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本節分成三部份來說明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第一節 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本節分成三部份來說明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Copied!
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主要探討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相關理論與實徵文獻,共分 五節來說明,第一節為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第二節為社區資源的教育 功能及運用,第三節為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理論分析,第四節為學校 運用社區資源的相關研究,第五節為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困境與對策。

第一節 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本節分成三部份來說明學校與社區的關係。首先界定學校與社區 的意義;其次說明學校與社區關係的內涵;最後論述兩者間的關係。

壹、 學校與社區之意義 一、 學校的意義

從成員角色、科層化及權威運用等現象來看,學校是一種組織,

一種正式的組織系統。組織是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基礎,結合而成 的社會實體,他們依靠組織結構和協調系統,按照共同規則與形式,

面對外界環境,獲得組織資源,朝向共同目標而工作(吳清基主編,

民 90,頁 44)。學校組織就是依據國家制定的教育方針、政策、法令 以及規章制度,由行政人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所組成的教育性 機構。所謂系統,依梁茂森(民 79,頁 71)的解釋是:「一群互賴互 助的元素所組成的整體,其運作有特定的目標,其與環境有明確的界 線。系統依其是否與環境發生互動而區別為『開放的』、『封閉的』系 統,前者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後者未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

蔡瑞榮(民 84,頁 87)則以開放系統(open system)的概念來界 定學校:就系統理論的觀點而言,學校是一個與環境互動的開放系統,

由許多次級系統組成,其不斷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以達到一種穩定 平衡的動態。學校在次級系統不斷要求「成長」的壓力下,力求「整 合」以確保次級系統間的「平衡性」。

學校位於社區之中,社區便是學校的外在環境,學校外在環境不 斷「輸入」各種資訊和需求,學校適度「回饋」因應社區需求,讓社 區民眾支持學校的辦學理念,以確保學校與外在環境(社區)的一致

(2)

性。

由此可知,學校是個開放的系統,它不能自閉於社會的大環境之 外,必須適應社會變遷且與其外在環境交互作用,而社區是其外在環 境,故與社區互動是必然的現象,兩者互動的品質,是學校效能的重 要指標之一,所以說學校與社區建立良好密切的關係具有理論基礎。

二、 社區的意義

英文的 Community 大都譯為社區,亦有人譯為共同體。此詞源自 拉丁字 communis,意指同胞或指共同的關係及感覺;在中世紀的歐 洲,社區是指一群居住於某一地區的夥伴或城市居民(林瑞欽,民 89)。Hienstia(引自林瑞欽,民 89,頁 17)認為:「社區裡的居民分 享當地的利益、義務和認同其行為的形式,這是一種整個社區間人與 人、人與團體、團體與團體間之關係和動力。」何謂社區?根據希拉 利(G. A. Hillery)在一九五五年對社區定義的收集結果,發現已有九 十四個不同的社區定義中,有六十九個同意以下三個要素:社會互動、

地區和共同約束(黃維憲,民 73)。

社區原是社會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後來也被用於行政事務上及 日常生活的言談之中。譬如近年來政府機構推行基層建設時,就把其 中的一些工作稱為社區建設或社區發展,甚至有人把基層社區建設簡 稱為社區,自此大家對社區一詞乃逐漸熟悉,社區一詞現在使用廣泛,

但卻難有精確的定義,其意義常隨著學者不同的觀點或描述的重點不 一,有著豐富多元的差異。關於社區的定義,以下分別從相關文獻、

及國內外學者的看法,加以探討,並綜合其觀點以討論之。

依據《韋氏新世界字典》(The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David, 1985)的解釋,社區係指所有居住在某一地區、城市的人;

或指人們所居住的地區、城市。而《牛津英文字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James, 1989)對社區的解釋為「生活在同一地區的人群 集合」。

就 Kuper 與 Kuper 所合編的《社會科學辭典》(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Kuper & Kuper, 1996)的解釋,社區有以下兩個定義

(引自張幸愉,民 83,頁 9):「(一)居住於某個固定的地理區域的團

(3)

體,如鄰里、城市或村落。(二)具有共有特徵,彼此間有歸屬感且維 持社會聯繫和互動的社會實體。」

三民書局(民 74,頁 188)所編《大辭典》對社區的解釋:「指一 些人自由結合居住在特定的地域或界限內,供應一些基本服務,使生 活方便、親近而能守望相助,這個特定的居住區域,便稱為社區。」

此定義所強調的社區除了特定的區域,人群結合外,更重視居民的互 助。

《社會工作辭典》(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民 81,頁 222)的解釋:「社區是一社會的單位,而非法定的行政單位。它具有 一定境界的人口集團,它的居民具有地緣的感覺或某些集體意識和行 為,具有從屬感,大家均感相互隸屬,互相依賴,大家建立有共同的 目標,並能採取集體行動,以期實踐。」如此的社區定義著眼於:(一)

一定境界的人群結合;(二)共同意識;(三)集體行動。

李建興(民 71b,頁 276)所下的社區定義:「社區乃是具有特定 的自然區域、人群的心理結合與文化經濟三要素的人類生活基本單位。

鄭熙彥(民 71,頁 10)認為:「社區是一時具有相同文化及歷史 傳統的人民所居住的地域,它們具有相同的精神與意識型態,在直接 接觸和親切的聯繫中,交換經驗,增進情感,共同為改善所在地的生 活情況而努力。」

蔡宏進(民 74,頁 5)綜合各家學說,扼要指出社區的涵義:「指 一定地理區域內的人及其社會活動及現象的總稱。這種社區的概念至 少包括三個要素:(一)一群人,(二)一定的地理範圍,(三)人的社 會性,包括其社會意識、關係及活動的總稱。」

徐震(民 74,頁 2)認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 同關係,社會互助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

陳益興(民 81,頁 769)指出:「社區是一個具有地理界限的社 會實體,生活在這一個地域團體內的人群,彼此具有共同的情感,享 有共同的文化。」

林振春(民 82,頁 152)認為社區的概念可以包括:

(一)社區是一個地理位置。其大小可分為:村落、城鎮、都市、

(4)

大都會區等。

(二)社區是一種心理互動的團體組織。可以沒有固定的地理疆 界,如:學術社區、宗教社區、文化社區等。

(三)社區是一個包含各單位功能的系統。這些組成社區系統的 單位可以是正式的團體,如:社區理事會;或非正式團體,如:社區 守望相助;可以是組織,如:學校、醫院等,這些社區單位在社區內 互動,其功能在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張幸愉(民 83,頁 13)歸納文獻後,認為:「社區是一群具有相 互關係、社會互動的人民所居住的一個特定地理區域。」

江亮演(民 84,頁 131)認為社區的定義是「指一群人居住在一 特定的地區內,它們具有共同的意識與活動場所,共同的目標而自然 形成一個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地域而言。」

黃世孟、李永展(民 85,頁 13)認為社區,乃指「特定的一群人,

基於長期居住,相處而發展出互助互動,並共同維護彼此間的權益、

居住環境品質等關係的生命共同體。」

蔡文輝(民 86,頁 540)指出社區的定義為:「一個社區不單指一 群類同的人聚居之處,而且亦指一種文化認同的意識存在,社區裡的 成員,在擔負社會功能時相互依賴,並以類似的文化行為方式互相來 往與交通。」

徐薇(民 88,頁 14)探討文獻後歸結出:「人群、地理區域和共 同的意識是構成社區的三個重要因素,且各因素之間並非各自獨立,

而是有相互的關聯。」

陳小紅(民 90,頁 329-330)歸納社區的意涵,包括四個面向:(一) 社區是空間的、地理的或地域上的觀念;(二)空間是心理的、情感的 及意識上的觀點;(三) 社區是經濟與職業上的觀念;(四) 社區是政治 與國際的觀念。

