又連任了一、二、三、四屆省議員。

因為郭雨新先生在地方上勢力雄厚,並擁有許多的支持者。因此,郭 雨新在六次參選省議員中,除了 1968 年第四屆輸給國民黨提名的陳火土 761 票外,其餘的五屆選舉都能以最高票當選。1968 年第四屆省議員選舉前,

當時的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主任委員余學海公開表示,國民黨之所以只提名 陳火土一人,是因為國民黨希望郭雨新和陳火土一樣能夠順利當選,並共 同為地方服務。

30

(謝志得,1996:60)

而郭雨新與國民黨地方派系領袖也一直維持良好關係,例如 1960 年,

在國民黨確定提名林才添競選宜蘭縣長之後,郭雨新便表示要盡力支持林 才添當選。

31

此外,郭雨新跟盧纘祥也維持著友好關係,盧纘祥曾要求郭雨 新支持林才添競選議長,郭雨新幫助林才添取得了六、七名黨外縣議員的 支持因而順利當選議長。(張文隆,1994:208-209) 。

郭雨新久任省議員,地方上有些人士表示不耐煩,希望另外培植新人。

雖然郭雨新連任省議員之路遭到許多青年黨籍、無黨籍人士的反對。但由 於郭雨新在地方上的群眾基礎不錯,並不足以威脅郭雨新繼續當選省議 員。郭雨新擔任省議員二十餘年,是當時宜蘭在野勢力最重要的領導人,

但他顯然無法整合所有的在野勢力,因為除了青年黨籍的藍文炳,無黨籍 的林振炎曾表示要與郭雨新一決高下外,國民黨還利用游耀長於 1968 年與 郭雨新競選(張文隆,1994:279) 。直到 1972 年郭雨新放棄競選連任省議

29 引自《中央日報》,1954.5.3,版 1。

30 〈宜蘭縣省議員候選人郭雨新其人〉,原載於《民主潮》,第 18 卷第 4 期,引自《議壇縱橫集》,頁 534。

31 〈小鋼炮郭雨新鄭重表示競選省議員〉,原載於《自治複刊號》,第 39 期,引自《議壇縱橫集》,頁 561。

(25)

員,最後於 1975 年在第一選區競選立法委員落選後,才離開台灣到美國去。

郭雨新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他與國民黨維持良好關係,和地方派系領 袖也多少有些交情。他的問政重點大多以農業經濟問題為主,較少觸及敏 感的政治性議題。而且他的群眾基礎雄厚,每次選舉都以最高票當選,國 民黨也不得不禮讓他。然而國民黨對於地方反對勢力的容忍有其限度,若 地方勢力實力太過強大且與國民黨公然敵對時,國民黨必然對地方政客加 以整肅(Wu,1987:324) 。而郭雨新與國民黨的關係一直到 1960 年代末期 才逐漸惡化,當時國民黨開始派特務監視他,並全面動員軍警、特務阻撓 他的競選活動,使郭雨新與國民黨的關係逐漸緊張。

第三節 國民黨與地方派系聯盟關係之建立

關於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之間的聯盟關係,根據吳乃德在探討國民黨與 地方派系間的恩庇侍從關係時指出,台灣地區的侍從政治是統治集團為達 成其政治目的而故意造成的(Wu,1987:12-311) 。雖然台灣地區的地方政 治,侍從關係乃是國民黨政權控制及動員人民的輔助結構。但早期國民黨 政權也確實基於特定管道分配物質利益予個人以交換其政治支持,並同時 隔絕於其他政治力量。吳乃德的論述大都為一般讀者所接受,但是根據王 振寰等人的研究發現若將地方派系的興起視為國民黨為維持其統治基礎所 做的制度設計,這樣的見解就忽略了地方派系為何能有效的動員的社會基 礎。另外,吳文星亦認為許多地方菁英在日據時代早已存在,因此,地方 派系除國民黨為有效控制地方而扶植派系外,其實許多派系人物早在日據 時代已經有很高的聲望,參與政治只是提高其聲望而已。基於這些觀點筆 者於本節將從日據時代開始探討執政當局與地方派系聯盟關係建立之關 係,之後在論述早期宜蘭縣與國民黨聯盟之地方派系,試分述如下:

