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校教育。

2013 年 InnoSchool-KDP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 KDP 國際認證奬,改變部分組 別及其創新內涵,分為「校務經營與行政革新組」、「課程與教學領導組」、「學生 多元展能組」、「教師專業發展組」及「資源統整組」5 組;其中,值得參考之組 別有「校務經營與行政革新組」及「資源統整組」。

「校務經營與行政革新組」,係指規劃校園環境,加強行政效率與品質,提 昇組織績效,包含 5 項指標:(一)應用創新方式,增進學校校務基金;(二) 整 合學校人力、物力資源,促進資源共享,減少資源浪費;(三)掌握實施「關鍵 管理」20/80 原則,提升經營的成效;(四)建立校園危機與衝突處理的機制,

促進學校穩定發展;(五)規劃校園環境,改善教學環境及空間使用的安全性與 經濟性,創造學校永續經營的契機。

「資源統整組」,係指能建立良好公共關係,引入社會與環境資源,提升學 習效益,包含 3 項指標:(一)設置引導社區資源(產業)進入學校的機制;(二)

運用當地資源,加值其資源對學生學習的功效;(三)運用各種多元的機會,激 勵家長正面的參與學校教育。

二、新北市「卓越學校」認證

2010 年新北市也推展「卓越學校」認證,其係依教育階段別申請認證,區 分為國小組、國中組及高中職組,經初審(由初審小組進行線上審查,通過審查 標準者參加複審),複審(通過初審學校,由複審小組進行實地訪視,視參加件 數多寡,得採分組審查)及決審(由認證委員會召開決審會議後,確認通過認證 之學校)三個階段,會由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核定為卓越學校,認證期效為 4 年。

2012 年卓越學校認證分為一般認證與進階認證,採單項認證,共分為 10 個 向度,在一般認證方面,包含「行政經營」、「課程發展」、「教師專業」、「教師教 學」、「學生學習」、「學生輔導」、「環境營造」及「資源整合」;進階認證包含「校 長領導」及「文化形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評分方面,可分為 0-5 分,分別代表「資料未呈現」,「待改進」(表示「未 符合審查規準 60%」),「尚可」(表示「符合審查規準 60%至 69%」),「良好」(表 示「符合審查規準 70%至 79%」),「優良」(表示「符合審查規準 80%至 89%」),

「特優」(表示「符合審查規準 90%以上」);計分方式有(一)審查規準分數 = 各 委員評分分數總和 / 評審委員數;(二)檢核項目分數 = 審查規準分數總和 / 審 查規準項數;(三)指標分數 = 檢核項目分數總和 / 檢核項目項數及(四)向 度分數 = 指標分數總和 / 指標項數。

初審者,學校需同時達到下列 3 項標準,方能通過初審:(一)各項「檢核 項目分數」不可有任何一項目低於 3 分(含)以下;(二)各項「指標分數」達 4 分(含)以上之項數應達 1 / 2(含)以上;(三)「向度分數」達 4 分(含)以 上。複審者,學校則需同時達到下列 3 項標準:(一)各項「檢核項目分數」不 可有任何一項目低於 4 分(含)以下;(二)各項「指標分數」達 5 分之項數應 達 1 / 2(含)以上;(三)「向度分數」達 4 分(含)以上。

2012 年,卓越學校認證的「環境營造」向度,其評估有六項,有:「安全的 校園環境」、「創新的空間規劃」、「藝文的環境形塑」、「健康的環境需求」、

「科技的教學設備」及「永續的校園經營」,茲依序說明之。

(一)安全的校園環境:

1.學校能設置安全及完善的教育設施:(1)設置多元有效安全設施,包含建物、

運動、遊憩及教學設施,提供安心快樂學習校園環境;(2)主動發現校園環境 安全問題,列管重要設施之安全年限,定期汰舊換新,改善潛藏之安全危機;(3)

規劃校園監視與保全系統,設置科技化安全防盜及防護系統,建構校園安全網絡。

2.學校能建構安全維護與管理體系:(1)訂定校園安全管理檢核項目,明訂安 全檢核 S.0.P.,各項設備有專人管理,以確保各項設施之安全性;(2)建置安全 維護修繕通報系統,明確標示各項設施器材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利學生正確 安全使用;(3)建立親師緊急聯絡系統,明訂校安事件通報處理標準流程,並 與警所及社區合作,暢通安全維護之支援體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學校能建立有愛無礙的安全親和環境:(1)規劃無障礙校園空間與設施,提 供有愛無礙的安全環境;(2)人車分道,並設置家長接送區及停車場,確保學 生上下學安全;(3)繪製並公告學校安全地圖,排除校園死角,營造安全無礙 環境。

