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伴侶間提供與尋求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

伴侶間提供與尋求「親和性」人際行為指標,是否會影響逃避或焦慮 依附特質的展現呢?從表 4-1 可知,很明顯的,個體自陳對方提供「滋潤 性親和」、自陳自己表現「滋潤性親和」與「破壞性親和」等人際行為,

會影響個人在逃避依附特質的表現,尤其「滋潤性親和」愈高,則個體愈 少逃避依附特質的表現。但對焦慮依附特質而言則有不一樣的結果,「滋 潤性親和」並不能影響焦慮依附特質,但主要以自陳對方提供「破壞性親 和」以及自陳尋求「破壞性親和」對焦慮依附特質有影響,破壞性親和愈 高,則焦慮依附特質愈高。但以上發現皆發生在個體自陳的提供與尋求行 為上,而實際伴侶提供的人際行為皆無法預測焦慮或逃避依附特質,整體 而言,伴侶間親和性人際行為愈多,則愈少逃避依附特質,而伴侶間破壞 性人際行為愈多,則愈多焦慮依附特質。

另一發現是,單就對方提供親和性是否對依附特質有影響來看,個體 的依附特質似乎只受「主觀認知」到的對方的提供行為所影響,而實際上 對方提供的親和性或互依性人際行為並不會對逃避或焦慮依附特質有影 響,這似乎呼應了 Sullivan 認為個體所形成的自我系統,在約會關係中的個

體其實是在對「不可置疑的真實外在對象」進行互動,似乎透露出事實上

納關愛、信任對方、對對方回以更多的坦露,且較少回應畏縮、隔離、彆 扭不安等「破壞性親和」人際行為,則可影響個體展現較少的逃避依附特 質,而滋潤性親和尚未找到與焦慮依附特質的關連。

伴侶間提供與尋求「互依性」人際行為指標,是否會影響逃避或焦慮 依附特質的展現呢?從表 4-1 可知,伴侶間自陳對方提供控制性人際行 為、以及自陳尋求控制性人際行為等愈多,皆能預測逃避依附特質愈少。

有趣的是,僅個體尋求控制性人際行為對焦慮依附特質有影響,但卻是個 體回應愈多控制性的尋求人際行為,則欲能影響其展現愈多的焦慮依附特 質,但所有的自主性提供或尋求行為皆對依附特質無影響,且以上控制性 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僅發生在個體自陳的伴侶間人際行為中。可 知,雖然已知伴侶間自陳提供或尋求「親和性」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有影 響,但伴侶間自陳提供或尋求「互依性」人際行為並非不能影響依附特質,

其中「控制性」仍對依附特質有影響。

但也可發現控制性對於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的影響皆不同,對逃避依 附特質而言,似乎個體主觀認知到對方提供愈多操縱控制、保護、責備等 控制性人際行為,自陳自己回應愈多屈服順從、信任感、與彆扭不安等控 制性尋求人際行為,則個體欲容易在愛情關係中展現低逃避依附特質,這 似乎說明,逃避依附特質愈低,其實展現出其關係呈現愈多控制性,但控 制性雖然降低了逃避依附特質的依附系統功能,卻會升高焦慮依附特質的 依附系統功能,個體自陳在關係中回應愈多屈服順從、信任感、與彆扭不 安等控制性尋求人際行為,反而會呈現更高的焦慮依附特質。這似乎說明 焦慮依附特質與逃避依附特質的不同,逃避依附特質代表了關係的遠近,

控制性可以降低逃避依附特質的展現,焦慮依附特質代表了個體抓住關係 的緊密程度,控制性愈高、抓的愈緊,則焦慮依附反而愈高。此結果似乎 透露,控制性對於依附特質的影響有好有壞,這也顯示伴侶間提供或尋求 控制性人際行為對愛情關係的意義,不如伴侶間提供與尋求親和性人際行

為來的明確,滋潤性親和代表對依附特質的正向影響,其具有降低不安全 依附特質的功能,而破壞性親和對於依附特質有著負向影響的能力,其具 有增加不安全依附特質的功能,故控制性對關係經營的意義為何值得更進 一步的探討。

而互依性人際行為與親和性人際行為相同之處在於,對依附特質的影 響皆發生在個體自陳伴侶間人際行為上。而實際對方提供互依性人際行 為,並無法預測對依附特質的影響。至此,本研究似乎發現,在愛情關係 中伴侶間人際行為對其依附特質的影響,仍是主要發生在「主觀認知」的 人際行為中,而實際上對方做了什麼,似乎尚未找到對依附特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