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

Copied!
2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光男博士 黃明月博士. 博物館與文化政策- 探討臺灣 1990 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 研究生:羅欣怡 撰.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 月.

(2) 博物館與文化政策 -探討臺灣 1990 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 摘 要 地方主義、新政府運動、新博物館學、文化認同、地域振興、多元文 化、全球在地化、民眾參與、後現代主義、產業主義、公民主義…等重要文 化、社會、經濟等思潮,在近數十年來逐漸興起,影響了各國文化政策擬定之 方向與內涵。隨著政策之變革,博物館之發展與經營也開始產生質變。本研究 將探討 1990 年代前後臺灣及世界主要國家文化政策之發展概況、博物館之發展 歷程與現況、文化政策對於博物館發展之影響層面、以及未來新時代文化政策 取向應該走向何處、博物館又該如何重新界定自我的角色與使命等課題。. 從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以及臺灣等國之文化政策與博物館概況 中,我們觀察到一個與以往迥然不同的發展趨勢。雖各國有時間上的先後,但 其發展趨勢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在文化政策上,逐漸走向以地方為政策主軸之 思維模式;在博物館發展上,走向地方博物館大量崛起之年代。這樣的政策與 博物館發展現象,是與全球重要文化、社會、經濟等思潮有高度相關,也與各 國之國情、歷史文化等背景有關。這讓臺灣與其他國家之博物館不得不面臨角 色與心態之重新調整,並且需開始兼顧與回應文化層面、社會層面、經濟層 面、環境層面等國家整體發展之各項議題與需求。在未來的新時代思維中, 「永續發展」、「社會企業」與「文化企業」等概念必須被適度導入文化政策 與博物館領域中,才能因應全球快速之變遷與整體社會之所需。. 關鍵詞:文化政策、博物館、地方博物館、地方主義、新博物館學、生態博物 館、永續發展、社會企業.

(3) Museums and Cultural Policies: A Study on Taiwan Museu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After 1990s Hsin -Yi Lo Abstract Localism, reinventing government, new museology, cultural identity, regional development, multiculturalism, glocalization, postmodernism, cultural citizenship, cultural industrialism…issues and movements rise in the past decades. Those affect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s in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ltural policies and museums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other main countries before and after 1990s. Hope it will bring out the new era direction of cultural policies.. From the circumstances of UK, France, Japan, Canada and Taiwan, we can observe a totally new development trend. ‘Localism’ turns into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cultural policies. Lots of local museums also emerge in the past decades. This phenomenon is affected by the global cultural,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trends. Cultural policies and museums are forced to change in response to global social needs and government overall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ocial enterprise’ and ‘cultural enterprise’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olicy and museum domain in keeping with global movement and trends.. Keywords:Cultural policy, Museum, Local (Regional) Museum, Localism, New Museology, Ecomuseu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Enterprise.

(4) 誌 謝. 一篇論文的產出其實是帶著許多人的協助與祝福的。首先要感謝的是兩位 指導教授黃光男校長與黃明月老師,沒有他們多年來耗費許多心力的指點迷 津、提綱挈領與反覆審閱,我可能還在一堆書海與資料中沉浮並且迷失了方 向。也要謝謝社教系多位老師過去在課堂中的專業傳授與諄諄教誨,如郭為藩 老師、林振春老師、林美和老師、楊國賜老師、李建興老師、陳雪雲老師等, 讓學生受益匪淺。更要感謝諸位口試委員如林柏亭老師、陳雪雲老師及賴瑛瑛 老師等多次撥冗審閱計畫及論文,不吝指教並協助豐富及導正論文之內涵與觸 角,是厚實此研究的重要因子。. 此外,多年來在研究所學習期間,因全職工作之故,受到許多工作職場相 關主管所給予的鼓勵、包容與空間,讓此論文才能得以賡續完成,包含:宜蘭 縣政府文超順處長、徐博正校長、陳登欽局長,以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吳密 察前館長、呂理政館長等諸位主管,同時也包含相關同事的體諒與支持,在此 深深致上謝意。. 最後則要感謝上帝,讓我有一群家人多年來能在背後陪伴著我走過這難熬 的歲月,先生大成、公婆與爸媽的一路督促、支持與鼓勵,使我能持續到最 後。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沛瑄與沛晴,她們的貼心與家事的協助,讓我得以無 後顧之憂勇往直前。在這六年多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一路相挺與支 持,是讓此論文得以順利完成的重要功臣 ! 除了感謝,還是無盡的感謝 !.

(5) 目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7.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文化政策之概念及相關論述. 14. 第二節 博物館之概念及相關論述. 26. 第三節 永續發展之概念及相關論述. 41. 第四節 小結. 57. 第三章 主要國家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概況. 61. 第一節 主要國家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概況. 61. 第二節 英國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概況. 83. 第三節 小結. 111. 第四章 臺灣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概況. 115. 第一節 臺灣文化政策發展概況. 115. 第二節 臺灣博物館發展概況與相關政策. 146. 第三節 小結. 167.

(6) 第五章 九Ο年代臺灣文化政策與地方博物館個案分析 –以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為例. 175. 第一節 宜蘭縣整體文化發展概況與政策. 176. 第二節 從蘭陽博物館到宜蘭縣博物館家族. 182. 第三節 小結. 1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0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19. 參考文獻. 225.

(7) 附表目次. 表 2-1 博物館政策與學者對於文化的論述比較. 22. 表 2-2 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角色的改變. 24. 表 2-3 傳統博物館學與新博物館學之比較. 34. 表 2-4 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脈絡一覽表. 59. 表 3-1 文藝復興計畫經費需求表. 90. 表 4-1 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發展階段一覽表. 127. 表 4-2 文建會歷任主委施政重點一覽表. 141. 表 4-3 臺灣各縣市特色館成立一覽表. 147. 表 4-4 地方文化館計畫需求經費表. 152. 表 4-5 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需求經費表. 155. 表 4-6 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分項需求經費表. 156. 表 4-7 地方文化館計畫角色定位階段表. 156. 表 4-8 臺灣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脈絡一覽表. 170. 表 4-9 國立博物館與地方博物館相關文化政策一覽表. 172. 表 5-1 宜蘭縣政府獎勵設置地方文物館補助要點. 189. 表 5-2 宜蘭縣政府地方文物館年度補助經費一覽表. 191. 表 6-1 二十一世紀文化政策對於博物館之影響層面. 217.

(8) 附圖目次. 圖 2-1 後現代主義、博物館理論與博物館實務之交互關係圖. 37. 圖 2-2 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 45. 圖 3-1 文藝復興計畫-博物館區域中心體系架構圖. 93. 圖 4-1 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執行架構圖. 155. 圖 4-2 地方文化據點發展階段圖. 157. 圖 5-1 宜蘭縣營造生活大縣文化建設架構圖. 179.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壹、博物館思潮之轉變及地方博物館之興起. 臺灣早期文化與博物館相關事務是由教育部主政,自 1981 年行政院文 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正式成立運作後,臺灣的文化事務正式 透過教育部與文建會分工統籌,博物館相關政策也漸次依序展開。1990 年 代臺灣博物館發展進入快速劇增期,一方面源自於國內經濟蓬勃發展的現 象,另一方面也顯現政府為平衡城鄉差距大力推行的十二項建設成果。迄 今 21 世紀之際,臺灣的博物館發展受到國內文化政策與世界潮流之影響, 形塑了與過往迥然不同的面貌。從世界發展脈絡來看,世界第一座博物館 產生至今,博物館之定義與內涵經過多次的演化,從過往的學術收藏與研 究殿堂、皇宮貴族奇珍異寶之展示、國家威權與珍藏之展現、對大眾開放 的博物館到生態博物館概念之興起,博物館之意涵隨著該時代之社會脈動 而逐漸轉變。. 回頭展望過去,西元前三世紀世界第一座博物館之崛起,是因為文化 教育、學術研究、文物典藏等恆久價值,而奠定博物館存在之基礎;之後 博物館轉化成為上流社會、皇宮貴族與社會菁英所專享的「小眾文化機 構」。十五、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標榜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強調人 文主義思想;至十八、十九世紀之後,博物館公眾化之概念開始出現,該 時期之啟蒙運動與民主思潮,逐漸對西方社會及博物館產生巨大之衝擊與 對大眾開放之壓力,因而使得博物館逐漸轉向「大眾文化機構」 ;直至二十 世紀後半葉,社會上反中央集權、反專家主義、反威權體制等思潮崛起, 博物館被認為已變成擁有過多權力的「文化威權機構」 ,因此博物館界出現 由下而上、由外而內、尊重多元、以人為主、參與社會變遷等意識,淡化 過去由上而下、由內而外、大論述、以物為主、凍結時間等意識型態,博. 1.

