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歐盟「國際評鑑教育空間品質前導計畫」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各向度評審表內容均包括向度、項目、指標、標準與評審結果,每一個向度 包含有 4 個項目,每一個項目有 4 個指標,每個指標有 2 個評審標準,因此每一 向度都有 16 個指標,32 個標準,每個指標採標準參照,逐一審視是否達到標準 的要求,並在評審結果欄勾選通過或未通過。

臺北市第三輪(103-106 年度)優質學校評選向度指標,在「校園營造」向 度,包含 4 個項目,16 個指標及 32 個評審標準,每項指標項下備註有參考之作 法,以下茲就校園營造之項目、指標及其評審標準,彙整如下:

(一)安全健康:1.規劃安全的學校環境設施;2.建立安維的資源整合機制;3.

設置健康的體能活動設施;4.提供舒適的生活休憩環境四項指標。

(二)人文藝術:1.形塑人文的學校建築風格;2.傳承本土的教育文化特色;3.

設置藝術的校園環境設施;4.營造美感的校園教育情境。

(三)自然科技:1.建構自然的綠色建築環境;2.建置永續校園的教育情境;3.

設置科技的學校環境設備;4.建立的資訊管理系統。

(四)學習資源:1.提供學生可操作學習資源;2.建置便利的學習環境設備;3.

布置優良的飲食互動環境;4.提供學生多樣的活動設施。

綜而言之,國內教育空間品質評鑑的相關研究很早就開始,近年來由中央教 育部,至縣市政府教育局,如教育部InnoSchool、臺北市優質學校及新北市卓越 學校有關校園環境的指標,具有共通性,諸如安全、永續、美感、藝術、科技等 指標等在這些評比或認證當中,都可見到相關的內涵。

參、國外教育空間品質評鑑相關研究的指標內涵

國外教育空間品質評鑑的相關研究,臚列介紹如下。

一、歐盟「國際評鑑教育空間品質前導計畫」

國外首先對於「教育空間品質」(quality of educational space)之內容有清 楚界定的,係2007年由OECD項下的「有效的學習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Learning Environment, CELE) 執行之 「 國際評鑑 教育空間 品質前導 計畫 」

(Evaluating Quality of Educational Spaces,簡稱EQES),其建立評鑑空間品質的 工具,有助於後續對教育空間品質高低評比之參考。

國際評鑑教育空間品質前導計畫(EQES)的雛型,最早在 2005-2006 年,

分別在由里斯本、葡萄牙、波多裡各等國舉辦的「教育空間品質評估」(Evaluating Quality of Educational Spaces)會議及 2006 年 9 月在巴黎舉辦具國家層級的大會 中被提出來討論。2007 年初,PEB(CLEL 的前身),提出 OECD 設施成效評估

(the OECD Facil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FPE)的試辦計畫,即為我們現在所 稱的 EQES。

值得注意的是,EQES 的研究方法借鑒了現今的方法學,包括用後評估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設施成效評估(FPE)和其他可行的分析 法,希望能尋求更具系統性及有效的評估方式,來探討與教育空間相關的議題,;

而在傳統的研究方法上,也運用利害關係人的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觀察法等方 式。EQES 形塑了「研究」在教育空間,扮演著促進教育設施能不斷改變,以符 合課程與教學需求的功能。

國際評鑑教育空間品質前導計畫(EQES)其推動的目的,在於協助教育主 管機關、學校及其他制定與執行政策者,改善教育空間的品質。其三大目標有:

(一)發展易使用(user-friendly)、具經濟效益的工具(cost-effective tools)與 資料蒐集策略(data gathering strategies)。最重要的是能從這些評估回饋的結果,

提高空間的教育效能,並且讓EQES的工具提供全面性研究的使用。

(二)透過設施的生命週期,改善教育空間的品質,在參與國家中認證好的模範 學校。

(三)蒐集相關的議題和因素以改善教育空間的品質,並且建議基準以評估學校 的成效。

EQES的評估標準,係依據CELE的「教育空間品質評估方案」(QPO)框架 中的兩大標準,對學校進行評估,包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學校能否提供適當的空間,促進教育的公平:學校有足夠的學習空間需求,

考量每個人所應有的教育空間,避免過於擁擠,提供具舒適與安全的教育環境。

(二)學校能否提供適當的空間,以提升教育的效能:學校能提供彈性、多樣 化的空間做為課程與不同的教學法使用。學校設施能利於個人在團體中的互 動,強化個體在其學習環境中能使其生命富有意義與責任,並鼓勵學生運用工 具產生互動性環境。

為確保EQES實施的一致性,參與的國家需自行挑選1-5所學校進行前導研 究,對象為11-13歲的學生。目前參與EQES試辦共有5國計有20所學校,分別為 巴西(1所)、墨西哥(5所)、紐西蘭(2所)、波蘭(4所)、英國-英格蘭(2 所)及蘇格蘭(6所)。

這些被選擇參與此計畫的學校,需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標準:(一)為新建校 改善其設計以符未來教學需求;(二)為現有學校之改建或重建;(三)能提供 改善學校教育品質的規劃與設計的過程;其他之標準如,學校規模、人口(鄉村 或都市地區)、學校與社會的經濟背景,也可做為選擇學校的依據。

EQES採用四種研究工具,包括:(一)OECD品質表現方案(QPOs)預試;

