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Ο年代臺灣文化政策與地方博物館個案分析 –以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為例

90 年代後臺灣地方博物館在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全球地方主義、文化認 同、全球在地化等思潮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了一波將地方文化「博物館化」

的熱潮。加上 2002 年展開的「地方文化館」計畫,臺灣各縣市公私立地方 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崛起。這樣的現象讓博物館的數目在 90 年代之 後瞬間激增,而此類區域性中小型博物館之衍生也挑戰了原有傳統博物館 學之概念,逐漸向新博物館學、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通俗博物館學 等思潮靠攏,這是一個文化政策與全球思潮雙重影響下所產生的博物館現 象。就蘭陽博物館個案而言,該館自 1994 年開始進行規劃,籌建期間亦同 時推動縣內博物館群整合運動,曾有博物館學者譽此館為此一地方博物館 運動之旗手。因此,本章將以此為例,分析該館之衍生背景、政府相關政 策(中央、地方)、地方文化發展生態及地方博物館群發展歷程等課題,以 作為相關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理論之參考。

如本研究第二章及第四章所述,1990 年代以降博物館與文化政策之重要 發展,主要是在於地方博物館之快速崛起,地方主義、社區參與、由下而 上、去中心化、社區主義、公民主義、生態博物館、後現代博物館學等理 念之風行,這些思潮助長了臺灣博物館逐漸邁向「地方時代」。而當時 90 年代之際,以上述理念規劃籌建、並以地方綜合性文化為主軸之地方博物 館代表作,就是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該館以生態博物館之理念進行規劃 與籌建,並強調社區居民參與、去中心化、現地蒐藏、以人為主、非以物 為主、核心館、衛星館、區域整合平台、全縣是一座大博物館…等博物館 思維。籌建 18 年終於在 2010 年正式開館,然而,特別之處也在於該館籌 建期間尚未開館之際,就嘗試以生態博物館等理念運作全縣性博物館整合 運動,並名之「宜蘭縣博物館家族」。本研究將該館做為臺灣地方博物館與 文化發展之個案探討,以一窺地方博物館近年來在臺灣之發展現況以及目

前所面臨之挑戰與困境所在。

第一節 宜蘭縣整體文化發展概況與政策

1990 年代之後,臺灣的博物館呈現一片蓬勃發展、數量大幅增加的狀態。

就如張譽騰先生(2007)所言,1990 年代是臺灣博物館界「地方時代」的來 臨。而當時開始規劃的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可說是此一時代運動的旗手。藉 著由宜蘭縣各種歷史、自然、人文等文化資產所構成的「宜蘭縣博物館家 族」,企圖在宜蘭建構一個整合全縣資源,並為縣民所參與的生態博物館,

指向一個將地方文化「博物館化」的可能性。以下將先就蘭陽博物館所在之 宜蘭縣進行該縣整體文化發展概況之背景進行了解,以此為基本理絡再來分 析蘭陽博物館與博物館家族之運作過程,一同探討如何實踐一個對於地方文 化「博物館化」的課題,以及實踐之後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所在。

壹、宜蘭縣整體文化發展工作與相關政策理念

一、宜蘭縣文化發展政策主軸及內涵

宜蘭縣地方博物館特殊之籌建歷程基本上與該縣之文化政策走向有所 關聯。該縣長期以來強調地方文化特色之展現,一切均本土文化出發,強 調在地自然與文化資產之保存與推廣,並以社區總體營造之精神,活化全 縣各角落之社區活力與文化特色。與各縣市相同,宜蘭縣早期地方文化發 展工作,是以文化中心為核心機制(現已改制為文化局),宜蘭縣立文化中 心於 1979 年依據政府十二項建設計畫籌設,1984 年落成後成為當時全縣文 化發展與推廣工作之重要單位。文化發展工作,包括範圍廣泛,有一般展 示研習的舉辦、文化活動的創意性開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推動、地方 文史保存及歷史空間保存活用、地方博物館設立及推廣等等方面。之後,

到 1990 年代時期,在角色分工上,整體文化相關工作的執掌,仍以宜蘭縣 政府文化局為主,另有宜蘭縣史館負責地方文史保存及《宜蘭文獻》的出 版,蘭陽博物館則負責縣立博物館及「博物館家族」的運作及推廣。在蘭 陽博物館早期的規劃報告書中,規劃單位也曾提出希望未來全縣文化工作

能以文化局、縣史館、蘭陽博物館三個巨頭來相輔相成、分工合作,共同 形塑全縣性整體文化工作的完整面貌與在地願景。

宜蘭縣文化政策的發展脈絡,長期以來是從「本土」的理念出發,以「本 土歷史與文化的保存」為其基調;再透過多種類型的文化工作推動,以及 社區營造精神的落實,使得原本保存在宜蘭人生活底層的濃厚文化意識,

