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談數學競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談數學競賽"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談數 學競賽

徐正梅

(一)“問題”是數學的生命

法國著名數學家傅立業 (J. Fourier 1768 ∼ 1830) 說: 「數學的主要目的是大眾 的需要和自然現象的解釋」。 的確, 數學是我 們生活中用以說明數量、 形狀, 是大眾所需的 計算工具; 數學又是探求、 認識、 刻畫自然規 則的一門科學。

1980 年代, 世界數學的潮流以 「問題解 決」 為發展的主軸, 數學脫離了 「問題」 就失 去多釆的生命, 因此數學問題乃是這門學科 的核心。 如何提出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 成 為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16、17 世紀, 有些數學家喜歡提出有趣 的問題, 向人類的智慧挑戰。 費馬(Fermat 1601∼1665) 是法國的律師, 業餘醉心於數 學的研究, 他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問題:

證明方程式: x4+ y4 = z4 沒有正整數解 費 馬本人用自己得意的方法— 無窮遞降法解決 這個問題, 他又提出更一般性的結論:

在整數 n ≥ 3 時, 方程式 xn+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

這 就 是費馬大定理。 費 馬 在 古 希 臘 數 學 家Diophantos 著作的一冊譯本裡寫道: 自 己發現了證明這個問題的妙法, 祇是書頁的 空白處不夠大, 無法記下證明。 結果費馬至死

都未提出他的妙法, 這個群賢束手的大難題 遂又名費馬最後定理。 三個世紀來, 它困惑了 許多傑出的數學家, 懸盪360年, 終於在1993 年 6月, 被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院的英國數學 家魏爾斯(Andrew Wiles) 在劍橋一個數學 討論會上宣佈解決, 震撼了數學界, 加上媒體 的報導, 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後來證明的過 程被檢視出一些瑕疵, 魏氏及其學生再經 14 個月的努力, 終於補全了長達 130 餘頁的證 明, 1994 年 9 月 19 日, 費馬最後定理終被人 類的智慧征服。 魏爾斯接受訪問時說:「解決 這個問題, 確實有一種自由的感覺, 在過去八 年中, 我過度投入這個問題, 無論是清晨醒來 或夜晚入睡, 這個問題總是縈繞於心, 如今漫 長解題之旅已了, 我心如止水」。 解決費馬最 後定理, 固然可以在數學史上留名, 但背後為 了解決這個難題, 歷代的數學家投入的研究、

築塔式地取得許多額外的成果, 帶動了數學 分支的發展, 更具實質的意義!

(二) 數學競賽

近代, 世界各國風行中學生數學競賽, 它 是一種解題的比賽, 試題的內容一般都不超 出中學課程所涵蓋的範圍:

(1) 數論 (2) 數列 (3) 多項式

37

(2)

38 數學傳播 221期 民873

(4) 不等式 (5) 幾何 (6) 組合數學 偶而也有一些問題是高等數學的背景, 融入 了中學數學的思想方法, 以通俗有趣的形式 呈現, 每一道試題, 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套, 學生必須自己去探索、 嘗試、 通過觀察、 分 析、 思考 · · · 去發現一線曙光, 慢慢找到解 題的門徑。 有的試題, 依據題設條件, 從正面 去想, 浩瀚如海, 茫無頭緒, 此時從反面切入 就較易得手; 有的試題, 需用“類比”的方法, 從自己較熟悉的類比題去推敲; 有的試題, 必 須透過“轉換”的手法化成另一個問題, 纔易 於入手; 有的試題, 需要有高度的創造性去構 造一個輔助函數, 方能湊功· · ·, 總之, 數學競 賽的試題具備了

開放性、 靈活性、 探索性

三項特色, 讓資優的中學生可以在這個鬥智 的舞台中揮灑個人的才華。

建國高中, 去年十二月堂堂邁入建校一 百週年, 在台灣地區是一所古老中學, 更是 一所聚集菁英學子的名校。 春風吹放自由花, 培育了一批批的紅樓才子, 「赫赫黌宇、 髦士 三千」, 在全國各學科能力競賽中更是獨佔鰲 頭、 各領風騷。

從 1983年起, 建中每年辦一次全校性的 數學競試, 這是建中人一展長才、 悠游於高度 心智活動的一項大賽, 已蔚成風氣, 是一項別 具特色的傳統。 採自由報名與師長推荐兩種 管道, 筆試分三個階段篩選, 從 9 月中旬延續 到 10 月底, 試題分成 A、B 兩卷, A 卷測高 一新生, B 卷測高二與高三學生。

初試: 考察學生對中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各年級選出 80 人∼100 人參加複試)。

複試: 考察學生運算能力、 分析能力、 空間能 力 · · · 等 (各年級選出 35 人∼50 人參 加決試)。

決試: 考察學生創造力, 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 題的能力。

三個階段的成績按某種比例合併計分, 每一 個年級按總分之高低選出 20 人左右, 由學校 公開表揚並頒獎, 成績優異者, 建議教務處, 讓學期 (或學年) 給予“免修數學”的優待, 最 後我們再從成績較優的 12 人中透過 「口試」

