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品質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品質的影響"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成果報告

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

關係品質的影響

核 定 編 號 : NSC 95-2420-H-004-059-DR 獎 勵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指 導 教 授 : 修慧蘭 博 士 生 : 孫頌賢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08 月 11 日

(2)

第一章、緒論

本研究欲針對大學生的愛情關係進行研究,以往從成人依附理論的研 究認為,大學生愛情關係之所以有「好」有「壞」,是受到兩人相處時愛 情依附風格或特質的影響,愈是展現出安全依附風格或特質,愈可經營出 高滿意度、高品質、低衝突暴力的愛情關係或互動行為(王慶福, 2000; 林 佳玲, 2000; 廖宏啟, 1999; Banse, 2004; Collins & Read, 1990; Feeney, 1994; Feeney, 2002; Meyers & Landsberger, 2002; Stackert & Bursik, 2003)。本研究 採 取 Benjamin(1979) 所 建 立 的 社 會 行 為結 構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簡稱 SASB 模式)的觀點,認為大學生愛情依附特質乃是由伴侶互 動 中 的 人 際 行 為 影 響 所 致 , 從 Pincus, Dickinson, Schut, Castonguay, 和 Bedics(1999)的研究可發現,個體過去在親子關係中若經驗具滋潤性親和 (Best Affiliation)之人際行為,可促成降低焦慮、逃避等安全依附特質的展 現;而具破壞性親和(Worst Affiliation)的人際行為則具有反效果。這些研究 在實務中深具意義,依附治療可分成以改變依附為焦點的治療取向(例如情 緒焦點治療,Greenberg & Johnson, 1988),以及重視人際行為改變的治療 取向(Davila, 2003),而大部分的依附治療乃以直接改變依附為焦點,若能 瞭解人際行為對於依附特質的影響,則可增加實務上促成依附改變的另一 種可能。本研究認為,在愛情關係中具滋潤性或破壞性親和的人際行為會 影響焦慮、逃避等愛情依附特質的表現,甚至可影響成人依附風格、依附 特質的改變。故本研究主要目的包括:第一,探討伴侶間的人際行為是否 會影響個人在愛情關係中依附特質的展現。第二,探討伴侶間的人際行為 對個人在愛情關係中依附風格、依附特質改變的影響情形。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目的

梁山泊與祝英台的故事讓多少男男女女為之傾倒,有人羨慕那至死不 渝的故事情節,有人也期望一生中能遇到一段無怨無悔的真感情,但試想

(3)

若梁祝故事最後是歡喜收場,山伯不用吐血而死,英台不必投墳陪葬,兩 人亦不需枉作蝴蝶夢,而是歡歡喜喜地結親家,那他們的愛情故事真的就 有美好的結局嗎?尤其在當今大學裡發生的愛情,許多故事看似甜蜜而新 鮮,然修慧蘭、孫頌賢(2003)針對約會暴力的研究指出,約有六成以上的 大學生曾在約會關係中遭受或施加肢體或口語/情緒暴力,這是否顯示並 非每一段大學愛情故事都是快樂的相處過程呢?是鴛鴦還是冤家?到底 這些大學愛情故事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有些人可以經營出一段如同鴛 鴦一般相配的快樂故事?有些卻像冤家一樣地相互糾纏?

一、愛情中人際行為影響愛情依附特質的展現

從成人依附理論(adult attachment theory)的角度似乎可一窺為何在大學 愛情裡有著不同的故事情節發展。Brennan, Clark, 和 Shaver(1998)曾以因素 分析,整合出「焦慮(anxiety)」與「逃避(avoidance)」等兩大依附特質,並 將成人依附風格分成四型,包括 C 型:高焦慮、低逃避時歸類為焦慮/矛 盾型依附風格(anxious-ambivalent),A 型:低焦慮、高逃避時歸類為逃避型 依附風格(avoidant),B 型:低焦慮、低逃避時歸類為安全依附風格(secure), 以及綜合 A 型與 C 型的 A/C 型:高焦慮、高逃避時歸類為錯亂型依附風 格(Disoriented/disorganized)等。研究指出,不同依附風格者其所知覺的關係 品質與滿意度有所不同(Collins & Read, 1990; Meyers & Landsberger, 2002; Stackert & Bursik, 2003),大致而言皆是安全依附者較能知覺到良好的親密 關 係 品 質 , 而 不 安 全 依 附 者 則 相 反 。 而 Morrison, Goodlin-Jones, 和 Urquiza(1997)就曾經以前述 SASB 模式研究不同依附風格者在親密關係中 的人際行為,其認為不同依附風格者會展現出不同的伴侶間人際行為,大 致而言不安全依附者會比安全依附者更容易表現出攻擊、較少順從對方等 較不佳的人際互動方式。可發現過去愛情依附風格的研究,都強調個人或 伴侶間依附風格的搭配對於伴侶間人際行為的影響,然本研究從 SASB 模

(4)

式重新檢視成人依附理論,認為在愛情中之所以會形成不同的愛情依附風 格或特質,可能是受到伴侶間人際行為的影響所致。

Benjamin(1979)的 SASB 模式,其運用了 Sullivan 的人際動力理論為基 礎,兼採 Mahler 個體分離化理論以及 Murray 的需求論,認為個體在成人世 界中的人際行為展現,主要受到過去親子關係中人際的焦點在他人(focus on other)之「人際間主動對人的行為(簡稱:主動行為)」、人際的焦點在自 己(focus on self)之「被動的人際反應(簡稱:被動反應)」、以及人際的焦點 在內射自我(introjective focus)之「內射的自我概念(簡稱:內射自我)」等三 個層面的影響,故成人世界的人際行為亦可採此三層面描述之,更重要的 是人際互動中隱喻的人際預測原則(predictive principles)亦是影響關係運作 結果的重要因素。在人際行為的描述方面,SASB 模式修正 Leary(1957)、 Schaefer(1965)的人際行為環複模式,認為所有的人際行為可由「親和性 (Affiliation)」—愛與恨(love and hate)等行為與「互依性(interdependent)」—控 制與自主性(control and autonomy)等行為組成環複空間的 X 軸與 Y 軸,進而 組合出八種人際行為(又可分成主動、被動、內射自我等三個層面,故有 二十四種人際行為)。

而所謂的依附是指個體童年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接近性(Maintain proximity )的能力,當個體有能力如過去主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 換為成人依附,亦稱為依附系統(attachment system),進而形成不同的依附 風格(attachment style) (Hazan & Shaver, 1994; Simpson & Rholes, 1998)。從依 附理論實證觀察親子互動的人際行為中亦可發現與 SASB 模式相呼應之 處,依附理論認為個體主要以三種人際行為以維持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接 近性以及向照顧者尋求安全感。而此三種人際行為包括提供行為(providing behaviors)、尋求行為(seeking behaviors),以及接受知覺(perception of receive) 等 (Mikulincer & Shaver, 2005; Ptacek, 1996; Sarason, Pierce, & Sarason,

(5)

述三個層面的人際行為,進而在長大後,以一種依附轉換模式(a model of attachment transfer processes)(Hazon & Shaver, 1994),形成在成人愛情配對 中展現不同的人際行為,由此可推論在愛情互動中的人際行為,亦可分成 提供行為、尋求行為、以及接收知覺等三個層面。而本研究認為 SASB 所 提到的三個層面人際行為,剛好與依附理論中的三種人際行為相呼應,包 括提供行為即是 SASB 模式中主動層面的測量內容,尋求行為即是被動層 面的測量內容,接收知覺即是內射自我的測量內容。根據 Mikulincer 和 Shaver(2005)對依附理論的整理可知,兒童依附是在親子關係的情境下, 從主要照顧者的提供行為,與個體回應的尋求行為,並在此「提供-尋求」 的搭配中,形成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識,並促成不同兒童依 附的展現;本研究以為,在愛情關係的情境下,愛情依附特質或風格可能 也會受到對方的提供行為與個體自己回應的尋求行為的影響。 事實上成人依附理論乃是一套根據兒童依附的實證研究所歸納出來 的觀察結果,但該理論對於個體為何會發展出不同的成人依附風格或特 質,並未有強而有力的論述。Florsheim, Henry, Benjamin(1996)的研究指出, Benjamin(1979)的 SASB 模式運用了 Sullivan 的人際動力理論與說法,可用來 充分解釋成人依附的形成的原因,其認為個體過去在親子關係中的人際行 為,是主要影響個體在親密關係中展現不同依附特質的主要因素。而 Pincus et. al. (1999)的研究可說是巧妙地整合了 SASB 模式與成人依附理論,其指 出個體回憶童年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人際行為(尤其是與 Affiliation 有關的 行為,例如主動關愛、肯定、保護),會影響現在與另一半依附對象相處 時依附特質展現,例如害怕型(Fearful)與矛盾型(preoccupied)依附風格者,比 安全依附者曾接受過更高的破壞性親和(worst affiliation)行為。在 Pincus et. al. (1999) 的研究認為,親子互動中的「親和性」人際行為才是影響個體依附 特質展現的主要因素,並強調人際行為中的「互依性」並非影響依附特質 的重要因素。其採取 Sullivan 的想法,認為親和性人際行為主要滿足了關係