李增祿(民 91,頁 174)認為社區包含三種含義:

(一)側重地理的、結構的、空間的與有形的社區:指居住於某一 特定地區的一群人或這些人生活所在地區。

(二)側重心理的、過程的、互動的與無形的社區:指共同利益、

(5)

共同命運、共同願望、共同背景、共同職業等之人群,如「大學城」、

「科學園區」。

(三)側重社會的、組織的、行動的與發展的社區:指基層自治自 決的行動單位或稱地方性社區,如市鎮、或市鎮中幾個鄰里可作為集 體行動共同建設者,或以某一項工作計畫為中心,可以採取集體行動 者。

林明地(民 91,頁 40)歸納眾多學者的意見,對社區的涵義提出 他的看法:「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而言,社區所具有的意涵大致可以區分 為五大類:亦即(一)以地方或地理區域代表社區;(二)以人際社會互動 做為社區的意義;(三)以一群具有共同價值的人們做為社區的代表;(四) 以外在於學校的大眾、政治世界為社區;以及(五)以學校生活的凝聚 本質代表社區。」。

邱婉麗(民 92,頁 16)認為:「社區是指學校的學區範圍內,一 群具有集體意識、共同關係、共同精神、共同特徵、共享價值與歷史 文化,彼此之間有歸屬感的一種組織團體,他們所聚居的一個特定地 理區域。」

曾兆興(民 92,頁 16)統整相關文獻後,試著為社區下個定義:

「社區乃指特定地理區域的人們,基於社會互動,有共同的意識與社 區感,形成一致的目標,並與外在形成良好的互動,彼此群策群力,

以提昇生活品質為目標。」

茲將上述有關社區的定義歸納為表 2-1:

(6)

表 2-1 社區意義之要點一覽表

要 點

資料來源或學者 一定 區域

居住 人群

互動 關係

共同 意識

共同 歷史 文化

心理 連結

服務 功能

互助 行為

外在 於學 校的 大眾

學校 生活 的凝 聚本

經濟 與職 業上 的觀

政治 與國 際的 觀念

韋氏新世界字典 *

牛津英文字典 * *

社會科學辭典 * * * * *

大辭典 * * * *

社會工作詞典 * * * * *

李建興 * * * *

鄭熙彥 * * * * * *

蔡宏進 * * * *

徐震 * * * * *

陳益興 * * * *

林振春 * * * * * *

張幸瑜 * * * *

江亮演 * * *

黃世孟、李永展 * * * *

蔡文輝 * * * *

徐薇 * * * *

陳小紅 * * * * * * *

李增祿 * * * *

林明地 * * * * * *

邱婉麗 * * * * *

曾兆興 *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相關文獻。

(7)

綜上所述,社區可以是彈性的(環境與文化的不同);亦可以是建 構的(詮釋與意識型態的不同);或是多元的(功能面與自主性的不 同)。社區除了傳統的意義之外,更應深入探討外在因素干擾社區整合 的力量。社區的最終意涵是共享價值,共同行動與共同目標。歸納相 關文獻後,試著為社區下個定義:「社區乃是指特定地理位置,具有社 會關係的成員彼此依賴連結,具有共同的意識,並形成群性的互動的 一種社會實體。」

貳、 學校與社區關係的內涵

「學校與社區關係」(school-community relations)經常與「公共 關係」(public relations)、「學校公共關係」(school public relations)、「教 育公共關係」(educational public relations)、「學校公共/社區關係」

(school public/community relations)、公共資訊(public information)

等名詞交互使用(楊如晶,民 82)。晚近學校與社區關係正被用以取 代公共關係、學校公共關係等詞,一般認為學校與社區關係較能把握 社區公民參與教育決策歷程的積極意義(鄭熙彥,民 71;Kindred, Bagin, and Gallagher,1990)。而這個具有綜合性質的詞,名稱雖有不同,但皆 重視組織與其服務大眾之間雙向溝通的管理(王如哲等,民 88)。有 關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意義,嚴格說來尚難找出定論,茲先列出代表性 的定義,而後再歸納本研究界定的意義。

一、從開放系統的觀點來分析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教育的社會功能有下列三項:(1)教育有傳遞社會文化的功能;(2) 教育有塑造社會人格的功能;(3)教育有統整社會機能的功能。學校雖 然具有獨立的社會組織型態,卻非孤立的組織,外在社會組織影響學 校各方面的措施,學校本身無法單獨完成自已的目標,更無法與其他 社會機構,團體組織脫離關係(李建興,民 73)。

社會學的功能理論強調社會各部門是相互關聯的,此種相互關聯 的特質乃組成功能體系(functional systems)。均衡(equilibrium)社 會體系運行的最終目標(蔡文輝,民 73)。它強調體系內單位之相互 依賴性、體系之整合與均衡(蔡培村,民 83)。社區是學校的外在環

(8)

境,學校位於社區之中,雖有獨立的組織型態,卻不是一種孤立的組 織,必須與社區相互依存產生交互作用。

學校為一開放系統,應重視內、外在相關人員的需求與意見,以 求系統的生存與發展。學校更是資源高度需求的組織,除了必須獲取 多樣化來源的資源外,更需集合大家的力量,讓資源最有效地運用,

而這些任務的達成都與社區脫離不了關係。而今日學校已成為「動態 學校」(dynamic school)受到內外在之技術、經濟、社會、政治、與 文化變遷的壓力,必須採取類似「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全面品質 管理」等重視內外成員意見的革新管理方式,以追求高度表現、優良 品質、與持續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林明地,民 88a,頁 187)。

學校組織是一個有機體,不能獨立存在,是一個開放系統。學者 謝文全(民 82,頁 77-84)則認為開放系統有如下特點:

(一)具有環境及超級系統並與其發生交互作用以求相輔相成。

(二)包含有次級系統且各次級系統亦有交互作用以求生存與發 展。

(三)能藉反饋作用進行自動調適以維持平衡穩定狀況。

(四)生存於不可回溯的時間序流裡。

(五)有衰亡的趨勢亦有反衰亡的能力。

(六)具有殊途同歸性。

張幸愉(民 83)詮譯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為:

(一)社區是學校的外在環境,也是學校的超級系統;

(二)社區與學校有交互作用;

(三)社區與學校之間有可穿透的界線;

(四) 社區對學校的輸出有所反應,形成回饋。

從上述的說明中清楚的知悉,學校位於社區之中,與社區交互影 響,固然學校可以提昇社區文化,社區也可以影響學校辦學的績效。

學生來自社區,社區參與學校事務,協助學校的課程與教學,受益者 還是社區。社區倫理建設亦影響學校的道德與品格教育,建立與學校 教育的價值連貫性。學校應自許為社區學校,善盡社區中每一成員的 義務,確立社區資源,運用社區資源,並提昇社區文化,改善社區。

(9)

二、從歷史的發展觀點來分析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海維赫斯特(Havighurst)與紐格頓(Neugarten)分析學校與社 區的關係,依歷史的發展,區分為三種類型(李建興,民 71b;陳益 興,民 81):

(一)學校是社區中孤立的專門教育機構

這種學校是教學的專門機構,自動孤立於社區之外,學校的課程、

教材甚至教學活動侷限於學校門牆之內,學校教育閉門造車,學生祇 接受書本教育,所造成的學生,不免成為四體不動、五穀不分的人。

(二)學校是社區基本的範型

這種學校是社區生活的縮影,學生在完善、純潔與實際的生活中 接受教育,培養適當的家庭、職業、友誼、公民、政治、休閒與宗教 等方面的態度。

(三)學校與社區交流為一種親密的結構的統一體

社區生活是學校之規範,學校是改善社區生活的主要機構。這種 關係,一方面學校直接從事社區智力的領導,提供社區教育之機會;