(10) 物館之內涵開始轉化為-「人與環境之對話」 。綜言之,博物館之意涵從少 數人奇珍異寶之收藏展現場域,至十八、十九世紀時成為「大眾化」之文 化場所,最後到二十世紀轉為以人為主、強調在地文化、社區參與等概念 之博物館,從中可見,博物館之概念隨著社會思潮與政策之轉變而有所賡 迭。. 除了在地主義、社區主義等思潮之興起外, 「全球化」也是一項重要的 影響因素。全球化現象在 1990 年代初期引起學術界的普遍討論,在貿易全 球化的趨勢下,文化產業逐漸站上市場競爭的大舞臺,文化產物被視為一 種可以獲取利潤與被銷售的商品。為迎合廣大的市場需求,文化產品被精 緻地包裝,上商業廣告或在網路上行銷。同時,文化產物無論是藝術創作 或歷史文物,都可以被大量複製以降低成本,如同一般商品般輸往世界各 地市場傾銷(郭為藩,2006)。全球化的時代特性,包含跨國文化;全球觀 光、資本與文化的流動;企業性政府與區域競爭體制;著重在地性與本土 性文化。「全球化」與「在地化」已經打破過去相互衝突之概念,成為互相 依存與相輔相成之關係,越是在地化之特色,越具有地方文化依存性與地 方特色,也越有潛力發展成全球化之文化產業(楊敏芝,2003) 。文化產業、 文化觀光、文化消費等概念逐漸浸入博物館之經營理念中。 「精緻文化」與 「通俗文化」或「大眾文化」因為全球化現象使然,已經同時存在於博物 館維護、典藏與展示之場域。博物館不再只是一個儲存珍貴文物的倉庫與 展示場,它可以成為文化產業、文化觀光與消費的工具之一。不論我們是 否準備好迎接這個全球化的潮流,它已經悄悄地進入我們的生活、文化、 經濟與社會等各個場域,各國文化政策也因為這個趨勢而採取相關之回應 與改變。. 近來,由於全球思潮與社會之變遷,各國文化政策因而有所轉變,而 其中之博物館相關政策也受到影響。各國大型國立博物館之設置逐漸減 緩,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中小型區域性博物館之日漸興起。一方面是因為各 國財政緊縮,導致文化預算相對降低,文化政策因而有所轉變,從著重大 型國立博物館之籌設逐漸轉化為鼓勵縣市、鄉鎮及社區等地方與民間籌設 博物館。並且開始注重博物館之市場化、民營化與產業化等功能;另一方. 2.

(11) 面則是後現代化等社會思潮之崛起,人們不再崇尚於國家威權之展現,強 調現地文化之保存、地方集體意識之凝聚與展示,意即在地民眾與環境對 話之展現。由於上述社會趨勢之變化,世界各國之地方性博物館在 1970 年 代左右已逐漸興盛,臺灣則在 1990 年代以來,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興起, 其類型、規模、設館背景都各不相同,產生多元化、異質化與在地化的博 物館樣貌。然而,在這個轉變之際,博物館之角色與功能也產生些許之變 化,為了使博物館未來能朝向更正面之永續發展與核心功能之發揮,文化 政策之適時對應、引導與支援乃是關鍵性之影響因素,只有從政策與體制 面著手,才能充分地引領博物館新思潮與核心功能之發酵。因此瞭解文化 政策與博物館發展兩者間互動與關係之相關研究,實乃有其必要性與助益 性。. 貳、政策演變及其對博物館發展之影響. 如同上述所言,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在近幾十年來,不論在角色上、功 能上與類型上都產生極大的變化。值此之際,文化政策乃是一項重要且不 可或缺的利器,唯有適當的政策,才能真正輔助與引領博物館的發展,我 們的文化基底才能不斷加深加廣,讓博物館真正成為國家與地方發展的活 化劑與重要工具。不同之政策內涵會導致不同之文化與博物館發展軌跡, 在過去的歷史軌跡中,公共政策之擬定與實施,對於整體社會之發展具有 關鍵性之意義,對博物館而言亦同。從日據時代以來,我國博物館之發展 與功能,與政府當局之政策息息相關。在日據時代,博物館被視為是帝國 子民宣揚大日本帝國國威,以及對日本來台觀光客介紹臺灣風土產物之櫥 窗等功能,典型殖民博物館之政策產物。光復後到 1970 年代之間,政府之 政策乃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其主要功能,故宮博物院為此時期之代表個案。 1980 至 1990 年代間,政府在推行十大經濟建設之後,深感文化建設之不足 與重要性,因此此時期之文化政策乃視博物館為普及文化精神生活之功能 產物,因此一系列之國家科學博物館及各縣市文化中心陸續建置完成。1987 年政治解嚴之後,意識型態轉向臺灣本土文化認同,地方文化與民間組織 活力興起,逐漸帶動地方自治意識之認同,過去被忽視之在地文化逐漸被 政府當局所重視,因此,博物館在此時期被視為具有形塑地方認同、族群. 3.

(12) 自主性重建等功能之文化機制,在此政策之主導與影響下,博物館如雨後 春筍般崛起,產生多元化與在地化之特殊樣貌。在 2001 年之後, 「市場化」 、 「民營化」等議題逐漸成為相關政策之影響因素,各博物館均受到衝擊因 而產生了經營管理方式與理念之質變,加上政府財政之緊縮,此民營化與 市場化之思潮,逐漸成為各級政府大力推行之文化政策。綜言之,我國歷 經日本佔領、國民黨政府威權統治、民進黨政府經由選舉執政、當代民主 思潮高漲與消費社會等不同時期,文化政策在日本殖民文化、大中國和臺 灣本土等不同意識型態,以及民營化與消費市場等社會風潮的引領下疊有 遞嬗,而臺灣的博物館事業正是不同時期文化政策的倒影。它們在 100 多 年的發展史中,逐漸「去日本化」和「去中國化」,發展出臺灣本土性格。 (張譽騰,2007;廖淑容、古宜靈與周志龍,2005)。在政策與思潮之轉變 下,各國政府對於博物館之相關政策也有所調整與修正。然而,因為國情 之不同,民族性之不同,各國政府與博物館相關之文化政策內容也有所差 異。. 參、文化工作歷程之省思. 1990 年代作者甫完成博物館與社區發展之碩士論文,當時對於博物館 與社區營造等議題深感興趣,但是仍僅限於學理上與個人喜好之層次上。 之後因緣際會,有幸接觸到宜蘭縣政府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張譽騰老 師等專家學者,所進行之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軟硬體細部規畫與設計計畫 案。進行該案時受到張譽騰、呂理政、何傳坤等諸位博物館前輩之薰陶與 指導,使得自身對於博物館整體規畫與實務產生更濃厚之興趣,這是作者 從理論到實務的第一個實驗場域。規畫案結束後,即進入宜蘭縣政府繼續 推動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之籌設工作,讓理論進入實務,並更進 一步深入到地方政府體系之運作中,當時蘭博之籌設牽涉到中央層級之文 建會、(精省前)省府層級之文化處以及縣府層級之教育局、文化局、建設 局、地政局等,在這跨層級之溝通協調與推動工作中,深刻體會到政府政 策與博物館發展之密切關係。爾後,又因推動宜蘭縣博物館家族運動,接 觸到民間與社區之活力,發覺到一座公立的博物館是難以單獨存在的,它 必須要有厚實的在地基礎與民間文化累積,才能紮實地成長與茁壯。這段. 4.

