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製程策略第七章 製程策略第七章 製程策略第七章 製程策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七章 製程策略第七章 製程策略第七章 製程策略第七章 製程策略"

Copied!
2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七章 製程策略

第七章 製程策略

(2)

引例 引例

• 大量客製化使戴爾電腦建立競爭優勢

• 戴爾電腦在網路上販售,並在生產後直接交貨 給每一位顧客,而沒有庫存。

• 大量客製化使其各零組件可隨技術的更新而隨 時調整。

• 戴爾公司如何做到大量客製化?

– 其中一個作法是減少將資源投入於開發電腦零組 件,而將資源專注於研發軟體以使電腦裝配更為 快速簡便。

(3)

前言 前言

• 作業管理人員在此必須決定採用何種生產方式。

以下將介紹一些工具,協助管理人員藉由製程設 計以落實目標。

• 製程(轉換)策略

– 組織將資源轉換成商品與服務的作法。

– 製程策略的目標在尋找一種,在成本及各項管理限制 下,符合顧客需求及產品規格的生產商品與提供服務 方式。

– 製程選擇對商品生產的彈性、成本、品質等生產效率 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大多數公司的策略在製程決策

(4)

四種製程策略 四種製程策略

製程專注( Process Focus )

– 生產設施是以製程為主要考慮因素,有助於生產少量多 樣類型的產品。

重複性專注( Repetitive Focus )

– 使用模組建立產品導向的生產流程。

產品專注( Product Focus )

– 廠房設施的佈建是以產品製程為主要考慮因素,此類製 程適用於大量、少樣的生產方式。

大量客製化( Mass Customization )

– 以快速、低成本的生產方式滿足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

(5)

四種製程策略

四種製程策略

(6)

四種製程策略

四種製程策略

(7)

四種製程策略

四種製程策略

(8)

四種製程策略

四種製程策略

(9)

製程分析及設計 製程分析及設計

• 流程圖( Flow Diagram )

– 用以分析人員或物料移動的圖形。

• 時間功能圖( Time-Function Mapping )或製 程地圖( Process Mapping )

– 是一個在橫軸標示時間的流程圖。

• 製程圖( Process Charts )

– 使用符號來分析人員或物料移動的圖形。

• 服務藍圖( service blueprint )

– 一種流程分析的技術可讓分析者專注於分析顧客與

(10)

製程分析及設計

製程分析及設計

(11)

製程分析及設計

製程分析及設計

(12)

服務製程設計 服務製程設計

• 與顧客互動常會影響製程的績效。

• 但從服務本質來看與顧客互動卻是服務製 程所必需。瞭解到顧客之獨特需求常會導 致製程紊亂後,越來越多的管理人員開始 設計更有效率與效能的製程來處理這些特 殊的需求。

• 戴爾電腦公司利用網際網路處理顧客與製

程間的介面,找出正確的方式以湊成成本

及顧客互動的最佳配合。

(13)

服務製程設計 服務製程設計

圖 7.10 的四個象限說明作業管理人員如何在顧客 互動及客製化之間,設計出最佳的服務程序。

(14)

改善服務業生產力的技術

改善服務業生產力的技術

(15)

製造技術 製造技術

• 彈性

– 在短時間,低成本及不損害顧客價值下進行回映的 能力。

• 電腦數值控制 (CNC)

– 一種擁有自己的電腦與記憶能力的機台。

• 自動辨識系統 (AIS)

– 一種將資料轉換或電子格式的系統例如條碼。

• 製程控制

(16)

製造技術 製造技術

• 視覺系統

– 透過攝影機及電腦技術扮演檢測的角色。

• 機器人

– 一種可執行持有移動、抓取等功能的彈性機台,其 各功能的運作是透過電子脈衝來驅動。

• 自動倉儲系統 (ASRS)

– 一種以電腦控制的倉儲,可自動將零件放置到指定 的位置或從指定位置中取出。

• 自動導引車 (AGV)

– 透過電子化指引與控制卡來運送原物料。

(17)

製造技術 製造技術

• 彈性製造系統 (FMS)

– 透過一個共同的電腦設施,以中央控制的方式 發出電子訊號以自動化的方式控制工作單元的 一套系統。

• 電腦整合製造 (CIM)

– 一套與 CAD, FMS ,存貨控制、倉儲、出貨等 系統結合的製造系統。

(18)

製造技術 製造技術

(19)

服務業的科技運用 服務業的科技運用

• 如同製造業技術的快速進步,當代服務業 使用的技術也有巨大變化。

– 汽車修護廠內的電子診斷設備到醫院內的血液 及尿液測試設備,甚至是機場及高度保全設施 內的視網膜掃瞄保全設備等。

• 如同製造業一般,服務業中的作業管理人 員也必須能夠衡量技術對其公司的衝擊,

這必須建立若干能力以評估可靠度、投資

(20)

服務業的科技運用 服務業的科技運用

• 流程再造

– 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與重新設計企業程序,以改 善其績效。

(21)

環境友善製程 環境友善製程

• 許多公司從製程中找出可減少環境負面衝 擊的機會。

• 這些機會所產生的活動有時是奠基在法律 上對社會責任的要求,例如污染防治。這 些活動包括專注於更有效的使用資源、減 少副產品的浪費、輻射控制、回收等。

• 作業管理人員可透過差異化策略、低成本

策略等方式來落實環境友善。

(22)

第七章補充 產能規劃

第七章補充 產能規劃

(23)

產能 產能

• 產能

– 指“產出量”或在一段時間內可持有接收、儲存或 生產的數量。

• 設計產能( Design Capacity )

– 系統在一段時間內,理論上的最大產出量。

• 有效產能( Effective Capacity )

– 公司利用排程法保養維護及品質標準,使系統達到 的最大產能。

(24)

產能 產能

(25)