(6)

中個體尋求「情緒接觸(emotional contact)」的需求,而根據依附理論,依 附系統主要的功能即是滿足個體與互動對象之間的「維持親密接近性」的 需求,故過去親子間「親和性」人際行為才是影響依附特質展現的主因, 而非親子間的「互依性」人際行為。本研究也運用此想法,認為在愛情關 係中,可能較能影響依附特質或風格的是強調愛的表達的伴侶間「親和性」 人際行為,而非強調控制或給予自主自由的「互依性」人際行為。 但若僅考慮伴侶間單方面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僅考慮對方的 「提供」行為,與個體的「尋求」行為),則忽略了兩人關係互動層面的 影響,事實上 Benjamin(1996)認為,提供與尋求行為的互動搭配也具有影 響力,其提出了「人際預測原則」來說明這種相互影響力。Benjamin(1996) 的人際預測原則包括「互補性原則(complements)」、「相似原性則(similarity)」、 「對立性原則(antithesis)」、「內化性原則(introjection)」,更適合作為瞭解影 響關係互動的元素,其中「互補性」原則即描述了一方提供、另一方尋求 時的互動搭配性。故本研究認為,不僅是伴侶間對方的親和性提供行為、 與自己回應的親和性尋求行為會影響愛情依附特質的展現,伴侶間提供與 尋求之間的「親和性互補」亦會影響依附特質的展現。

二、愛情依附風格的改變

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愛情故事可改寫嗎?許多學者都相當好奇「個 人」的成人依附風格之發展歷程。在發展心理學中,人類心理發展具有兩 種意涵,一是「變」—即某種心理特質隨時間發展而呈現「可變性」,二 是「不變」—即該項心理特質隨時間發展呈現「穩定性」(蘇建文 譯,2002), 依附理論基本上採「類型學假說(prototype hypothesis)」(Bouthilier, Julien, Dubé, Bélanger, & Hamelin, 2002; Crowell & Waters, 2002; Simposon & Rholes, 1998), 即認為依附系統具有穩定不變的發展特性,即從過去與重要他人互動中形 成 的 依 附 特 質 或 風 格 , 會 穩 定 的 出 現 在 成 人 世 界 的 人 際 互 動 中 。

(7)

Bowlby(1988)、Hazan 和 Shaver(1994)、Bartholomew 和 Shaver(1998)曾指 出依附具有「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簡稱 IWM)」的特性,所 謂的 IWM 是指「成人透過過去嬰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互動,學會期望 什麼(thoughts)、如何做(behaviors)、以及如何感受(feelings),進而發展出對 世界、對重要他人與對自我的內在心理表徵,每個成人都會發展出自己獨 特的運作模式」,而 Feeney(1999)依據 IWM 的看法,認為依附行為在親密 關係中很難改變的原因包括:1.因為 IWM 的特性,個體會傾向於選擇符合 其依附系統中對自己與他人的信念之環境,以作為關係生存的依據;2.IWM 是一種自我重複(self-perpetuating)的循環行為,所以個體若不信賴他人,其 會重複收集資料以驗證其原來的信念;3.個體容易有資訊歷程偏見傾向, 即選擇自己相信的信念與感受來進行解讀。以上三點都顯示出 IWM 即為個 體主觀看待自己與關係的方法與角度,故較不容易改變。然 Feeney(1999) 也樂觀的認為,依附發展仍可能會因為個體遇到了不同的親密關係、演出 不同的故事進而改變了個人的依附風格,本研究亟欲探討個體在愛情關係 中依附風格改變的可能。 若從人一生的發展歷程來說,依附行為是可能改變的,例如當兒童遭 受失去母親或重大家庭事故時更容易促使兒童依附的改變(Lamb, Tompsom, Gardner, Vharnor, & Estes, 1984; Vaughn, Egeland, Stroufe, & Waters, 1979), Crowell 和 Waters(2005)從嬰兒時期到新婚的縱貫研究發現,雖然約有 96 %在兒童期為安全依附者,長大後會維持原先的安全依附風格,但約有 76 %的不安全依附者會維持原先風格,顯示依附系統具有七成的「穩定性」, 但也有約三成的「可變性」。若依據 Cozzarelli, Karafa, Collins, 和 Tagler (2003) 的看法,採取以考慮情境、親密伴侶對象為主的同儕/親密伴侶之成人依 附 研 究 傳 統 , 並 以 自 陳 式 量 表 方 式 進 行 兩 個 時 間 點 以 上 的 重 複 測 量 (test-retest),大致而言,成人依附的歸類在兩個時間點上會有約 30%左右 的不穩定性,甚至在某些族群上會更高(例如流產後的婦女)。

(8)

可知,依附風格是可能在成人時期產生改變的。Simpson, Rholes, Campbell, 和 Wilson(2003)的研究也發現從新婚到作母親的女性會知覺對方提供較少 支持行為、對方表達較多情緒上的憤怒指責,會促使女性趨向展現矛盾型 依附;而女性較少向對方尋求支持、知覺對方較多逃避行為,則女性會趨 向展現逃避型依附。而 Feeney(1999)認為,無暴力的婚姻關係,才容易促 成安全依附的展現,故 Feeney(1999)樂觀的認為,依附風格並非不能改變, 尤其當親密關係提供與過去經驗不同的感受時,則可能會改變其依附風 格,例如高滿意度的親密關係可能會促成個體重新修正其 IWM,而從不安 全依附轉換成安全依附。本研究綜合前述關於 SASB 模式的論點,認為愛 情關係中的親和性人際行為是可以促成依附風格的改變,也就是說,在經 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後,愛情關係中對方提供較多滋潤性親和,以及自己回 應較多之滋潤性親和人際行為、且較多滋潤性親和之互補性,亦可能促成 個體從不安全依附變成安全依附(變安全);而伴侶間較多「破壞性親和」 人際行為與互補性,亦可能促成個體從安全依附變成不安全依附(變不安 全)。本研究將依據 ECR 量表,在兩個時間點上進行該時間個人依附風格 的分類,並將依附風格改變分成四種情形,包括變安全(從不安全依附風格 變成安全依附風格)、變不安全(從安全依附風格變成不安全依附風格)、維 持安全(兩個時間點皆為安全依附風格)、維持不安全(兩個時間點皆為不安 全依附風格),以比較這四組在兩個時間點上人際行為的變化。並且從前述 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探討中,本研究也欲分析伴侶間人際行為 經過ㄧ段的時間的改變量,是否也可預測對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 另外從過去研究可知,可能促成成人依附風格改變的其他重要原因有 二,一是重大壓力事件,例如父母離異、父母死亡、父母或孩子本身遭遇 重大疾病(Crowell & Water, 2005),孩子童年遭受母親遺棄、或家中發生重 大事故(Lamb et. al., 1984; Vaughn et. al., 1979),甚至是流產、墮胎等(Cozzarelli

(9)

發心理疾病亦可能促使個體從安全依附變成不安全依附(Cozzarelli et. al., 2003)。故本研究欲探討愛情關係中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風格與依 附特質改變的影響,則必須先排除個體遭受重大壓力事件、以及心理疾病 的影響。

三、人際行為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考量

本研究欲探討愛情關係中個人層面的人際行為以及關係層面的人際 預測原則對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而從孫頌賢(2001)家庭系統的研究中發 現,在進行「關係互動」研究時,必須考量三個方面的影響,包括:1.個 體知覺自己的人際行為、2.對方的人際行為、3.關係層次的配對結果。 在個體知覺自己的人際行為中,本研究將探討個人人際行為如何影響 個體知覺在愛情關係中的依附特質展現。但事實上,個體依附特質亦會受 到對方行為的影響,故必須考慮對方人際行為的影響。然而從孫頌賢(2001) 在進行家庭系統研究中發現,同時測量孩子知覺父母的行為,以及父母自 己報告出的行為,之間雖然有相關,但事實上是有差異的,故在進行測量 對方的人際行為時,必須分成個體自陳對方的人際行為,以及實際對方的 人際行為等兩方面對個體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相同地,在互補性測量 上,也必須將個體自陳與實際對方分開測量。 可知,本研究除了測量個體主觀認知對自己與對方的行為外,也必須 測量實際上伴侶的提供行為,故伴侶雙方需要同時接受測驗,此在研究方 法上稱為「配對研究法(dyadic or paired research method)」(吳嘉瑜, 2005; Banse, 2004; Feeney, 2002)。Thompson 和 Walker(1982)指出,所謂的配對 研究是指以「關係」為分析單位,將焦點放在兩人互動的層次,而同時測 量到關係中不同人的觀點,且對資料的解釋與意義的延伸也應屬於關係層 次的,孫頌賢、修慧蘭(2002)、吳嘉瑜(2005)認為在關係中測量到不同觀 點而產生資料上的相同或相異現象,這更是瞭解關係特性的重要資訊。故

(10)