另一方面學校的學生,包括兒童和成人,參與社區的活動,協助社區 之發展。(李建興,民 71b;陳益興,民 81)。

4、對於兒童完全福利的合作努力的觀念

站在全人格教育的觀點,以實現全體兒童福利中心,建立學校與 社區的關係,學校做為領導,與家庭及社區合作,協調建立理想的學 習情境,進而取得比較優良的學習經驗,消除不良的社區文化之影響,

達成教育的目標,完成理想社會之實現。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脈絡的發展,學校與社區關係發展的內容與 本質會有不同。從學校是「孤立的專門機構」,從不考慮社區的感受,

逐漸發展至「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最後發展至強調學校與社區緊密合 作的「社會中心學校」。

三、從教育改革的觀點分析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一)英國的學校教育改革

張明輝(民 88)在「九0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

一文中,敘述英國教育改革「新的夥伴關係」(A new partnership)明

(10)

確的指出:

英國政府過去比較重視教育制度的改革,現在則進一步發展一種 新的和清晰的改革架構,在此架構中,所有的合作夥伴均清楚自己的 角色,並且能夠有效的一起工作,朝向提升學業標準而努力。在公元 二○○二年時,能完成下列目標:

1.形成一種新的改革架構,社區支持好學校繼續存在與發展;而 對於需要改進的學校則給予協助和支援。

2.學校董事會和地方教育當局能清楚了解自己應扮演的角色,協 調學校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方面積極貢獻。

3.學校預算的公平分配並且允許學校在使用這些預算時,保有更 多的彈性。

4.賦予地方在籌設新學校時的權限,或者改變現有學校的規模和 特色。

5.提供學校在安置學生更公平的方法,並提供更多的資訊給家長。

6.學生均應具備普通學科能力,不再有部分選擇性。

7.個別學校更為積極努力的增進學校和地方社區的夥伴關係。

(二)台灣的學校教育改革

教育部在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時,要求各校應成立「課程發展 委員會」,其成員包括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年級及領域教師代表、家長 及社區代表、必要時得聘請學者專家列席諮詢。學校得考量地區特性、

學校規模、及國中小之連貫性,聯合成立校際之課程發展委員會(教 育部,民 91a)。社區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小組組織架構分為:一中心(研究 發展中心);三組(教學研究輔導組、行政環境整備組、資源應用推廣 組)(教育部,民 91b),其中資源應用推廣組成員,包括了台北市中 小學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全國教師會教學部主任、全國教育改革協 會理事長。資源應用推廣組的任務是「整合政府社教資源,爭取民間 社會資源」。因為九年一貫課程內容必須反映時代的需要,結合社會的 實際生活。課程的實施更必須運用整個社會的資源來豐富教育情境,

用整個社會的資源來幫助孩子們學習。也就是說九年一貫課程發展與

(11)

實施,必須公共化,加入社會各方面廣泛的參與。經過審慎的討論,

資源應用推廣組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媒合平台」,支持社會對課程發 展與實施的長遠參與。這個「媒合平台」包含三個方面(教育部,民 91c):

1.社會上具有潛在教育資源的團體及個人:他們代表教學資源(軟 體)。

2. 社會上具有潛在贊助資源的企業、基金會或個人:他們代表物 質(硬體)。

3.願意和社會合作進行教學的學校:他們代表需求。

運用社區資源符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精髓,因為每個社區的人 文景觀不同,每個學校可以結合社區資源發展學校的特色。社區資源 的運用需要學校與社區相互調適,提供與生活脈絡相結合的教學素 材,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有效融入社區資源,活 化教學,孕育珍惜資源,創造資源的最佳效益,發展地方特色的多元 教學。運用社區資源要培養尊重與關懷的態度,教育改革要培養孩子 的自主與探索的態度,九年一貫課程要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因 此創新教學益形重要,社區資源可以補實學校資源的不足,增強學校 的教學效果,學校教師如果能妥為設計課程,課程革新的目標必能達 成。

學校教育要做好內部與外部的連結,才能有效運用社區資源,良 好的學校內部關係有助於學校形成關懷專業的社區(林明地,民 91),

如果只是學校行政人員一頭熱,不能喚起多數成員的協同合作,成效 畢竟不能持久。強化內部溝通,形成專業同僚共享,讓學校成員能支 持學校的目標,知悉社區資源對學校的重要性,將社區的理念與需求 融入學校的願景中,學校內部社區的重塑,代表著一種責任,教學專 業自主不能忽視與社區的關係。良好的學校外部關係,則基於社區是 學校的投入資源,民主社會的績效要求,社區民眾有監督的力量。學 校的經費來自社區民眾的納稅所得,家長有權了解學生在校的紀律與 學習成果,社區的參與要成為學校的支持力量,如果學校與社區非夥 伴關係而是形成交相指責的惡劣氣氛,則有害於學校的經營。學校人

(12)

員必須了解社區成人對於現代學校經驗的幫助,理解課程延伸的需求 來適合學生的需要。學校與社區合作,引導師生主動關懷社區問題,

推動社區服務,建立社區對學校的信任。

(三)整合的觀點

真正採用「學校與社區關係」這名詞的學者 Kindred 與其同僚

(1990)起初認為學校與社區關係是學校與社區之間的一個溝通歷 程,藉以達到增進市民了解教育需求與實際的目的,並鼓勵市民致力 於學校的改善。七年後他們(Gallagher, Bagin, and Kindred, 1997,頁 12)又強調:「學校與社區關係是教育組織與其公眾之間的一種有系 統、持續的、雙向的以及真誠的溝通管理。」

林明地(民 91,頁 33)綜觀各方的看法,將學校與社區關係定義 為:「學校與其內、外公眾之間以相互尊重為立場而進行有計劃的、系 統的、持續的、雙向的以及真誠的溝通歷程管理,強調利用溝通媒體、

參與、資源互惠、彼此合作、及相互服務等方式提升相互了解的程度,

以使學校運作良好,提高教育品質,獲致家長與社區居民的支持與協 助,並使學校教育能適當地符應社會的需求。」如此的定義主要強調 以下要點(林明地,民 88a,頁 18-19)

1、 學校與社區關係的對象包括學校內、外公眾。

2、 學校與社區關係是一有計畫的行動。

3、 學校與社區關係建立的方式可以多樣化。

4、 學校與社區關係強調學校正常運作,提高教育品質,以及 獲致家長及社區民眾的支持與協助。

歸結上述學者專家的意見,本研究界定「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意 義如下:學校與該學區所屬的社區雙方之間,運用有效的溝通管道,

利用溝通媒體、共同參與、相互服務、資源互惠,及彼此分享等方式,

進行積極、有計畫、有組織、有系統的良好互動,期能獲取家長及社 區民眾的肯定、支持與協助,繼而發揮團隊精神,以提升學校效能,

達成教育目標。

(13)

參、 學校與社區相互的關係

學校與社區相互依賴,兩者在文化、資源相互影響與分享。就地 域而言,學校位於社區之中,是社區的一部份;而社區是學校所在地,

兩者彼此依存、相互為用;就教育而言,學校為辦理正規教育與成人 教育的機構,教育社區婦女、青少年、老人等,對社區的發展影響甚 鉅(黃鴻文,民 84)。非洲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是如此說的:「培育一個 小孩需要一個村莊的力量」(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引自林 明地,民 88c,頁 9),可見教育學生的重責大任需由學校、家長及所 在社區的共同努力才足以完成。學校教育可以促進社區發展,社區是 學校的外在環境,社區的組織與結構,會影響學校教育措施。「社區意 識」的覺醒與「學校績效」的講求,使得學校與社區關係成為關心的 焦點。