(13) 工作歷程中,實際操作民間非營利組織之籌組與運作,同時也碰觸到在地 各類之公私立博物館,包括縣市層級、鄉鎮層級、社區型、產業型、藝術 類…等,體認到博物館與社會群體發展間之相互關係,博物館不再只是單 獨存在的個體,它與社會各項永續發展產生關聯,它逐漸成為在地發展之 最佳工具與觸媒。. 近幾年因工作轉換之故,有幸參與國內少數僅存的國立博物館籌建工 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回顧過去,政府自 1980 年代以來,大力推動大 型國立博物館之籌建工作,包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代表作,近些年大 都籌建完成,僅餘少數幾座國立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海洋 科技博物館等)尚在籌建尾聲中。上述等等的文化工作歷程,讓作者從理 論學理到實務工作操作、從公部門的角色到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運作,都有 一番深刻的體會與省思,再加上 90 年代臺灣地方博物館之大量崛起,因而 引發作者的興趣,想要進一步探究政府文化政策與博物館思潮轉變發展, 應如何相互搭配並促成正向之互動關係。然而,臺灣的狀況並非特例,其 他許多國家(英國、日本等)也同時面臨博物館發展之諸多課題與振興計 畫,有鑑於某些國家之積極作為與文化政策之轉折,回過頭來反思臺灣近 年來之博物館發展,期待透過論文之探索過程,重新梳理 1990 年代以降國 家文化政策與博物館之間的脈絡與互動關係。期許未來面對此一變革之時 代,透過適當的文化政策之引領,讓臺灣的博物館能作為促進社會發展、 提升民眾參與、自我文化認同、保存維護推廣文化資產等之最佳機制。. 5.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乃以文化政策與博物館之發展與 互動為研究主軸,探討當前國家文化政策之內涵與方向,博物館發展之方 向與思潮。希望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之收集分析,以分析梳理出當前文化 政策對於博物館之影響層面為何。有助於未來我國相關政策研擬之參考, 並期望能對中央及地方政府單位,以及民間非營利組織與博物館經營者 等,有些許之助益與後續行動之參考價值。. 基於上述之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包含以下各點: 一、臺灣與主要國家之博物館發展方向與相關思潮為何? 二、臺灣與主要國家之文化政策發展方向為何? 三、臺灣與主要國家之文化政策對於博物館之影響層面為何? 四、未來新時代博物館文化政策之制定方向建議為何?. 6.

(15)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壹、研究概念.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希望能從過去與當前文化 政策與博物館發展脈絡中,了解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層面。主要之 研究概念涵蓋「政策」、「文化研究」、「文化政策」、「博物館」等。文化研 究的方法論,一般而言,可分為:理論性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 、批判 研究(critical investigation)、解構(deconstruction)、文本研究(textual studies)、經驗主義(empiricism)以及政策導向研究(policy-based studies) (Lewis J.著,邱誌勇、許夢芸譯,2008) ,在文化研究中,政策導向研究越 來越受到歡迎。本研究將側重文化政策導向之研究方法。博物館研究從過 去關注博物館建築內文物之相關專業課題,逐漸擴大到博物館建築外社會 各個層面之議題,包含文化、社會、經濟、環境、政治等。博物館與文化 不再是獨立於日常生活之外、專屬於某些上層社會或特殊族群的場域,它 開始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每個人與博物館發生關聯的切入點都不儘相同, 但可預期的是博物館在常民生活中各個層面開始注入新的影響力,而這一 切的轉變與文化政策的轉向應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基本上,政府之文化政策是指與文化相關之政府公共政策,而公共政 策則是指公權威當局所選擇的行動綱領或不行動,以闡明某既定的一個問 題或一組相互關聯性的問題。而其定義可分項解析如下:(1)公共政策是 公威權當局所進行的活動:本研究將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垂直式分權」 層次來研究,另外由立法、司法與行政權之「水平式分權」機構層次則不 在此研究之範疇內。本研究之文化政策將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之相關文 化政策來探討。(2)公共政策的選擇行動是一種有意識的意圖行為:政府 機關所制定之公共政策是希望能改變社會現狀,解決社會問題,此意圖是 相當明顯的,且政府官員會將它表現在「政策目標」的設定上。本研究從 政府之文化政策可剖析出該時期政府部門背後之意圖與目標所在。(3)公. 7.

(16) 共政策包括公威權機構的行動或不行動之行為:政府政策包含積極之採取 某種行動綱領,以及消極之不採取任何行動之行為,兩者都會對社會活動 產生幹預性與影響性。例如:我國文化政策之發展歷程中,某一時期之復 興中華文化之政策理念,除了積極對中華文化之鼓勵與採取相關措施,其 背後也隱含著對於本土文化之消極、不鼓勵、不採取行動之行為。(4)公 共政策是問題導向的:政府政策主要的價值與目的在於解決社會問題(丘 昌泰,2004) 。而我國本土文化政策之興起,乃是當時社會歷經政治解嚴後 整體環境情勢之轉變下,為順應民情、正向引導社會思潮與解決社會問題 等背景因素下所產生的政府政策。而本研究對於「文化政策」的理解,將 採取較為廣義的觀點,包含政治、意識型態、文化工作的實踐性等,以及 形成整個文化政策論述基礎的課題。因此,既不是一般認知中關於政策形 成機制或成效評估的技術性層面,也不只是限於科學或公共行政研究對於 政策所做的狹隘定義(蘇昭英,2001)。. 貳、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將採質性研究方法,針對文化政策、博物館等課題進行國內外 相關文件資料之收集,並針對臺灣及宜蘭縣個案進行深入觀察分析,並廣 泛蒐集各方直接及間接性之資料。所謂質性研究通常是指關於社會現象之 經驗研究,較不依賴數量化之資料與方法,而對於現象性質直接進行描述 與分析之方法。通常研究者為了深入探討某個課題,在自然情境之下,長 期觀察、深入了解或分析各種文件資料,以其廣泛地收集各種來源之資料, 經整理、歸納分析之後,並以文字方式描述該課題之研究結果,稱之為質 性研究法(齊力,2005;葉重新,2006)。. 一、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文件分析法係指透過相關文件的蒐集與分析,從中獲得結論的一種 方法。而所謂的文件則包含一些文件紀錄、研究報告、影音圖片、出版 品、手冊、公文書、法令規章、計畫要點、報紙、雜誌等,凡與研究目 的相關之各項文件均可納入。文件也包含官方及國際相關組織之各項重. 8.

(17) 要文書、政策白皮書、說帖、出版品、建議書、宣導手冊、會議資料、 研究論文、研究報告書、法令規章、補助計畫要點、藍圖等。透過各項 文件以勾勒及傳遞研究者內心圖像(image)與文件本身所賦予的深層意 義 。 Altheide 認 為 文 件 分 析 法 即 是 一 種 重 視 概 念 發 展 、 結 合 尋 找 ( locating ) 、確認(identifying) 、恢復(retrieving)和分析文件的關連 性、重要性及其意義的方法、程序及技巧。文件分析法乃屬於社會科學 的研究方法,許多質性研究者將它視為其研究策略中極具意義與適合的 研究方法。透過質性的資料收集與分析的原則,重視研究者的反省及其 文件兩者的交互作用,對文件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以發現、證明該文件 內容的環境背景及其代表意義(歐用生,1989;謝文全等,2006;翁福 元,2007)。. 本研究文件蒐集之內容範疇乃界定於臺灣及主要國家之文化政策及 博物館之各項相關文件,包含國家政府部門、國際文化組織(如國際博 物館協會(ICOM)等) 、非政府部門、學術研究單位等之各項研究報告、 政策白皮書、重要補助計畫要點、國家文化建設計畫、政策宣導資料、 出版品、重要會議資料、規劃報告、研究文章等。包含一手(如政策內 容條文等)與二手資料(相關研究報告等) ,並將資料整理分析,以解釋 並歸納出與研究課題有關的議題。另外,臺灣的部分,全國性的博物館 與文化政策之參考資料,主要以一手、二手文件資料及間接觀察為主, 區域性宜蘭縣的部分,則以相關文件及直接觀察所得之各項資料為主, 彙集後梳理分析本研究欲探討之各項課題與現象。而本研究文件蒐集分 析之時間軸則界定於 1970 年代至 21 世紀,並以 1990 年代前後為主要政 策與博物館發展之劃分年代。. 質的研究中常因受到個人主觀因素之影響,會導致蒐集各項文件資 料時之信度與效度有所變化。而本研究文件蒐集之來源主要是以政府當 局已發布之正式政策公文書、補助計畫要點、國家文化與經建計畫、政 策白皮書等一手資料為主,另外加上相關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出版品 等二手論述資料。雖仍有許多為作者自身之詮釋觀點,但基本上仍大多 依據及參考具信效度之文件資料,並以其他國家之共通現象加以佐證分. 9.

(18) 析之。且因本研究相關文件大多為政府當局已公佈或實施之政策文件資 料,或為國際具公信力之重要博物館與文化非營利組織之研究報告、或 為具專業與學術水平期刊所發表之研究論文、或為與政府當局具決策能 力之權威人士以及學術研究單位之教授們之聚焦討論…等多方交叉檢測 下所蒐集之資料,並且都指向一致性之論述觀點與發展趨勢,因此,本 研究應已具備基本之信度與效度水平。. 二、研究流程 (一) 擬定研究方向,蒐集初步文件資料,釐清與確認研究題目。 (二) 進一步深入蒐集、閱讀、整理相關文件資料,擬定研究架構及研究計 畫。 (三) 根據臺灣與國外相關文件、個案資料等之彙集與整理,分析歷年來文 化政策與博物館之相互關係與影響層面。 (四) 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供中央與地方政府單位、民間非營利 平臺組織、博物館經營者與學術研究有關單位與人員參考。。. 10.

