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困境的化解之道

在文檔中 神話在語文教育上的運用 (頁 88-93)

(一)設立常駐的課程改革審議機構

建議設立中央級的課程改革審議機構,直屬教育部,邀集各學科專家、教 育及心理學者、課程專家和優秀教師共同組成,定期開會,針對目前九年一貫 課程制度上的缺失,如之前所列舉:語文領域內部課程組織結構不一致、學習 節數分配問題、能力指標有難度太高、重複或雷同、抽象或語意不清、可行性 低、體例不一致者等問題,加以討論,對於不適宜的條文適時加以修訂。此外,

教師站在教學第一線,對於教育政策是否可行、課程安排是否適當、能力指標 是否符合學生的發展等,教師擁有寶貴的實務經驗,應設立適當的管道,讓教

19 蔡清田、謝慧伶(2003),〈小學教科書選用問題之探究〉《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中華民國 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高雄:復文,頁 155-156。

20 雷吉爾(2000),《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郭俊賢、陳淑惠譯),臺北:遠流,頁 30-35。

81

師提出改革的建言,作為修訂相關教育政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課程改革審議 機構在制定任何教育法案時,應站在教育的立場,以創造最適宜的教育環境,

謀求學生與教師的福祉為主要考量,避免遭受不當政治力的干預。

(二)師資培育機構課程的整合

師資培育機構是培養教師的搖籃,要培育出優良的國小教師,就先要好的 職前培訓。國小教學採包班制,如果接任導師,要擔任多種不同學科課程的 教學,因此,以往的師資生要學社會科教材教法、數學科教材教法、自然科教 材教法……等專業科目的課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楬櫫許多新的理念,如學 校本位課程、協同教學、課程統整……等,師資培育機構的課程理應隨著調整,

加入相關的課程,但在這一方面各師資培育機構仍有極大的改進空間。以統整 教學為例,因應九年一貫統整領域教學的實施,師資培育機構的課程應開設相 關課程,但或許是受限於教授的專業領域,或是系所之間的權力角力等問題,

仍是以分科教學為主,或是雖有統整之名,卻行分科之實。試問:若在職前培 訓的課程裡,沒有教授統整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能,在未來的實際教學中,如何 能要求教師具備優良的統整課程設計與教學的能力?因此建議師資培育機構 應對課程綱要詳加探討,並針對現今國小教學的須求,對課程作適當的整合。

(三)教師在職進修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新興議題也融入教育中,例如:資訊教育、環境教 育、兩性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教師必須不斷充實新知,

才能因應新的教學須求,活化課程,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適時參 加在職進修。現今教師在職進修有兩種普遍現象:一種是樂於進修,但進修 的目的卻往往基於其社會價值考量(學歷聲望、晉級加薪、至更高層任...),

而非基於專業須求的考量21。另一種則是進修意願薄弱,周淑卿指出,從國外 學者的研究中可發現,英國中小學教師之間普遍存在個人主義、忠於同事、平 庸化(非專業化)三種規範。由於教室內工作的私密性、教學空間的阻隔、中 小學教師專注於班級事務等原因,造成教師個人主義的形成。教師多依賴既定 的教條及本身當學生時的經驗,來形成他們自己的教學策略,他們很少討論彼 此的工作,幾乎不曾觀摩同事教學,不曾集體分析、反省其教學工作的價值、

目的與方向。大部分教師多習慣於仰賴經驗,少借重理論反思,更少有教師願 意作新的嘗試或冒險。安定而隱密的教室環境,讓大部分教師疏於關切專業成 長22。上述這些情況和臺灣頗為相似,為了提昇教學品質與教師專業能力,主

21 張世忠(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頁 43。

22 周淑卿(2000),〈面對統整課程與教學的教師文化〉《課程統整與教學》(中華民國課程與教 學學會主編),臺北:揚智,頁 231-251。

82

管單位應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在職進修。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靈魂,缺乏有專業素養的教師,任何改革都無法推動。

固然有部分的教師抗拒改變和行動,但有更多的教師是缺乏專業知能而非態度 上拒絶改變。教師專業自主性或專業地位的提抍,必須建立在專業知能的成長 與專業態度的涵養基礎上。但專業知能的成長並非一朝一夕可成,教育部曾舉 辦多場九年一貫課程研習,幫助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作更深入的了解,但成效 不彰。例如:有位老師說:「我大概參加了一百六十幾個小時的研習課程,可 是感覺上好像沒什麼用。……不同的專家有不一樣的說法,有的還互相矛盾,