從以上說明,可知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是密切無間、互為導進的。

茲先分述有關學校與社區合宜且良好依存關係的一些認知與做法,後 再綜合歸納之。

一、鄭熙彥的看法

學者鄭熙彥(民 71)歸結專家的說法,強調學校不僅是為社區所 有,且為社區所治、所享,他從以下三方面來說明學校與社區的依存 關係:(一)社區為學校教育的基礎。(二)學校對社區應有貢獻。(三)

學校與社區相互依賴。

二、Elsbree 等人的看法

國外專家 Elsbree 等人(引自陳益興,民 81,頁 773)更進一步的 指出,要促進兩方良好的依存關係,學校務必作到:

(一) 產生一個良好友善的學校。

(二) 清楚認識社區。

(三) 從事社區服務。

(四) 利用社區為教育的資源。

(五) 尋求對學童與社區人民有興趣的團體。促使社區了解學 校。

(六) 於團體的歷程中,多運用民主的原則。

(14)

三、陳益興的看法

社會教育實務工作者陳益興(民 81,頁 774)認為學校與社區的 依存關係是真誠的、雙向的,特指出學校教育工作者與社區所有成員,

應有以下的共識,方能促使學校與社區同步發展與進步,共創雙贏:

(一) 學校為社區居民所共有與共享,學校功能應全民化。

(二) 社區所有資源應為學校教育的憑藉,對社區社會、經濟、

文化特質的了解與運用,學校要持恆而充分推動。

(三) 參與學校教育的改進、發展與協助是社區居民無可旁貸的 責任。

(四) 學校教育人員與社區居民的相互瞭解、尊重與協同合作是 應該且必要。

(五) 對大社會文化系統脈動的體悟與正向的導進、負向的導 正,是學校與社區共同的使命。

四、黃世孟與李永展的看法

黃世孟與李永展(民 85,頁 42)針對學校與社區相互依賴的關係,

提出以下說明:

學校與社區間,禍福相依,生存與共,其關係建立於經濟、娛樂、

活動等之上。就學校而言,其課程安排以提高社區的生活水準為標的,

其活動內容納入社區居民的需求,作為考量,並提供社區居民就業機 會及參與專業性活動能力。就社區而言,其稅收維持學校的支出;其 活動內容亦尋求學校師生的意見表示。兩者之間,息息相關。

五、教改會的看法

教改會對「加強學校與社區結合」方面,提出下列具體建議:

(一)學校設施有計劃地對社區開放,作為社區人士終身學習之場 所,並有人員支持。

(二)提倡親師合作組織,發展親職教育,增加學生、家長、教師 之互動。

(三)學生教育活動應包含認識社區及社區服務。

(四)訂定家長會設置通則,以規範家長參與學校內教育活動。

(五) 社區提供各種資源增進學校發展(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

(15)

會,民 85,頁 60)。

六、林振春的看法

國內社會學專家林振春(民 85)認為學校與社區的依存關係分為 兩類:第一類是學校和社區互為主體,依其歷史演進過程可分成:(一)

修道院式的學校。(二)學校與社區隔離。(三)學校以圍牆隔離社區 民眾。(四)學校只招待學生家長。(五)學校對社區民眾敞開大門。

第二類係學校屬社區內的機構之一,其進展階段的指標為:(一)學校 蓋在社區內。(二)學校設施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三)學校提供社 區民眾所需的教育活動。(四)學校經費由社區人士負擔。(五)學校 師資由社區人士聘任。(六)學校教學活動由社區人士規劃。(七)學 校一切活動由社區人士監督。(八)學校一切作為皆由社區人士負責。

在第二類的「社區學校」關係中,學校是社區民眾體認到教育的重要 性而自行創辦,經營學校來滿足自己社區的教育需求。由此看來,目 前國內學校和社區的關係顯然屬於第一類,即彼此互為獨立的個體。

鑑於此,林振春(民 86a)又主張學校如果要與社區發生關係,

在雙方各為獨立自主個體的情況下,其互動的模式有五:

(一) 將對方視為相互競爭的對手:把社區民眾皆納為學校的受 教對象教育之。

(二) 將對方視為可運用的資源:學校要了解資源的永續利用,

更應隨時與社區保持最大的互動,讓社區民眾了解他們的付 出皆獲得豐碩的成果。

(三) 將對方視為服務的對象:學校以開放心胸,邀請社區民眾 使用校園各項設施;以服務的心態,培養教師認同社區教育 的理想,更進而培育學生服務鄉里社區的熱情。

(四) 將對方視為共同工作的夥伴:雙方在地位平等、相互尊重 的原則下進行資源的交流與工作或辦活動的相互配合。

(五) 將對方視為生命共同體:學校與社區互動採漸進式的發 展,先互為資源,其次互為服務對象,再次互為工作夥伴,

等到雙方皆體認到彼此相互需要,全體居民也具有共識,便 可進展到生命共同體的境界。

(16)

七、林明地的看法

林明地(民 88c)基於學校與社區是彼此關聯的看法,說明兩者 的依存關係是:(一)社區是學校輸入(學生)的來源。(二)社區是 學校教育過程的夥伴。(三)社區是學校產出(畢業生)的接受者。(四)

學校是社區的主要教育資源。(五)學校是社區發展的主要動力。以及

(六)學校是社區的文化堡壘。

肆、本節小結

揆諸以上論述,學校與社區必須是和諧融通、交感依存的,如此 而來教育才會成功,也才有成功的社區,且兩者是互為影響。簡言之,

社區發展及其目的的達成有賴學校教育的協助,而學校教育也需仰仗 社區的合作與家長的支持。據此,研究者綜合歸納下列數點,具體說 明學校與社區間之依存關係:

一、學校與社區各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兩者必須時時產生漸進式的良 好互動,先互為資源,次互為服務對象,再互為工作夥伴,最後 進展為生命共同體。

二、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是所有教職員工的責任,所以必須與社區居民 及家長彼此尊重、相互了解、協同合作,進而認識社區、了解社 區,從事社區服務,以塑造一個良好友善、開放溫馨的校園。

三、社區是學校學生的來源,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學校畢業生的接 受者。是故,學校對社區應有貢獻,其任務應取決於學生的社區 背景,例如青少年犯罪率較高的社區,學校必痛下針砭,導正學 生行為於正軌。

四、學校是社區的教育資源,亦是社區的文化堡壘,更是社區發展的 原動力。因此,社區資源應為學校教育的憑藉,而學校之課程安 排宜以提高社區生活素質為目標,其活動內容亦要考慮社區民眾 及家長的需求。

(17)

第二節 社區資源的教育功能與運用

本節探討社區資源的意涵、教育功能以及其在教學上、行政上的 運用。以下先界定資源與社區資源的意義,接著分析社區中可資運用 的資源種類,其次論述社區資源所發揮的教育功能,最後說明社區資 源在教學上與行政上的運用。

壹、 社區資源的意義 一、資源的意義

關於資源的意義,《牛津英文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James, 1989)認為資源的幾個涵義:1.當需要時可待運用 的資源或物資;2.援助;3.困難或危急時可採用的行動和步驟;4.處理 困難的能力。此定義強調:資源不但是一種物資、資產,更是一種具 體行動與能力。《社會學辭典》對資源一詞的意義有更進一步的闡釋:

「資源是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任何部分,有生命或無生命都算,或是被 用來生產任何貨物或勞務的人類技藝或知識。」(朱岑樓主編,民 80,

頁 722)此定義點出資源範圍之廣大與種類之繁多。

學者徐震、林萬億(民 75,頁 229)說明資源的涵義:「所謂資源,

被界定為達到目的的有效工具,亦即任何可用以達到目標、解決問題、

減輕壓力、達成任務者均是。」而郭江北(民 78,頁 11)對資源的意 義卻有略為不同的看法:「資源是指為使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環境的人,

