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手丟大球-工作限制練習對兒童躲 避球肩上投擲技能學習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小手丟大球-工作限制練習對兒童躲 避球肩上投擲技能學習之影響 "

Copied!
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秀惠

小手丟大球-工作限制練習對兒童躲 避球肩上投擲技能學習之影響

研究生:李佳黛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2)

 

(3)
(4)
(5)

謝 誌

猶記得七年前,我滿懷雄心壯志來到臺東就讀大學,經過體育系術科、學

科及教育學程的洗禮,深覺自己應該繼續深造便繼續就讀本校的碩士班,而今,

終於完成研究所的課程,擁有自己所寫的一本書,但此刻我卻開心不起來。回顧 過去的日子,由於自己想抓取的東西太多,抱著坐這山,望那山的心態,因此反 而一直在退步。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所以還是要把握現在,遺忘過去,望眼 未來,才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在此,由衷的感謝秀惠老師這段日子的指導,學生駑鈍,偶與老師討論時,

常常會錯意,幸虧老師耐心十足,總會在旁不時的叮嚀。當然,也超級謝謝我的 兩位口委-邱文信老師及王令儀老師,不僅很盡心地檢查我的論文,在很多方面 也給了我許多的建議,兩次考試令兩位老師舟車勞頓、千里迢迢地過來,讓我十 分感激;在統計上出現問題時,還好有彥廷兄的加持,讓我能順利地跑完統計;

當我為了之後的飯碗而要流浪考試時,不管是吃的、住的、交通上的,多虧了黑 貓主動的幫忙,使我能心無旁鶩地繼續做自己的事。而在我仍很安逸的過日子 時,感謝青春無敵一直在旁邊刺激我,如果不是妳,我可能還是隻在井底自鳴得 意的肥青蛙。還有,謝謝豐榮國小的老師們,知道我要準備碩論的考試,不僅很 支持我、鼓勵我,還配合我的時間把課調開,讓我能安心地到學校上課,你們真 的是一群很棒的同事。最後,還是要感謝我的家人,這段日子總是包容我的壞脾 氣,我想你們應該巴不得我趕快畢業解除這紅色警報吧!

「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一路走來,想答謝的人太多,可惜 篇幅不夠我一一道來,如果您發現沒有被我寫在裡面,要知道不是因為你不夠 好,而是我的腦袋容量太少,一時之間無法全部想周全。於此,獻上我最誠摯的 感謝!

佳黛 謹誌 102 年 7 月

(6)

I

小手丟大球-工作限制對兒童肩上投擲 技能之影響

研 究 生:李佳黛 指導教授:陳秀惠 日期:102 年 7 月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以不同的工作限制下練習不同尺寸的球,來了解兒童 投擲技能的學習過程及工作限制練習活動的效果。實驗參與者為 36 名不具任何 專長且慣用右手的國小四年級男童,進行 7 公尺躲避球投擲準確性實驗, 實驗 中將參與者分為 3 組, 透過圓形計分標靶記錄其投擲準確性得分, 並將其投擲 動作影片交由評分者依投擲動作型式評分標準評定投擲動作型式得分。前測完畢 後進行隨機分組,除控制組不練習外,其餘兩組即進行六週的投擲練習,練習過 程中,分別於第三週與第六週練習結束後,對三組做 7 公尺躲避球的投擲測驗。

結果顯示:一、大球練習組不論在中測或後測的測驗成績皆較前測來的進 步。二、小球練習組在投擲練習後,在投擲測驗中有進步的情形,顯示練習小球

可以遷移到投擲大球上。三、在投擲動作型式方面,「大球練習組」和「小球練

習組」兩組不同工作限制練習,在後擺、前臂及腳步等投擲動作要素之動作層次 皆有進步的情形。

結論:球體大小的工作限制練習對於投擲技能有所影響,不論是以大球或小 球來練習皆能於準確性和投擲型態的改善有所助益。

關鍵詞:工作限制、過肩投擲、動作發展、投擲動作型式

(7)

II

The small hand throws big ball-the influence of task constraint on overhand throw skill learning

Graduate Student :Chia-Tai Li Advisor : Hsiu-Hui Chen Date : Jul, 201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ask constraint of ball size on learning the over hand throwing skills which the diameter of the ball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hand. 36 4th grad elementary school boys participated as in this s the learner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or practice (large ball, small and control group). The throwing accuracy and movement patter were record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6 weeks of practice (totally 120 minue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in large ball and small ball groups reveal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accuracy and movement pattern. However, the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did not get illustrated evidence. In conclusion, the task constraint of ball siz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learning the overhand throw.

Keywords, task constraint, overhand throw, motor development, movement pattern of throwing

(8)

III

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表次………Ⅴ 圖次………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4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 6

第二節 工作限制……… 12

第三節 兒童投擲相關文獻………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8

第四節 場地佈置……… 22

第五節 實驗流程與步驟……… 23

第四章 結果分析……… 26

第一節 投擲結果……… 26

第二節 投擲動作……… 28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工作限制對投擲準確性之影響………

第二節 工作限制對投擲動作型式之影響………

36 36 38

40

(9)

IV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0

第一節 結論……… 40

第二節 建議……… 41

參考文獻……… 42

一、中文部份……… 42

二、英文部份……… 43

附錄……… 46

附錄一 參與研究家長(監護人)同意書……… 46

附錄二 單手用力過肩投擲動作發展順序表……… 47

附錄三 國小四年級學童過肩投擲教學設計……… 48

(10)

V

表次

表 2-2-1 Haubenstricker,Branta and Seefeldt(1983)投擲動作發展五階段 7

表 2-2-2 Roberton(1984)單手用力過肩投擲動作步驟……… 8

表 2-2-3 Roberton(1984)單手用力過肩投擲動作步驟……… 9

表 2-2-3 投擲類動作的運動技術應用分類……… 16

表 3-2-1 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 18

表 3-3-1 投擲動作評分表……… 20

表 4-1-1 投擲得分表現之描述統計表……… 26

表 4-1-2 不同組別前、中及後測兒童投擲結果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27

表 4-1-3 投擲測驗事後比較分析彙整表……… 27

表 4-2-1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28

表 4-2-2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28

表 4-2-3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分析彙整表……… 29

表 4-2-4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29

表 4-2-5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0

表 4-2-6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測驗彙整表……… 30

表 4-2-7 前、中及後測上臂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31

表 4-2-8 前、中及後測上臂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1

表 4-2-9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31

表 4-2-10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2

表 4-2-11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測驗彙整表……… 32

表 4-2-12 前、中及後測軀幹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33

表 4-2-13 前、中及後測軀幹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3

表 4-2-14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33

表 4-2-15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4

表 4-2-16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單純主要效果檢定……… 34

表 5-1-1 前、中及後測投擲小球結果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7

表 5-1-2 小球投擲測驗事後比較彙整表……… 37

(11)

VI

圖次

圖 1-1 兩性投擲動作發展階段差異比較圖………

圖 2-1 兒童動作發展第一階段………

圖 2-2 兒童動作發展第二階段………

圖 2-3 兒童動作發展第三階段………

圖 2-4 兒童動作發展第四階段………

圖 2-5 兒童動作發展第五階段………

圖 2-6 Newell(1986)的三角限制圖………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圖 3-3-1 躲避球與自製小球………

圖 3-3-2 標靶得分區………

圖 3-4-1 實驗場地佈置圖………

圖 3-5-1 實驗流程圖………

5 10 10 10 11 11 12 17 19 19 22 25

(12)