得以更加堅定與活潑。換言之,宜蘭的文化發展願景,在於將文化從「菁 英式」的表現,轉變成為「生活性」的內涵。具體而言,即是讓文化活動 與宜蘭的人、宜蘭的環境、宜蘭的社會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在這一目標之 下,文化活動的內容,是以縣民生活的整體內容為取決,而不只是一般的 藝文活動。從目前文化局的各項業務來看,大體上可分為下列幾大類的工 作(宜蘭縣政府,2001):

(一) 以文物資料之蒐集、研究、典藏、推廣為主的「資料」處理工作:

1、宜蘭縣史館 2、圖書館 3、臺灣戲劇館 4、各類美術展 5、原住民文化保存 6、蘭陽博物館

(二) 以實質空間保存、修建、美化、興建等規劃設計工作推動為主的工作:

1、歷史空間及文化地景保存 2、社區公共環境美化

3、充實鄉鎮展演設施 4、童玩公園籌建

(三) 以文化活動之籌畫、推動、營運、輔導等企劃管理為主的工作:

1、童玩藝術節、綠色博覽會等大型主題活動 2、鄉鎮及社區相關文化活動

3、相關藝文研習及活動

(四) 以社區營造之輔導、出版、活動推展、空間方案為主的多元性促進工 作:

1、社區總體營造

2、社區輔導團

3、相關社區參考手冊

二、宜蘭縣重要文化工作與計畫

當時文化中心曾執行的重要專案計畫尚包含:縣立文化中心館舍修繕 計畫、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計畫、充實鄉鎮展演設施計 畫、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輔導 縣市辦理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加強均衡地方文化藝術發展計畫、

鄉鎮假日文化廣場計畫。此外,自 1994 年至 1999 年間,由縣府委託台大 城鄉基金會進行「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畫」之三階段工作,共計完 成 47 處歷史空間之調查研究;並透過此三階段工作過程,確定以「歷史空 間保存活用」代替「古蹟保存」之概念,運用更多元性的做法,推動相關 的保存維護工作。2001 年落成的「宜蘭縣史館」則是臺灣第一個以縣史的 保存和發揚為目標的文化機構。雖然它的空間與財務條件有限,卻建立起 一個縣內文史專業的工作網絡,有效的整合關心宜蘭歷史的人力與資源,

扮演著宜蘭文史研究上的重要角色。館內典藏,以十萬多件縣政府公文書、

八萬頁日治時期宜蘭教育史料與日文剪報、數百種宜蘭人家譜、以及 40 年 代的宜蘭縣誌手稿最具特色,成為宜蘭的史料庫;並常與外界合作密切,

進行各種調查紀錄與研究出版。此外,經常利用有限的空間,舉辦主題文 獻展、或特定研究成果展,提供民眾一種深入淺出的本土歷史教育。縣史 館以「鄉土的、歷史的、開創的」經營目標,培養了眾多的本地文史專業 者,為地方史料館的長期經營目標奠立基礎。

三、營造生活大縣之文化建設願景

綜而言之,宜蘭縣在近年來所創造的「文化大縣」形象,有相當多的 工作是在文化行政部門的大力努力下所達成。從前列工作中,不但呈現出 文化(局)工作的多樣與複雜性,亦可說明宜蘭縣府在文化工作上的深入程 度。自游錫堃前縣長任內明定以「文化、觀光、環保、資訊」為施政目標,

在本土性、多元性、自主性文化建設方針下,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結合地方

知識界菁英、奮力耕耘、深入民間、走進群眾,已奠定良好的基礎。其中 如文化活動的創意性開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推動、地方文史保存及歷 史空間保存活用等方面,均在全國的層面上具有突出的表現。綜合過去的 多方面發展經驗,文化中心於 1998 年委託仰山文教基金會完成《宜蘭縣文 化藝術長期發展計畫》的規劃,提出一個以「營造生活大縣」為總目標的 文化建設架構;並分為「培養有歷史感的公民」、「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

「創造優質的生活空間」、「以文化帶動區域振興」等四個分項目標。下圖 為此一架構及各分項工作內容之簡要說明:

圖 5-1

宜蘭縣營造生活大縣文化建設架構圖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2001)。宜蘭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訂)(頁 8-11)。

探討宜蘭縣文化工作的同時,也必須同時觀照文化觀光工作之相關 發展。在 1980 年代之始,宜蘭縣政府有鑑於以往對於觀光遊憩之規劃開 發,普遍缺乏正確觀念,往往忽視自然景觀之保護及新建不當設施。為 從長計議,乃制訂「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計畫」,對宜蘭縣土地利用、交

的觀光景點,這當中包括冬山河風景區、武荖坑風景區、羅東運動公園、

宜蘭運動公園、蘇澳冷泉公園…等等。這些重要景點建立,從規劃到建 築工程品質都堪稱一流,這使得宜蘭縣觀光整體發展藍圖逐漸成形,也

宜蘭運動公園、蘇澳冷泉公園…等等。這些重要景點建立,從規劃到建 築工程品質都堪稱一流,這使得宜蘭縣觀光整體發展藍圖逐漸成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