(19)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壹、博物館(Museum). 回溯國際博物館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uems,簡 稱 ICOM)歷年來對於博物館定義之敘述,我們發現在 1970 年代以前 博物館界定範圍之重點在於—(1)對公眾開放的機構、(2)具有蒐藏、 保存、展示與教育之功能、(3)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與檔案室亦 包含在內、(4)史蹟、遺址及自然景觀區在後期亦被包含入內。從此 定義之改變可得知﹐博物館該時期之重點包含上述前三項﹐接近 1970 年代時才衍生第四項﹐由此可見自 70 年代以來博物館定義之範疇已 逐漸擴大。而 ICOM 自 1946 年成立以來,歷年來依據全球博物館群體大 環境思潮的轉變,而不斷修正所謂「博物館」的定義,在 2007 年的一項國 際性會議中,揭示目前對於博物館之最新定義:. 「博物館是非營利之永久性組織,它是為了服務社會、促進社會 發展、為大眾開放,並致力於蒐集、保存、研究、溝通傳播與展示人 類及其環境之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以達到教育、研究與娛樂之目 的。」 (ICOM,2007)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 貳、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 文化政策是國家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博物等領域, 實行意識形態和行政管理所採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規定、規範、原則與要求 體系的總稱,是有別於教育政策、科技政策的一種政策形態。狹義的文化. 11.

(20) 政策,只涵蓋文化資產的維護與藝文活動的推展;典型的文化政策,除上 述範疇外,還包括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戲劇院、音樂廳的管理與出 版品、電影、著作權保護及傳播事業管理;廣義的文化政策,則除了上述 範疇外,還延伸至觀光及休閒文化設施等(胡惠林,2003;郭為藩,2006)。 一般而言,文化「公共」政策不僅包含政府部門而已,尚包含政府部門以 外之政策,例如:民意代表、非營利組織、公益團體等單位之政策。本研 究對於「文化政策」的理解,將採取較為廣義的觀點,包含國家、地域、 社區共同體等政治、意識型態、文化工作的實踐性,以及形成整個文化政 策論述基礎的課題。為使研究能聚焦與深入,本研究之文化公共政策乃以 「政府文化政策」為主,其他單位之文化政策將不在此次研究之範疇之內。 基本上,文化政策是指與文化相關之政府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廣義而言, 是指政府選擇去做或不去做的任何事情(丘昌泰,2004) 。此外,文化與政 策在兩方面產生關聯:美學與人類學。文化政策指的是以體制的支援來引 導美學創造力和集體生活方式,是一座連接這兩方面的橋樑。文化政策具 體實現在有系統有規範的行動導引,並由相關組織採行,以完成目標。換 言之,文化政策屬於技術幕僚而非創作,各個組織藉著政策的執行來誘導、 訓練、分配、資助、鼓勵和拒絕某些與文化相關之行動者或活動(蔣淑貞、 馮建三,2006)。每個國家依據各自的民族、歷史、地理、經濟及本國的其 他特質,來制定各自的文化政策。文化政策的連續性給國家帶來相應的文 化系統、文化機構和文化活動,最終變成國家整體的文化面貌(龔平編譯, 2006)。.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 Jim McGuigan(1996)的觀點,更超越機關或組織 的範疇,進一步解放文化政策的定義。他說: 「從最狹義的藝術管理,到最 廣義的關於文化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e),文化政策大扺來說是指關 於價值觀的衝突、體制性的努力,以及象徵意義(如博物館、歷史書籍、 紀念性事件等)的生產、流通之間的權力關係」 。基本上,文化政策是由制 度、程序與管理條件狀況所形成的關係網絡來制約。但是,因為文化政策 本身就是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的結晶,它不僅只是立法與行政部門之間的協 商中產生,有時候也會從群眾,從社會與時代的底層,通過各種力量的交 匯發展出來(轉引自蘇昭英, 2001)。簡言之,博物館有關之文化政策乃是. 12.

(21)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之一種,它關係著整個國家未來博物館之發展與 願景,也反映該時代國家與人民對於文化工作發展之價值所在。一個國家 的文化反映著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與底蘊。文化形態一般隨同國家之發展 而發展,文化的基本特徵是不可能改變的,對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也是潛 移默化的。文化形態既是文化政策的結果,又是制定文化政策的依據。它 以一種循環的模式而存在,即國家的綜合實力,呈現著國家的現狀和未來 的前景。本研究之文化政策將聚焦於各級政府為推動與發展國家與地方文 化工作,所擬定之公共政策。此政策對於公私部門具有某種程度之干預性 與影響性,依據政策之內涵與方向,政府部門必須採取某些具體計畫與行 動,因此具有干預性、行動性之特質。. 13.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動機、目的與概念,本研究將分析政府之文化政策 與博物館發展之間的相互關係,主要之研究概念涵蓋「文化政策」、「文化研 究」 、 「博物館」等,因此本章將從上述概念之相關內涵與理論文獻加以分析整 理,以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文化政策之概念及其相關論述. 壹、政策之概念與類型. 在探討「文化政策」之前,必須先對「政策」之意涵加以剖析,再進 一步從文化之範疇來探究政策之內涵與影響。. 一、政策研究之方法取向 從研究方法論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可以是一種「事實」的描述性活動, 關心的焦點為「實然面」(what is it)的問題,例如本土文化政策何時被提 出來?但也可以是「價值」的規範性活動,關心的焦點是「應然面」 (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例如,我國對於博物館之文化政策應該走向在地化與社區化 取向。茲分別敘述如下(丘昌泰,2004): (一). 實然面-政策分析:主要用意在於解釋公共政策的前因後果關係或調. 查某項政策何以被提出、制定或執行。關心的問題是「為什麼」與「是什 麼」 。因為科學分析方法之強調,所以又稱為實證政策分析(positive policy analysis)。 (二). 應然面-政策倡導:主要的用意在於指出政府應該要追求何種政策、. 應該要反映何種主流價值?可以採價值倫理原則(如自由、公道、正義等) 或採取意識型態觀點(如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社會主義等),向政策制 定者提出未來最佳的政策走向。此法非常重視政策本身的價值、理想與願 景,故又稱為規範政策分析(normative policy analysis)。. 14.

(23) 本研究之政策分析,首先會以實然面之政策分析為主,之後則會就政 策之檢討評估後,進行未來相關文化政策之應然面論述,提出作者個人認 為未來適宜我國之文化政策倡導方向。. 二、政策網絡之類型 政策網絡之類型甚多,此處依據本研究之需要,只針對中央與地方政 府關係之政策網絡來分析之(丘昌泰,2004): (一). 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the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羅迪斯. 模式(Rhodes model) 羅迪斯從政府機關中心途徑(government-centered approach)觀察政策 形成,他所建立的模式有下列兩項特點:第一、特別強調政策網絡中中央 與地方政府機關間的「結構互動關係」,而不關切機關中各人間的「人際 互動關係」 ;第二,將焦點集中於部門層次(sectoral level) ,而非次級部門 層 次 ( sub-sectoral level )。 他 認 為 部 門 層 次 分 析 比 較 能 突 顯 匯 合 性 (aggregation),而次級部門則突顯出分裂性(disaggregation)。在羅迪斯 模式中,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機關之間的互動,並不是多元競爭性的,而 是地方政府機關被整合為少數若干重要的代言人,與中央政府機關進行談 判與互動;此模式中所強調的不同政府層級的互賴性可以視為複雜的賽 局,但其關係的性質有從多元主義轉向統合主義之趨勢。羅迪斯融合社會 學、社會心理學、社會人類學與政治學,針對不同層次行動者之間的互動 提出不同的網絡概念:從微觀層次(micro level)的人際關係互動、中觀 層次(meso level)的利益團體與政府間的互動、到宏觀層次(macro level) 的國家機關與公民社會的互動。在這樣的層次下,政策網絡劃分為五種類 型:(1)政策社群(policy communities)、(2)專業網絡(professional network)、(3)府際網絡(intergovernmental network)、(4)製造者網絡 (producer network) 、 (5)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等。本研究有關文化 與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議題,也將著重在中央與地方政府間之結構互動關 係,是以機關中心為研究途徑。. 15.