產能 產能

產能的考慮

– 準確的預測需求

管理當局必須知悉哪些產品應該增加、哪些產品應該減 少,以及數量為何。

– 瞭解技術與產能增量

作業管理人員有責任找出調整產能所需的相關技術與正 確的成本增量。

– 找出最佳作業水準(數量)

技術和產能增量常會決定設施的最佳產能。

– 建購應變能力

管理人員必須針對產能增減評估營收變化之決策的敏感

(26)

產能 產能

需求管理

– 需求超出產能

當需求超出產能時,公司可透過漲價、較長的前置時 間(或許無可避免)、不鼓勵利潤低的交易等方式來 降低需求。因為產能不足導致收益損失,其治本的方 式是擴充產能。

– 產能超出需求

當產能超出需求,公司或許希望透過降價、積極的行 銷活動、產品改變等方式來刺激需求。

– 調整季節性需求

管理當局可找出需求型態彼此互補的產品,使設施、

設備及人員的利用率可更為平順。

(27)

產能 產能

(28)

產能 產能

• 使產能與需求契合的戰術

– 人事調整(增加或減少員工人數)。

– 調整設備或製程,作法包括購買新機臺、出售 或出租現有機臺。

– 改善方法以提升產能。

– 重新設計產品使產量提升。

(29)

產能規劃 產能規劃

設定未來的產能需求是一個複雜的程序,其中一大 部分與未來需求有關。當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可以合 理預測時,產能需求即可明確的決定。

產能的決定通常有兩階段:

– 第 1 階段是以第 4 章介紹的傳統模式預測未來需求。

– 第 2 階段是以預測結果來決定產能需求及所需附加之產 能的大小。

需求通常是少量且逐步成長,產能增加則是立即且 大量的(不容易小量逐步遞增)。這個矛盾的現象

(30)

產能規劃 產能規劃

(31)

損益兩平分析 損益兩平分析

損益兩平分析

– 以金額或數量為單位,找出成本等於收益的點。

固定成本

– 即使不生產也會存在的點。

變動成本

– 隨生產數量變動的成本。

貢獻

– 售價與變動成本的差。

收益函數

(32)

損益兩平分析

損益兩平分析

(33)

產能決策在決策樹上的應用

產能決策在決策樹上的應用

(34)

策略驅動投資 策略驅動投資

• 作業管理人員也需注意到投資到投資報酬( RO I )的問題。

• 投資、變動成本與現金流

– 因為產能與製程的選擇,因此必須在資本投資與變動 成本間權衡。如同產能及製程的選擇,管理人員必須 從選擇不同的財務組合。分析中應包含資本投資、變 動成本及現金流,並計算各種選項的淨現值。

• 淨現值

– 將未來各期現金收入加以轉換成現在之貨幣價值。

(35)

第八章 廠址選擇策略

第八章 廠址選擇策略

(36)

引例 引例

廠址配置選擇使聯邦快遞建立競爭優勢

– 聯邦快遞擁有 600 架航機,飛行範圍遍及全球 325 個 機場,並有 38,000 輛小貨車負責將貨品送達顧客手中

– 在田納西州的曼菲斯建立主要配送中心。因為曼菲斯位 於美國的中間位置。且很少因天候而影響作業。

– 聯邦快遞從全球各地將該公司沒有直飛航班的包裹送到 曼菲斯。

– 主要配送中心可允許航班飛行較小的城市,彌補傳統由 城市 A 飛到城市 B 的系統。每晚根據負載狀況調整航 班及飛行路線。

– 主要配送中心的作法,可全面掌控從收件到包裹至配送 過程間的狀況,因此可減少轉運過程中的錯誤與延遲。

(37)

前言:廠址選擇在策略上的重要性 前言:廠址選擇在策略上的重要性

設置營運據點的地點是公司內最重要的決策之一,例如聯 邦快遞、戴姆克萊斯勒、硬石餐廳等公司皆是如此。

這些決策是建立在全球思考的觀點,並呈現廠址決策所包 含的全球意涵。透過設置地點的轉換,將可開拓前蘇聯及 中國等地的全球市場,並加速事業的全球化。

本章中介紹公司如何以全球的概念與技術進行廠址選擇。

廠址對固定及變動成本的影響很大,並衝擊公司的風險與 利潤。例如,對於生產、生產的形式、或服務的執行,運 輸成本可佔售價的 25 %。亦即,公司總營收的四分之一必 須用於支付原物料運抵當地以及成品出貨的運送費用。其 它受廠址影響的成本有稅收、薪資、原物料成本及租金。

(38)

廠址與選址 廠址與選址

廠址策略的目標在於讓公司從廠址上獲得最大利 益。

– 公司的廠址選擇次數並不頻繁,通常只發生在目前產 能無法再滿足需求,或當地的勞工生產力、匯率、成 本或其他因素有了變化時。

– 公司也可能因為人口與顧客需求狀況的改變而重新配 置其廠房或服務設施的所在。

廠址決策的作法包括

– 以擴充現有廠房來取代遷移。

– 維持現有廠房,並在其它地點增設廠房。

– 關閉現有廠房,而在其它地點另設廠房。

(39)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40)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勞工生產力

– 管理當局或許會希望當地有較低的工資水準,但管理當 局必須同時考慮生產力的問題。

匯率與貨幣風險

– 雖然薪資比率與生產力會使某個國家看來符合經濟性,

但不當的匯率卻會對經濟性產生負面影響。

成本

– 有形成本是指可明確定義與衡量的成本。包括利用率、

勞工、原物料、稅率、折舊等,

– 無形成本是難以量化的成本。包括教育品質、公共運輸 設備、當地對產業與公司的態度、未來員工的品質與態 度等。也包括生活中的品質變數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人 員招募。

(41)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態度

– 政府、人員等態度是否有助於私人財產、行政區域、污染

、員工穩定度。工作人員的流動率、工會、曠職等都是必 須考慮的因素。當公司重新規劃廠址

接近市場

– 對許多公司而言,選擇接近顧客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尤其 是服務業或製造業之成品若運送成本高昂或困難。

