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風車詩社及「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活動」的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一)風車詩社及「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活動」的發現

如前所述,風車詩社首次為戰後的台灣所認識,係在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一 波戰前台灣新文學的文獻史料大量出土、翻譯、復刻、出版的熱潮之時。風車出土後,

「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的概念於焉能夠成立。在翻譯及選集出版方面,1979 年 3 月 31 日,陳千武翻譯的楊熾昌戰前的日語詩作〈越境的蝴蝶──獻給蔡鶴兒小姐的詩〉、〈毀 了的街〉、〈蒼白的鐘樓〉刊登於《自立晚報》「台灣光復前文學作品精選」;1981 年 2 月 27 日,《自立晚報》「日據時代台灣詩人詩作簡介」刊登了泉中月翻譯的楊熾昌詩作〈窗 帷〉、〈古弦祭〉、〈月光奏鳴曲〉以及〈花海〉。除了楊熾昌作品,「風車詩社」同人李張 瑞、林修二、張良典戰前的日文作品也陸續得到翻譯,並收錄在 1982 年由羊子喬‧陳 千武編選的《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廣闊的海》(遠景出版)。

研究論述方面,1979 年 7 月 2 日~4 日連載於《聯合報》副刊、由羊子喬撰寫的〈移 植的花朵──深受超現實主義影響風車詩社〉,是最早關於風車詩社的專論。文中簡述 了楊熾昌在中央文壇與超現實主義的聯繫、風車詩社的集結、同人的生平、文學活動及 作品特色。其中最重要的貢獻,除了基本史實與美學傾向的勾勒、定位,相當早即對詩 人進行訪問的羊子喬,在文中舉出幾個作為影響源的關鍵名字──包括:《詩と詩論》

的春山行夫、安西冬衛、西脇順三郎、村野四郎、三好達治等,法國的考克多、阿拉貢 等,讓後繼的研究者能夠有跡可循83。1981 年,羊子喬繼續完成〈光復前台灣新詩論〉, 是最早以文學史的觀點寫就的日治時期台灣新詩研究。作者將風車詩社同人的詩作繫於 詩史的「成熟期」(1932-1937),認為其是此時期兩大趨勢──「社會寫實」、「超現實主 義的個人抒情」中的後者84。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其超現實主義傾向的成因,羊子喬除 了指出楊熾昌透過留學從日本引進西洋文學理論,他還進一步概述當時台灣島內可能接 受的養分──包括報紙文藝欄所轉載的日本傑出詩人作品、以及當時在台日人對此時本 島詩人的影響等等85,顯示了羊子喬最初關於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歌的格局想像,並不 限於如楊熾昌等有能力留學東京者的現代主義引介與實踐,同時也試圖在台灣島內找出 一個相較於留學成本更低的、一般讀者也能夠廣泛接觸的美學養分,作為戰前台灣現代 主義詩學生成的補充脈絡。亦即,至少在引介的層面,風車詩社並不是唯一的引介者,

而僅是傳播路徑中的一支;既然如此,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並非侷限於風

83 羊子喬,〈移植的花朵──深受超現實主義影響風車詩社〉,《蓬萊文章台灣詩》,頁 39-57。

84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蓬萊文章台灣詩》,頁 83-87。

85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蓬萊文章台灣詩》,頁 80-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車同人圈內,而是有更廣闊的傳播範圍。只是,這在三十餘年後的今天仍是一個茫漠的 未知領域,有待研究者開拓。

同樣以這波戰前史料出土/出版的熱潮為契機,1981 年,楊熾昌也受邀在聯合報的

《寶刀集──光復前台灣作家作品集》發表其文壇回憶〈回溯〉,敘述其在日本統治下 引進「超現實主義」,係一種「迴避檢閱制度」的策略86。由於這是日治時期台灣超現實 主義的重要實踐者在戰後最初的証言,在日後屢為研究者援用87

1980 年代對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的研究,即在上述羊子喬、陳千武的全集編選、羊 子喬的論述、以及楊熾昌自述的基礎上展開。1983 年,宋冬陽(陳芳明)發表〈日據時 期台灣新詩遺產的重估〉,將羊子喬在〈光復前台灣新詩論〉中並置的「社會寫實」、「超 現實主義的個人抒情」兩個趨勢,進一步強化為「寫實、左翼的鹽分地帶」V.S.「超現 實、小布爾喬亞的風車詩社」的對比圖式,設下可實際操作的論述框架。在詩的詮釋方 面,似乎受到楊熾昌〈回溯〉中「再政治化」的影響,宋冬陽認為:「他們的作品具有超 現實的傾向,卻並未完全與現實脫節;他們的風格雖有出世的味道,但骨子裡卻是入世 的」88。也因此,在相當多具有前衛的超現實主義詩風的作品中,宋冬陽選取了較不具 超現實詩風的詩作如林修二的〈山村〉作為例證。

此外,1980 年代不可遺漏的,還有陳千武的詩史論。如前所述,早在 1970 年陳即 已提出台灣現代詩「兩個球根論」,然而在1970 年代末風車詩社同人作品出土之前,日 治時期繼受春山行夫「新精神」運動一脈的球根並無相應的現代主義的實踐者,而僅靠 日本統治末期成立的「銀鈴會」與《詩と詩論》產生系譜上的連繫89。然而在風車詩社 的文學活動被發現之後,「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的概念才真正成立,也讓陳千武的「兩 個球根」論找到能夠真正自立於中國新文學影響外、甚至超前之的現代主義起點。

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的研究,到了 1990 年代中期以降,有極大的進展。由於《水 蔭萍作品集》(1995 年)與《林修二集》(2000 年)相繼出版,加上台灣文學學科的體制