第壹章 緒論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主要分成以下六個部分: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 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研究的重要性;第六節、名 詞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現階段國小體育教學中,球類的投擲為國小學童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身 為國小體育教師除了教導學生及設計課程外,也應了解在教學當下,學生的動作 過程會因為什麼樣的因素而改變其原有的型態;故體育教師須對學習者的動作發 展過程及原因有整體性的認知,方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教學更有效率。國小階 段的兒童正是奠定運動基礎的時候,因此不論動作姿勢、學習興趣,在此時期都 相當的重要。而躲避球運動在國小體育課程所教的各項球類運動中,是最受學童 歡迎的項目之一,而且擁有良好的肩上投擲技巧,有利於日後學習各種具有相似 動作模式之運動的遷移,例持拍打擊或籃球投籃等。在學習躲避球運動前學生需 具備手部投擲、傳、接球的技能及經驗,而在團體活動中,則需表現接球、閃躲 及位移等控制能力,方能達到躲避球的運動技能目標。

人類的動作型態,舉凡肢體活動、休閒運動或是競技比賽,肢體動作之改變 大多是藉由拋、丟、擲、扔、投、傳、射、擺、推、踢、跨、蹬……等動作模式 來呈現。人類在動作發展(motor development)的過程中,必須經過反射動作期 (reflexive movementphase)、初始化動作期(rudimentary movementphase)、基本 動作期(fundamental movement phase)再逐漸進入特殊化動作期(specialized movement phase)而中晚期兒童的動作發展正處於許多基本動作能力即將進入特 殊化動作期的成熟階段(Gallahue and Ozmun , 2002)。

基 本 動 作 期 的 動 作 型 態 依 其 特 性 可 區 分 為 穩 定 性 (stability) 、 移 動 性 (locomotion)、操作性(manipulation)三種。穩定性動作主要包含體軸的控制、身 體的滾動、閃躲、單腳平衡、走平衡木、及倒立支撐等;移動性動作主要包含走、

(13)

第壹章 緒論

2

跑、跳等動作型態;操作性動作則包含投擲、接、踢、打擊、運球等動作技能 (Gallahue and Ozmun,2002)。而在所有運動中,投擲動作是人類最原始的動作能 力之一,也是許多運動項目的基本形式。動作發展方面的研究有神經成熟與動態 系統兩個取向,神經成熟理論主要以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度來說明人類不同動作 層級的發展;但是,兒童發展的順序、個體成長與成熟的時序各有不同,且基本 動作能力的發展雖與年齡的增長有關,卻不完全取決於此,因此以中樞神經系統 為主導的傳統學說,並無法解釋許多發展上的個別差異情形。

自 Bernstein(1967)針對動作控制與學習提出自由度問題後,動作行為發展開 始以動力系統的觀點來進行研究。其中,Newell(1986)以限制的觀點來看協調與 控制,提出動作表現乃有機體、環境、工作三者互相影響下的產物更是為後續的 研究提出了具體的架構。然而,在此架構下相關的實證研究除了張喬雯(2008)以 國小五年級男童 10 名為實驗參與者,探討兒童進行全力投擲不同慣性參數的球 體(質量分別為 10 公克、110 公克、310 公克、500 公克)其投擲型態是否隨著 投擲物體慣性參數改變而產生變化,結果發現,質量為 110 公克的球體可以得到 較佳的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等運動學參數值,是最適合 11 歲中晚期 兒童進行投擲動作外,大多以工作限制的角度來探討球體大小或者目標的要求對 於動作型態改變的效應。例如,李村棋與卓俊伶(1998a)從 375 名國小六年級男 學生中篩選手掌較長者和手掌較短者各 13 名,施作躲避球用力對牆投擲測驗。

經過研究分析後發現,同年齡成長情況不同的學童,在單手過肩投擲動作的軀幹 動作表現有顯著差異,但其動作的穩定性並沒有顯著差異;Raudsepp 等(2003) 以 192 名 5 至 6 歲的兒童為對象進行網球肩上投擲研究,參與者分別在用力投擲 及擲準限制下進行實驗,結果發現男童在用力投擲限制下,後擺、肱骨、軀幹和 跨步等動作表現皆較擲準限制下的投擲動作佳;而女童在擲準限制下肱骨的表現 則優於用力投擲限制。

由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知道,過去的研究中較少有從學習的角度去探討工作限

(14)

第壹章 緒論

3

制下的練習對於肩上投擲技能的影響,特別是對於超過手掌可以握住的範圍下的 投擲技術,例如躲避球、籃球等的投擲,因球體已超過手掌可掌握的大小,故在 進行單手過肩投擲時,動作型態也會跟著改變;綜觀各大出版社所出版之健康與 體育教學指引或教師手冊,不論是翰林、南一、康軒等,都有編排躲避球運動的 學習單元,但較偏重於九年一貫能力指標的搭配、規則及教學活動設計上;教學 活動設計對投擲的指導語也頗為抽象,其可取之處為多以遊戲來介入課程,讓兒 童能在遊戲中學得技能,但鮮少說明此教學活動設計的編排順序對兒童肩上投擲 的技能學習有何影響?為何作此安排?再者,書中所使用的球也無統一的規格及 材質,這樣對兒童學習正確技能是否有所影響?再者,部分兒童可能接觸球的經 驗較多,或本身運動條件較佳,因此有無使用正式用球是否也對其有所影響。故 在此背景下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兒童投擲技能的學習過程及工作限制練 習活動的效果。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從以上問題背景的探討之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以不同的工作限制 下的練習不同尺寸的球,來了解兒童投擲技能的學習過程及工作限制練習活動的 效果。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即是以不同的工作限制下的練習:

一、不同尺寸球體的練習對兒童學習過肩投擲準確性是否有所影響?

二、不同尺寸球體的練習對兒童過肩投擲動作型式是否有所影響?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臺東市某國民小學四年級之 36 名男童為研究對象(慣用手皆為右 手),且本研究之限制如下:

(15)

第壹章 緒論

4

一、本研究以臺東市某國民小學四年級之男童為研究對象,進行肩上投擲之相關 研究,因而結果僅適合推論到同年齡或相同背景的學童及技能項目上。

二、部分兒童可能因課程或課後運動有接觸球類的經驗,此為練習量無法控制的 地方。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國小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對國小學童在眾多動作技能學習而言,扮演著 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投擲動作的學習不論在日常生活中或運動中,皆占有其分 量。特別是投擲大球與日後的籃球、水球或手球等的傳球有很大的關連。因此身 為教學者是否能讓兒童的投擲動作技能更趨成熟,實為重要。故體育教師除需具 備投擲動作發展過程的概念及搭配各發展而設計的教學活動外,更要了解如何透 過各種工作限制來增進教學效能使學生的投擲技能有所增長,故本研究以不同尺 寸的球及有無擲準目標為工作限制,以了解兒童投擲技能的學習過程及工作限制 練習活動的效果,期能為在體育教學現場的教師提供一些在投擲技能學習上所需 的相關訊息。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國小四年級學童

指國內在籍就國小四年級兒童而言,根據 Payne and Isaacs(2005)的兩性投擲 動作發展階段差異比較圖(圖 1-1),橫軸代表個體的年齡,以月為單位,數字~

表示上述投擲動作發展階段。除了可以發現性別差異是影響個體投擲動作表現的 一大因素外,我們也可知道男女的投擲動作發展先後皆在八至九歲後達到第五階 段。而現今教科書則從四年級(南一、翰林)開始即已將躲避球的單元納入課程 中,故本研究以國小四年級慣用右手之在籍就學男學童,其平均年齡為 10 歲為 實驗參與者。