選出 6 名, 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數學競賽。 特別 值得一提的是: 建中數學科的同仁, 感情融 洽, 相處和諧, 像個大家庭, 其中有一群學養 深厚、 熱心奉獻的工作伙伴:

朱再發、 林礽堂、 蔡聰池、 江啟霖、

張文良、 許建志、 毛延宗、 李瑞、

陳麗如、 曾政清

與筆者計 11 人組成一個團隊, 負責命題、 閱 卷、 選拔、 培訓等工作。 長期以來, 他們自編 教材, 犧牲週末假期, 指導學生, 春風化雨, 數 年如一日, 他們所散發的光與熱, 啟發了學生, 當然, 我們亦在輔導中得到“成長” 並充滿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的“喜悅”。

1992 年, 我國首次參加第 33 屆國際數 學奧林匹克 (簡稱 IMO), 地點在莫斯科, 6 位國手中, 建中學生佔了一半:

魏澤人、 吳宏五、 黃柏嶧

1993 年第 34 屆 IMO 在伊斯坦堡(土耳其) 舉行, 我國取得第五名, 由陳院長昭地領隊並 爭取到今年(1998 年) 第 39 屆 IMO 的主辦 權, 當年 6位國手中, 建中佔了三位

吳宏五、 單中杰、 黃景沂

(3)

談數學競賽 39

1994 年在香港舉行, 6 位國手中, 建中學生有 兩位:

單中杰、 陳和麟

1995 年在加拿大舉行, 6 位國手中, 建中學生 有三位:

陳和麟、 邱奕智、 卓士堯

1996 年在印度舉行, 建中林冠明入選國手, 1997 年在阿根廷舉行, 建中高一學生陳明揚 入選國手, 我們寄望今年有更多建中學生加 入國手的行列, 為地主國爭取最高的榮譽。

(三) 培訓工作

自從 1992 年我國首次參加 IMO 開始, 筆者每一年五月∼六月都參與國手的培訓工 作,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1. 慎選 (或自編) 合適的題材。 每一題都應 有一個主旨, 比如說透過問題介紹某種數 學方法、 或某種數學概念, 或能拓展學生 的視野 · · · 等。

2. 仔細批閱學生的答題。 比如學生的 (1) 觀念是否清晰?

(2) 表達方式是否恰當?

(3) 邏輯推理是否出紕漏?

(4) 是否有其他解法?

(5) 可以推廣嗎?

(6) 學生從中學到什麼?

(7) 為什麼解不出來? 該往那個方向想

· · ·?

3. 紓解學生的壓力

4. 培養學生 「刻苦鑽研、 知難而進」 的解 題精神。 解題的成功固然取決於數學方法 的選擇及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但必須有

「知難而進」 的頑強精神, 方能攀登高峰。

(四) 一些感想

指導資優學生, 重在“啟發”少做“長篇 講解”, 如果教師能審慎選擇一些合適的題材, 供資優生去閱讀、 思考、 或不惜花好幾小時去 苦苦思索一個問題, 學生將從中獲益良多。 在 數學競賽中必須培養 「勝不驕、 敗不餒」 的胸 襟, 獲勝自然會高興, 但更要謙虛, 方能求得 最大進步。 受挫了卻不需過分自責、 悲傷, 更 不必要對自己的數學能力產生懷疑, 甚至感 到失望。老實說要在數學競賽中獲勝, 是需要 一些機運與特殊的天賦, 而這種天賦對長期 做研究工作卓然有成的數學家而言, 不是必 要的! 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整地答出問題, 本 身就是一種“限制”, 這種限制常使深思長考 型的人感到束手, 數學中許多重大的發現 (成 果), 並不是思維敏捷的產物, 而是經過長時 間靜靜思考, 精雕細琢的傑作, 費馬大定理的 解決, 不就是一個鮮活的見證嗎? 因此, 教 師在指導學生時, 以紮實根基為主, 熟練基礎 數學知識, 並能靈活應用, 掌握一些重要的數 學方法, 加強學生分析的能力即可。 所謂 「磨 刀不誤砍柴工」, 揠苗助長是培育人才中最忌 諱的事, 教師要有長遠的眼光, 以學生將來的 發展為培訓的首要目標, 不必太過計較近利

「金、 銀、 銅、 鐵」。

—本文作者任教於建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但學生們認為聯考不考, 希望教師多講一些試題, 應付聯考, 如此的導向,

導讀《岳飛之少年時代》及鄭子瑜《中山先生的習醫時 代》 ,再結合《大學》 ,請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

 為加強課前預習及課堂學習活動的聯繫,教師會在影片中提 供思考題(下附題目舉隅),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向,帶着問題

回應電子平台問題 自主探索 考察點額外講解 支援學生.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並藉由適當工具與資訊,去描述、模擬、解釋與 預測各種現象,發揮數學思維方式的特長,做出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臺北市 24 位小學教師接受調查 學生少推敲思索思考 老師中斷候答的表現. 重述問題 提出另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