在研究方法上,應採同時收集約會伴侶雙方的資料,而以「關係」為測量 單位與分析依據。故本研究欲探討伴侶間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影響的五種 路徑,包括 1.個體自陳對方的提供行為、2.實際對方的提供行為、3.個體 自陳自己的尋求行為、4.個體自陳對方的提供行為與自己的尋求行為配對 後的互補性、5.以及實際對方的提供行為與自己的尋求行為組合後的互補 性等五種伴侶間的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 另外本研究將先探討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是否有影響,並探討依附風 格與依附特質的改變是否與伴侶間人際行為有關連,故採「追蹤研究(panel study)」方式,進行兩個時間點的測量,第一個時間點資料將用作探討人際 行為對依附特質的迴歸預測情形,而兩個時間點的資料將用來探討人際行 為或提供-尋求之間的互補性是否可促成依附風格或依附特質的改變。約會 伴侶剛開始時可能會採取原先習慣的依附特質,但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 方的親和性人際行為或提供-尋求之間的互補性都可能會影響其依附特質 的展現,甚至影響依附風格、依附特質的改變。

第二節、研究問題

依據以上目的,本研究欲以目前是約會關係之大學生伴侶為研究對 象,並排除兩週內發生重大壓力事件與心理疾病之受試者,以配對之「關 係」為研究單位,採追蹤研究之兩個時間點的測量(間隔三個月,約十二 週),測量 SASB 模式中的十六種提供與尋求人際行為,並以環複模式的計 算方式(Leary, 1957),計算出親和性與互依性人際行為指標,以及計算出 提供與尋求的互補性。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目的與問題如下:

研究目的一: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

此部分將採取第一個時間點的資料作為分析對象,以多元迴歸分析方 式,探討五種伴侶間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的預測情形。伴侶間「親和性」 人際行為是否會影響個人在愛情關係中依附特質(逃避、焦慮)?且「親

(11)

和性」人際行為,是否比「互依性」人際行為更容易影響依附特質的展現?

A.對方的提供行為

假設 1-1:個人自陳對方提供愈多滋潤性親和,提供愈少破壞性親和, 則會促使展現愈少逃避與焦慮依附特質,而互依性則無此影響。 假設 1-2:實際對方提供愈多滋潤性親和,且提供愈少破壞性親和, 則會促其展現愈少逃避與焦慮依附特質,而互依性則無此影響。

B.個人的尋求行為

假設 1-3:個人尋求行為愈多滋潤性親和、愈少破壞性親和,則會促 使其展現愈少逃避與焦慮依附特質,而互依性則無此影響。

C.提供與尋求的互補性

假設 1-4:個體自陳對方提供與個體尋求愈多滋潤性親和的互補性、 愈少破壞性親和的互補性,會促使展現愈少「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 而互依性則無此影響。 假設 1-5:實際對方提供與個體尋求愈多滋潤性親和的互補性、愈少 破壞性親和的互補性,會促使展現愈少「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而 互依性則無此影響。

研究目的二: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風格改變的影響

伴侶間人際行為是否會促成依附風格的改變?而伴侶間人際行為是 否會在不同依附風格改變分組中有差異?甚至兩個時間點人際行為的改 變量,是否與依附特質改變量有關?本研究假設,變安全與維持安全的依 附風格改變組中,滋潤性親和應在兩個時間點的測量上保持高分,甚至愈 變愈高,破壞性親和應在兩個時間點的測量上保持低分,甚至愈變愈少; 而變不安全與維持不安全的分組中,滋潤性親和應在兩個時間點的測量上 保持低分,甚至愈變愈少,破壞性親和應在兩個時間點的測量上保持高

(12)

分,甚至愈變愈多。而此兩方面伴侶間的人際行為,包括了對方的提供行 為(自陳與實際)、自己回應的尋求行為、以及提供與尋求配對組合後的 互補性(自陳與實際)。 故此部分分成兩種分析方式,第一是將二個時間點測量到的依附風格 改變,分成「變安全組」、「變不安全組」、「維持安全組」、以及「維持不 安全組」,以比較五種伴侶間人際行為在依附風格改變上的差異。第二是 計算出兩個時間點五種人際行為與焦慮、逃避依附特質的改變量,以探討 人際行為改變量對依附特質改變量的預測為何。

A.對方的提供行為

假設 2-1:個體自陳對方在兩個時間點上提供親和性人際行為的變 化,在四種依附風格改變組中有差異。自陳對方提供親和性人際行為的改 變量,可預測焦慮或逃避依附特質的改變量。 假設 2-2:實際對方在兩個時間點上提供親和性人際行為的變化,在 四種依附風格改變組中有差異。實際對方提供親和性人際行為的改變量, 可預測焦慮或逃避依附特質的改變量。

B.個人的尋求行為

假設 2-3:個體在兩個時間點上尋求親和性人際行為的變化,在四種 依附風格改變組中有差異。自陳尋求親和性人際行為的改變量,可預測焦 慮或逃避依附特質的改變量。

C.提供與尋求的互補性

假設 2-4:在兩個時間點上個體自陳對方的提供行為與自己的尋求行 為之互補性的變化,在四種依附風格改變組中有差異。自陳伴侶間提供與 尋求人際行為在親和性之互補性的改變量,可預測焦慮或逃避依附特質的 改變量。

(13)

互補性的變化,在四種依附風格改變組中有差異。實際伴侶間提供與尋求 人際行為在親和性之互補性的改變量,可預測焦慮或逃避依附特質的改變 量。

第三節、名詞解釋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中提及重要的名詞提出說明:

一、愛情關係

本研究所指稱的愛情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係指以目前正在談戀愛 且尚未分手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而該愛情關係至少要維持一個月以上, 且主觀認定正在與另一半約會伴侶談戀愛為主,而此親密關係尚未形成法 定的婚姻關係。

二、成人依附與愛情依附

本研究所稱 的成人 依附係指根 據「成 人依附理論 (adult attachment theory)」,描述成人的親密關係中藉以與其親密伴侶之間因有維持接近性功 能,而有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動力關係。 依據成人依附理論,在本研究中的「愛情依附(romatic attachment)」, 係指在大學生愛情關係中,個體藉由自陳式量表測量出其在此關係中的 「依附特質」與「依附風格」,本研究採 Brennan et.al. (1998)的「親密關係 體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ECR」量表,可測量出個人的 「焦慮(anxiety)」與「逃避(avoidance)」兩大「愛情依附特質」,並以群集分 析方式,將依此依附特質分類出四型「愛情依附風格」,包括 C 型:高焦 慮、低逃避時歸類為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anxious-ambivalent),A 型:低焦 慮、高逃避時歸類為逃避型依附風格(avoidant),B 型:低焦慮、低逃避時 歸類為安全依附風格(secure),以及綜合 A 型與 C 型的 A/C 型:高焦慮、 高逃避時歸類為錯亂型依附風格(disoriented/disorganized)等。

(14)

三、伴侶間人際行為

本研究所指稱的伴侶人際行為,係指個體在愛情關係中的提供與尋求 行為之人際行為,此定義乃是整合了成人依附理論與 Benjamin(1979)所建 立的社會行為結構(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簡稱 SASB 模式)的 觀點。依據 SASB 模式,可測量的伴侶間人際行為包括:1.個體自陳對方 的提供行為、2.實際對方的提供行為、3.個體自陳自己的尋求行為、4.個體 自陳對方的提供行為與自己的尋求行為配對後的互補性、5.以及實際對方 的提供行為與自己的尋求行為組合後的互補性等五種。又依據 SASB 模 式,此五種人際行為各自可測量出環複模式上的八種行為指標,此八種行 為乃由「親和性(Affiliation)」與「互依性(interdependence)」兩種人際行為指 標以環複模式的二為空間方式組合而成。親和性強調伴侶間的人際行為以 愛、恨為主的行為描述,而互依性是指伴侶間的人際行為以操控、自主為 主的行為描述。故本研究藉由此環複模式,在上述五種伴侶間人際行為 上,各自可將八種行為組合出「滋潤性親和」、「破壞性親和」、「自主性」、 「控制性」等人際行為指標。 依據 SASB 模式提出人際預測原則中的互補原則,本研究在關係層次 上,測量出伴侶間在提供與尋求行為上的「互補性(complements)」,本研究 亦採取將伴侶雙方的提供與尋求行為相乘後相加的方式,組合出互補性的 指標,互補性愈高,代表伴侶雙方在提供與尋求行為上相對應的相成相輔 程度愈高。

(15)
(16)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將先在第一節中論述成人依附理論,以及依附關係中的人際行 為;第二節中將介紹 SASB 模式,以及伴侶間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形成的 影響;而最後第三節中將論述在愛情關係中,伴侶間人際行為是否可以促 成依附風格的改變。

第一節、成人依附理論與愛情關係

所謂的依附(attachment)是一種以演化-生物性(evolutionary-ethological perspective)理論為描述基礎的恆定系統(homeostatic system),也稱之為「依 附系統(attachment system)」(Bowlby, 1988; Johnson, 2003),此系統具備兩 種特色,一是具備「尋求接近性」之功能,二是具有「安全天堂」與「安 全感堡壘」之功能。以下將先簡述成人依附理論與測量方式,進而整理不 同依附風格者的行為差異。