(16)

第壹章 緒論

5

年齡(月)

圖 1-1 兩性投擲動作發展階段差異比較圖。

資料來源:Payne, V. G. and Isaacs, L. D. (2005).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二、工作限制

工作限制包含工具、目標及特殊規則等足以影響動作表現之因素

(Newell,1986)。本研究中的工作限制包含不同尺寸的球及不同投擲目標。其中不 同尺寸是以能否單手握住球為大與小的標準,並根據彭國威、卓俊伶、楊梓楣 (2010)對兒童組所做的抓取動作之手指數與身體尺度比率的研究,以身體尺度比 例(球體直徑/手掌寬度)0.71 ~1.08 間者稱為小球,比例 1.51 ~ 1.75 之間者稱為 大球,在擲準的部分,於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習者將球以單手肩上投擲方式將球投 擲至某範圍。

三、球肩上投擲

根據據劉于詮、陳五洲與黃泰源(2005)對過肩投擲的定義,係指投擲時,持 球之手掌向下,手臂後擺而腕關節須超過肩關節之擲球方式。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

早期動作發展研究主要以神經成熟理論為依據,Gesell(1946)以成熟觀點 (maturational perspective)探討動作發展,認為個體的動作發展受到神經發育的影 響,神經發育成熟後才會有較好的身體控制;Gallahue (1996)認為人類動作的發 展有一定的規律和原則,分別是從上至下、由近而遠以及由粗到細或由大到小的 原則。隨著神經系統和肌肉的發展,加上兒童自發性的練習,動作逐漸分化,這 時候便開始學習控制身體各個部位的小肌肉動作,當身體某部分受到刺激後能控 制經由有關部位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並抑制身體其他部分的動作,使反應更加 專門化。然而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導的傳統學說,卻無法解釋每個人的個別差異 情形。因此近十幾年,在動力系統理論提出後,逐漸修正了一些以中樞神經成熟 論為動作發展主軸的觀念。Bernstein(1967)對於動作控制提出自由度的問題,認 為對於眾多的人體自由度,能掌握多餘的自由度以有效的執行動作,則稱為動作 協調能力;在建立協調結構的概念,將協調視為個體在執行動作時能掌控多餘自 由度,形成可控制系統的型態。Kugler,Kelso and Turvey(1982)則以數學方程式概 念將協調控制與技能三者區分協調、控制、技能三種層次。Newell(1986)以限制 的觀點來看協調與控制,提出動作表現乃有機體、環境、工作三者互相影響下的 產物。

投擲動作是人類基本運動能力之一,就一般動作而言,投擲可分成所謂的低 手、側肩與過肩投擲(Bartlett,2002)。Enoka(2002)則將投擲動作依其動作型式分 為過肩投擲(overarm throw)(如,棒球、板球、標槍、飛鏢等)、低手投擲(underarm throw)(如,保齡球、壘球等)、推擲(push throw)(鉛球)、拉擲(pull throw)(如,鐵 餅、鏈球)四種型態。而Wickstrom(1975)與Payne and Isaacs(1991)的論點指出,兒 童投擲動作發展是由雙手投擲至單手投擲,低手投擲到過肩投擲再到最後的單手 過肩投擲。以開放式動力鏈的觀點來看,所有由近心端到遠心端肢段依次向前加 速的動作皆可統稱為投擲類動作(Kreighbaum and Barthels,1996)。邱文信(2004) 則認為投擲動作最重要的是肢段空間移動的序列性及角動量的傳遞,藉由類似甩 鞭的動作效應使近端的肢段得以傳遞角動量,並利用旋轉半徑減少的現象而使末

(1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端肢段得到加速度進而將球投出,有效的增進球速及投擲距離。

Wild(1938)針對 2 到 12 歲的兒童進行肩上投擲動作分析為投擲動作研究之 先河。其依年齡將兒童動作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2 至 3 歲:在整個投 擲動作中,雙腳依舊不動,預備手臂的動作影響手臂從旁邊到上面或從前面到上 面,投擲者的臉一直朝向所要丟的方向,軀幹和臀部明顯沒有轉動,投擲由手臂 支配;第二階段為 3.5 至 5 歲:身體的移動由前後平面成水平平面,投擲的手臂 在較高較斜的平面或是高於肩膀的水平面移動;第三階段為 5 至 6 歲:投擲的手 臂和前腳在同一邊,投擲手臂在肩膀以上斜上擺動做準備,以及具有很大的手軸 彎曲角度,手臂由前面到向下是一起跟隨軀幹彎曲;第四階段為 6.5 歲後:投擲 時能形成前後腳,軀幹的轉動明顯可見,手臂向前擺動並水平內收。

Seefeldt and Haubenstricker(1982)採用整體分析法將兒童投擲的發展分為五 個階段來比較男女童在投擲動作上不同的發展,如表 2-2-1。

表2-2-1 Haubenstricker,Branta and Seefeldt (1983)投擲動作發展五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

投擲動作是 由後往前的 方向,腳在投 擲時原地不 動,很少或是 沒有身體旋 轉的動作。

球的力量來 自髖關節彎 曲、手肘的 伸展及肩膀 擴張。

身體的旋轉 像一條垂直 的軸線,使臀 部、脊椎、肩 膀的轉動像 是同一單 位。

投擲者的腳可能 是異側或同側,但 手臂是以橫向水 平的方式向前,也 因手臂伸展的位 置,這個動作像

「拋擲」而不是投 擲。

同一側的手腳 動作,球藉由 垂直或向後的 動作被舉起至 肩膀上投擲的 位置,手臂向 後,同側腳同 時向前移動。

在預備投擲 的動作上有 較少或沒有 脊椎和臀部 的旋轉。

當投擲的手臂 以垂直和向後 的方向移動,

反側腳大步的 向前跨;臀部 和脊椎很少或 沒有旋轉。

反側腳向前 跨大步是為 得到支撐和 較好的穩定 性。

當反側腳碰觸地 面時,臀部、脊椎 和肩膀依序旋 轉。並延展至膝 蓋,提供給投擲手 臂反作用力;另一 手亦有力的朝向 身體以提供反作 用力。

開始投擲時,投擲 手向下且向後的 弧形擺動,同時產 生反側腳向前跨 步,及臀部和脊椎 轉動至用力旋轉 投擲的位置。

(1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Roberton and Halverson(1982)則分別從身體旋轉、手臂擺動、上臂位置、前 臂延遲及腳步移動五個面向來探討投擲動作的發展,如表 2-2-2。

表2-2-2 Roberton (1984)單手用力過肩投擲動作步驟

要素 步驟 描 述

手臂預備 後擺

1 沒有後擺

2 手肘和肱骨彎曲;由肩膀上屈與手肘同時彎曲將球移動至

頭側面

3 手肘伸展向上弧度的後擺投擲動作或向後斜擺或從臀部垂

直舉起

4 手肘伸展向下弧度至腰部以下的後擺動作

肱骨

(上臂)

