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一)西方及日本脈絡下的前衛/現代主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身分、以殖民地台灣為中心輻射而出的現代主義實踐的研究對象。而上述對象的文學活 動,若以黃得時在〈台灣文學史序說〉設立的台灣文學史的範圍及其對象的五種情形為 標準,大致符合以下的三種:「一、作者出身台灣,其文學活動(包括作品發表及影響 力)在台灣進行;二、作者出身台灣之外,然而久居台灣,文學活動也在台灣進行;四、

作者雖出身台灣,但其文學活動在台灣之外的地方進行」34

當然,必須一再強調的是,若以嚴格的建構台灣的國家文學史、或民族文學史的主 體標準來看,風車詩社的四位本島詩人無疑才是最符合「台灣現代主義詩」這個範疇的 文學史主體;但就探究現代主義在戰前東亞(特別是台灣)區域的傳播與再生產的案例 而言,這樣複數概念的、且蘊含著吳叡人所謂台灣作為一移民社會的「移民─永住─出 身」35的重層土著化的內在邏輯與層次的「台灣出身者」,其帶出的不同文學軌跡與現代 主義實踐,更增添了案例的多樣性與討論的向度。

(二)前衛/現代主義的語源與範疇

在以重層土著化的複數「台灣出身者」概念重新設定研究對象與邊界之後,接下來

有必要針對「前衛」(avant-garde/アヴァンギャルド(アバンギャルド)/

前衛

ぜんえい)以及

「現代主義」(modernism/モダニズム)這兩個(組)指稱相近、又所有差異,並在抵 達台灣的過程中歷經了重層翻譯的詞語,進行脈絡回顧,提出選用說明。

(二‧一)西方及日本脈絡下的前衛/現代主義

關於西方語境下前衛/現代主義的起源、發展與界定,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在《現代性的五副面孔》(Five Faces of Modernity)指出:「沒有一種顯著而 得到充分發展的現代性意識,先鋒派﹝前衛﹞幾乎是不可想像的;然而,這麼說並不意 味著可以將先鋒派﹝前衛﹞同現代性或現代主義混為一談,這種混淆是英美批評界屢有

34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初出:《台灣文學》第 3 卷第 3 號(1943 年 7 月),引文葉石濤 中譯,收入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 1 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年),頁 4。

另外兩種情形:第三種(作者出身台灣之外,只有一定期間在台灣進行文學活動,此後再度離開 台灣)及第五種(作者出身台灣之外,且從沒有到過台灣,只是寫了台灣相關作品,在台灣之外 的地方進行文學活動)情形,原則上不在認定之列。至於戶田房子,其雖然看似屬於第三種──

1914 年出生於東京、不久即來台灣,在台灣成長、展開文學活動,1938 年(24 歲)離開台灣前 往日本;但其甚小即來台灣,應可視為具備「準灣生」之身分。

35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頁 1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發生的」36。透過「avant-garde」一詞長久以來在法語語境的使用轉變,卡林內斯庫嘗試 論析這三個被混用的概念,包括「現代性」本身、派生自「現代性」的「前衛」、以及同 樣作為「現代性」之派生並經常被與「前衛」混同的作為美學批評術語的「現代主義」。 卡林內斯庫指出,「avant-garde」在法語中有悠久歷史,作為戰爭術語最早可上溯至中世 紀,並至晚在文藝復興期已發展出比喻的意義。然而「avant-garde」普遍被運用於指涉

「政治、文學藝術、宗教方面的一種進步立場」,則必須要到 19 世紀,這也是「avant-garde」之所以與「現代」難分難解的原因37。法國大革命後的18 世紀 90 年代,「avant-garde」概念被用於指涉激進的政治思想,成為一種「政治先鋒派﹝前衛﹞」。在此概念 下,藝術家被指派一種特殊的「先鋒」角色:要領導時代,為人類描繪未來的榮景;而 其創作又必須依循一套被給定的「綱領」38。相對於認為「藝術應該服從於政治革命者 的需求與要求」的「政治先鋒派﹝前衛﹞」,主張「藝術具有獨立的革命潛能」的「藝術 先鋒派﹝前衛﹞」,也逐漸形成。在19 世紀 70 年代,「avant-garde」一詞已開始用於指 稱一小群新進作家和藝術家。這些前衛作家、藝術家最感興趣的,「是推翻所有羈束人 的藝術形式傳統,享受探索先前被禁止涉足的全新創造境域的那種激動人心的自由」39。 卡林內斯庫的理解,這兩種前衛看似對立,惟都出發自「生活應該得到更根本的改變」

的前提,並以「烏托邦式的無政府狀態」作為目標40;兩種前衛間,則同時存在著引力 與斥力,有時合致,有時衝突。

「avant-garde」的在藝術領域的發展,在 20 世紀初期到達了頂峰。以立體派、未來 派為始,各種作為「美學極端主義」的藝術流派‧運動,大量出現於一次大戰前後。卡 林內斯庫指出,此後它經歷了一個「歷史化」的過程成為一種「批評術語」,用以指稱一 個特定的「歷史範疇」、涵蓋所有出現於一戰前後至二戰前的「那些最為極端的運動」41 的集合名詞的「avant-garde」──在這裡,被歷史化了成為批評術語的「前衛」,與作為 集合名詞的「現代主義」幾乎同義。隨著作為批評術語「avant-garde」概念的流行,其