接近供應者

– 公司設置在原物料或供應商附近的理由包括: (1) 腐爛、

(2) 運輸成本、 (3) 體積。烘焙廠、乳品廠、冷凍海鮮製程

(42)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影響廠址選擇的因素

• 接近競爭者(群聚)

– 公司有時也會出乎意外的希望將位置設在競爭 者附近。常發生當主要資源在某地被發現的情 況。這些資源包括自然資源、資訊資源、創投 資源及人才資源。

• 有 4 種方式常被用於處理廠址的問題:因 素評等法、位址損益兩平分析、重心法、

運輸模式。以下將介紹這些方法。

(43)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因素評等法

– 在難以去辨識和衡量的成本上,建立客觀的辨識和衡量 方法。

因素評等法的六個步驟

– 發展並列出相關因子,稱為關鍵成功因素(表 8.3 )。

– 根據各因子對公司目標的重要性並賦予不同的權數。

– 發展各因子的評分級距(例如從 1 到 10 或從 1 到 100 分)。

– 使用步驟 3 的級距,就各評選地點評分。

– 將各因子的得分乘以各自的權數,並計算各地點的總得 分。

– 以得分最高者為推薦地點。

(44)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 因素評等法的例子

(45)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 位址損益兩平分析

– 使用成本分析以比較各位址的經濟性。藉由定義固 定與變動成本並加以繪圖,找出具有最低成本的位 址。位址損益兩平分析可使用數學化或繪圖的方式

• 位址損益兩平分析的三個步驟

– 決定各位址的固定與變動成本。

– 以成本為垂直軸、年產量為水平軸,並根據各位址 的成本加以繪圖。

(46)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47)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 重心法對服務多個商店或區域,找出一個 最好配銷點的一種數學方法。

• 重心法的步驟是透過一個座標系統來配置

地點

(48)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49)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評估廠址選擇的方法

• 運輸模式是一種能解決特定類型線性規劃 問題的技術方法。

• 可用線性規劃技術求解這樣問題,但具特 定目的的演算法將更效率。運輸模式需先 找到一個初始可行解,然後一步步的改善

,直到找出最佳解為止。

(50)

服務業的廠址選擇策略 服務業的廠址選擇策略

• 服務業選址時需注意八個主要的數字

– 當地顧客的購買力。

– 當地顧客的人口統計數字是否符合服務及形象。

– 當地的競爭狀況。

– 當地的競爭品質。

– 公司或競爭者所在位置的獨特性。

– 設施的實體品質及附近商家。

– 公司的作業政策。

– 管理的品質。

(51)

服務業的廠址選擇策略

服務業的廠址選擇策略

(52)

第九章 佈置策略

第九章 佈置策略

(53)

引例 引例

麥當勞透過高科技廚房佈置建立競爭優勢

當勞在過去半世紀中,除透過建立提供有限菜單 內容之速食餐廳而掀起餐廳產業的革命外,還有 五項主要的創新作法。

– 1950 年代引進室內設置座位(佈置策略)

– 1970 年代引進得來速的作法(佈置策略)

– 1980 年代在菜單中放入早餐(製造策略)

– 1990 年代在餐廳中設置遊戲區(佈置策略)

– 2001 年改變佈置使之能落實大量客製化(佈置策略)

(54)

前言:佈置決策的策略性重點 前言:佈置決策的策略性重點

• 佈置是影響作業長期效率的關鍵決定因素之一。

• 佈置決策根據組織對競爭因素的需求而有多種不 同方式,這些競爭因素包括產能、製程、彈性、

成本、工作場所的品質、顧客接觸、形象等。

• 佈置設計應思考如何能做到以下幾點

– 高度的空間、設備與人員之利用率。

– 改善資訊、物料或人員的流動。

– 改善員工士氣與工作安全。

– 改善與顧客的互動。

– 彈性(目前的佈置可因應未來變化而做調整)。

(55)

佈置的型態 佈置的型態

• 固定位置式佈置

– 用於大且重量重的專案,例如造船、造房子。

• 製程導向佈置

– 用於少量多樣的生產型態(又稱為零工式或間 斷式生產)。

• 辦公室佈置

– 藉由人員及其設備、空間∕辦公室的位置以促 進資訊流通。

(56)

佈置的型態 佈置的型態

• 零售店佈置

– 根據顧客行為配置商品陳列架之位置。

• 倉庫佈置

– 在空間與物料搬運間進行權衡。

• 產品導向佈置

– 追求人員與機臺的最佳利用率,用於重複或連 續生產中。

(57)

佈置的型態 佈置的型態

• 一個良好的佈置應能滿足下列要求:

– 物料搬運設備:管理者必須決定要使用何種設備。

– 產能與空間的需求:需先決定人員、機臺、設備及 其空間需求,依據這些需求進行佈置。

– 環境與美感:是否要有窗戶、植物、通風、降低噪 音、保障隱私等問題。

– 資訊流動:佈置必須有助於溝通。相關的佈置議題 包括採開放空間或是隔板或是個人辦公室。

– 各工作區域間的移動成本:這個議題常見於物料移

(58)

佈置的型態

佈置的型態

(59)

固定位置式佈置 固定位置式佈置

使用於固定專案或龐大專案的佈置需要。

良好的固定位置佈置需克服以下三個要素

– 第一是需受現場空間的限制。

– 第二是不同工程階段需要不同原物料,對專案發展的 重要性也不同。

– 第三是原物料的需求量是動態的。

因為固定位置式佈置的問題如此難解,一個替代 性的策略便是盡可能將作業轉換成不必在特定位 置進行。例如使用群組技術將零件加以群組。

(60)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 處理少量多樣產品的佈置。相似的機器和設備放 在一起。

