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博物館之概念及相關論述

壹、博物館之概念

「博物館」一詞不論是英文(Museum)、法文(Musée)、德文(Museum)、

西班牙文(Museo)都源於希臘語”Mouseion”﹐意指禮拜希臘神話中文藝女神 ---繆斯神(Muses)的地方。傳說中的繆斯神乃為宙斯與記憶女神所生的九個 女兒﹐分別掌管史詩、音樂、情詩、修辭、歷史、喜劇、悲劇、舞蹈與天 文。可以想像這時的博物館被當成一個禮拜眾神的殿堂(the museum as temple)。其中供奉著各類神像與聖物﹐是一個讓民眾帶著朝聖的心情頂禮 膜拜﹐並藉此參與濡染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地方。博物館的意涵會因時 代的不同而有所轉變﹐它會隨著外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大環境的變化而 改變。從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館迄今﹐博物館的內涵大致歷經了三階段的轉 化﹐最初以「小眾文化機構」的角色出現﹐至 18、19 世紀轉變為「大眾文 化機構」﹐到 20 世紀大約 1970 年代以後則又有另一層的蛻變﹐生態博物館 逐漸崛起﹐新博物館學成為一股新的意識型態。(王宏鈞,1990;張譽騰,

1996a)。

回溯 ICOM 歷年來對於博物館定義之敘述,我們發現在 1970 年代 以前博物館界定範圍之重點在於—(1)對公眾開放的機構、(2)具有蒐 藏、保存、展示與教育之功能、(3)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與檔案 室亦包含在內、(4)史蹟、遺址及自然景觀區在後期亦被包含入內。

從此定義之改變可得知﹐博物館該時期之重點包含上述前三項﹐接近 1970 年代時才衍生第四項﹐自此則可大略嗅出地方與社區博物館之雛 形。而 ICOM 自 1946 年成立以來,歷年來依據全球博物館群體大環境思 潮的轉變,而不斷修正所謂「博物館」的定義,在 2007 年的一項國際性會 議中,揭示目前對於博物館之最新定義:

「博物館是非營利之永久性組織,它是為了服務社會、促進社會

發展、為大眾開放,並致力於蒐集、保存、研究、溝通傳播與展示人 類及其環境之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以達到教育、研究與娛樂之目 的。」(ICOM, 2007)(『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the 21st General Conference in Vienna, Austria, in 2007(http://icom.museum/definition.html))。從上述定 義中,不難察覺出博物館開始重視人類及其環境之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間 之對話、溝通傳播與展示,在地特色文化之保存、對話與溝通成為博物館 興起之重要特質。

貳、博物館之發展歷程

從西元前三世紀世界第一座博物館之誕生到二十世紀的後現代博物館 之崛起,博物館之定義並非一成不變,是與當時代之社會思潮息息相關,

而且歷經數個階段之演進,茲分述如下:

一、最初的源起

西元前三世紀﹐埃及王 Ptolemy Soter 建立史上記載的第一座博物 館---the Mouseion of Alexandria。博物館內包含演講聽、實驗室、文物 標本陳列室、圖書館、動物園、植物園、天文臺、宿舍、餐廳(mess hall)、

修道院(cloister)等設施﹐供學者在其中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著名學者 如 Euclid、Archimedes 都曾在此做過研究(張譽騰,1996a)﹐此時的 博物館儼然是一所學術研究的殿堂。

二、十八、十九世紀以前

羅馬帝國時期﹐博物館在歐洲主要是做為王公貴族、教廷僧院、

富賈巨商收藏奇珍異寶的陳列室﹐此時的博物館只是做為上層階級的 社交場所。到了中世紀時期﹐人們從世界各地搜刮古代藝術品及希罕 物件﹐以做為敬奉上帝的供品﹐並陳列於教堂與寺院中(胡駿,1989)。

這段約 1000 年左右的時間﹐博物館本身並沒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

而是依附於其他的社會行為之中﹐真正的博物館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 產生。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標榜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

宣揚人文主義思想﹐反對封建的意識型態﹐因此古物特別受到重視﹐

並出現了搜尋、研究古物的熱潮。博物館於此時一分為四﹐將過去館 內含攝的大學、圖書館、實驗室等機構抽離出來﹐使其為純粹收藏與 研究文物的場所。(張譽騰,1996a;王宏鈞,1990)。大體而言﹐在十 八、十九世紀以前﹐博物館的角色是定位於-供皇室貴族或菁英所專享 的 社 交 場 所 ﹔ 稀 世 珍 品 的 蒐 藏 與 研 究 。 本 質 上 是 屬 於 「 小 眾 文 化 機 構」。

三、十八、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葉

「公眾博物館」(public museum)或具有現代意義的博物館(modern museum)的出現﹐是十八、十九世紀以後的事。從中世紀神學的桎梏 中走出﹐承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餘緒﹐開始著重以人為主的文 化關懷﹐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及十九世紀的民主思潮﹐逐漸對傳統 的西方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博物館﹐未能例外的﹐也逐漸面臨對公 眾開放的壓力。史上第一座公立博物館﹐英國牛津的艾西摩林博物館 (the Ashmolean Museum)﹐在 1733 年即創建後 50 年對外開放。法國羅 浮宮(Louvre)在法國大革命後改為「藝術中心博物館」(le Musée Central des Arts)﹐並於 1793 年起公開陳列供一般民眾欣賞。創建於 1753 年 的大英博物館﹐也在十九世紀初對外開放。從一個由菁英份子專享的 小眾文化﹐博物館開始被賦予大眾教育機構的功能。(張譽騰,1996a)。

