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SASB 模式乃建基於 Harry Stack Sullivan 的人際理論,Sullivan(1953)的人 際理論雖是從精神分析學派承襲而來,但其觀點卻異於精神分析學派,其 提出的人際理論認為,早期人際關係的交互作用,會影響著之後的人格形 成 , 其 會 以 一 種 「 扭 曲 轉 移 」 的 方 式 在 之 後 的 人 際 關 係 中 重 現 (recapitulation),相對地,要瞭解人格也必須從人際互動中著手。此論點也 隱含著,觀察一個人現在的人際行為,也隱含著觀察到過去個體與重要他 人間互動關係的內涵,故瞭解一個人的關係層面(如何與他人互動),也同 時瞭解到個體的自我(人格乃呈現於關係互動中)。

Sullivan 人際理論建立之後,許多其他人際理論亦接續發展,如最著名 Timothy Leary 的人際環複理論被公認為首位將人際行為建立可測量之完整 理論的創始人,其所建立的人際環複模式(Interpersonal Circumplex,簡稱 IPC),在 Jerry Wiggins 的發揚光大下,建立了有效且完善的人際行為理論 (Strack,1996)。而後又有社會行為結構(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

簡稱 SASB)理論的建立,其乃由 Benjamin(1979)承襲 Leary 的 IPC 理論、Sullivan 的人際理論、Murray 的需求論、Schafer 的人際理論共同建構而成。

Sullivan(1953)認為,嬰兒從出生就具有情緒接觸(emotional contact)的需 求,而當不能滿足時,就會產生焦慮反應,而焦慮反應即是一種基本的害

怕反應方式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反應方式,嬰兒透過與主要照顧者之 間的人際互動,而獲得此基本情緒接觸需求,藉此安撫其焦慮反應。Sullivan 依據臨床觀察認為,所有的人際行為基於兩種動力元素,包括愛與權力(love and power),一方面個體想要一方面個體想要從此人際互動中獲得愛與被 愛,另一方面卻又有彼此不平等的權力問題。而嬰兒透過此愛與權力的人 際動力互動過程,逐漸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識,即所謂的「自 我系統(self-system)」。

Sullivan 的 人 際 動 力 理 論 更 進 一 步 指 出 , 嬰 兒 透 過 「 互 動 結 合 性 (incorporation)」與「內射性(introjection)」兩個層面的人際行為,而產生自 我系統,「互動結合性」是指嬰兒在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中,藉由照顧者 對他提供的行為反應,以及他本身回應照顧者的行為互動中,逐漸形成嬰 兒對「他人(objects)」的認知,Sullivan 稱這種他人為一種「不可置疑的真 實外在他人(doubtless real external object)」,即強調個體透過與主要照顧者 的互動,主觀地認識的他人,也可能並非真正所有他人的表現,但個體會 用前述「情緒扭曲」的方式,彷彿將過去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套用到日 後親密關係的互動中。

而「內射性」的人際互動層面是指個體在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 中,會形成對自己的知覺,會形成每個人一套獨特地解讀方式,來看待自 己是什麼樣的人、該用什麼樣的感覺、想法來看自己,Sullivan 稱此種內射 性的知覺為「不可置疑的真實自我知覺(doubtless real my mind)」,強調個體 夠過關係的互動,會形成對自己的認識,但此認識自個體自我認知的真 實,並非真正的真實,而此認識具有一種個體自認為不可置疑的特性。而 個體藉由「互動結合性」的人際行為與重要他人互動,並將兒時與重要他 人互動的經驗,轉移到日後新的依附對象上,兒時的互動中,藉由「內射 性」的人際行為,而形成對自我的看法,此即「自我系統(self-system)」的

Benjamin(1996)採用了 Sullivan 的人際動力理論,延續 Sullivan 認為人際 行 為 是 透 過 愛 與 權 力 兩 種 動 力 意 涵 , 認 為 人 際 行 為 可 分 成 「 親 和 性 (affiliation)」與「互依性(interdependence)」兩個向度。所謂的「親和性」是 指延伸對「愛」的人際行為描述,包括愛與恨(love and hate)兩種相對立的 行為表現;而所謂的「互依性」是指延伸對「權力」的人際行為描述,包 括操控與自主性(control and autonomy)兩種相對立的行為表現。並且這兩個 向度,組成環複空間(circumplex)的幾何關係,即親和性為 X 軸,互依性為 Y 軸,進而可組出八種人際行為。

Benjamin 綜合了以上論點,認為人際互動其實含有三個層面,從 IPC 理論中的「控制-允許自主」的相對關係中,其認為可發現人際行為含有主 動性的表現,從「控制/獲取自主」的相對關係中,可發現人際行為含有 被動性的表現,而這些向度的內涵,從 Sullivan 的觀點可知,這都和幼時與 重要他人互動的結果有關,此即內射的自我在人際行為中運作的情形 (Florsheim et. al., 1996)。而 SASB 模式的三個層面即包括:人際的焦點在他 人(focus on other)之「人際間主動對人的行為(簡稱:主動行為)」、人際的 焦點在自己(focus on self)之「被動的人際反應(簡稱:被動反應)」、以及人 際的焦點在內射自我(introjective focus)之「內射的自我概念(簡稱:內射自 我)」等三個層面(如圖 2-3 所示),前兩個層面即 Sullivan 對互動結合性的描 述,自我內射層面即內射性的描述。

Benjamin(1996)指出前兩個人際焦點表現出人際互補的情形,所謂「主 動行為」係指個體在人際互動中,如何對待別人的行為方式,此行為主要 和個體的主要照顧者有關,乃是將照顧者對待他的方式透過認同作用 (identification)內化成個體對待他人的人際行為,此反映出個體的父母原 型,即父母對待個體的方式,也會再現到後來個人的人際主動性行為的表 現上,可知在依附配對的研究中,主動行為的測量即可作為前述的「提供 行為」的測量。

「被動反應」是指在互動關係中,個體如何因應對方的行為,其隱含 著 彷 彿 當 主 要 照 顧 者 還 在 之 時 , 個 體 被 動 的 人 際 行 為 之 「 再 現 (recapitulation)」,此反映出個體的兒童原型,也就是說,過去父母對待個體 時,個體的如何反應的行為,會轉化成現在人際被動性的行為表現,可知 在依附配對的研究中,被動行為的測量即可作為前述「尋求行為」的測量。

而最後一個焦點在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人際行為中的精神層面,「內射 自我」即指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猶如主要照顧者對待自己的方式之內射 (introjection)或內化(internalization)現象,即在前兩者關係互動中,個體如何 看待自己,可知在依附配對的研究中,內射自我的測量即可作為前述的「接 收知覺」的測量。

SASB 模式其實是用來詮釋成人階段的人際行為,Florsheim et. al.(1996) 認為這三個層面的成人人際行為其實就是展現了個體童年時代與主要照 顧者之間的人際行為。本研究以為,童年個體與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依附 系統中,所展現在成人人際行為中的提供、尋求與知覺到所接收的人際行 為,其實就是指 SASB 模式中的主動行為、被動反應、及內射自我等三個 人際行為層面。

圖 2-3. SASB 模式三種人際行為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