一、依附理論的特性

依附系統被視為提供兒童維持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接近性之功能(the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the proximity-seeking behaviors) (Bowlby, 1969, 1973, 1980, 1988),嬰兒為了生存必須保持此接近性,以確保滿足生存上的需 要。Bowlby 認為所謂依附系統是人類(嬰兒)生存時的重要調節機制,此 系統會促使脆弱的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親密肢體的接觸,而嬰兒也 藉由此維持親密接近性(maintaining close proximity)而得以生存,故依附理論 認為人天生具有尋求與他人接近的傾向(the tendency to seek proximity)。

然此依附系統具也有個別差異性,而此具有尋求接近性之依附系統, 特別會在具有分離或壓力的情境或環境下突顯出來,例如相當著名的 Ainsworth, Blehar, Waters, 和 Wall(1978)所設計的陌生情境測驗,即可看到 不同嬰兒在面對與主要照顧者(母親)分離之壓力情境時,其依附系統運

(17)

Shaver(1994)則認為此具有尋求接近性的依附系統,會在成人階段展現出 不同的依附形式(attachment formation)也就是說個體會在成人階段展現不同 依附風格的個別差異性(包括 anxious/ambivalence、avoidant、secure 等類型), 此乃個體長期在社會環境適應下的結果,且會在真實關係中維持穩定的內 在模式運作(internal working model),而此內在模式運作即為個體在關係中展 現 出 對 關 係 的 其 描 述 個 體 在 關 係 中 對 自 我 、 對 他 人 、 對 世 界 的 所 知 (thoughts)、所感(feelings)、所為(behaviors)。 而依附關係可說是人一生中最初開始的人際關係,他主要受到個體嬰 兒時期本身(self)、主要照顧者(caregiver)、以及所處環境與情境(situation)三 個元素的綜合影響(Ptacek, 1996),而此三個元素也是依附系統在日後影響 個體與他人互動的主要元素。故本研究認為在約會關係中,亦可看到兒時 依附系統對於現有親密關係中自己(self)、約會伴侶(others)、與關係情境 (situation)等三方面的影響。而依據 Hazan 和 Shaver(1994)的「依附轉換模 式(a model of attachment transfer processes)」,其認為在大人世界中看到的成 人依附其實是兒童時期與重要照顧者(父母)之間依附關係的延伸,隨著 個人發展階段的變化,個體與父母之間的依附行為內涵,原先包括維持接 近性(proximity maintenance)、一種能保存安全感的安全天堂(safe haven)、以 及一種能作為探索未知的安全感基礎(secure base),逐漸轉變成成人依附中 能與同儕維持接近性、以同儕為安全天堂與安全感基礎的關係形式,而約 會關係即是其中一種個體在大學期間重要的依附關係型態之一,而個體在 愛情關係中所展現的依附系統之分類,則可稱為「愛情依附風格」(王慶福, 2000)。可知,兒時與主要照顧者(self 對 caregiver)之間的關係,會以一種 轉換方式,轉換到約會關係中與伴侶(self 對 other)之間的關係,Sullivan(1953) 認為,個體在後來的親密關係(或是人際關係)中會將過去與重要他人之 間的互動經驗(人際行為),以一種矛盾扭曲(parataxic distortion)的現象, 彷彿演出在現在的情境中,例如 Elicker, Egeland, 和 Sroufe(1992)的長達十

(18)

年的縱貫追蹤研究中,即發現兒童依附的確可預測日後長大的人際關係技 巧與自信。本研究基於上述之發現認為,可以圖 2-1 來表示此種依附轉換 模式,童年經驗中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或轉換到約會關係中伴侶互 動的經驗,而此種互動關係,或呈現一種特有的依附風格,而事實上,此 種依附風格是延伸了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風格。 依附系統除了具有「尋求接近性」之特徵外,也具有「安全天堂(safe haven)」與「安全感堡壘(secure base)」的特性,依附的「安全天堂」功能 即指依附能「延伸過去」經驗,而在此時此刻呈現出與過去經驗類似的關 係的樣貌;而依附的「安全感堡壘」功能即指依附能「招引未來」經驗, 而在此時此刻作為現在人際互動的基礎,成人依附的測量雖然是一個時間 點下片段的測量,但是事實上測量到的是個體「延伸過去」—過去與原生 家庭互動經驗後留下的刻痕,也測量到個體「招引未來」—個體以前述經 驗為基礎,作為現在或未來愛情關係經驗的基礎。也就是說,兒童時期個 依附 轉換模式 Other: Caregiver Self: Infant Situation: Parenting Childhood Attachment Other: Partner Self: Adult Situation: Dating Adulthood Attachment 依附 轉換模式 Other: Caregiver Self: Infant Situation: Parenting Other: Caregiver Self: Infant Situation: Parenting Childhood Attachment Other: Partner Self: Adult Situation: Dating Other: Partner Self: Adult Situation: Dating Adulthood Attachment 圖 2-1. 依附轉換模式-situation、self、other 的對應

(19)

形成個人不同的依附風格,且會轉換到成人約會關係中個體自我與約會伴 侶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形成不同的愛情依附風格。

除了兒時 self 對 caregiver 的關係會對應到成人愛情關係中 self 對 other 的關係外,依附系統所展現的人際行為,亦需在特殊的情境(situation)下才 較能被發現、研究之。依據 Bowlby(1973)的看法,個體在遭受壓力或迫害 (distress)的情境下,其依附系統會被刺激出最強的活動效果,進而可評估 其依附風格之分類,而 Simpson, Rholes, 和 Nelligan(1992)的研究亦認為,若 要研究約會關係中依附風格之角色與作用,則必須設計在一種高壓力、高 焦慮的「焦慮喚起情境(anxiety-provoking situation)」下,才較容易觀察到依 附系統中尋求接近性的特性與人際行為。

二、成人依附的形成

從前述依附轉換模式可知,在愛情關係中的成人依附風格展現,其實 是延伸了過去童年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情境-自我-對方」的運作模式。而 回溯兒童依附的研究可知,孩子的依附風格,主要受到孩子與主要照顧者 之間在親子關係的情境下,彼此間「提供者-尋求者(provider-seeker)」之人 際行為表現(Mikulincer & Shaver, 2005)所致。在兒童依附理論中,父母親或 主要照顧者在此依附系統中扮演著提供者的角色(provider),而兒童或嬰兒 則是扮演尋求接近性與保護的尋求者角色(seeker),而最初的依附關係即是 此「提供者-尋求者(provider-seeker)」之組合,若父母成功的扮演安全感的 提供者,則孩子較能從尋求安全感的過程中展現安全依附的特質,而若此 提供者-尋求者之人際行為組合出了問題,則孩子就容易展現不安全依附的 特質,而 Mikulincer 和 Shaver(2005)認為,個體在日後的親密關係中其實 就是個體企圖重新找回兒童時代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個體就是在此 童年時代「提供者-尋求者(provider-seeker)」之關係互動中,學會了長大後 在親密關係裡演出「提供」安全感或是「尋求」安全感的人際行為,故可

(20)

在 Simpson et. al.(1992)的研究中發現,在成人的約會親密關係中,依附系 統中的尋求接近性會具體化成伴侶間支持行為的尋求(support-proximity seeking)與給予(support giving),並發現安全依附者比逃避依附者更容易有尋 求支持、給予情緒支持、承諾支持、肢體接觸等行為。

可知在成人親密關係中的人際行為,除了可包括「提供」與「尋求」 兩種人際行為外,Sarason et. al.(1990)、Ptacek(1996)的研究認為,還必須 考 慮 個 體 如 何 知 覺 與 接 收 來 自 伴 侶 的 支 持 等 人 際 知 覺 (perception of receive) , 也 是 展 現 依 附 系 統 之 特 質 的 人 際 行 為 之 一 , 而 Muller 和 Lemieux(2000)針對不同成人依附風格者所知覺的社會支持造成心理適應 的影響研究中發現,對不同依附者而言,其所知覺是否接收到社會支持似 乎可以預測其心理疾病與心理適應,若個體屬於低安全依附者,則較易知 覺接收到較低的社會支持,而形成更嚴重的心理疾病與適應。但個體所接 收的社會支持是真實所接收的社會支持嗎?Morrison et. al.(1997)的研究似 乎提供了一些答案,其發現安全依附者似乎會比不安全依附者較不容易知 覺對對方給予攻擊會批評的行為,也比較不會覺得其他人會有退縮或過渡 順從的行為,而焦慮依附者會知覺到他人對自己有較多的攻擊與順從,與 逃避依附者除了會知覺他人給予自己較多攻擊外,也覺得他人對自己有較 多的漠視行為整體而言,似乎在說明安全依附者比不安全依附者有較正向 的角度看待人際關係。而 Larose 和 Bernier(2001)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 該研究考慮到測量不同依附者其所接收的人際支持行為可能受到自陳或 他評等不同測量方式的影響,故除了測量受試者所接受到的尋求社會支持 之因應行為,也測量同儕對其評估的人際行為,發現焦慮矛盾依附者會報 告較多的孤單寂寞感受,但其同儕則指出焦慮矛盾依附者並沒有較缺乏人 際互動,也不會過渡的在人際關係上退縮,而 Dozier 和 Tyrell(1998)的研 究認為,大致上焦慮矛盾依附者傾向於報告出較低品質的人際適應結果,

