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和性」人際行為最能影響愛情依附特質,並與依附風格、依附特 質改變最有關連:本研究發現部分伴侶間人際行為的確會影響愛情依附特

一、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特質的影響

1. 親和性」人際行為最能影響愛情依附特質,並與依附風格、依附特 質改變最有關連:本研究發現部分伴侶間人際行為的確會影響愛情依附特

質的展現,甚至個體主觀認知到對方提供滋潤性親和的人際行為,以及自 陳伴侶間滋潤性親和的互補性,都會影響到愛情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的展 現。可知,當個體知覺到對方可以提供「滋潤性親和」的人際行為時,可 以促使個體在愛情關係中展現較少的逃避依附特質,也可以降低其焦慮依 附特質,並且個體主觀認知對方提供滋潤性親和時,可促成其依附風格從

不安全轉變成安全型。此相當符合 Pincus et. al.(1999)研究的想法,甚至更 延伸了該研究的理念,不論對逃避或焦慮依附特質而言,「滋潤性親和」

的指標代表了在伴侶互動中,個體認知對方願意表現主動積極的關愛、並 給予肯定與保護,而這可以促使個體降低對關係親密的害怕與畏懼,並且 減少對於遺棄、分離的擔心,使得「滋潤性親和」指標在愛情關係中變的 相當有意義,這似乎代表,若欲經營安全依附特質高的愛情關係,給予滋 潤性親和是少不了的指標;相對而言,若愛情中缺乏滋潤性親和的人際行 為,則會促使安全依附風格的愛情轉變成不安全依附風格,可見「滋潤性 親和」在愛情關係中的重要性。

從互補性的指標中也可知,若欲經營具安全依附特質—低焦慮、低逃 避的愛情關係,除了個體能主觀認知到對方願意提供滋潤性親和,個體也 必須有能力回應向對方尋求滋潤性親和,個體要能願意接納對方的關愛,

信任對方、且願意向對方坦露,在此滋潤性親和的互補中,愛情關係的經 營較容易走向安全依附特質的方向。

2.「滋潤性親和」不同於「破壞性親和」對依附特質的影響:從研究 目的一的結果可知,滋潤性親和與破壞性親和對依附特質的影響並不同,

滋潤性親和可促成低逃避依附特質的展現,而破壞性親和則與焦慮依附特 質較有關連。而從人際行為改變量對依附特質改變量的預測分析中亦可 知,滋潤性親和增加,更可促成逃避依附特質的下降,顯示滋潤性親和對 於逃避依附特質影響的重要性,而依附風格改變量的分析中亦可知,滋潤 性親和顯示出會促成依附風格變安全與維持安全的可能,而變不安全的依 附風格可能與缺乏滋潤性親和有關。

可知,相對於滋潤性親和,「破壞性親和」也具有特定的影響力,但 僅限於個體主觀認知的伴侶間破壞性親和的互補性。也就是說,當個體主 觀認知到對方提供較多的攻擊、忽視、與責備,而個體也在關係中回應畏 縮、向對方尋求隔離、甚至面對責備時的彆扭不安,則在此破壞性親和的

互補下,會促使個體走向高逃避依附特質,促使個體形成懼怕親密、寧願 保持不靠近的依附系統。甚至,個體會從安全依附風格變成焦慮/矛盾與 逃避型等不安全依附風格,乃是因為在個體尋求、個體主觀認知伴侶間的 互補性、實際伴侶間的互補性之破壞性親和的人際行為增加所致。本研究 也指出並非所有互補性的互動方式都是良性的,對原先 Benjamin(1996)而 言,互補性的人際互動似乎對個體有較佳的影響,但事實上,若細分出滋 潤性與破壞性親和不同的互補性,從本研究結果可知,破壞性親和的互補 性對個體有著相當不良的影響。可知原先 Banjamin 在計算親和性指標時並 未細分滋潤性與破壞性親和的差異是不適當的(Pincus, Newes, Dickson, &

Ruiz, 1998),雖然 Pincus et. al.(1999)也強調這兩者的不同,但本研究更明 確的指出此兩者的差異,不管在計算親和性或互依性時,都應該在細分正 向與負向的人際行為。

若將破壞性與滋潤性的親和相比較,可發現破壞性親和與滋潤性親和 對依附特質的影響並不同,甚至滋潤性親和對依附特質的影響更具意義,

尤其在比較個體知覺對方的提供行為方面,個體之所以可以表現低逃避依 附特質,雖然破壞性親和與焦慮特質較有關連,但從改變分析的角度來 看,是因為對方提供滋潤性親和所致,但對方提供破壞性親和,不一定會 增加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的表現。

在正向心理學中也有類似的觀點,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學者 Seligman(1998)就曾經說過,心理學家往往遺忘了些重要任務(forgotten missions):

To build human strength and nurture genius

.他也強調,心理學不只 是研究人類的脆弱面與破壞面,也應著重於堅強面與道德面,諸如幸福感 (簡晉龍,2003)、家庭韌性(family resilience)(Walsh, 2003)等研究都是強調人 類行為中的正向層面。而以色列人 Antonovsky(1987)曾提出所謂的「健益 模式(salutogenic model)」似乎說明了為何滋潤性親和遠比破壞性親和來的重