36 我所引用的中國譯本──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等譯,《現代性的五 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係將「avant-garde」翻譯為「先鋒派」。然而為求用語 一致,避免衍生枝節,本文敘述及轉述卡林內斯庫說法時一律使用台灣慣用的「前衛」、或未經 翻譯的「avant-garde」,直接引述時則於「先鋒派」後註明﹝前衛﹞。後同。引文頁 105。

37 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頁 105。

38 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頁 109-111。

39 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頁 121。

40 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頁 113。

41 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頁 1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意義在各國間也產生了巨大的歧異。

事實上,不只是作為批評術語的「avant-garde」在傳播與實踐中產生歧異,同樣作 為國際性運動、同時也作為一個美學的「集合名詞」的「modernism﹝現代主義﹞」,亦 是難以界定的。以英美學界最具代表性的、由布雷德柏里(Malcolm Bradbury)與麥克 法蘭(James McFarlane)共同編寫之《現代主義》(Modernism: A Guide to European Literature 1890-1930)為例,編者指出:「它的名稱是清楚的,然而此一運動或這些運動 的性質──它的地點、時間、原因,以及它究竟是什麼,則不那麼明確……幾乎沒有哪 一個時代在藝術風格上較它更為多元、紛雜;要從這些多樣性中歸納出一個總的文體或 風格,是一項艱巨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且由於其是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運動,它 的樣貌「取決於人們是在哪個中心、或在哪個首都來觀察它的」42

儘管編者指出了界定「現代主義」的不可能性,但事實上,這部《現代主義》和卡 林內斯庫的《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一樣,在以對於現代主義的概括性、國際視角為目的 之餘,基本上是以前衛/現代主義運動在法國─英國─美國的發展為中心的。在這樣的 立足點上,編者集中論述1890-1930 年間歐洲、英國、美國的現代主義運動,涵蓋了象 徵主義、頹廢派、印象主義、意象主義、義大利‧俄國未來主義、德國表現主義、達達 及超現實主義等等的美學流派。布雷德柏里與麥克法蘭也許將現代主義的始點拉得稍前 一些,因此包括了19 世紀末的晚期象徵主義;當然也有學者將更多的焦點放在 20 世紀 初期一次大戰前後的美學極端主義,如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與哈珀姆(Geoffrey Galt Harpham)著的《文學術語詞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即稱:「現代主義這 個術語被廣泛用於表示在 20 世紀初期幾十年,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有新穎獨 特的主題、形式、理念、風格的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一些文學史家將現代主義反 叛的開始時間追溯到 1890 年代,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認為,以空前的廣泛性和快速變 化為標誌的現代主義高潮時期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43。儘管不同學者間的側重點仍 有些許差異,但無論如何,上述的起迄端點以及涵蓋的流派可代表法國及英美學界對於

「modernism」的主流觀點,也與卡林內斯庫所說的作為一特定歷史範疇、「名下集合著

42 Malcolm Bradbury, James McFarlane, Modernism: A Guide to European Literature 1890-1930, London ;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1991. P.22-23. 另外,彼得‧蓋伊(Peter Gay)也有類似的說 法:「要給現代主義舉例不難,要界定現代主義卻大不易。這種奇特的現象本身就是現代主義豐 富多樣性的反映」。見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台 北縣新店市:立緒,2009 年),頁 18。

43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哈珀姆(Geoffrey Galt Harpham)著,吳松江等編譯,《文學術 語詞典 第 10 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頁 2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大多數出現於本世紀前半前的那些最為極端的運動」44的「avant-garde」大致等同。

相對於「avant-garde」在法語文脈中有悠久的歷史發展,在日本,它是遲至 1920 年 代末才自西洋輸入的概念。波潟剛在《越境のアヴァンギャルド》(2005)指出,儘管現 今將達達與超現實主義稱為「アヴァンギャルド﹝前衛﹞」是很自然的事,但在1920 年 代之時其引介者並沒有稱之為「アヴァンギャルド」或是「前衛

ぜんえい

」,一般也幾乎不這麼 稱呼。1930 年代圍繞著「avant-garde」電影的論爭,是「アヴァンギャルド」這個用語 成立的重要契機45

根據波潟剛的研究,1920 年代首先使用「avant-garde」之譯語「前衛

ぜんえい

」者,主要是 普羅列塔利亞文學或藝術領域46。也因此,當1920 年代末一系列法國的「超現実派的映 画」被以「前衛映画」之名引入日本,當時的官憲將之與左翼意識形態的作品混同。由 於原來由左翼獨占的「前衛」概念受到了挑戰,左翼的作家、批評家為防止這種「布爾 喬亞階級的消遣、反對普羅列塔利亞革命之理想」的藝術派前衛電影,被與普羅列塔利 亞的「前衛映画」混同,並為了陣營內部的團結,因此將「超現実派的映画」稱為加上 引號的「前衛」,或者是片假名的「アヴァンギ(ガ)ャルド」,並引發了一些爭論。但

」者,主要是 普羅列塔利亞文學或藝術領域46。也因此,當1920 年代末一系列法國的「超現実派的映 画」被以「前衛映画」之名引入日本,當時的官憲將之與左翼意識形態的作品混同。由 於原來由左翼獨占的「前衛」概念受到了挑戰,左翼的作家、批評家為防止這種「布爾 喬亞階級的消遣、反對普羅列塔利亞革命之理想」的藝術派前衛電影,被與普羅列塔利 亞的「前衛映画」混同,並為了陣營內部的團結,因此將「超現実派的映画」稱為加上 引號的「前衛」,或者是片假名的「アヴァンギ(ガ)ャルド」,並引發了一些爭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