1 肱骨和身體的橫切面成一斜角

2 當雙肩移動到矢狀面平行,上臂和身體的橫切成一直線

時,上臂在身體輪廓的前方

3 當雙肩移動到矢狀面平行,上臂和身體的橫切成一直線

時,上臂與身體輪廓平行或後面

前臂

1 前臂沒有延遲

2 肩膀線和矢狀面平行前,前臂的延遲達到最大的程度

3 在肩膀線和矢狀面平行的同時,前臂的延遲達到最大的程

軀幹

1 沒有軀幹的動作、或向前向後的移動,只有手臂在用力時

的動作

2 軀幹上半部轉動或整個軀幹阻礙轉動;脊椎上半部轉動並

朝向用力投擲的方向,骨盆依舊固定

3 有差異的轉動;骨盆與軀幹的旋轉,帶動上脊椎配合投球

動作,產生不同程度的旋轉

腳步

1 腳沒有移動或腳步移動沒有超過支撐腳的位置 2 同側手腳

3 異側手腳,短步

4 異側手腳,長步;腳步距離為孩童身高的一半以上

Burton et al.(1992)將每一個成份修改為由最低階到最高階等五個層次,層次 越高者分數越高,唯一差異乃在腳步要素之方面,將異側手腳短步和異側手腳長 步合併為異側手腳,如表 2-2-3。

(2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表 2-2-3 Roberton (1984) 單手用力過肩投擲動作步驟

要素 動作層次 描述

後擺

1 沒有後擺

2 經由肩膀上屈與手肘同時彎曲將球移動至頭側面

3 手肘伸展向上弧度的後擺動作

4 手肘伸展向下弧度的後擺動作

上臂

1 上臂和身體的橫切面成一斜角

2 當雙肩移動到矢狀面平行,上臂和身體的橫切成一直線

時,上臂在身體輪廓的前方

3 當雙肩移動到矢狀面平行,上臂和身體的橫切成一直線

時,上臂與身體輪廓平行或後面

前臂

1 前臂沒有延遲

2 肩膀線和矢狀面平行前,前臂的延遲達到最大的程度

3 在肩膀線和矢狀面平行的同時,前臂的延遲達到最大的程

軀幹

1 沒有軀幹的動作,只有手臂的動作

2 整個軀幹旋轉

3 骨盆與軀幹的旋轉,帶動上脊椎配合投球動作,產生不同

程度的旋轉

腳步

1 腳沒有移動或腳步移動沒有超過支撐腳的位置

2 同側手腳 3 異側手腳

Payne and Isaacs(2005)則將投擲動作的發展模式分為五個階段,亦分別從手 臂動作、軀幹旋轉和跨步三個面向進行探討,如圖 2-1、圖 2-1、圖 2-3、圖 2-4、

圖 2-5:

第一階段:投擲時,手臂無向後伸展的動作,雙腳站在原地不動直至動作結束,

利用手肘的屈伸將球體帶出,軀幹不旋轉。

(2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圖2-1 兒童動作發展第一階段

資料來源:Payne, V. G. and Isaacs, L. D. (2005).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第二階段:身體的旋轉像是有一條垂直的軸,臀部、脊椎、肩膀的轉動是同時發 生,手臂的姿勢以橫向水平的方式將球擲出,有時會伴隨跳躍的動作,腳步前跨 尚不明顯。

圖2-2 兒童動作發展第二階段

資料來源:Payne, V. G. and Isaacs, L. D. (2005).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第三階段:進行投擲時,手臂垂直舉至肩膀上方,軀幹的旋轉主要發生於肩膀,

臀部較不明顯,手臂向後伸展時投擲用手的同側腳,會向前跨出。

圖2-3 兒童動作發展第三階段

(2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資料來源:Payne, V. G. and Isaacs, L. D. (2005).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第四階段:此階段手臂及軀幹之動作型式與第三階段相同,唯一差別在於跨步動 作由投擲用手同側腳轉為異側腳。

圖2-4 兒童動作發展第四階段

資料來源:Payne, V. G. and Isaacs, L. D. (2005).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第五階段:此階段進行投擲時,手臂是自下方往後以弧形軌跡擺動到適當位置,

當手臂向前擺動將球投出時,軀幹會由臀部開始向投擲用手之反側產生旋轉,進 而帶動肩膀轉動,且投擲用手的反側腳會向前跨步。

圖2-5 兒童動作發展第五階段

資料來源:Payne, V. G. and Isaacs, L. D. (2005).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從上述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投擲技巧大致上均能符合肢體發展由內到外、

由肢體近端到肢體末端的原則,但是在個體投擲動作發展過程中,身體各部投擲 動作階段卻不一定相同。

(2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2

第二節 工作限制

Newell(1986)主張,限制可分為有機體(organism)、環境(environment)和工作 (task),個體動作在這三種限制間交互作用而產生最佳的協調與控制型態,此三 種限制類別如圖 2-6 所示:

圖 2-6 Newell (1986)的三角限制圖

資料來源:Newell, K. M. (1986).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M. G. Wade& H. T. A. Whiting (Eds.)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in children: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pp. 341-361).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此限制模式是由動力系統(dynamic systems)的觀點衍生而來。早期研究動作 發展的神經胚胎學家 Gesell(1946)以成熟觀點(maturational perspective)探討動作 發展,認為個體的動作發展受到神經發育的影響,神經發育成熟後才會有較好的 身體控制。

三種限制如以下敘述:

(一)有機體限制(organismic constraints)

有機體限制(organismic constraints)是指一個人的特質,例如基因、身高、體 重、經驗、認知或是動機等個人特性,而依不同程度的限制,可分為結構性限制 (structuralconstraint)與功能性限制(functional constraint)兩種。個體的身高、體重、

肌肉等生理上的發展或改變,而使一個人的動作行為產生變化,因其速度較緩慢 工作

(task) 環境

(environment)

協調與控制 個體 (organism)

(2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且有一定的順序與規則,故為協調發展的結構性限制;相反的,因為神經突觸內 神經的連結、時間的改變而使個體產生不同的變化,例如動機、經驗及個體的反 應等則為協調發展的功能性限制。李村棋與卓俊伶(1998)探討12歲學童手掌寬度 對單手躲避球過肩投擲動作型式的影響,結果發現動作穩定性方面,兩組並無差 異;而手掌短組較手掌長組表現出較佳的軀幹技能表現品質。邱文信(2004)結合 縱貫式與橫斷式方法探討87名9歲到11歲兒童投擲距離表現的相關因素,從研究 中得知學童在10歲時的動作能力並沒有比9歲時有明顯進步,直到11歲才有明顯 的大幅度進步。由此可驗證動作技能的發展與年齡相關,但並非全依年齡而定。

朱治華(2004)以5歲、7歲、9歲、11歲各8名男童進行視覺引導投擲動作發展,發 現11歲兒童在視覺引導下進行投擲動作,其肘、腕關節的角速度會增大,而5歲、

7歲、9歲兒童則呈現較不穩定的狀態。由上述研究可得知,兒童動作發展大約在 11歲左右即呈現穩定的成熟狀態。

(二)環境限制(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環境限制(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是指自然界中整體性的物理變化,如溫度、

風向、重力、高度、光線等,在所有動作協調上,重力是一個重要的環境限制;

且實驗者通常無法操控這些因素對個體的影響。例如高爾夫球比賽,有草地、河 流、沙地等,雖然規則相同,但因為在不同場地打球,所顯現出來的動作型態也 會有所不同。李村棋(1999)以用力性投擲及準確性投擲為工作限制外,加上不同 投擲距離作為環境限制,記錄24名國小高年級男學童的手球投擲動作因素的層次、

投擲動作的穩定性、投擲動作的速度,和投擲動作的準確度等四項的動作成績表 現,結果發現在投擲動作因素的層次和穩定性方面,不同的工作限制會對投擲的 動作型式造成影響。黃源璋(2005)以4至11歲共40名兒童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 距離目標擲準及有、無目標擲遠對兒童投擲動作型式之影響,結果發現隨著目標 距離變遠,兒童的投擲動作型式會跟著變好。