(24) 貳、文化研究之意涵與發展. 一、文化研究與文化政策 (一). 文化研究新動向 在文化政策研究中, 「文化研究」是一項核心的概念。1964 年,在英語. 系教授 Richard Hoggart 的領導下,英國伯明罕大學將原隸屬於英語系的文 化研究脫離出來,成立全世界第一所「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簡稱 CCCS) ,不僅使「文化研究」成為一們 正式的學科,也開啟文化研究「伯明罕學派」。文化研究大師 Tony Bennett (1992) 「把文化政策研究置放於文化研究中」 ,成為一個新近崛起的方向。 這些發展激起學術界的反思,引發一場「文化政策研究論戰」 (cultural policy debate),不僅把向來與經驗性文化政策討論無緣的文化研究者和理論思想 者,捲進文化政策研究的漩渦中,也把文化政策課題與當代社會文化研究 思想銜接起來,展開了全新的文化政策研究方向。由於國際學術界的文化 與社會研究,在同一時期發生了所謂的「文化轉向」、「市民社會」及「公 共領域」等論述風潮,文化研究學界的介入,也使得當代「文化政策」研 究在內涵上,與傳統的認知產生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均對於文化政策思想 論述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此外,有關國族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 當代思潮,深化了文化政策思想的理解,並有助於解析臺灣文化發展各階 段之深層結構變化,掌握蘊藏其中變遷的文化邏輯。其中關於後現代與全 球化趨勢的探討,更提供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定位以「地方為主體」、「鼓 勵多元」、「回歸生活與文化產業開發」的文化發展策略(蘇昭英,2001)。. (二).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研究 Bennett(1999)認為一個政策導向的文化研究,應該修正不斷侷限文. 化研究與文化政策實踐效力的諸多問題。就這個程度而言,以政策為基礎 的文化研究將會(Lewis 著, 邱誌勇、許夢芸譯, 2008): 1、聚焦於機構與機構實踐; 2、認知到文化研究是運作於教育機構中,其功能已轉而成為政府與治理 工具。. 16.

(25) 3、意識到文化研究並非一種背離的活動,而是存在於政治理性架構之 中,因此涉及特定的管制實踐(例如,什麼被研究了,而什麼未被研 究); 借用 During(1999)的概念,我們可以界定出三個文化政策辯論的層 次(Lewis 著, 邱誌勇等譯, 2008): 1、. 政策應該以文化分析的方式來研究。. 2、. 文化具有治理性與管制過程的特性。. 3、. 政策應該成為文化研究的中心焦點。.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研究」,Bennett 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他 曾於 1992、1993 年發表一篇內容不同標題卻相同之文章: 〈置政策於文化 研究之中〉 (Putting Policy into Cultural Studies) ,另外也於 1998 年出版《文 化:一門改革者的學問》 (Culture:A Reformer’s Science) 、1995 年出版《博 物館誕生-歷史、理論與政治》(The Birth of the Museum-History, theory, politics)等書籍,在在都顯示他嘗試將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等議題帶入文化 研究領域之旺盛企圖心。. 參、文化政策之意涵與發展. 一、文化政策之緣起 目前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家文化政策,文化政策是國家在文化藝 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博物等領域,實行意識形態和行政管理所 採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規定、規範、原則與要求體系的總稱,是有別於教育 政策、科技政策的一種政策形態(胡惠林,2003)。然而,文化政策之興起 是有其歷史背景之因素。漢寶德(2006)認為近年來,各國對於文化政策 的態度趨於積極,主要之因素來自兩方面,首先是受共產政權的影響,蘇 共與中共在戰後坐大,他們大量使用文化與藝術作為政治性號召的工具, 把文化之重要性提昇了,自由國家因此認識到藝文的重要性。純粹創造性 的就是藝術,與生活有關的藝術就是文化,因此文化只要不被用來箝制人 民的思想、生活的意識型態或信仰,就不會產生負面作用。其次,由於美 國國勢的壯大,帶來美國通俗文化的世界化,加上美國新聞處對於美國文 化價值推廣,使許多國家,包括歐洲國家在內,感到一種文化獨特性失落. 17.

(26) 的危機。歐洲國家向來視美國是沒有文化的國家,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後, 法國率先成立文化部,以保有自我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此階段的文化部, 實際上是藝術部,部長由藝術家出任,所做的工作不過是要維持世界藝術 界的領導地位而已,這就是最早、最原始的文化政策。賡續設置文化部的 各國大多是著力於鞏固本國藝術、文化的獨特性,以免受到美俄兩國的影 響。第三世界的文化政策,在聯合國文教組織的引導下,都有排美的傾向。 他們的文化政策受到法國的影響,也受到共產極權的影響,致力於維護民 族的自尊。因為他們尚無國際級的藝術,所以以保存維護民族藝術為主要 任務,因此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在文化政策上與先進的法國竟然殊途 同歸。近年來高科技帶動美國及西方工業國家快速成長,財富大量累積, 生活極為富裕,影響所及導致全世界對於精神生活投注更多的心力,文化 與藝術的投資因而大幅增加。藝文逐漸被視為精神生活的指標,與民族生 命力的展現。連向來不干預藝術的英國,也設立了文化部,並以國家彩券 所得,大力發展文化與藝術,似乎將與法國一爭長短。. 二、文化政策之意涵 根據《麥克米蘭澳大利亞政治字典》(The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ustralian Politics)的定義,所謂政策是「由個人、團體或政黨所制訂,與 追求的目標和達成的方式有關的決策。政黨則利用政策作為訴諸選民的政 黨宣言。」文化政策可以透過書寫或頒布公文的方式清楚傳達,例如澳洲 政府於 1994 年所發行之《創藝之國》 (Creative Nation) ,描繪出澳大利亞之 文化政策藍圖,也可以用較隱晦的方式,直接或間接貫徹與國家政策相關 之文化施政作為。從政府的政策中反映出的是,通向想望的活動與發展的 特殊方向。政府的文化政策,界定了政治與意識型態的立場,通常也勾勒 出實現願景的藍圖與策略。(Rentschler 著,羅秀芝譯,2003). 基本上,狹義的文化政策,只涵蓋文化資產的維護與藝文活動的推展; 典型的文化政策,除上述範疇外,還包括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戲劇 院、音樂廳的管理與出版品、電影、著作權保護及傳播事業管理;廣義的 文化政策,則除了上述範疇外,還延伸至觀光及休閒文化設施等(郭為藩, 2006)。「文化政策」概念早已經不僅止於單純的藝文補助範圍內,它關聯. 18.

(27) 到國家、地域、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建立與形象的塑造、地方傳統文化的保 存、少數族群文化自覺運動、都市更新與重建等課題,甚至文化產業作為 地域發展的核心政策。文化政策是國家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 文化博物等領域,實行意識形態和行政管理所採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規定、 規範、原則與要求體系的總稱,是有別於教育政策、科技政策的一種政策 形態(胡惠林,2003)。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文化政策納入國家發展的 政治議程,文化國力也成為評斷一個國家總體發展的新指標概念。論及「政 策」 ,通常會讓人想起政府,尤其是各國的中央政府,似乎只有政府才能產 生政策,過去 UNESCO 的對象也是各國政府。但民間團體,尤其是非政府 非營利組織(NPO/NGO)的角色越來越重要。Adams and Goldbard 即認為, 「文化政策」總括了一個組織的終極價值觀,以此作為決策判斷的準據。 因此文化政策的來源,可以是各級政府、官方文化機構、議會,以及私人 機構、法人團體和社區組織等。英國文化研究學者 McGuigan(1996)的觀 點,更超越機關或組織的範疇,進一步解放文化政策的定義。他說: 「從最 狹義的藝術管理,到最廣義的關於文化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e),文 化政策大抵來說是指關於價值觀的衝突、體制性的努力,以及象徵意義(如 博物館、歷史書籍、紀念性事件等)的生產、流通之間的權力關係」 (轉引 自蘇昭英, 2001)。換言之, 「文化政策」是由制度、城市與管理條件狀況所 形成的關係網絡來制約。但是,因為文化政策本身就是意識型態與價值觀 的結晶,它不僅只是從立法與行政部門之間的協商中產生,有時也會從群 眾、從社會與時代的底層,通過各種力量的交匯發展出來(蘇昭英, 2001)。 為了研究之聚焦性,本研究之文化政策主要將鎖定政府部門所制定實施之 文化公共政策。簡言之,博物館有關之文化政策乃是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之一種,它關係著整個國家未來博物館之發展與願景,也反映該時代國家 與人民對於文化工作發展之價值所在。一個國家的文化反映著這個國家的 文化歷史與底蘊。文化形態一般隨同國家之發展而發展,文化的基本特徵 是不可能改變的,對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文化形態既是 文化政策的結果,又是制定文化政策的依據。它以一種循環的模式而存在, 即國家的綜合實力,呈現著國家的現狀和未來的前景。. 孫瑞穗(2007)認為狹義的文化政策為: 「被現有學科命名為「文化行. 19.