過著正常的社會生活,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財力、社會制度或福利 設施等協助。」前者簡單說明資源只是一種目標達成、問題解決的工 具;後者卻強調資源對生活適應困難者的種種協助。

蔡漢賢(民 73,頁 239)所提出的資源意義較為深入有力,他說:

「資源分為有形的物質資源和無形的精神資源,有形的資源包括人力

(領袖、專家、義工)、物力(土地、設備、器材)和財力(金錢); 無形的資源是指意識的力量,包括信仰的追求、價值觀念、社團的號 召、國家的獎勵,而形成一己的意願及整體的目標。有形資源與無形 資源的結合可以克服各種障礙,可以開創新境界,為求助者提供最完 善的服務。」

(18)

張幸瑜(民 83)在其碩士論文中針對資源的性質、功能、範圍,

歸納出資源的定義:1.資源是「可用的」資產、物質或人員;2.資源範 圍包括天然的、人為的事務,如自然資源、設施設備;也涵蓋具體的、

抽象的概念,如資金、能力;3.在有所需求時,資源的可憑藉性更為 明顯,因而資源多被強調是有助益或為人所需的。

研究者綜合上述各家說法與辭典的解釋,將資源界定為:資源是 一種為有需求者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財力、制度、設施等物質與精 神層面的協助,此協助在困難危急時卻是一種行動能力。以學校而言,

資源則涵蓋了可運用於教學上、行政上的人、地、事、物、組織、文 化等資產。

二、社區資源的意涵

社區資源的意涵為何?孫邦正(民 47,頁 2)以學校立場而言,

認為:「凡社區內所有一切物資、機構、設備、人力、物力等可以用來 充實學校教育內容者就叫做社區資源。」此說詞泛指著有助於發揮教 學效果、提升學校效能的所有社區資產。

程健教(民 80,頁 246-247)就廣義來說:「社區資源也稱生活資 源、經驗資源,是指本地社區中可以利用於充實教育的一切人力、物 力、自然及組織的資源,包括了社區中的每件事物,每一個情境和每 一個經驗。」於此可見,該定義已指出社區資源的界定不再拘泥於靜 態的描述,而是應具有創造、發掘、開展的性質。

張新松(民 72,頁 7-8)的研究提到:「社區資源是指一個社區內 一切可運用的資源及各方面能力,包括有形的物質資源及無形的精神 資源,前者擁有社區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人文社會環境、歷史傳統、

生活習俗、各種發展機會與自然的天賦特質等;後者係指發自社區居 民的意識力量。」接著,他就學校立場言之:「社區資源則指社區內可 提供學校教學實施所需的一切材料、力量、場所、活動而言。」

張幸瑜(民 83,頁 16)的碩士論文中把社區資源歸納為:「社區 內所有可運用及憑藉的物資與力量。其有助於社區內活動的進行,範 圍則包括有形、無形,天然的與人為一任何援助或行動。」

林振春(民 87,頁 128)從另一角度解釋社區資源:「社區資源指

(19)

的是用於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滿足其需求、促進其成長的所有動力 因素。易言之,依地理的遠近大小而言,是屬於小鄰里範圍之內的社 區資源。」此意義強調小範圍的社區資源,能及時協助當地社區解決 問題,促進社區發展。

由以上觀之,社區資源係指學校學區範圍內的社區所擁有的一切 物資、機構、設施、活動、資訊、人力、物力等,它可使學生獲得真 實、具體的經驗,提高教學效果,更有助於學校行政的運作。

貳、 社區資源的種類

學校在社區之中,是社區文化生活的核心,放眼望去,社區內的 資源無處不是,從社區裡的公共設施、活動場所社區發展協會,乃至 社區民眾的社區認同與愛鄉情懷,都足以成為學校推展校務最容易取 得的資源(劉鎮寧,民 88)。所以說,社區資源種類何其多,其分類 方式常依隨其本身特性及學著的不同觀點而有所不同,茲臚列於後,

再予以歸納之。

孫邦正(民 47)認為社區資源可分以下四類:(一)天然資源包 括當地自然環境的全部,如山岳、河流、森林、礦場、自然現象等;(二)

人力資源則指當地的人民;(三)組織資源包括當地的各種社會組織,

如家庭、商店、政府機構、文化團體、社會福利機關等;(四)技術資 源是指各種科學工具,如機器、交通工具、電力設備等。這些資源都 可以用來充實學校教育的內容。

林振春(民 87)則依社區營造的需要將社區資源分為下列六種,

敘述如下:

(一)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指的是有助於營造者用來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或滿足其 需求的個人。如社區內的人士,包括親戚朋友、學校師生、社區領袖 人物、企業負責人。

(二)物力資源

物力資源指的是有助於營造者用來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或滿足其 需求的物質。如活動時所需的工具、器材;或是推動工作所需的設備、

(20)

房舍、物件。

(三)財力資源

財力資源指的是有助於營造者用來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或滿足其 需求的金錢。如活動時所需的經費;或是營造工作所需的花費。

(四)組織資源

組織資源指的是有助於營造者用來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或滿足其 需求的機構或組織。如各社區內的社團、工商企業團體、基金會、學 校輔導室、社會上營利機構。

(五)文獻古蹟資源

文獻古蹟資源指的是有助於營造者用來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或滿 足其需求的文獻古蹟資料,如古物、典籍、舊相片、手稿等。

(六)自然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資源指的是有助於營造者用來協助社區解決其問題或滿 足其需求的自然景觀和環境。如特殊景觀、遊憩場所、海灘地形等。

林明地等(民 88a,頁 203)依據林萬億、張幸瑜、張新松、謝文 全等學者之意見,將社區資源歸納為五種,說明如下:

(一)人力資源:包括社區中的人,及其所擁有的知識、經驗與技術 等。

(二)物力資源:包括社區之天然與人工物質。

(三)財力資源:指社區及居民所擁有的金錢。

(四)組織資源:涉及社區內之公私立組織團體,以及這些組織團體 所能提供的教育方案與服務等。

(五)關係資源:組織中之個人與團體所具有的人際或社會關係所成 的資源。

程健教(民 80)也根據學者的研究,將社區資源分為資源人士

(resource people)或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自然資源、組織資源四項。

劉鎮寧(民 88)卻將社區資源視為推動社區教育最直接的外部資源,

分為 1.人力資源: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社區內具有專業知識 及技能的人、社區民眾、義工組織。2.物力資源:公共設施、活動設

(21)

備。3.財力資源:如收費、勸募、。游家政(民 86)強調每一個社區,

工業區、村落或山上海邊,都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設備資源、人力 資源、文化資源和技術資源。

另一學者王秋絨(民 86)之社區資源分類的方式與眾不同,她從 資源被發掘與運用的程度,以及資源性質等兩個向度來說明,如下表 2-2。就此分類方式而言,社區資源可分為顯著的有形資源、顯著的 無形資源、以及潛在的有形資源、潛在的無形資源。而「○」符號代 表有形資源,係指資源的物質面;「△」符號代表有形資源,指著是資 源的精神面,如歸屬感、參與感、社區感(社區意識)。

表 2-2 社區資源類別與性質

資源性質 有 形 資 源 無 形 資 源 運用程度 人力 物力 財力 組織 社區意識 互助的倫理規範

顯著資源 ○ ○ ○ ○ △ △

潛在資源 ○ ○ ○ ○ △ △

資料來源:王秋絨,民 86:122

由上述專家的分類方式中可發現,社區資源的種類繁多,且多依 據資源的性質加以分類,研究者歸結之後分成九種:1.人力資源;2.

