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神話融入語文教學的可能性

在文檔中 神話在語文教育上的運用 (頁 93-99)

(一) 從兒童文學的觀點

兒童文學近幾年在臺灣蓬勃發展,多種不同兒童文學獎的成立,對於鼓勵 兒童文學作品的創作、童書的出版、推動並提昇兒童閱讀的風氣有極大貢獻。

什麼是兒童文學?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最簡單的說法,兒童文學就是適合兒童 閱讀的文學。因研究者觀點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分類,但絶大部分都把神話 納入其研究範疇之內27。「故事」是所有敘述性文體的共同特徵,什麼是故事?

佛斯特(E. M. Forster)說:「故事是一些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的敘述─早餐 後午餐,星期一後星期二,死亡後腐爛等等。」28若這些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事 件彼此間有因果關係,就成為「情節」。佛斯特對兩者作如下的區別:「我們對 故事下的定義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的敘述。情節也是事件的敍述,但重點 在因果關係上。『國王死了,然後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國王死了,王后也傷 心而死』則是情節。在情節中時間順序仍然保有,但已為因果關係所掩蓋。…

對於王后之死這件事,如果我們問『然後呢?』這是故事;如果我們問:『為 什麼?』就是情節。」29現今的兒童文學研究者,對於故事的定義大都以佛斯 特的定義為基礎,作擴張性的闡釋。神話具有故事的特質,因而被劃入兒童文 學研究的範疇之中。那麼兒童文學對兒童來說,有何價值呢?在研究兒童文學 的專著中,都認為兒童文學對兒童有正面的影響。例如:吳英長認為故事對兒 童有六種功能:

1.引發兒童上課的興趣。

2.消除師生間的距離。

3.激發兒童的想像力。

4.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

5.促進兒童對社會的適應。

6.矯正兒童的異常行為30

林守為認為兒童文學有五項重要的價值:

1.生活教育上的價值:可以擴大充實並改進兒童生活的經驗,並激發其生活

27 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臺北:五南,頁 73-93。

林文寶(1993)《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臺北:富春,頁 149-183。

杜淑貞(1994)《兒童文學析論(下)》,臺北:五南,頁 909-997。

蔡尚志(1994),《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頁 142-157。

李慕如、羅雪謠編(2000)《兒童文學綜論》,高雄:復文,頁 418-449。

28 佛斯特(1993),《小說面面觀》(李文彬譯),臺北:志文,頁 23。

29 同上,頁 75-76。

30 林文寶(1987),《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高雄:復文,頁 98-99。

86

向上的勇氣。

2.品德教育上的價值:可以使兒童在作品中體驗到各種社會行為,在情緒上 深深受其感動,自發地接受倫理標準的灌輸,對於是 非善惡加深認識。

3.情感教育上的價值:可以培養兒童優美的情感,增進對人類、對動物的熱 愛,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4.知識教育上的價值:可以啟迪兒童的智能,並增進文學、科學、史地等方 面的知識。

5.語文教育上的價值:可以提高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並增進語文發表 能力31

蔡尚志認為兒童故事有下列十項的教育價值:

1.奠定兒童的閱讀習慣。

2.增進兒童的語文能力。

3.豐富兒童的智識見聞。

4.擴大兒童的生活經驗。

5.啟發兒童的思考能力。

6.陶鑄兒童高貴的品格。

7.培育兒童健全的意識。

8.養成兒童博愛的精神。

9.激勵兒童的愛國情操。

10.灌輸兒童現代化的理念32

陳海弘認為兒童文學的語文教育價值有下列五項:

1.促進語言發展。

2.學習閱讀。

3.增進閱讀理解。

4.提昇寫作品質。

5.發掘閱讀的興趣,奠定終身閱讀的基礎33。 王萬清認為兒童文學可幫助兒童發展四種能力:

1.擬情能力(站在別人的立場、觀點去了解別人的能力)。

2.道德判斷能力。

3.創造、思考能力。

4.審美能力34

31 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臺北:五南,頁 10。

32 蔡尚志(1994),《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頁 33-35。

33 陳海弘(1999),〈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上的應用〉《語文教育文粹》(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進修 部編),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頁 246-250。

87

綜觀以上各家所述,兒童文學在教育上的主要功能為:

1.增進語言發展,提昇語文能力。

2.引發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理解,奠定終身閱讀的基礎。

3.促進兒童的社會化,養成良好的品德。

4.激發兒童的創造思考能力。

5.培養對美的鑑賞力。

由此觀之,閱讀兒童文學,對兒童的各項發展有莫大的幫助,兒童文學的 故事教學對國語文教學來說,能增進其內涵,强化其教學活動,落實其教學成 果,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35。神話被視兒童文學的一部分,自然也具備上述的 教育功能,適合運用在國語文的教學上。對於神話是否適合兒童閱讀的問題,

有反對、贙成與折衷三種不同的觀點。「反對派」認為神話含有不合理、野蠻 的迷信觀念,會使兒童學到不正確的認知,對兒童有不良的影響;況且神話裡 所描述的,大都適合成人的想像,不是兒童想像所能理解,易使兒童流於幻想。

