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依附理論的類型學假說及不同的測量方式

若欲探討個體的依附型態是否會隨時間發展、或是遇到特殊的情境而 改變,可將依附理論分成兩種取向來探討。依據 Simpson 和 Rholes(1998) 認為,成人依附的可分成兩種研究取向,一是「核心家庭」的研究傳統(unclear family tradition),另一是「同儕/親密伴侶」的研究傳統。在核心家庭取向 上,其認為成人依附乃是過去早期經驗的延伸,會形成其一生中有結構 性、有組織性、且能儲藏而展現到成人人際關係中的一種 IWM,他可以說 是測量到「依附之心(state of mind)」,而此取向的依附測量強調可反映出一 種更深層、更具有潛意識的 IWM。所以在測量上,必須從童年時期與重要 他人之間的互動開始,將過去到現在的人際關係作一個回溯性的瞭解,以 瞭解個體在目前成人時期的依附型態表現,例如前述 AAI 採取訪談的方式 測量依附風格即屬之。其又稱之為「發展取向」的成人依附研究。

而同儕/親密伴侶取向乃受到兒童依附理論及陌生情境測驗的影響,

其認為成人雖受過去童年經驗的影響,在陌生情境測驗中,依附系統是一 種在該情境中「關係連結(love bond)」的展現,故更重要的是直接測量個體 在成人階段情境中與重要親密伴侶間的互動關係與方式,才更能代表成人 依附風格的展現,例如前述 AAQ、AAS、ECR 即是採取此種觀點,認為若 要瞭解個人成人依附的風格展現類型,直接詢問個體與該親密關係之間的 依附運作系統即可,孫頌賢、修慧蘭(2007)的研究亦指出,採取同儕/親 密伴侶取向的測量,雖然仍將成人依附是為一種 IWM,但必須在測量過程 中告知受測者指定一個目前的親密伴侶為回答對象,有回答對象的成人依 附自陳量表,較不會發生偏頗的測量結果。甚至該取向認為,依據現在情 境、親密對象的不同,其依附行為的展現可能有所不同,而不一定會照著 童年依附的型態來發展。其又稱之為「社會心理學取向」的成人依附研究。

而 Simpson 和 Rholes(1998)認為,這兩種取向其實都強調個別差異,

甚至都是以「類型學假說」為主要哲學依據,而前述 IWM 也透露出依附系 統是從小所形成個體如何看待世界與關係的方式,故皆強調依附的穩定不 變性。Waters, Crowell, Elliott, Corcoran, 和 treboux(2002)認為,成人依附雖 起源於 Bowlby 的相關研究,但其實他是將 Freud 的想法化成一個具體的理 論模式,更能以實證研究方式解釋人類發展與日後親密關係之關連,其具 有兩種隱喻,一是覺察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其注意到嬰兒-母親的關係與成 人-成人的關係之相似性,而關係中的支持與親和性,才是促使個體發展安 全依附、健康人生的主要能量來源;二是控制系統理論(control system theory),其認為 IWM 之內在系統的複雜監控性,個體過去形成了一套 IWM 之複雜系統,會監控其在成人階段如何判斷維持與他人關係的方法,而控 制系統理論強調,此種「維持接近性」的內在系統雖然複雜,但其既然可 以在童年時期形成,亦可以在成人時期改變。

許多研究也比較了這兩種取向在預測日後親密關係上的差異,例如 Bouthillier et. al. (2002)的研究乃將核心家庭的研究傳統稱為「一般取向 (generalized)」(例如 AAI),將同儕/親密伴侶的研究傳統稱為「特殊取向 (specific)」(例如 AAQ 與 AAS),並以實證資料比較了 AAI、AAQ、AAS 在縱 貫時間上預測日後親密關係中情緒調節行為(emotion regulation behavior)的 不同,其結果發現僅屬於一般取向的測量工具 AAI 較能預測日後親密關係 的情緒調節行為,該研究支持了「類型學假說」的看法,其認為成人依附 若以「核心家庭」取向來測量時,可發現童年時期所形成的依附行為對日 後親密關係的影響力,大過直接對親密關係互動之依附行為的測量,而依 附應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而 Waters et, al. (2002)也比較了這兩種研究傳統的差異,採同儕/親密 伴侶取向的測量 ECR 之測量結果與個體自覺在親密關係中的滿意度、關係