物力資源;3.財力資源;4.天然資源;5.組織資源;6.關係資源;7.文 獻古蹟資源;8.技術文化資源;9.社區意識(社區感)資源。其中關係 資源是所有資源之關鍵,因學校成員或組織團體與社區若能時時維持 良善美好的關係,則其它資源的運用與整合將可迎韌而解。

參、 社區資源的的教育功能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因此,今日學校教育要藉助社區資源 來使學生體驗生活、認識社會;更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鼓勵學生家 長與社區民眾參與學校活動,以增加彼此的合作與了解,進而促進兒 童的學習與發展,提升親師效能。如此而言,社區資源之教育功能可 謂不小,茲依據中外專家學者的意見,分別就學生、教師、學校、社

(22)

區、家長等五方面來分析社區資源所發揮的不同教育功能。

一、以學生而言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充分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有效教 學,以促使學生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其功能如下:

(一)可豐富兒童的見聞、增進兒童生活經驗

社區如同教室,能提供豐富的資源,教師利用此資源於教學活動 上,能擴大學生學習經驗,彰顯教學效果(張新松,民 72;Gonder,1981;

Kindred, et al.,;1990;Thompson, 1995);社區像教科書,藉由接觸社 區資源,使兒童對社區文化、歷史、人物、地理環境等有所了解,以 擴展學習領域、增加見聞(徐薇,民 88;Kindred, et al.,;1990)。

(二)可激發兒童學習興趣

社區與學校毗鄰著,是最自然的學習情境,也是現成的實際經驗 的場所,利用當地事務和問題作為學習材料,較易引起兒童高度的學 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更有意義(孫邦正,民 47;張新松,民 72;Kaltsounis, 1979)。

(三)可培養兒童鄉土情、國家心的情懷

就兒童生活而言,週遭的環境對其生活有直接與長遠的影響。因 此,要善用當地社區資源進行戶外教學,指導兒童了解社區意識、固 有文化、生活習俗、風土民情等,以增強「鄉土」觀念,激發愛鄉土、

愛國家的情懷(徐薇,民 88;張新松,民 72;Kindred, et al.,;1990)。

(四)可培養兒童責任感、互助合作的精神

社區平日事務中,陶冶兒童最真實的生活,使兒童學得更多

(Kaltsounis, 1979)。所以,運用社區資源指導兒童研究本地社區,可 培養兒童對社會的責任感及互助合作的精神,進而增進適應社會生活 的能力(孫邦正,民 47;張新松,民 72)。

二、以教師而言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靈魂人物,是知識引導者,也是教材提供 者,更是學習動力的促進者。但每個教師能力、經驗、時間都有限,

如能充分運社區資源,則有以下數項功能:

(一)可補充教師能力、才藝的不足

(23)

包班制的國小教師,除了萬事包辦外,亦要兼任(兼辦)學校行 政工作,當能力不足、才盡技窮、以及時間不夠時,就可尋求現成或 可待發掘社區資源的協助,如利用社區專業人士擔任教學義工,可解 決師資短缺,彌補才能之不足(孫邦正,民 47;徐薇,民 88)。

(二)可提高教師教學品質

透過豐富的社區人力資源,能彌補學校人力不足,減輕教師的負 擔(徐薇,民 88)由於社區人士、家長對教學工作的關懷,則可減少 教師在教室管理及生活教育所耗費的時間,使教師全心準備教材,提 高教學品質(秦秀蘭,民 86)。

(三)可激發教師專業長

社區民眾、家長是學校工作的好伙伴(林振春,民 86a),他們參 與學校教育,不僅有助於教師的有效教學(林明地,民 88b),也可刺 激教師的教學態度(沈金鳳,民 86),提振教師的教學士氣,激發教 師的專業成長(徐薇,民 88)。

三、以學校而言

學校是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但隨著經濟的繁榮、思想的開放、

科技的進步,各界人士尤其是學生家長對教育充滿了高度的期望,若 單靠學校本身的力量,實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處,而社區資源正可用 來協助與提供,其效果如下:

(一)可提供教學場地

以社區環境或其學習步道進行校外教學,將教室延伸至社區,可 使教材生活化、教學活潑化(徐薇,民 88)。且利用本地社會機構作 為教學場所,可使學生了解本地的實際情形與當前的社會問題,教育 與生活打成一片(孫邦正,民 47)。

(二)可促使校務順利推展

社區居民與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可協助學校計畫與發展、為 學校提供建議或參與決定(鄭熙彥,民 71;Davies, 1981)。具有熱忱 及專長者,可擔任協教學的工作,而他們對學校的認同與支持幫忙,

也是校務順利推展的力量(張幸瑜,民 83)。另一方面,家長參與可 建立較好教與學的環境,並增強學校的教學方案,是成功學校教育的

(24)

重要因素之一(林明地,民 88b)。

(三)可發展學校特色,研發學校本位課程

善加運用社區資源,除了讓兒童深入了解自己的生長環境,另能 使學校的發展與社區緊密結合而深具特色(張幸瑜,民 83),且教師 可利用社區的特點、家長的期望、學生的需求與易於獲得的資源,進 一步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發揮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

四、以社區而言

就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途徑而言,社區(家長)似乎只是扮演者 提供資源的被動者角色,其實在運用社區資源的歷程中,社區除了貢 獻外,其本身也是有所收穫的。因為教學活動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能 促使學校(教師)、學生、社區(家長)三者之間的了解與溝通,有助 於社區對學校的認同感(張新松,民 72;Kindred, et al.,;1990)。大 體而言,社區提供資源給學校,其本身也能產生以下的收穫:

(一)使社區擁有參與教育的機會

學校經營與社區(家長與民眾)參與是一種互動、互長的關係,

學校能提供社區民眾、家長各種休閒與學習的空間和參與學校教育的 機會,給他們成長的時機與能力(秦秀蘭,民 86)。

(二)可建立較親密良善的關係

社區資源被帶進校園,提供社區民眾、家長直接關心學校的捷徑,

並實際支援、支持學校,藉此與學校建立合作親密的友善關係(張幸 瑜,民 83)。尤其親師合作的加強,更能培養教師與家長之間,對學 校的同體感(秦秀蘭,民 86)。

五、對家長而言

林明地(民 88b)認為家長是強而有力的社區資源,而家庭對於 小孩子教育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學校與教師。因此,他強調鼓勵家長參 與學校教育活動,善用社區資源,以建立良好的學校-社區-家庭關 係,也明確指出家長參與有助於教與學的過程,並使學生、家長及學 校與教師同時受惠,可帶來積極正向的教育效果,最主要助益為:可 使家長增加與學校溝通及小孩互動的機會,認識更多的朋友,追求並 掌握更多的進修機會,提昇自信心,以及改善與老師之間的關係。

(25)

六、小結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所言,可見社區資源對學校行政運作、教師教 學、學生學習及家長、社區民眾參與,乃至校長領導都有所裨益,研 究者歸納以下數點:

(一)解決學校問題,協助校務發展

學校往往力有不足之處,可善用社區資源而達成。如社區對學校 財力的支持,有助於解決學校經費的不足;家長、社區人士的參與,

提供精神或實質上的支援,有助於校務的發展;社區的機構作為教學 場所,提供豐富的資源,以擴展兒童的學習領域、統整生活經驗。

(二)編輯鄉土教育,發揚社區文化

各地社區資源深具特色,學校經營方向可從社團活動、鄉土教學、

校園規劃、校舍建築等方面與社區資源相結合,編輯富有「學校自主、

社區本位」風格的鄉土教材,來辦理社區教育活動,彰顯學校特色,

使社區文化發揚光大。

(三)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師效能

教師將社區資源帶進學校,如邀請專業人士來校演講、技藝人員 協助社團活動、義工到教室協助教學等,可增廣兒童見聞、擴充生活 經驗;又教師將教室延伸到社區,把學生帶出教室,進行校外教學,