• 這是處理產品差異化策略的傳統作法。當產品生 產需使用不同的設備或處理顧客、病患的不同需 求時,這種作法是十分有效率的。

• 製程佈置的設計中,最常見的戰術是透過部門與 工作中心的管理,使物料搬運成本最小化。物料 搬運成本的多寡與以下兩項因素相關:

– 部門間在某一期間中的載具(或人員)移動的數量。

– 載具(或人員)在部門間之移動距離的相關成本。

(61)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62)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工作批

– 零組件被成批或成群的處理。

工作單元

– 一種機器和人力暫時性的產品導向安排,普遍見於流程 導向設備中。

進行單元生產時,有以下的要求:

– 界定產品族,並使用群組技術的編碼。

– 需要高水準訓練與彈性的員工。

– 需要有管理當局的支持或相當彈性,讓具想像力的員工 可建立初步的工作單元。

– 每一個單元都要設置防呆裝置。

(63)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 工作單元的優點包括

– 工作單元可保持機臺間的平準,可減少在製品存貨。

– 機臺不需太多空間儲存在製品存貨,只需要較少的空間。

– 在製品存貨的減少,使物料更快速的移動,可減少存貨。

– 改善員工間的溝通、較佳的物料流動、改善排程,可減少 直接人工成本。

– 提高員工在組織與產品間的參與感。

– 較佳的排程與更快的原物料流,可提升設備與機臺的使用 率。

– 更好的設備利用率,可減少機臺、設備與工具的數目與投 資。

(64)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65)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 專注工作中心

– 以產品為導向來安排常設或非常設的人員及設備。

• 專注工廠

– 設備設計用來生產相似產品或組件。

• 專注工作中心是在保留目前廠房中的部分設施 下,從目前的通用型製程導向設施所演變。

• 若將專注工作中心擴大到整個廠房,則稱為專

注工廠。

(66)

製程導向佈置

製程導向佈置

(67)

辦公室佈置 辦公室佈置

• 工廠佈置與辦公室佈置的最大差異在於資 訊。

• 辦公室佈置的兩大未來趨勢。

– 技術:如行動電話、呼叫器、傳真機、網路、

在家工作、筆記型電腦、 PDA 等,透過資訊的 電子化移動而增加佈置的彈性。

– 虛擬企業:創造空間與服務的動態需求。

– 這兩個變化降低了辦公室員工對座位的需求。

(68)

辦公室佈置

辦公室佈置

(69)

零售業佈置 零售業佈置

零售業佈置的基本概念是藉由產品曝光來提升銷售 與獲利。因此,大多數的零售業管理人員均設法讓 比較多的產品能在顧客眼前曝光。

五個可協助整個店面管理的原則

– 將需求量高的商品放在店面四周。

– 將高吸引力與高利潤的商品放在店面的醒目位置。

– 將主宰消費者購買行程的商品加以分散的放在走道兩側

,以增加其它商品的曝光機會。

– 善用走道的終點位置,因為這裡的曝光率很高。

– 需慎選適宜放在消費者一進入店面位置的商品,因為這

(70)

零售業佈置

零售業佈置

(71)

服務環境 服務環境

• 服務環境

– 指周遭環境對服務內容的影響,以及如何提供顧客與 員工一個具人性的環境。

• 公司必須考慮以下三個要素

– 周遭環境:指燈光、音效、氣味、溫度等背景特性。

這些將影響員工與顧客的消費意願與停留時間長短。

– 空間佈置與機能:例如顧客動線規劃、走道規格(寬 度、方向、角度、貨架間隔)、產品分群等。

– 信號、標示、人工製品:建立空間的社會意涵(例如

(72)

倉儲佈置 倉儲佈置

倉儲佈置

– 籍由強調搬運及倉儲空間相關平衡之設計而最小化總成 本。

– 管理當局希望消耗最少的資源在尋找與移動物料之上,

並使物料的退化或損壞的狀況最小。

最理想的佈置是能儲存各種物項,並直接的揀取物 料。現代化的倉儲管理常採用自動倉儲系統。

倉儲佈置的重要組成是存取區域與移動區域間的關 係。必須依據供應商到貨時之型態(卡車、火車、

船舶等)及在何處卸貨來進行設施設計。

(73)

倉儲佈置 倉儲佈置

交錯碼頭是指收貨後,避免將物料放入倉庫。

– 在製造廠中,是指產品直接由裝配線接收。

– 在配送中心中,是指貨品出貨前預先進行標籤黏貼與分 類,以避免正式的接收活動、儲存∕揀料及訂單區分等 活動。因為以上這些活動並無法提昇產品價值,因此可 達到 100 %的成本節省。

透過交錯碼頭,沃瑪百貨節省了配送成本並加快倉 儲的補貨時間,因此提升顧客服務的品質。

交錯碼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1) 緊密的排程、 (2) 明確的產品識別。

(74)

倉儲佈置 倉儲佈置

隨機儲位

– 使用在倉儲之中,在開放的位置中列出存貨位置。這項 技術意謂意空間不需要去分配特定的項目而廠房內部完 全利用。

隨機儲位系統常包括以下功能:

– 維護並列出閒置的儲位。

– 維護現有存貨之數量與位置的精確性。

– 將需要揀取的物項排序,使揀取的移動時間最短。

– 合併訂單來檢料,以節省揀貨時間。

– 找出某些使用率高的物項,並將之放置在特定區域,以 使倉儲中的總移動距離最短。

(75)

倉儲佈置 倉儲佈置

• 倉儲客製化

– 使用倉儲技術,透過零組件的修改、維修、標 籤和包裝去增加產品價值。

• 倉庫的客製化或許是廠商面對市場產品快 速變化下,取得競爭優勢的方法之一。

– 例如,一個倉庫可以是放置電腦零件、軟體、

維修材料的地方。倉庫也可提供客製化的標籤 黏貼與包裝服務,使商品處於可立即陳列的狀

(76)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 產品導向佈置用於生產大量且少變化之產品或產 品族。