86 楊熾昌,〈回溯〉,收入聯合報編輯部編,《寶刀集──光復前台灣作家作品集》(台北:聯合報,

1981 年),頁 194-196。

87 然而這樣的「証言」,也是戒嚴時期面對國民黨黨國體制「抗日意識形態」之要求的自我詮釋,

既突顯了其非政治性的政治性、非正面抵抗的正當性(再政治化),同時透過「為文學而文學」

的純粹性,進行與殖民體制脫鉤的去政治化解釋。若是去脈絡地援用,有將日治時期台灣現代主 義實踐化約為抗日文學的迂迴表現、迴避檢閱的工具策略,而忽視其美學追求之嫌。

88 宋冬陽(陳芳明),〈日據時期台灣新詩遺產的重估〉,初出:《台灣文藝》第 83 期(1983 年 7 月)。引文收入《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 年),頁 164。

89 詳見拙著,〈尋找「缺席」的超現實主義者──日治時期台灣超現實主義詩系譜的追索與文學 史再現〉,頁9-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化,風車詩社同人的超現實主義實踐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視。1990 年代中期迄今的研究 對於日治時期台灣現代主義的解釋,已逐漸擺脫楊熾昌於〈回溯〉中所談的作為迴避檢 閱之手段的層次,而更著重於美學及系譜繫連的探討。1990 年代中期迄今關於風車詩社 的幾種研究取徑及成果,分述如下。

1、探討風車同人美學與西歐、日本現代主義美學系譜的連繫。這樣的取徑與成果,

主要有陳明台的〈新詩精神的提倡與實踐〉(1997)、〈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

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1997)90,以及林巾力的〈從「主知」探看楊熾昌的現 代主義風貌〉(2002)91、〈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2009)

92、〈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2010)93等等。陳明台指出,「諸多現代主義 的流派中,似隱約可見超現實主義(即「詩與詩論」集團致力的方向)和象徵主義(即

「四季」派致力的方向),成為他們詩人全體著力的方向」94;林則更準確地指出,風車 詩社的超現實主義實踐係「融合了法國超現實主義的『超現實領域描寫』、象徵主義的

『純粹詩』概念、日本現代主義詩人春山行夫與西脇順三郎的『想像力』和『主知』,甚 至更多是來自於唯美主義的信條」95。兩人的研究,為風車同人的美學屬性及具體影響 來源,找到有力的例證,並強調風車繼受由日本中介‧轉化的超現實主義概念,已不同 於法國的超現實主義。除了陳明台與林巾力的研究此外,關於風車同人詩觀及美學的辨 析,還有奚密的〈燃燒與飛躍──1930 年代台灣的超現實詩〉(2007)96。相較於陳、林 著眼於系譜追尋,奚密更側重於風車同人楊熾昌、林修二詩觀的歸納及詩作分析,突顯 其美學特色,並與戰前中國的戴望舒、紀弦的現代主義詩作交互參照,揭示了戰前東亞 現代主義詩學比較文學研究的可能。

90 陳明台,〈新詩精神的提倡與實踐〉、〈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 義的考察〉,《台灣文學研究論集》,頁30-63。

91 林巾力,〈從「主知」探看楊熾昌的現代主義風貌〉,《第八屆府城文學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

(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2 年)。

92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台灣文學學報》第15 期。

93 林巾力,〈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中外文學》39 卷 4 期 (2010 年 12 月),頁 85-133。

94 陳明台,〈新詩精神的提倡與實踐〉,頁 44。

95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頁 100。

96 奚密,〈燃燒與飛躍──1930 年代台灣的超現實詩〉,《台灣文學學報》第 11 期(2007 年 12 月),頁75-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2、取徑精神分析,探究殖民地誕生超現實主義美學的精神樣貌/徵狀。1990 年代 中期以後,施淑曾發表一系列論文,從殖民地體制的結構性因素,探究台灣知識分子受 容現代主義思潮的內在精神條件、或是產生與西歐‧日本現代主義相通之精神結構,不 僅形構出一條「另類小說」的系譜,也為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研究探知了感覺/心理世界 的「新素地」97;稍晚於施淑,劉紀蕙同樣著眼於殖民地體制的結構性因素造成的心理 狀態,並進一步將台灣現代主義的探尋延展至詩歌及視覺文化的領域。劉繼受了楊熾昌 在〈回溯〉強調的日本帝國對殖民地言論的彈壓、寫實的不可能性、《台灣文藝》‧《台灣 新文學》陣營的分裂及與現代主義的衝突等論述基礎,透過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徑,進一 步發展出其「文化整體組織與現代主義的推離」及「異常為」的觀點。這一系列論述以 1998 年發表的〈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

2、取徑精神分析,探究殖民地誕生超現實主義美學的精神樣貌/徵狀。1990 年代 中期以後,施淑曾發表一系列論文,從殖民地體制的結構性因素,探究台灣知識分子受 容現代主義思潮的內在精神條件、或是產生與西歐‧日本現代主義相通之精神結構,不 僅形構出一條「另類小說」的系譜,也為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研究探知了感覺/心理世界 的「新素地」97;稍晚於施淑,劉紀蕙同樣著眼於殖民地體制的結構性因素造成的心理 狀態,並進一步將台灣現代主義的探尋延展至詩歌及視覺文化的領域。劉繼受了楊熾昌 在〈回溯〉強調的日本帝國對殖民地言論的彈壓、寫實的不可能性、《台灣文藝》‧《台灣 新文學》陣營的分裂及與現代主義的衝突等論述基礎,透過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徑,進一 步發展出其「文化整體組織與現代主義的推離」及「異常為」的觀點。這一系列論述以 1998 年發表的〈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