(三)工作限制(task constraints)

工作限制(task constraints)比環境限制更針對特定的表現情境,Newell (1986) 將其分為三類:(1)工作目標(2)特定規則(3)器材,工作本身對運動技能的學習 與表現就是一個限制。例如打棒球時,球棒的材質、長短、重量等,都可能對揮 棒的動作造成工作限制的因素。如 Burton, Greer and Wiese(1992)以以六種不同

(2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尺寸大小的保麗龍球(直徑為 1.9、4.1、5.8、7.8、9.6 和 11.6 英吋)為工具,探討 對兒童肩上投擲技能型式的影響,結果發現隨著球體直徑的變大,技能表現的層 次會逐漸降低,尤其球體超過兒童的手掌寬度時更為明顯。隔年,Burton, Greer and Wiese-Bjornstal(1993)以不同年齡層的男女為實驗參與者,探討不同大小球體 對投擲技能型式及抓球的影響,結果發現隨著球體直徑的增加,年齡較長者其投 擲動作的改變較小,且其投擲動作由單手改為雙手投擲的現象更為明顯。

Raudsepp 等(2003)以 192 名 5 至 6 歲的兒童為對象進行網球肩上投擲研究,

在工作限制下,發現男童在用力投擲限制下,後擺、肱骨、軀幹和跨步等動作表 現皆較擲準限制下的投擲動作佳;而女童在擲準限制下肱骨的表現則優於用力投 擲限制。張鳳盛(2005)以 60 位國小男童為研究對象,利用四種球體(足球、排球、

躲避球、籃球),探討其對罰球線定點投籃動作型式的影響,結果發現定點投籃 動作型式會受不同種類球體所影響。翁精蔚(2007)以 91 名兒童為研究對象,探 討不同投擲距離、投擲指示的工作限制下,對兒童投擲準確度表現上的影響,結 果發現在要求速度的投擲指示下,球速會跟著增加,而在要求準確度的 投擲指 示下,球速會因而降低;近距離的投擲較遠距離投擲準確。

從以上敘述可知,不管是操弄不同球體大小、不同距離、不同材質或者力量、

速度等工作限制,都會對投擲動作型態有所影響。因此 Newell (1986)所提出的三 角限制模式不僅提供研究者檢驗動作行為變化的方向,也可以作為解釋動作技能 改變的理論依據,更透過操弄不同工作限制的方式,讓個體的動作行為表現可以 單純且清楚的呈現出來。

(2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三節 兒童投擲相關文獻

在投擲動作型式發展的分析方法中,有因素(component)分析法(Payne and Isaacs,1991;Roberton,1977,1978)和整體(total-body)分析法(Seefeldt and

Haubenstricker,1982)兩種,早期在動作發展方面的研究,比較注重整體分析法 (Gutteridge,1939;Seefeldt and Haubenstricker,1982;Wild,1938;李村棋、卓俊伶,

1998),近年來的研究則較注重因素分析法,以瞭解個體在動作過程中細微的改 變(Burton, Greer, and Wiese,1992;Burton, Greer and Wiese-Bjornstal,1993;

Holoubek,1994;Williams,Haywood and VanSant,1993,1996;李村棋、卓俊 伶,1998)。以往許多兒童投擲動作的研究認為,兒童的投擲動作是隨著年齡呈 現線性的發展。自動力系統理論問世後,認為動作的發展是不連續性的,而且個 體的動作技能表現受到個體(organization)、環境(environment)、工作限制(task)等 三種限制交互作用結果的影響,故許多研究者對投擲者的動作型態、身體生物因 素、性別等在年齡上做縱貫式及橫斷式進行研究後發現,兒童的投擲動作可能受 遺傳、環境、練習等不同的影響而呈現非線性的發展(邱文信,2004;朱治華,

2004;楊梓楣、卓俊伶,1998b;Southard,2002)。

Langendorfer(1990)探討不同年齡的青少年和兒童以不同的工作限制及不同 的年齡階段對男、女孩在過肩投擲網球的動作發展, 結果發現男生的動作水準 會因不同的工作限制而有顯著的不同;而女生的動作水準則不會因不同的工作限 制而有顯著的改變。Burton、Greer and Wiese(1992)以80名實驗參加者,分為四 種年齡層(5-6歲、7-8歲、9-10歲、及19-33歲),男女各10名為研究對象,得到球 的尺寸大小對過肩投球型式的影響,結果指出不同球的尺寸會引發不同的投球型 式,及關鍵球的直徑等於手掌寬度。

李村棋與卓俊伶(1998)以用力性與準確性兩種不同的工作限制下對牆投擲,

來探討工作限制對國小四年級男學童投擲動作型式的影響。結果發現,不同的工 作限制對軀幹動作層次的影響,須視受試者使用何種的投擲方式而定,且軀幹動 作的轉移現象比其它動作因素改變大。隔年,李村棋(1999)以24位國小六年級的 男學童為對象,以不同的投擲距離探討工作限制及環境限制下對手球投擲動作型

(2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6

式的影響,結果發現,不同的工作限制會對投擲的動作型式產生影響。不 同的環境限制也會對投擲的動作型式產生影響。隨著投擲距離的增加,動作因素 中的軀幹和腳步改變較為顯著,導致投擲動作層次的提高。

陳建汎(2003)針對手榴彈投擲動作的研究中,將投擲動作技術應用分類為表 2-2-3:

表2-2-3 投擲類動作的運動技術應用分類

低手投擲動作模式 側手投擲動作模式 過肩投擲動作模式

壘球投球 棒球側手傳球 棒球投球

打保齡球 丟鐵餅 網球發球

馬球殺球 排球側手發球 擲標槍

排球低手發球 棒球揮棒 排球扣球

羽球挑球 網球平擊 籃球投籃

羽球發球 壁球擊球 羽球擊高遠球

曲棍球運球與傳球 迴力球擊球 板球投球

資料來源:陳建汎(2009)。手榴彈投擲動作之運動學分析-不同經驗投擲者之比 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蔡少偉(2008)以國小六年級八位男童為受試者,進行六週共360球的原地過 肩投擲練習,結果發現,充分的練習確實有助於離手球速的增加,上肢的腕關節 以及肘關節的最大角度、最大角速度與離手球速的增加有密切的關係,符合動力 鏈的時序。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研 究工具;第四節、場地佈置;第五節、實驗流程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架構圖,如圖 3-1-1 所示,其自變項為大球練習組、小球練習組及 無做任何練習之控制組,透過分組練習,來探討不同工作限制對兒童躲避球肩上 投擲技能學習的影響。

實驗組 大球練習組 小球練習組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控制組 無任何練習 自變項

六週十二節 課不同工作 限制的練習

投擲表現 1.投擲動作 2.投擲結果

依變項 介入變項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東市某國民小學四年級 36 名男童為實驗參與者,所有參與者均 為不具任何運動代表隊練習經驗之學生且慣用手為右手。由於參與者皆未成年,

所以在實驗前先以家長同意書及受試者健康狀況調查表徵求監護人同意後始予 以施測。前測完畢後將實驗參與者隨機分為大球練習組、小球練習組及控制組,

本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如表 3-2-1 所示。

表 3-2-1 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

組別 身高(cm) 體重(kg) 年齡(歲) 人數 大球練習組 132.6±5.3 34.2±9.1 9.6±0.2 12 小球練習組 135.1±3.7 33.1±4.2 9.6±0.2 12 控制組 135.2±5.4 36.1±7.7 9.5±0.2 1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JVC 快速攝影機二部:

攝影機頻率為 30HZ,用以記錄實驗過程,提供資料處理時動作分析參考之 依據與回饋,並記錄整個實驗情境。

二、不同尺寸的球:

本研究所指之大球肩上投擲乃是實驗參與者將無法一手掌握的躲避球置於 頭後方,手臂高於肩膀由後往前擺動而言。

大球:實心、堅硬、色彩及顆粒明顯的正式比賽躲避球一顆(膠質,2 號球,直徑 20cm,圓周 62~63,重量 280~300,氣壓 0.13~0.20kg/cm)。

小球:實心、堅硬、色彩及顆粒明顯的自製小圓球一顆,球的重量亦為 280~300 克,圓周 33~34。如圖 3-3-1。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9

圖 3-3-1 躲避球與自製小球 三、投擲目標一個:

目標物為高 1.3 公尺,7 公尺遠,邊長 1091 X 787mm 的壁報紙中央畫有五 個同心圓,直徑分別為 20、40、60、80、100 公分的標靶,如圖 3-3-2。擲中最 內圈之靶心有 6 分,第二圈 5 分、第三圈 4 分、第四圈 3 分、第五圈 2 分以及最 外圍黃色框框為 1 分。

6

圖 3-3-2 標靶得分區 四、投擲動作評分表:

本研究投擲動作的分析與探討是使用 Burton 等(1992)修改的投擲動作評分 5

4 3

2 1

(3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0

表,研究者在第五個腳步之動作要素上將原本三個動作層次修改為四個動作層 次。

表 3-3-1 投擲動作評分表

要素 動作層次 描述

後擺

1 沒有後擺

2 經由肩膀上屈與手肘同時彎曲將球移動至頭側面

3 手肘伸展向上弧度的後擺動作

4 手肘伸展向下弧度的後擺動作

上臂

1 上臂和身體的橫切面成一斜角

2 當雙肩移動到矢狀面平行,上臂和身體的橫切成一直線

時,上臂在身體輪廓的前方

3 當雙肩移動到矢狀面平行,上臂和身體的橫切成一直線

時,上臂與身體輪廓平行或後面

前臂

1 前臂沒有延遲

2 肩膀線和矢狀面平行前,前臂的延遲達到最大的程度

3 在肩膀線和矢狀面平行的同時,前臂的延遲達到最大的程

軀幹

1 沒有軀幹的動作,只有手臂的動作

2 整個軀幹旋轉

3 骨盆與軀幹的旋轉,帶動上脊椎配合投球動作,產生不同

程度的旋轉

腳步

1 腳沒有移動或腳步移動沒有超過支撐腳的位置

2 同側手腳

3 異側跨小步

4 異側跨大步

評分方式以拍攝實驗參與者當天投擲動作之影帶來記分,以上表3-3-1的投 擲動作評分表進行評分,分數總和為該項成績。評分標準及評分者說明如下:

(一)投擲動作型式發展層次區分:

將本研究所獲得之原始影片資料,進行動作型式發展層次的區分,在本研究 中有關投擲動作型式的分析採用Burton等(1992)修改的投擲動作評分表。

(二)分類與評分:

本研究原始資料之觀察與分析,由受過訓練的評分者對Burton等(1992)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1

投擲動作特徵對投擲的動作層次內容涵意完全了解後再進行分析,並能正確的評 分。評分者運用攝影機攝影實驗參與者五次投擲的動作影片及訊連科技威力導演 10的軟體,進行觀察實驗參與者的投擲動作。動作符合第一層次所述特徵者將之 標記為1,符合第二層次所述特徵者將之標記為2,以此類推,得分越高則代表其 動作型式層次越高。評分者信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考驗評分者信度,後擺、上臂、

前臂、軀幹及腳步的係數值分別為.85、.85、.91、.82、.80,均達顯著差異,評 分者信度良好。

五、資料處理軟體:

(一)CyberLink PowerDirector 10(訊連科技威力導演 10)

將所拍攝之影片剪輯成慢動作畫面,供動作評分者評分。

(二)SPSS for windows 12.0 套裝統計軟體

用以進行各項統計考驗。本實驗將實驗參與者過肩投擲準確度得分、投擲動 作型式得分紀錄完成後以 SPSS for windows12.0 套裝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六、其他

1.50 公尺皮尺一捲:測量參與者投擲距離。

2.號碼牌:將實驗參與者編號。

3.兩個腳架:將攝影機固定。

4.記錄表:記錄參與者投擲表現。

5.黃色膠帶:用以標示實驗參與者進行投擲的區域及界限。

(33)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2

第四節 場地佈置

一、實驗地點

臺東縣豐榮國民小學曲棍球場,場地及各項器材配置如圖 3-4-1 所示。

圖 3-4-1 實驗場地佈置圖 2 公尺

1 號攝影機

2 號攝影機 投擲目標 1091 X 787mm

距離目標 7 尺投 擲限制線

靶心距地面 130 公 分

(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3

二、JVC 快速攝影機

如圖 3-4-1 中所示,一號攝影機置於標靶右側 2 公尺處,二號攝影機置於參 與者正右側 2 公尺處,以將參與者之動作型態及投擲得分完整拍攝、記錄下來。

三、投擲目標

投擲目標為靶心距離地面 1.3 公尺,與投擲區相距 7 公尺且邊長為 1091X 787mm 的壁報紙中央畫有五個同心圓,直徑分別為 20、40、60、80、100 公分 的標靶。

第五節 實驗流程與步驟

本實驗流程如圖 3-5-1,實驗流程與步驟詳述如下:

一、篩選符合條件的實驗參與者

由於每一個人的發展順序、個體成長與成熟的時序各有不同,故本研究採立 意取樣分組,將就讀於國小四年級,手掌比一般小孩大或小之學童篩選出來,且 動作協調發展正常、未受過任何與投擲能力相關的特殊運動訓練、慣用手為右手 之男童 36 名,篩選完實驗參與者後,在實驗前先請學童將家長同意書及受試者 健康狀況調查表帶回去給監護人填寫,填寫完畢後方可進行實驗(附錄一)。

二、前測

將實驗參與者編號 1 到 36 號後,在投擲目標為 1091 X 787mm 的壁報紙中 央的五個同心圓,距離目標為 7 公尺之投擲區內朝目標投擲大球 5 次,且在距離 目標 7 公尺處以黃色膠帶標示出投擲起點線。在測驗前先將攝影機及所有的器材 架設好。在測驗時,除了於每次投擲完畢後立即記錄其命中情形外,也拍攝記錄 其動作表現以作為之後投擲動作型式評分之依據。

三、三週練習(一)

第一次施測完畢後,將學童隨機分為大球練習組 12 人、小球練習組 12 人及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4

一組完全不用練習的控制組 12 人,開始進行為期三週之練習,每週二次,共六 次;每次兩回合,在每一回合練習投擲完 10 分鐘後,皆休息 1 分鐘後再進行下 一次的練習。

四、中測

三週練習完後,以和前測相同投擲目標及相同尺寸之球體進行第一次後測,

每次投擲完畢後,立即記錄其動作表現、有無成功,並以攝影機記錄其投擲動作。

五、三週練習(二)

