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依附的測量方式相當多,可包括他評式(outsider)與自陳式(insider) 兩種,在他評式當中最著名的即為 George, Kaplan, 和 Main(1985)所發展的 成人依附晤談(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AAI 乃是他評式的訪談 技術,請成人回憶兒童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互動(Adult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 進 而 將 個 體 予 以 類 型 學 (prototype) 的 分 類 , 包 括 Secure-autonomy 、 Preoccupied 、 Dismissing-avoidant 、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等四類型,其認為 AAI 的優點是能測量到潛意識的互動關係本質,此可避 免受訪者的抗拒現象,但其所需花費的時間相當冗長,且必須經過專門的 訓練,在實際研究操作上有其困難。

自陳式測量最早乃由 Hazan 和 Shaver(1987)(AAQ 量表),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AAS 量表)等所建立,而這些評估工具都強調分辨依附 風格的個別差異性,並各自有不同的成人依附風格分類理論。Hazan 和 Shaver(1994)乃承襲 Bowlby 與 Ainsworth 的兒童依附概念,其認為成人依附 是從小發展出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關係的能力,當個體有能力如過去主 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換為成人依附,也就是說個體會在成人階 段展現不同依附風格的個別差異性(包括 anxious/ambivalence、avoidant、secure

等類型)。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亦依照 Hazan 和 Shaver 的概念建 立了四種分類的依附風格理論,包括 preoccupied、fearful、dismissing、secure 型等,其乃以多元尺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的統計技術驗證 此四類型隱含著「對他人」與「對自我」的知覺,由此兩向度架構出不同 的成人依附風格。這兩種依附理論都強調「內在運作模式」的意涵,成人 透過過去嬰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互動,學會期望什麼、以及如何做、

如何感受,進而發展出對世界、對重要他人與對自我的內在心理表徵,每 個成人都會發展出此獨特的運作模式,即這兩個理論所測量到的依附類 型。

而近年來成人依附測量中,Brennan et. al.(1998)所發展出的自陳式成人 依附量表相當受到矚目,其將所有常用的成人依附量表整合變成一份大的 測量工具,尋找其因素結構,所發現的因素結構其實共可分成兩個,即「焦 慮」與「逃避」因素,並編製出「親密關係體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ECR」,而此量表也可藉由群集分析進行依附類型分組,並依

圖 2-2.依附風格的分類模式(Brennan et. al., 1998)

模式正呼應了 Ainsworth et. al.(1978)所建立的依附理論概念(如圖 2-2)。

本研究以為,此種測量方式在實證研究上更具應用性,一方面可以進 行依附風格的分類,另一方面也可藉由測得的焦慮與逃避等依附特質進行 相關研究的檢證,而國內林佳玲(2000)曾經翻譯、編修該量表。本研究即 參考 Brennan et. al.(1998)、林佳玲(2000)針對此兩個因素的描述,茲分述 此兩個因素概念如下:

1.焦慮(anxiety):是指個體在與特定對象的互動關係中,因害怕失去關 係,而感到對關係分離的焦慮感,並且常常處於擔心會分散的感受當中,

尤其當遇到有壓力情境時(害怕與不確定感),更容易激發此焦慮的感受與 經驗。例如:「如果我不能吸引對方注意我,會令我感到不安或生氣」、「我 需要我的伴侶一再保證愛我」、「我很不能忍受伴侶不在我身邊」、「有時後 我覺得自己強迫對方表達更多情感與承諾」、「我擔心被拋棄」、「對於我的 愛情關係,我有許多的擔心與焦慮」。

2.逃避(avoidance):指個體在與特定對象的互動關係中,會覺得自己是 被對方拒絕的,不願意親近自己的,而相對地,個體也表現出不願意尋求 與對方親近,甚至刻意疏遠,不會因彼此親近而感到高興,甚至表現躲避 對方的行為。例如「雖然我想要親近對方,但我總是躲開」、「當對方太親 近我時,我就會很不安」、「每當對方親近我時,我總覺得自己會躲開」、「我 試著避免太親近我的伴侶」。

事實上 Ainsworth et. al.(1978)曾指出,焦慮與逃避此兩個向度,完整 地描述了依附系統的內涵,Fraley 和 Shaver(2000)的研究指出,在成人愛 情關係中焦慮矛盾(ambivalence)與逃避(avoidance)依附特質是組成依附系統 的兩大「次系統(subsystems)」,這兩個次系統都是在協助個體在愛情關係 中滿足維持心理與情緒上依附接近性之功能,焦慮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促 使個體不斷地評估於對方是否能夠維持提供心理與情緒接近性、以及敏感 於對方的情緒反應方式,若依附對象不能敏感到個體的心理或情緒依附需

求,則會引發個體的焦慮與矛盾感受;而逃避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個體評 估自己是否能夠向依附對象行動,以尋求獲得其心理與依附需求的指標。

可知這兩個系統,一個偏向於對對方行為的評估,一個偏向於對自己是否 能夠行動的評估。若個體一方面「焦慮」系統功能很「好」,則會忙於不 斷地檢視對方是否愛自己、擔心於是否會拋棄自己,若另一方逃避系統的 功能也很「發達」的話,個體又要忙著不斷地逃避與對方親密、消極於向 對方索取依附與情緒接近,無怪乎 Brennan et. al.(1998)將此高焦慮、高逃 避分類為「錯亂型(Disoriented/disorganized)」依附,因為這兩個「功能」太 過發達之時,真的會讓愛情關係暈頭轉向,反而是低焦慮、低逃避時代表 這兩個功能沒那麼發達,可以促使愛情呈現安全依附風格。

Brennan et. al.(1998)依據焦慮、逃避兩個因素組合出圖 2-2 中四種成人 依附風格,包括 C 型:高焦慮、低逃避時歸類為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 (anxious-ambivalent), A 型: 低 焦慮 、 高 逃避 時 歸 類為 逃 避 型依 附 風格 (avoidant),B 型:低焦慮、低逃避時歸類為安全依附風格(secure),以及綜 合 A 型與 C 型的 A/C 型:高焦慮、高逃避時歸類為錯亂型依附風格 (Disoriented/disorganized)等。事實上此因素結構,正符合兒童依附的觀察,

Main 和 Solimon(1990)認為,兒童與重要照顧者間的依附特質也可用焦慮 與逃避兩個因素來描述之,Ainsworth et. al.(1978)所做的陌生情境實驗中,

就已經觀察到此兩個特質是兒童依附的基本元素,而從兒童依附對這兩個 特質的定義可知,所謂焦慮或逃避的依附行為,就是一種兒童因應陌生情 境時的壓力因應行為反應,而其乃採取反向的定義,認為若該兒童在陌生 情境的壓力狀況中,愈不會採取焦慮或逃避的行為,則被歸類於安全依附 的機率就相當高。從兒童依附的相關研究可知,用焦慮與逃避等行為來描 述依附特質時,正符合不安全依附特質的定義,不安全依附是一種當個體 無法順利的展現本具的安全依附特質時,為了因應情境或對象所引發個體

應的行為,但事實上這種因應行為並不能達到個體原先想要與他人良好連 結、行為依附的需要與渴望,只會更增加灰色地帶的焦慮與不安,故逃避 與焦慮兩個因素,正相當適合當作本研究中關係不安適感的測量因素。

而 Brennan et. al.(1998)認為成人依附應是一種關係特質的測量,會受 對象、情境的影響,故成人依附特質的測量可能會因彼此互動一段時間後 而展現出不同的依附特質結果,進而促成展現不同的伴侶間人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