綜 言 之 ﹐ 十 八 、 十 九 世 紀 的 博 物 館 一 方 面 視 己 為 社 會 大 眾 教 育 之 機 制﹔另一方面又利用此管道將國家意識灌輸到民眾身上﹐所以博物館 當時並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民主化與公眾化﹐只不過是以民主之名﹐

行帝國主義之實罷了。

四、二十世紀後半葉迄今

延續十八、十九世紀所萌生的大眾博物館之精神﹐二十世紀的博物館 概念又更加解放與公眾化。許多學者皆認為博物館已變成擁有過多權力的

「文化權威機構」﹐造成全面性的知識壟斷與詮釋權的掌控。Harrison(1993) 更轉述學者們對於博物館現況的諷刺:「博物館是有儀式意涵的紀念碑﹐供 奉著博物館所獨有的意識型態﹐尤其是資本主義晚期的意識型態。」也因 此使博物館無形中給予民眾一種不可侵犯的權威感﹐民眾無法將博物館視 為生活的一部份﹐更遑論參與其中﹐但這究竟是不是博物館界所想要的結 果 呢 ? 令 人 懷 疑 。 社 會 上 反 中 央 集 權 、 反 國 家 機 器 、 反 智 主 義 (anti-intellectualism)的聲浪日益高漲﹐博物館界開始強調館務運作中﹐由下 而上、由外而內、尊重多元、以人為主、參與社會變遷等面向的重要性﹐

淡化由上而下、由內而外、大論述、以物為主、凍結時間等元素的運作﹐

舊有的博物館概念不斷的被質疑與挑戰。二次大戰後在重建西方世界的熱 潮下﹐博物館的數量呈直線上升。有統計結果顯示,二次大戰以前世界博 物館總數約在 7000 多座左右,到了 50 年代末就已經增長到 13000 座,比 戰前多了將近一倍,到了 80、90 年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歐美各國博物 館的迅猛發展,令人有一種博物館爆炸之感。在 90 年代所做的統計,世界 上大約有 40000 多家博物館(楊玲、潘守永,2005)。

地方博物館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博物館轉向多元化、在地化的發展,

在此時期許多中小型的博物館在全世界各個角落開始萌芽發展茁壯,並蔚 為一股博物館界的新潮流。地方博物館並不是一個博物館學中的專有詞 彙,常見的地域博物館、社區博物館等大致都屬於同一種性質。這些語彙 的共通意義是它與中央之相對性,在民主政治流行的國家社會中才可能出 現,缺乏地方人民自主性的地方,就難以產生所謂的地方博物館。近幾十 年來,從城市到鄉村、從族群到產業、從自然到人文任一種地域或主題,

都可能成為博物館的展示對象,由國家到民間,掀起一股籌建博物館的熱 潮,猶如步入近二、三十年日本或歐洲的博物館熱般。這些漸漸浮現的地 方的、社區的、主題的博物館,影響未來的地方文化的發展與認同的建構。

由許多博物館案例中發現,博物館或類似博物館機構已成為國家、地方政 府到民間共謀的一種機制,藉由博物館一個具有收藏、研究、展示、觀光 等文化塑模功能的機制,來挖掘與再現塵封已久而掩蓋於特定意識型態下 的地方文化、歷史、記憶、遺產等,因而呈現多元的屬性,地方歷史、人 文、產業、自然地景等,皆可透過「展示」或「博物館」的過程,重新呈

現地方的文化與空間,從都市到鄉村、從族群到產業,「博物館」之興起呈 現了多元異質的文化認同建構(慕思勉,1999)。以英國而言,地方主義

(regionalism)、中央權力下放(devolution)等思潮自 1997 年起初重新崛 起,成為國家政治上與憲法上之重要議題,在文化上亦同。地方主義所隱 含之意義包含:發掘在地聲音之慾望(the desire to develop a regional voice); 在 地 化 思 考 導 向 ( to think regionally);加強區域性整合(to be more integrated);扮演國家政策與地方政府產出之間的重要橋樑(to see new regional structures as presenting an opportunity to form a bridge between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delivery);將更多的權力與決策轉移到地方層級(to devolve more power and decision-making to the regions)等。地方主義之崛起 與興盛,延燒到世界各國,同時也影響到各國之博物館界,從過去唯一被 重視的大型國立博物館,也開始關注地方區域導向之中小型博物館(MLA, 2001)。各國政府之文化與博物館政策,也開始因應這股在地主義之世界潮 流,分別從各種不同之政府計畫與執行方式切入,期待博物館能逐步提昇 與強化,成為未來各國博物館界之重要碁石與文化重鎮。博物館之興起,

是時代思潮下的產物也是文化工作全面性與整體性發展的必要之路,讓博 物館的種子不只埋藏於國立博物館,也能深植每個角落之區域性博物館,

讓博物館也能成為在地多元文化之傳遞與保存工具,以及區域振興之推廣 與社區營造機制。

參、近代博物館發展之相關論述

1990 年代臺灣所興起之博物館運動,在理論前提與實務運作上,充滿 實驗與理想色彩,呼應了 1970 年代法國興起之「生態博物館」(Ecomuseums)

1990 年代臺灣所興起之博物館運動,在理論前提與實務運作上,充滿 實驗與理想色彩,呼應了 1970 年代法國興起之「生態博物館」(Ecomuseu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