(二)學校背景調查問卷;(三)學生和教育人員調查問卷及(四)焦點團體座 談,每個參與受試的國家都需完成此四項工作的施測,各工具測量的主要目標,

分述如下:

(一)OECD品質表現方案(QPO)預試

此問卷調查時間約2-3小時,其主要目標有:1.為瞭解更多可能影響教育空間 品質的影響因素;2.建立對學校表現,可評估的通用基準。

目前OECD有22個品質表現方案(QPO)的評估指標包括教育設施的可及 性、對社區的開放程度、提供學生的特殊需求程度、資訊與通訊科技(ICT)的 運用、照明、學習資源、安全性、健康、環境永續經營等指標,每一個項目都反 映「CELE的教育空間品質評估框架」(CELE Organising Framework on Evaluating Quality in Educational Spaces )下的目標,參與EQES的國家代表在和學校的校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討論後,將22個QPO教育品質表現,分為三大問題進行評估:1.每一個QPO對學 校的教育任務之設計的重要度如何?2.每一個QPO對學校日常運作的重要程度 如何?3.國家或地區的政策或規則是否有訂定相關的規定或指標?

EQES並將品質表現方案(QPO)分為5大構面25個指標,有:

(一)構面一「符合使用者的目的」,項下計有8個指標,其內涵分別為:1.對 所有人易達的空間(Accessibility to all):空間可讓所有的年輕人及成人都可進 入。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包括受傷與經濟困難的學生,及行動不變的學生),其 對於行人、自行車、貨車、私人汽車、公共運輸交通工具、救護服務等都可進入;

其結構讓管理者易於理解,並提供充足的識別標識。2.足夠容納學生的空間

(Student capacity):提供足夠的空間讓現在及未來預期會註冊的學生學習的空 間。3.彈性的學習空間(Learning spaces):學習空間是敏捷的,能容納大範圍 的教育方案及教學使用;多用途、多目的、適合不同年齡,提供充足的大小讓學 生及教師活動,能夠於其中四處移動,有足夠的收納空間以支持學生學習的空 間。4.舒適的空間(Comfortable spaces):家具及照明的品質、室內和內外的噪 音程度、維護、溫度及濕度控制的空間不影響學習過程。5.支持新科技/技術(New technologies):空間可承載當前資訊科技/技術。6.考慮到社會性的空間(Social spaces):空間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室內和室外場域,讓學生和教職員可和朋友或 同事互動、安靜的坐著或從事休閒活動。7.教職員的空間(Staff spaces):提供 老師及學校管理者足夠的工作區域。8.提供社區人士使用(Community use):空 間能提供於上課期間或課餘時間之社群的運用,並能有監測以確定教職員及學生 的安全及保全。

(二)構面二「具象徵性、對視覺愉悅的、有教育意義的」,項下計有3個指標,

其內涵分別為:1.象徵學校特色的設計(Symbolically meaningful):該空間經過 設計能顯現其對於學校和它的擁有者之獨特性及意義性。2.舒適的視覺效果

(Visually pleasing):學校及學校的位置具舒適的視覺。3.能做為教材使用的設 施(Educational resource):空間方面提供學生學習的機會。

(三)構面三「符合不同的陳設需求」,項下計有4個指標,其內涵分別為:1.

符合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最初的資本投入、維護及維修,管理與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員,證明及具長期的成本效益。2.重視管理和操作的系統(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systems):空間能有效及全面的管理和經營(即透過與培訓的操作員 使用具彈性的管理系統)。3.回饋圈(Feedback loops):在建築進行中及完成時,

建立回饋機制,對於空間進行評鑑。4.設計的選擇(Design selection):其設計 的選擇過程具競爭性,使用者也能參與其中。

(四)構面四「健康與安全的環境」,項下計7個指標,其內涵分別為:1.衛生 的飲用水(Potable water):提供足夠的飲用水數量與配置予教職員及學生。2.

衛生整潔的設施(Sanitary spaces):空間有乾淨的便器,提供男、女生充足的 數量和地點分配,且男女具有獨立的空間。3.消防安全(Fire safety):空間有火 災警報系統及符合標準的防火材質與緊急逃生出口。4.緊急照明(Emergency lighting):空間具有緊急照明系統。5.安全的設計(Secure design):空間的結 構能保障建築的使用者的安全。6.安全的建材(Building system, material and condition):沒有建築系統(包括機械、電氣、管路、結構)、材料或條件會對 學校人員產生健康或安全上的風險。7.行車與行人的安全(Vehicular and

pedestrian traffic):車輛的上、卸貨區、停車場及行人專用導提供安全的交通方 式。

(五)構面五「符合永續環境的理念」,項下計有3個指標,其內涵分別為:1.

地點的選擇避免對環境的傷害(Site planning):空間顯示及對環境負責之位置 規劃。2.永續的能源系統(Sustainable systems):空間採用具效能及效率的方式 用水、能源、回收、廢物管理與日光照明。3.永續的施工方式和建材(Sustainable methods and materials):空間使用可永續使用的建築工法及材料。

(二)學校背景調查問卷

此問卷調查時間約2-3小時,其主要目標有:1.提供學校的描述:社會、經濟、

此問卷調查時間約2-3小時,其主要目標有:1.提供學校的描述:社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