壹、執政當局與地方派系聯盟關係建立之演進:

(26)

關於台灣地區各縣市的地方派系普遍存在著兩個派系之間的對立,吳 乃德提出了兩種看法:第一種理論是指,國民黨運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地 方派系相互牽制,使任何一個派系強大時可以相互牽制。另一種理論則認 為兩派對立是選舉侍從主義的自然結果而非國民黨操弄地方派系所造成。

此外,根據許多文獻資料顯示,國民黨政府剛撤退至台灣時,早已採用分 而治之的策略對付各地區的地方派系。而國民黨也要求各地方的黨工平衡 地方派系間的實力,國民黨政府不能容許任何一個派系的實力太強而成為 地方上的主導力量,當地方派系的勢力大到威脅到國民黨的中央權力時,

國民黨就會立即加以整肅,並於此時拉拔其他派系以達相互箝制的效用。

國民黨使用各種方法使敵對派系間的實力維持平衡,而國民黨大致使用兩 種方法壓制其他派系的勢力擴張。其方法分別為:一是提名實力較差派系 的成員參選;另一則是提名國民黨內部人員參選。對於縣內許多重要的職 位,例如縣市長及議長分別由不同派系取得,使兩派互相牽制。即使當地 原來就只有一個派系獨大時,此時國民黨也會設法創造一個新的派系與其 維持勢力平衡或是空降自己的人馬以牽制原有的派系,例如國民黨在台南 縣扶持胡派對抗北門派。綜而言之,吳乃德認為地方上兩大派系對立的情 形大多是中央統治菁英操弄的結果。

但是其他學者確有不同的見解,例如王振寰等人便認為:將地方派系

的興起視為國民黨為維持其統治基礎所做的制度設計,這樣的見解卻忽略

了地方派系為何能有效的動員,也就是忽略了地方派系之所以能夠動員的

社會基礎(王振寰等,1994:2) 。因為許多早期台灣的地方菁英在日據時

代早已存在,殖民政府在 1921 年為因應台人發起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總

督府便改革地方制度及總督府評議會,並遴選全島各地首富為會員(吳文

星,1982:209-210)。由此可見這些早期的地方菁英在日據時代已經有一

定的地方基礎,像宜蘭縣長盧纘祥、林才添等在日據時代已擔任許多重要

(27)

職務。

台灣本土地方政治菁英在國民黨接收台灣後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因為,在二次戰後台灣初期的民意代表中,有相當高的比例在日據時代已 擔任過公職,或被委以某些職銜或任務。例如在省參議員方面,四十七名 省參議員中,擔任過日據時代公職者有二十二人,佔 46.81%(李筱峰,

1986:126-132) 。而陳明通及吳乃德也曾做過相關統計,殖民政府利用地 方公職來拉攏地方領袖,就各級公職台人所占的比例來分析,在總共十二 屆 405 人次總督府評議員中,台人共有 163 人次,占 40.2%;次就州協議 會員而言,十屆州協議會員共有議員 1368 人次,台人共有 562 人次,占 41.1

%;第三在市協議會員方面,在十屆市協議會,議員總數 1369 人次中,台 人共有 529 人次,占 38.6%;第四就街庄協議會員而言,在總共十屆,31.653 人次的街庄協議會員中,台人共有 26.167 人次,占 82.7%;第五就街庄區 長而言,在總數 2037 人次中,台人共有 1024 人次,占 59.1%(謝志得,

1996:35-36) 。整體而言,愈基層的選任公職,台人所占的比率愈高,最 基層的街庄協議會員高達八成以上。顯見日本殖民政府透過這種無權無 實,接近榮譽職的地方公職來拉攏台人的社會領袖(吳乃德、陳明通,1993:

311) 。因為這些政策可以加深殖民政府統治的正當性。

台灣在日據時代就存在於地方上的個人關係網絡,在戰後因政治領袖 間的恩怨以及選舉競爭而形成地方派系(Bosco,1992:162) 。1950 年國民 黨恢復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時,台灣各縣市早已存在地方領袖,而且以後一 直持續存在並形成地方派系(陳明通、朱雲漢,1992:77) 。亦即地方派系 的存在有其歷史前提,不會因為一次選舉而突然出現。選舉頂多只是使派 系形式具體化呈現的要素,早在國民黨遷台前,派系中人在地方上就擁有 社會基礎(沈國屏,1993:57-64) 。

至於國民黨為何會和地方派系之間有所合作,乃是因為地方派系往往

(28)

早已是地方上的既存勢力,並掌握相當的社會基礎,可以在國民黨選舉時 動員地區選民,並支持該黨所屬意的候選人。加上這些既存的地方勢力在 尚未與國民黨合作之前,就已經自行發展出其自身的社會關係網絡,也因 此有時讓國民黨政府倍感壓力。因此,國民黨也在二二八事件趁機瓦解了 不少不願與國民黨合作的地方勢力,也趁此扶植另外一批新的、且願意與 國民黨合作的地方勢力,做為國民黨政權掌控地方勢力及選舉動員的基礎

(沈國屏,1993:54) 。雖然這些人在日據時代雖然大多沒有政治經驗,但 也大多出身於地主階級,以宜蘭縣早期的地方政治菁英來分析可以發現,

這些菁英中部分在日據時代就有政治職位,部分菁英則因為擁有其他的社 會基礎而成為國民黨的合作對象。例如第一屆縣長盧纘祥在日據時代就曾 經擔任鄉協議會員、州會議員,而省議員蘇東芳則擔任過羅東庄長等等。

但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許多台灣的地方菁英逐漸遠離政治,因為許 多人受到國民黨的整肅或監禁。從那時開始大多數的地方菁英對於國民黨 新政權已感到失望。而地方上新的地方菁英在 1950 年至 1951 年的選舉後 出現,新的地方菁英大多數仍然出身於傳統地主家庭,雖然過去沒有參政 的經驗,但因為有其地主背景,所以有一定的社會基礎。這些對地方政治 有興趣的大家族或地方仕紳長期在地方上經營,有助於發展社會關係、接 觸地方民眾。而根據凱伊(Key)的研究顯示,派系的基礎在於三同

32

、五 同

33

或朋友、鄰居的關係得以發展(Key,1949:88) 。對一般人而言,他們 通常缺少與政府官員交涉所需要的資訊以及影響力,地主由於所掌握的資 源以及對於交涉程序的了解,往往可以提供必要的協助(Wein-grod,1968:

382;Ozbudun,1981:254) 。

在 1950 年代的台灣,這些地方菁英因為新建的政治體制而得勢而成為 新政權的支持者,使國民黨遷台初期順利重整社會力量(鄭牧心,1987:

32 三同的關係為同學、同事、同鄉等。

33 五同的關係為同好、同姓、同鄉、同校、同事等。

(29)

153) 。根據陳明通的研究指出,國民黨對戰後初期台灣三大派系(半山派、

台中派、阿海派)採取逐次拔除他們勢力的作法,將主要的派系領袖下獄 或驅逐以拆解其全島性的政治結盟,但因附從於三大派系的地方勢力太過 普遍,國民黨在現實政治因素的考量下,必須容許地方派系存在,但為防 止其勢力的擴大乃採取各種策略壓制地方派系的勢力,侷限其發展空間(陳 明通,1993:283) 。對於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的地方勢力,國民黨與其建立 互利的合作關係,透過提名制度與輔選系統使地方領袖取得政治權力、分 享經濟利益(Chao,1989) 。對於實力強大而且與國民黨公然敵對的地方勢 力,國民黨可以使用各種方式加以整肅(Wu,1987:324)。例如 1970 年,