• 其產品佈置有以下假設:

– 產量大可維持高度的設備利用率。

– 產品需求穩定,因此可針對專用設備進行高度投資。

– 產品屬標準化或彼此十分接近,因此可針對專用設備 進行高度投資。

– 原物料與零組件的供給具一定品質(標準化),因此 可由專用設備來加工。

(77)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產品導向佈置有製造線與裝配線兩種型態。

製造線

– 一系列機台,以產品導向的特點來生產零組件。

裝配線

– 則是透過一系列的工作站將零件組裝在一起。

裝配線平衡

– 平衡每一個工作站中的產品線上的輸出,所以延遲是 最小的。

產品導向佈置的目標便是讓製造線與裝配線中的

(78)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 產品導向的主要優勢包括

– 大量、標準化產品使單位成本低。

– 低的原物料搬運成本。

– 減少在製品存貨。

– 減少訓練與監工。

– 快速的生產。

• 其缺點在於

– 大產量的需求,使製程的建立需投入大量成本。

– 製程中任何一個部分的停工,可能使全部製程停擺。

– 缺乏生產多樣化產品或調整生產率的彈性。

(79)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裝配線平衡是讓裝配線滿足產出需求下,使其機臺 與人員的不平衡現象最小化。計算程序如下

– 將每日的需求單位數(需求或生產速率)除每日的生產 時間(分或秒)。所得的結果稱為週期時間

– 計算工作站數目的理論值。總工作作業時間(生產產品 所需時間)除以週期時間。

– 在維持平衡下,指派特定作業至各個工作站。有效的平 衡將可在依循特定順序、並使閒置時間最小下,完成裝 配需求。

– 生產線平衡的效率為總作業時間除以工作站實際數目與

(80)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 生產線線平衡啟發解法包括

– 最長作業時間法 – 最多後續作業法 – 位階權重法法 – 最短作業時間法 – 最少後續作業法

• 測試不同的探索解法後,再選擇出最佳的解 - 最少的工作站數目與最高效率。需注意的是,

啟發式解法所得的結果並不保證是最佳解。

(81)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重複與產品導向佈置

(82)

第十章 人力資源與工作 第十章 人力資源與工作

設計 設計

(83)

引例 引例

人力資源為西南航空帶來競爭優勢

– 什麼是低成本優勢的關鍵策略?答案是人力資源。

– 創造一種照顧員工整個生活而非只有工作的文化。

– 無形的東西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

– 其它人可以購買飛機、售票櫃但卻無法買到我們的文 化、精神。

– 員工應該被如同顧客般的對待,並擁有如顧客般的權 利。

– 西南航空公司在中央集權政策下,給予員工工作自由 度並指導員工運用在工作上。公司相信若員工能因此

(84)

前言 前言

西南航空公司只是全球各式工作文化的一種。這 些文化如何被建立且作業管理人員所面對的人力 資源問題為何?

人員工作時必須具備基本能力與激勵,而作業管 理人員的基本人力資源策略將決定作業所需的才 能與技術。從硬石餐廳、林肯電器到西南航空等 公司都證明人力資源策略將可帶來競爭優勢。

好的人力資源策略是昂貴且難以達到與持續的。

然而,其所帶來的利益也是持久的,因為好的人 力資源策略是難以複製的,這也是此項競爭優勢 最具利益之處。

(85)

人力資源策略與競爭優勢 人力資源策略與競爭優勢

人力資源策略的目標是管理員工並設計作業以使得 員工能有效能與效率的工作。希望使員工:

– 在其它作業管理決策的限制下達到最大效率。

– 在相互承諾與信任氣氛下,擁有合理工作品質。

合理的工作品質

– 工作不止具有合理的安全性且所支付的薪資是公平的,

並能符合生理與心理的需求。

相互承諾

– 是指管理當局與員工努力達成共同目標。

相互信任

– 反映合理的員工政策,包括管理當局與員工間的誠實與

(86)

人力資源策略與競爭優勢 人力資源策略與競爭優勢

人力資源策略的限制

(87)

勞工規劃 勞工規劃

在員工穩定性與工作排程下決定員工雇用政策。

雇用穩定性:指組織在任何時期中之員工人數的 狀況。

– 隨時根據需求調整。將直接人工成本與生產緊密結合,

但這樣將導致其它的成本發生與不穩定的雇用關係。這 個政策是將勞工當作變動成本。

– 員工數保持一定。保持員工人數的穩定以使雇用、資遣

、失業成本最小化。然而,保持員工人數的穩定,在需 求下降時將使利用率跟著下降,而需求上升時將發生人 力不足的現象。這個政策是將勞工當作固定成本。

(88)

勞工規劃 勞工規劃

標準工作排程

– 一週五天,每天 8 小時。

彈性工時

– 允許員工對本身的工作排程具自主性。

彈性工作週

– 可以脫離每週五天每天 8 小時的工作排程方式(例如

,工作四天,每天 10 小時)

部分工時

– 當員工每週的工作時間少於 32 小時者稱為部份工時。

(89)

勞工規劃 勞工規劃

工作分類與工作規則

– 工作分類與工作規則用以規範員工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時 間。這通常是工會要求下的結果。

– 工作分類與工作規則將限制員工在工作上與工作機能的 彈性,這並非是作業管理人員的期望。

– 當人員與工作排程時有更多彈性,代表著效率與回應速 度的提升。

– 有較少的工作分類與工作規則的限制,將更能滿足員工 需求並提升士氣,其結果便是效率提升與回應速度更為 便捷。

– 若這樣的策略可快速回應顧客需求並建立競爭優勢,則

(90)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 個人或團體之工作的組成。

工作設計的元素

– 工作專業化、工作擴展、心理因素、自我管理團隊、

激勵系統、人體工學與工作方法、目視管理。

勞工專業化(工作專業化)