(21)

兒童依附的形成來自於親子互動中「提供」、「尋求」等人際行為,以及孩 子在此關係中如何「接收知覺」人際行為訊息。而依據依附轉換模式,個 體約會關係中,也會藉由與伴侶間的「提供」、「尋求」、「接收知覺」等人 際行為,而促成個體對愛情依附風格的形成。故本研究以為,成人愛情依 附風格或特質的展現,也可能受到伴侶間人際行為的影響。 然而過去並無詳細描述成人依附系統中人際行為的內涵(僅 Simpson et.al.(1992)研究伴侶提供支持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而 Benjamin(1996) 的 SASB 人際行為模式恰巧可補足此部分,此部分將於第二節中論述。

三、成人依附風格的測量

成人依附的測量方式相當多,可包括他評式(outsider)與自陳式(insider) 兩種,在他評式當中最著名的即為 George, Kaplan, 和 Main(1985)所發展的 成人依附晤談(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AAI 乃是他評式的訪談 技術,請成人回憶兒童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互動(Adult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 進 而 將 個 體 予 以 類 型 學 (prototype) 的 分 類 , 包 括 Secure-autonomy 、 Preoccupied 、 Dismissing-avoidant 、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等四類型,其認為 AAI 的優點是能測量到潛意識的互動關係本質,此可避 免受訪者的抗拒現象,但其所需花費的時間相當冗長,且必須經過專門的 訓練,在實際研究操作上有其困難。

自陳式測量最早乃由 Hazan 和 Shaver(1987)(AAQ 量表),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AAS 量表)等所建立,而這些評估工具都強調分辨依附 風格的個別差異性,並各自有不同的成人依附風格分類理論。Hazan 和 Shaver(1994)乃承襲 Bowlby 與 Ainsworth 的兒童依附概念,其認為成人依附 是從小發展出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維持關係的能力,當個體有能力如過去主 要照顧者一樣提供支持時,則轉換為成人依附,也就是說個體會在成人階 段展現不同依附風格的個別差異性(包括 anxious/ambivalence、avoidant、secure

(22)

等類型)。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亦依照 Hazan 和 Shaver 的概念建 立了四種分類的依附風格理論,包括 preoccupied、fearful、dismissing、secure 型等,其乃以多元尺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的統計技術驗證 此四類型隱含著「對他人」與「對自我」的知覺,由此兩向度架構出不同 的成人依附風格。這兩種依附理論都強調「內在運作模式」的意涵,成人 透過過去嬰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互動,學會期望什麼、以及如何做、 如何感受,進而發展出對世界、對重要他人與對自我的內在心理表徵,每 個成人都會發展出此獨特的運作模式,即這兩個理論所測量到的依附類 型。

而近年來成人依附測量中,Brennan et. al.(1998)所發展出的自陳式成人 依附量表相當受到矚目,其將所有常用的成人依附量表整合變成一份大的 測量工具,尋找其因素結構,所發現的因素結構其實共可分成兩個,即「焦 慮」與「逃避」因素,並編製出「親密關係體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ECR」,而此量表也可藉由群集分析進行依附類型分組,並依

(23)

模式正呼應了 Ainsworth et. al.(1978)所建立的依附理論概念(如圖 2-2)。 本研究以為,此種測量方式在實證研究上更具應用性,一方面可以進 行依附風格的分類,另一方面也可藉由測得的焦慮與逃避等依附特質進行 相關研究的檢證,而國內林佳玲(2000)曾經翻譯、編修該量表。本研究即 參考 Brennan et. al.(1998)、林佳玲(2000)針對此兩個因素的描述,茲分述 此兩個因素概念如下: 1.焦慮(anxiety):是指個體在與特定對象的互動關係中,因害怕失去關 係,而感到對關係分離的焦慮感,並且常常處於擔心會分散的感受當中, 尤其當遇到有壓力情境時(害怕與不確定感),更容易激發此焦慮的感受與 經驗。例如:「如果我不能吸引對方注意我,會令我感到不安或生氣」、「我 需要我的伴侶一再保證愛我」、「我很不能忍受伴侶不在我身邊」、「有時後 我覺得自己強迫對方表達更多情感與承諾」、「我擔心被拋棄」、「對於我的 愛情關係,我有許多的擔心與焦慮」。 2.逃避(avoidance):指個體在與特定對象的互動關係中,會覺得自己是 被對方拒絕的,不願意親近自己的,而相對地,個體也表現出不願意尋求 與對方親近,甚至刻意疏遠,不會因彼此親近而感到高興,甚至表現躲避 對方的行為。例如「雖然我想要親近對方,但我總是躲開」、「當對方太親 近我時,我就會很不安」、「每當對方親近我時,我總覺得自己會躲開」、「我 試著避免太親近我的伴侶」。

事實上 Ainsworth et. al.(1978)曾指出,焦慮與逃避此兩個向度,完整 地描述了依附系統的內涵,Fraley 和 Shaver(2000)的研究指出,在成人愛 情關係中焦慮矛盾(ambivalence)與逃避(avoidance)依附特質是組成依附系統 的兩大「次系統(subsystems)」,這兩個次系統都是在協助個體在愛情關係 中滿足維持心理與情緒上依附接近性之功能,焦慮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促 使個體不斷地評估於對方是否能夠維持提供心理與情緒接近性、以及敏感 於對方的情緒反應方式,若依附對象不能敏感到個體的心理或情緒依附需

(24)

求,則會引發個體的焦慮與矛盾感受;而逃避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個體評 估自己是否能夠向依附對象行動,以尋求獲得其心理與依附需求的指標。 可知這兩個系統,一個偏向於對對方行為的評估,一個偏向於對自己是否 能夠行動的評估。若個體一方面「焦慮」系統功能很「好」,則會忙於不 斷地檢視對方是否愛自己、擔心於是否會拋棄自己,若另一方逃避系統的 功能也很「發達」的話,個體又要忙著不斷地逃避與對方親密、消極於向 對方索取依附與情緒接近,無怪乎 Brennan et. al.(1998)將此高焦慮、高逃 避分類為「錯亂型(Disoriented/disorganized)」依附,因為這兩個「功能」太 過發達之時,真的會讓愛情關係暈頭轉向,反而是低焦慮、低逃避時代表 這兩個功能沒那麼發達,可以促使愛情呈現安全依附風格。

Brennan et. al.(1998)依據焦慮、逃避兩個因素組合出圖 2-2 中四種成人 依附風格,包括 C 型:高焦慮、低逃避時歸類為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 (anxious-ambivalent), A 型: 低 焦慮 、 高 逃避 時 歸 類為 逃 避 型依 附 風格 (avoidant),B 型:低焦慮、低逃避時歸類為安全依附風格(secure),以及綜 合 A 型與 C 型的 A/C 型:高焦慮、高逃避時歸類為錯亂型依附風格 (Disoriented/disorganized)等。事實上此因素結構,正符合兒童依附的觀察, Main 和 Solimon(1990)認為,兒童與重要照顧者間的依附特質也可用焦慮 與逃避兩個因素來描述之,Ainsworth et. al.(1978)所做的陌生情境實驗中, 就已經觀察到此兩個特質是兒童依附的基本元素,而從兒童依附對這兩個 特質的定義可知,所謂焦慮或逃避的依附行為,就是一種兒童因應陌生情 境時的壓力因應行為反應,而其乃採取反向的定義,認為若該兒童在陌生 情境的壓力狀況中,愈不會採取焦慮或逃避的行為,則被歸類於安全依附 的機率就相當高。從兒童依附的相關研究可知,用焦慮與逃避等行為來描 述依附特質時,正符合不安全依附特質的定義,不安全依附是一種當個體 無法順利的展現本具的安全依附特質時,為了因應情境或對象所引發個體

(25)

應的行為,但事實上這種因應行為並不能達到個體原先想要與他人良好連 結、行為依附的需要與渴望,只會更增加灰色地帶的焦慮與不安,故逃避 與焦慮兩個因素,正相當適合當作本研究中關係不安適感的測量因素。

而 Brennan et. al.(1998)認為成人依附應是一種關係特質的測量,會受 對象、情境的影響,故成人依附特質的測量可能會因彼此互動一段時間後 而展現出不同的依附特質結果,進而促成展現不同的伴侶間人際行為。