當時擔任省議員的郭雨新開始受到特務二十四小時的監視,並有專車跟蹤 他(郭惠娜,1988:21)。

因此,在面對地方勢力挑戰時,若地方反對勢力取得執政權而企圖剝 奪統治者在地方上的傳統特權時,國民黨會進行全面動員,從中央級的監 察院、工懲會,到司法單位、省政府以至於縣議會、地方黨部,通力合作 對反對勢力加以封殺(沈國屏,1993:49)。

貳、國民黨與地方派系聯盟關係之探討:

台灣各地區與國民黨結盟的地方派系都有其一定的發展網絡與策略,

而宜蘭縣國民黨的地方派系也不例外,因為一個派系的形成,除了要有一 個既定的動員基礎外,派系適時的給予其支持者一定的「禮物」也是非常 重要的,因此,地方派系如何在地方上建立起其一定的派系基礎,派系的 發展網絡與策略便是重要的關鍵,而宜蘭縣與國民黨結盟的地方派系,是 如何來組織發展是筆者想要試圖了解的,以下筆者將根據實地訪談與相關 文獻資料分析,試分述如下:

從盧纘祥的例子便可以清楚看出國民黨政權與既存地方勢力結合的基

本模式,對於擁有地方勢力且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的地方領袖,國民黨可以

(30)

經由政治性職位的分配(如派任為鄉長)或舉行地方選舉的方式來結合菁 英。而早期盧家在地方上是富甲一方的望族,盧纘祥在日據時代就是相當 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也擔任過不少政治職位。在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後,

盧纘祥仍然持續保持與政府的良好關係,並於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運動推 行時,盧纘祥率先響應,並且大立疾呼推行三七五減租。因此,盧纘祥競 選縣長時,全縣各農村有許多農民組織「三七五助選團」 ,此外農會、工會、

漁會、各地青年組織的「青年助選團」以及各反共抗俄小組都是盧纘祥的 主要支持者(謝志得,1996:54-56) 。國民黨政權需要擁有地方勢力的本 土菁英與其合作。而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的本土菁英也不會因為政權轉移而 影響其政治地位。

至於與盧纘祥同屬溪北頭城的林才添,在盧纘祥過世後,其政治勢力 由林才添接收,不過當林才添逐漸形成恩主,也是在擔任縣長之後。特別 是聯合溪南的羅文堂及許文政。於是,林派遂逐漸成形。但當 1963 年,林 才添尋求連任縣長時,國民黨竟然提名陳進東,棄林才添,因此宜蘭縣林 派的出現僅可說是曇花一現,其後其勢力便逐漸由溪難羅許兄弟所接收。

陳派早期的領導人陳進東在地方上深獲人心,在其決定參政之後,其

仕途一帆風順,在陳進東當權時,各鄉鎮具有實力的政治人物都跟陳進東

關係良好,因此,只要有意參政者,都會先來探詢陳進東的意見,不久便

自然形成一個跨鄉鎮市的派系,陳派的產生並非陳進東刻意經營而來,而

是各地山頭陸續加入後自然形成的(蘇地定,1986:5) 。因此,當時陳氏

兄弟在宜蘭結合了擔任過縣議會議長、立法委員的邱永聰,擔任縣議員的

簡添榮,在礁溪結合了當地的吳派。此外,羅東的盧東燦、陳愛珠,三星

的江圳欽,冬山的林學德,五結的黃阿熱,員山的簡俊琳都是陳派在各鄉

鎮的重要結盟對象(謝志得,1996:135) 。而陳派數十年來從未建立全縣

性的動員能力,但卻有實力參與全縣性的選舉,其原因在於,派系在關係

(31)

網絡上固然有地域性的限制,但派系所支持的候選人卻可以經由派系成員 間的關係網絡相互支授,突破個人人際網絡的地域限制(涂一卿,1994:

66) 。

陳派在陳進東擔任縣長時期實力最為強,當時據有縣長、縣議會正副 議長等三個職位。而 1970 年代,陳派的邱永聰以及陳進東的妹婿謝報仍分 別擔任增額立法委員及增額國大代表,派下的官來壽擔任省議員,而陳進 東的胞弟陳進富則擔任縣議會副議長。70 年代中期,由於陳派的勢力日漸 擴大,且讓國民黨慢慢感覺無法掌控,因此,國民黨便開始壓抑黨內陳派 在地方上的勢力,此時,陳派勢力開始迅速衰退,顯然的,國民黨的壓抑 派系政策,對地方派系帶來莫大的衝擊。

在陳進東兩任縣長任期結束後,國民黨提名了不屬派系的李鳳鳴競選 縣長(1972 年) ;同時,自 1973 年第八屆的宜蘭縣議會起,也支持許派的 許文政擔任議長,讓陳派的陳進富(為陳進東之胞弟)擔任副議長。雖然 陳派的陳進富雖然在 1982 年當上縣議會議長,但四年任滿後即不再尋求縣 議員的連任。陳派原本就是組織極端鬆散的地方派系,陳進東擔任派系領 袖時,尚能憑藉一己聲望聚集各鄉鎮的地方領袖,陳進富則苦於沒有整合 派系的能力與資源。因此,在國民黨刻意的壓抑下,陳派逐漸沒落。當然,

陳派的沒落也和陳進東在卸下縣長職位後,未能有效經營有關,而陳派中 的大將,也都因為經營不善,逐漸從政治舞台中消失(許智富,1997:78) 。

陳派勢力衰退的情況下,許派以及省議員盧逸峰為主的兩股勢力成為

國民黨在宜蘭縣的兩大實力團體。在 1991 年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中,國民

黨所提名的黃義聯、張瓊文、尤松雄皆屬許派,且全數上榜,在該次選舉

中,陳進富被國民黨列入全國不分區國大代表候選人名單,且排名在第五

十二名,除了為使陳派也能動員輔選國民黨籍候選人外,相信有著平衡派

系實力的考量。

(32)

而許派便是國民黨開始壓抑陳派而興起的地方派系之一,許派從 1970 年代開始逐漸成為宜蘭縣主要的地方派系之一。而許文政更憑藉財團法人 羅許基金會,支持許派相關人士參與政治,而除了羅東博愛醫院外,該基 金會還經營蜜月灣育樂公司(謝志得,1996:124) 。博愛醫院由羅文堂和 許文政兄弟的父親羅許阿隆於 1953 年創辦,而後羅氏兄弟捐出財產,成立 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該基金會在 1968 年成立後,就經常舉辦貧民施醫、

社會救助、免費義診,並響應國民黨聯合服務,到各偏遠地區巡迴義診。

博愛醫院為羅許兄弟奠定從政的深厚基礎,而經營醫院使得羅許兄弟不但 得以結識不少地方要人,更增加了與一般地方民眾接觸的機會。

除此之外,許文政在當選國民黨宜蘭縣黨部委員,並出任縣黨部副主 委後,便積極參與黨內活動,例如當時許文政在副主委任內與縣長林才添 相當友好,也因為林才添的介紹結識了省主席黃杰。另外,許文政在縣黨 部副主委任內更結合了不少鄉鎮級的地方勢力,例如許派在冬山鄉與徐派 結盟來對抗陳派,此外,在溪北與礁溪鄉的林派相結盟來對抗與陳派結盟 的礁溪吳派(謝志得,1996:125) 。

在 1969 年曾額國大代表選舉時確立了許派的全縣性基礎,這次選舉中 羅文堂獲得國民黨提名 。在黨部的協助下,許派得以與全縣各鄉鎮長、村 里長、縣議員、鄉鎮民代表、農會、漁會、水利會,各學校的家長會、校 友會以及各種民間社團都有了廣泛的接觸,奠定了許派往後數十年的參政 基礎。此外,博愛醫院是許派參與政治的主要基礎。該院員工合計醫師、