– 將勞工分割成單一專業。以減少支付給多技能工匠的 勞工成本。

– 專業化工作只需員工的勞力,無法讓員工完全的投入 工作。

– 在複雜與知識基礎的社會中,管理人員需要員工將其 整個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

(91)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工作擴展

– 從工作專業化朝向以更多變的工作設計來提升工作的品 質。

– 工作擴大化

在同一技術層級中增加工作的變化,為一種水平的擴展

– 工作輪調

員工由某項專業工作移轉至另一項專業工作之機制。

– 工作豐富化

給予員工更多的職責包括規劃與控制工作的完成。

– 員工授權

(92)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93)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的心理因素

– 考量工作設計如何能滿足某些心理需求的最低要求。

– 霍桑研究

認為工作場所是一個動態的社會系統。發現燈光與生 產力的關係。也發現員工對工作的期待與員工認為其 對工作的貢獻並不受個人差異而有不同結果。

– 核心工作特性

認為以下五大特性可提升員工心理需求的滿意度。

1. 技術多樣化、 2. 工作明確、 3. 工作意涵、 4. 自 主、 5. 回饋。

(94)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自我管理團隊

– 一群被授權的個人,為達到一項目標而在一起工作。

– 團隊的好處是在於可提供員工授權並確認核心的工作特性,

並讓團隊成員的心理需求獲得滿足。

擴張性工作設計的限制:

– 較高的資本成本。

– 較高的薪資。

– 較少的人才來源。

– 增加意外發生機率。

– 目前技術無法使工作被擴張。

(95)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獎勵系統

– 一種以員工個人或團體生產力為基礎的系統。

– 探討藉由工作設計之心理因素層面的組成,提升工作滿 意度與激勵。金錢是常被用以激勵員工的財務性工具。

通常是透過獎金、利潤與成果分享及激勵系統來進行。

– 獎金

獎金報酬主要指使用現金或股票選擇權提供報償。

– 利潤分享

將部份的獲利分配給員工。

– 成果分享

將對於組織改善所獲得的報酬分配予員工。

(96)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 知識基礎給薪系統

部份員工的薪資根據其所擁有的知識與技能。

人體工學與工作方法

– 人體工學(人因工程)

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機介面的領域。瞭解人體工學的 內容,有助於改善人類的績效並避免災害發生。。

– 藉由大量的資料蒐集,可提供人類各部位的基本力量與 衡量資料,以作為設計工具與工作場所的參考。

– 現在的技術已可透過電腦模型分析人類的動作與努力。

(97)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98)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99)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100)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 方法分析

– 發展工作程序使得工作能在安全中進行並維持 高效率與高品質。

– 人員或物料的移動:使用線圖 與流程圖來描述 相關細節並進行分析。

– 人員與機臺的活動及整體的活動。使用活動圖 來分析〈又稱為人機圖與整體圖〉。

– 身體動作(主要是手臂與手部)。使用細部動 作圖來進行分析。

(101)

工作設計 工作設計

(102)

工作場所視覺化 工作場所視覺化

工作場所視覺化

– 使用低成本的視覺輔具使資訊被更快速且正確的分享。

– 經妥善設計的顯示與圖形將可根除混淆與表達不清的問 題,並可取代紙張的使用。

– 並使顧客需求、規格、排程及各項企業相關細節能夠被 快速溝通,以達到工作場所的動態性。

安童

– 一種當問題或不良發生時,由員工手動操作的視覺設備。

安童也可透過自動化的方式驅動,使用於當機臺作業速 度降到某個程度或當機臺達到排定保養的時程時。

(103)

工作場所視覺化

工作場所視覺化

(104)

勞工標準 勞工標準

• 勞工標準

– 指執行某項工作或某部分工作所需的總時間。

– 每家公司都有其勞工標準,即使他們可能是透 過專業的資訊方法來建立勞工標準。

– 只有精確的勞工標準才能讓管理當局瞭解勞工 所需具備的要求、所需的成本、每日工作量。

– 設定勞工標準的技術請見本章的補充部分。

(105)

第十章補充 工作衡量

第十章補充 工作衡量

(106)

勞工標準與工作衡量 勞工標準與工作衡量

– 現代的勞工標準是由 Fredrick Taylor 、 Frank 與 Lillian Gilbr eth 夫婦在 20 世紀初所制定。

– 當時大部份工作是採取手工,產品生產的勞工密集度很高。

為追求更公平的工作內容,便開始研究如何改善工作方法並 嘗試瞭解人的特質。

– 21 世紀初期,勞工成本已經佔銷售額 10 %以下,但勞工標 準仍然十分重要。

– 勞工標準常被當作是考量員工應具備條件時的最初考慮依據。

在美國有半數的製造業,仍然使用勞工激勵系統,此種系統 需要一個好的勞工標準。

– 合適的勞工標準所提出的時間應該是一名平均員工在一般工 作情境。

(107)

勞工標準與工作衡量 勞工標準與工作衡量

有效能的作業管理需求可以協助公司決定下列內 容:

– 生產產品所需的勞工內容(勞工成本)。

– 所需人數(生產過程需要多少人員來處理)。

– 每次生產前的成本與時間估計(協助管理人員進行從 成本估計到自製與外購等決策)。

– 組員數與工作平衡(誰應在某團隊活動或某裝配線)

– 可預期生產內容(因此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皆能知道 工作內容的組成是否公平)。

– 薪資激勵計畫的基礎(提供合理的激勵)。

(108)

勞工標準與工作衡量 勞工標準與工作衡量

四種勞工標準的設定方式:

– 歷史經驗法

根據以前的執行狀況來設定勞工標準。

– 時間研究

測量一群選定員工的作業時間做為製定標準時間的基礎

– 預定時間標準

預定時間標準將工作分割成許多基本工作單元,已知作 業時間的。

– 工作抽樣

以抽樣的方式了解工作人員在不工作上所佔的百分比。

(109)

時間研究 時間研究

• 時間研究的八個步驟:

– 定義要研究的工作(在方法分析後可以被決定)。

– 將工作內容分割成數個明確的要素(工作內容的每個 要素通常不超過數秒鐘)。

– 決定要衡量工作內容幾次(所需要的週期或樣本的數 目)。

– 測定並記錄各要素的時間,並根據執行績效來評比。

– 計算平均觀察週期時間。平均觀察週期時間是每個要 素被衡量後的時間,經剔除不正常數據後的平均值。

平均觀察週期時間=〔觀察每項要素後之紀錄時間的

(110)

時間研究 時間研究

– 決定績效評比,並計算出每個要素的正常時間。

正常時間=(平均觀察週期時間) × (績效評 比因子)

– 加總各要素的正常時間,建立各工作的總正常 時間。

– 計算標準時間。這是將總正常時間加上人員需 要的寬放時間,以避免工作延遲與人員的疲勞

標準時間=總正常時間 / ( 1- 寬放因子)

(111)

時間研究 時間研究

(112)

預定時間標準 預定時間標準

• 預定時間標準最常見的方法是方法時間衡量。

• 預定時間標準是基本動作的副產品,稱為動素

( Therbligs )。

• 動素包括選擇、揀取、放置、組裝、手持、抵達

、休息、檢測等部分。

• 這些動素是時間衡量單位( Time Measurement Units ; TMUs ),時間長度均是 0.00001 小時 或 0.0006 分鐘。

• 方法時間衡量透過動素將動作分割的非常精細且

明確。

(113)

預定時間標準

預定時間標準

(114)

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可彙整成 5 個步驟:

– 取得初始樣本並估計參數值(例如員工忙碌時間的百 分比)。

– 計算所需的樣本大小。

– 排定觀察員工作業的合適時程。以隨機數字的概念來 進行隨機抽樣。例如隨機列出五個數字,分別為 07

12 、 22 、 25 、 49 。再據此列出觀察時程為上午 9 : 07 、 9 : 12 、 9 : 22 、 9 : 25 、 9 : 49 。 – 觀察並紀錄員工工作狀況。

– 決定員工是如何使用其時間(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115)

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

(116)

第十一章 供應鏈

第十一章 供應鏈

(117)

引例 引例

福斯汽車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基礎實驗

– 福斯透過各分包商共同對自身的零件與員工能力承擔責任

,進而達到改善品質、降低成本的結果。在這樣的策略下

,福斯汽車的分包商將承擔更多的直接成本與風險。

– 在這個福斯汽車的廠房中,福斯購買的內容不止是原物料

,更包含其勞工與相關裝配、測試服務。

– 供應商被緊密的配置到福斯汽車的網絡中,甚至是廠房中 之裝配線的工作。

– 因為採購成本佔汽車業銷售額的比例中高達 60 %,即使 只是有限的減少這些成本也可讓福斯汽車有相當的收益。

(118)

前言 前言

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是從原料採購、服務購買,

並將之轉換成中間商品及成品,且透過配送系統加 以配送間的一連串活動。

– 福斯等大多數公司的採購成本佔其銷售額的比重達 50

%以上。由於組織成本中有如此高的比重是取決於採購

,因此必須與供應商建立更加整合與長期的關係,進而 達到創新、加速設計與減少成本的成效。

– 這樣的努力可使供銷雙方的競爭力皆獲得戲劇性的提升

,並將注視的焦點移轉到強調採購與供應商關係的管理 之上。這種供應商關係的管理便稱為供應鏈管理( Sup ply-Chain Management )

(119)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 供應鏈管理包括決定:

– (1) 賣主、 (2) 現金轉換、 (3) 供應商、 (4) 配 送者、銀行、 (5) 應收應付款、 (6) 倉儲與存貨 水準、 (7) 訂單履行、 (8) 分享顧客、預測與生 產資訊。

– 其目標是與供應商建立一條連結,以使最終故 各獲得最大價值。

• 供應鏈經理的工作是要建立會計、財務、

(120)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121)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122)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性重點

• 全球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建立一條可協助供 應商為顧客創造最大價值的一連串活動。

• 供應鏈在全球環境中必須:

– 具備足夠的彈性以回應突然發生的改變,包括零 件的可得性、配送管道、進口稅、貨幣利率。

– 能夠使用最新的電腦與配送科技,以進行零件進 貨與成品出貨的排程與管理。

– 與當地專家共同合作處理稅務、貿易、運費、風 俗、政治等議題。

(123)

供應鏈的經濟性 供應鏈的經濟性

• 對大多數公司而言,供應鏈為公司策略的 必要部份,而且是最耗成本的一塊。

• 自製或外購決策

– 選擇是否由內部或外部取得零組件或服務。

• 外包

– 將傳統上由公司內部自行處理的活動轉由外部 供應商。

(124)

供應鏈的經濟性

供應鏈的經濟性

(125)

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策略

• 多供應商策略

– 供應商透過報價的方式回映需求與規格,通常是 報價較低者取得訂單。

• 少數供應商策略

– 不再只是專注於短期因素(例如低成本),而希 望與少數被選擇的供應商建立正式的長期關係。

• 垂直整合

– 發展能夠生產商品或服務的能力,取代以前向供

(126)

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策略

經聯

– 透過入股或貸款的方式對供應商提供財務協助,讓供應 商成為公司集團中的一部份,這種作法稱為經聯( Keiret su )。

– 成員彼此建立長期關係,並成為功能上的伙伴,彼此提 供技術專家以使生產品質更為穩定。

虛擬公司

– 公司藉由更多元的供應商關係來提供需求所需的服務,

又稱為空殼公司( H o l l o w Corporations )或網絡公 司( N e t w o r k Companies )

– 虛擬公司是一種流動的方式,讓組織界線因市場需求變 動而不斷調整,並因此成為一個獨特的企業體。

(127)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 當代的管理正朝供應鏈的整合,並使其運用 循更有效率的方向發展。