(28) 政」(cultural administration),聚焦在討論文化機構本身的組織行政與經營 策略。」而廣義的文化政策則是: 「一個新興綜合的學科對話領域。它綜合 了政治美學,文化人類學,文化社會學,文化地理學以及法律規範的學術 研究成果。政策如何作為介入社會文化轉型的制度性機制。」同時,他也 指出,在不同歷史時期中, 「文化政策」的社會角色與功能,可大致分為三 種不同的取徑,分別是(孫瑞穗, 2007): (一). 文化政策作為一種國家意識形態實踐與社會控制(例如戰後蘇聯和中. 國文革時期的文化政策); (二). 文化政策作為一種干預與介入(文化產業)自由市場的方式(例如法. 國巴黎); (三). 文化政策作為一種誘導和牽成民間文化組織的機制(例如澳洲雪梨) 。. 三、文化政策之發展歷程 文化政策的發生、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它既是文化現象;又 是政治現象,是一種文化政治現象;是精神現象,是制度管理行為,是精 神現象領域管理的規範和要求(胡惠林,2003) 。歐洲早期的文化發展策略 著重於形塑「藝術及文化的社會角色與意義」 ,某些學者指陳,藝術文化能 改善社會道德倫理與秩序,進而成為凝聚社會意識的重要元素。此時期的 「文化政策」是一種狹隘的文化,其文化指的是高級藝術(high art)文化, 是社會菁英分子用來建立在社會中主導階層的角色,並與都市下層分子建 構社會距離的重要工具,藉以突顯其中產階級的象徵即自我肯定性 (self-assurance)。換言之,早期的文化是一種專屬社會菁英的文化,具有 濃厚的社會權力與地位的象徵意義。因此這樣的文化很少與其他城市的文 化資源、都市更新、觀光旅遊、都市意象或經濟發展目的相結合(廖淑容、 古宜靈、周志龍, 2005)。70 年代後期,隨著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使得過 去主領階層(中產階級)的文化和藝術觀點,遭到很大的挑戰與質疑。另 一些學者則堅信,高級文化應是人文和精緻性的,文化是一種共同資產, 而非是早期將藍領工作階層排除在外的錯誤觀念。這樣的觀點在全球化效 益的結合下,可以觀察到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引發的 大量生產、大量消費與現代科技,特別是與傳播媒體的結合,促使文化藝 術與商業結合,文化創作為迎合消費者之需求,也就更加多元化;亦即一. 20.

(29) 種強調以「文化民粹主義(cultural populism)」的觀點,明顯刺激了文化消 費性的發生,並將文化的消費和參與形式,帶入所謂「大眾化」和「大量 化」的發展階段。80 年代,由於各國政府必須因應 1970 年代全球化發展所 產生的都市社會與經濟結構變遷問題,以及總體經濟衰頹的壓力等,使得 各國領導階層已明瞭,必須發展自己的策略,以回應再結構過程中出現的 社會與經濟問題。換言之,在多樣性、特殊性的地域文化,與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 、文化同質性(cultural homogeneity)間,開始產生衝突和對立的同 時,地域性的文化政策與策略開始獲得重視,文化活動和文化產業成為都 市重建(urban revitalization)和強化觀光效益之都市重要發展策略(Zukin, 1995) 。綜言之,Bianchini & Pakinson(1993)認為 80 年代以來,新的文化 政策與策略特質包含以下各點(廖淑容等, 2005): (一). 政治的一致性。指的是地方文化發展計劃的連續性,以及地方組成個. 體間充分的溝通與認知的凝聚。 (二). 企業和公部門作用者之合夥關係的重要性。公部門扮演引導、協助和. 環境建置,私部門企業配合發展、市場行銷、資金投入、與技術和產品產 出,公私部門良性互動關係的建立,以及對地方發展共識的形成,有助資 源整合。 (三). 旗艦文化計劃推動城市意象和文化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價值。大區塊的. 土地整合發展,配合軟硬體資源整合與資金投入,已點收面狀的波及效 果,形成地方文化發展的引爆點。. 總體言之,新文化政策與策略的發展,在內涵上,從過去精緻文化、 高級文化,漸次轉為大眾文化、流行文化;在功能上,從文化欣賞保存, 逐漸轉為強調地方經濟發展的衍生效益;在全球化影響方面,因全球時空 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的特性,使文化流(cultural flow)成為全球 化經濟結構與影響中重要的特徵之一。它不僅反映出世界多元和主流文化 的交互作用關係,同時也重組了過去封閉體系中地方文化的結構與內涵, 地方文化特色與社群文化體,已經被置入全球文化的脈動之中,受到經濟 全球化的衝擊與挑戰。(ibid,2005). 四、文化政策主流論述. 21.

(30) 在各式各樣的文化政策論述中,學者 McGuigan(2001)曾提出三個文 化 政 策 的 主 流 論 述 : 國 家 論 述 ( state discourse )、 市 場 論 述 ( market discourse) 、公民論述(civil discourse) ,強調國家施行文化政策所呈現的不 同面向。 「國家論述」主要是指出文化政策與國家機制、國家認同之間的關 係,例如國家級文化機構、公共博物館及圖書館等設立,或是以提升國家 文化及達到國家認同為目的的各種活動或策略。 「市場論述」則是著重菁英 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差異,以及國家是否應介入文化藝術作品及市場經濟的 關係。 「公民論述」則強調公民權利在文化政策中的角色問題,強調政治權 或文化權的實踐。雖然這些論述相互滲透與互動,但 McGuigan(2001)認 為文化政策的論述會因特定的時間主導論述的存在。此外,也有許多其他 學者探討博物館政策在經濟與社會等方面之實踐,並以表 2-1 將相關學者觀 點與 McGuigan(2001)所指出文化政策的三種論述相互比較(田潔菁, 2008):. 表 2-1 博物館政策與學者對於文化的論述比較 經濟 博物館政策 „ 博物館的經濟潛力. 社會. 國家. 社會經濟學的平等原 國家認同. „ 文化與藝術所帶來的 則,經濟學家認為政府 經濟效益. 應補助文化,以促進文. „ 市場失靈. 化公民權,增進社會福 利。. 文化政策. 市場論述:. 公民論述:. 國家論述:. 主流論述. 討論政府是否應介入文 強調文化公民權的落 討論個國家文化機. McGuigan 化與藝術活動及市場經 實,與文化政策在其中 構,如博物館、圖 濟,以及菁英與大眾文 應扮演的角色。. 書館等設立,以提. 化商品化議題。. 升國家文化並產生 認同政治的關係。. 資料來源:田潔菁(2008)。「臺灣與英國地方博物館政策探究」 。博物館學季 刊,22(4),77-89。. 22.

(31) 五、新政府運動(Reinventing Government) 除上述主流論述之外,與文化政策息息相關之重要因素,包括政治、社 會、經濟等趨勢之轉變。在影響博物館變革的外在因素中,最為致命的應 該是經濟力,而對博物館(尤其是公立博物館)衝擊力最強的則是來自政治與 社會大眾(如價值觀與需求)之變數,其中尤以政府革新運動為最。在過 去 20 幾年來,許多國家因為大環境之遽變(尤其是經濟、政治和資訊科技 等面向)而紛紛透過行政革新以提升公部門之效能與服務品質,希望因此 提升國家競爭力。以英國為例,在 1979 年柴契爾夫人上臺之後,由於全球 環境快速變遷,加上經濟不景氣之壓力,以及他必須實現對選民的承諾, 於是開始推動一系列的政府改造運動。在同樣的壓力下,紐西蘭的工黨在 1984 年取得政權後,體認傳統干涉主義者之經濟政策已失敗,便由財政部 提出一個激進的解決方案,包括解除管制(dergulation)、推動國營事業民 營化(privatization)以及公共管理之改革方案。美國在 1993 也推出「新政 府運動」(或稱政府再造運動),試圖運用管理學理論打造一個有企業精神 的政府。所謂的「新政府 運動」係指文官體系以技術理性( tectonical rationality)為基礎,引進競爭的市場機制和具體的變革策略,以促使行政 組織徹底轉型,並藉由新公共管理及管理主義之有效措施,重新建構行政 文化、公務人力、權責歸屬、獎勵制度和目標任務等層面,以大幅提高公 部門之效率與效能、應變能力、革新能力及治理能力。荷蘭、加拿大、日 本與我國都先後有政府變革維新之舉。依據世界經濟及開發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 OEDC)的 觀察,在 1990 年代,已經有一個嶄新的公共管理典範在西方國家浮現,它 逐步趨向「去中心化」以及以績效為導向的治理方向發展(Borins, 2000: 轉引自葉貴玉, 2008b) 。這個自 1980 年代以來就在西方國家率先興起之「新 政府運動」 ,由於所追求的公共管理體制,與傳統官僚體制差異極大而被稱 為「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由政府、非營利組織和社會 各界共同形成的決策力,逐漸取代傳統官僚體制下政府的權力。在政府落 實新公共管理之後,即邁向「新公共服務」(New Public Service)的時代。 在新政府運動之後,它已經成為學界或博物館學的熱門議題,博物館界也 因此開始重新思考對治理觀念的變革。蘇格蘭博物館委員會(Scottish Museum Council)主任委員 Jane Ryder 認為,最能完整表達現代理念的就是. 23.