……覺得無所適從,對什麼本位課程、統整課程的概念好像也越來越混淆。」

23原因在於這位教師所參加的可能是短期的研習課程,因為研習時數少,對於 重要的理論,大多只能作重點式的簡要介紹,有很多關鍵性的觀念沒有辦法完 整釐清。同樣性質的研習課程,因為研習內容大同小異,即使參加再多場,也 沒有多大助益。其次,相同題目不同場次的研習,因主講者不同,對於同一個 概念有不同的詮釋,也易造參與研習的教師在認知上的混淆。因此,建議教育 當局應開設常設性的、領域專長學分班,並對課程作完整的規畫,以便有較充 裕的上課時間,將課程的重要理念、內容及如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的方法,作 完整的說明,使參加研習的教師們充分了解,獲得清晰統整的知識。

(四)學校內組成教師成長團體

教育當局所設置的進修班或研習營,有時因為主題不符教師個人須求、上 課時間無法配合等因素,無法參加,學校可鼓勵教師自組校內成長團體,如讀 書會,不拘形式,定期集會。可選擇教師們感興趣的課題,進行專業書籍的閱 讀與討論,增進相關知能;或是以問題為導向,提出教學上待解決的問題,由 大家共同討論與腦力激盪,提出解決方案;也可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作專題 的演講與指導。如此,不但能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也可順利解決教學中所遭 遇的問題,更可增進教師們彼此間的感情,提高教師對學校的向心力。

(五)家長的宣導

家長的支持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長們缺乏教育的專業素 養,他們通常以自己以前的經驗來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會對新的教學方 式產生質疑,造成課程改革的阻礙。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昇學主義觀念的影響,

許多家長仍存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雖然教育當局透過降低 教學時數與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以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但學生的課業壓力

23 董秀蘭(2004)〈從社會領域省思學校本位統整課程〉《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下)》(高 新建主編),臺北:臺灣師大,頁 618-619。

83

不減反增,以多元入學方案為例,此一入學方案設計的初衷,是要讓不同性向 的學生,選擇最適合的昇學方式,但通常家長都會要求學生三種都報考,導致 學生連藝能科都要補習,壓力當然無法減輕。以前是從國中開始補習,現在從 國小低年級,甚至幼稚園就開始補習,以免孩子輸在起跑點。因此,學校有必 要舉辦說明會,把九年一貫課程新的教學理念,如統整教學、學校本位課程、

大單元教學、領域教學、多元評量等,向家長作詳細的說明,改變家長某些不 合宜的觀念,並邀請家長走入學校、走入教室,對教師的教學與孩子的學習狀 況,有更深入、完整的了解,使家長成為教師教學的一大助力。

(六)教科書

對於教科書編輯時造成某些學習內容或能力指標重複或漏失、能力指標的 編列過於率性浮濫或匱乏、六大議題過渡引申或是誤用、邏輯錯誤、史實敘述 有問題、文法結構錯誤、文辭不通順等問題,政府應鼓勵教科書的研究,培育 編輯人才。可由國家設專責研究機構,配置專門人員從事研究,將教科書與教 材研究列入重點;或獎助各大學院校和學術機構從事教科書與教材研究;或由 各出版業者出資成立財團法人教科書與教材研究基金,推動研究24

關於教科書開放後,衍生的教科書市場特性和行銷等問題,解決的方式 有:建立教科書審查爭議處理機制,並進行教科書評鑑;有效管控教科書市場 機制,落實教科書選用功能;計算教科書合理價格,補助貧寒學生教科書費用;

加强教師專業知能,提昇教學品質;審慎研發基本學力測驗,發揮多元入學功 能。對於教科書編審面臨的問題,可從審查單位與民間業者兩方面著手處理。

建議教育部及審查單位可採行的方法:研訂合理的教科書審查基準和審查作業 要點;對開放審定編審人員辦理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及早決定審查行政單 位,優先建立審查人才庫;審慎延聘審查委員;成立教科書審查仲裁委員會,

增加編審人員之間意見交流的機會;鼓勵學者或研究生,參與課程發展、教科 書編審相關領域之研究。對民間教科書出版業者的建議:應注重教科書編輯長 期的研究發展、教科書編輯應强調團隊合作、審慎延聘編輯人員、以永續經營 的態度,參與教科書出版事業25;檢討教科書的行銷策略,定訂合理的價格,

避免將不必要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或壟斷市場。

教科書選用問題的解決方法,可從政策、學校、教師、學生與家長、選用

教科書選用問題的解決方法,可從政策、學校、教師、學生與家長、選用

在文檔中 神話在語文教育上的運用 (頁 88-93)