(二)創新的空間規劃

1.學校能善用空間活化再利用:(1)結合學校及社區人才智庫,成立校園發展 委員會,促進校園環境有效規劃、發展與營運; (2)學校設施能符合師生需求、

系統管理與經濟效能,提升其價值功能;(3)活化校園死角,營造環境多元化 的創意校園。

2.學校能建立富寓特色校園環境:(1)教學空間與設施之安排能充分符合學習 領域之需求;建置教學步道,充分發揮境教功能; (2)配合學校發展與特色,

建置富寓獨特性的校園環境及學習設施;(3)擷取地方獨特元素,融入校園建築 及綠美化,鍵結學校社區的文化特色。

3.學校空間整體規劃動靜分明、動線順暢,能滿足師生教學需求:(1)動態教 學區(如操場、音樂教室、體能教室、遊戲場等)與靜態教學區(一般教室、圖 書館)有所區隔,促進各項設施可及性,並使教學活動互不干擾;(2)提供學習 與休憩生活空間,以角落美學涵養學生人文素養;(3)提供多元、異質的學習空 間,有利師生腦力激盪,以發展學生多元才能。

(三)藝文的環境形塑

1.學校環境營造能符合人性化需求:(1)提供舒適及符合人體尺度的人性化空 間、環境與設備,提供和諧的溫馨感受;(2)建構創新無拘束的發表舞台,形 塑自由創意的學習氛圍;(3)實施校園開放,建置性別平等空間及友善校園環 境,如哺乳室、更衣室。

2.學校環境規劃能形塑藝文之美:(1)延請藝文專業人士提供環境營造諮詢,

以利環境藝術美學融入課程教學;(2)結合藝文領域課程小組統籌規劃,建置 校園景觀,形塑學校藝文特色;(3)運用師生作品或共同參與彩繪美化校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建置空間美學。

3.學校能保存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及設施:(1)結合社會領域小組統籌規劃,整 合校內外人力建立學校文史檔案;(2)選擇適當的場域設置文史設施,並邀請 仕紳或耆老共同參與營造,如鄉土教室、陀螺館;(3)保存校園史蹟文物,建 置校史館並典藏資料。

(四)健康的環境需求

1.學校能提供各項體能活動及休閒活動設施:(1)規劃體育設施,定期巡視、

維護、檢修與充實,提供多樣運動環境;(2)設置休閒文康活動中心,成立多 元運動社團,培養學生正確健身技能;(3)增購充裕體育運動設備,促進體育 教學活動正常化。

2.學校能積極營造促進健康的環境:(1)建置促進健康休閒之體驗設施,鼓勵 師生參與互動;(2)辦理社區休閒活動,推動校際體育互訪,促進跨校運動設 施交流運用;(3)推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設置多元化活動設施,營造健康校 園環境。

3.學校能提供健康的飲水和食物:(1)提供衛生設施與飲用水,定期進行水與 飲食設備清潔維護與保養;(2)辦理衛生營養午餐,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3)提供師生與同儕餐飲互動環境;定期檢查追蹤學生健康與身體質量指數。

(五)科技的教學設備

1.學校具有足夠的科技設備,能滿足師生教學需求:(1)成立資訊發展小組,

整體規劃全校軟硬體設備;(2)教室裝置電腦、單槍投影機、螢幕等設備;設 置電腦教室及群組教室,提供班級及班群教學使用;(3)架設寬頻有線及無線 網路環境,建置無障礙數位學習系統。

2.學校能善用科技設備提升教學成效:(1)成推廣資訊融入教學並建構數位教 學平台,提供資訊車或電腦單槍等設備;(2)辦理系統性電腦資訊專業成長研 習,鼓勵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教學;(3)鼓勵師生設計班級網頁或個人部落格,

並提供教師教學成果分享及學生專題研究發表平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學校能建置e化的知識管理平台,提供便捷的行政及教學服務:(1)成立 e 化知識管理小組,設置資訊管理平台系統,方便教師分享或查詢課程教學知識;

(2)校務行政電腦化、記錄數位化,增進傳遞速度並減少紙張消耗;(3)建立 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便利親師生圖書查詢借用所需。

(六)永續的校園經營

1.學校校園營造能符合永續生態校園之要求:(1)充實永續教育資源及校園環 境,以增進師生永續生態觀念;(2)學校換裝省水器材、省電器材等設施,設 置雨水回收及再利用系統,以節約能源;(3)推展節能減碳及資源回收再利用,

規劃自然生態的永續校園。

2.學校能有效利用在地資源,營造具備特色之校園環境:(1)學校空間規劃與 社區環境融合,善用社區特色,並將其展現於校園中;(2)規劃社區生態環境 學習步道,將社區環境融入校本教學;(3)培訓環保小志工及家長志工,藉由 校園特色環境建置與導覽,了解學校與社區自然特色。

3.校園規劃能符合綠建築及環境教育的理念:(1)校園建築或需新修建工程,

採用在地、健康與自然素材;(2)校舍建築融入學校歷史、環境特色、綠建築 等元素,兼顧時代性與永續性;(3)學校平時設備充實、維修均秉持綠建築指 標精神,定期檢查學校設施,達到隨報隨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