(32) Kevin Ford 對「博物館治理」的定義:「博物館就是由一個行政體系所領導 的慈善機構,它應該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達成既定目標,並能對大眾負責。」 依此定義,「博物館治理」除了要確保組織內部的正常運作,也須關照組織 與外部之關係,而治理、組織與大眾已經是無法切割的問題。Denhardt & Denhardt(2000)分析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角色及政策形成之改變如表 2-2 所示:. 表 2-2 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角色的改變 傳統. 現在. 政府之角色 政府是導航者與 „ 政府和社會在互動下形成另一種導航機制。 決策者. „ 政府扮演服務者。. 政策之形成 以政府為中心, „ 以社會需要為前提,政策之形成及實踐皆開 及實踐. 由政府制定並負. 放各界(公、私部門、非營利機構、各族群. 責執行。. 及公民等)參與。 „ 由政府負責溝通、協調與資源分配,並依有 民意基礎之決策推動公共事務。. 資料來源:葉貴玉(2008b) 。 「政府革新運動與博物館之轉變」 。博物館學季 刊,22(3),7。. 新政府運動中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則是政府與第三部門等非政府部門間 關係之轉變。Kramer(2000)認為自 1960 年代以來全球出現三種普遍性的 社會趨勢:一、第三部門數量與類型的快速增加,且大都依賴政府資助,而 扮演執行公共政策的角色;二、許多政府的功能開始民營化,而第三部門面 臨愈趨競爭的環境也開始進行市場化;三、政府、企業與第三部門之間的界 限逐漸泯滅,甚至有融合的傾向。近年來臺灣社會中政府與第三部門的發展 呈現出諸多現象,例如政府管制範疇的縮減與弱化、公共服務的民營化、第 三部門的商業化等等,顯著地改變兩者的角色,似乎也反映了這種普世的社 會趨勢(孫煒,2007)。因此,新政府運動、新公共服務等潮流影響的不只 是政府部門,連帶地也影響到非政府部門,如民間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 非政府組織等。而這接組織關係角色之轉變,當然也影響到政府政策的決策. 24.

(33) 過程與執行方式。. 從上述之政策、文化研究、文化政策等概念與論述中,得以初步描繪出 文化政策之基本輪廓,接下來,將進一步了解博物館之相關概念與論述內 涵,以逐步聚焦於博物館與文化政策兩者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 25.

(34) 第二節 博物館之概念及相關論述. 壹、博物館之概念. 「博物館」一詞不論是英文(Museum)、法文(Musée)、德文(Museum)、 西班牙文(Museo)都源於希臘語”Mouseion”﹐意指禮拜希臘神話中文藝女神 ---繆斯神(Muses)的地方。傳說中的繆斯神乃為宙斯與記憶女神所生的九個 女兒﹐分別掌管史詩、音樂、情詩、修辭、歷史、喜劇、悲劇、舞蹈與天 文。可以想像這時的博物館被當成一個禮拜眾神的殿堂(the museum as temple)。其中供奉著各類神像與聖物﹐是一個讓民眾帶著朝聖的心情頂禮 膜拜﹐並藉此參與濡染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地方。博物館的意涵會因時 代的不同而有所轉變﹐它會隨著外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大環境的變化而 改變。從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館迄今﹐博物館的內涵大致歷經了三階段的轉 化﹐最初以「小眾文化機構」的角色出現﹐至 18、19 世紀轉變為「大眾文 化機構」﹐到 20 世紀大約 1970 年代以後則又有另一層的蛻變﹐生態博物館 逐漸崛起﹐新博物館學成為一股新的意識型態。(王宏鈞,1990;張譽騰, 1996a)。. 回溯 ICOM 歷年來對於博物館定義之敘述,我們發現在 1970 年代 以前博物館界定範圍之重點在於—(1)對公眾開放的機構、 (2)具有蒐 藏、保存、展示與教育之功能、(3)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與檔案 室亦包含在內、(4)史蹟、遺址及自然景觀區在後期亦被包含入內。 從此定義之改變可得知﹐博物館該時期之重點包含上述前三項﹐接近 1970 年代時才衍生第四項﹐自此則可大略嗅出地方與社區博物館之雛 形。而 ICOM 自 1946 年成立以來,歷年來依據全球博物館群體大環境思 潮的轉變,而不斷修正所謂「博物館」的定義,在 2007 年的一項國際性會 議中,揭示目前對於博物館之最新定義:. 「博物館是非營利之永久性組織,它是為了服務社會、促進社會 26.

(35) 發展、為大眾開放,並致力於蒐集、保存、研究、溝通傳播與展示人 類及其環境之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以達到教育、研究與娛樂之目 的。」 (ICOM, 2007)(『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the 21st General Conference in Vienna, Austria, in 2007(http://icom.museum/definition.html))。從上述定 義中,不難察覺出博物館開始重視人類及其環境之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間 之對話、溝通傳播與展示,在地特色文化之保存、對話與溝通成為博物館 興起之重要特質。. 貳、博物館之發展歷程. 從西元前三世紀世界第一座博物館之誕生到二十世紀的後現代博物館 之崛起,博物館之定義並非一成不變,是與當時代之社會思潮息息相關, 而且歷經數個階段之演進,茲分述如下:. 一、最初的源起 西元前三世紀﹐埃及王 Ptolemy Soter 建立史上記載的第一座博物 館---the Mouseion of Alexandria。博物館內包含演講聽、實驗室、文物 標本陳列室、圖書館、動物園、植物園、天文臺、宿舍、餐廳(mess hall)、 修道院(cloister)等設施﹐供學者在其中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著名學者 如 Euclid、Archimedes 都曾在此做過研究(張譽騰,1996a)﹐此時的 博物館儼然是一所學術研究的殿堂。. 二、十八、十九世紀以前 羅馬帝國時期﹐博物館在歐洲主要是做為王公貴族、教廷僧院、 富賈巨商收藏奇珍異寶的陳列室﹐此時的博物館只是做為上層階級的 社交場所。到了中世紀時期﹐人們從世界各地搜刮古代藝術品及希罕 物件﹐以做為敬奉上帝的供品﹐並陳列於教堂與寺院中(胡駿,1989)。. 27.

(36) 這段約 1000 年左右的時間﹐博物館本身並沒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 而是依附於其他的社會行為之中﹐真正的博物館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 產生。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標榜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 宣揚人文主義思想﹐反對封建的意識型態﹐因此古物特別受到重視﹐ 並出現了搜尋、研究古物的熱潮。博物館於此時一分為四﹐將過去館 內含攝的大學、圖書館、實驗室等機構抽離出來﹐使其為純粹收藏與 研究文物的場所。(張譽騰,1996a;王宏鈞,1990)。大體而言﹐在十 八、十九世紀以前﹐博物館的角色是定位於-供皇室貴族或菁英所專享 的社交場所﹔稀世珍品的蒐藏與研究。本質上是屬於「小眾文化機 構」。. 三、十八、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葉 「公眾博物館」(public museum)或具有現代意義的博物館(modern museum)的出現﹐是十八、十九世紀以後的事。從中世紀神學的桎梏 中走出﹐承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餘緒﹐開始著重以人為主的文 化關懷﹐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及十九世紀的民主思潮﹐逐漸對傳統 的西方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博物館﹐未能例外的﹐也逐漸面臨對公 眾開放的壓力。史上第一座公立博物館﹐英國牛津的艾西摩林博物館 (the Ashmolean Museum)﹐在 1733 年即創建後 50 年對外開放。法國羅 浮宮(Louvre)在法國大革命後改為「藝術中心博物館」(le Musée Central des Arts)﹐並於 1793 年起公開陳列供一般民眾欣賞。創建於 1753 年 的大英博物館﹐也在十九世紀初對外開放。從一個由菁英份子專享的 小眾文化﹐博物館開始被賦予大眾教育機構的功能。(張譽騰,1996a)。 綜言之﹐十八、十九世紀的博物館一方面視己為社會大眾教育之機 制﹔另一方面又利用此管道將國家意識灌輸到民眾身上﹐所以博物館 當時並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民主化與公眾化﹐只不過是以民主之名﹐ 行帝國主義之實罷了。. 四、二十世紀後半葉迄今 延續十八、十九世紀所萌生的大眾博物館之精神﹐二十世紀的博物館 概念又更加解放與公眾化。許多學者皆認為博物館已變成擁有過多權力的. 28.