護理助產人員、醫事人員、行政人員總計超過一千人。院內經常舉辦各種 聯歡晚會、假日旅行、歌唱比賽、表揚優秀員工等活動。這些活動除了可 以凝聚員工對醫院的向心力外,也使得許派的主要領袖得以增加與員工的 接觸,因而有助於許派的選舉動員能力。

此外,民眾服務分社不僅在地方上為國民黨動員民眾,同時還有組織、

(33)

甄選人員的功能。因為國民黨認為服務是接近群眾、甄選黨員的唯一管道。

服務站從事許多服務工作,因此有機會接觸地方民眾,要將服務站與地方 民眾所建立的關係轉換成對黨提名候選人的支持並非不可能,只要有其他 管道,例如經由親友、同學接觸來強化選民對黨提名候選人的好感,服務 站平時所建立的關係將有助國民黨選舉的勝利。此外救國團所舉辦的各種 假期青年自強活動以及社會服務營隊不但可以爭取青年學生對國民黨的好 感,還可以因此與地方菁英取得關係(Wu,1987:42-157) 。

質言之,國民黨在地方上經由縣黨部、民眾服務分社、救國團接近群眾、

服務群眾,經由提供專業知識(如法律協助、醫藥照顧),舉辦研習活動、

休閒旅遊活動以及聯合服務建立社會關係,塑造政黨形象,對於國民黨在 地方上培植人脈乃至於選舉時的組織動員都有相當幫助。而許派的動員網 絡也的確有過人之處,例如羅許基金會於 1969 年便開始響應政府照顧貧困 民眾政策,辦理義診施醫。後又響應國民黨聯合服務,展開對偏遠地區之 巡迴義診,派醫護人員深入農村、漁村、離島、山地、為貧病民眾服務(謝 志得,1996:126-131) 。平時醫院就經常對貧苦病人減免醫藥費,並捐助 義診卷分別交由宜蘭縣衛生局以及國民黨宜蘭縣黨部分送低收入戶病人。

此外,該院還捐助清寒學生獎學金,設立早產兒基金會、腎友會、媽媽教 室,經常舉辦義賣、聚會、演講、園遊會等活動(謝志得,1996:131) 。

吳乃德認為經由其他管道的強化,民眾服務分社平時接觸地方民眾所建 立的關係有可能轉化成對國民黨提名候選人的支持(Wu,1987:96) 。根據 上述羅許基金會對於地方鄉親的回饋,加上博愛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時接觸 地方民眾所建立的關係,同樣可能在選舉時轉換成為對許派的支持。而宜 蘭縣許派除了提供醫療服務外,根據謝志得於 1996 年對於許派的研究發 現,其綜整出幾種選民對許派的支持方式 :

第一、由派系成員廣泛參與民間社團,培植人脈。例如許國文擔任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 小一的教學中,教的是紮 實、基礎的功夫,老師教學的 每一步路走的都是耐心與毅力

道德決策者本身必須意識 ( 知覺 ) 到道德問 題,產生道德感受與認知,才會有後續的判斷

在上 一節中給出了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R 上的模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性質。 當環 R 為 體時, 模就是向量空間, 至於向量空間中的部分基本概念與定理, 有些可以移植到模上來。 例如 子

(三) 變率與微分、 求和與積分: “變率” 與 “求和” 是函數的兩種定量型 (quantitative) 的基本性質。 但是它們的定義本身就是理論的起點, 有如當年

第二位是慈惠法師, 1934 年出生,宜蘭人,1965 年出家,同年

烏克蘭的車諾比於 1986 年發生核能災變,讓原本繁榮的小鎮瞬間成為人煙罕至的 鬼城。因為核能災變產生的輻射持續汙染環境,政府曾經警告該地在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