四、過去研究的論點:不同依附風格中的人際行為

然而成人依附研究盛行了十幾年來,大部分的研究都先假設依附風格 是一種個人特質,此特質會影響愛情伴侶互動的人際行為,例如近十年來 的成人依附風格研究中,發現伴侶間不同依附風格配對,似乎有著不同的 愛情經營結果與關係品質,大致上親密關係中若出現不安全依附的行為或 特質,皆會同時發現親密關係呈現低滿意度(王慶福, 2000; 林佳玲, 2000; Banse, 2004; Collins & Read, 1990; Feeny, 1994; Feeny, 2002; Stackert & Bursik, 2003)、缺乏情緒調節能力(Bouthillier Julien, Blanger, & Hamelin, 2002)、甚至 高 衝 突 、 遭 受 或 施 加 暴 力 (Babcock, Jacobson, Guttman, Yerington, 2000; Gormley, 2005; Lafontaine & Lussier, 2005; Mayseless, 1991)等低關係品質的 現象。 而伴侶依附風格的配對大致可分成三種配對方式,安全組:安全型與 安全型配對;混合組:安全型與不安全型配對,包括安全與焦慮/矛盾、 安全與逃避、安全與錯亂;不安全組:不安全與不安全配對,包括焦慮/ 矛盾與逃避、焦慮/矛盾與放棄、逃避與錯亂。一般來說,安全組會展現 出具安全依附的行為,往往會報告出較滿意的約會關係品質(王慶福, 2000; 林佳玲, 2000; Banse, 2004; Feeny, 1994; Feeny, 2002),王亦稱此為相融型 的依附風格配對,其通常具有良好的愛情關係與適應。

(26)

質較差之伴侶關係(王慶福, 2000; 林佳玲, 2000; Banse, 2004; Feeny, 2002),王慶福(2000)將此種配對分成兩類,一是相斥型配對,即雙方具 有相同的不安全依附風格,而配對結果往往是不滿意或關係運作不佳的, 二是互剋型,雙方皆是不安全依附,但屬於不同依附類型,例如 Kirkpatrick 和 David (1994)的研究認為,若丈夫屬逃避型依附,而妻子屬於矛盾焦慮 型依附,則此配對會有相當穩定的關係維持,但有趣的是 Feeney(1994)的 研究同時發現,這種配對的關係滿意度會是所有配對中最低的,顯示焦慮 -逃避型的配對不僅關係滿意度低,但似乎彼此都離不開關係,造成長期的 關係問題,王慶福(2000)的研究亦指出,約會伴侶中不管男女角色,只要 是焦慮-排除型的配對,會組合出滿意度對低的關係品質。而 Banse(2004) 的研究報告亦有類似結果,對妻子而言,只要丈夫是排除型依附,而自己 是不安全依附中的焦慮型或排除型,妻子皆會報告出較低的滿意度,但丈 夫卻不受影響,這兩個研究報告皆顯示在焦慮-排除型的組合中,對焦慮型 的伴侶影響較大,而排除型似乎不為所動。而 Noller 和 White(1990)的研究 則明確指出,男女雙方只要一方付出焦慮的依附行為(不論另一方是否為安 全依附),則會使的關係變的更具破壞性、更多衝突與低滿意度。但大致而 言,不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之配對,皆會得到較差的關係品質結果。 而混合組的愛情依附風格配對則是一種相當有趣的組合,有些報告結 果顯示此種配對不一定有較差的關係結果,但有些研究報告則指出這種配 對的破壞力。例如在 Banse(2004)的研究報告中發現,若妻子保持安全依 附,即使丈夫是排除型依附,但夫妻雙方仍可保持不差的關係滿意度,但 若丈夫是焦慮矛盾依附,則會大大的降低夫妻雙方的滿意度;而其研究同 時發現,若妻子是害怕逃避型,但丈夫保持安全依附型,則丈夫會報告出 較高的滿意度,但妻子本身則表示對關係不滿意;而若妻子是逃避型依附 配上丈夫為安全型依附,則妻子會報告出相當低的關係滿意度;Banse 的

(27)

型更具有破壞力,可以有效的降低彼此的滿意度,但安全型依附的丈夫在 面對妻子的逃避型依附安全型依附的丈夫在面對時,卻沒有辦法發揮效 果。在王慶福(2000)的研究亦看到類似的結果,其發現約會伴侶雙方若是 安全型-焦慮矛盾型的配對,會受到不同性別配對的結果影響,在比較男安 全型-女焦慮矛盾型與女安全型-男焦慮矛盾型的配對中,雙方會報告出尚 稱滿意的關係,但女性會在女安全型-男焦慮矛盾型的配對關係中,報告出 較低的關係適應結果。而 Feeney(2002)的研究發現,對年輕剛結婚的夫妻 雙方而言,只要丈夫提供安適關懷的安全依附行為(comfort),即使妻子主 要提供焦慮的依附行為(anxiety),雙方仍可保持高滿意度。而 Noller 和 White(1990)研究伴侶雙方不同依附行為對於伴侶互動關係的影響預測 時,則發現男方若安適關懷的安全依附行為,即使面對妻子的焦慮依附行 為,仍可以促使伴侶雙方在關係中較多的相互關懷支持行為。前述幾項研 究似乎說明對妻子的焦慮依附特質而言,丈夫的安全依附特質與行為仍可 使伴侶雙方獲得較高滿意度的關係結果;但是若丈夫是焦慮矛盾型依附特 質,即使面對妻子是安全型依附,則會大大的降低關係運作的結果,妻子 的安全依附特質在面對丈夫的焦慮矛盾特質時並無法發揮效果。而若安全 型丈夫在面對害怕逃避型妻子時,其安全依附特質仍無法對彼此關係產生 正向效果。

Morrison et. al.(1997)以橫斷研究方式指出不同依附風格者在人際行為 上的差異,其認為安全依附型在親密關係中並非屬於主動性較高的人,反 而焦慮矛盾型會再關係中有較高的攻擊性與主動性,這是否說明不安全依 附與安全依附的配對中,不安全依附者提供了較具攻擊、侵略性的破壞性 人際行為,而導致彼此關係運作的失敗呢?故本研究以為,不同安全與不 安全依附配對結果的差異之原因,除了可能受到性別角色的影響(必須視男 女雙方誰提供了不安全依附行為有關)、以及不安全依附類型的差異外(安 全型-焦慮型、安全型-逃避害怕型、安全型-放棄型等配對結果並不同),

(28)

安全與不安全依附的配對伴侶其間的「人際行為」可能是造成不同關係品 質運作結果的影響因素。

然而,以上研究其實都先假設了依附風格或特質會影響伴侶間人際行 為的表現,但事實上此假設並未經過驗證,而在近年來「依附治療」的發 展中,也認為改善伴侶相處的問題,以改善其依附風格或特質為介入焦 點,例如情緒焦點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即強調治療介入焦點在於 依附的改變(Greenberg & Johnson, 1988; Johnson, 1996; Johnson & Whiffent, 2003)。本研究從依附理論的角度來看,也認為改善伴侶間的依附風格或 特質是改善關係的重要焦點,但 Davila(2003)則認為,改變依附特質不一定 從依附本身著手,而應該採行為主義的觀點,以改善互動行為為焦點,進 而促成依附風格或特質的改變。本研究以為愛情關係中除了本身具有的依 附特質或風格或影響人際行為的展現,另一方面,伴侶間的人際行為也會 促成愛情依附特質或風格的展現,故本研究欲證明此路徑的存在。

(29)

第二節、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

有什麼理論可說明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並符合依附理論的看法 呢?本研究發現 SASB 似乎可以提供此方面的解答。

一、SASB:社會行為結構模式

Benjamin(1979、1993、1996)所發展的社會行為結構分析模式(Structure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SASB)之環複型態(circumplex model)恰巧可以用以 測量前述不同依附風格配對之間的三個人際行為層面。

(一)SASB 的人際動力理論

SASB 模式乃建基於 Harry Stack Sullivan 的人際理論,Sullivan(1953)的人 際理論雖是從精神分析學派承襲而來,但其觀點卻異於精神分析學派,其 提出的人際理論認為,早期人際關係的交互作用,會影響著之後的人格形 成 , 其 會 以 一 種 「 扭 曲 轉 移 」 的 方 式 在 之 後 的 人 際 關 係 中 重 現 (recapitulation),相對地,要瞭解人格也必須從人際互動中著手。此論點也 隱含著,觀察一個人現在的人際行為,也隱含著觀察到過去個體與重要他 人間互動關係的內涵,故瞭解一個人的關係層面(如何與他人互動),也同 時瞭解到個體的自我(人格乃呈現於關係互動中)。 Sullivan 人際理論建立之後,許多其他人際理論亦接續發展,如最著名 Timothy Leary 的人際環複理論被公認為首位將人際行為建立可測量之完整 理論的創始人,其所建立的人際環複模式(Interpersonal Circumplex,簡稱 IPC),在 Jerry Wiggins 的發揚光大下,建立了有效且完善的人際行為理論 (Strack,1996)。而後又有社會行為結構(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 簡稱 SASB)理論的建立,其乃由 Benjamin(1979)承襲 Leary 的 IPC 理論、Sullivan 的人際理論、Murray 的需求論、Schafer 的人際理論共同建構而成。

Sullivan(1953)認為,嬰兒從出生就具有情緒接觸(emotional contact)的需 求,而當不能滿足時,就會產生焦慮反應,而焦慮反應即是一種基本的害