• 在物料供應的週期中,從供應商、生產、倉

儲、配送、顧客,整個過程的相關作業通常

是由彼此獨立的組織所處理。然而,這個管

理議題,可能因彼此協調不當導致一連串的

無效率,除非藉由彼此信賴並持續調和彼此

文化,才能讓彼此共同的目標獲得成功。

(128)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彼此認同的目標

– 一個經整合過的供應鏈會要求比僅止於買賣關係的契 約內容更為深入的關係。

信任

– 為提升供應鏈的效能與效率,信任是絕對必要的。供 應鏈中的成員必須將彼此的關係建立在資訊分享上。

調合組織文化

– 組織文化的調和可讓供應鏈的採購與供應建立正向的 關係。藉由正式與非正式的聯繫,有助於彼此組織文 化的調和,也可以建立更強健的關係。

(129)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供應鏈整合

– 局部最佳化、獎勵、大批量使發展有效率與整合的供 應鏈變得複雜。

– 局部最佳化

供應鏈上的成員傾向於在其有限知識下,獲得局部利 潤的最大或或立即性的成本最小化。

– 獎勵(銷售獎勵、數量折扣、限額、推銷)

透過財務獎勵方式將商品在尚未銷售前從供應鏈推到 銷售點,會造成的波動,這對供應鏈中所有成員來說 成本都是十分昂貴的。

– 大批量

雖能使單位成本降低,但卻無法適切配合實際銷售狀

(130)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 長鞭效應( Bullwhip Effect )

源自於訂單由零售商,批發商、製造商接續移 轉,致使波動隨著階段而增強之現象。供應鏈 中的長鞭波動會使顧客服務與獲利能力降低,

存貨、轉換、運輸、接收等相關成本增加。

(131)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整合供應鏈的十個機會

– 精確的拉動資料

以精確的銷售數據為基礎,透過供應鏈拉動產品的需 求。可透過分享 (1) 銷售點系統( POS )資訊,讓供 應鏈中所有成員皆能夠有效的排程,及 (2) 電腦輔助 訂購。

– 減少批量大小

透過積極的管理以減少批量大小。這包括: (1) 發展 少於卡車載貨量的經濟運送; (2) 根據年度需求提供 折扣,而非以單次交貨量的大小來決定折扣; (3) 透

(132)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 補貨的單階控制

是指在供應鏈中委任一個成員,根據最終使用者需求 的狀況,負起監控與管理整個供應鏈存貨的責任。這 個方法可去除因資訊扭曲與多方同時預測所導致的長 鞭效應。

– 供商管理存貨

由供應商替買方維護物料狀況,並將之直接電送到買 方的使用單位處。

– 延遲化

將任何的調整或客製化,儘可能延遲到生產過程中的 後段。

(133)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 通路組裝

將產品的最終組裝延遲至配銷道路上進行。

– 工廠直送與特殊包裝

供應商直接將貨品配送至最終消費者手中,與透過經 銷商的做法相比,可節省時間及成本。另一種節省成 本的方式是透過特殊包裝、標籤,以及將標籤與條碼 標式於容器的最佳位置。

– 總括訂單

在長期的採購承諾下,根據短期訂單需求來出貨。

– 標準化

(134)

管理供應鏈 管理供應鏈

– 電子資料交換

為使組織間電腦化資料溝通更便捷的一種標準化資 料傳輸格式。讓組織之間運用標準化的資料移轉格 式,以電腦化直接溝通進行資料交換。

電子資料交換的進一步發展是預先出貨通知( Adva nced ShoppingNotice )。預先出貨通知是指供應 商直接將送貨單送至買方。當賣方準備好出貨時,

在印出出貨單之同時,也將預先出貨通知傳送給買 方。但由於網路的易用性、低成本,當製造與零售 都使用這項技術時,電子資料交換與預先出貨通知

,就逐漸被網路所取代。

(135)

網路採購 網路採購

網路採購

– 透過網路將訂單釋出或者透過網路提供產品目錄供買 方公司的員工使用。

– 在這樣的系統中,訂購前置時間將被減少,採購成本 也可被控制,讓買方可自行比較採購、快速訂購並減 少存貨。

– 網路採購是整合性企業資源規劃( ERP )系統的一部 份,透過網路可讓供應鏈的各成員彼此溝通。在這樣 的系統中,訂單釋出不止是告訴配送者開始配送,並 可同時針對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其它資料進行更新。

(136)

供應商選擇 供應商選擇

供應商選擇

– 考量各項因素以決定向誰購買產品或服務。

供商選擇的三階段程序:

– 供商評估

找出潛在供商,並決定讓他們成為良好供應商的可能性。

這個階段中必須發展出評估標準。各項標準與權數的選 擇是依據供應鏈策略的目標來規劃。

– 供商的開發。

假設某公司希望與某供商建立緊密關係,應如何將供應 商整合到該公司本身的系統中?供商開發應包括各種事 項,從訓練到工程與生產協助、資訊轉換程序等。

(137)

供應商選擇 供應商選擇

– 談判

讓供應鏈上人員與供應商建立契約關係的一種方法。

三種談判策略:成本基礎定價模式、市場基礎定價模 式、競價。

物流系統

– 透過整合所有原物料取得,移動及倉儲活動以提升作 業效率的方法。

配送系統

– 卡車運輸、鐵路運輸、空運、水運、管道運輸。

– 產品運輸的距離與公司投資的成本相關。

(138)

供應鏈管理的標竿

供應鏈管理的標竿

(139)

第 第 12 12 章 存貨管理 章 存貨管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的機率分配 常態分配 標準常態 分配..

在現行的 99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第四章: 中學報稅的設計 第五章: 初中諒程主建議 第六章: 高中諒我建議,..

如何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推行幼小銜接 ──. 校本基礎識字課程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9 中彰投區 特色產 業勞動 力發展趨 勢調查 -金屬 製 品製造業.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