中測完畢後,繼續進行為期三週之練習,每週二次,共六次;在每回合練習 投擲完 10 分鐘後,皆休息 1 分鐘後再進行下一次的練習。

六、後測

兩週練習完後,以和前測及第一次後測相同投擲目標及相同尺寸之球體進行 第二次後測,每次投擲完畢後,立即記錄其動作表現,並以攝影機記錄其投擲動 作。

(3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5

圖 3-5-1 實驗流程圖 篩選符合條件的實驗參與者

三週練習

事前填寫家長同意書及受試者健康狀況調查表

收回家長同意書及受試者健康狀況調查表

前測 研究計畫確定

三週練習 蒐集相關資料

將實驗參與者分為 大球練習組 小球練習組及

控制組

資料處理與分析 中測

後測

(37)

第肆章 結果分析

26

第肆章 結果分析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及問題,經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進行測驗後,依測驗所 得之研究結果,共分為兩節進行探討。第一節:投擲結果;第二節:投擲動作。

第一節 投擲結果

本節主要將正式實驗所得之投擲準確性得分進行分析,比較不同尺寸球體 的練習,對前、中與後測表現之影響。本實驗以實驗參與者之不同練習組別(A 因子為獨立樣本),不同測驗時間(B 因子為相依樣本)經混合二因子設計變異數分 析,考驗不同工作限制的練習組別與不同測驗時間(前、中與後測)之肩上投擲表 現是否達顯著差異。

表 4-1-1 投擲得分表現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2.33 2.15 4.50 2.84 5.08 2.84 小球練習組 3.42 2.88 4.25 2.53 3.67 2.84 控制組 2.50 2.11 3.33 2.96 2.83 2.66 總和 2.75 2.38 4.03 2.75 3.86 2.86

表 4-1-1 為投擲得分表現之描述統計表,從表中平均數顯示,大球練習組在 從事六週的投擲練習後的大球投擲成績為 5.08,表現高於前測的 2.33 和中測的 4.5;小球練習組的中測大球投擲成績為 4.25,表現高於前測的 3.42 和後測的 3.67。為了解其是否達到顯著差異,進一步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來考驗。

(38)

第肆章 結果分析

27

表 4-1-2 不同組別前、中及後測兒童投擲結果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24.02 2 12.01 1.03 .370 不同測驗(B) 34.74 2 17.37 3.64* .032 交互作用 A×B 24.26 4 6.07 1.27 .290 殘差 SSR 315.00 66 4.77

註:*P﹤.05

表 4-1-2 為不同組別前、中及後測兒童投擲結果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由表 可知,因交互作用 A、B 因子間(F=1.27,P>.05)未達到顯著,受試者間組別(A 因子)(F=1.03,P>.05)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以及不同測驗(B 因子)(F=3.64,P﹤.05) 達到顯著差異,因此針對不同測驗時間(B)進行事後比較分析,比較在前、中及 後測(B)表現上,哪些配對組間的平均數差異達到顯著,如表 4-1-3 達到顯著差異 的配對組:

表 4-1-3 投擲測驗事後比較分析彙整表

不同測驗 平均差異 標準差 顯著性 前測(2.75) 中測(4.03) -1.278* .052 .016

後測(3.86) -1.111 .559 .055 中測(4.03) 前測(2.75) 1.278* .502 .016 後測(3.86) .167 .481 .731 後測(3.86) 前測(2.75) 1.111 .559 .055 中測(4.03) -.167 .481 .731 註:*P﹤.05

由表 4-1-3 投擲測驗事後比較分析彙整表中得知,中測的平均成績為 4.03 顯 著優於前測 2.75,但與後測無顯著差異。

(39)

第肆章 結果分析

28

第二節 投擲動作

本節主要比較練習不同尺寸的球,對前、中與後測「投擲動作型式」之影 響。本實驗以實驗參與者之不同練習組別(A 因子為獨立樣本),不同測驗時間(B 因子為相依樣本)經混合二因子設計變異數分析,考驗不同工作限制的練習組別 與不同測驗時間(前、中與後測)之肩上投擲表現是否達顯著差異。首先比較總得 分,之後再分項比較後擺、上臂、前臂、軀幹、腳步之得分。表 4-2-1 為前、中 及後測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表 4-2-1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12.64 1.95 13.42 1.38 14.00 1.13 小球練習組 13.25 1.91 13.17 2.08 13.69 1.68 控制組 12.00 1.13 12.25 1.36 12.92 1.38 總和 12.63 1.74 12.94 1.67 13.54 1.45

從表 4-2-1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的平均數顯示,不 論是大球練習組或小球練習組,在整體動作的進步幅度上較小,因此進一步以二 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來考驗。

表 4-2-2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22.69 2 11.35 1.75 .190 不同測驗(B) 15.28 2 7.64 13.81* .000 交互作用 A×B 3.23 4 .81 1.46 .225 殘差 SSR 36.53 66 .55

註:*P﹤.05

(40)

第肆章 結果分析

29

從表 4-2-2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可知,因交 互作用 A、B 因子間(F=1.46,P>.05)未達到顯著,受試者間組別(A 因

子)(F=1.75,P>.05)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以及不同測驗(B 因子)(F=13.81,P﹤.05) 達到顯著差異,因此針對不同測驗(B)進行事後比較分析,比較在前、中及後測 (B)表現上,哪些配對組間的平均數差異達到顯著,如表 4-2-3 彙整達到顯著差異 的配對組:

表 4-2-3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分析彙整表

不同測驗 平均差異 標準差 顯著性 前測(12.63) 中測(12.94) -.315* .145 .037

後測(13.54) -.907* .216 .000 中測(12.94) 前測(12.63) .315* .145 .037 後測(13.54) -.593* .156 .001 後測(13.54) 前測(12.63) .907* .216 .000 中測(12.94) .593* .156 .001 註:* P﹤.05

由表 4-2-3 前、中及後測整體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分析彙整表可得知,不 論是前、中或後測,大球練習組、小球練習組及控制組的平均數差異皆有顯著。

表 4-2-4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2.83 .58 3.00 .60 3.00 .60 小球練習組 2.83 .72 2.83 .72 2.92 .67 控制組 2.25 .62 2.33 .65 2.42 .67 總和 2.64 .68 2.72 .70 2.78 .68

(41)

第肆章 結果分析

30

表 4-2-5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7.91 2 3.95 3.54* .040 不同測驗(B) .35 2 .18 2.38 .101 交互作用 A×B .09 4 .02 .31 .869 殘差 SSR 4.89 66 .07

註:*P﹤.05

由表 4-2-3 可知,交互作用 A、B 因子(F=.31,P>.05)未達到顯著,受試者 間組別(A 因子)達到顯著(F=3.54,P﹤.05),以及不同測驗(B 因子)(F=2.38,P>.05) 未達到顯著,因此針對組別(A)進行主要效果考驗,比較在組別(A)表現上,哪些 配對組間的平均數差異達到顯著。表 4-2-6 彙整達到顯著差異的配對組:

表 4-2-6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測驗彙整表

組別 平均差異 標準差 顯著性 大球練習組 小球練習組 .08 .25 .740

控制組 .61* .25 .020 小球練習組 大球練習組 -.08 .25 .740 控制組 .53* .25 .042 控制組 大球練習組 -.61* .25 .020 小球練習組 -.53* .25 .042 註:*P﹤.05

由表 4-2-6 前、中及後測後擺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測驗彙整表可知,大球 練習組及小球練習組在後擺動作方面優於控制組。

(42)

第肆章 結果分析

31

表 4-2-7 前、中及後測上臂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2.11 .52 2.17 .58 2.33 .65 小球練習組 2.25 .45 2.25 .45 2.25 .45 控制組 2.08 .29 2.17 .39 2.17 .39 總和 2.15 .42 2.19 .47 2.25 .50

