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國內教育空間品質評鑑相關研究的指標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上教育空間品質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首先,從研究範圍分析之,主要研 究以國民小學為主;其次,從研究方法分析之,其中有 5 篇採用德菲法進行三回 合的問卷調查,彙整專家意見;另有 2 篇採用模糊德菲法,且進一步進行層級分 析法探討指標權重;第三,從發放德菲法或模糊德菲法調查問卷的專家學者數方 面觀之,至少有 12 名專家參與,至多可達 43 位專家學者填答;第四,從指標層 級分析之,有 5 篇分為三個層級,採用「層面、向度、指標」,或「層面、指標、

細目」之分層名稱,有 2 篇分為兩個層級,採用「構面、指標」或「層面、指標」

之分層名稱。

研究者參採上述評鑑指標建構之相關研究的方式,以國民小學為主要研究範 圍,並擬將指標分為三個階層,再因考量問卷發放與回收之時程,故採用模糊德 菲法,做為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方法。

貳、國內教育空間品質評鑑相關研究的指標內涵

國內教育空間品質的評鑑最早可溯及 1946 年的「臺灣省省立小學國民學辦 理成績考核標準」,其評鑑項目包含「校舍及設備」、「組織及行政」、「教學 實施」、「訓導設施」、「社會事業」、「輔導工作」,又其中在「校舍及設備」

項目中,標準分數為 100 分,項下分有校址(10 分),校舍(15 分),教室(30 分),禮堂、會議室及運動場(15 分)、教具圖書儀器(10 分)、環境布置(10 分)及衛生設備等(10 分)(林萬義,1986)。

其後,蔡保田教授首先在 1966 年後編製「蔡氏修訂奧德爾中學校舍調查記 分表」,將學校建築之評鑑分為七大類,結果滿分為 1000 分,包括:校地(125 分),校舍概況(150 分),普通課室(155 分),特別課室(200 分),輔助 教學室(175 分),行政辦公室(90 分),其他設備(105 分);得分 800 分以 上為「最好」,600 至 800 分為「好」,400 至 600 分為需要修繕與重加檢討,

400 分以下應考慮該校舍停止使用或大加修繕(林萬義,1986)。

時至 1969 年,林萬義教授在其碩士論文《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建築實況之 調查研究》研究中,親至臺北市各國民中學實地調查研究,採用蔡保田教授修正 之「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建築之實況調查問卷」,徵詢學校教職員與學生,視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該校學校建築的感受與改進意見;並詢問各校負責人,在掌管學校建築業務上 遭遇的問題,研究國民中學學校建築實況;並以「蔡氏修訂奧德爾中學校舍調查 記分表」,對 18 所經過選擇的國民中學之物理環境做記分評鑑。

蔡培村教授在 1982 年,翻譯 Smith,Iveiswortb 和 Geer 合著之《教育環境評 鑑》一書,該書的作者認為環境可以直接影響行為,我們可以藉由環境的規劃與 配置,使環境按理想的方式影響行為,因此,他們從教師立場來看教育環境評鑑,

提出適用於中小學教師之學校物質環境的評鑑檢核表,將學校物質環境的評鑑分 為 2 項構面(學校環境及教室環境),項下計有 42 項指標,研究者將之整理如 下:

(一)「學校環境」構面,項下包含三項指標,分別為:

1.學校的下列條件是否適當?(1)空間、(2)噪音控制、(3)交通安全、(4)

親切感、(5)戶外遊樂區、(6)安全(犯罪防範)、(7)吸引力、(8)各項 安全標準。

2. 下列各地域有害於師生安全的設施是否妥善控制或已將危險除去?(1)教 室、(2)禮堂、(3)樓梯、(4)運動場、(5)儲藏室、(6)體育館、(7)

廁所、(8)餐廳、(9)停車場。

3. 校園裡的建築物是否能切合有關活動的需要?一些相關的活動所使用的建築 物是否相近而把無關聯的活動場所分開?

(二)「教室環境」構面,項下分為 4 類,計有 39 項指標,分別為:

1.有關生理需要的設施:(1)照明:A.教室內是否有至少 100 燭光的照明設備 供閱讀和其他有關活動使用?B.教室內的照明是否舒適及隨需要而變化?C.教 室內的照明是否能配合各種不同活動的需要?D.教室內的光線是否溫和?(2)

溫度:A.教室內的空氣是否流通? B.教室內的空氣是否新鮮?C.教室內的溫度 是否都控制在最佳的度範圍內(攝氏 20-24 度);老師是否曾指導學童配合室內 溫度穿著?D. 全年的濕度是否適宜?(3)噪音:A.窗戶能否開關以避免外界噪 音?B.教室內的噪音是否有效控制以避免干擾教學活動?C. 教師是否很少要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童重覆他(她)所教的內容?(4)顏色:A.教室的色彩是否隨著不同的教學 活動而有所變化?B.教室的色彩是否合適以及能否使學生上課時提高注意力?C.

教室內的色彩是否柔美且令人寧靜而愉快?(5)器材:A.教室內是否有各種需 用的設備和器材?B.教師和學生是否能針對上課的主題帶來有關的教材?C.教 學器材是否依學習的主題或領域而各自整理妥當?D. 零散且毫無組織的器材 是否整理歸位以免雜亂無章?