讓學生親眼、親手去觀察、操作和體驗,可使課程生活化、教學活潑 化、教法趣味化。

(四)藉由社區參與,促使學校社區化

學校打破狹隘的教育專家主義,承認社區居民有其參與的能力;

學校向社區開放,其一切教育目標、課程內容及教學行為等,都允許 社區人士參與,使得教育更切合社會的變遷,也更符合社區的需求,

以達「學校社區化」之理想。此理想正好彌補學校人力資源的不足,

不但有助教學多元化、行政敏捷化,更可藉此促成兩者的良性互動,

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配合,繼而加強學校與社區的依存關係。

肆、 社區資源在教學上與行政上的運用

如前所述,社區資源之運用有助於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成就

(26)

與學校行政之運作,所以社區資源運用的具體作為將是本文探討的重 點,以下擬先列出國內外專家學者們的建議,而後據以歸納出運用社 區資源之途徑與常見的具體策略。

一、學校運用社區資源

社會教育學者孫邦正(民 47)在其《如何運用社區資源》乙書中,

關於學校如何運用社區資源,以促進校務發展,可由三方面言之:第 一、天然資源方面:利用大自然作為教學場所、教材教具與建設學校,

學校可就當地的自然資源來佈置環境,亦可就自然資源從事生產事業 以充實學校經費。第二、組織資源方面:發動家長及社會人士捐助學 校設備;當地各種場所進行校外教學或實習;利用各機關的出版物為 補充教材。第三、人力、技術資源方面:邀請社會人士和專家共同計 畫學校各項設施及蒞校演講、報告;延請專門技術人員協助教學。

上述社區資源之運用內容與方式,雖是三十幾年前的前輩所提 出,但放眼當今學校教育,仍然深具實用參考價值。

張新松(民 72)在其碩士論文中歸納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上、行 政上的途徑有:1.參觀旅行社區;2.舉辦露營活動;3.社區訪問與社區 服務;4.邀請社區技藝人員協助教學;5.敦請社會人士到校演講;6.

利用社區內工商機構的設備資源協助教學;7.將社區的風俗文物及人 物誌編撰為鄉土教材;8.承接校區內其他學校之體育人才,加以培訓 為校隊;9.利用社區活動中心推展基層文化建設;10.利用社區內電影 院或文教機構實施電化教育;11.利用地方報紙及社區刊物,報導學校 狀況與成就;12.酌請社區熱心教育人士或機關團體捐助學校建設;13.

邀請社區民眾參觀教學,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並請其提供興革意見;

14.加強校際間之合作。

謝文全(民 82)在著作中,亦曾綜合相關文獻,提出運用社區資 源主要的七種方式:1.邀請社區人士擔任學校義工;2.請社區人士演講 或協助教學;3.請社區人士擔任顧問供諮詢;4.利用社區實施校外教 學;5.請社區捐助經費設備與物品;6.與社區廠商機構實施建教合作;

7.請社區專業機構提供支援或諮詢。

林明地(民 88a)參酌有關文獻,認為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主要

(27)

方式包括:1.邀請社區人士擔任顧問、演講、協助教學,或參與學校 各項計畫;2.利用社區實施校外教學;3.請社區捐助經費設備與物品 等;4.與社區組織團體合作,共同提出教育方案;5.請社區組織團體成 立諮詢或支援小組。

綜結以上三位專家學者的看法,可知學校廣納社區資源之途徑、

策略、及方式何其多,除了步出校園充分利用社區的人、地、物及設 備等資源,亦請社區民眾捐助經費以及進入校園參觀與協助教學,更 把鄰近學校視為合作的夥伴、可資運用的資源,另也把社區看成服務 的對象,進行社區訪問。

二、鼓勵社區參與學校事務

鼓勵社區參與學校事務也是有效運用社區資源的具體策略之一:

鄭熙彥(民 71)認為學校提供社區七種參與學校事務之方式:1.

參與學校計畫的規劃;2.參與學校重要決策的形成歷程;3.藉社區溝通 的管道,將社區的資料傳達給學校;4.組成研究團體協助學校解決問 題;5.協助學校規劃教育活動;6.對學校提供經費支援;7.評鑑教育活 動的成效。

秦秀蘭(民 86)在其專書中,提出社區參與學校事務的三種類型,

其內容說明,不失為學校善用社區資源的最佳策略:

(一)社區對學校生活教育的參與:對於社區內處於犯罪邊緣的 學生,學校無法單獨處理,則必須結合社區教育的力量,組成地域性 及全國性的學校健康服務系統,透過家長的關切加以改善。

(二)社區對教學工作的參與:學校面臨多元文化教學的需求,

教師真正需要的是民眾的協助與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關心與投入,如:

子女家庭作業的指導、良好學習環境的提供。

(三)社區對學校規劃的參與:社區對學校規劃的參與是一種雙 向的互動模式,一方面學校規劃(尤其是建築設備)過程都會邀請社 區及家長代表參加,社區正可表示他們對學校規劃模式的期望;另一 方面增加民眾對學校的關心,學校應妥善規劃「社區空間」,使學校成 為社區民眾生活的另一個重心。

(28)

三、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亦是運用社區資源之具體策略,其參 與方式與內容探討於下:

國外學者 Davies(1987),以為家長應透過下列方式參與教育活 動,方能建立學與家庭間良好的關係:

(一)以「合作生產」的方式參與:家長不只是扮演一個消極接受訊 息的角色,而是積極地與學校合作,並藉以整合校內外資源,促使學 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成就。

(二)以「作決定」的方式參與:家長可支持或反對特殊兒童安置計 畫或各種方案、制定政策、評鑑校務、甄選校長、以及決定預算、課 程、人事或其他學校相關事務。

(三)以「市民倡議」的方式參與:家長以個別、班級、團體的倡議 與市民組織等各種方式,表達其對學校教育相關事務的意見以及研究 學校相關問題。

(四)以「選擇學校」的方式參與:家長藉由選擇子女就讀的學校,

來表達其對學校的看法,並影響學校的運作。

其次,國內學者林明地(民 88b)強調未來教育改革在家長參與 層面的具體做法除應繼續加強「傳統式」的參與形式,同時亦應規劃 較為積極的參與內容,以實現家長參與教育活動之效益,茲分述如下:

(一)在「親職教育」的參與方面:學校設計以家庭為中心的親職教 育,讓不同的價值與文化引入學校,亦應加強文化不利及「低層次」

價值家庭的聯繫,使家庭與學校之價值得以連續統整。

(二)在面對面「溝通」的參與方面:如闢設「親師聯誼」,增加制度 化的親師面對面的一對一或小團體的雙向溝通,匯通師道親情,以發 揮教育整體力量。

(三)在藉由文件「溝通」的參與方面:設計書面溝通的材料,讓學 校教師喚起重視家庭價值的意識,激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的意願。

(四)在「擔任義工」的參與方面:學校讓家長觀察教室教學或負責 部分時段之單獨教學,以及親師在部分課程合作教學等家長參與方式。

(五)在「支持者」的參與方面:學校先調查家長最有可能參與學校

(29)

活動的時間,以提高參與度;另設計學校網路首頁,鍵入學校重大活 動,以便家長快速取得訊息準時參與。

(六)在「在家教導自己子女」的參與方面:學校安排正式時間,讓 教師告訴家長如何在家協助子女做功課;另設置類似「課業協助」專 線,供家長利用,以滿足家長的參與感。

(七)在「代表他人作決定」的參與方面:增加了家長「參與作決定」

的領域,如出席會議、教師甄試、教科書選購、午餐運作監督、校長 遴選等,以發揮實際功能。

就以上而言,學生家長與社區民眾參與學校事務及教育活動中扮 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學校可透過如上的各種方式與作法積極運作,