表 4-2-8 前、中及後測上臂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22 2 .11 .20 .82 不同測驗(B) .19 2 .09 1.78 .18 交互作用 A×B .19 4 .05 .90 .47 殘差 SSR 3.48 66 .05

註:*P﹤.05

由表 4-2-8 可知,交互作用 A、B 因子間(F=.90,P>.05)未達到顯著,受試 者間組別(A 因子)未達到顯著(F=.20,P>.05),以及不同測驗(B 因子)(F=1.78,P

>.05)未達到顯著。

表 4-2-9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2.11 .30 2.17 .39 2.58 .51 小球練習組 2.25 .45 2.25 .45 2.58 .51 控制組 2.08 .29 2.08 .29 2.42 .51 總和 2.15 .35 2.17 .38 2.53 .51

(43)

第肆章 結果分析

32

表 4-2-10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50 2 .25 .78 .465

不同測驗(B) 3.30 2 1.65 15.24* .000

交互作用 A×B .08 4 .02 .18 .948

殘差 SSR 7.14 66 .11

註:*P﹤.05 表 4-2-11 為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由表可 知,因交互作用 A、B 因子(F=.18,P>.05)未達到顯著,受試者間組別(A因子)(F =.78,P>.05)未達到顯著差異,但不同測驗(B 因子)(F=15.24,P﹤.05)達到顯著, 因此針對不同測驗(B)進行事後比較測驗,比較在前、中及後測(B)表現上,哪些 配對組間的平均數差異達到顯著,表 4-2-11 彙整達到顯著差異的配對組: 表 4-2-11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測驗彙整表 不同測驗 平均差異 標準差 顯著性 前測(2.15) 中測(2.17) -.019 .051 .718

後測(2.53) -.380* .092 .000

中測(2.17) 前測(2.15) .019 .051 .718

後測(2.53) -.361* .083 .000

後測(2.53) 前測(2.15) .380* .092 .000

中測(2.17) .361* .083 .000 註:*P﹤.05

從表 4-2-12 前、中及後測前臂投擲動作型式事後比較測驗彙整表顯示,在 不同的測驗中,不論是大球練習組、小球練習組或者是控制組,其在後測皆達顯 著差異。

(44)

第肆章 結果分析

33

表 4-2-12 前、中及後測軀幹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2.17 .58 2.17 .39 2.17 .39

小球練習組 2.17 .39 2.00 .60 2.08 .51

控制組 1.92 .29 2.00 .43 2.17 .39

總和 2.08 .44 2.06 .47 2.14 .42

表 4-2-13 前、中及後測軀幹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35 2 .18 .39 .677

不同測驗(B) .13 2 .07 .79 .460

交互作用 A×B .43 4 .11 1.29 .283

殘差 SSR 5.44 66 .08

註:*P﹤.05 表 4-2-13 為前、中及後測軀幹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由表可 知,前、中及後測在軀幹投擲動作表現上並無交互作用存在,亦無主要效果。 表 4-2-14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描述統計表 測驗 前測 中測 後測 組別 M SD M SD M SD 大球練習組 3.42 .67 3.92 .29 3.92 .29

小球練習組 3.75 .45 3.83 .39 3.86 .33

控制組 3.67 .49 3.67 .49 3.75 .45

總和 3.61 .55 3.81 .40 3.84 .36

(45)

第肆章 結果分析

34

表 4-2-15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A) .26 2 .13 .29 .750

不同測驗(B) 1.11 2 .56 7.98* .001

交互作用 A×B 1.02 4 .26 3.67* .009

殘差 SSR 4.61 66 .07

註:*P﹤.05 表 4-2-15 為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由表可 知,交互作用 A、B 因子間存在交互作用(F=3.67,P﹤.05),因此進一步進行單 純主要效果檢定。 表 4-2-16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動作型式之單純主要效果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事後比較 組別 A 前測腳步 a .72 2 .36 1.21 .311

中測腳步 b .39 2 .19 1.22 .308

後測腳步 c .17 2 .09 .65 .528

因子 B 大球練習組 1 1.11 2 .56 7.98 .001 b>a,c>a 小球練習組 2 1.02 4 .26 3.67 .009 c>b>a 控制組 3 .19 2 .09 .36 .702

註:*P﹤.05

註:事後比較欄中 a 表前測腳步,b 表中測腳步,c 表後測腳步,1 代表大球練 習組,2 代表小球練習組,3 代表控制組。

由表 4-2-16 前、中及後測腳步投擲之動作型式單純主要效果檢定,我們可 以知道,在不同測驗上,大球練習組中測腳步成績優於前測成績,後測腳步也優

(46)

第肆章 結果分析

35

於前測成績;小球練習組則在後測優於中測,中測又優於前測。

(47)

第伍章 討論

36

第伍章 討論

本章主要將第四章之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分析和討論,本章共分為二節,

第一節、工作限制對投擲準確性之影響。第二節、工作限制對投擲動作型式之影 響。

第一節 工作限制對投擲準確性之影響

本研究中的「大球練習組」和「小球練習組」在前測完畢後,分別進行為期 六週十二節的大球投擲和小球投擲兩種不同工作限制的練習。從投擲結果來看,

大球練習組在從事六週的投擲練習後的投擲成績表現高於前測及中測;而小球練 習組在從事三週投擲練習後的投擲成績 4.25 表現優於前測的 3.42,然而在後測 的部分卻有些微的退步,其投擲成績為 3.67。根據以上之研究結果顯示,大球練 習組雖然在每一次的測驗都有進步,在中測與後測也都比小球練習組和控制組還 好,但結果卻沒有達到顯著,此結果可能因為過大的組內變異所致。根據研究者 觀察,有些參與者因為球體較大,於擲準出手時專注於將球托在手上(亦即手掌 朝上),同時集中力量來將球投出,因此忽略了瞄準目標。

在另外進行的小球擲準測驗中,其前、中、後測皆達到顯著的差異(如表 5-1-1 與 5-1-2),可見小球練習組隨著練習也有達到進步的要求。然而,此學習結果在 遷移到大球投擲時,卻無法造成比控制組還要好的表現。

Burton,Greer and Wiese(1992)研究兒童手掌寬度與投擲表現,其研究結果顯 示,隨著球體直徑的變大,技能表現的層次會逐漸降低,尤其球體超過兒童的手 掌寬度時更為明顯。在本研究中手掌寬和躲避球體直徑上的過大差距,也同樣對 於表現造成問題。而本研究也進一步發現,如此的問題特別是在擲準時,對於部 分的兒童可能在練習後仍舊無法克服。是否延長練習或其他的工作限制能夠改善 還有待未來研究探討。

數據

圖 1-1  兩性投擲動作發展階段差異比較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Motivation Phases of Carrer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of Young Wom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 商業、營商環境和全球一體化 策略和管理— 核心學習元素.. 單元 K7

• 在五歲前,是兒童發展學習能力和建立知識的關鍵時期 (CDC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07; Ministerial Council for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Youth

學校收到有非華語幼兒的在家進 行這個活動的片段分享。學校適 時提供個別支援,從中以多範疇

學習活動 討論、角色扮演、專題講座 經驗分享、 訪問 、 資料蒐集 學習材料 兒童故事、兒歌、古詩 圖書 、日常生活經驗

Keywords: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RBCS, fuzzy GBML, fuzzy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第一章

張清榮 兒童文學創作論 新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理論和.. 陳千武等 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