(30)

怕反應方式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反應方式,嬰兒透過與主要照顧者之 間的人際互動,而獲得此基本情緒接觸需求,藉此安撫其焦慮反應。Sullivan 依據臨床觀察認為,所有的人際行為基於兩種動力元素,包括愛與權力(love and power),一方面個體想要一方面個體想要從此人際互動中獲得愛與被 愛,另一方面卻又有彼此不平等的權力問題。而嬰兒透過此愛與權力的人 際動力互動過程,逐漸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識,即所謂的「自 我系統(self-system)」。 Sullivan 的 人 際 動 力 理 論 更 進 一 步 指 出 , 嬰 兒 透 過 「 互 動 結 合 性 (incorporation)」與「內射性(introjection)」兩個層面的人際行為,而產生自 我系統,「互動結合性」是指嬰兒在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中,藉由照顧者 對他提供的行為反應,以及他本身回應照顧者的行為互動中,逐漸形成嬰 兒對「他人(objects)」的認知,Sullivan 稱這種他人為一種「不可置疑的真 實外在他人(doubtless real external object)」,即強調個體透過與主要照顧者 的互動,主觀地認識的他人,也可能並非真正所有他人的表現,但個體會 用前述「情緒扭曲」的方式,彷彿將過去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套用到日 後親密關係的互動中。 而「內射性」的人際互動層面是指個體在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 中,會形成對自己的知覺,會形成每個人一套獨特地解讀方式,來看待自 己是什麼樣的人、該用什麼樣的感覺、想法來看自己,Sullivan 稱此種內射 性的知覺為「不可置疑的真實自我知覺(doubtless real my mind)」,強調個體 夠過關係的互動,會形成對自己的認識,但此認識自個體自我認知的真 實,並非真正的真實,而此認識具有一種個體自認為不可置疑的特性。而 個體藉由「互動結合性」的人際行為與重要他人互動,並將兒時與重要他 人互動的經驗,轉移到日後新的依附對象上,兒時的互動中,藉由「內射 性」的人際行為,而形成對自我的看法,此即「自我系統(self-system)」的

(31)

Benjamin(1996)採用了 Sullivan 的人際動力理論,延續 Sullivan 認為人際 行 為 是 透 過 愛 與 權 力 兩 種 動 力 意 涵 , 認 為 人 際 行 為 可 分 成 「 親 和 性 (affiliation)」與「互依性(interdependence)」兩個向度。所謂的「親和性」是 指延伸對「愛」的人際行為描述,包括愛與恨(love and hate)兩種相對立的 行為表現;而所謂的「互依性」是指延伸對「權力」的人際行為描述,包 括操控與自主性(control and autonomy)兩種相對立的行為表現。並且這兩個 向度,組成環複空間(circumplex)的幾何關係,即親和性為 X 軸,互依性為 Y 軸,進而可組出八種人際行為。 Benjamin 綜合了以上論點,認為人際互動其實含有三個層面,從 IPC 理論中的「控制-允許自主」的相對關係中,其認為可發現人際行為含有主 動性的表現,從「控制/獲取自主」的相對關係中,可發現人際行為含有 被動性的表現,而這些向度的內涵,從 Sullivan 的觀點可知,這都和幼時與 重要他人互動的結果有關,此即內射的自我在人際行為中運作的情形 (Florsheim et. al., 1996)。而 SASB 模式的三個層面即包括:人際的焦點在他 人(focus on other)之「人際間主動對人的行為(簡稱:主動行為)」、人際的 焦點在自己(focus on self)之「被動的人際反應(簡稱:被動反應)」、以及人 際的焦點在內射自我(introjective focus)之「內射的自我概念(簡稱:內射自 我)」等三個層面(如圖 2-3 所示),前兩個層面即 Sullivan 對互動結合性的描 述,自我內射層面即內射性的描述。 Benjamin(1996)指出前兩個人際焦點表現出人際互補的情形,所謂「主 動行為」係指個體在人際互動中,如何對待別人的行為方式,此行為主要 和個體的主要照顧者有關,乃是將照顧者對待他的方式透過認同作用 (identification)內化成個體對待他人的人際行為,此反映出個體的父母原 型,即父母對待個體的方式,也會再現到後來個人的人際主動性行為的表 現上,可知在依附配對的研究中,主動行為的測量即可作為前述的「提供 行為」的測量。

(32)

「被動反應」是指在互動關係中,個體如何因應對方的行為,其隱含 著 彷 彿 當 主 要 照 顧 者 還 在 之 時 , 個 體 被 動 的 人 際 行 為 之 「 再 現 (recapitulation)」,此反映出個體的兒童原型,也就是說,過去父母對待個體 時,個體的如何反應的行為,會轉化成現在人際被動性的行為表現,可知 在依附配對的研究中,被動行為的測量即可作為前述「尋求行為」的測量。 而最後一個焦點在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人際行為中的精神層面,「內射 自我」即指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猶如主要照顧者對待自己的方式之內射 (introjection)或內化(internalization)現象,即在前兩者關係互動中,個體如何 看待自己,可知在依附配對的研究中,內射自我的測量即可作為前述的「接 收知覺」的測量。

SASB 模式其實是用來詮釋成人階段的人際行為,Florsheim et. al.(1996) 認為這三個層面的成人人際行為其實就是展現了個體童年時代與主要照 顧者之間的人際行為。本研究以為,童年個體與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依附 系統中,所展現在成人人際行為中的提供、尋求與知覺到所接收的人際行 為,其實就是指 SASB 模式中的主動行為、被動反應、及內射自我等三個 人際行為層面。 圖 2-3. SASB 模式三種人際行為層面

(33)

(二)SASB 模式的測量內容

依據前述討論,SASB 模式將人際行為分成主動、被動、自我內射等 三個層面、每個層面又有 X 軸-親和性與 Y 軸-互依性等組出的八種人際行 為,那 SASB 模式到底包含了哪些人際行為內涵呢?SASB 模式主要乃修正 了前述 IPC 模式的看法,在「主動行為」上,描述出八種人際行為:「自由 放任(emancipate)」、肯定(affirm)、主動關愛(active love)、保護(protect)、操 縱控制(control)、責備(blame)、攻擊(attack)、忽視(ignore)等;在「被動反應」 的八種人際行為包括:分離獨立(separate)、表露程度(disclose)、接納關愛 (reactive love)、信任感(trust)、屈服順從(submit)、彆扭不安(sulk)、畏縮(recoil)、 隔絕(wall off)等;在「自我內射」的八種人際行為包括:自由自在(self-emancipate)、自我肯定(self-affirm)、積極自愛(active self-love)、自我保護 (self-protect)、自控(self-control)、自責(self-blame)、自我攻擊(self-attack)、 自我忽視(self-neglect)等。而此三種人際焦點,其在測量面上不僅包括了個 體對自我的知覺的部分,也包括了個體與他人人際的互動,如國內廖宏啟 (1999)的研究即以 SASB 為模式,測量個體與其同性朋友的人際互動關 係。而此八個面向彼此間正以一種環複空間(circumplex)的幾何關係存在 著,其意旨人際行為的各面向間具有對稱性的關係,此想法最早亦從 Sullivan 而來(Wiggins, 1996),例如在主動層面,「自由放任」相對於「操縱控制」、 在被動層面,「隔離」相對於「信任感」等。環複模式在幾何空間上除了 必須能具備圓形的環複結構外(如圖 2-4 的八個面向呈現一種圓形排 列)(Gurtman, 1993),Pincus, Gurtman, 和 Ruiz(1998)認為,環複模式最好能 符合下列假設:此八個面向能轉換成二維空間的隱含變項,且此八個面向 能具備等半徑、變項間亦等距的性質。

(34)

所以從依附理論的角度,研究者重新整理出不同依附者可能在伴侶關 係中展現出三種層面的人際行為(簡稱:「提供-尋求-接收」之伴侶間人際 行為),其整理如下: 提供行為(providing behaviors):即在伴侶關係中,個體認為自己所表現 出提供或對待對方關愛或攻擊、操控涉入或分化疏離等主動表現的人際行 為,包括提供「自由放任、肯定、主動關愛、保護、操縱控制、責備、攻 擊、忽視」等。 尋求行為(seeking behaviors):即在伴侶關係中,個體認為自己在面對 對方時的人際被動反應,即指表現出向對方尋求關愛或攻擊、操控涉入或 分化疏離等人際行為反應方式,包括尋求「分離獨立、表露程度、接納關 愛、信任感、屈服順從、彆扭不安、畏縮、隔絕」等。 接收知覺(perception of receive):即個體認為自己在此伴侶關係中知覺

WORST Affiliation BEST Affiliation

自由解脫 分離獨立

自由自在

忽視 隔離 自我忽視 肯定 表露程度 自我肯定 攻擊 畏縮 自我攻擊 主動關愛 接納關愛 積極自愛 責備 彆扭不安 自責 保護 信任感 自我保護 操縱控制 屈服順從 自控 圖中黑體網底的字體代表人際焦點的「主動性」(提供行為)層面、加底線的字體代表人際焦點的 「被動性」(尋求行為)層面、加框的字體代表人際焦點的「自我內射」(接收知覺)層面。