以擴大社區資源運用之廣度及深度。

若論及藉由社區參與的形式達到社區資源運用目的而言,美國學 校教育的情況值得我們參考。一般來說,其社區中的組織或個人都有 參與學校教育的正式與非正式途徑,且透過各種參與的形式發揮影響 力。依 Davies(1987)和 Sumption 與 Engstrom(1966)的分類說明,

可分為四種形式:

(一)正式的組織參與:係指依據法律、風俗或相互同意的組織,包 括教育董事會(board of education)、親師協會(the parent-teachers association 簡稱 PTA)、校會(alumni association)、後援會(band-boosters clubs),在此參與方式上,家可參與學校的改進方案、學校評鑑及校 長、教職員的甄選等。

(二)非正式的組織參與:最常見的是由家長所組成的社區群體,此 種組織是社區的主要壓力團體,常自稱為「陽光俱樂部」或「有聲音 的家長」。家長可對學校提出教學上相關的建議,或促進更多特殊兒童 教育方案的發展,但意見對學校當局並無強制力量,學校不一定要完 全採納它。

(三)正式的個人參與:係指個人正式地基於法律或公眾的認可來參 與學校的相關事務,如在公聽會上提出有關預算及支出的問題與建 議,直接與教育董事會委員、學校教師們溝通。

(四)非正式的個人參與:個人對學校的讚賞或批評,可透過向報章

(30)

雜誌投書,或利用小傳單來表達其對學校的看法,此參與方式是間接 的,但也能引起學校的注意。

從上述各種參與形式分析,可了解美國學校教育統整及運用社區 資源的途徑,乃是透過社區中的正式與非正式的組織和個人,來參與 學校事務或教育活動,期收群策群力之效。

四、家長會與家長義工

以目前社會趨勢與教育環境而言,我國現有的社區群體與學校組 織,並無如上所述美國教育董事會及親師協會等團體。按照「金門縣 中小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要點」的規定,參與學校事務及教育活動的 學校組織團體依層級而上有:「班級學生家長會(簡稱班級家長會)」

-「會員代表大會」-「家長委員會」三種。

家長會所能協助學校的工作除前述外,其他配合事項也很多,如 陳慶章(民 79)舉列說明:1.支援學校設備與經費;2.支持舉辦家長 參觀教學日;3.協助推動輔導工作;4.舉辦學生育樂營;5.維護學童安 全;6.培養良好讀書習慣;7.幫忙綠美化環境。又如王威傑(民 86)

歸納家長會的運作方式,包括:舉行會議、辦理親師活動、參與義工 活動、參與學校行政事務以及成立家長會辦公室等六種形式。諸如此 類的資源運用策略,皆值得校長辦學、行政人員辦公與教師教學的參 考。

至於,現今國內已有的社區群體中,社區發展協會之人力、物力、

設備等也是學校可資運用的資源(其實例見下節),學校與它相結合,

一方 可共同促進教育目標的二,另方面共同推展社區發展工作,促 進地方繁榮與進步,提升社區水準。

目前社區發展協會係依照內政部 80 年 5 月 1 日訂頒之「社區發展 工作綱要」,就原社區理事會改組而來,該綱要第三條說明「社區發展 業務單位應加強與警政、民政、工務、國宅、教育、農政、衛生及環 保等相關單位聯繫、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支援,以使社區發展業務順 利有效執行。」依此簡短清楚的說明,可見社區發展協會是一種結合 社區民眾具有法律地位的地方性民間組織團體,社區發展工作之順利 推展與否,必須結合學校教育的力量,方可竟其全功。換言之,以學

(31)

校立場而言,結合社區發展協會推展校務,亦是學校運用社區資源所 常見的具體策略。

社區群體除了社區發展協會之外,村里組織人員也與學校關係密 切,如村里長、村里幹事是學校最佳的社區人力資源,舉凡一年級新 生入學通知單要勞駕村里幹事協助分送;小學部重新編班及附設幼稚 園抽籤,也要敦請「里長」作見證人,以博取學生家長的信賴,建立 學校與家庭、社區良好的關係。是故,學校與社區的正式組織機構進 行協調聯繫,更可以與社區家庭民眾進行面對面的雙向溝通。藉助村 里組織人員的力量,並善用其功能,對於學校校務的推行以及學校與 社區關係的建立均有所裨益。

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有效途徑、具體策略、運用內容、具體作為 及可行方式等,除上述有關法令的明定、專家學者的說明與實例之外,

義工制度之推展亦是學校結合社區力量的另一種形式,它是運用社區 人力資源的一個強而有力的策略,如林海清(民 79)《學校義工制度 的探微》,說明義工在學校可擔任的角色包括:上下學的指揮、協助處 理偶發事項、參與社團活動指導、協助問題調查研究、提供校務方案 規劃設計的建議、活動策劃的協調、會議會場的佈置、紀錄的撰寫、

教學設備的維修、提供校外動態訊息、校園規劃、校地徵收的主持正 義或進行溝通協調、協助改善學校附近的社區環境。

又如陳志福(民 79)的碩士論文表示,志工制度與親職教育的理 念互相結合,學校可針對學生家長、社區民眾與團體、大學生、老年 人或退休人員等人力資源尋求學校志工。他將學校志工參與的項目分 為七項:1.直接參與指導學生教學活動;2.參與作業指導活動;3.參與 教材教具準備活動;4.參與充實學生學習及休閒指導活動;5.參與學校 安全及秩序維護工作;6.參與學生之生活輔導及協助工作;7.參與社區 教育及聯繫工作。

由以上二位學者文章的分析,可見志工在學校教育中扮演著多重 的角色,且其參與層面廣且大,學校若能致力於志工制度之推展,將 有助於整體校務的發展。

茲以表 2-3 金門縣各國民小學之志工所實際服務的工作內容與情

(32)

形來佐證,其後再歸結之。

表 2-3 金門縣 95 學年度各國民小學「學校志工」服務內容一覽表

服 校 務 名 服務內容 形

西

1.交通導護 * * * * * * * * * * * * *

2.校園綠美化 * * * * * * * * 3.圖書編目、管 * * * * * * * * *

4.電腦資料整理

5.學生行為輔導 * * 6.晨間說故事--- * *

7.校園整潔:清 * * * *

8.球類指導 * *

9.音樂指導

10.資源回收 * *

11.門房管制

12. 校 外 教 學 活 * * * * * * * * * * * *

13. 支 援 校 慶 等 * * * * * * * * * * * * * * *

14.愛 的 連 線 -突

15. 教 學 環 境 佈 * *

16. 進 行 補 救 教 * *

17.午餐服務:打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蒐集金門縣國民小學學校志工服務項目資料彙整。

*:表示該國民小學學校志工 95 學年度所實際執行的服務項目。

數據

表 2-5 學校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相關研究(續)  研究  領域  研究 者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研究發現  台北市 國民小 學與社 區資源 共享之 研究  張碩玲 民 90  台北市國小學校人員409 名;社區人 士 109 名  訪談法 問卷調查  1
表 2-7  學校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困難因素分析  因素  遭遇之困難  學校  1.學校未能認同社區資源的教育價值; 2.學校行政與經費未能有效支援; 3.學校與社區關係不佳; 4.學校無相關的實施計畫;  5.學校認為社區參與會干預校務;  6.學校認為社區參與影響教育權威;  7.學校對外交通不便。  教師  1.教師工作繁重,沒有時間運用社區資源; 2.教師不了解社區資源的重要性;  3.教師認為教科書的內容已足夠,不需要運用社區資源; 4.教師無意願運用社區資源;  5.教師認為社區參與會影響教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

(三) 學校經營理念及計畫乙份:本文為 12 號字,行距 20pt,5000字為上限,內容應包 含: 學校與社區背景介紹、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 我們自2017年7月試行邀請學 生家中的長者及社區耆英與學 生一同做早操(八段錦),由活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