(37) 「文化權威機構」﹐造成全面性的知識壟斷與詮釋權的掌控。Harrison(1993) 更轉述學者們對於博物館現況的諷刺:「博物館是有儀式意涵的紀念碑﹐供 奉著博物館所獨有的意識型態﹐尤其是資本主義晚期的意識型態。」也因 此使博物館無形中給予民眾一種不可侵犯的權威感﹐民眾無法將博物館視 為生活的一部份﹐更遑論參與其中﹐但這究竟是不是博物館界所想要的結 果呢?令人懷疑。社會上反中央集權、反國家機器、反智主義 (anti-intellectualism)的聲浪日益高漲﹐博物館界開始強調館務運作中﹐由下 而上、由外而內、尊重多元、以人為主、參與社會變遷等面向的重要性﹐ 淡化由上而下、由內而外、大論述、以物為主、凍結時間等元素的運作﹐ 舊有的博物館概念不斷的被質疑與挑戰。二次大戰後在重建西方世界的熱 潮下﹐博物館的數量呈直線上升。有統計結果顯示,二次大戰以前世界博 物館總數約在 7000 多座左右,到了 50 年代末就已經增長到 13000 座,比 戰前多了將近一倍,到了 80、90 年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歐美各國博物 館的迅猛發展,令人有一種博物館爆炸之感。在 90 年代所做的統計,世界 上大約有 40000 多家博物館(楊玲、潘守永,2005)。. 地方博物館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博物館轉向多元化、在地化的發展, 在此時期許多中小型的博物館在全世界各個角落開始萌芽發展茁壯,並蔚 為一股博物館界的新潮流。地方博物館並不是一個博物館學中的專有詞 彙,常見的地域博物館、社區博物館等大致都屬於同一種性質。這些語彙 的共通意義是它與中央之相對性,在民主政治流行的國家社會中才可能出 現,缺乏地方人民自主性的地方,就難以產生所謂的地方博物館。近幾十 年來,從城市到鄉村、從族群到產業、從自然到人文任一種地域或主題, 都可能成為博物館的展示對象,由國家到民間,掀起一股籌建博物館的熱 潮,猶如步入近二、三十年日本或歐洲的博物館熱般。這些漸漸浮現的地 方的、社區的、主題的博物館,影響未來的地方文化的發展與認同的建構。 由許多博物館案例中發現,博物館或類似博物館機構已成為國家、地方政 府到民間共謀的一種機制,藉由博物館一個具有收藏、研究、展示、觀光 等文化塑模功能的機制,來挖掘與再現塵封已久而掩蓋於特定意識型態下 的地方文化、歷史、記憶、遺產等,因而呈現多元的屬性,地方歷史、人 文、產業、自然地景等,皆可透過「展示」或「博物館」的過程,重新呈. 29.

(38) 現地方的文化與空間,從都市到鄉村、從族群到產業, 「博物館」之興起呈 現了多元異質的文化認同建構(慕思勉,1999)。以英國而言,地方主義 (regionalism)、中央權力下放(devolution)等思潮自 1997 年起初重新崛 起,成為國家政治上與憲法上之重要議題,在文化上亦同。地方主義所隱 含之意義包含:發掘在地聲音之慾望(the desire to develop a regional voice) ; 在 地 化 思 考 導 向 ( to think regionally); 加 強 區 域 性 整 合 ( to be more integrated);扮演國家政策與地方政府產出之間的重要橋樑(to see new regional structures as presenting an opportunity to form a bridge between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delivery) ;將更多的權力與決策轉移到地方層級(to devolve more power and decision-making to the regions)等。地方主義之崛起 與興盛,延燒到世界各國,同時也影響到各國之博物館界,從過去唯一被 重視的大型國立博物館,也開始關注地方區域導向之中小型博物館(MLA, 2001) 。各國政府之文化與博物館政策,也開始因應這股在地主義之世界潮 流,分別從各種不同之政府計畫與執行方式切入,期待博物館能逐步提昇 與強化,成為未來各國博物館界之重要碁石與文化重鎮。博物館之興起, 是時代思潮下的產物也是文化工作全面性與整體性發展的必要之路,讓博 物館的種子不只埋藏於國立博物館,也能深植每個角落之區域性博物館, 讓博物館也能成為在地多元文化之傳遞與保存工具,以及區域振興之推廣 與社區營造機制。. 參、近代博物館發展之相關論述. 1990 年代臺灣所興起之博物館運動,在理論前提與實務運作上,充滿 實驗與理想色彩,呼應了 1970 年代法國興起之「生態博物館」 (Ecomuseums) 以及隨之而起的西方世界之「新博物館學」 (New Museology)運動。其背 後的博物館學意涵可以簡單的用「去中心化」這個名詞加以涵括。所謂「去 中心化」意指「由上而下」之博物館威權性格的解體,由館員或學者專家 所主控之戀物、保存導向的「專家博物館學」正逐漸退潮,改為社區、觀 眾和娛樂休閒導向之「通俗博物館學」所取代。再加上資訊時代媒體型態 的急劇變革,網際網路上已日益普及的虛擬博物館網站,可以說傳統博物 館的本質和經營理念,已面臨被整體顛覆之危機,而另一種具有社區化、. 30.

(39) 通俗化、虛擬化多元色彩的博物館發展型態,則隱然成形(張譽騰,2003)。 為進一步深入瞭解博物館之相關內涵,以下將從生態博物館、新博物館學 及後現代主義等,與博物館理念類近之其他論述切入探討之:. 一、1970 年代法國社會運動-「生態博物館」理念之崛起 生態博物館此名詞源自於法國﹐1968 年巴黎發生學生運動,鼓 吹一切事務之運作,能以「民眾化」 、 「平民化」為其最高指導原則, 希望取代過去積存已久的「中央集權」、「 貴 族 化 」 作 風 。 拜 此 社 會 運動之賜,法國政府之集權心態開始轉變,民間「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的聲音愈來愈大。此項風潮也波及到博物館界﹐過 去中央集權式、由上而下的博物館作風﹐似乎已經不合時宜了。然 而博物館究竟應如何因應此平民化的風潮呢﹖如何讓博物館成為人 民生活中的一部份﹐而非高高在上的文化殿堂。法國博物館學家 Georges Henri Riviere 有鑑於此﹐於是引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許多 戶外博物館的作法﹐並加以改良成為後來興起的生態博物館。Riviere 深信﹐博物館應以服務社會大眾為己任﹐而且也應盡力來保存人類 共同的集體記憶﹐應讓博物館的概念遍及人們生活的每一吋土地上﹐ 而非僅止於一棟棟博物館的建築之內而已。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就是 在這個背景下醞釀而成,這個名詞是由 Riviere 以及 Hugues de Varine 所創,而後則由龐畢度政府激進派環境部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主席 Robert Poujade 於 1971 年時,在博物館協會的大會中首次提出 此觀念。他們嘗試將生態(ecological)以及地域(regional)的觀念引進博 物館﹐認為博物館的宗旨﹐在以社區參與及科際整合的方式﹐來傳 承某一地理區域的集體記憶。提倡博物館應與當地結合、走入民間, 走出過去中央集權式、由上而下的運作模式。Varine 與現代博物館之 父 Riviere 便共同合作、不遺餘力地將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推廣並付諸 於實現(張譽騰, 2004;Hudson, 1992)。. 整體而言﹐生態博物館的內涵是由兩大面向所構成的﹕一是強調 博物館與地方社群(regional ethnology)及生態(ecology)的關係﹔二是 強 調 博 物 館 之 中 的 居 民 參 與 (involvement) 及 自 我 管 理.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也是認識一座

107 Administration of the Foreign Professionals Engaging in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and the Documents Required for Foreign Professionals Engaging in Arts and Performing

(1. International arts organization: A foundation, association, company, group, or unit whose mission is geared toward culture or the arts. Examples include the American Theatr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Arts,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echnology and music education in a digitized, disembodied,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Arts,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echnology and music education in a digitized, disembodied,

Master of Arts in Interdisciplinary Cultural Studies FT, PT Master of Medi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FT, PT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Psychology PT The University of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

資料來源:攝 於香港文化博 物館 2015 年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