「贊成者」認為神話的價值主要是想像與趣味,不是事實和知識;所以讓兒童 接觸神話,重在引發兒童的興趣,啟發兒童想像力,不是求學問。其次,好的 神話經過時間長流的淘選,留傳至今,不但有價值,而且為人所喜歡愛。閱讀 神話可以認識史前社會的狀況,誘發天文研究興味,激發文學藝術的興趣,亦 可陶冶情感與感化心靈。「折衷派」認為神話有其價值,我們既不必因其中有 不合科學,不合現代生活的成分而加棄置,也不可無條件加以接受。可以對神 話進行選擇和改寫:消極方面要剔除過於荒誕不經、和兒童生活無關的部分,

積極方面要有正確光明的主題,對兒童身心有所裨益的36

筆者認為神話是適合兒童閱讀的,就像前面所說的,閱讀神話的重點不在 追求知識,而在引發兒童的興趣、啟發想像力、與情感的陶冶。雖然神話中可 能會有一些不合邏輯的敘述,但在學校教育中,兒童會學習不同領域的學科知 識,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教師會教授科學的知識與方法,培養科學的態 度,兒童自然會分辨哪些描述是符合事實,哪些是虛構的。況且,這些所謂不 合邏輯或不適合兒童閱讀的敘述,正好可以用來訓練兒童的思考能力,澄清個 人的價值觀。中國神話都是用文言文記載在古籍中,兒童難以了解其意,因此,

在改寫的過程中,只要變更文字的形式,以兒童看得懂的方式敘寫,至於神話 原來的意涵,不宜作過多的刪改與詮釋,以免降低其可看性。

34 王萬清(1990),《創造性閱讀與寫作教學》,高雄:復文,頁 235-240。

35 同註 32,頁 240。

36 同註 31,頁 91-93。

88

(二)從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迦納(H. Gardner)提出,他認 為一般人都具有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肢體-動覺 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八種智能。傳統對智 能的認知,通常以標準智力測驗分數為認定標準,著重以語文和數學邏輯思考 力敏捷回答問題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論打破傳統對智能的認知,在教育界引起

廣泛討論,提供更寬廣的思維方向。

1.多元智能的特色

(1)每個人都具有八種智能

所有智能都是人類遺傳基因的一部分,就某一層面來說,每一種智能 都以共同的形態出現,與教育和文化無關。如果暫時不考慮特殊群體,就 每一種智能而言,「所有」人類都具有某些基本能力37。換句話說,每一 個人都同時擁有多種智能,但這八種智能在同一個人身上,並不是均衡的 發展,可能在某一智能會有較突出的表特殊,其他方面則表現平平,例如:

科學家在邏輯-數學智能有突出表現,但可能不擅唱歌或彈奏樂器。

(2)每一種智能裡都有多種表現該智能的方法

在特定的領域裡,沒有判斷聰明與否的一組標準特質,一個人可能不 識字,但卻有很高的語文智能,因為他會講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或知道 很多諺語。多元智能理論强調人類是以豐富的方式在各項智能之中、多項 智能之間,表現其特有的天賦才能38

(3)智能是統整運作

除了少數專家或不正常的人之外,在生活中沒有任何智能是獨立存在 的,任何工作的執行,都涉及多種智能的組合運用,例如:舞蹈家在表演 時,除了須要有傑出的肢體-動覺智能之外,尚須運用音樂智能,使舞蹈 的動作與音樂節奏配合,優良的人際智能幫助他與觀眾有良好的互動。

(4)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觀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並非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興趣和能力,也不是所有 的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學習,因此,注重學生個別差異,以學生的學習須求 為中心,協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智能的形態、目標和學習風格,以更有效 率、更快樂的方式學習,是教師的職責。此外,智能並非與生俱來就是固

37 迦納(1997),《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陳瓊森譯),臺北:信誼,頁 40。

38 湯瑪斯(2000)《經營多元智能: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李平譯),臺北:遠流, 頁 19。

89

定不變的,智能是可以學習、可以教、可以提昇的39,學校只要能安排多 元的學習環境、課程、教學方法,使學生由多元的探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 學習方式,不但可以增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而且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 ,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某一領域有成功的表現。

(5)打破取代的循環觀

在教育界中有一種普遍的現象:當一種新的學說或措施出現,就會取 代舊的方式,使教育人員面對每一次的教學革新,就產生懷疑與厭煩。多 元智能理論並不是要取代原有的教學方式,它能與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建 構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融合,達成教學目標,多元智能理論並非只 是一時的教育風潮,它將會持續被教師們採用40

在教育界中有一種普遍的現象:當一種新的學說或措施出現,就會取 代舊的方式,使教育人員面對每一次的教學革新,就產生懷疑與厭煩。多 元智能理論並不是要取代原有的教學方式,它能與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建 構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融合,達成教學目標,多元智能理論並非只 是一時的教育風潮,它將會持續被教師們採用40

在文檔中 神話在語文教育上的運用 (頁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