能預測人類行為的因子並非完全是負向心理特質,反而正向因子可能更能 預測之,其哲學觀認為,人類是因為缺乏了某種正向行為而變的不適應或 不健康,而非只是負向行為能預測失功能的結果。而人類行為原本就是不 穩定的,找到人類錯誤失敗的方式對人類並不一定有幫助,但找到人們如 何作可以讓自己更幸福、更於愉快的過日子,對人類才更有幫助,而所謂 成功的因應就是能夠充分運用資源,以降低阻力,是發揮正向的能量,並 非抵抗負向的破壞。可知,成人依附的中心概念是希望評估到個體對於「情 緒接納(emotional accessibility)」、「情緒反應(emotional responsiveness)」的能 力 , 強 調 的 是 與 他 人 相 依 靠 (depend) 而 能 建 立 人 我 之 間 的 聯 繫 感 (bonds)(Lopez & Gover, 1993),而直接形成低焦慮、低逃避等安全依附特質 的促發原因,即來自於伴侶間正向行為的互動方式,此部分的研究結果似 乎給我們在愛情經營上一個良好的提醒:想要經營具安全依附特質的愛情 關係,似乎是要努力於創造滋潤性親和的人際行為,而非抑制破壞性親和 的人際行為。

3.個體在愛情關係中的依附特質,主要受到個體「主觀認知」到的伴 侶間人際互動,而並不一定會受到「實際」伴侶間人際互動的影響:在 Achenbach, McConaughy, 和 Howell(1987)、孫頌賢(2001)針對系統理論的研 究中指出,同時測量一個系統內不同成員對於彼此行為的觀點是會同時具 有差異與關連性的,而此差異性本身就具有意義。在本研究中更進一步指 出,伴侶間個體主觀認知對方的提供行為與實際對方的提供行為,對於預 測個人依附特質可能有著不同的影響。本研究的有趣發現是:個體依附特 質或依附風格改變的影響,似乎都是受到個體主觀認知到的互動行為的影 響,但實際伴侶提供了什麼樣的人際行為,並不會直接影響個體的愛情依 附特質。在成人依附理論中即強調,依附特質或風格是一種「內在運作模 式」,即個體主觀對這個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認識,雖然這樣的認識 來自於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所致,但個體在愛情關係中,似

乎都在跟「想像中的對方」互動,似乎是那個「想像中的伴侶」影響了個 體的依附特質。且從伴侶間人際行為對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的比較可知,

個體主觀認知對方的提供行為與伴侶間的互補性(都發生在滋潤性親和)

才是共同影響個體在愛情中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的主要因素,這顯示了這 兩種特質都共同受到個體主觀認知的對方的影響,可能並非實際對方。

Sullivan(1953)用了「不可置疑的真實外在他人」來形容這個想像中的 互動對象,也就是說,這種「想像中的對方」還具有「不可置疑性」,即 個體不一定能覺察到真實對方與自己主觀認知到的對方是相同的提供行 為,每個人都傾向於相信自己主觀認知的東西。但在諮商實務工作上卻深 具意義,諮商師要如何協助伴侶雙方瞭解自己眼中的他與實際的他的差 距,可能更有助於改善問題的癥結。

4.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的差異—逃避特質則較明顯受到伴侶間滋潤性 親和人際行為的影響,而焦慮依附特質較受到伴侶間破壞性人際行為的影 響,但焦慮依附特質的改變與伴侶人際行為關連性較低:雖然部分伴侶間 人際行為會影響焦慮依附特質的表現,像是個體主觀認知對方提供破壞性 親和、以及自陳向對方回應破壞性親和的人際行為,可能會影響個體展現 高焦慮的依附特質,但從人際行為改變量對焦慮依附特質的預測中可知,

大致而言,伴侶間人際行為與焦慮依附特質之間的關連性並不高,較明顯 的是,焦慮性依附特質較受到自陳伴侶間破壞性親和的提供與尋求行為的 影響;而在逃避依附特質方面,則較明確的發現伴侶間人際行為對逃避依 附特質的影響,包括個體主觀認知對方提供滋潤性親和、自己也尋求較多 的滋潤性親和、個體主觀認知伴侶間在滋潤性親和的互補愈高、破壞性親 和的互補愈少、而實際伴侶間滋潤性親和愈多,都可以促進而實際伴侶間 滋潤性親和愈多,都可以促進低逃避依附特質的展現。故兩者相比較下,

逃避依附特質較受伴侶間人際行為的影響,焦慮依附特質則較不受到該影

Fraley 和 Shaver(2000)指出,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是組成依附系統的 兩大「功能」,焦慮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促使個體評估對方是否能夠維持 提供心理與情緒接近性,若依附對象不能敏感個體的心理或情緒依附需 求,則會引發個體的焦慮;而逃避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個體評估自己是否 能夠向依附對象行動,以尋求獲得其心理與依附需求的指標。Simpson et.

Fraley 和 Shaver(2000)指出,焦慮與逃避依附特質是組成依附系統的 兩大「功能」,焦慮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促使個體評估對方是否能夠維持 提供心理與情緒接近性,若依附對象不能敏感個體的心理或情緒依附需 求,則會引發個體的焦慮;而逃避依附特質的功能在於個體評估自己是否 能夠向依附對象行動,以尋求獲得其心理與依附需求的指標。Simpson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