2.空間的設施:(1)教室內相關的活動是否安排在同一區域,無關的活動則分 開?(2)所有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是否安排妥當?(3)是否有適合不同大小團體 活動的地方?(4)有否供個別兒童前去的特殊地方?A.獨處的地方;B.休息和 安靜下來的地方;C.發洩精力的地方;D. 酬賞自己的地方;E.個別指導的地方;

F.獨自做功課的地方;G.接受個別訓練的地方;(5)學生在出入整理服裝儀容 時能否不干擾到別人?(6)學生能否如他們所需的獲得充裕的空間來活動?(7)

適合不同活動的空間數量是否合乎教學所需?

3.物質的設施:(1)環境是否常保清潔?(2)教室內的器具(如桌子、器具等)

可否因不同的學習活動而彈性移動位置及組合?(3)教師能否控制使各組學生 的視線集中(如使各組分開,增加教室)?(4)環境中有無提供回饋(如整肅 儀容的鏡子)和模範(如打字樣本)以提醒學生們注意?(5)學生進入的貯藏 室是否便利他們收拾和放回器材?(6)老師能否毫無障礙地看到教室的全境?

4.教學情境的設施:(1)是否有不同的地方、器材、方法和設備供不同的學生 做不同的學習?(2)是否有足夠的器材和活動吸引所有的學生而避免他們放棄 權利?(3)老師能否了解到粥少僧多的情境(即大多的學生只旁觀察,只有少 數學生動手和領導)並進而設立新的,小型的活動團體?(4)妨礙學生活動的 各種設施是否已經除去?(5)老師的單元計畫裡有沒有考慮到環境及其使用情 形?(6)為達成教學目標單元計畫裡有無包含特殊環境的使用?(7)為改善教 學,老師有無定期的改變環境?(8)老師有沒有系統地觀察和評估環境的效能,

以及教室內的社會行為和學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萬義教授於 1986 年撰寫之博士論文《我國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及 其附屬設備評鑑之研究》,同年併出版《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評鑑之理論與實際》

一書,建構「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及其附屬設備評鑑表」及發展「臺灣地 區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及其附屬設備評鑑手冊」,其評鑑等級的計分方式,採李克 特式量表五評點方式,加上「未設置」和「不需設置」欄,其評鑑內容包含 7 大 項目,50 個評鑑項目,並針對每個項目附有評鑑目標、評鑑標準及評鑑方法,

以下依 7 大項目之 50 個評鑑項目及其評鑑目標,闡述之。

(一)校地環境,有 4 個評鑑項目:1.學校主要出入通路:便利進出校區;2.學 校地勢:地勢高亢利於排水;3.校地面積:能具有符合部定標準之校地;4.現有 校地形狀:校地形狀完整,適宜校區規劃配置。

(二)校園、校舍配置,有 6 個評鑑項目:1.校區配置(校園、校舍、活動區間):

區妥善配置,能充分利用校地;2.校園景觀布置:校園景觀有良好之布置;3.校 園綠化:校區空地充分栽植,以求全面綠化;4.校舍造形:校舍造形富有變化。

5.校舍色彩:能使校舍色彩調和愉悅;6.校內通走廊:校卷動線設置便捷暢通。

(三)教學區建築及附屬設備,有 16 個評鑑項目:1.普通教室附屬設備:能具 足夠的教室附屬設備,以應教學需要;2.普通教室窗戶採光情形/3.普通教室窗 戶通風情形:教室窗戶設置能顧及使用者舒適健康需要;4.普通教室照明設備:

提供足夠的照明度;5.全校課桌椅設置狀況:具有不同規格課桌椅,以應相異身 高學童需要;6-9.自然科/社會科/美勞/音樂教室設備:設備齊全夠用,利於教學;

10.教材園設置:教材園設置種類齊全,以利教學參考,培養兒童保護動物,愛 惜花草,遵守交通規則及其他知識;11.圖書館(室)位置:圖書館(室)設置 地點適點方便借閱,易於觀覽;12.圖書館(室)空間配置及設備:圖書館(室)

有良好空間配置,主要設備齊全以利圖書資料之整理借用迅速方便;13.圖書館

(室)資料蒐藏量:圖書資料藏量足供需要,配合教學,能適合兒童閱讀興趣;

14.輔導室位置:輔導室設置地點,便利兒童前來接受輔導;15.輔導室設備:輔 導室設備齊全,俾利推展輔導工作;16.視聽教室主要器材:視聽器材齊全, 俾 利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活動區建築及附屬設備,有 5 個評鑑項目:1.室內集會場所位置:設地點 隔離教室區,免於干擾教學;2.室內集會場所安全設施:安全設施力求良好以保 使用者安全;3.室外活動場地設置:多設置室外活動場地,增進兒童體能活動之 興趣;4.運動場附屬器材裝置:促進運動場地充分使用;5.兒童遊戲場設備:促 進兒童體能發展配合興趣,鍛鍊體魄及培養勇氣,器材種類求其多樣。

(五)行政區建築及附屬設備,有 5 個評鑑項目:1.學校行政區位置:行政區位 置當,方便學行政運作,提高教育效果;2.教師辦公室設備:辦公室一般設備力 求齊全,提高行政效率方便教學準備;3.總辦公室每人佔用空間:辦公室空間寬 敞,不擁擠;4.印刷出版場所設備:學校行政支援單位,發揮輔助工作效率;5.

值夜室設備:其位置應能掌握處理學校夜間勤務。

(六)衛生保健建築及附屬設備,有 10 個評鑑項目:1.保健室(健康中心)設

(六)衛生保健建築及附屬設備,有 10 個評鑑項目:1.保健室(健康中心)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