圖 2-2-2. Benjamin(1996)的社會行為結構SASB 模式

WORST Affiliation BEST Affiliation

自由解脫 分離獨立

自由自在

忽視 隔離 自我忽視 肯定 表露程度 自我肯定 攻擊 畏縮 自我攻擊 主動關愛 接納關愛 積極自愛 責備 彆扭不安 自責 保護 信任感 自我保護 操縱控制 屈服順從 自控 圖中黑體網底的字體代表人際焦點的「主動性」(提供行為)層面、加底線的字體代表人際焦點的 「被動性」(尋求行為)層面、加框的字體代表人際焦點的「自我內射」(接收知覺)層面。

圖 2-2-2. Benjamin(1996)的社會行為結構SASB 模式

Autonomy Control 圖 2-4. Benjamin(1996)的社會行為結構 SASB 模式

(35)

「我是…」做開頭,例如我是自我保護的、我是被忽視的、我是需要自己 控制自己的、我是不好的,其接收知覺到在此關係中對自我的評價包括「自 由自在、自我肯定、積極自愛、自我保護、自控、自責、自我攻擊、自我 忽視」等。

(三)人際預測原則

大部分愛情依附風格的研究僅針對關係中單獨一方的人際行為做研 究,而僅測量出不同個人依附風格者其知覺到自己的人際行為與其知覺到 的關係品質,並無法探討對方人際行為、自己如何回應、甚至是關係互動 「配對」後對自己依附特質的影響,事實上愛情依附配對的研究屬於少數 (卓文君,1998),一方面限於樣本較難收集、不容易收集到配對的研究樣 本(王慶福,2000),另一方面,兩人互動研究也缺乏研究典範與相關經 驗,此部分的研究可說仍處於探索階段。本研究以為人際行為的配對現象 才是必須聚焦的重點,Benjamin(1996)依據前述 SASB 模式所提出的「人際 預測原則(predictive principles)」才是影響人際互動結果的重要因素,人際預 測原則乃是以兩人互動時所展現出來不同的人際行為之配對現象,而有四 種人 際 行為 的配 對 原則 , 包括 「互 補 原則 (complements)」、「 相似 原則 (similarity)」、「對立原則(antithesis)」、「內化原則(introjection)」等。 互補原則:當個體的主動行為與互動對象的被動反應都落在環複模式 的同一角度時(3600 ),則稱之為人際行為的「互補性」,在本研究中所提及 的不同依附風格者的「提供-尋求-接收」之伴侶互動模式,則變成個體所 展現的「提供行為」,剛好與對方的「尋求行為」相呼應(同屬 3600 時), 則稱之為「互補原則」的伴侶互動,例如個體採主動親和性的提供行為, 而另一半剛好是表現出尋求接納親和性的行為,則兩人互動呈現出互補 性。一般來說,互補性的人際互動是一種較舒服、較滿意的人際關係。 相似原則:當個體的主動行為與對方的主動行為都落在環複模式的同

(36)

一角度時(3600 ),則稱之為人際行為的「相似原則」,在本研究中所提及的 不同依附風格者的「提供-尋求-接收」之伴侶互動模式,則變成個體所展 現的「提供行為」,剛好與對方的「提供行為」相同(同屬 3600 時),則稱 之為「相似原則」的伴侶互動,例如個體提供責備的人際行為,而另一半 剛好也表現出提供責備的人際行為,則兩人互動呈現出相似原則。一般來 說,相似原則的人際互動常會陷入僵局、衝突中。 對立原則:當個體的主動行為與個體的被動反應剛好在環複模式中差 距 1800 ,則表是人際互動呈現「對立原則」,在本研究中所提及的不同依 附風格者的「提供-尋求-接收」之伴侶互動模式,則變成個體所展現的「提 供行為」,剛好與對方的「尋求行為」相對立(同屬 1800 時),則稱之為「對 立原則」的伴侶互動,例如個體提供肯定的人際行為,但另一半表現出尋 求彆扭不安的人際行為,則兩人互動呈現出對立原則。一般來說,對立原 則的人際互動常會陷入不協調中。 內化原則:當個體在與對方互動時,對方所提供的人際行為,會誘發 個體小時候與主要他人互動時的內射自我之反應,此即稱為內化原則,例 如對方提供自由放任的人際行為,而個體很容易產生內化,展現出小時候 當主要照顧者也是自由放任時的自我評價—我是自由自在的。 但事實上尚未有研究以人際預測原則作為愛情依附風格之研究,故本 研究欲探討此人際預測原則是否也可影響依附特質的展現。

二、人際行為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考量

另外本研究將先探討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是否有影響,並探討依附風 格與依附特質的改變是否與伴侶間人際行為有關連,故在改變的分析上, 本研究將採「追蹤研究(panel study)」方式,進行兩個時間點的測量。並以 第一個時間點的資料來探討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特質的迴歸預測 情形,而兩個時間點的資料來探討人際行為或提供-尋求之間的互補性是否

(37)

可促成依附風格的改變。約會伴侶剛開始時可能會採取原先習慣的依附特 質,但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方的親和性人際行為或提供-尋求之間的互補 性都可能會影響其依附特質的展現,甚至影響依附風格的改變。

「配對研究法(dyadic or paired research method)」(吳嘉瑜, 2005; Banse, 2004; Feeney, 2002)可說是進行伴侶雙方互動對親密關係影響的最佳方式 之一,Thompson 和 Walker(1982)指出,所謂的配對研究是指以「關係」為 分析單位,將焦點放在兩人互動的層次,而同時測量到關係中不同人的觀 點,且對資料的解釋與意義的延伸也應屬於關係層次的,孫頌賢、修慧蘭 (2002)、吳嘉瑜(2005)認為在關係中測量到不同觀點而產生資料上的相同 或相異現象,這更是瞭解關係特性的重要資訊。可知,SASB 模式中人際 預測原則可提供此資訊,而在研究方法上,應採取配對的研究方式,同時 收集約會伴侶雙方的資料,而以「關係」為測量單位與分析依據。 本研究欲探討愛情關係中個人層面的人際行為以及關係層面的人際 預測原則對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而從孫頌賢(2001)家庭系統的研究中發 現,在進行「關係互動」研究時,必須考量三個方面的影響,包括:1.個 體知覺自己的人際行為、2.對方的人際行為、3.關係層次的配對結果。 且在個體知覺自己的人際行為中,本研究將探討個人人際行為如何影 響個體知覺在愛情關係中的依附特質展現。但事實上,個體依附特質亦會 受到對方行為的影響,故必須考慮對方人際行為的影響。然而從孫頌賢 (2001)在進行家庭系統研究中發現,同時測量孩子知覺父母的行為,以及 父母自己報告出的行為,之間雖然有相關,但事實上是有差異的,故而在 進行測量對方的人際行為時,可分成個體知覺的對方之人際行為,以及實 際對方的人際行為等兩方面對個體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

三、伴侶間人際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

回到前述 Mikulincer 和 Shaver(2005)對成人依附理論整理後的看法,

數據

圖 2-2.依附風格的分類模式( Brennan et. al., 1998 )
表 3-1. 兩個時間點上受試者的基本資料(1) Time1 (232) Time2(199) 研究目的一 Time1 X Time2 (190) 研究目的二 Time1 X Time2(183)Variables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男性 82 35% 70 35% 68 36% 68 37%性別 女性 150 65% 129 65% 122 64% 115 63% 大一 24 11% 21 11% 16 8% 15 8% 大二 58 25% 55 28% 53 28% 51
表 4-1. 伴侶間提供與尋求行為對依附特質的影響 —迴歸分析
表 4-2. 伴侶間提供與尋求行為互補性對依附特質的影響—迴歸分析 β β D.V. I.V. (N=232) Step1 Step2 I.V. (N=152) Step1 Step2 自陳對方提供 實際對方提供 滋潤性親和 .11 .17 滋潤性親和 -.01 -.75 破壞性親和 -.05 -.09 破壞性親和 .04 .13 自主性 -.05 .40 * 自主性 .09 .57 * 控制性 -.09 -.31 控制性 -.05 -.29 自陳尋求行為 自陳尋求行為 滋潤性親和 -.44 ** -.40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 該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已 造成的傷害及可 能造成的影響,而不是作出/不作出某行為的人 是否有 傷害兒童的意圖.. •

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的變化:雖然目前自轉軸的傾斜角度為 23.5 度,但 是在經過研究之後可以發現,在地球的歷史中,自轉軸的傾斜角度會以約 4.1 萬年的週 期,在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在與 WINS 有關的研究之中,除了研發感測器硬體這個領域之外,其它的領域均需要

本研究於 2017 年 4 月以市面上瓶裝水的品牌隨機抽取國內外各五種品 牌作為研究對象,並利用環檢所公告之採樣方法檢測,收集的樣本以兩種

吸取更多課本以外之課外知識。基於此,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焦 點訪談的研究過程當中去發現學生學習之情況及態度,探討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