品質、關係滿意度無高相關、甚至無相關,更有趣的是這兩種測量結果竟 顯示無顯著相關性,而在許多研究皆指出 ECR 具有測量成人親密關係中依 附特質的效度時(Fairchild & Finney, 2006; Fraley, Waller, & Brennan, 2000),可 發現這兩種取向所測得的成人依附特質可能是不同的面向,雖然 Bouthillier et. al. (2002)認為「核心家庭」研究傳統的測量結果可能較能預測日後親密 關係的情緒調節行為,但「同儕/親密伴侶」研究傳統所測的依附行為似 乎更能預測即刻當時情境下的關係品質與感受。這似乎顯示出採「同儕/

親密伴侶」研究傳統更考慮依情境與對象的不同,而能測得更符合當時親 密關係運作樣貌的成人依附風格。若採取「同儕/親密伴侶」研究傳統,

是否也透露出影響關係運作的依附風格並非不能改變,該取向認為成人依 附不一定會完全受過去童年經驗的影響,因為個體遇到了不同的親密伴侶 對象、不同的情境、甚至有不同的成長學習,而即使童年為不安全依附者,

仍有機會在長大後成為安全依附者,即使其在「核心家庭」研究傳統上測 得隱藏潛浮的基本個性基調為不安全依附,但其在日後親密關係發展中,

遇到不同的情境、甚至不同的互動親密對象,其仍不會被判成不安全依附 的死罪,仍有轉換成表現、甚至維持安全依附的可能(只要關係能維持一 段時間)。

而在人的一生中,依附風格真的不能改變嗎?事實上許多研究都發現 依附行為也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甚至兒童依附的改變也是常見的,例如 當兒童遭到母親遺棄或重大家庭事故時更會促成兒童依附的改變(Lamb et.

al., 1984; Vaughn et. al., 1979)。許多在探討此依附理論的類型學假說時都 採取縱貫研究的方式,例如相當有名的 Crowell 和 Waters(2005)在其從嬰 兒時期到長大結婚成人的縱貫研究中也採取「核心家庭」研究傳統之測量 方式(AAI),研究者表示最希望看到依附風格的可變性,這代表兒童時期若 形成不安全依附的特性,仍有機會在長大期間改變之,在該研究發現,依 附風格應該至少具有約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穩定性,也就是有三成的人其依

附風格在長大後改變了。

從 Crowell & Waters(2005)的縱貫研究中發現,過去以陌生情境測驗 的 60 個嬰兒,其中 50 人在 20 年後成為青年時(約末 21-22 歲),再次施 測 AAI,發現有 64%的人會維持原先的依附風格(分成三類,包括安全依 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且相關係數 kappa= .40**),若僅分成兩類(包 括安全與不安全依附),則有 72%會維持原先的依附風格,其顯示了依附 的穩定性,但似乎也說明,有將近約 30%的個體可能在一生中發生依附風 格改變的可能。

仍從 Crowell 和 Waters(2005)的彙整報告中針對從童年追蹤至新婚 18 個月的夫妻發現,發現該受試有 78%保持原先三種分類的依附風格,83

%的人保持原先兩種分類的依附風格,有趣的是,其中原先從小就是安全 依附者,其有 90%的機會仍在婚後與另一半維持安全依附的表現,而有 76%原先為不安全依附者會在婚後維持不安全依附,這都顯示出依附的穩 定性。但從這些不安全依附變成安全依附者為研究對象時,發現這些「new secure」者會表現出比一般原先就是安全依附者更高的安全依附特質,而 其受到高等教育、並因結婚而能遠離其父母這兩個因素是預測其轉變的主 要原因,這些證據都顯示,雖然依附轉換到成人階段具有穩定性,但不安 全依附者不是不能改變,甚至在改變後更能夠展現安全依附的行為。

而觀察 Crowell 和 Waters(2005)的縱貫研究中發現,其並未將另一半 納入研究範圍中,該樣本中提到接近一半的受試者,其依附型態與其伴侶 是雷同的(顯示有 55%的受試個體來自安全組或不安全組的婚姻,而有 45

%來自混合組),而個體來自安全組與不安全組原本就較容易維持原先的依 附型態,但對混合組來說,個體依附風格改變的機會是否會比較大呢?

而 Crowell 和 Waters(2005)的研究也指出,這其間若當年的嬰兒遇到 某些環境變遷,仍會造成依附的改變,例如父母離異、父母死亡、父母或

仍維持安全依附者,其剩餘 2/3 則轉變成不安全依附,但也發現其中兩個 人在遭遇上述環境變故後反而從不安全依附變成安全依附。

可知,就人一生的發展而言,該縱貫研究大致而言支持依附穩定性的

「類型學假說」,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改變(至少有三成改變的可能),本 研究以為,遭受環境變異的個體原本就少,故自然能夠改變依附行為的現 象本屬不多,但並非不能改變,而類型學假說也受到了相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